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_第1頁
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_第2頁
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_第3頁
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_第4頁
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第第頁教學設計方案集錦八篇教學設計方案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自主熟悉本課12個生字,讓同學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識字,激發(fā)同學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和主動識字的愛好。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體驗生活的童真童趣,激發(fā)同學對大自然的寵愛之情,樹立愛護大自然的意識。

3、能正確、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初步感知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感受、體驗生活的童真童趣。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導同學自主熟悉本課12個生字,讓同學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識字,激發(fā)同學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和主動識字的愛好。

2、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指導朗讀理解課文1~2節(jié)。

4、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小伴侶們,這幾天池塘里的荷葉長得可好了,看,老師把它帶來了。

簡筆畫荷葉:

出示“荷葉”,正音。誰有方法記住我們這位新伴侶呢?

2、如今,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

出示課件。

啊,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同學說出“荷葉”)那誰能用自己的話夸夸荷葉呢?

同學回答后,老師板書:

圓圓。

3、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14荷葉圓圓:

同學齊讀課題。

4、學習句子:

點擊課件,出示句子:荷葉圓圓的,綠綠的。

5、指導朗讀:

能把你獨特的感受讀出來嗎?

指導獨特化朗讀第一段,重點讀好“圓圓的,綠綠的”感受荷葉之美,荷葉之可愛。

二、動畫朗讀,整體感知

小伴侶都很喜愛這些荷葉,有好多小動物也很喜愛荷葉呢!你想不想知道呢?讓我們來看一看,聽一聽吧!看誰最先看懂,最先聽懂。

(課件出示課文動畫朗讀)

溝通:

誰也很喜愛荷葉?

(板書:小動物貼圖)

三、自由讀課文

圈誕生字,記一記。

四、自主識字

1、(屏幕消失全文)請幾個小伴侶來讀一讀。這幾個小伴侶不僅把課文讀通順,就連隱藏在課文里的12個生字娃娃都讀準了。

2、(課件消失12個生字)瞧!生字娃娃來了,跟他們打打招呼吧。趕快借助拼音,把它們讀一讀、認一認。

3、認真看看,哪些字在你的生活中常常見到,對它比較熟識?

小結:

只要在生活中主動地觀看,主動地發(fā)覺,就能熟悉好多好多的字啊!

4、剩下的這些字,或許你不太熟識,怎樣熟悉它們呢?來,動動腦筋,想想方法,記住它們的模樣吧。自己試一試,怎樣記住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

5、小伴侶們肯定還有很多識字的好方法,來,咱們每個同學選擇自己記得最好的一個字在四人小組里溝通溝通,展現(xiàn)展現(xiàn)。

6、信任大家已經(jīng)記住了它們的樣子。來,咱們一起來讀一讀。點擊課件去掉生字拼音。

(讀給同桌聽聽,相互考考,還有不會的生字,請同桌關心關心。)

7、來,咱們來做個嬉戲──青蛙跳遠,看誰是跳遠能手。出示嬉戲課件,請同學上點擊生字,并點擊響應的拼音,這樣青蛙就會跳到那張荷葉上,隨之變成生字。找對了,同學齊讀。

五、美讀其次節(jié)

1、自由讀其次節(jié):

想想你讀了知道了什么,能不能加上動作表演。

2、溝通,結合:

⑴指名回答讀懂了什么?

并指名朗讀,評價。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聽他讀,你聽到了什么?

⑵你知道什么是搖籃嗎?看課件。如今,讓我們也來做小水珠,一起體會體會,輕輕閉上眼睛,小伴侶,你如今變了,就是小水珠了,你躺在搖籃里,心情興奮嗎?為什么這樣興奮?

試讀(興奮)。

如今小水珠睜開亮晶晶的眼睛了,肯定看到了好多,說說看到了什么呢?請你說一說。

⑶(課件)大家看,小水珠正舒舒適服地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這么舒適的搖籃,讓我們和小水珠一塊再去感受一下吧!一起再讀讀這段話。

⑷表演讀。

六、指導寫字

1、讀生字:

是、朵、美

并組詞。

2、認真觀看:

說說你要提示大家留意什么?

3、老師范寫,同學練習。

4、展現(xiàn)臺評議。

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穩(wěn)固12個字,會寫“我、機、葉”三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課文中小動物喜愛荷葉的心情,再一次體會荷葉的美,激發(fā)對大自然的寵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⑴齊讀生字。

⑵開火車讀。

⑶嬉戲:

青蛙跳傘。

2、有感情朗讀第1、2兩節(jié)。

3、導入:

池塘里的荷葉真美啊,小水珠喜愛它,把它當作了搖籃。還有好多小動物也喜愛它呢,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其它的小伙伴吧!

