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驗 課件_第1頁
實驗室檢驗 課件_第2頁
實驗室檢驗 課件_第3頁
實驗室檢驗 課件_第4頁
實驗室檢驗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第2章實驗室檢驗實驗室檢驗就是運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實驗技術和方法,對病畜的血液、尿液、糞便、體液(如胃液、腦脊髓液、胸腹腔穿刺液)、組織細胞及病理產物,在實驗室特定的設備和條件下,測定其物理性狀,分析其化學成分,或借助于顯微鏡觀察其有形成分的方法,以獲取反映機體功能狀態(tài),病理變化或病因等客觀資料,配合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實驗室檢驗是一種復雜而細致的工作,為了得到正確的結果,必須遵守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和次序。采取的樣本必須有代表性,檢驗所有的試劑與器材,應符合要求,并定期進行檢查和校正。要注意消毒工作,污染的器皿應先消毒后洗滌,以防傳染性物質的擴散。臨床血液學檢查內容物理學檢查:借助物理學方法測定其物理特性,如出血時間、凝血時間、紅細胞脆性、紅細胞沉降率、紅細胞壓積?;瘜W檢驗:即用定性或定量的化學分析方法,檢測被檢標本各種化學成分方面的變化,如血紅蛋白的檢查。顯微鏡檢查:檢查其血細胞的形態(tài)及數量的變化,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臨床血液檢查內容自動化儀器檢驗,血液分析儀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血液樣本的采取與抗凝血液樣本的采取

采血的部位和方法,根據檢驗的項目、所需血量和動物種類的不同,可分為毛細血管采血、靜脈采血和心臟采血。毛細血管采血法除血沉測定和紅細胞壓積測定需較多量血液外,其他各項測定均可在耳尖、耳緣及耳靜脈處按毛細血管采血。采血前先剪毛,酒精棉球消毒,待酒精揮發(fā)后,用消毒的干燥的針頭迅速刺入2~3mm深,讓血液自然流出,且勿擠壓以免混入過多組織液。流出的第一滴血,可用于制作血片,然后用干棉球擦去局部的剩余血液,用流出的第二滴血液作紅、白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若利用第三滴血時,仍要將第二滴血擦干,否則流出的血不能形成滴狀,不易吸取。靜脈采血法馬、牛、羊可由頸靜脈采血。豬可選用前腔靜脈采血;雞可由翼下靜脈采血,即用細針頭刺入翼下靜脈后,任血液自行流出并接入試管中。犬、貓可于小腿外側跖背外側靜脈或前臂內側皮下靜脈采血。局部剪毛消毒,用止血帶扎住采血部上端,使靜脈怒張,用消毒、干燥的注射器接上針頭,針頭斜上面刺入靜脈采血,待抽至所需量后,先放松止血帶,再用消毒棉球按住傷口,拔出針頭。除去針頭,將血液緩緩注入清潔的試管內。需抗凝血液時,試管內加抗凝劑,并立即混勻,以免凝固。心臟采血法多用于雞及實驗動物多量血液時,雞可由胸腔入口處向心臟刺入由于心腔壓力較靜脈高,血液自然涌入注射器,兔及雞亦可在左側胸部第1、2肋間,心搏動明顯處,針頭與胸壁呈垂直方向緩緩刺入。馬的頸靜脈采血兔的耳靜脈采血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血液的抗凝草酸鈉是常用的抗凝劑,每1.5~2.0mg可抗凝1.0ml血液,可用于血液常規(guī)檢驗。因對紅細胞大小有影響,故不能用紅細胞壓積測定,如測定紅細胞壓積時,可用雙草酸鹽抗凝劑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雙草酸鹽抗凝劑

