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方法_第1頁
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方法_第2頁
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方法_第3頁
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方法_第4頁
野生植物資源調查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調查的一般方法與過程調查前的準備工作調查資料整理和總結第1頁/共116頁第一頁,共117頁。1.確定調查內容植物資源調查,內容可多可少,取決于調查目的和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在調查內容上通常有以下三種范圍。(1)調查本地的全部植物資源。(2)調查本地某一類或某幾類植物資源。(3)調查本地一兩種或幾種資源植物。(一)調查前的準備工作第2頁/共116頁第二頁,共117頁。2.選擇調查地點和時間(1)調查地點??蛇x擇本地有代表性的地方作為調查點。所謂具有代表性,是指在生境和植被方面,能代表本地的生境特點和植被類型。在山區(qū),可選擇1~2個山頭。平原則可選擇1~2塊自然地段作為調查點。(2)調查時間。在時間安排上,最好選擇周年定期的方式,即在4月份至10月份的植物生活期間,每隔半個月或一個月,進行一次調查。這樣安排,對全面了解一個地點的植物資源很是必要。在人力不足時,也可采取在暑期集中調查幾次的方式。第3頁/共116頁第三頁,共117頁。3.調查方法(1)樣地法。在植物群落中劃出一定面積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樣方,在樣方中進行調查,叫樣地法。在同一植物群落中,要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選擇典型地段設置若干個樣方,其數(shù)目多少隨群落大小和調查人力情況而定,一般為5~10個,樣方面積,森林一般為400米2,灌叢50米2,草坡5米2。樣方適用于各種生活型的植物(喬木、灌木、草本均可),調查結果也容易準確,但比較費時費力。第4頁/共116頁第四頁,共117頁。(2)樣線法。在植物群落中設想一條直線,沿直線一側的1米范圍內進行調查,這種方法叫樣線法。樣線長度一般不短于50米,樣線數(shù)目不少于5~10條(要在不同高度不同坡向設立樣線)。樣線法一般適用于喬木、灌木、大型草本和稀疏分散的種類。第5頁/共116頁第五頁,共117頁。4.準備調查的用品、用具(1)測定資源植物的用品、用具。這類用具隨所調查的資源類別而異。如測定纖維植物需要顯微鏡和測微尺;芳香植物則需要小型蒸餾裝置。應該根據(jù)調查內容做好準備。(2)標本采集和制作的用品、用具。植物資源調查,離不開分類工作。在確定某種植物的資源價值時,必須同時確定它的名稱和分類地位。要使調查者認識所調查的植物,并采集和制作標本。(3)群落考察的用品、用具。植物資源調查,是在群落中進行的,無論是樣方還是樣線法,都需要測繩、標桿、坡度計等各項用具。第6頁/共116頁第六頁,共117頁。1.野外初查在眾多的野生植物中,究竟哪些是資源植物?又分別屬于什么類型的資源植物?這在野外就必須初步確定下來。所以野外初查是植物資源調查的第一步,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步。在進行野外初查前,應先在植物群落中設置樣方或樣線,在樣方(樣線)的范圍內尋找植物,進行調查。(二)具體調查第7頁/共116頁第七頁,共117頁。(1)野外初查方法用器官感覺的方法:即利用視覺、嗅覺、乃至觸覺,去觀察形態(tài)顏色、分辨氣味和觸摸質地。在野外,大多數(shù)資源植物都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測定。簡單的化學速測方法:例如將碘——碘化鉀溶液滴在含淀粉的器官薄片上,會迅速產生蘭紫色,證明有淀粉存在。用1%鐵礬滴在含單寧的樹皮切面上,很快呈現(xiàn)蘭綠色,證明有單寧的存在。訪問當?shù)鼐用瘢禾貏e是各種藥用植物,在野外很難測定,可訪問當?shù)鼐用瘢私飧鞣N植物的藥用價值。第8頁/共116頁第八頁,共117頁。(2)野外初查中應注意的問題不同科屬中常含有不同的資源植物,所以在野外初查中,要根據(jù)分類學所提供的資料,心中有數(shù)地進行調查。例如,唇形科是富含芳香植物和藥用植物的一個科,當我們遇到唇形科植物時,就應該主要從芳香油和藥用這兩個方面進行鑒別;或者,如果要尋找芳香植物或藥用植物,就應該多考慮唇形科的植物。這樣就不會“大海撈針”了。野外初查中,要特別注意那些鮮為人知的植物種類。這樣的植物,很少被人研究和利用過,它們可能具有某種不為人知的資源價值。另外,對于人類已經了解和利用過的資源植物,也要注意它的第二個乃至第三個資源價值。第9頁/共116頁第九頁,共117頁。(3)野外調查方法線路調查:即在調查范圍內按不同方向選擇幾條具有代表性的線路,沿著線路調查,記載藥用植物種類、采集標本、觀察生境、目測多度等。這種方法雖然比較粗糙,但可以窺其全貌,適宜于大面積的,特別是藥用植(動)物產量較少,分布又不均勻的地區(qū)。第10頁/共116頁第十頁,共117頁。樣地調查:在調查范圍選擇不同地段,按不同的植物群落設置樣地,在樣地內作細致的調查研究。樣地的設置是按不同的環(huán)境(包播各種地形、海拔、坡度、坡向等)拉上工作線,在工作線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樣地(樣地的大小根據(jù)調查的目的、對象而定,一般草本植物為1~4m2,灌木為4~50m2,喬木為100~10000m2,樣地可以是方形、圓形,也可以是長方形)。在樣地內對藥用植物的,株數(shù)、多度、蓋度(郁閉度)及每株濕重、風干后重量等分別作測量統(tǒng)計。第11頁/共116頁第十一頁,共117頁。蘊藏量的調查:藥用植物蘊藏量的調查目前還沒有比較精確和切實易行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有估量法和實測法。估量法:就是邀請有經驗的藥農、收購員等座談討論,并參照歷年資料和調查所得的印象作估計。這種方法雖然不精確,但是值得參考。實測法:就是在同一個地區(qū),分別調查各種植物群落的種類組成,并設置若干樣地,在樣地內調查統(tǒng)計藥用植物的株數(shù)、藥用部分濕重,重復調查若干樣地,求出樣地面積的平均株數(shù)及重量,再換算成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作為計算該植物群落蘊藏量的基本數(shù)據(jù)。從植被圖、林相圖、草場調查等計算出該植物群落的占有面積,這樣就可以求得該植物群落的蘊藏量。把各個植物群落的蘊藏量加起來,就得出該地區(qū)的各種藥用植物蘊藏量。第12頁/共116頁第十二頁,共117頁。如當?shù)貨]有植被圖或林相圖,也可以按各種植物群落的分布位置,分布規(guī)律用推測的方法繪出植被圖,或利用有關資料轉繪成植被圖,不過這樣方法誤差可能大些。例如在黑龍江小興安嶺某地對柞樹——興安杜鵑群落中興安杜鵑(RhododendrondahuricumL.)的蘊藏量作調查。共設置20個樣地,每個樣地10m2。經樣地實測每10m2中平均有49叢興安杜鵑,每叢可采濕葉0.19公斤,則每10m2約可產濕葉49×0.19=9.31公斤。根據(jù)林相圖,借用透明方格片計算出該地區(qū)柞樹——興安杜鵑群落的總面積為4.5公頃,則興安杜鵑總蘊藏量(濕重)。第13頁/共116頁第十三頁,共117頁。野外化學成分檢驗為了尋找新的藥物資源,提供室內研究的線索,在野外調查中可以進行化學成分的初步檢驗,檢驗項目及內容是根據(jù)調查目的和任務決定。野外化學成分的檢驗要求簡便、快速。通常可將感官法、紙片法和試管法互相配合使用。第14頁/共116頁第十四頁,共117頁。感官法如檢查揮發(fā)油的存在,可憑嗅覺,把采到的植物原料揉碎后,嗅其有無芳香氣味。檢查油脂類可將果實和種子放在濾紙上,用力壓碎,稍干后看紙上有無透明的油跡,根據(jù)油跡的大小還可以估計含油的多少。檢查鞣質類化合物,可用一把無銹的鐵刀切開檢驗材料,如含鞣質,小刀及材料斷面很快會變成蘭黑色。又如味苦的多含生物堿、甙類;味澀的多含鞣質,味酸的含有機酸,色黃的多含黃酮類等??梢愿鶕?jù)這些感官提供的線索,再用其他方法進一步確證。

