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文化形象-貴州題材影視劇建構(gòu)的貴州形象之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1.gif)
![三種文化形象-貴州題材影視劇建構(gòu)的貴州形象之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2.gif)
![三種文化形象-貴州題材影視劇建構(gòu)的貴州形象之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3.gif)
![三種文化形象-貴州題材影視劇建構(gòu)的貴州形象之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4.gif)
![三種文化形象-貴州題材影視劇建構(gòu)的貴州形象之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7dc4d45a25be7a80c415d8edebeb7bc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種文化形象貴州題材影視劇建構(gòu)的貴州形象之一
貴州題材影視劇建構(gòu)的貴州形象中,其文化形象令人矚目。貴州題材影視劇充分展示了貴州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形象、瑰奇的生態(tài)文化形象、厚重的歷史文化形象。貴州文化豐富多彩,成為文化多樣性的范例。貴州具有文化資源優(yōu)勢,是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素材富礦。把貴州的文化資源優(yōu)勢轉(zhuǎn)化為產(chǎn)業(yè)優(yōu)勢,成為貴州題材影視劇創(chuàng)作者的美好愿景。第一節(jié)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形象一貴州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形象的塑造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內(nèi)涵豐厚,千姿百態(tài),滲透于貴州題材影視劇中。貴州題材影視劇,從八個方面描繪了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形象。(一)建筑文化貴州題材影視劇中,少數(shù)民族村寨是貴州建筑文化的一大亮點,形成了觀眾眼中另一種意義上的“奇觀”。省外國外的游客,很多都想一睹貴州少數(shù)民族村寨的特色建筑。貴州少數(shù)民族村寨,成為影視劇組經(jīng)常光顧的地方。黔西南州興義市南龍布依古寨,因為電視劇《雄關漫道》《絕地逢生》和電影《朝霞》而名聲大振。現(xiàn)在,南龍布依古寨的游客絡繹不絕,主要是因為影視劇組的賜福。影片《良家婦女》在鎮(zhèn)寧縣石頭寨拍攝,布依族的石頭建筑給觀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影片《阿歐?!吩邳S平縣苗寨拍攝,影片《滾拉拉的槍》在從江縣的岜沙苗寨拍攝。這些民族村寨吸引了影視劇組,影視劇為民族村寨做了宣傳,二者形成了良性互動。1.苗族村寨建筑文化苗族村寨在貴州題材影視劇中出現(xiàn)得比較多。電視劇《最高特赦》的第一個鏡頭便是西江千戶苗寨的大全景。第一個場景“歌仙大會”就拍攝于西江千戶苗寨的露天歌舞場。到過西江千戶苗寨的觀眾,一眼便能識別千戶苗寨來;沒有去過西江苗寨的觀眾,也會為兩座大山上密密麻麻的吊腳樓所震撼。西江千戶苗寨是中國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比較完整地保存了苗族文化,內(nèi)蘊著一部浩瀚的苗族發(fā)展史,幾乎成為苗族文化的博物館。要考察苗族風情,西江千戶苗寨成為重要樣本。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到過西江千戶苗寨,留下了“以美麗回答一切”的題詞。這句題詞可謂高度贊賞了西江千戶苗寨的奇美。影片《滾拉拉的槍》《阿歐?!返仍佻F(xiàn)了苗族村寨的風光。苗族村寨有寨門,寨門主要用于迎送客人、休息乘涼等??腿诉M了寨門,苗族同胞要用牛角進獻攔路酒?!栋W桑》中的季風懂得不用手去碰牛角。如果碰了牛角,他就必須喝完一牛角的酒。苗族崇拜牛,房脊兩端飾以牛角形狀。牛頭飾品具有神圣意味。苗族同胞喜歡居住在干欄式吊腳樓上,一般是四榀三間三層。第一層用于圈養(yǎng)牲畜。人居于第二層。正中間是堂屋,門檻很高。堂屋門外有一排“美人靠”供家人休憩,也是開放式“梳妝臺”“繡花房”,也可用于接待賓客。第三層主要用于存放糧食,走廊上有“晾禾架”。樓梯安放在房屋兩側(cè)。歷史上的苗族,不斷進行遷移,正所謂“老鴉無樹樁,苗家無地方”,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苗族蝸居山區(qū)。貴州人們常說:“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巖旮旯?!泵缱宕迕癫皇侨孔≡谏巾斏?,也有住在山腰、山腳的。苗族喜歡背山面水而居,吊腳樓鱗次櫛比,全是木結(jié)構(gòu)樓房。苗族民居盡量做到坐向一致。因為,坐向不一致,就會形成沖撞,于人于己都不利。苗族以東為上,因為苗族的祖先由東向西遷徙。2.侗族村寨建筑文化侗族村寨的美麗風景在貴州題材影片《秦娘美》《侗族大歌》《行歌坐月》中得到了鮮活的再現(xiàn)。貴州的侗族人民,依山傍水修建村寨。侗族人擅長建造全木結(jié)構(gòu)建筑物,民居多為干欄式吊腳樓。干欄式吊腳樓是苗族民居與侗族民居的共同特征。侗族村寨有“踩歌堂”,是侗族同胞唱歌跳舞的地方。鼓樓、花橋是侗族村寨的標志性建筑。鼓樓是侗族村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方。因而,鼓樓通常建在侗族村寨的中心位置,以凸顯鼓樓在侗族村寨的核心作用。議決大事經(jīng)常在鼓樓。影片《行歌坐月》中,飛因為焚燒他人房屋,村民對飛進行懲罰。懲罰的決議就是村民在鼓樓集會議定的。鼓樓是侗族村民的公共建筑物,“其功能大凡有十種之多:一,聚眾議事;二,排解糾紛;三,擊鼓報信;四,對唱大歌;五,吹笙踩堂;六,擺古休息;七,存放蘆笙;八,懸掛牛角;九,失物招領;十,施舍草鞋。”[1]鼓樓平面邊角的數(shù)量是偶數(shù),縱向屋檐的層數(shù)為奇數(shù),以六邊形、十一重檐為最常見。鼓樓的外形活像一棵杉樹,上面小,下邊大。侗族人喜歡住在水邊,因而建造了很多橋。橋上建有長廊,能遮風擋雨,所以這樣的橋被稱為“風雨橋”。橋上常常飾以花紋圖案,因而這樣的橋又被稱為“花橋”?;蛏习惭b長凳,有的還有“美人靠”,供路人休息。逢年過節(jié),侗族村民在風雨橋上迎賓送客,對唱侗歌;平時可以在風雨橋上打牌娛樂。影片《行歌坐月》中,飛的爺爺與村民經(jīng)常在風雨橋上打牌,其樂也陶陶。建在寨門口的風雨橋,相當于“寨門”,村民經(jīng)常在這里迎來送往、款待賓客,例如:唱攔路歌、喝攔路酒等。侗族的鼓樓與花橋有時連為一體,成為“鼓樓式花橋”或者“花橋式鼓樓”。3.布依族村寨建筑文化布依族村寨出現(xiàn)在《山寨火種》《良家婦女》《酥李花盛開的地方》《朝霞》《好花紅》等貴州題材電影和《絕地逢生》《雄關漫道》《最高特赦》等貴州題材電視劇之中。布依族村民用石頭建房,用石片蓋房頂,天然石料,造價低廉,舒適耐用,而且不懼火災。影片《山寨火種》《良家婦女》都是拍攝于安順市鎮(zhèn)寧縣扁擔山鎮(zhèn)的石頭寨。石頭寨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之一,是名副其實的石頭王國。石頭寨依山傍水,石頭房屋重重疊疊,井然有序,不用一磚一瓦,全是木石結(jié)構(gòu)。石頭房屋沿著石頭山坡自下而上修建,呈階梯狀,與整個石頭山坡緊密諧和。有的石頭房屋朝向一致,有的石頭房屋組成一正兩廂院落,有的石頭房屋形成單獨院落,不一而足,但都有章法,毫不凌亂。石頭房屋一般是三間或五間一幢,正中間多為堂屋,用大樹為柱。石頭房子經(jīng)歷風霜雨雪而屹然挺立,且冬暖夏涼。石頭寨的院墻是石頭壘成,道路是石頭鋪就,房頂蓋的是薄薄的石片,村前的小橋是石頭的,梯田的??惨灿檬^修筑。整個石頭寨與寨前的白水河、石拱橋交相輝映,飄逸著田園詩一般的迷人風韻。村民家中的桌、凳、缽、盆、缸、磨、碓、灶也是石頭制成。村子里的男勞力大多擅長制作石器:石門、石凳、石瓦等。石器上有時還雕龍刻鳳,飾以精美花紋。屋頂上的石片瓦有方形的,也有菱形的,甚至有魚形的;不僅是實用品,也是裝飾品。石匠們心靈手巧,巧奪天工,頗受人尊敬。影片《酥李花盛開的地方》拍攝于貴定縣的音寨。音寨是一個擁有六百年歷史的布依族村寨,背靠郁郁蔥蔥的觀音山。音寨村民非常講究坐山朝向,整個音寨坐南朝北。音寨的民居建筑充分體現(xiàn)了山地特征,一般為磚木結(jié)構(gòu),用青磚筑墻,用青瓦蓋房;多為三間一幢,堂屋居中。堂屋為一層,兩旁正屋多為兩層。房屋的兩頭都有一道封火墻。大門外設腰門,大門的門簪一般飾以八卦乾坤圖案。腿子墻粉底花飾和山墻花飾成為音寨民居建筑的吉祥符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音寨成為“全國農(nóng)業(yè)旅游觀光示范點”。音寨附近的山上有幾千畝酥李樹林,年產(chǎn)酥李幾百噸,成為遠近聞名的酥李之鄉(xiāng)?!敖鸷Q┥健本皡^(qū)主要位于音寨。對于音寨,必須實行保護政策,才能實現(xiàn)永續(xù)利用。影片中的李花,批評了她的哥哥把村民的房子貼上瓷磚以開發(fā)旅游。貼上瓷磚必定會讓民族村寨喪失地域特色,實際上是一種破壞行為。電影《朝霞》和電視劇《絕地逢生》都拍攝于黔西南州興義市南盤江鎮(zhèn)南龍布依古寨,電視劇《雄關漫道》也曾在此取景。南龍布依古寨位于萬峰湖畔,面積大約有兩平方公里,按照九宮八卦陣的形勢來布局建筑物,如同一座迷宮,目的是為了防止外敵入侵。明朝洪武年間,朝廷實行“調(diào)北征南”政策,大批移民進入貴州。明朝在貴州設立十三府,即上五府、下八府,其中的南龍府就建在今天的南龍古寨。由于南龍缺水,府衙遷往安隆,即今天的安龍。南明王朝的永歷帝朱由榔曾經(jīng)在此修整、練兵,以圖復國,因此在這里建有點將臺、演兵場。南龍布依古寨有很多干欄式吊腳樓。