二、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播放動畫課件:

小蜻蜓綻開翅膀立在荷葉上;小青蛙蹲在荷葉上放聲唱歌;小魚兒在荷葉下游來游去。

同學在音樂聲中觀賞,自由說出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這幾個小伙伴。

老師引導:

它們在這一池荷葉中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們一起學習2~5自然段。

(課件出示課文內容)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⑴自由讀3~5自然段:

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⑵同學讀后自由匯報知道的內容。

⑶再自由讀一讀:

想想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⑷同學充分質疑。

⑸4人小組合作學習:

商量解疑。

(老師參加商量)

⑹匯報溝通:

老師適時利用課件的分段學習,幫助解疑,課件出示圖片理解歌臺、停機坪。

⑺指導朗讀:

你最喜愛誰,選最喜愛的小動物讀一讀這一節(jié),想想你讀懂了什么,然后表演表演。

①指名讀。

②挑戰(zhàn)讀。

③想象讀,適時引導:

小蜻蜓在荷葉上休息夠了,又要起飛了,它要去干什么呢?

小魚捧起水花,在對我們說話呢?說了什么呢?

④帶上頭飾表演讀,評議:

如今我們戴上頭飾就是了,讓我們也來做小青蛙、小魚、小蜻蜓,一起體會體會,輕輕閉上眼睛,小伴侶,你如今變了,就是小蜻蜓綻開翅膀立在荷葉上觀看美景;小青蛙蹲在荷葉上放聲唱歌;小魚兒在荷葉下愉快地游來游去、你們心情興奮嗎?為什么這樣興奮?

試讀(興奮)。

同學上臺表演讀。

三、拓展課文,實踐感知

1、還有好多的小動物也喜愛這秀麗、可愛荷葉呢!瞧,它們倆會把荷葉當什么?會怎么說呢?

(課件出示小鳥和七星瓢蟲)

2、同學自由說。

3、小組商量:

還有哪些小伙伴會來,它們會對荷葉說什么?

4、個別自由說。

5、你們要對荷葉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自由說)

6、學習樂園:

讓同學了解荷花,增長學問。

課件出示資料:

荷花。

四、指導寫字

小伴侶剛剛觀賞了很美很美的圖片,讀了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那么,你們還能寫出很美很美的字嗎?

1、讀生字:

我、機、葉

(課件出示)

2、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我”請你先說說筆順,齊書空。老師范寫,同學跟寫

3、“葉”和“機”,觀看結構,說說要寫好這兩個左右結構的字,要留意什么?

如今我們看看“葉”,怎樣擺才好看?

范寫,同學描紅,作業(yè)展現(xiàn),評議。

出示“機”,說說要寫好這個字,你要提示大家哪一筆?

留意機與朵的區(qū)分。

范寫,同學描紅,作業(yè)展現(xiàn),評議。

五、作業(yè)菜單

任選一題:

1、畫畫寫寫:

荷葉是我的……

2、想想演演:

想想自己是個……,你想怎樣對荷葉說。

3、讀讀背背:

找出自己喜愛的句子背背。

【板書】

14荷葉圓圓

小水珠(圖)搖籃躺

小蜻蜓(圖)停機坪停

小青蛙(圖)歌臺蹲

小魚兒(圖)涼傘游

教學設計方案篇2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學寫毛筆字。

2、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地寫在括號里。

3、練習正確地搭配動賓結構的詞組。

4、練習結合語言環(huán)境為帶點的詞找反義詞。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李清照的詞《如夢令》。

7、搜集反映家鄉(xiāng)改變的資料,學寫導游詞,當眾自我介紹。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清題目,明確要求。

2、指導書寫。

〔1〕認真觀看每一個字的行書特點。

〔2〕在自備本上練習基本筆畫,老師提示運筆方法。

〔3〕老師示范板演,要求同學留意觀看行書運筆的過程和特點。

〔4〕同學在自備本上練習上述幾個字。

3、同學按要求練習描紅。老師提示握筆的姿態(tài)及坐姿。

4、反饋溝通。將寫得好的字展現(xiàn)給大家看,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其次題

1、審題。自己讀一讀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小黑板出示題目,指名同學讀題,其余同學邊聽邊查找句子中用錯的字。

〔2〕提出做題的要求:查閱字典,查找規(guī)律。

3、同學做題,老師巡察輔導。

4、反饋溝通。確定正確答案,將發(fā)覺的問題提出來商量。

三、教學第三題

1、同學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先讓同學讀詞語,再集體讀兩遍。

〔2〕舉例分析,把握規(guī)律。

〔3〕讓同學用畫出表示某種行為或動作的詞,想一想:它們分別可以和哪個詞搭配?為什么?

