高中語文教師素養(yǎng)教學培訓《青銅器》_第1頁
高中語文教師素養(yǎng)教學培訓《青銅器》_第2頁
高中語文教師素養(yǎng)教學培訓《青銅器》_第3頁
高中語文教師素養(yǎng)教學培訓《青銅器》_第4頁
高中語文教師素養(yǎng)教學培訓《青銅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認識青銅器中國古代青銅器青銅器的起源與發(fā)展青銅器的類型青銅器的紋飾與銘文青銅器的鑄造及裝飾工藝中國青銅器的基本特點青銅器的鑒別與保護中國青銅器的起源與發(fā)展什么是青銅器青銅器的溯源中國青銅器的發(fā)展歷史中國的青銅時代什么是青銅器青銅是純銅Cu(即紅銅)與錫(Sn)、鉛(Pb)的合金,其中錫、鉛的成分都必須大于2%。錫、鉛改變了純銅的物理性能,使銅成為人們可以實際使用的金屬。青銅的優(yōu)點熔點低:純銅的熔點為1084.5℃,在加錫25%時,熔點可降低至810℃。硬度高:純銅的硬度是35度(博林氏硬度計),加錫5~7%,可以提高到50~60度,加錫9~11%,則可提高到70~80度。這樣不僅可以克服純銅質(zhì)地較軟的缺陷,而且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需要,選擇合金比例,鑄造出硬度不同的器物。易于鑄造:青銅合金中的鉛,在銅中呈游離狀態(tài),使液態(tài)青銅合金的流動性大大提高而具有良好的填充性,澆鑄時可以填滿整個器范,鑄出精細的花紋。青銅器的溯源對青銅器起源的研究首先必須回答如下兩個問題:青銅器起源于什么時代?——時間問題青銅器起源于哪個國家?——空間問題

青銅器起源的兩種研究方法:

1、根據(jù)古代典籍的記載 如果一個國家或民族其歷史脈絡未經(jīng)中斷,許多古代典籍得以傳流,后世又有大量箋注.形成豐富的文獻寶庫,足資研究,因此必須認真研究這些流傳下來的典籍,作為歷史研究的依據(jù);

2、根據(jù)考古的發(fā)現(xiàn) 對世界歷史上各個遠古文明的研究,都必須以考古成果為主要依據(jù),例如對古代埃及、對兩河流域等,都是這樣??脊诺陌l(fā)現(xiàn)是研究青銅器起源的第一手資料,而且是最重要的依據(jù)。青銅器起源的空間問題有兩種觀點:西來說:即中國古代的冶銅術(shù)是從西亞傳來的;中原說:即中國古代的冶銅術(shù)是首先發(fā)生于中原地區(qū),并向周邊地區(qū)傳播。青銅器起源的時間問題: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考古發(fā)掘資料足以說明問題。青銅器的溯源古籍中的記載《越絕書》里有一篇題為“記寶劍”,篇中講的是在公元前五世紀,也就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時候,楚王制造了幾柄極其珍貴的鐵劍。當時大臣風胡子對楚王講述了自古以來兵器和工具發(fā)展的歷史。風胡子說:

在遙遠的軒轅氏、神農(nóng)氏、赫胥氏的時期,是“以石為兵”,用來砍伐樹木,建造宮室;黃帝時期,是“以玉(可以理解為磨制精細的石器)為兵”,用以伐木和建房鑿地;夏禹時期,“以銅為兵”,決江導河,興修水利;到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當時,才又“作鐵兵”,威服三軍。 這里所描述的由石而銅而鐵的遞變過程,和歷史上從石器到銅器再到鐵器的發(fā)展過程,是基本符合的。只是《越絕書》風胡子的話比歐洲考古學提出這三個蟬聯(lián)時代的概念,要早兩干多年。古籍中的記載《史記·封禪書》說:“皇帝采首山銅,鑄鼎與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实凵向T,群臣后宮從者七十余人,龍乃上去。……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 上述傳說中如“皇帝鑄鼎就是鑄造銅器,涉及中國青銅冶鑄技術(shù)及青銅文化的起源。有關這方面的傳說雖不能盡信,但結(jié)合當今的考古發(fā)現(xiàn),其中有些應是當時真實情況的反映。戰(zhàn)國末年的著作《世本》和漢代緯書《龍魚河圖》說:“神農(nóng)之臣蚩尤以銅制造戈、戟、矛等兵器,因而威震天下。”由于蚩尤與皇帝勢均力敵,“皇帝與蚩尤九戰(zhàn)九不勝”。蚩尤: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中國神話中的武戰(zhàn)神。考古發(fā)現(xiàn)1956年,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遺址(碳測定為距今6060余年)中發(fā)現(xiàn)一個銅片,經(jīng)化驗,為含有20%鎳的白銅。

1973年,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碳測定為距今5970年)中,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銅片,經(jīng)化驗測定為銅65%、鋅25%、錫2%、鉛6%。

1975年,甘肅東鄉(xiāng)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青銅刀,錫青銅,碳14測定(公元前2575~2500,樹輪校正前3100~3010)。

1975年,甘肅永登連成蔣家坪馬廠文化遺址出土青銅刀殘片,也是錫青銅,碳14測定(公元前2020~1715,樹輪校正前2680~2355)中國青銅器的發(fā)展歷史

以青銅工藝自身的發(fā)展特征為標準,將中國青銅器的發(fā)展歷史劃分為五個主要階段:萌生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育成期(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3世紀)鼎盛期(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轉(zhuǎn)變期(公元前11世紀末~公元前7世紀上半葉)更新期(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221年)中國青銅器的發(fā)展歷史萌生期以河南偃師二里頭為代表的夏代青銅器育成期包括商代早期和中期鼎盛期 青銅藝術(shù)在商代晚期達到燦爛輝煌的鼎盛時期,并一直延伸到西周早期轉(zhuǎn)變期 從西周中期開始,中國青銅藝術(shù)出現(xiàn)一個比較大的轉(zhuǎn)變,這一轉(zhuǎn)變是由民族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習俗所致。更新期

春秋中期以后,舊禮制的衰落消除了對青銅工藝的束縛,諸侯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促進了青銅鑄造業(yè)的振興,青銅藝術(shù)的更新面貌逐漸顯露。中國的青銅時代青銅時代(Bronze