房屋依山而建,講究朝向,重視通風、排水,多為磚木結(jié)構(gòu)、木石結(jié)構(gòu)。南龍布依古寨有360多棵古榕樹,這是引人注目的。這里的居民至今還保持男耕女織的生活。布依村寨建筑的主要材料是石頭,而且,樣式不拘一格?!皬姆课萃獗砜矗小宸俊?、‘茅草房’、‘夯土房’、‘吊腳樓’;從居住環(huán)境看,有‘水邊居’、‘山地居’、‘崖洞居’;從房屋結(jié)構(gòu)看,有‘穿斗式’、‘抬梁式’、‘綁扎式’;從墻壁裝修看,有‘石頭墻’、‘木頭墻’、‘泥土墻’、‘竹子墻’。石頭墻有石板鑲嵌、石塊干砌、卵石壘砌等多種;木頭墻有木板豎裝、木枋橫裝和圓木綁扎等多種形式;泥土墻有夯實的,有土坯的,或兩者結(jié)合使用的;竹子墻有用毛竹編織的,有用篾條編織的,有用竹席圍護的。泥土墻外,有的加抿石灰,或通體全抿,或抿窗戶四周;竹子墻上,多半刷有灰漿,其漿多為稀泥,或為牛糞,或為和有谷殼、稻草的稀泥和牛糞。有的山墻,底部用石頭,中部用木板,上部用竹子,或者底部用石頭,中部用泥土,上部用竹子、秸稈、茅草之類,既經(jīng)濟實惠,又美觀大方?!盵2]貴州的建筑文化中,石頭、石板成為重要的建筑材料。貴州人民把石頭打造成各種形狀,在石頭上刻上各種文字,從而讓石頭承載了人類文化。因此,考究這些石頭所承載的文化,成為研究貴州建筑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筆者將選取青巖為個案,分析貴州題材影視劇中青巖的石頭文化。貴州題材電影《尋槍》《炫舞天鵝》《嗨起,打他個鬼子》和貴州題材電視劇《最高特赦》《恩情無限》等在青巖拍攝或取景,凸顯了青巖的石頭奇觀。青巖建在石頭叢中。因為爆發(fā)于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的“安奢之亂”危及貴陽的安全,所以,時任貴州游擊的青巖土司班麟貴建造了青巖古鎮(zhèn)。天啟五年正月十三日(1625年2月19日),班麟貴因為平叛有功,被提升為參將,并管理青巖以拱衛(wèi)貴陽。明清時期惠水、長順的谷米輸往貴陽,青巖地處其中的要道。青巖與生俱來就是一座軍事重鎮(zhèn),用石頭作為建筑材料能使其固若金湯。電視劇《最高特赦》中,多次出現(xiàn)青巖定廣門的鏡頭。攻占徐家大院和防守徐家大院的爭奪戰(zhàn),都拍攝于定廣門,也就是青巖的南門。定廣門成為電視劇中徐家大院的院門。定廣門是用方整石合縫壘砌而成,石頭很大很重,表面光整。青巖今天的定廣門、玄武門以及城墻,是經(jīng)過多次修葺而成。清朝順治年間的班應壽,嘉慶年間的袁大鵬,咸豐年間的趙國澍,都大規(guī)模地修葺了青巖城墻,在四門駐扎重兵,日夜防守。青巖古鎮(zhèn)開放旅游以后,其軍事意義已經(jīng)消弭,但是石頭城墻更加美觀了。青巖民居的石垣墻,砌法比較自由?;_多用方整石壘砌,上部多用片毛石。用片毛石上下兩層反向斜砌,這種方法叫作斜砌法。上下兩層片毛石構(gòu)成“人”字形。苗族、布依族同胞把這樣的“人”字形石片理解為“魚骨頭”?!棒~”在漢族文化中,與“余”同音,被理解為有余有剩,這能夠滿足漢族人民對吃不完、穿不完、用不完等富足生活的暢想。但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數(shù)民族對于“魚”寄寓了生殖崇拜的文化意味。鯉魚多子,繁殖很快,特別受少數(shù)民族的崇拜。因為,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飽受漢族統(tǒng)治階級的屠殺、壓迫,生活在邊遠地區(qū),生活條件差,因而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人口成活率很低。少數(shù)民族對人口繁衍有一種迫切的期待,希望人丁興旺,以促進族群勢力增強。因此,對于吉祥物“魚”,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的理解大不相同。青巖的路面,全是青色的石板,下雨天不會有泥濘沾鞋。在有關青巖的影視劇中,石柱礎比較引人注目,有時被處理成近景、特寫,因而,青巖的石柱礎值得一提。青巖氣候潮濕,雨量充沛,所以石柱礎較高,有的高達一兩米。青巖石柱礎形狀多種多樣,以鼓形、瓶形居多,其余的還有葫蘆形、蓮花形、古鏡形、瓜形、圓柱形、方柱形等。有些石柱礎,采用多種形狀的組合,例如,鼓鏡結(jié)合、鼓瓶結(jié)合以及瓶、鼓、須彌座交相結(jié)合,體現(xiàn)了石匠卓越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石柱礎的實用性之上加上了藝術性。青巖石柱礎的形狀、圖案都包含豐富的寓意,成為理解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象。少數(shù)民族崇拜生殖文化,希冀族群人丁興旺以增強勢力。瓜類多籽,繁殖迅速,合乎少數(shù)民族多子的愿望,所以石柱礎選擇了瓜形。葫蘆與“?!薄暗摗敝C音,是植物中的長壽者,因而成為吉祥物。瓶形與鏡形的石柱礎,取其諧音,寓意是“平”“靜”,少數(shù)民族民眾希望生活平靜,沒有驚濤駭浪。有的少數(shù)民族家庭,一塊大鏡子前一左一右地擺放兩個大瓷瓶,也是取“平靜”之意。蓮花形與須彌座來源于佛教。少數(shù)民族民眾用蓮花形、須彌座來寓意神圣、高雅。上圓下方的石柱礎,象征天圓地方,寓意為頂天立地。石柱礎上有一些動物和花草樹木的浮雕,都有吉祥的寓意,寄托了少數(shù)民族對平安、祥瑞、健康、道德高尚、人丁興旺、豐衣足食、河清海晏等美好想象。影片《尋槍》中出現(xiàn)了“趙理倫百歲坊”。演員姜文經(jīng)過一座牌坊,牌坊上赫然有“昇平人家”四個字。這座牌坊是青巖古鎮(zhèn)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摆w理倫百歲坊”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為四柱三門五樓式,多處鏤空,工藝十分精湛,是牌坊中的上品。趙理倫,就是“貴州狀元第一人”趙以炯的曾祖父。趙家在青巖是名門望族,因而民間有“趙家的頂子”這一稱謂。趙以炯的父親趙國澍是趙理倫的長孫,曾經(jīng)擔任青巖的“團務總理”,統(tǒng)管青巖的安全事務。趙理倫百歲坊的特色在于用石獅當抱鼓。石頭獅子不是蹲勢而是從上而下呈現(xiàn)跳躍的姿勢,這就更見非凡了。當年,藝術大師劉海粟觀賞了這些石獅,熱情贊揚其為“高度藝術化的石雕精品”。獅子是百獸之王,是“龍生九子”的第五子,古稱“狻猊”。獅子是民間文化中的吉祥物,可以辟邪,寓意官運亨通、飛黃騰達。總之,青巖古鎮(zhèn)是石頭建筑的經(jīng)典杰作,品味青巖的石頭文化可以窺見貴州石頭建筑之一斑。4.橋梁建筑文化貴州題材影視劇再現(xiàn)了貴州豐厚的橋梁建筑文化。貴州儼然成為一個巨大的橋梁博物館。橋梁成為貴州影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貴州地處高原,地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小溪小河特別多,大江大河也不少;所以,貴州的橋梁多得不可勝數(shù),有路必有橋,走路必過橋。修橋的造價很昂貴,有道是“金橋銀隧銅路”。昂貴的橋梁造價延緩了貴州交通建設的進程,成為貴州歷史上交通不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勤勞儉樸的貴州人民,傾其所有修建了無數(shù)橋梁,大大改善了貴州的交通條件。自古以來,貴州人民就十分重視橋梁的重要作用;因而,修筑橋梁時總是不竭余力,乃至獻出寶貴生命。電視劇《奢香夫人》中,奢香夫人進京告御狀勝訴歸來以后,招募民工,開辟了“龍場九驛”,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修建了“水西十橋”。位于修文縣城西十公里處蜈蚣坡的蜈蚣橋,是“水西十橋”之首?!吧菹銟颉苯ㄓ诿鞒槲涫吣辏?384年),位于織金縣,是奢香調(diào)解“卜牛河”(今織金貫城河)兩岸彝族“家支”糾紛之后修建的,促成了雙方的團結(jié);現(xiàn)今仍然保存完好?!岸淠輼颉蔽挥谇骺h蓮花灘,是一座三孔石拱橋。朵妮監(jiān)修此橋時,嘔心瀝血,積勞成疾。大橋竣工的時候,朵妮撒手人寰。奢香懷抱朵妮的遺體,率領官員緩步“踩橋”,悲痛地把這座橋命名為“朵妮橋”。朵妮的故事感人肺腑,這座橋融匯了朵妮的心血。這些橋具有崇高的精神價值,成為培育子弟的教科書。有些橋,在貴州歷史上乃至中國歷史上發(fā)揮了極端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不惜一切代價去保衛(wèi)。電視劇《二十四道拐》演繹了一曲守橋護路的悲壯戰(zhàn)歌。國際援華物資從昆明出發(fā),經(jīng)過二十四道拐才能被運送到抗戰(zhàn)前線和重慶。北盤江上原來只有一座浮橋連通二十四道拐,運輸能力很小。美軍工兵營在北盤江上修建了一座鋼架橋,堅如磐石,寬闊平坦,大大增強了物資運輸能力??墒?,日軍特遣隊念念不忘炸毀這座鋼架橋。以梅松為領導的中國守橋護路軍人,對外要日夜提防日軍間諜的破壞活動,對內(nèi)要抵抗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言行,可謂內(nèi)外交困,責任重大。他們以崇高的使命感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終于守住了盤江大橋和二十四道拐,為抗戰(zhàn)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北盤江上的這座鋼架橋至今屹立在晴隆的山水之間,永遠銘記著守橋護路者的功勛。有些橋梁富有民族特色,成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獨特風景。影片《少年鄧恩銘》再現(xiàn)的大小七孔早已成為美麗的風景,吸引無數(shù)游客前來觀賞。影片《阿歐?!分?,歐桑在歌詠比賽奪冠之后回到苗寨,漫步在苗寨的鐵索橋上。蕩悠悠的鐵索橋留下了歐桑的美好記憶與鄉(xiāng)愁。遍布于貴州山鄉(xiāng)的風雨橋、寨門橋、攔龍橋、涼亭橋、求子橋、保爺橋、祈壽橋等,不僅是交通要道,而且具有傳承民俗文化的功能。樹橋、藤橋、篾橋、竹橋、木橋、石橋、磚橋、鐵索橋等,建橋所用的材料多種多樣,更加豐富了貴州的山地橋梁文化。許多橋梁修建后卻被毀壞,被毀之后又被重建。貴州人民為修建橋梁嘔心瀝血。影片《云下的日子》中,丁曉婭步行去貴陽準備乘火車回北京,途遇被洪水沖毀的橋梁。