草酸鈉0.8g草酸銨1.2g蒸餾水加至100ml溶解后吸取0.5ml,加入供采血試管或小瓶中,置干燥箱內(溫度不超過80℃)烘干備用,可供5ml全血抗凝。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肝素肝素價格最貴,其優(yōu)點是抗凝作用強,不影響血細胞的體積,不致溶血等,可用于多種血液生物化學分析和紅細胞壓積測定。但過量的肝素可引起白細胞聚集和血小板減少,故不適用于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也不適用于血涂片檢查,因其在瑞氏染色時會出現藍色背景,更不能用于凝血象的檢查。血液的抗凝通常用肝素粉劑配成1g/L水溶液。取0.5ml置小瓶內,放于37~50℃中烘干后貯于冰箱內保存。能使5ml血液不凝固,肝素抗凝劑應及時使用,放置過久易失效。懷疑傳染病時,采血應防止到處流散,檢后殘余血液及所用器皿應進行消毒處理。紅細胞背景知識紅細胞也稱紅血球,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在所有的脊椎動物及若干無脊椎動物,其血紅素包含在特定的細胞中來進行其機能活動,這種血球稱為紅細胞。其它的血細胞,如白血球,則是免疫細胞。

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能和空氣中的氧結合,因此紅細胞能通過血紅蛋白將吸入肺泡中的氧運送給組織,而組織中新陳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也通過紅細胞運到肺部并被排出體外。血紅蛋白更易和一氧化碳相合,當空氣中一氧化碳和含量增高時,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稱為貧血。紅細胞大量被破壞可引起溶血性黃疸。

紅細胞描述:多,小而圓,中央著色較淺,無核。禽類稱為凝血細胞,一般為卵圓形,有細胞核,比哺乳動物的大得多,數量少。

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紅細胞沉降率測定“六五”型血沉管法“六五”型血沉管法內徑0.9cm,全長17~20cm,管上有100個刻度容積為10ml。于血沉管中加入抗凝劑(草酸鈉0.015~0.02g,枸櫞酸鈉粉末0.04~0.05g),自頸靜脈直接采血至刻度“0”處,立即充分混合,于室溫垂直立于試管架上,鏡15、30、45、60min各觀察一次,并記錄紅細胞沉降的數值。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紅細胞沉降率測定各種動物的正常血沉值動物種類15分30分45分60分測定方法馬驢黃牛水牛奶牛山羊豬31329.80.33497530.80.785396.7650.752055110.70.891.61.20.630六五型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魏氏法六五型法①測定血沉時必須用新配制的抗凝血;②血液與抗凝劑混合要充分,柱面上不應有氣泡,它可使血沉變慢;③用魏氏法測定時,事先應檢查血沉架是否好用,以防漏用;④測定時室溫以20℃左右為宜,溫度過低可以減慢血沉。血沉加快,見于馬傳染性貧血、梨形蟲病、結核、鼻疽、豬瘟、化膿性炎癥、風濕癥等。血沉減慢,見于大出汗、多尿、劇烈腹瀉、馬流行性腦脊髓炎、破傷風、牛瓣胃阻塞、腹痛癥等。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遇酸溶解,游離出血紅蛋白,并被酸化為褐色的酸性血紅素,稀釋后與標準色柱比色,即可求得血紅蛋白的含量。血紅蛋白試紙測定法器材應備有測定血紅蛋白試紙和4g%~15g%血紅蛋白標準比色板。測定時,取試紙一條,吸附被檢血液一小滴,待血完全浸透后,立即置于所附標準色板的小孔下,肉眼與色板色澤進行比較,選擇顏色相同或近似者,即得100ml血液所含血紅蛋白的克數。沙利氏血紅蛋白測定法沙利氏血紅蛋白計由比色架、標準比色柱、血紅蛋白測定管及血紅蛋白吸管組成。測定管有兩個刻度標志,一側的2~24刻度表示100ml血液中含有的血紅蛋白克數;另一側有20~160刻度,表示100ml血液中所含血紅蛋白的百分數。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紅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是將一定量的供檢血液經一定倍數稀釋后,計數一定容積的紅細胞數,并換算為每立方毫米血液內含量。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紅細胞計數健康動物紅細胞數(萬/立方毫米)動物種類平均數值變動范圍馬650600~700牛(包括水牛)600550~700綿羊900800~1100山羊13001000~1600豬600500~700雞350250~500紅細胞增多可見于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液濃縮,如大出汗、胸膜炎和腹膜炎的滲出期等。紅細胞減少多見于各種類型貧血,如馬傳染性貧血、牛梨形蟲病、仔豬營養(yǎng)性貧血、新生幼畜溶血病、牛血紅蛋白尿病等。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白細胞計數用冰醋酸將紅細胞破壞后,計算每立方毫米內白細胞總數。健康動物白細胞數(個/立方毫米)動物種類平均數值變動范圍馬80007000~9000黃牛、奶牛75007000~8000水牛88008000~9000綿羊85008000~9500山羊100007000~13000豬1300011000~16000雞2000018000~30000白細胞增多可見于多數細菌性感染和炎癥,如豬丹毒、豬肺疫、結核、馬鼻疽、馬腺疫、肺炎、胸膜炎、腹膜炎等。白血病時以白細胞的顯著增多為特征。白細胞減少主要見于某些病毒性傳染病,如豬瘟、流感等;某些重度疾病的后期;長期應用某些藥物(如氯霉素等);梨形蟲病等。結核病時雞的肝臟結核結節(jié)

