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四期】_第1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四期】_第2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四期】_第3頁
高中歷史高考一輪復習 【第四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龍山2023年高考研究中心:甘肅、青??紖^(qū)強化限時測試題【第四期】年劉伯承在報告中說:“百團大戰(zhàn)總的來講是打了勝仗的大戰(zhàn)役,但沒有充分發(fā)揚正規(guī)戰(zhàn)與游擊戰(zhàn)相結合的傳統(tǒng)優(yōu)勢,為了片面取得政治影響甚至矯枉過正?!眻蟾嬷兴f的“政治影響”應是A.維護和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B.振奮全國人民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C.沉重打擊了在華北的日軍 D.戰(zhàn)略上支持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年9月,蔣介石要求“各戰(zhàn)區(qū)應以十八集團軍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漢各路之游擊破壞動作為法則,擬定本年九月起至十二月止之持久計劃,加強敵后游擊戰(zhàn)?!遍愬a山部在呂梁山、衛(wèi)立煌部在中條山、龐炳勛部在太行山對敵出擊。對此,八路軍方面認為:“這次戰(zhàn)役雖以正太路為中心,但……南至中條山都有軍隊參加或配合動作。”對該戰(zhàn)役理解正確的是A.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的防御階段 B.粉碎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圖謀C.反映出國共合作抗戰(zhàn)的事實 D.國共兩黨多年抗戰(zhàn)路線趨向一致年,一位回族同胞在《抗戰(zhàn)三周年紀念感言》中寫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戰(zhàn),已使大中華國族數(shù)千年的積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從而奠定了民族復興的基礎,扎穩(wěn)了抗戰(zhàn)最后勝利的把握。首先我們?yōu)槊褡鍙团d的遠大前途,抱樂觀,感興奮!”這表明作者對當時民族復興抱“樂觀”的態(tài)度。下列不能論證作者觀點的是 A.抗戰(zhàn)使中華民族意識覺醒 B.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C.成功組織了幾大戰(zhàn)役 D.國共兩黨實現(xiàn)全面合作4.他們熱情地謳歌工業(yè)革命帶來的巨大生產力。他們認為,私有制、競爭是導致社會災難的根源,在不同程度上主張對生產資料實行公有制,對社會財富進行公正的或比較平均的分配?!八麄儭敝傅氖茿.科學社會主義者 B.空想社會主義者C.社會主義者 D.共產主義者5.圣西門極力主張國家應把資本借給將按照“各盡所能,按勞取酬”的原則起作用的合作社;傅立葉提倡把社會改組為各有1600人和5000英畝土地的小的合作團體即“法郎吉”;歐文把其工廠所在的新拉納克改變成為一個模范村,在印第安納建立一個短暫的共產主義的新和諧村。據(jù)此分析,他們三人的主張具有的共同特點是 A.制定了理想社會的種種藍圖 B.廢除現(xiàn)實社會中的私有制C.充分發(fā)揮國家對社會的管理作用 D.建立一個和諧的共產主義社會6.《共產黨宣言》的最后一句話是:“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這表明馬克思主義 A.強調國際聯(lián)合的階級性和重要性B.要求消滅全人類的各種差異和沖突C.成為了全世界無產階級斗爭的理論武器D.希望建立平等、團結、自由的大同世界7.1979年1月29日,鄧小平在訪問美國時宣布:“我們不再使用‘解放臺灣’這個提法了,只要臺灣回歸祖國,我們將尊重那里的現(xiàn)實和現(xiàn)行制度?!边@一主張 A.是對《告臺灣同胞書》的發(fā)展 B.放棄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C.明確了“九二共識”的前提和立場 D.使“—國兩制”的方針正式形成8.上海世博會香港館舉辦了“一國兩制”專題展覽。展覽分三個部分,其中前兩個部分是昔日香港和回歸祖國。你認為下面哪一項最適合作為第三部分 A.“一國兩制”的特色和成就 B.中英兩國簽署聯(lián)合聲明C.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 D.珠港澳大橋動工9.“一港華輝迷霧收,東風鼓浪旭光流。香江百載米旗辱,淺水十年神女羞。旺角繁榮憑熱夏,紫荊清麗兆涼秋。尖沙嘴上攜曹侶,曲岸五星時鎮(zhèn)浮?!痹撛妱?chuàng)作的背景是 A.慶祝香港回歸 B.慶祝澳門回歸C.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 D.慶祝澳門回歸十周年10.作為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國,印度、巴基斯坦、蒙古等積極申請成為全權成員國,這是因為上海合作組織 ()A.是互利合作的新型區(qū)域合作組織B.是亞洲國家的自由貿易區(qū)C.有利于亞洲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D.有利于亞洲國家間聯(lián)合反恐11.下列圖片體現(xiàn)了新中國外交史發(fā)展的歷程,它們所體現(xiàn)的共同主題是 ()A.睦鄰友好 B.獨立自主C.多邊外交 D.不結盟12.1946年,丘吉爾大肆攻擊蘇聯(lián),奉行擴張政策,威脅歐洲和世界和平,鼓吹英語民族“聯(lián)合起來”,英美“建立特殊關系”,共同對付蘇聯(lián)。這實質上反映了A.“冷戰(zhàn)”序幕的揭開 B.雅爾塔體系的形成C.英美共同稱霸世界 D.美、英、蘇三國相互制衡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勸奉教,真欺天,不敬神佛忘祖先?!癯龆?,仙下山,扶助大清來練拳。不用兵,只用團,要殺鬼子不費難。燒鐵道,拔電桿,海中去翻火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美俄德哭連連。