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人教A版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第1節(jié)_第1頁
高中數(shù)學人教A版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第1節(jié)_第2頁
高中數(shù)學人教A版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第1節(jié)_第3頁
高中數(shù)學人教A版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第1節(jié)_第4頁
高中數(shù)學人教A版1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第1節(jié)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講第一節(jié)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0分)1.如圖所示,等腰△ABC內(nèi)接于⊙O,AB=AC,∠A=40°,D是eq\o\ac(BC,\s\up10(︵))的中點,E為eq\o\ac(AC,\s\up10(︵))的中點,分別連接BD、DE、BE,則△BDE的三內(nèi)角的度數(shù)分別是()A.50°,30°,100° B.55°,20°,105°C.60°,10°,110° D.40°,20°,120°解析:如右圖所示,連接AD.∵AB=AC,D是eq\o\ac(BC,\s\up10(︵))的中點,∴AD過圓心O.∵∠A=40°,∴∠BED=∠BAD=20°,∠CBD=∠CAD=20°.∵E是eq\o\ac(AC,\s\up10(︵))的中點,∴∠CBE=eq\f(1,2)∠CBA=35°,∴∠EBD=∠CBE+∠CBD=55°.∴∠BDE=180°-20°-55°=105°.答案:B2.如圖所示,AB是半⊙O的直徑,弦AD,BC相交于點P,若CD=3,AB=4,則tan∠BPD=()A.eq\f(3,4) B.eq\f(4,3)C.eq\f(5,3) D.eq\f(\r(7),3)解析:如右圖所示.連接BD,則∠BDP=90°,∵∠DCP=∠BAP,∠CDP=∠ABP,∴△APB∽△CPD.∴eq\f(PD,PB)=eq\f(CD,AB)=eq\f(3,4).在Rt△BPD中,cos∠BPD=eq\f(PD,PB),∴cos∠BPD=eq\f(3,4).∴tan∠BPD=eq\f(\r(7),3).答案:D3.AB為⊙O的直徑,AC為圓中的任意一弦,點D為eq\x\to(BC)的中點,那么OD()A.等于eq\f(1,2) B.等于ACC.與AC相交 D.與AC平行解析:如右圖所示,連接OC.∵D為eq\o\ac(BC,\s\up10(︵))的中點,∴∠BOD=∠DOC=eq\f(1,2)∠BOC.又∵∠A=eq\f(1,2)∠BOC,∴∠A=∠BOD.∴OD∥AC,故選D.答案:D4.如圖,點A、B、C是圓O上的點,且AB=4,∠ACB=30°,則圓O的面積等于()A.4π B.8πC.12π D.16π解析:由∠ACB=30°知eq\o\ac(AB,\s\up10(︵))所對圓心角為60°,由OB=OA知△BOA為等邊三角形,故AB=OB=OA=4,故S圓=πr2=π×42=16π.答案:D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10分)5.如圖所示,在⊙O中,∠AOB=100°,則eq\o\ac(AB,\s\up10(︵))的度數(shù)為_________,eq\o\ac(AOB,\s\up10(︵))的度數(shù)為________.解析:由圓心角定理,得eq\o\ac(AB,\s\up10(︵))的度數(shù)=∠AOB的度數(shù)=100°,eq\o\ac(AOB,\s\up10(︵))的度數(shù)=360°-eq\o\ac(AB,\s\up10(︵))的度數(shù)=360°-100°=260°,故填100°,260°.答案:100°260°6.如圖,△ABC是圓O的內(nèi)接等邊三角形,AD⊥AB,與BC的延長線相交于點D,與圓O相交于點E,若圓O的半徑r=1,則DE=________.解析:連接BE.∵AD⊥AB.所以BE為⊙O的直徑,且BE=2r=2.又∵∠AEB=∠ACB=60°,∴∠ABE=30°,∠EBD=30°,又∵∠ABD=60°,∴∠D=∠EBD=30°,∴DE=BE=2.答案:2三、解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7.如圖,AB是⊙O的一條弦,∠ACB的平分線交AB于點E,交⊙O于點D.求證:AC·CB=DC·CE.證明:連接BD.在△ACE與△DCB中,∵∠EAC與∠BDC是同弧所對的圓周角,∴∠EAC=∠BDC.又∵CE為∠ACB的平分線,∴∠ACE=∠DCB,∴△ACE∽△DCB.∴eq\f(AC,CE)=eq\f(DC,CB).∴AC·CB=DC·CE.8.已知如圖,BC為半圓O的直徑,F(xiàn)是半圓上異于B、C的一點,A是eq\o\ac(BF,\s\up10(︵))的中點,AD⊥BC于點D,BF交AD于點E.(1)求證:BE·BF=BD·BC;(2)試比較線段BD與AE的大小,并說明道理.解析:(1)證明:連接FC,則BF⊥FC.在△BDE和△BCF中,∵∠BFC=∠EDB=90°,∠FBC=∠EBD,∴△BDE∽△BFC.∴eq\f(BE,BC)=eq\f(BD,BF).即BE·BF=BD·BC.(2)連接AC、AB,則∠BAC=90°.∵eq\o\ac(AF,\s\up10(︵))=eq\o\ac(AB,\s\up10(︵)),∴∠1=∠2.又∵∠2+∠ABC=90°,∠3+∠ABD=90°,∴∠2=∠3.∴∠1=∠3.∴AE=BE.在Rt△EBD中,BE>BD,∴AE>BD.eq\x(尖子生題庫)☆☆☆9.(10分)如圖,BC是半圓O的直徑,A、D為半圓O的三等分點,且BC=4,P是直徑BC上的一動點,且PF⊥BD,PE⊥AC.(1)求PE+PF的值;(2)如果點P是AD邊上的動點,那么PE+PF的值是不是定值?如果PE+PF是定值,請證明你的結論,如果不是定值,請說明理由.解析:(1)∵A,D為半圓O的三等分點.eq\o\ac(AB,\s\up10(︵))=eq\o\ac(AD,\s\up10(︵))=eq\o\ac(CD,\s\up10(︵)),∴∠DBC=∠ACB=30°,又∵∠PFB=∠PEC=90°,∴BP=2PF,PC=2PE,∴BP+PC=2(PF+PE),∴PF+PE=eq\f(4,2)=2.(2)P點在AD上時,PE+PF是定值.∵A、D是半圓O的三等分點,∴∠DAC=∠ADB=30°,在Rt△PAE中,PE=eq\f(1,2)AP,在Rt△PDF中,PF=eq\f(1,2)PD.∴PE+PF=eq\f(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