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白細胞分類計數以百分率表示各種類型白細胞間的數量關系,稱為白細胞分類計數。健康動物各類白細胞分類數值(%)動物種類嗜堿性細胞嗜酸性細胞嗜中性細胞淋巴細胞大單核細胞幼稚型桿狀核分葉核馬牛水牛豬羊0.50.50.50.50.54.54.010.02.55.50.51.04.04.04.55.01.053.033.035.035.033.035.056.047.053.057.03.02.03.03.03.0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臨床意義白細胞增多嗜中性白細胞增多:見于豬、牛巴氏桿菌病、馬腺疫、肺炎及化膿性感染等。嗜酸性白細胞增多:見于某些蠕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濕疹等。淋巴細胞增多:見于結核、鼻疽、布氏桿菌病、豬瘟及牛梨形蟲病。單核細胞增多:見于敗血性疾病,某些梨形蟲病及李氏桿菌等。白細胞減少嗜中性白細胞減少:見于病毒性傳染病、藥物中毒(如長期服用抗生素)、各種疾病的垂危期。嗜酸性白細胞減少:見于敗血癥、某些病毒病及牛梨形蟲病等。淋巴細胞減少:多為嗜中性白細胞增多而造成的相對性變化。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血液檢驗在分析嗜中性白細胞增、減變化時,還應注意嗜中性白細胞的成熟情況。若未成熟的嗜中性白細胞增多,即出現嗜中性髓樣細胞、幼稚型和桿狀核嗜中性白細胞的比例增多,則稱為核左移。若血液內分葉核嗜中性白細胞大量增多,而且核的分葉數目也增多,則稱為核右移。白細胞總數增多的同時,出現核左移,表示骨髓造血機能加強,機體處于積極防御階段;而白細胞總數減少時見有核左移,則表示骨髓造血機能減退,機體的抗病力降低。至于核右移,乃骨髓造血功能衰退的標志,多因機體高度衰竭而引起,常提示預后慎重。臨床意義光學顯微鏡的使用物鏡轉換器2.接物鏡

