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輪復習第七講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中國_第1頁
二輪復習第七講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中國_第2頁
二輪復習第七講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中國_第3頁
二輪復習第七講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中國_第4頁
二輪復習第七講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中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二工業(yè)文明時代的東西方世界第7講鴉片戰(zhàn)爭后的中國(1840~1895)

——工業(yè)文明沖擊下的中國變局通史三維坐標時段特征概覽總述鴉片戰(zhàn)爭至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1840~1894年),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初步形成時期,中國在屈辱中逐漸向近代化邁進政治一方面,西方列強發(fā)動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國的主權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另一方面,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經濟隨著西方列強侵略的加劇,中國的經濟結構發(fā)生了質的變化,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并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洋務運動中創(chuàng)辦了大量近代企業(yè),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中國向近代化邁進思想文化清朝統(tǒng)治者“天朝上國”的愚昧思想受到沖擊,向西方學習的要求逐漸成為主流思想之一社會生活隨著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傳入中國,中國的物質生活和禮儀習俗受到沖擊,向近代社會邁進一、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1.原因(1)根本原因是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進行,以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蓄意打開中國國門,使中國淪為其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2)直接原因:中國的禁煙運動??键c一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中日戰(zhàn)爭2.結果: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了近代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3.影響(1)中國的主權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務改變。(3)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逐步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4)西方思想文化傳播,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年)1.原因:英法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利益。2.過程(1)1856年,英法聯合發(fā)動戰(zhàn)爭。(2)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洗劫并火燒圓明園,中國戰(zhàn)敗求和。3.結果:1858年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10月簽訂《北京條約》。4.影響: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三、太平天國運動(1851~1864年)1.前期(1)1851年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開始,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2)1853年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廣大農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絕對平均主義具有空想性。2.后期(1)1856年,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的轉折點。(2)1859年,頒布《資政新篇》,是在中國最早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但沒有反映農民的要求和愿望。(3)1864年,太平天國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四、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1895年)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工業(yè)革命后需要在中國搶占商品市場,掠奪生產原料。(2)直接原因:朝鮮東學黨起義。2.結果: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3.影響(1)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機空前嚴重。(2)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3)中國各階層展開救亡圖存的斗爭。考向一從文明碰撞與融合視角審視西方的侵略[典例1]

(2015·山東高考)“中國歷史與西方歷史的會合結束了中國的閉關自守,使它越來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務,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國或西方發(fā)生的事情都會即時產生相互的影響?!边@強調的是(

)A.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中西方的主導性B.近代中國和世界的碰撞與融合C.中國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會演變D.中國近代史是西學東漸的過程緊扣題眼

“中國越來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務”“中國和西方相互影響”是本題的題眼所在,強調的是文明的相互影響,B項與此立意最相近。干擾排除A項與史實與材料均不符;C、D兩項雖有道理,但與材料相互影響的主旨不一致。答案

B考向二從社會史觀審視太平天國運動[典例2]

(2015·江蘇高考)某學者說:“農民造反者……長歌涌入金陵,開始建造人間小天堂,曾是他們的喜??;天京陷落……則是他們的悲劇?!薄八麄儭睆摹跋矂 弊呦颉氨瘎 钡母驹蚴?

)A.定都天京的戰(zhàn)略失誤 B.“人間小天堂”的腐朽享樂C.絕對平均的社會綱領D.“農民造反者”的社會角色找關鍵點

“從農民涌入金陵”到“天京陷落”即可判斷材料探討的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調動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源是農民階級的階級局限性,比較備選項,農民的社會角色與此最相近,故選D。答案

