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以德優(yōu)秀公開課課件教程文件_第1頁
為政以德優(yōu)秀公開課課件教程文件_第2頁
為政以德優(yōu)秀公開課課件教程文件_第3頁
為政以德優(yōu)秀公開課課件教程文件_第4頁
為政以德優(yōu)秀公開課課件教程文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狀語(zhuàngyǔ)后置)為政以德第一頁,共27頁。論,纂輯的意思,應(yīng)讀lún;語,言談。由孔子弟子及其后學(xué)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文集,內(nèi)容涉及政治、哲學(xué)、教育、文學(xué)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論語》全書20篇,每篇包含若干章節(jié),一章記獨立的一段話或獨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長。北宋時,朱熹將《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mèngzǐ)》編在一起,稱為《四書》?!墩撜Z(lùnyǔ)》第二頁,共27頁??鬃樱ㄇ?51—前479),春秋(chūnqiū)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人??鬃佑啄陠矢福贂r家境衰落。成年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山”(管畜牧)等等。五十歲時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罷官,曾周游列國,終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xiàn)。并把魯國使官所記《春秋(chūnqiū)》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司馬遷稱他為“至圣”。第三頁,共27頁。時代背景【政治特點】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實際上已失去掌控諸侯的力量。諸侯們?yōu)樵鰪?qiáng)自身國力,常不惜互相征伐,導(dǎo)致(dǎozhì)禮崩樂壞、社會動蕩不安。各國之間互相攻伐,戰(zhàn)爭持續(xù)不斷,小國被吞并。各國內(nèi)部,卿大夫勢力強(qiáng)大,動亂時有發(fā)生,弒君現(xiàn)象屢見不鮮。材料(cáiliào):據(jù)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zhàn)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余次。第四頁,共27頁??鬃诱?zhèngzhì)主張“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jīběn)精神。

“禮”:周禮??鬃右?yāoqiú)統(tǒng)治者“克己復(fù)禮”,對民眾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理想封建社會秩序是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要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符合他們在家族內(nèi)的身份和社會、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為規(guī)范,這就是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第五頁,共27頁。注意下列字的讀音:第一章:譬如共之第二章:道之以政第三章:冉有既庶第五章;道千乘之國第六章:顓臾社稷何以伐為虎兕柙櫝近于費第八章:盍徹乎第十章:偃第十二章:南宮(Nángōng)適羿善射奡蕩舟躬稼第六頁,共27頁。文本(wénběn)研習(xí)(2.1):思考:本章作者的主張(zhǔzhāng)是什么?為政以德.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根本(gēnběn)原則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并指出其中的好處是君王即使不動,大家也都會緊密團(tuán)結(jié)在以你為中心的周圍。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睘檎缘拢阂?,用。(狀語后置)以德為政譬如:Pì

比如、就好像所:處所,位置。共:通“拱”,環(huán)繞的意思。第七頁,共27頁。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狈蜃?fūz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文本(wénběn)研習(xí)14·5孔子就說他很有道德,是個君子??鬃邮侵鲝堃缘轮螄?,他鄙視(bǐshì)武力和權(quán)術(shù),崇尚道德。南宮適認(rèn)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終。躬稼:親自從事耕種。思考:孔子如何看待?后代儒家發(fā)展了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張,要求統(tǒng)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則,最終是沒有好下場的。

主張:尚德不尚力主謂倒裝第八頁,共27頁。文本(wénběn)研習(xí)(2.3):道之以政:齊之以刑:無恥:有恥且格(yǒuchǐqiěgé):通“導(dǎo)”訓(xùn)導(dǎo)(xùndǎo)整治、整頓沒有羞恥心?,F(xiàn)代漢語中意思是與“高尚”相對(形容詞)至、來。這里指內(nèi)心歸依,心悅誠服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卑傩諣钫Z后置狀語后置第九頁,共27頁。思考(sīkǎo):本章孔子提出了哪些治國方針?你認(rèn)為“政”和“德”、“刑”和“禮”主要區(qū)別(qūbié)在哪里?政(政令)和刑(刑罰)德(道德(dàodé))和禮(禮教)“政”和“刑”:用法令規(guī)定人民不能做什么,主要實施手段是懲罰?!暗隆焙汀岸Y”:是從精神上鼓勵人們應(yīng)該做什么,主要實施手段是教育熏陶。小結(jié):孔子通過把法、刑和德、禮治國所帶來的結(jié)果進(jìn)行比較,認(rèn)為法治,雖然能使人行為規(guī)范,但內(nèi)心不會有羞恥感,而德治、禮治,能使人感到羞恥,從而心悅誠服的遵守。對比第十頁,共27頁。文本(wénběn)研習(xí)(13.6):其身正:雖令不從:君王(jūnwánɡ)即使下了命令(mìnglìng)老百姓也不服從。雖,即使。本章體現(xiàn)了孔子怎樣的治國之道?正己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p>

端正執(zhí)政者以身作則的重要第十一頁,共27頁。在《顏淵》篇里,孔子曾經(jīng)回答過季康子:“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在本篇的另一個地方,孔子又說:“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說:如果自身行為端正(duānzhèng),從政治國有什么困難呢?如果自身行為不端正(duānzhèng),又怎么能夠去端正(duānzhèng)別人呢?所有這些與這里的論述表達(dá)的都是同一個道理,就是強(qiáng)調(diào)政治領(lǐng)導(dǎo)人的表率作用。

第十二頁,共27頁。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jìnɡshì)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文本(wénběn)研習(xí)(1.5):道:通“導(dǎo)”,作動詞用。這里(zhèlǐ)是治理的意思。

千乘之國:乘,音shèng而信:而:表并列;信:守信使民以時:按;狀語后置

思考: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zhí)政者治理國家提出了什么要求?