第15頁/共116頁第十五頁,共117頁。紙片法檢樣的制備:

A.水浸液:取樣品原料10g,加入蒸餾水75~100ml,在50~60℃保溫1小時,過濾,濾液供檢查氨基酸、蛋白質、有機酸、水溶性生物堿、皂甙、酚類、鞣質等。B.醇浸液:取樣品原料10g,加入95%乙醇75~100ml在水浴上回流10分鐘,過濾,濾液濃縮至1/2體積,供檢查黃酮類、強心甙、生物堿、內酯等用。第16頁/共116頁第十六頁,共117頁。方法取檢樣滴在濾紙上,待展開,干后噴灑試液,檢查以下成分。①生物堿:水浸液和醇浸液,噴碘化鉍鉀試液,若斑點顏色顯著加深,為陽性反應。②酚性成分:醇浸液,噴三氯化鐵試液,若斑點顯蘭綠(黑)色,為陽性反應。③有機酸:取水浸液,噴灑溴酚蘭后,背景蘭色,斑點淺黃色,為陽性反應。④黃酮類:醇浸液,噴三氯化銘醇試液,黃色及熒光均加深,為陽性反應。⑤蒽醌類:醇浸液,噴氫氧化鉀試液,斑點顯紅色或暗紅色,為陽性反應。⑥強心甙:醇浸液,加Kedde試液,斑點顯紫色或淺紫色,為陽性反應。⑦內酯及香豆精類:醇浸液,加3%Na2CO3,烤15分鐘,滴加安替匹林及鐵氰化鉀,顯紫紅色,為陽性反應。檢查山道年(Santonin)可將原料直接加甲醇鈉,顯紫紅色為陽性反應。⑧還原物質:水及醇浸液,分別噴高錳酸鉀試液,背景紫紅色,斑點色淺或退色,為陽性反應。第17頁/共116頁第十七頁,共117頁。試管法①皂甙:水浸液置試管中,用力振搖,有持久性泡沫,為陽性反應。②蛋白質:水浸液,加入NaOH,CuSO4,顯淡紫紅色,為陽性反應。③甙類、糖類:樣品加水用稀酸酸化,煮沸15分鐘過濾,濾液濃縮后,滴在紙片上,噴鄰苯二甲酸苯胺試液,烘烤,斑點顯棕紅色,為陽性反應。第18頁/共116頁第十八頁,共117頁。2.采集標本和樣品初查后,要對初步確定的資源植物進行標本和樣品的采集。(1)采集標本。植物資源調查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資源植物的名稱一定要準確,而這就必須要采集標本,使調查工作有依據(jù)。對于所調查的資源植物,不管調查者是否認識,都要采集標本。采集標本時,要按照正確方法進行,必須填寫采集記錄卡,在標本制作好以后,定名務必準確。(2)采集樣品。采集樣品主要是為了在室內檢驗測定之用。第19頁/共116頁第十九頁,共117頁。樣品采集的部位、數(shù)量以及規(guī)格要求,視資源植物的類型而異。例如油脂植物要采集果實(或種子)2000~3000克,纖維植物則要采集其皮部或全部莖葉,數(shù)量則在1000克左右。采集的樣品要放在陰處風干保存,勿使生霉腐爛。樣品采集后,應填寫“資源植物采集樣品登記卡”,并拴好號牌。(樣品號應和各類植物資源調查表中的號數(shù)一致)。第20頁/共116頁第二十頁,共117頁。3.室內測定室內測定是利用有關儀器設備,在室內對資源植物進行檢驗測定。室內測定有兩個任務:一是提取植物體中的有關成分。如芳香植物的芳香油,纖維植物的纖維;另一是分析提取物的含量和質地。如芳香植物單位干重含芳香油的數(shù)量,芳香油的物理指標化學指標的測定,纖維的化學分析,單纖維的長度和寬度等等。通過室內測定,可以確定一個資源植物的產量、品質和利用價值,這是調查植物資源不可缺少的步驟。如果調查者缺乏室內測定的手段,可將一部分樣品送交有關單位代為測定。第21頁/共116頁第二十一頁,共117頁。4.調查資源植物的蓄積量蓄積量是一個很重要的數(shù)值,因為衡量一種資源植物的利用價值,不僅看它本身有用成分的含量和質地,還要看它的蓄積量有多少。如果一種植物的蓄積量很少,既使有用成分含量再高、質地再好,利用價值也不大。蓄積量包含數(shù)量和重量兩個方面。數(shù)量蓄積是指單位面積內該資源植物的株數(shù)??梢杂脴拥胤ɑ驑泳€法進行計算,在樣方大小方面,喬木一般為400m2,灌木50m2,草本5m2。樣線應不短于50m,沿樣線一側1米范圍內進行調查。樣方和樣線均應設5~10個,取其平均值,最后計算每公頃所含株數(shù)。樣方和樣線的設立,可利用野外初查時所劃的樣方、樣線。第22頁/共116頁第二十二頁,共117頁。重量蓄積是指單位面積內該資源植物的總濕重和總干重。