一位老鄉(xiāng)介紹說,這座橋在1966年被洪水沖毀,在這座橋的上邊有一座新橋于1978年被建成。因此,修建橋梁成為貴州人民矢志不忘的崇高事業(yè)。影片《不朽的時光》中的魯工程師,在改革開放伊始致力于建造大橋。魯小然讀完了高中,他的爸爸魯工程師設計的紅崖山大橋也終于竣工。從此以后,修文到貴陽的時間由七天縮短為兩天。現(xiàn)代化橋梁的建成縮短了貴州山村與外界的距離。貴州多山多水,橋梁成為道路交通的重要節(jié)點。因而,貴州橋梁密集的程度超出其他地區(qū),貴州橋梁對交通的作用也超出其他地區(qū)。古時候,貴州橋梁旁邊常鐫刻一些詩文、對聯(lián),膾炙人口,凸顯了貴州橋梁的文化價值。例如,“南來北往,由是任諸君進步;東流西轉(zhuǎn),于斯觀四海回瀾”。又如,“人轉(zhuǎn)峰彎隨鶴渡;橫橋木末伴鴻飛”。騷人墨客題詠不絕,貴州的橋梁成為審美客體而浸染了詩情畫意。5.滇黔古驛道貴州題材影視劇,再現(xiàn)了一段滇黔古驛道。影片《云下的日子》中,丁曉婭與趙強生、福來一道去貴陽,途經(jīng)滇黔古驛道。這個古驛道有一個石拱門。這個石拱門旁立有一塊碑,碑文寫道:“上去云南一十八站,下達京城七十二天。”丁曉婭抬頭一望,畫面出現(xiàn)“滇黔鎖鑰”這一石雕橫幅。影片的這一場景,拍攝于關嶺。導演閆然說:“我在關嶺看到那個古跡‘御書樓’,那上面有一副對聯(lián)‘上去云南一十八站,下達京城七十二天’,橫批‘滇黔鎖鑰’。這個古跡對我拍這個電影太有人文價值,我把它看成一個面向世界的制高點,我便可以在電影里把返城知青這類人物設置從這個地方走過?!盵3]導演如此拍電影,有利于增強影片的文化價值。這本無可厚非。問題在于,影片可能會對觀眾形成誤導,把仿寫的“御書”當成真跡的御書,把后人仿制的碑文當成原版的碑文。筆者認為有必要進行詳細探討。這條古驛道最初是關索開辟的。關索是關云長的兒子,跟隨諸葛亮南征,后來屯兵于此;因而此地名叫關索嶺,簡稱關嶺。關索只是修筑了一條毛馬路,卻成為這條古驛道的雛形。到了元末明初,人們不斷修繕這條驛道,路面有兩三米寬,而且全部用白色石頭鋪成。這條驛道越來越重要,一直延伸至遠方?,F(xiàn)今保存完好的關索嶺古驛道,大約有五公里長??滴醯凼謺暗崆i鑰”匾牌,是貴州省內(nèi)唯一的皇帝御書匾牌。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1646年,朱由榔在肇慶稱帝,即永歷帝。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清軍所向披靡,南明王朝敗退西南,積蓄力量,力圖復國。1658年2月27日,平西王吳三桂攻打南明大將李定國。關索嶺上血流成河,尸橫遍野,雙方傷亡慘重。幾個月后,清軍三路大軍并力出戰(zhàn),李定國敗走云南,清軍窮追不舍。1662年,即康熙元年,永歷帝逃往緬甸,吳三桂逼迫緬甸國王交出朱由榔,并在昆明對朱由榔施以絞刑。南明王朝徹底覆滅。班師回朝以后,吳三桂向康熙呈報了西南戰(zhàn)況。為了勉慰關索嶺激戰(zhàn)的將士,康熙帝在康熙二年(1663年)親筆御書“滇黔鎖鑰”匾牌,懸掛在關索嶺的城樓上。這座城樓被稱為“御書樓”。愛新覺羅·玄燁寫這塊匾牌時,年僅九歲?!拔母铩逼陂g,“滇黔鎖鑰”匾牌連同“御書樓”都被當成“四舊”被毀壞。2005年7月,安順市文聯(lián)副主席郭堂貴成功仿寫了康熙帝“滇黔鎖鑰”四個大字?!暗崆笔怯煞聦懙钠圆渴捉M合而成,“鎖鑰”是臨摹原字而成。[4]因此,影片畫面出現(xiàn)的“滇黔鎖鑰”不是康熙帝的真跡,而是郭堂貴先生仿寫而成的。影片中的碑刻“上去云南一十八站,下達京城七十二天”,是后人仿制陳煦的對聯(lián)。陳煦的對聯(lián)原文是“上云南一十八站,下京城七十二天”,沒有“去”和“達”這兩個字,橫批也是“滇黔鎖鑰”。陳煦的對聯(lián)在現(xiàn)今的興義市烏沙鎮(zhèn)岔江村江底組。這個地方在清代是一個渡口,是道光年間興義知縣陳煦設立的,費用由官方提供。因為陳煦是云南人,他想為發(fā)展云貴交通做一點貢獻。這副對聯(lián)和橫批就是陳煦手書,命人陰刻于渡口的崖壁之上。辛亥革命以后,興義的劉氏家族聯(lián)合滇系軍閥,奪取了貴州的軍政大權(quán)。當時,劉顯世坐鎮(zhèn)貴陽主宰貴州軍政大權(quán),劉顯治常駐北京為國民大會代表,劉顯潛留在興義統(tǒng)轄盤江地區(qū),三兄弟互為犄角,遙相呼應。為了暢通云貴的物流人流,民國五年(1916年),劉顯潛倡議在南盤江的支流黃泥河上修建一座橋,名為“永康橋”。到了民國九年(1920年),永康橋竣工并投入使用。為了銘記修橋之功,劉顯潛手書《永康橋記》,立碑于古驛道北側(cè)。劉顯潛還手書“滇黔鎖鑰”“如淵總司令橋成紀念”,令人鐫刻于崖壁之上。劉顯潛,字如淵,曾擔任游擊軍總司令,因此被稱為“如淵總司令”。[5]驛道、渡口、永康橋都有利于老百姓的生產(chǎn)與生活,在客觀上促進了當?shù)亟煌ǖ谋憷?。這些摩崖石刻、碑記都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電影及觀眾無須對文物進行甄別。但是,研究者必須進行仔細考究,才能理清深藏其中的原委。6.其他著名的建筑物貴州題材影視劇出現(xiàn)了文昌閣、甲秀樓、弘福寺、海軍學堂。這些建筑物都很有特色,知名度很高。影片《炫舞天鵝》等出現(xiàn)了文昌閣、甲秀樓。貴陽文昌閣在全國幾十座文昌閣中富有特色。貴陽文昌閣始建于明朝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占地面積達1200多平方米,坐落于貴陽市東門的月城上。貴陽文昌閣建筑藝術的特點在于樓閣布局與數(shù)字“三”“九”緊密相關。這些數(shù)字富有象征意義。從縱向看,貴陽文昌閣呈三層(三檐)布局。地理空間上的三層,象征科舉考試的三個層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明清時期,正式的科舉考試就是這三個層級。科舉考試還有非正式的一個層級:童生試。貴陽文昌閣也有非正式的一級,因為它坐落在月城之上。因此,貴陽文昌閣距離地面實際上是四層,恰好與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四個層級一一對應。從平面上看,貴陽文昌閣底層平面呈方形,第二層和第三層呈不等邊九角形,有三個角為三十度,六個角為四十五度。從梁柱數(shù)量來看,二三層的楞木都是九根,柱子是五十四根,橫梁是八十一根,這些數(shù)字都是九的倍數(shù)?!熬拧保菙?shù)字中最大的一個,諧音為“久”。這兩層意思切合古代帝王的愿望。古代帝王是權(quán)力最大的人,希望自己的江山久久延續(xù)下去,出現(xiàn)二世、三世,以至千萬世。“九”與王權(quán)緊密相連:“九五之尊”“九品中正制”“九鼎”“三公九卿”等。中國古代逐漸形成了“崇九”的文化心理?!兑住での难浴氛f:“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薄兑捉?jīng)》以奇數(shù)為陽,以偶數(shù)為陰。“九”被認為是至陽之數(shù)。貴陽文昌閣巧用數(shù)字“九”,是中國的文化心理使然,寓意在于希冀貴州的舉子能夠順利考上進士,榮登龍虎榜,沐浴皇恩,榮耀鄉(xiāng)梓。中國古代人有“學而優(yōu)則仕”的愿望,因為讀書人的出路很狹窄,所以只好視當官為正途。為了鼓舞貴州學子努力讀書,貴州的官方選擇風水寶地,先后建起了甲秀樓、文昌閣,意在“科甲挺秀”“文運昌盛”。貴州學子考上了三狀元一探花、六百名進士、七千名舉人。甲秀樓、文昌閣是貴陽文化教育史上的標志性建筑,是研究中國科舉制度的珍貴文物。影片《嗨起,打他個鬼子》中出現(xiàn)了弘福寺。弘福寺位于貴陽市黔靈山,是貴州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黔靈山被視為黔山之冠,董必武先生手書“黔南第一山”被鐫刻在弘福寺大門上。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和尚始創(chuàng)弘福寺?!昂敫!背鲎苑鸾?jīng)“弘佛大愿,救人救世;福我眾生,善始善終”。大雄寶殿、觀音殿、彌勒殿、藏經(jīng)樓、毗盧閣,是弘福寺的主體構(gòu)件。紅墻碧瓦,雕梁畫棟,香火繚繞,蔚為大觀,頗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影片《天堂有淚》中,講述了關于海軍學堂的故事。影片中的海軍學堂,最初是時任閩浙總督左宗棠于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在福州創(chuàng)辦的“求是堂藝局”。第二年,“求是堂藝局”更名為“馬尾船政學堂”。馬尾船政學堂是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為國家培養(yǎng)了第一批海軍軍官和第一批造船工程技術人才。辛亥革命后,馬尾船政學堂改名為“中華民國海軍學?!?,辦學規(guī)模逐漸擴大??谷諔?zhàn)爭初期,海軍學校遷到福建鼓山,后又遷到湖南辰溪。1938年春天,中華民國海軍學校遷到遵義的桐梓。影片中出現(xiàn)的海軍學堂就是這個時期的中華民國海軍學校??箲?zhàn)勝利后,海軍學校遷往重慶,繼而遷往上海,最終定居青島。1938~1945年,中華民國海軍學校在遵義桐梓縣的金家樓辦學七年,培養(yǎng)了三百多名海軍人才。其中,著名人物有中科院院士、北京天文臺原名譽臺長王綬琯,中國航海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原政協(xié)委員李景森,國民黨海軍原艦隊司令、原三軍參謀總長劉和謙等。李景森發(fā)起修建桐梓海校陳列館,得到校友的紛紛響應。2011年8月14日,桐梓海校陳列館開館,部分學子回到母校,文干、鄭本基、朱成祥等老人歡聚一堂。參加聚會的同學年齡在80~92歲。他們都深切懷念恩師鄧兆祥。鄧兆祥,在桐梓海軍學校當任訓育主任,后來駕駛“重慶”號巡洋艦起義,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親切接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鄧兆祥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務,為中國人民海軍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6]影片《天堂有淚》,再現(xiàn)了桐梓海軍學堂的建筑物,還交代了這棟建筑物被整體移動過;也表現(xiàn)了吉祥和吉兆兩兄弟在海軍學堂認真學習的場景。