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tǒng)治者1、嚴(yán)肅認(rèn)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wù),恪守信用;2、節(jié)約用度,愛護(hù)人民;3、役使百姓應(yīng)注意不誤農(nóng)時。治國思想:正己第十三頁,共27頁。《管子·治國》說: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p>

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民富則安鄉(xiāng)重家,敬上畏罪,所以比較好治理。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犯上作亂,所以難于治理。

因此,善于治理國家的人總是首先想方設(shè)法地讓人民富裕起來(qǐlái)。

這就是富民政策。

第十四頁,共27頁。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bùzú),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bùzú),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bùzú)?百姓不足(bùzú),君孰與足?”

文本(wénběn)研習(xí)(12.9):

年饑:收成不好。如之何:如……何,固定(gùdìng)格式,對……怎么辦。盍徹乎:盍,何不。孰與:賓語前置,“與孰”

思考:這一章反映了孔子怎樣的經(jīng)濟(jì)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只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會貧窮。反之,如果對百姓征收過甚,這種行為必將使民不聊生,國家經(jīng)濟(jì)也就隨之衰退了。

第十五頁,共27頁。季氏富于周公(zhōuɡōnɡ),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p>

文本(wénběn)研習(xí)(11·16):于:比。狀語后置之:季氏聚斂:積聚和收集(shōují)錢財,即搜刮。

思考:孔子的學(xué)生冉求幫助季氏積斂錢財,搜刮人民,孔子持什么態(tài)度?孔子不贊同,表示不承認(rèn)冉求是自己的學(xué)生,而且讓其他學(xué)生打著鼓去聲討冉求。批評冉有搜刮民財行徑。第十六頁,共27頁。魯國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將公室,即魯國國君直轄的土地和附屬于土地上的奴隸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剝削方式取代了奴隸制的剝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經(jīng)濟(jì)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來??鬃?kǒnɡzǐ)的學(xué)生冉求幫助季氏積斂錢財,搜刮人民。第十七頁,共27頁。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yǐzāi)!”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樱趾渭友??”曰:“教之?!?/p>

文本(wénběn)研習(xí)(13.9):思考:本章作者(zuòzhě)的治國主張是什么?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物質(zhì))(精神)適:到仆:駕車。

庶:眾多,這里指人口眾多。

富:使動用法,“使……富?!钡谑隧?,共27頁。政:足:去、于:信:為政之道。足食(zúshí),足兵,民信之矣使糧食充足,使軍備充足,老百姓對政府(zhèngfǔ)就信任了。必不得已(bìbùdéyǐ)而去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項

信任使動用法,使……充足。去:去掉;于:在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蔽谋狙辛?xí)(12.7):第十九頁,共27頁。說說你對“民無信不立”的理解(lǐjiě)?從古到今,糧食、國防、信義都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本問題。糧食充足可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軍備充足就不會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險,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會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使社會進(jìn)步而繁榮。如果有一天,人民對社會,對政權(quán)(zhèngquán)都已經(jīng)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個民族真正可悲的。問題(wèntí)探討治國方略:民信最重第二十頁,共27頁。文本(wénběn)研習(xí):13.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①,赦小過②,舉賢才(xiáncái)。”曰:“焉知賢才(xiáncái)而舉之③?”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④?”

①有司:古代負(fù)責(zé)具體事務(wù)的官吏(guānlì)。②過:過失。③焉知:怎么知道。

④人其舍諸:其:副詞,難道。舍:舍棄。諸:“之乎”的合音詞。

思考:本章作者針對執(zhí)政者提出了怎樣的治國原則?先有司: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赦小過:執(zhí)政者胸襟開闊,能理解人、諒解人舉賢才:任人唯賢治國思想:舉賢第二十一頁,共27頁。文本(wénběn)研習(xí):2.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kǒnɡz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舉:推薦、選用。直:本義為不彎曲,與“枉”、“曲”相對(xiāngduì),引申為正直、公正,不偏私。錯:同措,放置、安放。枉:本義為彎曲、不正,引申為不正直、邪惡。

本章體現(xiàn)了孔子怎樣的治國之道?親君子遠(yuǎn)小人舉薦賢才選賢用能治國思想:舉賢第二十二頁,共27頁。季康子兩次問政(wènzhènɡ)(12.19)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2.20)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以:來就:親近(qīnjìn),接近何如:賓語前置,“如何”敬:嚴(yán)肅認(rèn)真忠:對人對事盡心竭力(jìnxīnjiélì)以:相當(dāng)與連詞“而”勸:努力第二十三頁,共27頁。孔子兩次言政(回答)12.19子為政,焉用殺?——反對通過殺戮(shālù)來建立有道之邦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鲝垶檎咭陨碜鲃t焉:哪里(nǎli)子欲善而民善矣:形做名,善道(shàndào);形做動,從善。風(fēng):名詞做動詞。好比風(fēng)草:名詞做動詞。好比草上:加偃:倒伏,這里比喻被感化。第二十四頁,共27頁。孔子兩次言政2.20臨之以莊,則敬;孝慈(xiàocí),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鲝垚勖瘛⑴e賢、教民舉善:選用(xuǎnyò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