重量蓄積的調查是在數(shù)量蓄積調查基礎上進行的??稍跇臃絻然蛟跇泳€一側選擇一定數(shù)目的植株,或挖取其整株植物,或采摘其有用部分,就地進行稱重,獲得濕重數(shù)字,再將稱重過的植物帶回曬干,再次稱重,獲得干重數(shù)字。調查也應在5~10個樣方(或樣線)上進行,求取平均值,并計算每公頃所含重量。每個樣方(樣線)中選取的植株數(shù)目,視植株大小而異,喬木和灌木可取5~10株,草本可取10~50株。所選用的植株均應是中等發(fā)育水平的。第23頁/共116頁第二十三頁,共117頁。(三)資料整理和總結1.資料的整理2.資料的總結第24頁/共116頁第二十四頁,共117頁。1.資料的整理(1)整理植物標本。在野外調查中,采集了大量標本,應及時將它們制成臘葉標本和浸制標本,并查閱文獻,鑒定名稱。定名后的標本,應該按資源植物的類別進行分類,妥善存放。植物標本是資源調查工作全部成果的科學依據(jù)。因此,每一份標本都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標本本身應是完整的,包括根、莖、葉、花、(果);野外記錄復寫單的各項內容應完整無缺;定名正確。第25頁/共116頁第二十五頁,共117頁。(2)整理樣品每一種樣品都要單獨存放(放入布袋、紙袋或其它容器內),樣品要拴好號牌,容器外面貼好登記卡。需要請外單位代為測定的樣品應及時送出,不要拖延,以免時間過長后樣品變質。第26頁/共116頁第二十六頁,共117頁。(3)整理各項原始資料所有野外觀察記錄、野外簡易測定結果、室內測定數(shù)據(jù)、各種測定方法、訪問記錄等,都是調查工作的原始資料。依據(jù)這些原始資料,才能發(fā)現(xiàn)和確定新的資源植物和提出如何對植物資源利用的意見。所以要珍視各項原始資料。原始資料要按類別裝訂成冊,由專人保管。第27頁/共116頁第二十七頁,共117頁。(1)提出本地區(qū)各類野生植物資源名錄。一份準確而全面的野生植物資源名錄能夠對本地區(qū)的資源開發(fā)和經濟發(fā)展提供重要的線索和依據(jù),作用很大。野生植物資源名錄,最好是在野外初查、室內測定和蓄積量調查的基礎上提出。如果室內測定和蓄積量調查不能很快完成,名錄也可以根據(jù)野外初查的結果提出。對名錄中的每一種資源植物,應說明它的分布、生境、利用部分、野外測定結果、利用價值等項,如果做了室內測定和蓄積量,應將這兩方面的數(shù)值寫入名錄。2.資料的總結第28頁/共116頁第二十八頁,共117頁。(2)提出幾種有開發(fā)價值的資源植物。每一種樣品都要單獨存放(放入布袋、紙袋或其它容器內),樣品要拴好號牌,容器外面貼好登記卡。需要請外單位代為測定的樣品應及時送出,不要拖延,以免時間過長后樣品變質。第29頁/共116頁第二十九頁,共117頁。(3)提出本地區(qū)野生植物資源綜合利用方案根據(jù)本地區(qū)的野生植物資源名單和重要資源植物情況,可以提出對本地野生植物資源綜合利用的方案。其內容包括應開發(fā)利用哪些植物資源;如何開發(fā)利用;如何做到持續(xù)利用;對本地瀕危植物資源如何保護;如何做到開發(fā)和保護相結合等等。第30頁/共116頁第三十頁,共117頁。(4)舉辦小型展覽會可以將上述資料整理和總結的全部內容進行展出,這樣,不僅可向各方面匯報自己的調查工作,同時也是宣傳、保護和開發(fā)野生植物資源的一種好形式。在展覽會上,如果能將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的成果進行展出,如小編織、小引種、小提煉、小制造等,則會使展覽會錦上添花。第31頁/共116頁第三十一頁,共117頁。(5)總結將調查工作的內容以“通訊”、“小論文”的形式進行總結,投交報刊發(fā)表,擴大影響。第32頁/共116頁第三十二頁,共117頁。二、各類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的方法和步驟(一)纖維植物資源調查(二)油脂植物資源調查(三)芳香油植物資源調查(四)淀粉植物資源調查(五)鞣料植物資源調查(六)藥用植物資源調查(七)橡膠植物資源調查(八)樹脂樹膠植物資源調查(九)觀賞植物資源調查第33頁/共116頁第三十三頁,共117頁。