Age)是由丹麥考古學家G·J·湯姆森首先提出來的人類物質(zhì)進化史上的分期概念。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經(jīng)歷了石器時代、銅石并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青銅時代是考古學范疇的名稱,指以青銅作為鑄造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具重要原科的人類物質(zhì)文化發(fā)展階段。中國的青銅時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國已經(jīng)有了青銅鑄品,但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目前所知大約是在夏代,即公元前2l世紀。根據(jù)鐵器的出現(xiàn)和使用,可以認為,中國的青銅時代大約結(jié)束于春秋中晚期。青銅時代的結(jié)束并不意味著中國青銅器鑄造和使用的停止。在冶鐵技術(shù)發(fā)展的影響下,青銅鑄造業(yè)出現(xiàn)了新的技術(shù)和工藝,青銅器的鑄造和使用一直到漢代才逐漸衰弱,銅鏡和錢幣的鑄造作為專門的工藝還繼續(xù)存在。中國的青銅時代中國青銅時代的特點中國古代青銅器種類之繁多、造型之奇特、紋飾之瑰麗、銘文之豐富、鑄造技術(shù)之復雜,在世界藝術(shù)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創(chuàng)造的青銅藝術(shù)的輝煌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文明古國的青銅時代所無法比擬的。青銅器廣泛地使用于對天神、對祖先的祭祀,也是貴族階層在宴樂禮儀等場合使用的器物。一些特定的青銅器,如鼎等器物,又是權(quán)力和等級的象征。中國青銅制品中,雖不乏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武器等,但禮器的數(shù)量和種類卻最為突出。青銅器的使用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生活關系極為密切,是政治統(tǒng)治的工具之一。青銅器的類型

青銅器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按照器物的用途大致可分為:

食器:飪食器、盛食器

酒器:飲酒器、盛酒器

水器:注水器、盛水器

樂器

生產(chǎn)用具

兵器

雜器青銅器的類型——食器鼎甗鬲簋盨簠敦豆鋪盂鼎青銅鼎是烹煮和盛放肉食的器皿,是祭祀和宴饗等禮儀場合最主要的青銅禮器。鼎的使用時間在青銅禮器中是最長的。最早的青銅鼎出現(xiàn)于夏代晚期,至西周中期以后,鼎的使用制度化,通常它以奇數(shù)組合,按使用者的等級地位規(guī)定使用的數(shù)量。隨后一直沿用到兩漢,魏晉時也偶有發(fā)現(xiàn)。在以后的歷史時期中,鼎這類造型的器物依然存在,但用途發(fā)生了根本改變,器名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鼎的基本器形有兩種:圓鼎和方鼎。前者是兩耳、圓腹、三足;后者是兩耳、長方形器腹、四足。圓鼎中,又因足部、耳部、腹部的變化,分為錐足鼎、扁足鼎、柱足鼎、蹄足鼎、立耳鼎、附耳鼎以及鬲鼎等。后母戊大方鼎

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陽武官村,商代后期王室青銅祭器。一說為商王文丁為其母而作;另一說為商王且庚、且甲為其母而作。此鼎形制雄偉,是中國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銅器?,F(xiàn)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后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面外,其余各處皆有飾紋。在細密的云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tài)。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面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鼎耳外廓有兩只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cè)以魚紋為飾。四只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鼎腹內(nèi)壁鑄有銘文“后母戊”。據(jù)考證,后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毛公鼎

毛公鼎是臺北故宮的鎮(zhèn)館之寶,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是西周青銅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

內(nèi)壁鑄有多達499字的長篇銘文,是迄今為止銘文最長的青銅器。其內(nèi)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并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結(jié)構(gòu)勻稱準確,線條遒勁穩(wěn)健,布局妥貼,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fā)展到極其成熟的境地。大盂鼎

西周康王時期,西周早期青銅禮器中的重器。鼎身為立耳、圓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面紋,并飾以扉棱,下加兩道弦紋,使整個造型顯得雄偉凝重,威儀萬端。這件周康王時的大盂鼎,是現(xiàn)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wěn)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大盂鼎屬於瑰麗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大盂鼎居首位。現(xiàn)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大盂鼎銘文

內(nèi)壁有銘文291字,內(nèi)容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國,周代忌酒而興,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輔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時記載給盂的賞賜。鬲(lì)古代炊器?!稜栄拧め屍鳌分^鼎“款足謂之鬲”,《漢書·郊祀志》謂鼎“空足曰鬲”??梢娯男螤钍撬贫Χ兆???兆愕哪康氖菫榱嗽龃笫軣崦娣e。銅鬲最初是仿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或四個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熱。鬲沿用的時間也較長,大約從商代早期一直使用到戰(zhàn)國時期,特別在西周中期以后,鬲的使用比較盛行,常常以偶數(shù)組合的形式使用。商代時期的鬲多無耳,后期口沿上一般有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shù)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扉棱。西周時還有方鬲,體為長方形,下部有門可以開合,由門內(nèi)放入木炭。四足鬲

商代烹飪器,1981年陜西城固縣出土。直口,寬沿外折。鼓腹分為四襠,形成四個袋足,頸部飾雷紋,腹襠飾獸面紋。整體形制獨特,世界獨一無二。甗

(yǎn)甗是蒸炊器,它由上體的甑(zèng)與下體的鬲組合而成,甑用于放置糧食,鬲用于盛水,中問有箅相隔,箅上有十字形或直條形鏤孔,以通蒸汽,鬲以下可以舉火煮水,以蒸汽蒸食物。最早的青銅甗出現(xiàn)在商代中期,一直沿用到戰(zhàn)國晚期。雖然甗的使用時間很長,但因其實用性較強而未能在青銅禮器中得到充足的發(fā)展,直到西周中期以后,甗才逐漸成為青銅禮器組合中比較固定的一種器物。父乙甗(商代晚期)婦好青銅三聯(lián)甗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是目前所見到的惟一的這種復合炊具?,F(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這件三聯(lián)甗,鬲身長如方案,面上有3個高出平面的圈口,體腔中空,平底下有六足。甑敞口收腹,底有3孔以為箅。全器花紋精美,上有夔紋、三角紋、云雷紋等。此器出土時案面有絲織物殘痕,腹、足有煙炱(tái)痕跡,可見為實用器。這樣的甗可以同時蒸煮幾種食物,為后代的一灶數(shù)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礎。簋(guǐ)簋是盛放飯食的器皿。在商代早期出現(xiàn)以后,逐步成為青銅禮器序列中一種主要的器物。至西周中期,簋的使用逐漸制度化,按照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嚴格規(guī)定使用的數(shù)量,一般是以偶數(shù)組合與列鼎配合使用。簋的使用開始于商代,其基本形制是深圓腹、圈足、有耳或無耳。器形在不同的時期中有所變化。西周時,簋的形制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圈足下加方座的方座簋、雙耳或四耳簋,三足或四足簋也是這一時代的產(chǎn)物,有的簋蓋倒置可用作盛食的盤。春秋以后,簋的使用逐漸少見了。利簋中國西周早期的青銅器。為武王時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年出土于陜西臨潼。是已發(fā)現(xiàn)的時代最早的西周青銅器。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圓形,侈口,鼓腹,雙獸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莊重穩(wěn)定。以云雷紋為地,腹及方座飾獸面紋,圈足飾夔紋,獸面巨睛凝視,森嚴可怖。腹內(nèi)底部鑄有銘文4行32字,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F(xiàn)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簠(fǔ)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簠的基本形制是大口斜壁長方形,器與蓋對稱,形狀大小相同,合起來為一器,分開可作兩器使用。簠在西周中期開始出現(xiàn),盛行在西周晚期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漢以后,簠基本消失。

