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課件_第1頁
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課件_第2頁
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課件_第3頁
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課件_第4頁
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康復

第四節(jié)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內容提要概述1康復評定2康復治療3預防42一、概述3一、概述(一)定義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個月內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腦損傷或發(fā)育缺陷所致的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5(二)流行病學

在美國腦癱患兒有55萬,在日本腦癱患病率1.5‰,丹麥2.08‰,挪威2.34‰,我國1998年部分地區(qū)的調查顯示患病率為1.92‰。6(三)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腦癱的病因尚不明確,任何可引起腦損傷和腦發(fā)育不全的因素都可以導致腦癱的發(fā)生。危險因素通常分為產(chǎn)前因素、分娩期因素和新生兒期因素。7二、康復評定

在療前、療中和療后對腦癱患兒進行反復多次評定,以制訂個體化的治療目標和方案。9

腦癱的評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反射情況

小兒的重要反射包括原始反射、姿勢反應或保護性反應、肌腱反射、病理征等。10

(二)發(fā)育水平測定

主要評定腦癱患兒的發(fā)育水平較正常同齡兒落后的程度。常用的量表有Peabody運動發(fā)育量表、Gesell發(fā)育量表等。11(三)運動能力評定

運動年齡評價(motoragetest,MAT)量表是以0~72個月的正常兒童動作能力為標準,與障礙兒的動作能力進行比較的評價方法??梢杂眠\動指數(shù)(motorquotient,MQ)來表示,根據(jù)中國正常兒童運動能力發(fā)育年齡標準來測出腦癱兒治療前后的MQ值。13

GMFM量表是小兒腦癱臨床評定運動功能改變的常用量表,具有正常運動功能的兒童在5歲內能完成所有項目。有GMFM-88及GMFM-66兩個版本。14(四)肌力評定

肌力的評定中徒手肌力檢查分級法,是目前兒科較普遍應用的,以抗重力運動幅度和抗阻力運動幅度為依據(jù),將肌力從0%~100%分為6個等級。15(六)肌張力測定

可以通過觀察靜態(tài)體位和運動中各關節(jié)角度來評定肌張力情況,改良的Ashworth量表是評定肌張力的常用量表,共分6個級別。17

(七)日常生活能力評定

1.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定量表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是進行衣、食、住、行、個人衛(wèi)生等基本動作和技巧。對于小兒腦癱的康復目標,家庭及社會對其康復最基本的要求是患兒可以生活自理。18

2.兒童功能獨立檢查量表

是從成人的FIM量表演變而來,是針對殘障兒童行動、自理、認知、社交等功能的專業(yè)評定量表。WeeFIM具有全面、簡明的特點,能測量兒童功能殘障礙的程度以及看護者對兒童進行輔助的種類和數(shù)量。是用來評價殘障兒童在家庭和社會中生活能力的量表。

19三、康復治療211減輕致殘因素造成的后果,盡可能地改善運動功能,盡可能減少繼發(fā)性殘損(如關節(jié)攣縮)。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交流能力、社會適應力,改善患兒生活質量。3爭取達到生活自理和能夠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為將來參與社會活動、勞動和工作奠定基礎。目標:222

(一)運動療法

1.頭部控制訓練

頭部控制對于小兒的整體運動發(fā)育及日常生活動作等高級運動功能的發(fā)育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23

3.坐位訓練

坐位是臀部著床,從骨盆部開始向上的身體垂直于地面的姿勢。獲得坐位的最終目標是無須上肢支撐、脊柱垂直伸展的穩(wěn)定坐位。25

4.爬行訓練

典型的爬行運動在四點支撐狀態(tài)下,至少有一個肢體離開支持面,四肢交替運動驅動身體向前移動。26

7.獨自站立訓練

站位是行走的基礎,正確的靜態(tài)站立姿勢是兩腿立直,腳底踩平,頭居中,軀干伸展,雙肩雙髖處于同一平面。動態(tài)的站立姿勢是指站立時頭、軀干、四肢各部位可隨意進行適當?shù)幕顒佣阅鼙3制胶狻;純褐挥型瓿闪⑽混o態(tài)、動態(tài)平衡,才能正常的行走。

29

8.行走訓練

正確的行走訓練不僅可以幫助患兒盡早探索這個世界,同時對于維持協(xié)調的步態(tài),為以后發(fā)育的跑、跳等動作打下扎實的基礎。30

(二)作業(yè)療法

腦癱患兒的作業(yè)療法,是將治療內容設引為作業(yè)活動,主要是治療軀體功能障礙或殘疾,改善上肢的活動能力。

其內容主要包括手的精細功能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文具和輔助工具的制作和應用,以及生活環(huán)境設施的改造等。31(三)物理因子療法

低頻脈沖電治療水療法32

(四)言語療法

腦癱患兒常見類型為構音障礙,發(fā)音器官肌張力異常引起,常合并吞咽、咀嚼不協(xié)調。通過言語治療來改善發(fā)音、吞咽等障礙。

33

(五)心理療法

腦癱患兒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有自閉、多動等癥狀。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增加與同齡兒交往,以及盡早進行心理行為干預是防治心理性疾患的關鍵。

34

(六)康復工程

在物理治療和作業(yè)治療中常配合使用支具或矯形器以及其他輔助的裝置,通過限制關節(jié)異?;顒?、協(xié)助控制肌痙攣、保持軟組織活動度,達到預防畸形、輔助改善運動功能等目的。

35

(七)中醫(yī)康復療法

1.針灸療法

(1)體針:針灸治療本病辨證取穴,并依主要證候的不同而配穴。選用百會、大椎、四神聰、懸鐘、足三里和合谷等為主穴。操作時毫針平補平瀉,可加灸,每日1次,需注意靠近重要器官的穴位不得留針,安全部位可留針10~15min,10次為1療程。36

(2)頭針療法:選取額中線、頂顳前斜線、頂旁1線、頂旁2線、頂中線、顳后線和枕下旁線,采取毫針平刺,每次視具體病情選2~3線(區(qū)),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每隔5min快速行針1min,每min約捻轉200次,10次為1療程。需注意囟門未閉者禁針囟門區(qū)域內。(3)耳針療法:選取枕、皮質下、心、腎、交感和神門,毫針刺,每次3~5穴,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貼壓。37

2.推拿療法

推拿治療的選穴與常用體針療法和頭針療法的選穴相同,手法宜輕柔。38四、預防39

做好腦癱的三級頂防和繼發(fā)損傷的預防,對于減少腦癱發(fā)生和預后十分重要。

l.預防措施

主要防止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