(一)纖維植物資源調查富含纖維的植物叫纖維植物。植物纖維按其存在于植物體部位的不同,可分為韌皮纖維、葉纖維、莖稈纖維、種子纖維、木材纖維、果殼纖維和根纖維。第34頁/共116頁第三十四頁,共117頁。1.野外初查在野外,對于木本植物,可剝取枝條的皮部;對草本植物,則摘取它的莖或葉,用手試驗它們的拉力和扭力,并將纖維和其它組織分離,觀察纖維束的長短、粗細和數(shù)量,初步判斷它們的利用價值。第35頁/共116頁第三十五頁,共117頁。2.標本采集和一般植物相同,但對木本植物,要采它的樹皮,并將樹皮和純凈的纖維束裝訂在臘葉標本的臺紙上。第36頁/共116頁第三十六頁,共117頁。3.樣品采集對一般雙子葉植物,可直接剝其皮部,用木棒錘打,并在釘梳上來回撕拉,再在水中揉搓漂洗,除去纖維以外的雜質,僅留純凈的纖維束。對一般單子葉植物(禾草、莎草、蒲草等),可以割取其地上部分,所得到的這些樣品,要放在陰處風干保存。這種風干的樣品,應不少于2000克。樣品應進行登記,并拴好號牌。第37頁/共116頁第三十七頁,共117頁。4.室內測定第38頁/共116頁第三十八頁,共117頁。(1)纖維的脫膠和含量計算(1)纖維的脫膠和含量計算。纖維在植物體內多成束集中,彼此由果膠質緊密相連,此外尚有木質素、五碳糖混生其中。脫膠的目的是將這些物質分解而使纖維分離出來。脫膠的方法很多,大致為天然脫膠和人工脫膠兩類。前者是利用細菌分解纖維細胞間的果膠質和其它物質,后者是用化學物質分解這些物質。野生植物纖維一般多采用化學脫膠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堿煮脫膠法和氯堿脫膠法。果膠含量多、木素含量少的材料,應采用堿煮脫膠法,木素含量多,則應采用氯堿脫膠法。纖維脫膠后,應求算纖維在樣品中的百分含量。第39頁/共116頁第三十九頁,共117頁。(2)纖維的化學分析纖維的化學分析項目,有含水量、脂肪含量、水溶性物質含量、酒精可溶物含量、果膠質含量、半纖維素含量、纖維素含量、木質素含量和灰分含量等,其中以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果膠質四項最為重要。條件具備時,應該測定。第40頁/共116頁第四十頁,共117頁。(3)纖維在莖葉中的分布及相對含量用徒手切片法將樹皮、莖、葉進行橫切,制作臨時切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纖維的形狀、大小和排列方式,并用測微尺測定纖維在單位面積中所占的比例,以確定其相對含量。第41頁/共116頁第四十一頁,共117頁。(4)測定單纖維的長度和寬度將纖維放入鉻酪—硝酸離析液中進行離析,約經半天至一天,纖維細胞即可彼此離散。將離析好的纖維制作臨時裝片,并用測微尺測量單個纖維的長度和寬度。第42頁/共116頁第四十二頁,共117頁。(5)測量纖維的拉力、扭力和公制支數(shù)本項由于需用特殊儀器,自己一般無法測定,可請有關單位代測。第43頁/共116頁第四十三頁,共117頁。5.蓄積量的調查按本章第二節(jié)“調查資源植物的蓄積量”一段內容進行調查。第44頁/共116頁第四十四頁,共117頁。6.記載按野生纖維植物調查登記表內容進行記載,見表1。第45頁/共116頁第四十五頁,共117頁。表1野生纖維植物調查登記表第46頁/共116頁第四十六頁,共117頁。(二)油脂植物資源調查油脂是指脂肪酸甘油脂的復雜化合物。按照所含各種脂肪酸的飽和度不同,分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非干性油三類。各種油脂都是植物體內的貯存物質,主要貯存于種子和果實中。第47頁/共116頁第四十七頁,共117頁。1.野外初查取1~2片濾紙,夾好果實或種子(或其它含油部分),用手或木板加力壓榨,若見紙上留有油跡,即可初步確定有油脂存在,又從紙上所留油跡的大小和透明程度,可以初步確定其含油量的多少。第48頁/共116頁第四十八頁,共117頁。2.標本采集