盨(xǔ

)盨是盛放飯食的器具。這是一種由簋演變而來的器形,有一些盨就自銘為簋。它的使用也和簋一樣,一般作偶數(shù)組合。盨流行的時間很短,約出現(xiàn)在西周中期,盛行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以后就不再使用,因此其形制變化不大。盨大約可分為兩種基本形制,一種是長橢方形器體,腹壁一般較直,多為附耳;另一種是長橢圓形器體,其腹壁弧曲,多為獸首耳。無論哪一種盨,都以矩形圈足為主,也有一些在矩形圈足下加四個短足。同簠一樣,盨蓋仰置也可盛放食物。師克盨

西周師克盨,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高21cm,長37.5cm。盨長方形,斂口,圓角,雙獸耳,圈足。有蓋,蓋上有4個呈矩形的短足。蓋沿與器頸各飾竊曲紋一道,蓋上與器腹飾瓦棱紋,蓋之矩足上飾夔紋。這件器銘文較完整地記錄了一篇冊命辭的內(nèi)容,所記述的任命和賞賜物均較詳細。在冊命辭中的賞賜物多帶有象征意義,如賜香酒表明賜予祭祀的權(quán)力,賜鉞則表明賜予生殺大權(quán)等。樂季獻盨

西周晚期,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高17.7公分,口徑25.3×18.3公分,底徑21.4×13.9公分,重4035千克。盨長方形,圓角,雙獸耳,圈足。有蓋,蓋上有4個短足,蓋上及器身飾瓦棱紋。敦(duì)敦是盛放飯食的器具。從器形分析,它是由鼎和簋形制結(jié)合發(fā)展而來的。敦的基本形制有兩種:一種是上下對稱,器身、器蓋均為半球體,各有相同的兩耳三足、少量為圈足,器蓋相合成為一個球體或橢圓球體;另一種器身與器蓋不完全對稱或完全不對稱,這種敦的蓋鈕或提手的樣式與器足的樣式不一樣,一般蓋為圓形提手的,器足為三短足;而器足為圈足式的,則蓋為環(huán)鈕或獸形鈕。也有不少的敦作無底平足的樣式。敦出現(xiàn)在春秋中期,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比較流行,隨后便消失了。

青銅敦

此敦原藏秭歸屈原紀念館,后被盜,在美國紐約公開拍賣。通過中美兩國政府和國際武警組織的努力與合作,銅敦終于回歸祖國。(戰(zhàn)國時期,秭歸斑鳩窩一號墓出土,右圖為局部。)

豆主要是盛放腌菜、肉醬的器具,也可盛放飯食。豆在商代晚期已經(jīng)使用,但數(shù)量很少,直至春秋戰(zhàn)國時才比較盛行,成為青銅禮器中常見的組合器物之一。豆的形制是上有一個碗狀容器,器淺如盤,下為較高的圈足形柄。有的豆的容器部分做成方形,但數(shù)量很少。西周的豆淺腹,束腰,多無蓋,無耳。春秋以后,豆增多,側(cè)有兩環(huán),下具高足。到戰(zhàn)國時期,器腹變深,有的豆把特別細長。有蓋的豆,蓋上有促手,可以仰置??瞪梗ㄎ髦茉缙冢?/p>

高15.1cm,口徑15.5cm,陜西省博物館盤底銘文10字“康生作文考癸公寶尊彝”青銅方豆

河南省固始縣侯古堆大墓出土,春秋末戰(zhàn)國初。頂面和器身上焊接有圓環(huán)形耳,器身外表用紅銅鑲嵌出龍獸圖案。這種工藝稱為"錯銅",即在青銅器表面鑄出陰線紋樣,然后在線槽內(nèi)填入紅銅絲并經(jīng)打磨,使之與器表平,從而形成青銅底紅銅紋的效果,乍看頗似以紅銅描繪。如果是填入金、銀,則分別叫錯金、錯銀。東周秦漢之際,鑲嵌工藝非常流行,成為別具一格的裝飾,也造就了許多藝術(shù)珍品。鋪(pù)鋪是盛放干果或干肉之類食物的器具。形狀如豆,但盛食的器體為直壁平底的淺圓盤,下為粗壯的柄形圈足,圈足多為鏤空的,也有些鋪有蓋?!颁?,亦古器名,有公劉鋪,有天尹養(yǎng)鋪,形亦如簠,但簠方而鋪圓耳?!薄鳌钌鳌兜ゃU總錄》

鋪的使用約在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目前出土的數(shù)量不太多,估計當時使用并不普遍,所以器形的變化也不大。魯大司徒鋪

(春秋中期)高28.3厘米口徑25.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盂(yú)

盂是大型的盛食器,兼可盛水或盛冰。器形似簋而大,多作侈口(喇叭形口)、直壁深腹、圈足的樣式,多數(shù)有附耳。盂在商代晚期開始出現(xiàn),流行于西周時期,春秋時已屬罕見。盂的出土數(shù)量很少,器形變化也不很大。匽侯盂

西周時的器物,

1955年出土于遼寧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是匽侯(即西周燕國國君)制作的用來盛飯食的青銅盂,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器高24厘米,上口徑24厘米,侈口、深腹、圈足。盂體紋飾精美,通體布滿夔鳳紋(一種具有華冠的獸頭鳥身紋樣)。盂口內(nèi)刻有銘文“侯作飯盂”。整個器具造型莊重,顯示了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貴。青銅器的類型——酒器瓿觥盉斝卣壺尊罍爵角觚觶方彝爵(jué)古代飲酒器,最早出現(xiàn)的青銅禮器,相當于后世的酒杯。爵的功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有的學者認為爵是溫酒器,考古資料中曾發(fā)現(xiàn)過出土的爵底部有煙熏的痕跡;也有學者認為爵是斟酒器,具有將酒過濾后斟入其他飲酒器中的功能,但因沒有比爵更小的飲酒器,故這一說不合青銅禮器的體制;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爵是飲酒器,目前我們將其歸入飲酒器。爵是目前所知出現(xiàn)最早的青銅容器之一,夏代晚期的二里頭遺址中已有出土,盛行在商代,西周中期以后使用漸少。爵的基本形制是扁圓或圓形杯體,前有長槽形的流,后有尖葉形的尾,杯體一側(cè)有鋬(pàn),下有三足,在流與杯口相交處有柱。獸面紋平底爵

該爵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青銅爵之一,現(xiàn)藏于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位于北京東四十條,從屬于中國保利集團。為我國首家國有大型企業(yè)興辦的藝術(shù)類博物館。館藏以100余件青銅器為主,另有石刻、書畫等不乏有舉世罕見的藝術(shù)珍品)。它的時代最遲為商代早期,甚至可能會早至夏代末年,距今已有約3600年的歷史了。由于時代早,它的裝飾顯得較為簡單,形制也頗為原始:口上的兩個蘑菇形小柱既矮還遠離杯口,底是平的。流柱鋬(pàn)