D對西方列強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的幾點認識(1)從起因看,與世界資本主義發(fā)展階段和程度緊密相關,具有明顯的階段特征。(2)從發(fā)動者看,侵華國家從一國到多國,再從多國到一國;地域上由以歐洲列強為主到以日美為主,反映了近代國際關系由以歐洲為中心到向兩側轉移的變化。(3)從結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外,其他均以中國的失敗告終,說明了只有全民族抗擊外來侵略,才能取得反擊外來侵略的勝利。(4)關于列強侵華的影響,從世界范圍看,實質上體現了西方國家以先進的生產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為西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提供了原料產地、商品銷售市場和資本投資場所;對中國而言,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最主要的,我們應看到西方侵略是近代中國貧困和落后的根源。一、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1.鴉片戰(zhàn)爭后自然經濟的解體(1)原因①鴉片戰(zhàn)爭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入侵。②列強大量收購中國的農副土特產品??键c二經濟結構的變動與社會生活的變遷(2)表現①洋紗取代土紗,家庭棉紡織業(yè)的“紡”與“織”分離。②洋布取代土布,中國農家的“織”與“耕”分離。③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經濟作物推廣。④近代的買辦及金融機構的出現。(3)影響: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2.洋務運動(1)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封建統(tǒng)治。(2)指導思想:“中體西用”。(3)性質①軍事工業(yè):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性企業(yè)。②民用工業(yè):帶有極強的資本主義生產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4)意義:中國近代化的開端,引進了先進技術,培養(yǎng)了科技人才,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二、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原因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受外商企業(yè)的刺激與洋務派創(chuàng)辦企業(yè)的誘導,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資創(chuàng)辦近代企業(yè)表現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qū)興起;著名的有上海發(fā)昌機器廠、廣東南海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影響隨著近代工業(yè)的出現,中國無產階級開始壯大,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誕生三、社會生活的變遷1.物質生活的變化:鴉片戰(zhàn)爭后,西裝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長袍馬褂與西裝革履并行不悖,出現了旗袍。2.交通與通訊的進步(1)1872年,輪船招商局成立,標志著中國新式航運業(yè)的誕生。(2)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從唐山開平到胥各莊的鐵路通車。(3)1877年,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第一條電報線。3.近代報刊的出現1872年創(chuàng)刊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考向一中國近代社會經濟與世界市場的關聯[典例3]

(2015·浙江高考)有學者認為,徽商胡雪巖“壟斷蠶絲,冀獲暴利。此既為出口大宗,適光緒九年(1893年)外國絲市不振,洋商不購,而胡氏存貨山積,悉歸腐敝。由是盡喪其資,波及全國,錢莊分設各地者,紛紛倒閉,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該學者看來,胡雪巖破產的主要原因是(

)A.沒有投資近代工礦企業(yè) B.買辦商人勢力的惡性競爭C.金融業(yè)形勢發(fā)生了變化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找關鍵點

“外國絲市不振,洋商不購”→“胡氏一蹶不振”是關鍵信息,這表明是因為世界市場的萎縮造成胡氏倒閉,表明中國商人的命運已受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故選D,而其它備選項均與材料主旨不符。答案

D考向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遷過程中的特點[典例4]

(2015·新課標全國卷Ⅰ)1852年,一位在華英國人在報告中稱,英國商人運往倫敦的中國生絲是以“無用的”曼徹斯特上等棉布包裝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裝的主要是中國產的土布。包裝布的這種變化反映了當時(

)A.中國的土布質量粗糙 B.英國棉布價格更具優(yōu)勢C.中國生絲在英國暢銷 D.英國棉布在中國滯銷緊扣題眼英國上等棉布取代中國土布成為運往英國貨品的包裝布是材料的核心信息,隱含英國棉布在中國市場滯銷,很快就會聯想到中國自然經濟對外來商品的天然抵制現象,故D項符合題意。干擾排除B項材料中無從反映,A、C兩項與材料主旨不符。答案

