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楚雄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十_第1頁
2019年楚雄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十_第2頁
2019年楚雄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十_第3頁
2019年楚雄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十_第4頁
2019年楚雄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楚雄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十一、單選題1、教師幫助和指導學生學會身份認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覺按照角色要求為人處世。這體現了教育的()。A.個體社會化功能 B.個體個性化功能C.個體謀生功能 D.個體享用功能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見于()。A.《大學》 B.《中庸》C.《論語》 D.《學記》3、實用主義教育學是在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來的。A.馬克思主義教育學B.文化教育學C.實驗教育學D.赫爾巴特教育學4、教育與生產力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說明教育具有()。A.社會性 B.超前性C.不適應性 D.相對獨立性5、下列屬于環(huán)境和教育對兒童心理成長作用的論述是()。A.性相近,習相遠B.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C.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6、以美國的學制為藍本,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現代學制是()。A.壬戌學制 B.癸卯學制C.壬子癸丑學制D.壬寅學制7、能夠把學生的未來生活世界和現實生活世界相統一起來的課程內容組織形式是()。A.直線式和螺旋式的統一 B.縱向組織和橫向組織的統一C.邏輯順序和心理順序的統一 D.分析與綜合的統一8、學校課程中相關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的社會活動。這一觀點反映哪一種課程理論?()A.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B.活動課程理論C.學科課程理論 D.潛在課程理論9、在小學低年級的某次數學測驗中,由于數學試卷中試題的文字表述過于復雜,學生不能完全理解題干的要求,也不能正確地解答題目,以至于該試卷無法正確測量學生數學學習的狀況。據此可以判斷這次數學測驗是()。A.高信度的 B.低信度的C.低效度的 D.高效度的10、計算機等級考試屬于一種()。A.相對評價 B.絕對評價C.診斷性評價 D.個性差異評價11、以下不屬于新時期德育發(fā)展的新主題的是()。A.安全教育與生命教育 B.生存教育與生活教育C.升學就業(yè)指導教育 D.愛國主義教育12、宋寶獨自照顧媽媽的事跡感動了社會,被評為市十佳少年。最近,學校開展了向宋寶學習的活動。該活動的德育方法是()。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評價法13、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是()。A.共同的奮斗目標 B.班主任的要求C.班級內部的矛盾斗爭 D.共同的活動15、上課的時候,學生聽著聽著就走神了,腦子不知道飛到哪兒,可能還想著晚上看的電視劇。這種意識狀態(tài)稱為()。A.可控制性意識狀態(tài) B.自動化意識狀態(tài)C.白日夢狀態(tài) D.睡眠狀態(tài)16、記憶效果最好,精力耗費上最經濟的學習程度為()。A.50% B.100%C.150% D.200%17、下列選項體現趨避沖突的是()。A.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B.人心不足蛇吞象C.前怕狼后怕虎 D.吃藥治病又怕藥苦18、某學生活潑、好動、樂觀、靈活,喜歡交朋友,愛好廣泛,穩(wěn)定性差,缺少毅力,見異思遷。他的氣質類型屬于()。A.多血質 B.膽汁質C.黏液質 D.抑郁質19、老師問妙妙:“你有兄弟嗎?”“有?!薄八惺裁疵?”“明明”“明明有兄弟嗎?”“沒有"按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理論,妙妙的思維處于()。A.感知運動階段B.前運算階段C.具體運算階段D.形式運算階段20、小芳通過一節(jié)幾何課學習,掌握了所有圓的特征。這里的學習結果類型是()。A.動作技能 B.概念學習C.言語學習 D.辨別學習二、多選題1、加涅對人類學習進行了分類,用以代表個體所獲得的所有學習結果。這些學習結果包括()。A.言語信息 B.智慧技能C.認知策略 D.動作技能2、關于接受學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接受學習是指人類個體經驗的獲得,來源于學習活動中主體對他人經驗的接受,經過其掌握、占有或吸收,把別人發(fā)現的經驗轉化成自己的經驗B.接受學習區(qū)別于發(fā)現學習之處,在于這種學習中主體所得到的經驗是來自經驗傳遞系統中他人對此經驗的傳授,并非來自自己的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C.接受學習是低級的,無法保證學習的有意義性和學生身心的全面參與D.高級的接受學習。表現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融會貫通”等。3、與學習直接相關的動機是()。A.內部學習動機B.外部學習動機C.認知內驅力D.自我提高內驅力E.附屬內驅力4、根據教育心理學常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只要不斷地練習,成績就會成直線式穩(wěn)定上升B.考試中越想考好就能考好,這是因為動機和效果是一致的C.在睡覺前背誦英語單詞效果更好,是由于沒有受到影響D.學騎自行車,只要單純地反復操作和機械重復即可,沒有技巧可言5、學習過程中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有()。