尾足鳳鳥紋爵

西周中期飲酒器

,通高22cm,最寬17.1cm,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爵傾酒用的流甚寬大,與流相對的尾尖銳,口與流之間有傘形柱一對。器腹呈杯形,一側(cè)有獸首鋬,器下有三刀形尖足。器身裝飾鳥紋(青銅器上的鳥形紋飾最早出現(xiàn)于殷墟時期,其沒落期約在西周中期以后

)。角(jué)角一般認為是飲酒器,或以為也是溫酒器。角的基本形制與爵相同,惟沒有流,口部兩端均作尖尾形,無柱?!抖Y記·禮器》篇說:“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角的器名為宋人所定,它或者僅是爵的一種變體形式,可以取代爵的功用。角形器出土很少,但其沿用的時間卻和爵相似,已發(fā)現(xiàn)的角,大多是商代的。

乳釘紋角殘高20.6厘米,口長16.3厘米,出自夏代晚期,是目前出土的時代最早的青銅角。該器呈凹弧形敞口,兩端尖銳上翹,器身長而扁,外鼓假腹上有圓孔,三棱形足殘,腹飾弦紋、乳釘紋,斜置的管形流上有二曲尺形飾。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觚(gū)古代飲灑器,大致相當于后世的酒杯。觚的形制特征是侈口(大敞口),長身(長筒形器體),斜坡狀高圈足(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狀)。主要盛行于商和西周,商代前期的觚較商代后期和西周的粗短一些。觚與爵是一組最基本的青銅酒器,常伴隨出土。從考古資料來看,觚與爵有組合使用的關系,有學者認為爵用來飲溫酒,觚則用來飲不需加溫的酒。

獸面紋觚

商代青銅酒器,通高15.1cm,寬10.7cm,重0.37kg。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觚體圓,喇叭形狀,侈口,束腰,圈足。腰飾獸面紋,無地紋,上飾弦紋二道,下飾弦紋三道。

獸面紋觚形體較小,紋飾簡單,頸部較短,口沿向外伸張不大,這些都是商代早期青銅觚的特點。龍紋觚(商代晚期)獸面紋方觚(商代晚期)觶(zhì)古代飲酒器。圓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數(shù)有蓋。這種形狀的觶多為商代器。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的觶,形狀像觚。觶在商代晚期開始使用,但并未成為青銅器固定組合的器物,出土的數(shù)量較少。到西周早期以后,觶才與爵成為相對固定的酒器組合,此時觚則日益減少,由此看來觶有逐漸取代觚的趨勢。只是因為隨著西周時期酒在禮儀中重要性日趨減退,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極少發(fā)現(xiàn)觶,春秋晚期以后觶基本不復存在了。山婦觶

商代晚期飲酒器,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高17.5cm,口徑8.6cm,重0.66kg。觶侈口,束頸,鼓腹,圈足。有蓋,蓋頂有一菌狀鈕。鈕上飾火紋,蓋面飾乳丁雷紋一周,頸、足部飾夔(kuí)紋。

器內(nèi)底有銘文“山婦”二字。“山婦”即“婦山”,表明此器的所有者是以“山”之族名作為自己私名的一位貴族身份的婦人。斝(jiǎ)斝是中國古代用于盛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按其器形,以及在考古資料中有些斝的底部有煙熏的痕跡器腹內(nèi)有白色的水銹來分析,斝也應該是一種可以用來受熱溫酒的器皿。斝由新石器時代陶斝發(fā)展而成,器形基本是侈口圓柱體器身,斝的侈口較同類的爵要寬??谘赜兄瑹o流無尾,一側(cè)置鋬,三長足,有蓋和無蓋的形制并存。斝最早出現(xiàn)于夏代晚期,主要盛行于商代,西周中期已不再出現(xiàn)于青銅器序列之中。鳳柱斝鳳柱斝鑄于商代晚期,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徑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出土于陜西省歧山縣賀家村,現(xiàn)藏于陜西省歷史博物館。該斝侈口,口沿立雙柱,兩柱項端各置一圓雕高冠的鳳鳥,三個三棱錐足,器底略向外鼓。鳳鳥作為青銅器紋飾很多,但這些紋飾多為線雕,而鳳柱斝雙柱上的鳳鳥則是圓雕,在這類酒器中頗為罕見,反映了商代青銅造型藝術(shù)的高深造詣。尊高體的大型或中型的盛酒器。尊從商代早期開始使用,直至戰(zhàn)國時期,也是青銅器中使用時間較長的一種器物,器形隨時代不同而有所變化。尊的基本形制是:大敞口、有肩、高圈足,形似觚而中部較粗,口徑較大;以圓形為主,亦有方形尊。尊的形制可分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鳥獸尊。鳥獸形尊較多使用于商代晚期,是一種造型比較奇特的盛酒器,以鳥獸等動物形象為器形,與鳥獸形卣有些相似,但它們沒有提梁。按形象分,大致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豕(shǐ)尊、駒尊、鸮(xiāo)尊、鴨尊、魚尊等。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偏早禮器,是中國現(xiàn)存商代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出土于湖南寧鄉(xiāng)縣,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器身造型雄奇,肩部、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只卷角羊。據(jù)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shù)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后將其分別配置在外范內(nèi),再進行整體澆鑄。四羊方尊集線雕、浮雕、圓雕于一器,把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融會貫通、把器皿和動物形狀結(jié)合起來,被稱為“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何尊

西周早期青銅器,1963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東北郊的賈村,現(xiàn)藏于陜西省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館。高39厘米、口徑28.6厘米、重14.6公斤??趫A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棱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何尊的最高價值在于,尊內(nèi)鑄有122字的銘文!銘文記載了周成王繼承武王的遺訓,營建被稱為“成周”的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這一重要史實。同時,“中國”兩字作為詞組,首次在何尊銘文中出現(xiàn)。嵌松綠石金屬絲犧尊

戰(zhàn)國中期酒器,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犧尊就是犧牛造型的酒器,高28.5厘米,重5.21公斤,背部有蓋,可以打開合上;口部有流孔,可以把酒倒出來。犧尊的粗脖子上鑲了一圈金環(huán)帶,眉眼嵌有松綠石和孔雀石,通體裝飾有斜角云紋,還有金銀鑲嵌。源起于商代的鑲嵌工藝,至東周大盛,各類金屬材質(zhì)與松綠石的綜合運用,搭配多式多樣的器形變化,構(gòu)成青銅藝術(shù)的另一高潮。但是像犧尊這樣造型精美的動物形酒尊,傳世極為少見。壺《詩經(jīng)》上說“清酒百壺”,可見壺是古人盛酒用的。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銅壺內(nèi)就保存有二千三百年前的古酒。壺也用于盛水?,F(xiàn)在所知最早的壺是商代中期的,春秋戰(zhàn)國尤其盛行,直至漢代壺仍然是較常見的青銅器之一。由于壺的使用時間較長,其形制變化也較多。壺的基本形制是圓形或扁圓形,也有方形或橢方形,有蓋,肩上有環(huán)套接提梁。也有壺沒有提梁,僅在壺肩設一對環(huán),估計當時直接用繩索作提梁,由于年代久遠,繩索早已朽爛無存。西周中、晚期,壺有大型化的傾向。由于壺體高大,已不可能設提梁來拎,此類壺多在頸部置一對獸首銜環(huán)耳。蓮鶴方壺