D從不同角度認識晚清經濟結構的變化(1)史學角度①經濟結構變化主要指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變?yōu)樽匀唤洕?、外資在華經濟、洋務經濟、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②自然經濟解體是一個漸進、漫長的過程,其在中國近代仍占主導地位。③近代企業(yè):主要指采用機器生產的企業(yè),是相對于手工勞動的手工工場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資企業(yè)、洋務企業(yè)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2)史觀角度①從全球史觀看,經濟結構變化是中國被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融入全球化的結果和體現。②從文明史觀看,則是西方工業(yè)資本主義文明與中國傳統(tǒng)農耕文明交流、碰撞、滲透和融合的產物。③從近代化史觀看,則是近代中國經濟向市場化、工業(yè)化、城市化轉型的開始。思想上向西方學習救亡之道考點三西學東漸思潮派別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及著作影響地主階級抵抗派林則徐、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海國圖志》等“開眼看世界”的思想發(fā)展成為一股社會思潮;探究、學習西方逐漸成為中國近代思想的主流地主階級洋務派曾國藩、李鴻章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沖擊了傳統(tǒng)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觀念,為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資產階級早期維新派王韜、鄭觀應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推行“商戰(zhàn)”對當時知識分子把思想注意力從工商科技轉移到政治制度起了啟蒙作用考向一學習西方的階段性特征[典例5]

(2015·山東高考)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盋.“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盌.“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fā)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闭谊P鍵點

“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是關鍵信息,其隱含著“中體西用”“師夷長技”的時代特點。干擾排除

A項探究西方工業(yè)革命的技術,與題意相符;B項中國銀行設立始現于19世紀末;C項探究西方政治制度;D項探討革命與民族主義之間的關聯,大致發(fā)生于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時期,均與題干時間不符。答案

A考向二洋務思潮與傳統(tǒng)觀念的沖突[典例6]

(2015·新課標全國卷Ⅱ)奕力倡洋務,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稱為“鬼子六”;洋務派官員丁日昌被稱為“丁鬼奴”;郭嵩燾在一片冷嘲熱諷中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這反映了(

)A.洋務運動與傳統(tǒng)的觀念發(fā)生沖突B.崇洋媚外行為遭到社會鄙視C.洋務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強侵略激起國人抵制緊扣題眼準確把握材料含義是解題關鍵,洋務官員遭到蔑視和嘲諷,說明洋務派活動還未得到社會廣泛認可,體現的是洋務思潮與傳統(tǒng)觀念的沖突,故A項符合題眼要旨。干擾排除洋務運動奉行“中體西用”,非崇洋媚外,故B項錯;材料的主旨是排斥學習西方而非主張制度改革,故C項錯;材料未涉及列強侵略的信息,故D項與題意不符。答案

A1.多維視角審視西學東漸(1)從階級斗爭史(革命史)范式看,洋務派出于地主階級本能,目的在于維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綱常名教。(2)從現代化范式看,它打出的“自強”和“求富”旗號,沖擊了“重農抑商”的陳腐觀念,對中國的工業(yè)現代化、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和外資現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3)從整體史范式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對相對落后國家和地區(qū)舊制度、舊思想的沖擊,是西方工業(yè)文明在世界范圍內擴展的具體表現。(4)從文明史范式看,“中體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明的沖突,反映了當時中國人對西方文明既欣賞又排拒的矛盾心態(tài),但它畢竟承認了中學之不足,西學之所長,客觀上使中國人的價值觀由“傳統(tǒng)人”開始向“現代人”轉變??枷蛞恢腥占孜缰畱?zhàn)的歷史反思[典例7]