桐梓海軍學校舊址成為貴州的文化遺產(chǎn)。(二)節(jié)日文化與儀式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總?cè)丝诒壤蠹s為37%,貴州有世居少數(shù)民族17個。貴州每年有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集會1000多次,由此可見貴州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文化蔚為大觀。貴州題材影視劇表現(xiàn)了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一部分節(jié)日文化與儀式。影片《姊妹花開》表現(xiàn)了苗族的姊妹節(jié)文化。生長于深圳的姑娘阿榜回到了苗鄉(xiāng)。這里是歌舞的海洋,民族文化氣息十分濃厚,深深吸引了阿榜。阿榜與妹妹阿莆參加了苗鄉(xiāng)的“姊妹節(jié)”慶?;顒印K齻兯徒o意中人以“姊妹飯”。在“姊妹飯”里,她們放置了“一對筷子”。這對筷子,是無言的情書,表示喜歡他。姊妹節(jié),流行于黔東南清水江地區(qū)。在農(nóng)歷三月十五日前后,苗族男青年走村串鄉(xiāng),向姑娘們討要五顏六色的糯米飯,這就叫“吃姊妹飯”。糯米飯里藏有玄機。姑娘們在糯米飯里放置不同的小物件,以表達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如果放置松毛,就表示愿意交往,回禮時可以給繡花線;如果放置刺條,表示愿意交往,可以回贈繡花針;如果放置樹葉,表示愿意交往,可以回贈幾尺布;如果放置一個樹鉤,表示繼續(xù)深交;如果放置兩個樹鉤,表示愿意成婚;如果放置樹杈或辣椒、蔥、蒜,表示馬上分手;如果放置一只筷子,表示不愿交往;如果放置一雙筷子,表示繼續(xù)深入交往。這些小物件是姑娘情感的表征,是女性主動選擇男性的信物。姑娘掌握了擇偶的主動權(quán),這是“姊妹節(jié)”文化的現(xiàn)代性價值之所在。女性主體性的覺醒,合乎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方向,值得提倡。這也充分說明,少數(shù)民族文化中暗藏著一些合乎現(xiàn)代性追求的因素。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研究者可以合理吸收符合現(xiàn)代性追求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因素,并且加以發(fā)揮,以促進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影片《好花紅》再現(xiàn)了布依族“六月六”對歌的盛況。依蘭公開對阿秀進行挑戰(zhàn),想用對歌分出高低。阿秀毫不示弱,從容不迫,對答如流?;卮鹜戤呏?,阿秀反守為攻,加大問題的難度,終于難倒了依蘭。依蘭只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不得不敗下陣來。阿秀以清純的歌喉、敏捷的思維驚動了旁觀者,也引起了來自北京的陳教授的高度注意。在陳教授的引導下,阿秀前去北京深造。布依族十分重視“六月六”,把這一天當成“過小年”,布依村民經(jīng)常殺豬宰雞。在大清早,由幾個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帶領,一伙年輕人拿著糯米飯、雞鴨魚肉等跟隨老年人去進行祭祀活動,先去寨外的山坡祭祀,然后到各家各戶走一走。這有兩重作用:一是祭祀盤古,二是掃寨趕鬼。祭祀活動結(jié)束后,全體寨民舉行娛樂活動,丟花包、對歌、喝酒等,不拘形式,方法多樣?,F(xiàn)在,有的布依村寨簡略了祭祀環(huán)節(jié),把“六月六”的慶?;顒泳啚閷Ω?。對歌活動的規(guī)模擴大,參加對歌的人數(shù)增加,這樣,“六月六”對歌活動就蔚為壯觀了。影片《行歌坐月》展示了侗族同胞過“吃新節(jié)”的情景。杏的一家人都團坐在桌旁,桌上的菜肴很豐盛,飯是新米做成的。杏的小弟弟迫不及待,抓起筷子想夾菜吃。杏的爸爸批評了他,叫他等一等。杏的爺爺開始敬神,念念有詞,請各路神仙前來嘗新,請列祖列宗前來嘗新。敬神完畢,全家開始吃飯。第二年吃新節(jié)時,杏的爺爺已經(jīng)去世,敬神儀式由杏的爸爸來主持。這就是影片展示兩次吃新節(jié)的情景,可謂極簡主義,吃新節(jié)的儀式精簡到了極致。影片《行歌坐月》拍攝資金很少,精簡吃新節(jié)儀式有利于節(jié)約拍攝成本。侗族吃新節(jié)的時間大都在農(nóng)歷六七月,具體時間可視稻谷成熟的情況而定。家家戶戶可以摘取一些新谷,嘗嘗新米飯,用雞鴨魚肉來供奉神靈、祖先。這段時間,侗族村寨舉行一些集體活動以資慶祝,例如:唱侗歌、演侗戲、斗牛、舉行集體會餐等。此外,苗族、仡佬族、景頗族、基諾族、阿昌族、藏族、哈尼族、拉祜族、佤族等也有吃新節(jié)的習俗。慶?;顒硬痪行问剑蠖茧x不開叩謝神靈和祖宗、喝酒吃肉、載歌載舞、斗牛、看戲等,可以大操大辦,也可以簡單樸素。影片《酥李花盛開的地方》,展示了斗牛的習俗。杜金海在音寨考察旅游開發(fā)項目時,發(fā)現(xiàn)村民在觀看斗牛表演。杜金海也前去圍觀斗牛盛況。影片中的斗牛場景,只持續(xù)了幾十秒鐘。斗牛是黔東南、黔南地區(qū)一項重要的表演項目。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重要節(jié)日中,民族村寨可能推出斗牛表演項目。只有雄性水牛才被用于斗牛。水牛分為寬角和窄角兩種。斗牛一般采用淘汰賽,最后勝出的牛被尊為年度牛王。村民常常給牛王披掛紅布條,放鞭炮迎接年度牛王勝利歸來。斗牛的場面驚心動魄,有時十分慘烈。圍觀者人數(shù)眾多,少則幾十幾百人,多則成千上萬人,吶喊助威者、手舞足蹈者不計其數(shù)。甚至于,侗族人民模仿斗牛的動作,創(chuàng)制了一種斗牛舞。亞里士多德關于藝術起源的“模仿說”又一次得到了印證:藝術是人類模仿現(xiàn)實世界的產(chǎn)物。在苗鄉(xiāng)侗寨,斗牛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影片《滾拉拉的槍》展示了岜沙苗族的成人禮。滾拉拉與奶奶相依為命,快到15歲了,快要舉行成人禮了。岜沙苗族的習俗是小孩在舉行成人禮之前必須要擁有一把槍。岜沙苗族是中國唯一帶槍的部落,岜沙苗族人擁有槍支是公安機關許可的。買一把槍需要五百元錢。為了掙到買槍的錢,滾拉拉外出打工。奶奶用陪伴自己一生的銀飾換來一把槍,交給了滾拉拉。滾拉拉終于可以舉行成人禮了。一陣槍聲標志著滾拉拉已經(jīng)長大成人。成人禮是人類儀式之一。岜沙苗族成人禮的獨特之處在于必須以擁有一把槍為前提。導演寧敬武堅持獨立精神,關注邊緣社會,體現(xiàn)了人文關懷。他拍攝的這部故事片具有紀錄風格,比較真實地記錄了岜沙苗族的生存狀態(tài),為再現(xiàn)岜沙苗族的成人禮提供了一份寶貴的資料,因而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電視劇《最高特赦》表現(xiàn)了“上刀山”的民俗。鄭幺妹在“六月六”歌仙大會上被推舉為歌仙。為了獲得歌仙的芳心,劉大卯、徐子明、鄭石仔、劉二木等人比賽“上刀山”,勝出者才能娶歌仙。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角逐,徐子明最終勝出,按照習俗將在六月十八日迎娶歌仙。這部電視劇把“上刀山”這一場景放在西江千戶苗寨進行拍攝,可謂恰到好處。因為,歷史上的“上刀山”被稱為苗族的神功藝術,只是在苗族人舉行祭祀活動時才偶爾出現(xiàn)?!吧系渡健钡牡短菀话阌惺赘撸扇M鋼刀組成,頂端還有三把鋼叉。表演者要赤腳踩在刀刃上爬到刀梯頂端,還要做出各種驚險的動作,例如,金雞獨立、倒掛金鉤、單臂吊刀等。除了苗族以外,壯族、瑤族、傈僳族也有“上刀山”的民俗。上刀山需要經(jīng)過專門訓練,否則容易造成人身傷害,因此,觀眾切莫模仿。電視劇《風雨梵凈山》表現(xiàn)了“下油鍋”的民俗。為了考驗張明堂的清白,桃花寨眾頭領架起了一口油鍋,油鍋中放置一枚銅錢。如果張明堂在滾沸的油鍋中撈出這枚銅錢,那么,張明堂將被證實是清白的。顯然,用這種方法來考驗張明堂是否清白,毫無疑問是愚昧的行為。為什么眾頭領堅持使用這種辦法呢?原因有二。一是因為下油鍋是銅仁地區(qū)的民間習俗之一,當?shù)厝嗽缫岩姽植还?,習焉不察,不會認為這個辦法不妥當。二是因為眾頭領之中有極個別的人想借下油鍋之機來使張明堂受到人身傷害以泄私憤。張明堂已經(jīng)洞察其中的黑幕,堅決不予理睬??墒?,深愛著張明堂的桃花寨主毫不猶豫地在油鍋中撈出了銅錢,結(jié)果她的手被嚴重燙傷。這部電視劇借這個場景深刻批判了愚昧的陳規(guī)陋習,也表現(xiàn)了桃花寨主對張明堂深切的愛,從而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跋掠湾仭?,最早起源于銅仁市思南縣一帶的土家族,是老土司曾經(jīng)表演的一種驚險的雜技活動。關于下油鍋的傳說,眾說紛紜,也神乎其神。不過,凡夫俗子切莫效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害事故。(三)服飾文化在影視劇中,服飾成為影視畫面的重要元素。影視劇必須依靠演員來表演,演員必須依靠服飾來體現(xiàn)角色的身份、性格、時代背景。伊迪斯·海德說:“在電影里,服裝的作用是使銀幕上的女演員給人的印象就是劇中人?!盵7]她在此只講到女演員。其實,對于所有演員都是如此,服裝必須有助于演員化身為劇中人。服飾的質(zhì)感、色彩、表面效果、造型形象都要求產(chǎn)生逼真的視覺效果。服飾是時代和社會的印記,要體現(xiàn)角色的個性特征和瞬時心理變化。服飾要前后一致,其變化要體現(xiàn)邏輯性,在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中要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應。貴州題材影視劇中的少數(shù)民族服飾,成為劇中人民族身份的重要外在表征。不同民族的人物穿著不同的民族服飾。不同的民族服飾標志了不同的族群身份。少數(shù)民族服飾都直接呈現(xiàn)在影視畫面中,成為貴州題材影視劇的重要特征之一。少數(shù)民族服飾是研究各民族歷史的“活化石”。