除按照一般方法進行采集外,要采集產油的果實種子,在制作標本時,應將一定數(shù)量的果實種子放入種子袋中,再將種子袋粘貼在臺紙上。第49頁/共116頁第四十九頁,共117頁。3.樣品采集(1)采集含有油脂的果實種子(或其它部分),帶回住地晾干,要經常翻動,以免受熱生霉,也不能用火烘炒,以免變質。樣品一般要采2000~3000克,如果含油量較低。則應采集3000~4000克。(2)樣品晾干后,進行搗碎,除去硬殼和外皮、用壓榨器進行壓榨,得到流出的油脂。油脂要存放于暗色的玻璃瓶內,避免受高溫和日曬。榨油時應取定量的樣品,以記錄壓榨后的出油量。榨出的油脂留作室內測定時用。第50頁/共116頁第五十頁,共117頁。4.室內測定

為了鑒定植物所含油脂的應用價值,必須在室內對油脂的理化性質進行測定,通常測定的項目有比重、析光率、碘值、酸值和皂化值等。設備和試劑具備的學校,應該進行測定工作。第51頁/共116頁第五十一頁,共117頁。(1)比重的測定。油的比重是在20℃下,油的重量和同一溫度下或4℃下同一體積的水重量之比??梢杂帽戎仄糠ㄟM行測定。第52頁/共116頁第五十二頁,共117頁。(2)折光率的測定。光在空氣中的速度與光在某物質中的速度之比,即入射角正弦與折射角正弦之比,稱為該物質的折光率。每一種植物油都有一定的折光率,這與它的分子結構有關。所以折光率是油脂的物理性質的重要指標,折光率隨溫度和波長而不同,通常多在20℃時和黃射線下測定,可用折光計進行測定。第53頁/共116頁第五十三頁,共117頁。(3)碘值的測定。與100克脂肪相化合的碘的克數(shù)稱為碘值。因為碘可以加合在不飽和的脂肪酸的雙鍵處,所以碘值能表明脂肪內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碘值愈高,這類脂肪便愈近乎液態(tài),在空氣中愈易吸收氧而變干,也就愈適于制漆、涂料等,而不適干制食品,這類油即所謂干性油,其碘值都在140以上,碘值在100~140之間者為半干性油,100以下為非干性油。可用氯仿、哈努斯溶液、碘化鉀溶液、硫代硫酸鈉等試劑測定碘值。第54頁/共116頁第五十四頁,共117頁。(4)酸值的測定。酸值是表示中和1克油中的游離脂肪酸所需苛性鉀的毫克數(shù)。它是脂肪特性及狀態(tài)的極重要指標之一。酸值過高,不宜食用。酸值常因油的純度、新鮮度以及分解氧化程度而異,新鮮油脂的酸值常較小,貯藏日久、酸值很易增高,所以測定酸值時,要用新鮮材料。測定酸值方法的基礎是先將油溶于中性酒精和乙醚混合液中,以酚酞作指示劑,用0.2N苛性鉀進行滴定。第55頁/共116頁第五十五頁,共117頁。(5)皂化值的測定。皂化1克油所需苛性鉀的毫克數(shù)叫皂化值。它表明需要多少堿不僅用來中和游離脂肪酸、也用來分解中性的甘油脂,并中和從其中產生的脂肪酸。可將一定量苛性鉀加入油中,加熱,以酚酞作指示劑,用硫酸滴定,可得出皂化的數(shù)值。第56頁/共116頁第五十六頁,共117頁。5.蓄積量的調查按本章第二節(jié)“調查資源植物蓄積量”一段的內容進行調查。第57頁/共116頁第五十七頁,共117頁。6.記載按表2所列欄目進行記載。第58頁/共116頁第五十八頁,共117頁。年