(2015·江蘇高考)甲午之役,民族之殤。對此,史學家陳旭麓說:“深重的災難同時又是一種精神上的強擊?!遍喿x下列材料:材料一旅順陷后,海軍提督丁汝昌褫職,仍統(tǒng)海軍駐威海,兵艦既弱,坐守而已。日艦集大連灣,將襲威海,先攻登州,陷榮城。日艦二十五艘環(huán)威??谕?。海軍方新敗,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臺不能守,命卸巨炮機件以歸,免資敵,戴宗騫持不可。無何北臺陷,宗騫奔劉公島。日軍踞炮臺,以臺之巨炮俯擊澳內兵艦……海軍水手并登岸,噪出,鳴槍過市,聲言向提督乞生路,劉公島中大擾。諸洋員請姑許乞降,以安眾心,汝昌不可。軍士露刃挾汝昌,汝昌仰藥死。諸將推洋員托汝昌之名,作降書。日軍受降。材料二當中國盛時,日本不敢與抗。咸豐庚申中英之戰(zhàn),敗釁,英、法、俄、美并為有約之國,日本不得與……是役(甲午戰(zhàn)爭)后,日人資中國賠款以興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義歸遼,責報殊奢,而中國復乖于應付,于是俄據旅順、大連灣,英據威海衛(wèi),德據膠州,法據廣州灣,以互為鈐制。中國乃不國矣。 ——以上材料摘編自楊松《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請回答:(1)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戰(zhàn)戰(zhàn)場態(tài)勢的特點,歸納北洋艦隊失敗的主觀原因。解題思路第一小問“特點”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兵艦既弱,坐守而已”即可得出“被動挨打”的結論;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日軍踞炮臺,以臺之巨炮俯擊澳內兵艦”即可得出“海陸交織”的結論。第二小問“主觀原因”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旅順陷后,海軍提督丁汝昌……仍統(tǒng)海軍駐威海……坐守而已”即可得出“主帥指揮不力,避戰(zhàn)不出”的結論;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海軍水手……向提督乞生路……諸洋員請姑許乞降”即可得出“將士貪生怕死,洋員鼓動投降”的結論。答案

特點:敵攻我守(被動挨打);海陸交織(局處海嵎)。原因:北洋艦隊避戰(zhàn)不出;將士貪生怕死;洋員鼓動投降;主帥指揮不力。(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所造成的危害。解題思路由材料二中的信息“當中國盛時,日本不敢與抗……(甲午戰(zhàn)爭)后,日人……培力既厚”即可得出“刺激了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野心”的結論;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俄據旅順、大連灣……英據威海衛(wèi),德據膠州,法據廣州灣……中國乃不國矣”即可得出“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不斷加深”的結論。答案

危害:引發(fā)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機的加深);刺激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野心。(3)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相關史實,對“深重的災難同時又是一種精神上的強擊”這一論斷加以說明。解題思路可從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的開展及其影響的角度思考作答。答案

說明:甲午戰(zhàn)爭客觀上喚醒了國人的民族意識;推動了救亡圖存運動;激發(fā)了政治變革思潮;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現代化)進程。主題深化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影響(1)對中國而言:《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使中華民族的危機愈加深重,同時在戰(zhàn)爭中清政府的腐朽進一步暴露;國內民間的救亡圖存運動掀起高潮,洋務運動宣告破產。(2)對日本而言:大量權益、大量賠款的獲得大大促進了日本國內資本主義的迅速發(fā)展,加速了其向帝國主義階段的過渡,對外擴張更加瘋狂。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免收內地稅,便利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3)對朝鮮而言:朝鮮進一步為日本所控制,日本的“大陸政策”向前推進了一步。(4)對遠東格局而言:使遠東格局發(fā)生改變,日本的地位迅速上升,一躍成為遠東的重要國家,而中國的地位則大幅度下降,同時列強對遠東的爭奪更趨激烈。考向二洋務運動開啟中國近代化[典例8]

(2014·北京高考,節(jié)選)世界是聯系的,也是多樣的。結合“洋務運動”、“辛亥革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個歷史事件的具體史實,回答:中國的有識之士是如何立足國情、學習外來文化的?中國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中國的近代化進程?!皩W習”重點突出三個歷史事件的指導思想及其與學習西方的關系,洋務運動突出學習技術,辛亥革命突出學習民主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突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成果”則重點強調三個歷史事件的影響,洋務運動突出開啟近代化,辛亥革命突出政治近代化,新中國的成立突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答案