少數(shù)民族服飾與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生產(chǎn)從業(yè)、文化水平等關系密切。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著裝日益現(xiàn)代化,這是一個基本趨勢。少數(shù)民族同胞著裝現(xiàn)代化的順序是由下至上。“在苗嶺山區(qū)的節(jié)日集會上不乏如此打扮的姑娘:腳上穿著入時的白網(wǎng)鞋、旅游鞋、高跟鞋;下身穿著現(xiàn)代式樣的褲子,有的還外加一條古色古香的百褶裙;上身穿著用現(xiàn)代面料剪裁、按古代款式縫制的姊妹裝;頭上全是古代發(fā)型,有清代的明代的,還有宋代的唐代的。其飾物或者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老銀飾,或者是按照古代式樣打造的新銀飾。一身穿著跨千年,具有明顯的‘地層’關系。通觀節(jié)日服裝,如讀‘無字天書’,一部生動形象的民族服飾發(fā)展史躍然于人身上?!盵8]貴州題材影視劇中,苗族服飾出現(xiàn)得最多。影片《阿歐?!分?,歐桑耐心細致地用針線織繡自己的紅色婚禮服,花費了很長時間才織好。用手工織繡婚禮服,是苗族的傳統(tǒng)習慣。歐桑把婚禮服帶到城市出售,引起了日本游客強烈的好奇心,結(jié)果以三千元的價格成交。歐桑即將參加少數(shù)民族歌詠大賽,沒有帶民族服裝。季風趕緊跑到民族文化街用相機作抵押租賃了一套苗族服裝,歐桑才得以登臺表演。歐桑在比賽中奪冠,苗族服裝及時幫助了她,否則她就很難入場。苗族服飾在這部影片的敘事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影片《飛歌的夏天》中,苗族服飾也成為影片敘事的關鍵因素之一。許飛歌來貴州旅游,不幸從自行車上摔下山崖。有一位導游路過,將許飛歌送進醫(yī)院?;秀敝?,許飛歌一把抓住了導游的銀飾,接著又昏迷過去。幾個月后,許飛歌完全康復,回到貴州打算尋找銀飾的主人,也就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向醫(yī)院打聽,得知是一位名叫阿妮的女導游救了他。他還拿著銀飾去問銀匠,以打聽阿妮的下落。幾經(jīng)周折,他終于找到了阿妮。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他對阿妮產(chǎn)生了戀情。阿妮身上的銀飾,被許飛歌抓去了一塊。這一塊銀飾,后來成為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成為許飛歌與阿妮情感的中介。苗族服飾的特色在于銀飾、苗繡、蠟染三個方面。銀飾一般有幾公斤重,經(jīng)常發(fā)出叮叮當當?shù)穆曧?。苗族服飾有兩百多種,可分為童裝、便裝、盛裝三種。苗族服飾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書”,銘記著苗族歷史變遷的軌跡。苗族服飾是苗族文化的載體之一,也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由以深藍色、黑色為主調(diào)變?yōu)槲宀拾邤?,越來越接近大自然的美。苗族服飾,以樣式眾多、色彩華美、制作精細、歷史積淀深厚而著稱,具有藝術價值。影片《開水要燙,姑娘要壯》《云上太陽》《炫舞天鵝》《滾拉拉的槍》等展示了苗族服飾的多姿多彩。電影《好花紅》《嗨起,打他個鬼子》《酥李花盛開的地方》等和電視劇《剿殺令》《絕地逢生》《最高特赦》等展示了布依族的美麗服飾。布依族服飾看起來比較寬松,男子穿寬大的衣衫,女子穿寬大的衣裙,這樣便能適應炎熱的天氣?!杜f唐書·西南蠻》說:“男子左衽、露發(fā)、徒跣。婦女橫布兩幅,穿中而貫其首,名為通裙?!边@里說的是布依族古代的服飾。布依族服飾喜歡用藍、青、白色。男子喜歡包上頭巾,即便是青壯年男子也是如此。男子的服飾一般有對襟短衣加長褲和長衫兩種。女子喜歡穿藍黑色百褶長裙,衣服上喜歡繡花,喜歡戴銀手鐲、耳環(huán)、發(fā)墜、項圈等。布依族服飾大多是婦女紡織染繡而成。用蓼藍草浸泡石灰過濾后就可以制成藍靛,用藍靛染成深藍、中藍、淺藍、灰色、青色布料,用于裁剪衣服。布依族也擅長蠟染,把布料染上各式圖形、花草樹木,新穎別致,巧奪天工。布依族服飾還包含了其他多種工藝,例如,刺繡、織錦、挑花、扎染等。這些工藝把布依族姑娘訓練得心靈手巧,富于想象力。布依族服飾工藝主要依靠她們來傳承和發(fā)展。電視劇《奢香夫人》集中展示了烏蒙山型彝族服飾。彝族分布較散,支系眾多,所以彝族服飾種類繁多,據(jù)統(tǒng)計有將近百種,地域色彩強烈。彝族女性喜歡穿長褲,褲腳繡上精致的花邊;喜歡穿大襟右衽上衣,衣服也繡有花邊;喜歡披一件風衣,長至膝蓋。這樣的風衣,被彝族人稱為“擦爾瓦”,用羊毛織成。鑲花邊是深受彝族姑娘喜愛的修飾,成為彝族姑娘爭取自由幸福的護身符。挑花刺繡是彝族女性的特長,她們經(jīng)常在服飾工藝上表現(xiàn)出來。彝族男性喜歡穿右開襟上衣,顏色多為黑色,袖子較窄常鑲有花邊;喜歡穿長褲,褲子寬大,有很多褶皺。彝族男性喜歡在頭頂上扎起一縷頭發(fā),大約三寸長,彝語稱之為“子爾”,也就是“天菩薩”。他們把它看成天神的象征,能夠主宰吉兇禍福。他人千萬不能觸碰“天菩薩”。這縷頭發(fā)要用布料層層包裹,布料顏色一般是藍色、青色。這縷頭發(fā)經(jīng)過包裹后統(tǒng)一朝向頭部的右前方,形成“英雄髻”。這是彝族男性英雄情結(jié)的外在表現(xiàn)。彝族男性不喜歡留胡須,也喜歡披一件“擦爾瓦”。擦爾瓦和披氈是彝族男女老幼的必需品,白天披在身上,晚上當被子蓋。彝族年輕人的服飾色彩鮮艷,喜歡用紅、黃、綠、橙、粉色。彝族中年人服飾多用藍、綠、紫、青、白色。彝族老年人服飾多用青、藍色。由此可見,年齡越大,其服飾的顏色就越深沉。影片《行歌坐月》《侗族大歌》等展現(xiàn)了侗族服飾。侗族人喜歡自己紡紗織布,自己染布,喜歡青色、紫色、藍色、白色。夏天喜歡穿白色衣服,其他三個季節(jié)喜歡穿青色、藍色衣服。節(jié)日喜歡穿紫色衣服。女裙多用黑色,而且不分季節(jié)。女性喜歡穿沒有衣領的大襟衣,袖口和衣襟飾以花草樹木、龍飛鳳舞、波詭云譎的精美圖案;下穿百褶裙、翹頭花鞋。侗族女子重視銀飾的品位。銀飾配套齊全:銀冠、銀釵、銀簪、銀項圈、銀耳墜、銀手鐲、銀腰墜等,加起來可能達到幾公斤重。男子喜歡用青布包頭,喜歡穿立領的對襟衣,外套無紐扣,用一條腰帶扎緊;下面穿長褲子,有時還裹綁腿。影片《少年鄧恩銘》《水家山寨的鈴聲》等展示了水族服飾。水族人擅長紡紗織布、染布,非常喜愛黑色、藏青色、藍色、白色等冷色調(diào)。年輕男子喜歡穿沒有衣領的大襟藍布衫。老年男子喜歡穿長衫,用黑布包頭,有時腳上還纏綁腿。女性喜歡穿短袖衣,衣袖寬大,衣領常常是圓的,顏色以藍色為主,夾雜黑色,下面穿著黑色的長褲。袖口、褲腳通常是不繡花邊的。水族人一般不喜歡使用紅色、黃色等鮮艷的顏色。喜歡冷色調(diào)而不喜歡暖色調(diào),是水族服飾色彩運用的特點。水族服飾比較樸素、大方。水族人情感內(nèi)向,講究謙恭禮讓,又尊重大自然,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追求內(nèi)心的平和安定,這是水族人傾向于冷色調(diào)的審美心理。但是,水族女性的節(jié)日盛裝、婚禮盛裝則是五彩繽紛的,袖口有刺繡的花帶,銀飾也一應俱全。水族的服飾也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現(xiàn)在,水族女性也慢慢喜歡繡花邊的衣服了,因而,繡花邊的衣服也漸漸增多了。近年來,墨綠色也成為水族服飾的主要顏色之一。水族人還擅長刺繡工藝,“馬尾繡”享譽中外,是水族人智慧高超的具體表現(xiàn)。苗族服飾、布依族服飾、彝族服飾、侗族服飾、水族服飾等各民族服飾都出現(xiàn)在貴州題材影視劇中,組成了貴州少數(shù)民族服飾的大觀園,體現(xiàn)了貴州服飾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貴州題材影視劇,例如,《阿歐?!贰讹w歌的夏天》等,把民族服飾與故事情節(jié)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民族服飾成為影視敘事的關節(jié)點之一,這就說明表現(xiàn)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文化成為這些影視編導的明意識。大部分貴州題材影視劇,在畫面中淋漓盡致地展示了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文化,靜態(tài)地展覽,不動聲色地推介,讓觀眾去盡情品味。以靜態(tài)展示的方式推介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文化,也體現(xiàn)了影視編導對貴州服飾文化的高度重視??傊?,貴州題材影視劇展示了貴州的服飾文化,讓觀眾大飽眼福,對于少數(shù)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將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四)婚戀文化貴州題材影視劇表現(xiàn)了貴州豐富多彩的婚戀文化。貴州的婚戀文化與青年男女的唱歌、跳舞、蠟染、刺繡等傳統(tǒng)技藝緊密相關,因而,貴州民間重視培養(yǎng)青少年在這些方面的能力。貴州民間常說:“后生不學唱,找不到對象;姑娘不繡花,找不到婆家?!鼻嗄昴信獙W會唱歌、跳舞,才能夠與異性密切交往。情場決勝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在于歌舞水平的高低。女孩子除了要學會唱歌之外,還要學會女紅技藝。蠟染、刺繡等技藝能夠考驗女孩的智慧。一旦她們學會了這些技藝,就可以為自己準備精美的嫁妝,并且引以為驕傲的資本。以歌定情是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習俗之一。影片《阿歐?!分?,歐桑的男朋友為了追求她,在她的樓下唱了三天三夜的情歌,直唱得歐桑深切感動。歌聲撬開了歐桑的心扉,動人的歌聲成為情場的門票。影片《好花紅》中,依蘭對阿秀公開挑戰(zhàn),只要阿秀對歌輸了,那么,阿秀就必須無條件與羅亮分手。在此關鍵時刻,阿秀毫不示弱,不僅對依蘭的提問對答如流,而且巧設問題使依蘭招架不住啞口無言。對歌勝利了,阿秀才留住了羅亮。