A.使用記憶術 B.做筆記C.提問 D.生成性學習6、下列選項中屬于遷移作用的例子有()。A.學會滑輪滑有助于學滑冰B.牛頓看到蘋果掉在地上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C.學會騎自行車的人剛騎只輪車時不如不會騎自行車的人順利D.學了普通心理學后再學心理學的其他分支會比較容易8、當其他同學向卓卓借文具時,卓卓從不拒絕。她認為,能夠幫助別人、滿足他人愿望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否則就是壞孩子。卓卓的道德發(fā)展處于()。A.相對功利主義的定向階段 B.習俗道德水平C.尋求認可階段 D.前習俗道德水平9、在下列心理問題中,可以使用自我肯定訓練輔導的有()。A.人際交往中的被動行為B.矛盾而前的猶豫不決C.課堂聽講時注意力不集中D.與異性交往時的緊張情緒10、研究表明,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的是()。A.A型人格的教師 B.B型人格的教師C.外控型的教師 D/氐自尊的教師三、判斷題1、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隨著學生學業(yè)的結束而消失。()2、某中學開設了“線條畫”“小主持人”等課程供學生自愿選擇,這屬于地方性課程。()3、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民風民俗等都可以作為課程資源。()4、以改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目的,側重于過程的評價是診斷性評價。()5、“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句話體現了知行統一的德育原則。()6、正確的班集體輿論對每個成員都具約束、感染、同化、激勵的作用。()7、課外活動是學生課余生活的良好組織形式,所有學生都必須參加。8、定勢對問題解決總起著積極的作用。()9、瞬時記憶的容量大約為5±2個組塊。()10、一般能力又稱為智力。()四、案例分析1、近年來,中小學教師“有償家教”的現象頻繁出現,教育主管部門屢禁不止。張老師是某縣重點中學語文老師,兩年前貨款買了一套商品房。為了還貨,張老師利用雙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的時間,在租用的房間內,招收部分學生集中開展有償補課活動。飛李老師是該縣重點小學有名望的數學老師。她班上一些家長本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實現考上重點中學的愿望,請求李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輔導。為了滿足家長需要,李老師利用雙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的時間,在家里為部分學生集中開展有償補課活動。張老師和李老師的行為在老師中引起了廣泛議論:有老師認為,教師的工資待遇較低,適當開展一些有償家教,補貼家用也是無可非議的;有老師認為,應家長要求教師開展有償家教活動,主觀上不存在過錯;也有老師認為,打著素質教育旗號,從事應試教育活動,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這是師德缺失的表現;還有老師認為,教師開展有償家教是另一種課外輔導活動形式,只是在實施中應該按照學校課外活動的要求開展活動,不應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的。事件曝光后,教育主管部門重申嚴禁一切形式的有償家教行為,并分別給予張老師和李老師相應的行政處分。請依據素質教育理論,闡述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qū)別。2、升國旗儀式后,少先隊部下發(fā)了為殘疾兒童獻愛心的倡議?;亟淌彝局?,班主任劉老師聽到本班有位同學在嘀咕:“獻愛心,獻愛心,想必又要我們捐款了?!币慌缘膸孜煌瑢W也在低聲議論著。下午的班會課上,劉老師組織同學們觀看有關殘疾兒童的紀錄片,并圍繞“有何感想”和“我們能做什么?”進行分組討論。集體交流時,A.同學說:“我們小區(qū)有一個這樣的孩子,真的很可憐我去幫過他,但是我要上學做作業(yè),只能偶爾幫幫他?!逼渌瑢W也紛紛發(fā)言:“我們可以省下自己的零花錢,更多地幫助他們?!薄氨娙耸安窕鹧娓?”“捐物捐款只是獻愛心的一種表現,幫助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才是關鍵!”“我們可以給他們寫信送賀卡”……劉老師總結時分享了自己很喜歡的一句話-“讓別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問題:結合案例,分析劉老師的行為遵循了哪些德育規(guī)律?參考解答一、單選題1、【育萃專家解析】A。解析:教育具有促進個體社會化功能,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需要而進行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人們通過教育實踐,把年幼無知的兒童培養(yǎng)成為能夠擔負一定社會職責的成人。個體社會化是個體學習所在社會的生活方式,將社會所期望的價值觀、行為規(guī)范內化,獲得社會生活必需的知識、技能,以適應社會需要的過程。2、【育萃專家解析】C。解析:《論語?述而》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3、【育萃專家解析】D。解析:實用主義教育學是以杜威為代表的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學,是在批判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4、【育萃專家解析】D。解析:教育與生產力發(fā)展的不平衡指教育可以超前于生產力,也可以落后于生產力,即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5、【育萃專家解析】A。解析:“性相近,習相遠”說明了在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存在很大差異。6、【育萃專家解析】A。解析:壬戌學制是以美國的學制為藍本,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現代學制。7、【育萃專家解析】C。