日表2油脂植物調查登記表第59頁/共116頁第五十九頁,共117頁。(三)芳香油植物資源調查芳香油又叫精油,是芳香植物組織經過水蒸氣蒸餾等方法得到的揮發(fā)性成分的總稱。其主要組成為單萜及倍半萜類化合物。這些揮發(fā)性物質大多具有發(fā)香團,因而具有香味。芳香油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莖、葉、花、果中。第60頁/共116頁第六十頁,共117頁。1.野外初查在野外,采摘到植物后,用手揉搓,利用自己的嗅覺判斷,如有某種芳香氣味,即可初步確定它為芳香植物。第61頁/共116頁第六十一頁,共117頁。2.標本采集同一般植物。第62頁/共116頁第六十二頁,共117頁。3.樣品采集(1)不是所有具芳香氣味的植物都有利用價值,除了特殊芳香氣味的種類以外,一般含油量須達到0.05%以上,才有開發(fā)利用的價值。所以在野外憑嗅覺判斷為芳香植物后,不要馬上大量采集樣品,要先采集少量樣品(50~200克),帶回室內蒸餾,如含油量超過0.05%,再大量取樣。(2)由于芳香油在植物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采集方法和需要數(shù)量也有不同。草本植物可割取地上莖葉,木本植物則采摘所需要的部分。在采集莖葉時,宜在無風的清晨進行。不要在夜晚以及下過雨或通夜刮風的清晨采集。花朵宜在花初放時采摘。果實宜在將成熟時采摘。這些時候通常是含油量最高和質量最好的時期。(3)采到樣品后,需要攤在陰處風干,經常翻動,促使干燥,以免生霉變質。由于芳香油容易揮發(fā),不能在陽光下曬干和用火烘干。干燥后的樣品,重量應不少于2000克。第63頁/共116頁第六十三頁,共117頁。4.室內測定