3、作業(yè):用連線的方式將所列詞語兩兩搭配。

4、反饋溝通。

5、課堂作業(yè):將題2和題3按練習要求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

其次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讀題,想一想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默讀題目。

〔2〕商量每題中加點的詞各有哪些反義詞。

〔3〕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思索這里帶點的詞的反義詞該填什么。

3、同學完成作業(yè),在書上填寫。

4、反饋溝通。同學匯報作業(yè)的完成狀況,反復讀讀填好的句子,最好背下來。

二、教學第五題

1、指名讀題。

2、指導。

〔1〕同學自由讀12條成語。

〔2〕指名讀、齊讀。

〔3〕說說這12條成語可以分成幾類。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

3、同學大聲自由練讀,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溝通。

三、教學第六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同學們自己讀讀《如夢令》,把句子讀通順。

〔2〕啟發(fā)商量如夢令是什么。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3〕老師范讀。

〔4〕同學自由輕聲試讀,邊讀邊想想詞的大意。

〔5〕讓同學嘗試著說說詞的大致內容,老師結合重點詞語作適當點撥。

〔6〕老師講解后再次范讀。

3、自己練習朗讀,在充分練讀的基礎上,讓同學練習背誦。

4、反饋溝通。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指名讀,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講清介紹的范圍: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寶貴的動物和植物、礦產(chǎn)資源、民風民俗、民間故事

〔2〕圍繞以上幾個方面,組織商量。

〔3〕引導同學思索:那么多的內容,你準備選哪方面?通過什么渠道搜集資料?

〔4〕講清寫導游詞的要點:資料要翔實,條理要清晰。

3、練習。同學按要求練習寫導游詞,向小組的同學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4、反饋溝通。

〔1〕老師對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評議。

〔2〕老師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花生的好處與特點。

2、認同做人不應只講風光,應當有真才實學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及難點】

認同做人不應只講風光,應當有真才實學的道理。

【教學預備】

鋼琴曲《秋日的私語》。

【教學過程】

一、了解花生的好處與特點

1、了解同學對花生的熟悉:

⑴出示一捧花生。

⑵老師:

花生對于大家來說并不生疏,那么在生活中花生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呢?

⑶組織同學暢談溝通。

2、熟悉文中花生的特點:

⑴老師:

剛剛大家都談了自己對花生的熟悉,課文的其次段也是在寫談論花生,讀讀這一段,讀后你覺得文中描寫的花生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⑵同學自讀品嘗,老師巡察。

⑶組織同學商量溝通,老師隨機點評:

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價錢廉價。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

估量同學對于概括花生的這一特點存在困難,可作如下設計:

①老師:

這段話中除了寫花生還寫到了蘋果、桃子、石榴,請大家把寫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來,好好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課文中描寫的這些水果給你的感覺怎樣?

(炫耀自己,夸耀自己。)

②老師:

再請大家讀讀寫花生的句子,與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給你什么感覺?

(不炫耀自己。)

③在同學有所感悟的同時要引導他們反復讀好有關詞句,特殊要讀讀出花生與蘋果、桃子、石榴的對比反差。

④老師:

剛剛大家通過讀課文對花生有了新的熟悉,你能不能用一組關聯(lián)詞把文中花生給你的印象說出來。

(雖然花生好處許多,但是從不炫耀自己。)

二、讀、悟父親教育我們的話

1、整體感知:

⑴老師:

父親在縣城做官,平常公務繁忙,抽空來過收獲節(jié),莫非只是為了向我們介紹花生嗎?明顯不是。那么,父親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請大家放開聲音朗讀12~14自然段,你讀懂了就舉手。

⑵組織同學溝通。

2、自讀感悟:

⑴老師:

在父親教育我們的這幾個自然段中,哪些詞語或句子,你讀了以后覺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記號并寫下你讀了這寫句子后的體會。

⑵同學自讀品嘗,老師巡察。

⑶老師:

如今,請大家把你的體會有感情地讀出來。

(在反饋溝通中,引導同學分清“講風光”與“只講風光”的相異之處。)

3、深化認同:

老師:剛剛大家都談了自己的感想,老師讀了以后,也有許多話想說,我把它寫成了一首詩獻給大家。

(配樂詩朗誦。)

我愿……

我愿,我愿是一支粉筆,用我雪白的身軀,

去譜寫生命的樂章。

我愿,我愿是一支蠟燭,在黑暗中悄悄地,

燃燒,用我的光和熱。

引著孩子們走向光明。

或許,一路上沒有鮮花與掌聲相伴,

但我無怨無悔,由于我堅信,

人生的價值,

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

4、積累語言:

⑴同學有感情地朗讀12~14自然段。

⑵同學自由背誦12~14自然段。

⑶同學默寫所背的話。

三、結課

老師:父親在百忙之中,抽身前來過收獲節(jié),正是想通過談論花生告知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牢記父親對我們的期望,再次有感情到讀讀其次段。

【板書】

落花生好處許多不炫耀自己

做人做個有用的人不要只講風光

教學設計方案篇4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解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鄭人買履》所蘊含的寓意,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學習重點】

學習并把握文中一詞多義、通假字、特別句式等。

【學習難點】

理解《鄭人買履》所蘊含的寓意,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自學、引領、商量、點撥

2、查、劃、寫、記、練、思

【教學預備】

《古代寓言二則》課堂學習活動單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喜愛猜謎語嗎?今日老師先說個謎語給大家猜猜,請聽好:稀奇奇怪兩只船,沒有槳來沒有帆。白天載人四處走,夜晚橫臥在床前。〔同學回答謎底〕

“鞋”在古時候也叫“履”。這節(jié)課我就帶著我們聰慧的同學們穿過時空隧道,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戰(zhàn)國,去看一看在那兒發(fā)生的一個與鞋有關的故事——《鄭人買履》。二、目標展現(xiàn)

首先請同學們來熟識并解讀下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解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鄭人買履》所蘊含的寓意,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三、活動方案

活動1:熟讀翻譯課文

1、今日我們學習的文章是寓言故事,信任同學們對于寓言的閱讀不在少數(shù),不過我們今日接觸的是文言文。首先我們要學會古文是如何來朗讀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同時請2位同學上黑板演示要留意的字音,3分鐘之后請每小組代表來朗讀,留意正確停頓、突出重音外,還應留意語氣和節(jié)奏。

2、同學們讀的都特別棒。讀書讀書,朗讀當然重要的,但是古文我們還需要能夠讀懂文意,下面請同學們依據(jù)預習來向大家說說你學到了哪些文言字詞?你能夠翻譯整篇課文嗎?等下請同學們向大家展現(xiàn)下你完成的預習問題三。

活動2:文言現(xiàn)象積累

到此我們學習把握了一些文言字詞,那同學們,你覺得那些文言字詞是需要重點把握,哪些句子是別出心裁的呢?請小組商量并向大家展現(xiàn):

1、歸納文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

〔1〕自度其足:動詞,〔duó〕量長短

〔2〕吾忘持度:名詞,〔dù〕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2、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同“座”,座位

〔2〕反歸取之:同“返”,返回

3、特別句式積累:

〔1〕定語后置句:鄭人有欲買履者有欲買履之鄭人

〔2〕倒裝句:何不試之以足?何不以足試之?

活動3:讀懂了文章的大意,如今就需要我們來思索文章的內涵了,首先告知大家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從這個故事中你們發(fā)覺什么隱秘了嗎?而這個故事對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又有什么啟示?

寓意:做事不從客觀實際動身,只信任以往的閱歷或書本上的教條是愚蠢的,不會勝利的。

啟示:告知我們書本上的東西并不肯定牢靠,依據(jù)現(xiàn)實需要大膽地試,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隨機應變,不行頑固守舊,不知變通,否則就會鬧出笑話。

活動4:嘗試背誦課文及重要字詞→小組內一對一背誦,過關

四、歸納總結

這是我們學的第一篇古文,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我們都有什么收獲?