學習: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清政府以“自強求富”為目標,掀起洋務運動,以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主,創(chuàng)辦了一批近代企業(yè)。辛亥革命時期,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學習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會,提出革命綱領,領導武裝起義,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國共產黨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經過長期斗爭,建立并鞏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果: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為“中體西用”,開始了中國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開始走向社會主義道路。運用現代化史觀分析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1)思想上: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動搖了“禮儀至上”的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的權威地位,表明了統(tǒng)治階級已經承認“中學”的不足,使中國人的價值觀由“傳統(tǒng)人”開始向“現代人”轉化。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的近代化運動從思想主張轉變?yōu)閷嵺`活動,由軍事技術領域發(fā)展到經濟領域,并為進一步發(fā)展到政治領域奠定基礎。(2)經濟上: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近代企業(yè),引進西方先進的機器生產方式和科技人才,開啟了近代中國工業(yè)文明的先河,為中國近代化的發(fā)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及管理經驗。(3)外交上:洋務運動使中國外交開始向近代化轉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加強了清朝同外國的聯系,開啟了中國外交近代化的歷程。(4)軍事上:洋務運動創(chuàng)建近代海軍,開始了中國軍事近代化的歷程。(5)教育上:洋務運動設立新式學堂,培養(yǎng)翻譯、科技、軍事方面的人才,還派遣留學生,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開始。題組一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1.(2015·安徽高考)傳教士郎懷仁等上書拿破侖三世:“現在我們能夠自由地深入久閉的中國內地,在那里可以講道、設堂、建設慈善機構。取得這個自由應當歸功于陛下的大力保護,歸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視條約執(zhí)行的公使?!睋伺袛?,該不平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解析題干中“現在我們能夠自由地深入久閉的中國內地,在那里可以講道、設堂、建設慈善機構”體現了《天津條約》“允許外國人到內地游歷、經商和傳教”的內容。材料“歸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視條約執(zhí)行的公使”反映了《天津條約》中的“允許外國人到內地游歷、經商和傳教”并沒有得到執(zhí)行,所以《北京條約》中又加了一條“承認《天津條約》有效的條款”,所以出現題干中的情景,故選B。答案

B2.(2015·上海高考)上海租界在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稱謂,如“夷場”、“冒險家的樂園”、“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價值判斷的稱謂是(

)A.夷場 B.冒險家的樂園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解析

“夷場”帶有對西方人歧視的意味,“冒險家”“文明”均帶有對侵略者贊揚肯定的意味,只有“外人居留地”的立場個人情緒含義較少,故選D。題組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抗爭3.(2015·重慶高考)太平天國運動之初,曾國藩指出:“今春以來,粵盜益復猖獗,西盡泗鎮(zhèn),東極平梧,二千里中,幾無一尺凈土。推尋本原,何嘗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魚肉日久,激而不復反顧?

蓋大吏之泄泄(閑談)于上,而一切廢置不問者非一朝夕之故矣?!睋丝芍鴩J為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原因是(

)A.自然災害頻仍 B.社會治安混亂C.土地兼并嚴重 D.官吏貪暴腐敗解析題干材料中曾國藩認為太平天國運動發(fā)展迅速,“推尋本原”是官吏長期魚肉百姓而大吏置若罔聞。由此可以看出曾國藩認為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原因是官吏的腐敗,D項符合題意。A、B、C三項雖然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原因,但卻不是材料中曾國藩的觀點。答案

D4.(2014·江蘇高考)下面是清道光帝給參與談判大臣所下達諭旨的部分內容,該諭旨(

)A.頒發(fā)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B.隱含著天朝上國的外交觀念C.導致了社會性質的根本改變D.堅決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完整解析依據“清道光帝給參與談判大臣所下達諭旨的部分內容”可知,該條約還未簽訂,因此C項錯誤。由諭旨中道光帝準許廈門、寧波、上海等地貿易,說明頒發(fā)于鴉片戰(zhàn)爭期間,故A項錯誤。依據“香港仍堅持‘賞借’”,可知道光帝的天朝上國思想濃重,但并非堅持捍衛(wèi)國家主權,故B項正確,D項錯誤。答案