解析:邏輯順序是指根據學科本身的體系和知識的內在聯系來組織課程內容。心理順序是指按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來組織課程內容。邏輯順序與心理順序的統一的實質:在課程觀上,把學生與課程統一起來;在學生觀方面,體現為把學生的“未來生活世界”與“現實生活世界”統一起來;以此為基礎,在課程內容的組織上,根據學生認識發(fā)展的特征和科學知識本身的邏輯特征,編排成既有別于原有科學結構,又有別于學生的完全經驗復制式的課程內容體系。8、【育萃專家解析】B。解析:活動課程的提倡者以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為主要代表,他主張教育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準備,要求以兒童為中心組織課程,使課程滿足兒童當前的需要和興趣。于是,他提倡實驗活動課程,反對傳統的以學科課程為中心。9、【育萃專家解析】C。解析:信度強調某一測驗前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程度。效度強調某一測驗的測量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該試卷無法準確則量學生學習的狀況,說明這次數學測驗是低效度的。10、【育萃專家解析】B。解析:為絕對評價而進行的測驗一般被稱為標準參照測驗。計算機等級考試屬于標準參照測驗,即按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內容,測驗成績直接反映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11、【育萃專家解析】解析:新時期德育發(fā)展的新主題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妥全教育和升學就業(yè)指導教育。12、【育萃專家解析】B。解析:榜樣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影響學生,促使其形成優(yōu)良品德的方法。題干體現的是榜樣示范法。13、【育萃專家解析】A。解析:共同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它在班集體的建設過程中起著導向、推動、激勵和標準的作用。14、【育萃專家解析】A。解析:個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氣質。B、C、D三項屬于個性傾向性。15、【育萃專家解析】C。解析:意識的狀態(tài)分為可控制性意識狀態(tài)、自動化意識狀態(tài)、白日夢狀態(tài)、睡眠狀態(tài)。白日夢狀態(tài)是指包含很低水平意識努力的意識狀態(tài),它介于主動的意識狀態(tài)與睡眠中做夢狀態(tài)二者之間,似乎是一方面清醒著一方面做夢,通常在不需要集中注意的情況下自發(fā)產生。聽課走神屬于白日夢狀態(tài)。16、【育萃專家解析】C。解析:一般來說,材料越多,越容易遺忘;學習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對知識的記憶實驗證明,過度學習(即能夠背誦之后再進行的學習)達到50%,記憶效果最好。也就是說,學習程度為150%時,記憶效果最好、精力上耗費最經濟。17、【育萃專家解析】C。解析:趨避沖突又稱正負沖突,是心理沖突的一種,指同一目標對于個體同時具有趨近和逃避的心態(tài)。這一目標可以滿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時又會構成某些威脅,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進退兩難的心理困境。結婚這件事是想要的,承擔責任這件事是不想要的,所以這種心理沖突是趨避沖突。18、【育萃專家解析】A。解析:多血質是人的氣質類型之一。多血質的人表現出這樣的特點:容易形成有朝氣、熱情、活潑、愛交際、有同情心、思想靈活等特點;也容易出現變化無常、粗枝大葉、浮躁、缺乏一貫性等特點。這種人活波、好動、敏感、反應迅速、喜歡與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和情感易變換。19、【育萃專家解析】B。解析:題干描述表明妙妙的思維不可逆,屬于前運算階段。20、【育萃專家解析】B。解析:概念學習指學會認識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并對同類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應。掌握了圓的特征即掌握了圓的概念,是概念學習。二、多選題1、【育萃專家解析】A.B.C.D。解析: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人類的學習有五類結果,表現為五種不同的能力,即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運動技能和態(tài)度。2、【育萃專家解析】A.B.D。解析:所謂接受學習,指人類個體經驗的獲得,來源于學習活動中主體對他人經驗的接受,把別人發(fā)現的經驗經過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轉化成自己的經驗。接受學習區(qū)別于發(fā)現學習之處,在于這種學習中,主體所得到的經驗是來自經驗傳遞系統中他人對此經驗的傳授,并非來自他自己的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低級的接受學習主要表現為‘呆讀死記”“一知半解”“半通不通”。高級的接受學習則表現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精通”或“融會貫通”等??傊?,不能認為接受學習是低級的。3、【育萃專家解析】A.C。解析:內部學習動機是由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外部學習動機是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認知內驅力是指學生渴望認知、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及陳述和解決問題的傾向。它指向學習任務本身,屬于內部動機。自我提高內驅力是一種通過自身努力,勝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從而贏得一定的社會地位的需要。它指向一定的社會地位,屬于外部動機。