示范:1、這節(jié)課我把握了這些重點文言字詞;

2、我能夠翻譯整篇文章大意了;

3、我從這節(jié)課中了解了《鄭人買履》這則寓言的…寓意;

4、從這兩則寓言中我能夠聯(lián)系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并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了。

五、老師小結

這則寓言中的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信任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信任自己的腳,因此鬧了大笑話,說明這個鄭人的思想僵化、不知變通。而我們以后就要引以為戒,要做一個適應時代進展的現(xiàn)代人。

【答案】1.〔1〕《韓非子》戰(zhàn)法2.duódù3.〔1〕鄭人/有欲買履者4.〔1〕量長短代詞,代量好的尺寸5.〔1〕先自己量好腳的尺碼,卻將量好的尺碼放在座位上?!?〕寧可信任尺碼,也不信任自己。6.〔1〕坐,同“座”,座位?!?〕反,同“返”,返回。7.鄭人買履挖苦了那些固執(zhí)己見,墨守成規(guī),處理問題不從實際動身,不敢大膽嘗試的人。

其次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借助課文解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3.理解《刻舟求劍》所蘊含的寓意,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學習重點】

學習并把握文中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特別句式等。

【學習難點】

理解《刻舟求劍》所蘊含的寓意,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方法】

1、自學、引領、商量、點撥

2、查、劃、寫、記、練、思

教學設計方案篇5

實施素養(yǎng)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教學質量的凹凸取決于課堂教學設計。

為了提高廣闊學校數(shù)學老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力量,同時也給廣闊學校數(shù)學老師供應一個展現(xiàn)力量的機會,由教育部西南高校基礎教育課程討論中心和北碚區(qū)老師進修學院聯(lián)合組織了新課程學校數(shù)學課堂教學設計大賽。北碚區(qū)的每個直屬學校和鎮(zhèn)教育中心均參與了此次大賽,并得到了廣闊數(shù)學老師的踴躍參加,共收到181份教學設計。經(jīng)過評委的仔細評比,評出了一等獎35名,二等

將42名,三等獎59名。

教學設計方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感受“熟字加筆畫”是一種有效的記字方法。

2、積累ABAB式的詞語。

3、進行分類指導,加強口語表達的訓練。

4、培育同學自主閱讀的習慣。

5、重點練習相關的基本筆畫,培育同學良好的觀看和書寫習慣,并溝通書寫的感受。

6、對同學進行觀看、想象和表達訓練,鼓舞同學敢于與他們溝通。

二、教學重點

1、把握相關的字、詞、句的訓練。

2、培育同學自主的閱讀習慣。

3、訓練同學養(yǎng)成良好的觀看、書寫習慣。

三、教學難點

注意口語表達的綜合訓練

四、教學預備

自制相關練習卡。

五、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好玩的漢字。

(感受并穩(wěn)固“熟字加筆畫”的識記方法)

引導觀看,發(fā)覺規(guī)律,激發(fā)愛好。

1、老師出示字卡指名帶讀:口、四、古、田、白、由。

2、再讀六個字,你發(fā)覺了什么?

后五個字都是給口字加上兩筆所組成的。

3、請你也來試一試。(準時鼓舞、表揚組成其他字的同學)

4、擴展訓練:

(1)試著給口字加上三筆或四筆。

(2)小組學習:自己找可添加筆畫的字。

例:“日”加一筆:田、申、白、旦、舊……

加兩筆:百、自、早……

(3)小組匯報。

(二)詞語超市。(引導同學對所學的特別形式詞語歸類積累)

讀中發(fā)覺規(guī)律:

1、老師出示詞卡,指名帶讀。

2、請同學再讀:發(fā)覺了什么?(一、三相同;二、四相同,是ABAB式)

3、老師范讀,同學聽讀:聽出了什么?(體會ABAB式詞的強調作用)

4、請同學自己練習讀。

小組合作學習:說一說,在生活中還用到過這樣的詞語嗎?

豐富詞語積累:請同學將自己喜愛的ABAB式詞積累到“我的詞語庫”中。

(三)選詞寫話。(口語表達訓練)

1、請同學自讀詞語。(讀準字音)

2、指名帶讀。

3、老師帶同學理解詞語大意。(提示詞語的使用范圍)

4、請同學自選詞語練習說話。

有愛好的同學可選用兩個或多個詞語說句子。

5、指名反饋。(準時鼓舞、表揚同學)

(四)閱讀觀賞。(培育同學自主閱讀的習慣)

1、請同學自由輕聲讀古讀。(讀準字音,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認讀)

2、老師范讀,同學聽讀。

3、請同學再練讀。(老師巡察,了解狀況,進行個別輔導)

4、指名反饋。(配樂朗讀)

(五)作業(yè)。

朗讀古詩。

其次課時

(一)寫字板。

1、請同學自讀所給漢字。指名認讀。

2、學習“遲”字。

(1)同學按筆順自學“遲字”。(了解筆順規(guī)章:先里后外)

(2)重點指導寫好走之旁。(三筆寫成)

(3)同學練寫“遲”字。

3、小組學習:觀看其余的字。

(1)重點觀看,說一說哪個字比較難寫。

(2)老師范寫。

(3)同學練寫。

(二)語文生活。

1、看圖思索。

課本第51頁圖上的猴子、小熊和小白兔舉著相機照什么呢?