溫潤的歌聲成為情場比拼的銳利武器,贏家才能繼續(xù)情緣。侗族的“行歌坐月”,就是以歌定情的生動表現(xiàn)。侗族男女青年在“月堂”對唱情歌,交換信物,互訴衷腸,遇上情投意合者便可私訂終身;不過,最終還需父母做主。男青年要帶上樂器來“月堂”,對唱時可以伴奏。影片《行歌坐月》生動地再現(xiàn)了侗族以歌定情的習俗。電視劇《夜郎王》第十三集表現(xiàn)了夜郎國“野婚”的習俗。鈺兒的身份之謎被揭示,鈺兒是漢室宗親,被漢武帝封為安南公主,并被賜婚多同。為了避免給蒙瑪以強烈刺激,并且保護安南公主的安全,多同決定在迪禾部落舉行“野婚”。野婚就是不在家里舉行婚禮,這是夜郎古國的婚禮習俗之一。夜郎先祖崇尚“野婚”大禮,傳說夜郎開國之王竹王,就是在山野之上眾神之前,用天泉沐浴,舉行野合之禮,意在受眾神保護,受天地恩澤。多同選擇了一個山洞作為洞房,與安南公主在野婚之后再入宮,巧妙地避開了宮中矛盾,也是對夜郎先祖的緬懷。電視劇中舉行野婚之禮的場面,頗有民俗之美,唱著夜郎古歌,跳著夜郎舞蹈,再現(xiàn)了古夜郎的禮儀,集中展現(xiàn)了夜郎文化。電視劇《最高特赦》表現(xiàn)了“搶親”的習俗。按照當?shù)氐牧曀?,夫家前來娶親,必須用“搶親”的形式。夫家不用花轎來迎接新娘,而是派來一支馬隊前來假裝把新娘搶走。娘家人用棍棒做武器假裝抵抗,最終也假裝戰(zhàn)敗,于是新娘被夫家派來的馬隊搶走。搶親與抵抗都是做做樣子而已,不會有人真打,更不會有人受傷,一切只是為了熱熱鬧鬧。這部電視劇中,劉大卯糾集了提藍洞的一伙土匪,戴著面罩來搶鄭幺妹。他們利用搶親的習俗,干的是真搶的勾當,動手打人還真下了狠手。鄭石仔覺得不對勁,認為這些搶親的人可能不是夫家派來的。等到鄭石仔緩過神來,徐家迎親的隊伍趕來了。于是,鄭石仔帶人前去追趕那些搶親的土匪。電視劇巧設了這一搶親的場景,把主要角色鄭幺妹置于矛盾沖突的旋渦之中,展示了鄭幺妹身邊復雜的人物關系,也有力地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影片《秦娘美》反對了“舅權(quán)制”的婚姻觀念。在舊社會,侗族地區(qū)有“養(yǎng)女從舅”的規(guī)定,女孩子一生下來就注定要嫁給舅舅的兒子為妻。娘美與鄰寨青年珠郎心心相印,為了逃避舅權(quán)的干涉,他們選擇了私奔。舅權(quán)制是母系社會的殘留觀念,舅舅的權(quán)力至高無上。這種觀念曾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定的危害。因此,早在清朝時,舅權(quán)制就遭到反對。例如,現(xiàn)存的一些碑文就有關于禁止舅權(quán)干涉婚姻的內(nèi)容。錦屏縣河口鄉(xiāng)河邊村四里塘寨有一塊石碑,立于清朝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碑文說:“嗣后男女訂婚,必由兩家情愿,憑媒聘訂,不得執(zhí)以姑舅子女必應成婚,及籍甥女許嫁,必由舅氏受財,于中阻撓茲事”;還說:“凡姑親舅霸、舅吃財禮、掯阻婚姻一切陋俗,從今永遠革除?!卞\屏縣彥洞鄉(xiāng)彥洞村東北,有一塊石碑,鐫刻于清朝光緒十四年(1888年),碑文說:“凡有所謂舅公禮者,必須分別上、中、下三等,只準自三兩起至五兩止,不得再行勒索多金。至于姑舅開親,現(xiàn)雖在所不禁,然亦須年歲相當,兩家愿意方準婚配,不得再行仍前估娶……倘有不遵,仍前勒索估娶,或經(jīng)查出,或被告發(fā),定行提案嚴究不怠?!盵9]貴州題材影視劇,提倡婚姻觀念的現(xiàn)代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呼吁人們培育現(xiàn)代的婚姻觀念,敢于打破陳規(guī)陋習,要求男女平等,踐行婚姻自由、婚姻自主,增強女性的主體性。影片《良家婦女》中十八歲的余杏仙,嫁給只有六歲的易少偉,兩人以姐弟相稱。開炳前來幫助易家春耕,激起了杏仙心中的漣漪??墒?,三嫂在察覺杏仙與開炳之間的隱情之后,從封建陳腐的觀念出發(fā)進行百般阻撓和羞辱。杏仙認為自己追求真愛是正確的行為,因此表現(xiàn)非常果敢。影片結(jié)尾時,五娘打發(fā)少偉送給杏仙一些衣服和手鐲,還勸杏仙另走一條路以避開三嫂。杏仙卻勇敢地朝三嫂走去,去大膽地接受挑戰(zhàn)。影片《山雀兒》中的山雀,大膽反對包辦婚姻,堅決向刁強二退婚。為了還清債務,山雀來到城里打工,在一位教授家當保姆,接受了現(xiàn)代文明的熏陶,更加促進了思想觀念的現(xiàn)代化。這兩部電影都以男女婚姻為題材,拍攝于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的思想解放運動成為這些電影的指揮棒,體現(xiàn)了電影藝術的現(xiàn)代性追求。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婚戀文化豐富多彩,體現(xiàn)了文化多樣性的永恒魅力。對于貴州少數(shù)民族的婚戀文化,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必須加以批判地傳承和發(fā)展。第一,對于陳腐的思想觀念,對于不合理、不合法的婚配方式,比如,“舅權(quán)制”婚姻,包辦婚姻等,人們必須堅決抵制。這些落后的思想和行為,有害于人性的正常發(fā)展,近親結(jié)婚貽害后代。因此,要提倡現(xiàn)代的婚育觀念,崇尚自由、平等、文明、誠信、和諧的文化價值觀。第二,對于具有少數(shù)民族特色的婚戀文化,要合理地傳承和發(fā)展。唱歌、跳舞、蠟染、刺繡等技藝,需要年輕人來傳承。以歌定情、吃姊妹飯等民族節(jié)日與婚戀儀式,富有少數(shù)民族特色,需要繼續(xù)保存下去??傊虾醅F(xiàn)代精神、遵循科學規(guī)律的民俗都可以保護和傳承下來,以豐富和發(fā)展泱泱中華文化。(五)酒文化酒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從祖師爺杜康發(fā)明釀酒技術以來,人們便忘不了酒,更離不開酒。高興的時候要喝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愁悶的時候也要喝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文人墨客大多過著詩酒生活,飲酒賦詩,“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古典詩詞中,“酒”是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詞語之一。甚至于,酒力與能力成正比。李白是“斗酒詩百篇”;武松是“一分酒力一分氣力”,十八碗酒喝下去就打死了一只老虎。喝酒成為中國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酒精的威力已經(jīng)深入各行各業(yè),酒文化成為推動中國社會前進的動力之一。貴州題材影視劇展示了貴州的酒文化。貴州的酒文化是中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州題材影視劇展示的貴州酒文化,與其他地域酒文化的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是茅臺酒天下無雙。只有貴州才生產(chǎn)茅臺酒,也只有貴州的山川才能釀造出茅臺酒。同樣的工匠,同樣的技術,只要離開茅臺鎮(zhèn)的山川,便釀造不出正宗的茅臺酒。例如,臺灣茅臺酒與貴州茅臺酒就大相徑庭。二是貴州的敬酒、飲酒的習俗與眾不同,富有特色。這兩個方面決定了貴州的酒文化別具一格,從而塑造了“醉美”貴州不同凡響的酒文化形象。茅臺酒是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zhèn)生產(chǎn)的中國高端醬香型白酒,成名早,老品牌,名氣盛,成為中國白酒行業(yè)的驕傲,被公認為“國酒”“外交酒”。電視劇《夜郎王》中,夜郎王子多同向漢武帝敬獻了兩壇子枸醬酒。他的同伴在宮中步行時故意摔倒,有一個酒壇破碎。枸醬酒從壇子里流出來,香氣四溢,分列左右的王公大臣聞到酒香之后,嘖嘖贊嘆,枸醬酒頓時名氣大振。電視劇是藝術,故事情節(jié)可以虛構(gòu)。這一段故事借用了相關的歷史事實。據(jù)史書記載,漢武帝派遣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在南越喝到了枸醬酒,帶了一些枸醬酒回到長安,向漢武帝敬獻了一些枸醬酒。漢武帝喝了枸醬酒之后,連夸“甘美”。于是,枸醬酒開始聞名于長安。西漢時期的枸醬酒就是今天的茅臺酒。電視劇《夜郎王》的編劇虛構(gòu)了多同的同伴在宮中故意摔破酒壇子,這個創(chuàng)意可能是來源于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真人真事。中國送展的白酒都沒有獲獎,可是,白酒的評審會已經(jīng)接近尾聲了。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中國代表團的一位智慧高超者假裝失手打碎了一瓶酒。這種酒就是茅臺酒。茅臺酒特有的香味深深吸引了所有的評委。于是,他們反復品味,激烈討論,一致認為茅臺酒是參展這次博覽會的最好的白酒。但是,金獎已經(jīng)被確定下來。評委們只好把茅臺酒定為金獎的第二名。從此,茅臺酒聞名全世界。沒有這智慧的一摔,便沒有茅臺酒的世界盛譽。電視劇《夜郎王》藝術地重現(xiàn)了摔破壇子酒香四溢的經(jīng)典場面,令觀眾自然而然地想起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往事,從而對茅臺酒更加欽佩。為了讓茅臺酒更加盛名遠播,茅臺集團利用影視來進行宣傳。2015年,茅臺酒廠與瀟湘電影集團聯(lián)合拍攝了電影《國酒》,于2016年1月15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茅臺酒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金獎之后,釀酒世家曹家和程家兩代人在亂世中的風云變幻與悲歡離合。他們?yōu)榻皙劦臍w屬問題而矛盾重重,卻又能夠胸懷大義捐棄前嫌,以國家利益為重共同抵御外敵。文通書局的開辦,在經(jīng)商氣氛中增添了文化韻味。曹懷仁忍辱負重,終成一代宗師,讓茅臺酒工藝更上一層樓,把茅臺酒做大做強了。紅軍四渡赤水路過茅臺鎮(zhèn),茅臺酒曾被用于為紅軍傷員洗傷口以控制炎癥。茅臺酒功在紅色政權(quán),永遠值得銘記。