3.游標卡尺4.載物臺5.聚光器6.彩虹光闌

7.光源8.鏡座

9.電源開關10.光源滑動變阻器

11.粗調螺旋12.微調螺旋13.鏡臂14.鏡筒15.目鏡

16.標本移動螺旋操作步驟----1.觀察前準備顯微鏡從顯微鏡柜或鏡箱內拿出時,要用右手緊握鏡臂,左手托住鏡座,平穩(wěn)地將顯微鏡搬運到實驗桌上。將顯微鏡放在自己身體的左前方,離桌子邊緣約10cm左右,右側可放記錄本或繪圖紙。調節(jié)光照:不帶光源的顯微鏡,可利用燈光或自然光通過反光鏡來調節(jié)光照,光線較強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鏡;光線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鏡,但不能用直射陽光,直射陽光會影響物像的清晰并刺激眼睛。將10×物鏡轉入光孔,將聚光器上的虹彩光圈打開到最大位置,用左眼觀察目鏡中視野的亮度,轉動反光鏡,使視野的光照達到最明亮最均勻為止。自帶光源的顯微鏡,可通過調節(jié)電流旋鈕來調節(jié)光照強弱。凡檢查染色標本時,光線應強;檢查未染色標本時,光線不宜太強??赏ㄟ^擴大或縮小光圈、升降聚光器、旋轉反光鏡調節(jié)光線。2.低倍鏡觀察

鏡檢任何標本都要養(yǎng)成必須先用低倍鏡觀察的習慣。因為低倍鏡視野較大,易于發(fā)現目標和確定檢查的位置。將標本片放置在載物臺上,用標本夾夾住,移動推動器,使被觀察的標本處在物鏡正下方,轉動粗調節(jié)旋鈕,使物鏡調至接近標本處,用目鏡觀察并同時用粗調節(jié)旋鈕慢慢下降載物臺,直至物像出現,再用細調節(jié)旋鈕使物像清晰為止。用推動器移動標本片,找到合適的目的像并將它移到視野中央進行觀察。3.高倍鏡觀察

在低倍物鏡觀察的基礎上轉換高倍物鏡。較好的顯微鏡,低倍、高倍鏡頭是同焦的,在轉換物鏡時要從側面觀察,避免鏡頭與玻片相撞。然后從目鏡觀察,調節(jié)光照,使亮度適中,緩慢調節(jié)粗調節(jié)旋鈕,慢慢下降載物臺直至物像出現,再用細調節(jié)旋鈕調至物像清晰為止,找到需觀察的部位,并移至視野中央進行觀察,并準備用油鏡觀察。4.油鏡觀察(1)用粗調節(jié)器將鏡筒提起約2cm,將油鏡轉至正下方。(2)在玻片標本的鏡檢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3)從側面注視,用粗調節(jié)器將鏡筒小心地降下,使油鏡浸在香柏油中,其鏡頭幾乎與標本相接,應特別注意不能壓在標本上,更不可用力過猛,否則不僅壓碎玻片,也會損壞鏡頭。(4)從接目鏡內觀察,進一步調節(jié)光線,使光線明亮,再用粗調節(jié)器將鏡筒徐徐上升,直至視野出現物像為止,然后用細調節(jié)器校正焦距。如油鏡已離開油面而仍未見物像,必須再從側面觀察,將油鏡降下,重復操作至物像看清為止。5.觀察完后復原下降載物臺,將油鏡頭轉出,先用擦鏡紙擦去鏡頭上的油,再用擦鏡紙蘸少許乙醚乙醇混合液擦去鏡頭上殘留油跡,最后再用擦鏡紙擦拭2—3下即可,(注意向一個方向擦拭)。將各部分還原,轉動物鏡轉換器,使物鏡頭不與載物臺通光孔相對,而是成八字形位置,再將載物臺下降至最低,降下聚光器,反光鏡與聚光器垂直,最后用柔軟紗布清潔載物臺等機械部分,然后將顯微鏡放回柜內或鏡箱中。白血病肥大細胞—白細胞艾滋病現象分析一:2008年9月8日,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醫(yī)院泌尿科又接收了一名8個月大,來自該省岷縣的患有“雙腎多發(fā)性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癥的嬰兒,這是該院三個多月來接受的第14名患有同樣疾病病例。嬰兒服用問題奶粉后尿液發(fā)紅,有結晶現象。分析形成原因?尿液的常規(guī)檢查