B題組三自然經濟的瓦解5.(2015·天津高考)天津開埠后,直隸順德府(今河北邢臺)農民開始在農閑時結伙赴陜甘蒙等地販運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紀初,收購的皮毛除大量轉運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順德加工成皮襖、皮褥等向國內銷售。在皮毛運銷和加工業(yè)帶動下,從事非農業(yè)生產的人越來越多。這一現象主要表明(

)A.中國內地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國資本主義全面沖擊中國傳統(tǒng)經濟D.中國農村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解析在皮毛貿易的影響下,內地農民從事非農業(yè)生產的人數不斷增多,說明中國內地農村的經濟市場化不斷提高,故選A。項說法正確,但與題干材料反映的現象無關,排除;C項錯在“全面”,排除;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于鴉片戰(zhàn)爭后,天津開埠通商是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排除D。答案

A6.(2014·江蘇高考)在20世紀20年代浙江上虞縣的下管村,“生產上它是一個農業(yè)社會……下管人除糧食和菜蔬肉類等還能自給自足,并有毛竹和茶葉等山貨可以外銷外,日常生活的工業(yè)品,幾乎全是外來的‘洋貨’?!酥圃旌托蘩磙r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業(yè)外,家庭紡織業(yè)等已被淘汰殆盡”。據此可知,近代以來下管村自然經濟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葉等山貨的外銷B.農具等制造業(yè)和修理業(yè)的存在C.糧食和菜蔬肉類等的生產D.紡織和部分土產加工業(yè)的淘汰解析下管村毛竹和茶葉等山貨的外銷并不能說明自然經濟瓦解,因為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剩余產品也可以拿到市場上銷售,故A項錯誤。B、C兩項符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特征,不能說明自然經濟瓦解,故不符合題意。“家庭紡織業(yè)等已被淘汰殆盡”符合自然經濟瓦解的表現,故D項正確。答案

D題組四洋務運動7.(2015·四川高考)1893年,駐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記》中寫道:“總理衙門大臣萃畢生之全力以經理交涉事務者,殆鮮其人。或以官高掛名,或以淺嘗自喜;或驟出驟入,聽其自然。一聞《海國圖志》《瀛寰志略》兩書之名,尚有色然以驚者。”這主要反映了(

)A.中外交涉事務的減少 B.頑固派對洋務的抵制C.立憲思想傳播的困境 D.洋務人才的匱乏解析根據“總理衙門大臣萃畢生之全力以經理交涉事務者,殆鮮其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洋務人才的匱乏,故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中外交涉事務、立憲思想的傳播及頑固派對洋務的抵制的相關信息,故排除A、B、C三項。答案

D8.(2015·江蘇高考)1876年,郭嵩燾出使海外期間常寫信給李鴻章,報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學生不限于機械一門,學政治、經濟的都有,勸其擴大留學范圍。他的這些言論引起了士大夫們的謾罵,有人說他是“漢奸”。結果,出使不到兩年他就回國了。這說明(

)A.李鴻章的洋務思想日趨保守 B.郭嵩燾對西方體制過于推崇C.郭嵩燾的主張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對外政策發(fā)生了變化解析

1876年洋務運動已經開始,李鴻章是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積極投身洋務事業(yè),故A項錯誤。材料提及的是郭嵩燾建議李鴻章擴大留學范圍,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和經濟,而沒有提及他對西方體制的態(tài)度,故排除B項。郭嵩燾主張擴大留學范圍的提議遭到士大夫的謾罵,說明封建傳統(tǒng)思想根深蒂固,故C項正確。清廷對郭嵩燾的態(tài)度無法說明其對外政策發(fā)生變化,故排除D項。答案

C題組五西學東漸思潮9.(2014·天津高考)19世紀八九十年代,李鴻章在為格致書院所出考題中,曾問到西方測溫、測熱、測電的方法,問到西方平弧三角與《周髀算經》的關系,問到西方關于64種化學物質在中國語言為何物……這說明當時中國人(