重慶談判,茅臺酒出現(xiàn)在宴會桌上。開國大典中,茅臺酒出現(xiàn)在新中國成立的宴會桌上。影片的故事是感人肺腑的,傳播了正能量,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制片方也借鑒了商業(yè)片的常用方法,啟用了明星,例如,黃奕、趙文瑄、范逸臣等。但是,影片在業(yè)績方面遭遇了滑鐵盧?!秶啤返呐牌燃s為0.09%,最終票房為1021.4萬元。導演宋江波執(zhí)導的影片《任長霞》叫好又叫座,不僅榮獲2005年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yōu)秀故事片獎,而且票房名列當年國產(chǎn)片票房的第六名。影片《國酒》慘遭滑鐵盧,導演宋江波始料未及,暗自驚訝,也叫苦不迭。影片《國酒》的排片率太低,受眾面太窄,影響了影片的傳播力。茅臺酒廠借助電影來提高知名度的美好愿望遭遇了嚴重挫折。影片《揚起你的笑臉》《開水要燙,姑娘要壯》《阿歐?!返日故玖嗣缱宓木扑?。影片《揚起你的笑臉》中,安小杰、安妮的爸爸、媽媽及麥克在一起喝苗族的米酒。安小杰做了一個惡作劇,在麥克的酒中加了一點辣椒粉,麥克將那杯酒一口吞下,結(jié)果被辣椒粉嗆得滿面通紅。影片《開水要燙,姑娘要壯》中,計懷寨的村長與幾個村民圍著火塘喝苗族的米酒?;鹛辽戏胖疱仭:茸约裔勚频拿拙瞥蔀槊缯牧曀字?。不僅如此,苗鄉(xiāng)喝酒、敬酒的方式也不一而足。影片《阿歐?!分?,季風來到苗寨采風,進寨門時,他被攔住了,必須喝一點牛角里的酒才能通行。季風的手沒有碰到牛角,否則他必須喝完這一牛角酒。此時此刻,季風喝的是“攔門酒”。進了苗寨,他覺得喝下去的酒平淡如水,沒有一點酒味,便喝了很多酒。不料,山風徐徐吹來,他便醉倒了,直到第二天才醒來。苗寨把這種酒稱為“梆當酒”,喝下去的時候覺得像水一樣淡,喝多了酒被風一吹便醉倒了。苗鄉(xiāng)發(fā)明了“梆當”這一詞語來形容酒醉速度之快。苗族的酒俗可謂名目繁多,例如,攔路酒、進門酒、出門酒、交杯酒、敬客酒、姊妹酒、送客酒、婚禮酒、認親酒、新娃娃酒、取名酒、建房酒、立門酒、踩銅鼓酒、打口嘴酒、祭保爺酒、祭祖先酒、栽花竹酒、砍板凳酒、祭橋酒、祭凳酒、祭樹酒、祭巖爹巖媽酒、掃寨酒、斷氣酒、贖魂酒、祭牛角酒、敬耕牛酒。酒已經(jīng)深入苗族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無論大事小事都與喝酒緊密相關。會喝酒成為苗族人的重要特征之一,喝酒成為苗鄉(xiāng)的生活方式之一。喝酒取樂,淳化了民風。仇人與仇人喝酒,一笑泯恩仇,酒精溶化了所有是是非非,一切都化為過眼煙云隨風而逝。親人與親人喝酒,寧傷身體不傷感情,一分酒量一分感情,酒量與感情成正比。拉關系、談業(yè)務更需要喝酒,酒沒喝好,業(yè)務往來就沒希望,談好業(yè)務的希望在酒桌。喝酒時,猜拳、行令,氣氛熱鬧非凡,旁觀者也前來助興喝彩。而且,遇上民族節(jié)日、婚喪嫁娶等重大活動,喝酒的禮節(jié)更加繁復。例如,苗寨的婚禮酒俗就有很多道程序:提親酒、訂婚酒、滿寨酒、迎親酒、送親酒、進門酒、婚宴酒、鬧寨酒、洗腳酒、新人酒、謝媒酒、回門酒、晚飯酒、對歌酒、猜謎酒、豬肚酒、早飯酒、送禮酒、串寨酒、送客酒、豬頭酒、洗桌酒。參加婚禮的賓主雙方要走完這些程序,婚禮才算大功告成。不過,這些酒俗在日益現(xiàn)代化的今天,已經(jīng)被省略了許多繁文縟節(jié)?,F(xiàn)在的苗鄉(xiāng),提倡移風易俗,對傳統(tǒng)的酒俗文化進行了改革。但是,即便是改變了許多,苗族的酒俗文化依然蔚為大觀。電視劇《奢香夫人》展示了彝族人喝咂酒的習俗。水西君長藹翠派遣三弟莫里前去永寧宣慰府迎親,大明永寧宣慰使款待迎親使,奢香的哥哥與莫里喝咂酒。兩人同飲一壇酒。飲咂酒就是幾個人同時吸一壇酒,以示友好、同心協(xié)力。飲咂酒需要借助吸管。吸管可用硬管,例如竹管,把竹節(jié)打通,便可吸酒;也可用軟管,例如塑料管,使用方便。喝咂酒的習俗在彝族、苗族、羌族的一部分地區(qū)得以保留下來。天京事變以后,太平天國的翼王石達開遠走西南地區(qū),在貴州與彝族農(nóng)民共飲咂酒,還作詩一首:“萬斛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五岳抱住擎天柱,飲得黃河水倒流。”石達開是歷史名人,他的這首詩很出名,為咂酒留下了可資記憶的一段佳話。貴州的酒文化豐富多彩,飲酒敬酒的習俗與國內(nèi)其他區(qū)域有許多不同,彰顯了貴州少數(shù)民族民間文化的深厚內(nèi)涵。貴州盛產(chǎn)佳釀,因而培養(yǎng)了許多酒量驚人者。例如,電視劇《最高特赦》的鄭幺妹,酒量就大得驚人。她被搶進提籃洞,非但沒有被土匪驚嚇,而且她還在洞中開懷暢飲起來,酒量遠在那一幫土匪之上,當場就以驚人的酒量鎮(zhèn)住了那一幫土匪,真可謂巾幗不讓須眉。這部電視劇多次出現(xiàn)聚眾豪飲的場面。如此的豪飲與貴州地域高度匹配,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成為那些土匪追求的目標之一。由王彪作詞的片頭曲體現(xiàn)了酒文化:“好兄弟,來啊來,大碗酒喝大聲喊;好兄弟,來啊來,揚鞭縱馬越嶺翻山;好兄弟,來啊來,人生苦短你我拼一醉……”由男高音歌唱家孫礫演唱的這首片頭曲,雄渾豪放,音域?qū)拸V,浸染了酒文化的靈韻?,F(xiàn)代科學證明,偶爾少量飲酒,對身體有一定的益處,經(jīng)常過量飲酒很容易傷害身體。而且,過度飲酒者很容易趁著酒興為非作歹,給別人也給自己造成深重災難。因此,貴州自古以來就反對酗酒。興義市萬屯鎮(zhèn)阿紅村有一塊石碑,立于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年)。碑文說:“安分守己為要,不得賭博酗酒、養(yǎng)賊害民?!钡ふh楊武鄉(xiāng)排莫村也有一塊石碑,立于清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碑文說:“至于酗酒,不可酩酊。提防毆斗,免釀人命。自示之后,其各凜遵。倘有故違,法不容情?!毕襁@樣禁止酗酒鬧事的石碑,貴州有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禁止酗酒鬧事,現(xiàn)在仍然要堅持,將來也必須堅持下去,永遠不要酗酒鬧事。酗酒鬧事是對酒文化的污辱。(六)造紙文化影片《云上太陽》再現(xiàn)了丹寨的造紙文化。畫家波琳在麻鳥家暫住,兩個小朋友耳環(huán)、擺泥與她做伴。麻鳥經(jīng)常忙于造紙。他造的紙就是丹寨的白皮紙。麻鳥在山上采集了很多構(gòu)樹皮。構(gòu)樹皮是制造白皮紙的主要原料,其余還可以添加糯葉、滑樹、杉樹根、獼猴桃的藤等輔助材料,用這些植物的根、皮、葉作為原料,把它們搗碎。制造白皮紙有十多道工序,例如:水漚、漿灰、煮料、河漚、地灰蒸、漂洗、選料、碓料、袋洗、壓紙、焙紙、揭紙、包裝等。把這些原料榨出液汁,然后用紗布框子加以定型,最后把皮紙晾干,就做成了丹寨白皮紙。如果加一些顏料,就可造出彩色紙。彩色紙用途更廣,更受歡迎。皮紙還未晾干時,造紙者可以在里面加上樹葉、花草等構(gòu)成精美的圖案。皮紙的制作,全部是手工操作。丹寨皮紙柔韌性強,有光澤,吸水性能好。丹寨皮紙被譽為中國造紙工藝的活化石。丹寨皮紙的制造工藝完全依靠口傳心授來傳承。丹寨皮紙制作工藝被列入貴州省申報成功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影片《云上太陽》中,麻鳥帶領耳環(huán)、擺泥把樹皮等原料在河水里漂洗,然后搗碎,再進行蒸煮,讓這些原料的液汁裝在一個水泥池子里,最后就用一個紗布木框把木漿定型,這樣就造出紙張來了。影片的結(jié)尾,畫家波琳不僅在貴州黔東南的青山綠水之間治好了頑癥,而且學會了制造丹寨皮紙,用皮紙畫出了精美的圖畫。貴州題材影視劇,對于貴州造紙文化表現(xiàn)較少。筆者希望有更多的貴州題材影視劇表現(xiàn)貴州的造紙文化,以促進貴州造紙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七)民間文學藝術貴州題材影視劇,表現(xiàn)了貴州民間文學藝術的魅力。貴州的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tǒng)戲劇、雜技等都表現(xiàn)在貴州題材影視劇的畫面、聲音、情節(jié)之中,成為貴州題材影視劇的有機組成部分。貴州題材影視劇表現(xiàn)了貴州民間文學的內(nèi)容。關于珠郎娘美的動人傳說,反復出現(xiàn)在貴州題材影視劇中?!吨槔赡锩馈肥嵌弊迕耖g文學的代表作,最初以口頭文學的形式廣泛流傳于貴州黎平、從江、榕江一帶,在廣西的三江、龍勝和湖南的通道等侗語方言地區(qū)也廣為流傳。后來,有人把珠郎娘美的故事編成侗族民間敘事歌在一些地方傳唱。珠郎娘美的故事大約成型于19世紀中葉。當時,地主已經(jīng)控制了廣闊的田畝,利用“款”這種社會組織魚肉百姓,為富不仁的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在侗族地區(qū),戀愛自由卻婚姻不能自主,嫌貧愛富成為普遍習氣。據(jù)考證,珠郎、娘美、銀宜等人物的原型都能找到,珠郎和娘美私奔、珠郎被害等事件的原型也能找到。1921年,侗族歌師梁紹華、梁耀庭把關于珠郎娘美的民間傳說、民間敘事歌加以整理,并改編成侗戲《珠郎娘美》。侗戲《珠郎娘美》廣泛地流傳在黔、桂、湘邊界的侗族地區(qū)。在流傳過程中,侗戲《珠郎娘美》不斷被修改,以至于出現(xiàn)了多個版本。1958年開始,貴州省文化局派遣兩支工作組深入搜集侗戲資料,發(fā)現(xiàn)侗戲《珠郎娘美》的版本有七個之多。工作組對侗戲《珠郎娘美》進行整理、翻譯,編成侗戲《珠郎娘美》劇本的漢譯本,并且在1960年發(fā)表于《山花》雜志上。隨后,以《珠郎娘美》漢譯本為劇本,黔劇《秦娘美》在貴陽等地公演,后來又被選送到北京演出,廣受歡迎。1960年,著名導演孫瑜拍攝了黔劇電影《秦娘美》,把珠郎娘美的故事傳遍千家萬戶,把侗族民間文學的代表作獻給全國人民欣賞。影片《飛翔的愛》中,珠郎娘美的傳說成為影片故事的內(nèi)核,形成了“戲中戲”的結(jié)構(gòu),讓觀眾喜聞樂見。大超與小妹、素素訓練的雜技動作,有一招名叫“英雄救美”,其創(chuàng)意來源于珠郎娘美的故事。大超在國外演出大獲成功,也把珠郎娘美的民間傳說傳播到國外,從而提高了貴州民間文學藝術的影響力。1961年拍攝的舞劇電影《蔓蘿花》根據(jù)苗族民間傳說改編而成。