附屬內驅力是指個人為了保持長者們(如家長、教師)或權威們的贊許或認可,表現出來的一種把學習或工作做好的需要。附屬內驅力是一種間接的學習需要,屬于外部動機。所以與學習直接相關的動機是內部學習動機、認知內驅力。4、【育萃專家解析】A.B.C.D。解析:A項成績的好壞并不完全取決于練習的頻率,還取決于學生自身、教師以及其他社會因素。B項動機和效果在許多情況下并不一致,在任務難度較大時,低水平動機更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C項錯誤在于不是沒有受到影響,而是由于近因效應。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yōu)于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D項錯誤,學會騎自行車需要操作技能的掌握。5、【育萃專家解析】A.B.C.D。解析:常用的精細加工策略包括記憶術、做筆記、提問、生成性學習、利用背景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等。6、【育萃專家解析】A.C.D。解析: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ACD三項屬于遷移,B項屬于原型啟發(fā)。7、【育萃專家解析】A.B。解析:動作技能與智力技能的區(qū)別體現在動作的對象、動作的結構、動作的執(zhí)行三個方面。8、【育萃專家解析】B.C。解析:習俗道德水平是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的第二級水平。這一水平的特點是,兒童著眼于社會的期望和要求,衡量道德的價值在于做好事或盡義務,在于別人的期待和傳統秩序的保持。此水平包含兩個階段:一是尋求認可階段(又稱好孩子定向階段)體是社會秩序與權威的支持階段)。9、【育萃專家解析】A.B.D。解析:自我肯定性訓練,也叫“自信訓練”“果敢訓練”,其目的是促進個人在人際關系中公開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和觀點,維護自己的權益也尊重別人的權益,發(fā)展人的自我肯定行為。因此,ABD項這幾種心理問題可以使用自我肯定訓練輔導。10、【育萃專家解析】A.C.D。解析:研究表明,那些具有兒型人格、低自尊和外控型的教師容易產生職業(yè)倦怠。三、判斷題1、【育萃專家解析】J。解析教師勞動具有連續(xù)性和廣延性。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會隨著學生學業(yè)的結束而消失,而是會在學生長期的實踐中更趨于完善和成熟。2、【育萃專家解析】X。解析:由學校開發(fā)的課程,屬于校本課程。3、【育萃專家解析】J。解析:課程資源是指課程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課程資源的結構包括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文化館、校外圖書館、博物館、民風民俗屬于校外課程資源或社會課程資源。4、【育萃專家解析】X。解析:形成性評價以改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目的,側重于過程。5、【育萃專家解析】J。解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比較膚淺,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所以,這句話體現了知行統一的德育原則。6、【育萃專家解析】J。解析班集體輿論是班集體生活與成員意愿的反映。正確的班集體輿論對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同化、激勵的作用。7、【育萃專家解析】X。解析: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具有自愿性。8、【育萃專家解析】X。解析定勢是指重復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tài)。定勢在問題解決中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當問題情境不變時,定勢對問題的解決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問題的解決;當問題情境發(fā)生了變化,定勢對問題的解決有消極影響,不利于問題的解決。9、【育萃專家解析】X。解析:短時記憶的容量大約為7±2個組塊。瞬時記憶的容量很大,但時間極短。10、【育萃專家解析】甲解析:一般能力又稱基本能力,通常是指那些在各種活動中都必須具備的能力。例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也稱為智力。四、案例分析1、【育萃專家解析】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qū)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目的不同。素質教育是使每個學生開發(fā)潛能,獲得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應試教育是適應上一級學校的選擇需要,以通過考試和選拔為目的。(2)教育對象不同。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重在“普及”,促使每個學生充分發(fā)展的“通才教育”。應試教育是面向少數學生而忽視多數學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3)教育內容不同。素質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fā)展的教育。應試教育則完全圍繞應試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學什么,常常忽視德育、體育、美育等,是一種不完全的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應試教育則是為了應試而教,為了考試而學。2、【育萃專家解析】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guī)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也是促進受教育者品德矛盾的積極轉化與調節(jié)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