春秋蓮鶴方壺(Lotusandcranerectangularhu)是1923年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東周時期)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器,共一對,現(xiàn)分別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和河南博物院。藏故宮的一件壺形體高大,通高122厘米、寬54厘米。壺身飾蟠曲的龍紋,兩旁為鏤孔的龍形大雙耳,圈足下伏雙獸。有蓋,蓋周并列蓮瓣兩層,蓮辯中央立一鶴,作振冀欲飛和引吭長鳴的姿態(tài)。這種藝術(shù)構(gòu)思和精心的設計與商周以來青銅器的靜止、莊重、威嚴的風格截然不同,反映了處于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代的社會風貌,是我國青銅器中的杰作之一。卣(yǒu)盛放鬯(chàng)酒的器具。古文獻和銅器銘文常有“秬(jù)鬯一卣”的話,鬯酒用郁金草和黑黍釀造,色黃而芬香,是祭祀時用的一種比較珍貴的香酒。酒在青銅時代鼎盛時期的禮儀中具有重要的社會作用,卣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正相符合,到西周中期重食的體制確立以后,卣也就自然退出了青銅器序列之中。卣在盛灑器中是重要的一類,考古發(fā)現(xiàn)的數(shù)量很多。卣均有提梁可以提拎,故俗稱提梁卣。卣常見有橢圓形、圓筒形和鳥獸形,商代晚期偶見有方卣。鳥獸形卣以動物形象作為造型,常見的有鸮形、雞形、豕形、虎形等?;⑹橙素罩袊檀砥诘那嚆~器珍品,共有兩件,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寧鄉(xiāng)交界處,后來都流入國外,一件藏于法國巴黎市立東方美術(shù)館,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館。其中以日本泉屋博物館所藏較著名,通高35.7厘米,重5.09千克。造型取踞虎與人相抱的姿態(tài),立意奇特?;⒁院笞慵拔仓紊眢w,同時構(gòu)成卣的三足?;⑶白ΡС忠蝗?,人朝虎胸蹲坐。一雙赤足踏于虎爪之上,雙手伸向虎肩,虎欲張口啖食人首?;⒓缍烁教崃海簝啥擞蝎F首,梁上飾長形宿紋,以雷紋襯底。虎背上部為橢圓形器口,有蓋,蓋上立一鹿。關于此件器物的定名上歷來存在爭議。中國學者認為人與虎不是共存的,將其稱作為“虎食人卣”;而日本學者則認為“人與虎的關系和諧”“表現(xiàn)出‘天人合一’的意識”

,將其定名為“乳虎卣”。?。╣ōng)古代盛酒器。《詩經(jīng)》屢見其名,如《卷耳》“我姑酌彼兕(sì)觥”。觥的造型有兩大類,一類完全以動物形象,特別是?;蜓虻男蜗笞鳛槠魑锏脑煨停涣硪活愂鞘瞧魑锏纳习肷矸略靹游镄蜗?,而且這種形象多數(shù)是經(jīng)過加工后創(chuàng)造出來的具有神話傳說性質(zhì)的動物形象,下半身則是器物的造型,如器足作圈足的式樣,這類觥的器腹有橢圓體和長方體之分。觥的器形與獸形尊相似,其實觥與獸形尊在器形上有明顯的區(qū)別:觥蓋都作獸首連接獸的背脊式樣,這樣動物的頸部下半形成一個很自然的流槽,也可以用來傾倒酒液;獸形尊的器蓋均不連接獸首,蓋均在動物的背脊上。而且觥的形體較之于獸形尊一般要小一些。獸面紋兕(sì)觥

商代后期酒器,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高15cm,寬20cm,重0.72kg。兕觥失蓋,橢圓形體,口上有流,鋬上鑄一獸首,高圈足。流、腹、足上起扉棱。通體以雷紋為地紋,飾獸面紋和夔紋。此兕觥紋飾華麗,工藝精美,屬難得之佳作。

兕出現(xiàn)在《山海經(jīng)》中的“海內(nèi)南經(jīng)”。原文是: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意思是:兕在帝舜葬地的東面,在湘水的南岸。兕的形狀像一般的牛,通身是青黑色,長著一只角。折觥

西周折觥,1976年12月陜西省扶風縣莊白村一號西周青銅器窯藏出土,現(xiàn)藏于陜西省周原博物館。蓋部銘文鑄在蓋內(nèi),器身上的銘文鑄在內(nèi)底部。器、蓋同銘,惟有行款稍異,共計六行四十字。該器造型穩(wěn)重,裝飾富麗,是青銅器斷代的標準器。

觥體呈長方形,前有流,后有鋬,分為蓋與器身兩部分。蓋的頭端呈昂起的獸形,從頭頂處開始在蓋脊正中延伸一條扉棱直到尾部,頸部這段的扉棱做龍形,兩側(cè)各飾一條卷尾顧首的龍。蓋的頸部以下,裝飾有一個饕餮紋面,在饕餮的頭端加鑄了兩只立體的獸耳。器身曲口寬流,鼓腹,每邊的中線和邊角都飾有透雕的扉棱式脊,組成幾組饕餮紋面,顯得莊重大方。紋飾通體分為三層,以獸面紋、夔紋為主紋,云雷紋為地紋。其間配以象、蛇、鸮、蟬等動物,形態(tài)逼真。方彝(yí)

古代盛灑器。彝本是青銅禮器的通稱,宋人始稱這類器物為方彝。主要盛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春秋前期有個別留存。方彝的器形一般為長方體,縱短橫長,帶蓋,直口,直腹。器蓋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頂形,上飾有相同式樣的鈕。方彝的蓋與器身往往鑄有4條或8條凸起的扉棱,全器滿飾云雷紋地,上凸雕出獸面、動物等紋樣,給人以莊重華麗的感覺。圈足作長方形,其上往往每邊都有一個缺口。有些方彝的器腹中間有一道隔,可以盛放兩種不同的酒;有些方彝還附有舀酒的勺形斗。婦好青銅偶方彝