在貴州美麗的清水江畔,有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蔓蘿,與青年獵手阿倒約心心相印。在一個跳花節(jié)上,阿倒約向蔓蘿傾吐了心聲,蔓蘿也應和了阿倒約。他們交換了信物,這就意味著私訂終身了。不料,半路里殺出個程咬金,惡霸地主黑大揚迷上了蔓蘿的美色,竟然公開調(diào)戲蔓蘿。眾獵戶當場把黑大揚打跑了。但是,黑大揚并未罷休,繼續(xù)為非作歹。阿倒約終于等到了結(jié)婚那一天??墒牵诖髶P搶先一步,派人去蔓蘿家搶親,還踢傷了蔓蘿的媽媽。黑大揚在家中百般調(diào)戲蔓蘿,威逼利誘,手段都使盡了,蔓蘿堅決不從。恰在這時,阿倒約帶領眾獵戶趕來,把蔓蘿搶出來,并且放火燒掉了黑大揚的家宅。黑大揚惱羞成怒,率領打手們一路追趕阿倒約。在一處山崖邊,黑大揚追上了阿倒約,兩方形成了對峙。黑大揚用毒箭射死了阿倒約。獵戶吹響了牛角號求援,飽受黑大揚欺壓的鄉(xiāng)親們火速趕來,把黑大揚團團圍住。蔓蘿用阿倒約身上的那支毒箭刺死了黑大揚,然后縱身跳崖,殉情而死。從此,清水江兩岸常年盛開蔓蘿花,以此紀念蔓蘿。貴州題材影視劇表現(xiàn)了貴州民間音樂的一些片段。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流行“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善于唱歌是少數(shù)民族的特長。影片《侗族大歌》《阿娜依》等表現(xiàn)了侗族大歌的盛況。用電影來表現(xiàn)侗族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意義,因為,侗族大歌已經(jīng)面臨失傳的危險。這些影片在故事敘述中突出了侗族大歌的場面。侗族大歌被譽為世界“最美的天籟之音”。侗族大歌是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音的民間歌曲,否定了國際音樂界關于中國沒有多聲部樂曲的成見。侗族大歌的聲部通常有二:高聲部與低聲部,或者說是雄音與雌音。侗族大歌代表性的曲目有《耶老歌》《嘎高勝》《嘎音也》《嘎戲》等。每一首歌都由三部分組成:歌頭、歌身、歌尾。侗族大歌內(nèi)容復雜豐富,品種多樣,旋律優(yōu)美,是侗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侗族的精神支柱之一。由于侗族沒有文字,所以,侗族大歌依靠歌師口頭傳唱,代代口傳心授。影片《侗族大歌》中的阿蓮、那福、千樹,他們都是侗族歌師。他們?yōu)榱硕弊宕蟾璧谋Wo與傳承,做出了長期的努力,積極傳歌,擴大了侗族大歌的影響。侗族大歌興旺的希望寄托在他們的身上。電視劇《絕地逢生》表現(xiàn)了布依族“八音坐唱”的熱鬧場面。韋嘎公喜好吹拉彈唱,經(jīng)常在村子里的大榕樹下與同伴操練“八音坐唱”,為艱苦的歲月帶來幾分逍遙與享受。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主要流傳于南盤江流域的布依族村寨,被譽為“凡間絕響,天籟之音”,也被譽為“聲音的活化石”。八音坐唱就是使用牛角胡、葫蘆琴、月琴、竹鼓、簫筒、釵、包包鑼、小馬鑼等八種樂器圍圈輪流說唱;演唱時唱腔用布依語,道白用漢語,腔調(diào)分為小嗓和平嗓,形成了音高和音色的對比。八音坐唱一般有10~16人,由樂隊人員分擔角色。電視劇《絕地逢生》只是展示了八音坐唱的一個場面,曇花一現(xiàn),與故事情節(jié)的關系不緊密。但是,即便只是作為一個噱頭而出現(xiàn)的八音坐唱,也彰顯了其深厚的文化韻味。電影《好花紅》、電視劇《二十四道拐》展示了布依族歌曲“好花紅”的優(yōu)美曲調(diào)。影片《好花紅》中,歌曲“好花紅”作為布依族文化的表征,多次被阿秀演唱,吸引了外省歌迷的高度注意。阿秀最終回到貴州工作,回歸“好花紅”的文化之根。電視劇《二十四道拐》中,“好花紅”被用作這部電視劇的片尾曲和主旋律,讓觀眾反復品嘗歌曲“好花紅”的韻味,意在凸顯布依族文化。歌曲“好花紅”發(fā)源于惠水縣毛家苑鄉(xiāng)輝油寨,是布依族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而成。歌曲“好花紅”被貴州省布依族學會定為會歌;同時,在國際國內(nèi)諸多場合被反復演唱,贏得了多個獎項,影響力逐步增大。影片《阿歐?!贰对粕咸枴贰堕_水要燙,姑娘要壯》等表現(xiàn)了苗歌的精彩。這些影片為觀眾提供了原生態(tài)苗歌。許多觀眾聽不懂苗歌的歌詞,但是,也會因其動人的曲調(diào)而傾倒。聽到原生態(tài)苗歌,觀眾將會產(chǎn)生如臨其境的感受,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多了一分體驗。貴州題材影視劇表現(xiàn)了貴州民間舞蹈的一些片段。影片《云上太陽》表現(xiàn)了丹寨的錦雞舞。法國畫家波琳一覺醒來,聽見吹蘆笙的聲音。她往樓下一望,原來是很多人在跳舞。波琳趕緊下樓,加入跳舞的隊伍。他們跳的就是錦雞舞。錦雞舞起源于貴州省丹寨縣排調(diào)鎮(zhèn)。苗族的一支在丹寨定居下來,一邊種田,一邊打獵,生活很艱苦。有一年遇上了災荒,但是,錦雞給他們帶來了小米種子,苗族先民依靠種植小米度過了災荒。因此,這個地方的苗族先民對錦雞感激涕零,視錦雞為神鳥。此后,他們模仿錦雞的模樣裝扮自己,模擬錦雞的求偶步態(tài)創(chuàng)制了錦雞舞。跳錦雞舞用蘆笙來伴奏。與蘆笙曲相適應,錦雞舞可分為懷祖舞、邀約舞、歡跳舞、散場舞。女性的頭上插著錦雞銀飾,穿繡花的百褶裙,像錦雞一樣美麗。男性在前面吹蘆笙作引導。跳錦雞舞者排成一條長隊,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圓圈。每走一步,跳舞者雙膝同時向前顫抖,下肢動作幅度大,上肢動作幅度小,雙手自然打開悠然搖擺,以腰、膝的自然擺動為特點,很像錦雞覓食的神態(tài)。苗族先民創(chuàng)制錦雞舞,目的是紀念錦雞的恩德。錦雞舞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表現(xiàn)了苗族人民溫和嫻靜的性格特征。不久后,波琳學會了跳錦雞舞,深刻地感受了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時也有助于戰(zhàn)勝病魔。影片《阿妹戚托》表現(xiàn)了“東方踢踏舞”阿妹戚托的優(yōu)美姿態(tài)。會跳阿妹戚托的只有晴隆縣三寶彝族鄉(xiāng)的白彝支系。阿妹戚托就是姑娘出嫁舞。相傳,一位彝族姑娘從一位仙人那里學會了跳這支舞,并且教會了左鄰右寨的眾多姐妹們。后來,她自己要出嫁了。眾姐妹趕來送行。大家跳起了這支舞,以資紀念。從此,這支舞專門用于為出嫁姑娘送行,所以,跳舞者僅限女子。跳舞者無須伴奏,主要用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的動作來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同時祝愿新娘美滿幸福。跳舞者可以在堂屋里跳,也可在庭院里、山坡上跳。跳舞者用腳踏地發(fā)出聲響,踩著節(jié)奏翩翩起舞,類似于踢踏舞。為了促進阿妹戚托的傳承,三寶彝族鄉(xiāng)的學校把阿妹戚托作為一門必修課來開設。影片《劍河》再現(xiàn)了苗族水鼓舞的盛況。李世榮和潘彩鳳偷窺了回龍寨祭天求雨儀式。回龍寨是用水鼓舞來祈求風調(diào)雨順,祭祀祖先以保村寨平安。水鼓舞為貴州省劍河縣革東鎮(zhèn)大稿午村所獨有。因此,導演陶明喜在拍攝劍河故事時,自然不會忽略作為劍河文化標志的水鼓舞。這也表現(xiàn)出導演傳承苗族文化的強烈責任心。顧名思義,水鼓舞就是水、鼓、舞緊密結(jié)合的一種舞蹈形式,鼓聲震天,人在泥水中跳舞,舞姿粗獷奔放。苗族是農(nóng)耕民族,依靠栽種水稻生存,因而苗族對水十分崇拜,失時不雨便要禱告上蒼祈求風調(diào)雨順,以助水稻生長。苗族人認為鼓是祖先靈魂的安居之地,因而苗族非常重視鼓的作用。把水與鼓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制水鼓舞,則是劍河苗族的獨創(chuàng)。因而,水鼓舞不僅具有劍河特色,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體現(xiàn)了苗族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0吃飯有講究(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
- 7 湯姆·索亞歷險記(節(jié)選)說課稿-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語文統(tǒng)編版
- 2025集體土地房屋轉(zhuǎn)讓合同
- Unit 2 My week PB Let's talk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001
- 2025產(chǎn)品銷售咨詢服務合同(中介撮合客戶)
- 2025合同模板車位租賃合同范本
- 10吃飯有講究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001
- 個人汽車信貸合同范例
- 鄉(xiāng)村道路改造雨季施工方案
- 重慶不銹鋼支撐施工方案
- T-CACM 1560.6-2023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服務(非醫(yī)療)技術操作規(guī)范穴位貼敷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考新課標Ⅱ卷數(shù)學試題(真題+答案)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4單元教材分析
- JTS-215-2018碼頭結(jié)構(gòu)施工規(guī)范
- 2024年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出租房房東消防培訓
- 2024年度-小學語文教師經(jīng)驗交流
- 加油站廉潔培訓課件
- 認識比例尺人教版課件
- 2022版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附課標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