采到的樣品不宜久放,應迅速蒸餾獲取油樣。蒸餾得的芳香油,應裝入有色的玻璃瓶中,瓶口密封,貯藏暗處,以備測定時用。第64頁/共116頁第六十四頁,共117頁。(1)測定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所有芳香油都易溶于酒精中。在稀酒精中只有那些含有大量氧化物的芳香油才能溶解,而那些碳氫化合物是很難溶解的。因此芳香油溶解度是指示其成分的重要指標。根據(jù)溶解度可以略約估計其中碳氫化合物含量的多少,從而初步確定其成分和品質??梢詫?毫升的芳香油放入量筒內,向其中不斷滴入70%或90%的酒精,直到形成了完全均勻的無乳濁現(xiàn)象的溶液為止。溶解度是以在20℃時溶解1毫升芳香油所需酒精的體積表示的。第65頁/共116頁第六十五頁,共117頁。(2)醇的含量測定。在芳香油的組成物質中,有多種醇類(如肉桂醇、薔薇醇、薄荷腦等)。這些醇大多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而被利用在香料及食品工業(yè)中。所以醇的含量測定也是芳香油質量的重要指標。測定的方法通常采用醋酸將其乙?;螅瑴y定酯值。根據(jù)乙?;蟮孽ブ蹬c未乙?;孽ブ抵睿纯伤愠鲎杂纱嫉暮?。第66頁/共116頁第六十六頁,共117頁。(3)醛和酮的含量測定。醛和酮的含量也是芳香油品質鑒定中的重要指標。其中大多數(shù)都有愉快香味,如檸檬醛、雄刈萱醛、薄荷酮、香荊芥酮等。醛的測定方法是根據(jù)醛可以和酸性亞硫酸鈉起加成反應,形成水溶性的酸性亞硫酸化合物,可以從剩下的油的體積算出醛的含量。酮的含量是根據(jù)酮能夠與鹽酸化羥氨作用形成肟,而將鹽酸析出來,用標準的堿溶液滴定,可求得酮的含量。第67頁/共116頁第六十七頁,共117頁。5.蓄積量的調查按本章第二節(jié)“資源植物的蓄積量”一段內容進行調查。第68頁/共116頁第六十八頁,共117頁。6.記載按表3所列欄目進行記載。第69頁/共116頁第六十九頁,共117頁。表3芳香油植物調查登記表

日第70頁/共116頁第七十頁,共117頁。(四)淀粉植物資源調查淀粉是高分子的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貯藏物質,多存在于種子、根、根莖和塊根中。第71頁/共116頁第七十一頁,共117頁。1.野外初查在野外檢定淀粉植物時,可利用淀粉遇碘變藍這一特性進行檢驗。其方法是將用來檢驗的植物部分切開,在斷面上滴1~2滴碘或碘化鉀溶液,如果斷面呈現(xiàn)藍紫色,即可初步確定為淀粉植物。第72頁/共116頁第七十二頁,共117頁。2.標本采集同一般植物。第73頁/共116頁第七十三頁,共117頁。3.樣品采集采集含淀粉的種子或地下部分,攤在陰處風干,使其逐漸干燥。第74頁/共116頁第七十四頁,共117頁。4.室內測定將含淀粉的植物材料切開,用小刀刮取少許粉末,放在載玻片上,加1~2滴清水,制成臨時裝片,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圓形或橢圓形具有環(huán)狀結構的淀粉粒。如果再滴加碘或碘化鉀溶液,淀粉粒均變藍色。第75頁/共116頁第七十五頁,共117頁。5.蓄積量的調查調查方法見本章第二節(jié)“調查資源植物的蓄積量”一段。第76頁/共116頁第七十六頁,共117頁。6.記載按表4所列欄目進行記載。第77頁/共116頁第七十七頁,共117頁。表4淀粉植物檢驗結果登記表年

日第78頁/共116頁第七十八頁,共117頁。(五)鞣料植物資源調查鞣料是多元酚的衍生物,多含于木本植物的樹皮、枝條、樹葉和草本植物的莖稈中,特別在樹皮中含量最高。第79頁/共116頁第七十九頁,共117頁。1.野外初查

在野外確定單寧植物最簡單的方法,是用一把無銹的鐵制小刀,切開要檢驗的材料,如果含有單寧,小刀及斷面上很快變成蘭黑色。或用1%鐵礬[FeSO4·Al2(SO4)3·24H2O]溶液滴在斷面上,如呈蘭綠色,即說明有單寧存在。第80頁/共116頁第八十頁,共117頁。2.標本采集和一般植物相同。第81頁/共116頁第八十一頁,共117頁。3.樣品采集采集含有單寧的植物的枝、葉、樹皮、根、果實以及蟲癭等。帶回風干或曬干,干后的樣品應取1000~2000克、蟲癭則取500克即可。第82頁/共116頁第八十二頁,共117頁。4.室內測定(1)測定單寧含量??捎酶咤i酸鉀氧化法進行測定,可以測出樣品中單寧的含量。(2)單寧種類的含量。單寧可分為水解單寧和凝縮單寧兩大類。水解單寧的分子中均含有酯鍵或配糖物鍵,因此易于水解。凝縮單寧的分子結構更復雜,分子中的各個部分,都由碳鏈連結,遇強酸或進行氧化時就結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質。對這兩種單寧,可以用醋酸鉛沉淀法進行測定區(qū)分。第83頁/共116頁第八十三頁,共117頁。5.蓄積量的調查按本章第二節(jié)“調查資源植物的蓄積量”一段的內容進行調查。第84頁/共116頁第八十四頁,共117頁。6.記載按表5所列欄目進行記載。第85頁/共116頁第八十五頁,共117頁。表5單寧植物資源調查登記表年