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為商后期的青銅器?,F(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器身橫長兩倍于縱長,猶如兩個方彝之組合,故郭沫若先生稱之為偶方彝,是商代酒器中絕無僅有的罕見器形。器身兩長邊口沿各有七個缺口,是專為放置酒斗設計的。器蓋呈四面斜坡狀,斜脊線及坡面中線上均鑄出扉棱,極似商代宮殿之“四阿”式屋頂,有正脊與垂脊。偶方彝裝飾豪華大方,通體以云雷紋做襯地,以浮雕枝法表現(xiàn)了獸面、鴟鶚、夔龍、大象等動物形象。偶方彝氣勢磅礴,威武雄壯。器底銘“婦好”二字,表明此器為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所作。盠(lí

)青銅方彝

1955年出土于陜西郿縣李村,為西周時期的盛酒器,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器身為長方形,腹部兩側(cè)置有象鼻上卷狀耳,圈足較高,底緣外侈作階狀。器身、圈足四轉(zhuǎn)角置扉棱。通體以云雷紋為地,飾窮曲紋、夔龍紋、渦紋等。器內(nèi)壁鑄銘文10行107字,記述了周王冊命作器者之事,文中提及西周職官中的“司徒”、“司馬”、“司空”與軍隊編制中的“六師”、“八師”。罍(léi

)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禮器,使用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詩經(jīng)·卷耳》:“我姑酌彼金罍(金罍指的就是青銅罍)?!崩溣蟹襟w和圓體兩類,一般均有蓋,作小口、短頸、圓肩、深腹、腹壁斜直,有圈足或平底兩種形式。肩的左右兩側(cè)有鋬,腹部正面的下部通常也有一個較小的鋬,或稱之為鼻,可作傾倒酒液時提力之用。無論方罍或圓罍,其最大徑都在器肩與器腹的連接處。西周時期有的圓罍器徑較大,腹下不設鼻,肩部兩鋬內(nèi)多套鑄有大環(huán)。獸耳罍

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青銅酒器,1933年在安徽省壽縣楚王墓中出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銜環(huán)動蕩,造型奇異,風格清新,完好無損,是一件戰(zhàn)國時期少見的青銅藝術(shù)品,現(xiàn)珍藏于安徽省博物館。淊(yān)御史罍

西周時期酒器,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高:33.3cm,寬:36cm,重:9.9kg。此罍平沿,斜肩,肩上有獸首銜環(huán)雙耳,腹斜收。頸飾竊曲紋,肩飾渦紋間變體夔龍紋,腹飾蕉葉對夔紋。罍口內(nèi)有銘文5行19字,記淊地的御史自做此罍,祈望萬壽無疆,子孫后代永寶用此罍。盉(hé)《說文·皿部》:“盉,調(diào)味也”。王國維《說盉》云:“盉之為用,在受尊中之酒與玄酒(水)而和之而注之于爵”??梢姳B是古人調(diào)和酒水的器具。盉使用的時間較長,從夏代晚期一直沿用至戰(zhàn)國,因此形制變化較大。盉的基本器形是圓腹或袋腹,也有一些為方腹;有蓋,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有管狀流,置鋬或提梁;下承三足或四足,少量有圈足式。吳王夫差盉此件藏品為春秋晚期的青銅器。高27.8厘米,口徑11.7厘米,腹徑24.9厘米?,F(xiàn)收藏于上海博物館。整個器物造型古樸典雅,堪稱中國春秋晚期青銅鑄造的上乘之作。其上最突出的是盉的弧形提梁,采用了一個龍的造型,提梁內(nèi)部是中空的,由無數(shù)條小龍相互糾纏交結(jié)而成,這被稱為透雕交龍紋。盉的肩上有一周銘文,銘文大意是吳王夫差用諸侯敬獻給他的青銅,為一位女子鑄了這件盉。此盉是至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吳王夫差唯一的一件青銅禮器。瓿(bù)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流行于商代至戰(zhàn)國。由于先秦典籍中未見瓿字,故有學者又稱其為“甕”、“甂(biān)”。近年有學者根據(jù)瓿形器上常見的乳釘雷紋,通常只裝飾于青銅食器上,推斷瓿有可能也是盛放糧食的食器,而非盛酒器。瓿的形制特點:器型似尊,但較尊矮小。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裝飾饕餮、乳釘、云雷等紋飾,兩耳多做成獸頭狀。三羊首瓿

商代晚期盛酒器。原器通高52厘米,口長41.3厘米,腹徑61厘米,重51.2公斤?,F(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斜折口沿,厚唇,斜頸,廣肩,寬腹,高圈足。肩設高浮雕三羊首,多節(jié)狀卷角呈三棱形。通體以縝密的雷紋和并列的羽紋組成襯地。全器圖案布局錯綜復雜,繁而不亂。在商代后期以雷紋為紋飾構(gòu)成的圖像中,以此器最為雄奇,富有神秘色彩。青銅器的類型——水器盤匜鑒盤盤是承水器。商周時期宴饗時要舉行沃盥之禮,即凈手之禮。行盥禮澆水于手以盤承接棄水。戰(zhàn)國以后沃盥之禮漸廢,盤的功用演化為兼作盛水,遂稱之為洗。形制特點:多圓形,淺腹。商代的盤多無耳,圈足,器內(nèi)多用水生動物龜魚的紋樣作裝飾,有的還在邊沿鑄立鳥。西周至春秋的盤多有附耳,有圈足或三足,有的還有流。西周晚期到戰(zhàn)國的盤有長方形的,如傳世的西周晚期虢(guó

)季子白盤和故宮博物院所藏春秋戰(zhàn)國之際龜魚蟠螭紋方盤。虢(guó)季子白盤

西周周宣王時期盛水器,清道光年間出土于陜西寶雞虢川司。高39.5cm,口長137.2cm,口寬86.5cm,重215.5kg,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大的青銅盤,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器作長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內(nèi)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對獸首銜環(huán)耳,四足作矩形,是目前所見商周時期最大的水器。器口緣下部周飾竊曲紋,腹部環(huán)飾波曲紋。盤內(nèi)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zhàn),榮立戰(zhàn)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并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散氏盤

西周晚期,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傳清乾隆初年于陜西鳳翔出土,今收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

。器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散氏盤的造形、紋飾均呈現(xiàn)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端正的風格,而它最吸引人注意的還是銘文。散氏盤的銘文共357字,全篇記載西周時,散、矢兩國土地糾紛的事。