)A.開始開眼看世界 B.堅持“中體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關注西方科技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開始開眼看世界”是鴉片戰(zhàn)爭后,代表人物是林則徐;堅持“中體西用”是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普遍接受西式教育”材料中并沒有體現;材料中李鴻章所詢問的正是當時西方的先進科技成就。故應選D。答案

D10.(2014·北京高考)《海國圖志》中出現了一些外來詞匯,如“西業(yè)”(參議院)、“里勃里先好司”(眾議院)、“勃列西領”(總統(tǒng))等。結合所學判斷,該書(

)A.主要內容是介紹西方政治體制B.對西方政治體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國要學習西方代議制度D.為戊戌變法提供了理論基礎解析《海國圖志》是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編寫的,主要介紹了西方史地和科學技術知識以及西方各國的政治制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對當時知識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學習有重要的啟迪作用。分析選項,B項符合題意,故應選B。答案

B政治模塊題組1.《鴉片戰(zhàn)爭:一個帝國的沉迷和另一個帝國的墮落》中寫道:“當(英)艦突破虎門要塞,沿江北上,開向馬烏涌(炮臺)時,(珠)江兩岸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當地居民,平靜地觀看自己的朝廷與我軍的戰(zhàn)事,好像觀看兩個不相干的人爭斗。”材料主要說明(

)A.國人對世界形勢一無所知B.普通民眾對戰(zhàn)爭比較茫然C.英軍籠絡了廣東下層民眾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解析從材料信息看,珠江兩岸居民不理解英國發(fā)動戰(zhàn)爭的侵略性,不理解本國反侵略斗爭,“他們平靜地觀看自己的朝廷與我軍的戰(zhàn)事,好像觀看兩個不相干的人爭斗”,說明普通民眾對戰(zhàn)爭比較茫然。這反映了中國普通民眾的民族意識極為淡薄,在他們的思想意識里沒有中華民族的概念。故選B。A項材料沒有體現,可排除;C、D兩項不符合史實,均可排除。答案

B2.2015年4月17日在某一重大歷史事件120周年之際,中國3艘海警船2015年第14次進入釣魚島12海里內巡航并進入釣魚島宣示主權。和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相關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此次中國戰(zhàn)敗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B.簽訂了體現帝國主義對華商品輸出要求的條約C.中國此后一度喪失臺灣、釣魚島領土主權D.事件發(fā)生后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解析

2015-120=1895,由此可知歷史事件當為甲午中日戰(zhàn)爭及《馬關條約》,其內容體現了帝國主義對華資本輸出的要求,故B項說法有誤。答案

B3.有人把太平天國運動的發(fā)展歷程分為“宗教構夢、戰(zhàn)爭追夢、政策筑夢、內亂毀夢”四個篇章?!罢咧簟笔侵?

)A.永安建制分封諸王B.定都天京,軍事全盛C.天京變亂,由盛轉衰D.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解析材料中“宗教構夢、戰(zhàn)爭追夢、政策筑夢、內亂毀夢”分別是指太平天國運動利用拜上帝教組織起義力量,發(fā)動反清戰(zhàn)爭,頒布《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變革中國和“天京變亂”,故答案選D項,A、B、C三項與題意要求不符。答案

D經濟模塊題組4.19世紀40~60年代,中國一些傳統(tǒng)制造業(yè),如棉紡業(yè)、制針業(yè)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繅絲、醬菜、皮革加工等傳統(tǒng)制造業(yè)卻意外獲得較快發(fā)展。材料中這些制造業(yè)“意外獲得較快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興起B(yǎng).洋務派大力興辦近代企業(yè)C.清政府允許民間開設工廠D.中國淪為西方的原料產地解析注意時間:“19世紀40~60年代”。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西方國家的原料產地。A項中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興起于19世紀70年代前后。B項洋務運動始于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在甲午戰(zhàn)爭后為擴大稅源,一度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C項亦可排除。答案

D5.以下是四位同學在評價李鴻章及其領導的洋務運動時得出的不同結論,各結論所體現的歷史史觀依次是(

)①洋務運動邁出了中國機器大生產的第一步②李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