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歷史導學案_第1頁
教學設計 歷史導學案_第2頁
教學設計 歷史導學案_第3頁
教學設計 歷史導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榆縣第八中學校八年級歷史導學案課題:第14課難忘九一八課型:新課主備人:陳艷秋審核:宋曉瑜年班姓名:組名:學習目標::1、了解九一八事變,知道中國局部抗戰(zhàn)從此開始。2、了解西安事變,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學法指導:1.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結合學習目標和導學案,閱讀教材70——72頁全課內(nèi)容,重要人名、地名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組長組織組員對導學案進行討論,幫助有展示、點評任務的同學高效完成任務。學習過程:1、資料收集、背景延伸:日本為什么要發(fā)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1).日本大陸政策侵占中國的臺灣→征服朝鮮→侵占中國東北和蒙古→征服全中國→侵占亞洲,征服世界。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

-----《田中奏折》(2).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jīng)濟危機,日本為轉移國內(nèi)人民視線,緩和階級矛盾,醫(yī)治危機造成的創(chuàng)傷,日本為擺脫危機加緊侵略中國。(3).蔣介石政府全力“剿共”,歐美列強忙于應付本國危機,無遐東顧,日本有機可乘。一、1.自主學習:閱讀課本70---71頁“九一八事變”一目,找出九一八事變時間、地點和簡單經(jīng)過。并展示,其他同學在教材上勾畫、標注。

2.合作學習:日本侵略軍侵略中國東北,為什么先制造柳條湖事件?(師徒對學,小組交流,小組派代表展示。)3.合作學習: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中國各界有何反應?(蔣介石、全國人民、中國共產(chǎn)黨、東北人民和為撤走的東北軍)小組成員間交流形成結論,分組總結展示。蔣介石(國民黨):(結合材料①)九一八事變以后,蔣介石對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什么政策?結合材料分析。閱讀材料:九一八事變前后蔣介石給張學良的電文:事變前:“無論日本軍隊此后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沖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于不顧.”事變后:“力避沖突,以免事態(tài)擴大.”東北軍對此的反應:“士兵各持槍實彈,怒眥欲裂,狂呼若雷,群請一戰(zhàn),甚有持槍痛哭者,揮拳擊臂者.”②為什么蔣介石政府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結合材料(1931年8月22日,蔣介石在南昌講話時說:“中國亡于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茍延殘喘;若亡于共產(chǎn)黨,則縱肯為奴隸亦不可得?!保┱埻瑢W們分析。

全國人民:中國共產(chǎn)黨: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二、1.大聲朗讀課文71—72頁,根據(jù)自己的了解講述西安事變的大概情況,以小組為單位,組內(nèi)交流,派代表講述。2.張學良、楊虎城是蔣介石的部下,他們?yōu)槭裁锤摇耙韵路干稀保垩菏Y介石呢?提示:西安事變的背景1.日軍:加緊侵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2.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張,要求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3.張、楊個人:張、楊出于愛國之情接受中共的主張,并多次要求蔣介石聯(lián)共抗日;4.蔣介石:蔣介石拒不接受聯(lián)共抗日的主張,繼續(xù)圍剿紅軍;體會張、楊的愛國情懷材料:我們?yōu)槭裁催@樣,為爭地盤嗎?不是!為泄私憤嗎?也不是!“我們反對政府屈辱的外交!國都要亡了,還在這里出死力自相殘殺,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國運動的八項主張?!薄?936年12月16日張學良、楊虎城《告全體將士書》周恩來高度評價他們是:“千古功臣、民族英雄”3.辯論會:西安事變震驚全世界,引起了國內(nèi)外各種政治勢力的強烈反響。如何處置蔣介石呢?是殺是放?(全班分兩組進行辯論,南組正方“殺蔣”派,北組反方“放蔣”派)。正方:殺蔣派反方:放蔣派反思總結,情感升華:歷史老人守望著歲月的變遷,他的眼眸噙著從未干涸的血淚??v然曾經(jīng)的硝煙彌漫已化作今天的靜默無言,民族的苦難又豈能因年華的逝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