2、想象訓練。

小小的照片能登記美妙的時刻。請同學們拿出自己預備的照片。

3、小組學習。請同學介紹自己照片的故事。

請小組推舉本組說的最好的同學進行匯報。老師指導,要求不要過高,說出給誰拍照,為什么拍照即可。

4、請同學們動筆,把這個拍照片的故事試著寫一寫。(依據(jù)自己的實際水平寫)

(三)作業(yè)。把想象的內容寫成幾句話。

教學設計方案篇7

【學習目標】

1、背誦并翻譯課文,把握相關文言實詞。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3、理解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及的思想感情。

【課時支配】

兩課時。

【課前預備】

1、同學預備:

⑴熟讀課文,識記字詞。

⑵依據(jù)課文內容,構思文章意境。

2、老師預備:

⑴網(wǎng)上搜集有關資料備案,開拓同學視野。

⑵制作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1、學習《陋室銘》,背誦并默寫課文。

2、“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習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動植物會給我們帶來啟迪。筆直向上的白楊樹讓我們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勞作的小蜜蜂讓我們想到那些悄悄無聞、辛勤耕耘的人。假如你要借助某件事物來抒發(fā)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這種方法。今日我們要學習的這兩篇短文《陋室銘》?!稅凵徴f》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

“銘”和“說”,都是古代的文體。銘,用于述功紀行或警誡勸勉,文辭精練,有韻腳,讀來鏗鏘有力。說,這種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表達的思想與情感,寫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潑。

二、整體感知

根絕課文題目,思索文章內容:

1、為什么要為“陋室”作“銘”?

2、通過自讀激發(fā)同學閱讀愛好。同學們可以商量溝通。

3、齊讀《陋室銘》,鼓舞同學大膽指出自己認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先精確翻譯,然后再闡述理由。

觀點可能有這樣幾種:

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千古名句,又在開頭)

⑵“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話一言九鼎,在文中作總結)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p>

引導同學商量,在商量中理解所要表達的報復和情操。

三、研討品讀

大屏幕出示問題,同學翻譯原句并在小組中思索商量。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痹谖恼轮杏惺裁醋饔?

2、從哪些方面寫了“陋室”?

3、“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深刻含義?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讓同學在朗讀課文之后進行思索,四人小組商量。

明確: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边@是當時人們公認的道理,通過山水的“有仙則名”“有龍則靈”。類比立論,“陋室”有賢者居之則不陋。它是論點的提出更為自然,使讀者易于接受。

2、寫了陋室這些方面:

⑴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環(huán)境之清幽安靜,不染浮華;

⑵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jīng)。──生活情趣之高雅;

⑶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室主超凡脫俗

3、引用孔子的原話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上句“南陽諸葛亮,西蜀子云亭”已包含“君子居之”之意,再一次證明,自居之陋室不陋,從而說明自己超凡脫俗的胸襟,同時又奇妙的回應了開頭“惟吾德馨”一句,顯得意蘊含蓄,發(fā)人深思。

思索創(chuàng)作此文的目的(提示寫作背景)

引導同學們充分理解的心情,感受的理想和情操。

誦讀全文,5分鐘默寫。

四、作業(yè)

1、翻譯全文,并正確默寫。

2、預習《愛蓮說》。

其次課時

〖學習內容

1、學習《愛蓮說》,背誦并翻譯。

2、感受潔身自好,不同俗流的思想情操。

〖學習設計

一、導入

(大屏幕顯示白居易的詩《買花》:“地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想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shù)。灼灼百朵紅,戔戔步束素。上張帷幕庇,旁織籬笆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誤。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這首詩與《愛蓮說》中的哪句話描寫的情景全都?

這首詩寫的是文中“自李唐以來,世人盛愛牡丹”的社會現(xiàn)象,啟發(fā)同學思索“世人盛愛牡丹”,為什么“獨愛蓮”?