日第86頁/共116頁第八十六頁,共117頁。(六)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藥用植物的藥效成分各種各樣,并存在植物體的各部分。1.調查訪問為了初步了解藥用植物資源,可以訪問當?shù)鼐用瘢L問可按下列內容進行:(1)藥用部位;(2)民間加工方法;(3)所治病名和癥狀;(4)藥方劑量和使用方法;(5)治療有什么效果。第87頁/共116頁第八十七頁,共117頁。2.標本采集方法同一般植物。應采到植物的藥用部分,并裝幀到標本的臺紙上。第88頁/共116頁第八十八頁,共117頁。3.樣品采集

樣品采到后,迅速陰干,放入紙袋或布袋中保存。若系有毒,應作特殊包裝和注明,不要隨意放置。供室內測定的樣品,應不少于1000~2000克,藥用植物由于種類繁多,成分互異,一般設備往往不易弄清成分,可將樣品送有關單位代為測定。第89頁/共116頁第八十九頁,共117頁。4.蓄積量的調查

按本章第二節(jié)“調查資源植物的蓄積量”一段內容進行調查。第90頁/共116頁第九十頁,共117頁。5.記載按表6所列欄目進行記載。第91頁/共116頁第九十一頁,共117頁。表6藥用植物調查登記表年

日第92頁/共116頁第九十二頁,共117頁。(七)橡膠植物資源調查橡膠在植物體內常呈溶膠的狀態(tài)存在于乳管中,如橡膠樹(HeveabrasiliensisMuell.-Arg)、橡膠草(Taraxacumkok-saghyzRodin);或存在于葉和莖皮層的薄壁細胞中,如銀膠菊(Parthenium

argentatumA.Gray)。當這些植物被砍傷或折斷后,就有白色乳汁流出,乳汁中除橡膠外,還有蛋白質、糖類、樹脂、無機鹽等其它物質。此外,橡膠也呈凝集狀態(tài)存在于植物體內,如杜仲、衛(wèi)矛屬(Euonymus)的某些種以及橡膠草的老根部分。這些植物被折斷后則可見到許多彈性細絲。第93頁/共116頁第九十三頁,共117頁。1.野外初查根據(jù)橡膠存在的特征,在野外初查橡膠植物時,首先應將植物砍傷或折斷,看有無乳汁或細絲。如有乳汁,收集少許放在手中揉搓,借手的溫度將水分蒸發(fā),剩下的殘余物如有彈性,說明有橡膠存在,如粘而無彈性即為其它物質。另一速測方法,是在乳汁中加入少許醋酸使其產生沉淀,把沉淀榨去水分,如有彈性也說明有橡膠存在。如果植物體折斷處有細絲或拉斷后形成有彈性的小珠,也說明有橡膠存在。第94頁/共116頁第九十四頁,共117頁。2.樣品采集

對有乳汁的橡膠植物,可割取其乳汁,將乳汁加熱去水(在30~40℃溫度下),使其凝固成膠塊,取量在200克左右。對橡膠在體內呈凝集狀態(tài)存在的橡膠物,草本割取其整株,木本則采集含膠部分,曬干后取量3000~4000克即可。第95頁/共116頁第九十五頁,共117頁。3.室內測定橡膠含量可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測定。第96頁/共116頁第九十六頁,共117頁。(1)堿煮法。這個方法是根據(jù)堿可以破壞其它物質而使橡膠分離出來的原理進行的。堿煮法中的堿,多用3%氫氧化鈉溶液。將一定量的樣品放入其中,直到煮爛為止。經過沖洗過濾,樣品中所含的橡膠,就會聚在一起,干燥后稱重,即可計算橡膠的含量了。這個方法適用于含膠多的材料。第97頁/共116頁第九十七頁,共117頁。(2)提取法。這個方法的原理是根據(jù)氯仿、乙醚、石油醚、苯等有機溶劑可以溶解橡膠,而不溶解糖類和蛋白質,因而可以將橡膠從樣品中提取出來。本方法較堿煮法為精確,但需時間太長,而且上述各種溶劑有的易燃,有的有毒,操作時要特別小心。操作時,可取上述溶劑中的任何一種進行提取橡膠,提取后將溶劑蒸干,剩下的就是橡膠。提取出來的橡膠中可能混有少量樹脂,遇到這種情況,則需再用丙酮將樹脂提取除凈。第98頁/共116頁第九十八頁,共117頁。

4.蓄積量的調查和標本采集(1)按本章第二節(jié)“調查資源植物蓄積量”一段內容進行調查。(2)標本采集和一般植物相同。第99頁/共116頁第九十九頁,共117頁。5.記載按表7所列欄目進行記載。第100頁/共116頁第一百頁,共117頁。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