三鹿奶粉為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該企業(yè)是國產奶粉品牌的“龍頭”,奶粉產銷量已連續(xù)11年全國第一?!敖Y石寶寶”事件爆發(fā)

,陜西、江蘇、湖北等地醫(yī)院同現腎病嬰兒,矛頭疑指這些嬰兒曾食用的三鹿奶粉。南京發(fā)現有5名嬰兒患腎結石,他們都曾經吃過三鹿同一品牌的奶粉。此前甘肅14嬰兒也疑因吃三鹿品牌奶粉齊患腎結石。尿液的檢查內容物理學方法,檢查其物理性狀,如尿量、尿色、透明度、氣味、密度等?;瘜W方法,測定其所含化學成分,如蛋白質、葡萄糖、潛血等。顯微鏡檢查尿中的沉渣,如無機沉渣、有機沉渣等。、尿液檢查泌尿系統(tǒng)包括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部分。腎是尿液形成的器官,其余是尿液形成的通道,俗稱尿路。尿液是血液經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排泌產生的終末代謝產物。尿液的檢查,不但對泌尿器官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具有決定性意義,而且對一些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肝膽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統(tǒng)疾病、某些藥物中毒(慶大,卡那霉素和磺胺藥物)、重金屬(鉛、鎘、汞)中毒的判斷和分析也具有輔助診斷意義。尿液檢驗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尿液常規(guī)檢查注意事項1.供檢尿應在清晨空腹采取的新鮮尿液為佳。因為這種尿液是在夜間形成的,受外界因素影響少,若不能馬上檢查又值天氣炎熱,為防止發(fā)酵,需保存在冰箱或加入防腐劑保存。2.供檢尿液最好是導尿管采集的尿液。因為這種尿液沒有尿道、陰道污染物污染。3.采集尿液后,應立即檢查,若不能及時檢驗,可加防腐劑,即每100ml尿液中加入福爾馬林3~4滴或麝香草酚0.1g。尿液的采集和保存采集尿液,通常用清潔的容器,在家畜排尿時直接接取。也可用塑料或膠皮制品做尿袋,固定在公畜陰筒的下方或母畜的外陰部以接取尿液。必要時可進行人工導尿。尿液采取后應立即檢查。如不能及時檢查或需送檢時,為了防止尿液發(fā)酵分解,需加入適量的防腐劑。常用的防腐劑有甲苯(每升尿中加入5ml),硼酸(每升尿中加入2.5g)甲醇溶液(每升尿中加入1—2ml)麝香草酚(每升尿中加入1g)氯仿(按尿量的0.5%加入)。但要注意,做細菌學檢查時,不可加入防腐劑。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尿常規(guī)檢查內容尿液一般物理性狀的檢查,包括透明度、尿色及氣味等。尿液一般化學性狀的檢查,包括酸堿度、尿蛋白質、血液、血紅蛋白的檢查。1.透明度盛尿液于玻璃容器內,透光觀察。正常的馬尿因含有碳酸鈣及不溶性堿性鹽,故馬尿混濁不清;牛及其他家畜因碳酸鈣及不溶性鹽很少,故澄清透明。如馬尿透明時,是喂精飼料過多或骨軟癥、胃腸炎的象征;牛尿變?yōu)榛鞚釙r,常是腎炎、尿路炎癥的表現。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尿常規(guī)檢查內容2.尿色正常尿為深黃色或淡黃色。病理情況下有紅尿,是泌尿系統(tǒng)出血、肌紅蛋白尿或血紅蛋白尿;尿呈黃綠褐色是膽紅質尿、尿膽素原尿的特征。乳白色尿,見于尿中含有乳糜、膿細胞、大量磷酸鹽和尿酸鹽時。3.尿氣味4尿量5.尿密度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尿酸堿度