二、整體感知

(大屏幕出示一幅與課文描繪全都的照片)

1、老師范讀課文,同學跟讀,并用“~~~~”劃出表達蓮名貴品質的句子。

2、齊讀課文,思索:蓮的象征意義,應在同學品嘗、感悟的基礎上予以總結,提升。再次點出“托物言志”──以蓮花自比,借以抒發(fā)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精讀課文,研讀探究: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解釋和工具書翻譯。

留意把握文言詞:

可愛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褻玩

大屏幕出示問題組,小組商量溝通:

⑴全文的主旨是什么?

⑵三種花各象征了怎樣的人格?本文說明了怎樣的人生看法?

⑶你是否同意的觀點?你認為學習《愛蓮說》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提示:

1、愛蓮即愛君子之德。

2、他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更不愿像世人那樣追趕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不移,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3、引導同學學習君子之德,在現(xiàn)實中,遵守公民道德規(guī)范,做合格公民。

(言之成理即可)

三、指導同學背誦

1、全班齊讀課文。

2、個人自由速讀兩遍。

3、全班背誦。

4、指明背誦。

四、老師總結

正是由于給予了蓮這種美妙的象征意義,所以文人墨客常常引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的句子,同時也成為書畫者的心儀之物。

(展現(xiàn)同學們的繪畫作品,同學們依據(jù)課文內容作簡要評析。)

播放老師搜集的美麗圖片,開闊同學們的視野。

課件播放配樂錄象資料片《陋室銘》《愛蓮說》,同學們依據(jù)圖片齊聲背誦課文。

五、作業(yè)

1、總結文言詞“之”在本課中的幾種用法。

2、默寫《愛蓮說》。

3、試著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段話,300字左右。

〖參考資料

1、高潔人格的精神折光:

“說”,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行多得的傳世佳作。

周敦頤,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聞達。他的這種高潔的人品,誠如北宋文學大家黃庭堅所譽:“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而他的傳世散文佳作《愛蓮說》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懷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的對象,但大多數(shù)文人都是贊嘆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辟蹊徑,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行,從而也表現(xiàn)了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從內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其次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方義,分評三花,并以蓮自況,抒發(fā)了內心膚淺的概嘆。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于其一個“潔”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tài)的珍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里外貫穿、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尚品質;再次“可遠觀而不行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人格的寫照,是心志的自明,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其次部分得到明證。正如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潛臺詞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jié),寄予了對抱負人格的確定和追求,也反射出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妙情操。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謂高超之極。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穿全文,使得文章結構謹嚴。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美麗簡煉,確實是如蓮之美──“不枝不蔓”,沒有多余的無用之語。

2、周敦頤《愛蓮說》賞析:

周敦頤(1017~1073)是我國理學的開山祖,他的理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周敦頤從小寵愛讀書,在家鄉(xiāng)頗出名氣,人們都說他“志趣高遠,博學力行,有古人之風”。他的學問、氣度,也感動過很多人來追隨他學習,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程頤、程顥兩兄弟,他們后來都成了南宋一代有名的理學家。

公元1072年,周敦頤來到江西,創(chuàng)辦了濂溪書院,從今開頭設堂講學,收徒育人。他將書院門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號“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愛蓮花,便在書院內建筑了一座愛蓮堂,堂前鑿一池,名“蓮池”,以蓮之高潔,寄予自己畢生的心志。先生講學研讀之余,常閑逛賞蓮于堂前。后造就一篇《愛蓮說》,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行褻玩焉”成為千古絕唱,至今仍膾炙人口。

《愛蓮說》這篇作品,它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以蓮花來比方人格,以物擬人。以物擬人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是個常見的手法,是以物來比方人的某一種品行。這種做法還是一個特有的手法,這個手法一般稱作“比德”,就是拿某一個東西來比方某一種德行。特殊是在儒學的傳統(tǒng)里,這個“比德”還是常常用到的一種手法。比方孔子講“歲寒而知松柏之后凋”,就是拿松柏來比方人的這種“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這樣一種品行、一種頑強。在周敦頤之前,這種“比德”的手法人們用得比較多,但是假如我們看一看在漢民族的歷史上,在周敦頤之前,似乎用得更多的是像松、竹、梅、蘭、菊這些,通常說“歲寒四友”啊、“花中四君子”啊,都是這一類的。但是周敦頤的《愛蓮說》一出,以蓮花來比方君子的人格,就成為一種后來通用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周敦頤在這一點也有一個開山的意義。