一概鬼子都殺盡,大清一統(tǒng)太平年。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資政新篇》的核心內容和歷史地位。這說明太平天國運動后期對西方文明持怎樣的態(tài)度?(2)據(jù)材料二,論證說明義和團是如何對待西方文明的。你如何評價?(3)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概括其失敗的共同原因。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國建立后……引發(fā)了以傳統(tǒng)政治為基礎的舊有倫理與價值體系的松動。男人剪辮子、女子放足、青年離家、自由戀愛、神位被黜、洋貨暢銷、西學昌盛……這些社會生活的表征。實際反映的是傳統(tǒng)價值觀念開始失去在社會中的正統(tǒng)地位?!獜堌M之《中國歷史·晚清民國卷》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譯一本書名《平民政治》,但現(xiàn)在卻準備易名《共和政治》后再出版?!秶鈱W報》過去一段時間銷路不暢,但最近改名《共和雜志》,重新變得搶手。——摘編自徐兆瑋《棣秋館日記》材料三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點,綠營制度沒有改變多少……守兵當值的,到時照常上衙門聽候差遣。馬兵仍照舊把馬養(yǎng)在家中。衙門前鐘鼓樓每到晚上仍有三五個吹鼓手奏樂……——沈從文《辛亥革命的一課》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概括指出辛亥革命的歷史影響。(2)材料二、三分別是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影響的?對此你有何認識?(3)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在歷史評價時應注意什么?1.答案B解析AB項屬于政治影響,百團大戰(zhàn)是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旗幟下進行的,但主要任務是振奮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故B項更恰當,故選B項。2.答案C解析從時間信息可以排除A項;B項是指淞滬會戰(zhàn),排除;材料反映出在該戰(zhàn)役中國共兩黨軍隊有配合,有呼應,C項正確;D項與史實不符。3.答案D解析BC項是A項“抗戰(zhàn)使中華民族意識覺醒”的具體史實,因而ABC項都可以成為論證作者觀點的理由。抗戰(zhàn)期間,國共兩黨采取的是“黨外合作”的方式,“全面合作”不符合史實。故D項不符題意。4.答案B解析從材料中的“不同程度上主張……實行公有制”“比較平均的分配”等可以看出這是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觀點。故選B項。5.答案A解析據(jù)材料可知,他們三人對未來社會做出了種種設想,如“合作社”“法郎吉”“新和諧”村,故選A項。6.答案A解析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要獲得自身的徹底解放,單靠一個國家無產階級的團結仍然是不行的,還需要全世界無產階級聯(lián)合起來。由此可知,“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強調的是國際聯(lián)合的階級性和重要性。故選A項。7.答案A解析中國政府“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臺灣問題”,故B項錯誤;“九二共識”是1992年提出的,故C項不正確;“一國兩制”方針確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故D項不正確;《告臺灣同胞書》發(fā)表于1979年1月1日,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統(tǒng)一祖國的方針,故A項正確。8.答案A解析BC兩項已包含在第二部分里。珠港澳大橋動工是香港與內地聯(lián)系加強的表現(xiàn),是單個事件,不能體現(xiàn)全貌,排除D項。A項的展示能證明“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和實施的歷史意義。故選A項。9.答案C解析從材料中“華輝”“米旗”“紫荊”“十年”可判斷是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故選C項。10.答案A解析據(jù)所學知識可知,上海合作組織是新型區(qū)域合作組織,其宗旨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睦鄰友好;發(fā)展成員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環(huán)保、及其他領域的有效合作;維護和保障地區(qū)的和平、安全與穩(wěn)定;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BC項說法不符合史實。反恐只是上海合作組織的一個方面,D項說法片面。11.答案B解析以上圖片反映的是新中國不同時期的外交活動,它們都是獨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反映。CD項是在改革開放后,A項只符合第一張圖片。12.答案A解析從題干材料中的時間“1946年”和人物“丘吉爾”很容易判斷出這是丘吉爾的“鐵幕”演說,它揭開了“冷戰(zhàn)”的序幕,故選A項。13.答案(1)核心內容:倡導向西方學習,進行經濟、政治和文化改革。地位:是近代中國第一部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方案。態(tài)度:借鑒西方文明中的有益部分。(2)盲目排斥西方文明。依據(jù):挑鐵道、拔電桿、海中去翻火輪船。評價:體現(xiàn)了近代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精神,但其盲目排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客觀,中外反動勢力的聯(lián)合絞殺;主觀,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14.答案(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