草食動物尿呈堿性反應,若尿呈酸性反應時,是軟骨癥或胃腸炎的象征。酸性尿液透明。尿蛋白質正常尿含微量蛋白質,但用一般方法檢查不出來,若尿中證明含有蛋白質時稱為蛋白尿。見于泌尿系統(tǒng)炎癥及熱性病。尿糖尿酮體尿潛血、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尿常規(guī)檢查內容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尿沉渣檢驗

尿沉渣檢查,在臨床上很重要,故一般住院病畜應作此項檢查。檢查時應特別注意識別尿液中各種有形成分,各種上皮細胞、膿球、細菌及無機鹽等。尿常規(guī)檢查內容尿中有機沉渣檢查無機鹽沉渣檢查

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有機沉渣檢查紅細胞:尿中出現紅細胞,是泌尿系統(tǒng)出血的特征。紅細胞的形態(tài),在新鮮尿液呈圓形淡紅綠色;酸性尿中,則紅細胞皺縮,邊緣呈鋸齒狀;堿性尿中,紅細胞膨脹或破壞,呈現陰影。白細胞:正常尿中僅有白細胞,尿液中最常見的是中性白細胞,而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均少見。尿中出現白細胞是腎、膀胱的炎癥。在新鮮尿中其形態(tài)比紅細胞大有核,易識別;酸性尿中其形態(tài)比較完整,加稀醋酸后其核更明顯;堿性尿中則膨脹而清晰。腎上皮細胞:比白細胞約大1/3,呈圓形,有一個較大的核,細胞質內有小顆粒,易識別。若尿中出現多量腎上皮細胞時,是腎實質性炎癥。尾狀上皮細胞:呈梨形或梭形,比白細胞大2—4倍。有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的核,這種細胞,來自腎盂、膀胱、尿道粘膜的深層,尿中出現時是重劇炎癥,尿道炎的居多。

尿中的上皮細胞1.腎上皮細胞2.腎盂及尿路上皮細胞3.膀胱上皮細胞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扁平上皮細胞:細胞大而扁平,核小而圓,細胞邊緣稍卷起,或幾個在一起,容易與其他細胞區(qū)別。它來自膀胱、尿道的表層,出現時膀胱、尿道的炎癥,但膀胱炎居多。管型:管型是腎有炎癥的標志。當腎患病時,由腎小球濾出的蛋白質在腎小管內變性凝固或蛋白質與其他成分相結合形成管型。尿中出現管型時,是腎病的特征。有機沉渣檢查圖9-2尿中的各種管型1.上皮管型2.顆粒管型3.透明管型4.紅細胞管型5.脂肪管型6.蠟樣管型