曾侯乙尊盤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中出土。器物通高42厘米,口徑58厘米,重約30公斤。曾侯乙尊盤裝飾紛繁復雜,銅尊上是用34個部件,經(jīng)過56處鑄接、焊接而連成一體。尊體上裝飾著28條蟠龍和32條蟠螭,頸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字銘文。銅盤盤體上共裝飾56條蟠龍和48條蟠螭,盤內(nèi)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字銘文。這件尊盤的驚人之處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裝飾,參差錯落,玲瓏剔透,令觀者凝神屏息,嘆為觀止。經(jīng)專家鑒定,此系采用失蠟法鑄造。失蠟法又稱出蠟法、拔蠟法,基本方法是將蠟作成模,成型后用細泥槳反復澆淋,泥漿包住蠟模后再涂以耐火材料用火烘烤,做成鑄型。蠟熔流出,形成型腔,即可澆鑄銅汁成器。匜(yí)《左傳》有“奉匜沃盥”的話,沃的意思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說明匜是注水器,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禮所用水器由盤、盉組合變?yōu)楸P、匜組合。在行沃盥禮時,通常與盤組合使用,用匜注水,以盤承水。匜盛行于西周晚期到戰(zhàn)國早期,以后隨著沃盥禮儀的廢棄,匜也逐漸退出了青銅器的序列。匜的基本器形是器腹作橢圓的瓢形,前有寬流,后有鋬,腹下有足或圈足。青銅朕(yìn)匜

西周中期的盥洗器,1975年2月陜西岐山董家村一號青銅器窯藏出土,陜西省岐山縣博物館藏。橢長形,四足,前有注水的流,后有獸首鋬,平蓋,口沿飾竊曲紋一周。通高20.5厘米,腹寬17.5厘米,腹深12厘米,重3.85公斤。器內(nèi)底和蓋共鑄銘文一百五十七字,器銘和蓋銘連讀,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訴訟判決書,不僅記載了有史以來最早的民告官案件,也記載了第一次法官受賄的情節(jié)。鑒鑒或者鑑,是大型盛水器。按文獻記載和考占資料分析,具體有三種用途:一是在銅鏡普遍使用以前,盛水后利用水的平面映照面容(甲骨文中,監(jiān)字作一人睜大眼睛俯首在器皿上照容之狀,是鑒的本字);二是兼做浴盆;三是盛冰以冰鎮(zhèn)食物。青銅鑒出現(xiàn)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鑒的形制較單一,形體一般比較大,大口,折沿,頸略收:深腹,平底或淺圈足,有兩耳或四耳。偶見有方形的鑒。吳王夫差鑒

春秋晚期盛水器,高45厘米,口徑73厘米、重45公斤。

此器形如大缸,平底。器腹兩側(cè)有虎頭狀獸耳,兩耳間的口沿旁有小虎攀緣器口,作探水狀。通體飾繁密的交龍紋三周。器內(nèi)壁有銘文兩行十三字,記吳王夫差用青銅作此鑒,為吳王夫差宮廷中御用之物?,F(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曾侯乙銅鑒缶

戰(zhàn)國早期文物,通高61.5、邊長62厘米,重170公斤。1978年湖北隨州擂鼓墩1號墓出土,同時出土兩件銅鑒缶(fǒu),造型、紋飾、大小均同,現(xiàn)分別藏于湖北省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鑒缶是古代用以冰(溫)酒的器具,由內(nèi)外兩件器物構(gòu)成:外部為鑒,鑒內(nèi)置一尊缶。鑒與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塊,冬天則貯存溫水,尊缶內(nèi)盛酒,這樣就可以喝到“冬暖夏涼”的酒。鑒和尊缶均飾以變形蟠螭紋、勾連紋和蕉葉紋等,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終”銘文。此器結(jié)構(gòu)復雜,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所設計的氣勢恢宏的2008人的缶陣造型,聽聲音很像是在敲鼓,而這種樂器的形制,則源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銅鑒缶。青銅器的類型——樂器鐃鐘鼓錞于鉦鈴鐸镈句鑃鈴鈴形體似鐘而小,腔內(nèi)有銅舌,搖之發(fā)聲。鈴是青銅樂器的原始形態(tài),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青銅樂器,在屬于夏代晚期的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就有比較多的發(fā)現(xiàn),以后一直延續(xù)使用到魏晉時期,甚至更晚。鈴的器形都比較小,高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鈴多用于懸掛在狗、馬的身上,或懸掛于旗、車以及青銅容器之上。嚴格地說,鈴與樂器還有差距,它只是一種可以發(fā)出聲響的裝飾物,不能以音律奏樂,但它具有發(fā)出聲響的功能,以及它的器形啟迪人們創(chuàng)造出了形制相仿的打擊樂器,所以它是青銅樂器的萌芽形態(tài)。鈴在后世的發(fā)展、演化層出不窮,除作為伴奏樂器外,比較有代表意義是藏傳佛教中的法器,鑄造規(guī)范而精美。青銅花瓣鈴鑄于商代晚期,原件高12.15厘米,鈴舌長10.3厘米。鈴為喇叭花形,上為花托,花分四瓣,中懸鈴舌。銅鈴(夏)

二里頭夏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鈴,體形較小,器壁較薄,鈴體上窄下寬,一側(cè)有扉棱。這些銅鈴出土時,鈴體皆被數(shù)層織物包裹,鈴舌為玉質(zhì),保存完好,有的尚被置于銅鈴腔內(nèi)。鈴、舌金玉相配,可見為當時極其珍貴的物品。獸面紋鈴鑄于商代晚期,原件高7.3厘米。鷹鈴商代晚期,原件高14厘米,寬8.8厘米

鐃(náo)鐃是中國最早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器形似鈴而大,口部為凹形,平底,有中空與器腔相通的圓管形短柄。鐃使用時手執(zhí)柄,口朝上,用槌打擊其口下中間的部位。據(jù)文獻記載,鐃是使用于軍旅的樂器,其用途是在行軍作戰(zhàn)時擊之止鼓,以示退軍??脊虐l(fā)現(xiàn)在商代墓葬中有三到五個一組的鐃,其形制、紋飾相同,大小相次,屬于編鐃。據(jù)實測,有的編鐃已經(jīng)可以組成合理的音階序列,故鐃已經(jīng)可以用于奏樂。鐃使用于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其形制變化不很大。商獸面紋鐃

1974年江寧橫溪出土,現(xiàn)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商獸面紋鐃兩面飾獸面紋,突出雙目,獸面由細密的鉤連卷云紋組成,地紋為連珠紋。鼓部也飾小型獸面紋,舞部有卷云紋。柄中空,與內(nèi)腔相連。商獸面紋鐃

商代晚期,

1959年湖南寧鄉(xiāng)糧倉出土,通高71厘米,口長47.2厘米,寬38.3厘米。形制高大厚重,氣魄雄偉,其音雄渾空闊,悠揚久遠。同時出土的大鐃共有5件,部分學者視為是鐃成組演奏的證據(jù),因此稱之為編鐃,是我國最早能編組演奏的樂器之一。鉦(zhēng)鉦的形體似鐃,較鐃狹長,而比鐃高大和厚重,考古界俗稱為大鐃。鉦為軍中發(fā)布信號、約束步伐之用?!对娊?jīng)·小雅·采豈》曰:“鉦以靜之,鼓以動之?!惫逝c鐃的功用相同。后來亦出現(xiàn)編鉦,可以演奏音樂或發(fā)出比較明確的信號,當與近代軍號的意義近似,但也可用于祭祀和宴樂。鉦多出土于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等長江流域地區(qū),以湖南最多。對其所屬時代目前爭議較大,有認為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樂器,鐘是由鉦的形制發(fā)展而來的;有認為鉦是春秋時期在南方地區(qū)流行的一種樂器,是受中原地區(qū)青銅鐘、鐃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地方性樂器?;⒓y鉦