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管型為直的或稍彎曲的柱狀物,兩端鈍圓或呈拆斷樣,長短和寬窄不一樣,管型比蛋白質出現為早,故對早期診斷有重要意義。臨床上常見的管型有以下幾種。有機沉渣檢查透明管型(玻璃樣管型):是其他管型的基礎,其特征是結構均勻,無色半透明,一般認為是由蛋白質凝固而來,或各種實質細胞變性形成,是輕度腎炎,也見于熱性病及腎充血。若尿中長期少量出現,是慢性間質性腎炎的特征,這在診斷上很有價值。上皮細胞管型;是蛋白質與腎小球脫落的上皮細胞粘集而成。尿中出現時,是急性腎炎的特征。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有機沉渣檢查顆粒管型:是在透明管型內含有粗大的或細小的顆粒,這種顆粒是腎小球上皮變性崩解的顆?;虻鞍踪|凝固的顆粒,其與透明管型不同的是表面有顆粒,但較透明管型而短,因混有血液的色素,故呈黃色或褐色,出現顆粒管型時,表現腎小球有嚴重的損害,見于重劇性腎炎。蠟樣管型:一般較粗,末端往往折斷,邊緣往往有缺口,結構均勻,輪廓明顯,有玻璃樣閃光,表面類似蠟塊,長而直,很少有彎曲,比透明管型寬,色較灰暗,是腎小管上皮淀粉樣變性的結果,表示腎小管有嚴重變性或壞死。是重劇性腎炎之癥,予后多不良。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有機沉渣檢查脂肪管型:為上皮管型和顆粒管型中的脂肪性產物所形成,是一種較大的管型,表面蓋以脂肪滴和脂肪酸結晶,根據其強屈光的化學性質,不難區(qū)別,它不溶于酸和堿,而可溶于醚中見于腎脂肪變性性炎癥。紅細胞管型:是在透明或顆粒管型內有多量紅細胞的一種管型,見于腎出血性炎癥。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尿中無機鹽,主要指各種無機鹽結晶及一些無機結晶物。馬正常尿中含有大量無機鹽,而且都在膀胱中形成結晶,其他家畜尿中如出現大量無機鹽沉渣,則是病理現象。尿中無機鹽沉渣,隨著尿酸堿度不同而不同。堿性尿無機鹽是碳酸鈣;酸性尿無機鹽沉渣是草酸鈣臨床檢查具有意義的是:碳酸鈣馬尿中含有大量,是馬尿的正常成分。其結晶多為園形有放射線閃光,大的結晶呈黃色;有時可見啞鈴狀、餅干樣或“十”字無色小晶,加醋酸即產生二氧化碳氣泡而溶解。草食獸無碳酸鈣時,說明尿液為酸性,是病理表現。見于骨軟癥或胃腸炎。若病畜尿中重新出現碳酸鈣時,是病勢好轉的象征。無機沉渣檢查磷酸銨鎂結晶(三重磷酸鹽)其特征為無色而兩端帶有斜面的三棱角體或為六角、多角棱柱或棺蓋狀結晶,偶有雪花或羽毛狀的,易溶于鹽酸及醋酸中,但不溶于鹼性液和熱水。新采取的尿中,若發(fā)現有磷酸銨鎂結晶,表示尿在膀胱或腎盂中,由于細菌作用,尿素被發(fā)酵分解產生氨,氨與磷酸鎂結合的結果。見于膀胱炎、膀胱麻痹及腎盂炎。草酸鈣,為四角八面體,呈信封狀,區(qū)光力強,易溶于鹽酸而不溶于醋酸,馬尿含有少量,若多量出現時,是慢性腎炎或代謝病之癥。酸性尿中無機鹽沉渣1草酸鈣結晶2硫酸鈣結晶3尿酸結晶4尿酸鹽結晶圖堿性尿中的無機沉渣1.碳酸鈣結晶2.磷酸鈣結晶3、4.磷酸銨鎂結晶5.尿酸銨結晶6.馬尿酸結晶

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尿液檢查結果的分析判定尿液檢出蛋白質時,可認為是泌尿系統(tǒng)的疾病,但到底是什么部位發(fā)病或是什么病,還得經過尿沉渣的檢查。腎臟本身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則尿沉渣可檢出腎上皮細胞及管型。尿路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則尿沉渣可檢出尾狀上皮細胞,扁平上皮細胞或磷酸銨鎂結晶,而無腎上皮細胞及管型。其他疾病引起的尿蛋白,如熱性病等則具有原發(fā)病癥狀,且尿蛋白出現時間短,隨原發(fā)病的治愈而消失。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尿液檢查結果的分析判定紅尿紅尿即尿呈紅色,除泌尿系統(tǒng)出現出血性炎癥外,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尿病,尿也呈紅色,應注意鑒別。尿液檢驗獸醫(yī)臨床診斷技術講稿根據尿液中異常成分分析判定疾病1尿液中有蛋白、血液、尿路上皮細胞、腎上皮細胞時,是泌尿系統(tǒng)的疾病。2尿液中僅檢出血紅蛋白時,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