西周虎紋鉦,高42cm。橢圓形鉦,陰刻一虎,虎尾上卷?;⒈成戏斤椚牵窍嘛椝娜~紋及巴蜀符號。圓柱形長柄,有八棱。柄端較大,呈扣形,飾旋渦紋。鐘鐘是用途最廣泛的青銅打擊樂器,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樂器。鐘的形制由鐃發(fā)展而來,但它是懸掛在木架上,口部朝下使用的。所以在鐘甬(柄)上有方形或半環(huán)形的鈕(稱為干),用于懸掛在鐘鉤上,這種鐘稱為甬鐘。也有的鐘沒有甬,在鐘體上置有橋形紐,稱為紐鐘。鐘最早約出現(xiàn)在西周早期偏晚的時候,盛行于西周晚期之后,西周以甬鐘為主。春秋早期開始流行紐鐘,鐘枚也出現(xiàn)比較多的半圓形的式樣。戰(zhàn)國中期以后,青銅鐘逐漸減少。編鐘由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有次序地懸掛在木架上編成一組或幾組,每個鐘敲擊的音高各不相同。西周中期的編鐘以大小三件為一組,晚期以后發(fā)展到大小十幾件為一組。曾侯乙編鐘(戰(zhàn)國)

曾侯乙編鐘出自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數(shù)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整套編鐘共六十五件青銅鐘,分三層八組懸于架上。該編鐘的音階結(jié)構(gòu)與現(xiàn)今國際上通用的C大調(diào)七聲音階屬同一音列。它的音域?qū)拸V,跨越了五個八度,僅比現(xiàn)代的鋼琴兩端各少了一個八度,用這套編鐘能演奏古今中外多種樂曲。曾侯乙編鐘于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至今音樂性能良好,是考古史和世界音樂史上的曠世奇觀。镈(bó)镈是大型的打擊樂器。文獻記載“镈如鐘而大”,考古發(fā)現(xiàn)同墓出土的镈確實要比鐘大,且有的镈自銘為鐘,所以有的學者把這些镈形樂器也歸之于鐘。其實镈縛與鐘在形制上有較大的區(qū)別,镈的器腔兩側(cè)多為圓弧形,故其橫截面為橢圓形,而鐘的器腔兩側(cè)是尖的,其橫截面為合瓦式;镈是平口,而鐘是凹口;镈基本都是懸紐,而鐘有甬鐘與紐鐘之分。此外由于镈的器腔截面多為橢圓形,其振動模式與圓鐘相類,只能產(chǎn)生一個音頻,故在實際使用中它與鐘應該有區(qū)別。春秋早期以后镈較流行,且出現(xiàn)成列的編镈,此時有一些镈也為合瓦式器體,且有枚的式樣也比較多了,有與鐘融合的趨向。素命(ling)镈

春秋·齊(公元前770-前476年),傳1870年山西榮河后土祠出土,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素命镈通高66、口長44、口寬34.8厘米,器高大,呈上小下大的合瓦狀。鏤空扁鈕作變龍吞噬翼獸狀,翼獸上半身已被吞入口中,僅留長尾、后肢及生于股際的兩短翼在外;器身兩面有微凸螺狀枚三十六個,鼓部飾云雷紋。器身鑄銘文十八行l(wèi)74字,記載了素命的祖先鮑叔有功于齊國,齊桓公賞賜鮑叔采邑的史實。素命為了勉勵自己,鑄此樂器,以祭祀其亡母仲姜,并祝愿自己的子孫后代幸福。

錞于(chún

yú)據(jù)文獻記載,錞于是與鼓相和使用的一種打擊樂器,較多使用于軍事征戰(zhàn)中,也可用于祭祀禮儀。錞于的形制似一上部鼓突的高大圓筒形,頂上有一淺圓盤,置半環(huán)紐或虎形紐等,可懸掛。錞于約始于春秋時期,多見于戰(zhàn)國和漢代。春秋錞于

春秋晚期,1984年丹徒北山頂出土,現(xiàn)收于南京博物院。一套三件,大小相次。整體呈橢圓筒形,虎形鈕,盤內(nèi)、肩部和口部均飾以變體云雷紋。鐸(duó)鐸是一種撞擊樂器,器腔內(nèi)有鈴舌,搖之可撞擊器壁發(fā)出聲響,據(jù)記載是一種用于軍旅的樂器。鐸的器形似鈴,但比鈴大,頂有銎(qióng),用來納木柄,也有直接置長柄的?,F(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鐸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器物。

外卒鐸

通高11cm,寬9cm,重0.46kg。

鐸橋形口,方柄中空,柄內(nèi)有橫梁,隧飾獸面紋。隧兩面分別有銘文5字,一面為鑄造文字“外卒鐸”。一面為刻畫文字:“鍾尹”。“鐸”記此為外卒之鐸,“鍾尹”則是官名。鼓鼓是打擊樂器,以擊節(jié)奏和樂為主,用于軍旅和祭祀。商周時期的鼓多為木質(zhì)蒙以蟒皮或鱷皮。青銅鼓目前僅見兩例,均為橫置圓筒形兩面鼓,兩側(cè)鼓面做出蒙革的式樣,上有枕形座,用于插桿飾,下有長方形圈足和四足。這兩件都是商代晚期仿木鼓的青銅制品。春秋以后在南方地區(qū),特別是云南、廣西、貴州等地流行的單面鼓,作平面曲體、中空無底的式樣,是另外一種類型的鼓。它們流行的時間較晚,以兩漢和魏晉時期為主。商獸面紋鼓

商獸面紋鼓通高75.5厘米,鼓面直徑39.5厘米,出自商代晚期。1977年湖北崇陽出土,現(xiàn)藏于湖北省博物館。鼓兩端緣飾乳丁紋以仿鼓釘,鼓上有冠,有穿孔,鼓下方圈足為座,通體飾細線云雷紋獸面。句鑃(gōu

diào)句鑃或稱為鉦鋮(chéng),見于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也是一種手持的打擊樂器,其形制如鐃,多出土于長江下游的吳越地區(qū),是用于宴饗和祭祀的打擊樂器。鉤鑃似鐃而長,橫截面呈橢圓形,有的接近圓形,柄較長易于手持。鉤鑃有成組出土的資料,一般一套由若干件組成。東周青銅句鑃

東周戰(zhàn)國時期,1975年在江蘇省高淳縣顧隴公社松溪大隊出土,現(xiàn)藏于鎮(zhèn)江博物館。

一組7件,依大小排列,通高91厘米~21.5厘米,柄長22厘米~8.2厘米,口徑24.5厘米×18厘米~11.3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