那么周敦頤他為什么要寫這樣一篇《愛蓮說》,為什么要用蓮花來做比方,用蓮花來做比方和以往的這種“比德”的手法有哪些不同呢?這是我們讀這篇文章特殊要關注的。一般來說,比方說竹子,它以“直而有節(jié)”來比方君子的性格;松柏用它的'“長青”,特殊是冬天“不畏霜雪”這個特點來比方,都是比較直接的;而《愛蓮說》用蓮花來比方君子它就多了一層意思,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多了這一層就把人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加進去了。盡管周邊的環(huán)境很不好,你生存的環(huán)境或者你生長的環(huán)境都不是很好,但是你自己的人格可以完全是另外一種樣子,你可以是很高尚的。那么這一點是《愛蓮說》的一個特點。當然,他的寫作手法很好,把蓮花的姿勢用很美麗的語言表達出來,也使得他的這種設想、這種說法、這種觀點得以被大家很好地接受。那么這里面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周敦頤何以會想到這樣一個用蓮花來比方君子的人格,從而來說明人和環(huán)境的關系“出淤泥而不染”呢?這個可能又有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剛剛我講了,周敦頤是理學的開山祖。所謂“理學”就是糅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論,三家合一,最終通過整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思想流派。那么周敦頤的思想里,佛教的因素也不少,所以當時有個說法,叫“周茂叔、窮禪客”,“禪”呢,就是“禪宗”之“禪”,就是說他的思想里有佛家的因素。蓮花在佛教里是個常用的比方物,大家都知道觀音菩薩底下是蓮花寶座。另外在許多的佛經(jīng)里都有蓮花的喻,比方《維摩詰經(jīng)》里就講,說茂密的蓮花肯定是從淤泥里生長起來的,假如完全是凈水,就不會有一個茂密的蓮花。再比方,《華嚴經(jīng)》《探玄記》里面特殊就有兩段,和《愛蓮說》里的觀點有相像之處。比方說,它提到這個蓮花的特點,它說:第一就是香、其次就是凈──就是有芳香,然后呢本身是很干凈的。另外它也有個明確的表述,說蓮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當然不是說周敦頤的《愛蓮說》是從這個里面直接過來的,而是說這個里面的某些思想因子也給他以啟發(fā)。再加上周敦頤自己很強調人的人格修養(yǎng),理學的核心就是強調人要把自己的心性通過自己的修養(yǎng)提升到一個高的層次上,特殊是對于真理、對于道德,要有一種堅決的信念。那么他把他的這種哲學的、思想的觀點和歷史的傳統(tǒng),和一種其他的思想因子相融合,就寫了《愛蓮說》,而且形成了一個很獨特的比方,用一種很美麗的文字,得以廣泛地傳播。

《愛蓮說》很有意思,他把幾種花加以比較:說到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說到菊花,“花之隱逸者也”,那么最終他落到了蓮花上,我想這是幾種不同的人格、幾種不同的價值取向的比較。比方說“富貴”,你追求一種世俗的名利;比方隱逸,我對社會有一種社會責任的淡化。他強調蓮花,我想可能是在兩個層面上:一個層面上強調你和環(huán)境的關系。人周邊的環(huán)境不行能是很抱負的,環(huán)境上總有不如意的方,甚至于在某一個段落、某一個特定的時間里,甚至于可能是骯臟的,這都是有可能的。那么在這種狀況下你如何要保持自己的操守?你不能轉變環(huán)境,但是你可以轉變你自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想它是有啟發(fā)的。另外就是價值取向?!稅凵徴f》通過幾種花的比較,說明作為一個人,首先你要自己在精神層面上、在人格上,你要立得住,他把這個價值取向放在首位。我想這一點,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是同樣適用的,甚至可以說它有一種普世的原則。人生一世,你不能夠完全地被物欲遮擋了,總還是應當有一種精神上的凈土、精神上的家園。我想《愛蓮說》今日的意義首先應當在這里吧。

3、譯文: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和花,可愛的特別多。晉朝陶淵明唯獨寵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人的人們特別寵愛牡丹。我唯獨寵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穿,形狀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香氣遠播,更加芳香,筆直地干凈地立在那里,可以遠遠地欣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珍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人數(shù)當然就許多了。

4、劉禹錫《陋室鉻》賞析: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自稱為漢代中山王劉勝的后人。貞元九年進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任連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檢禮部尚書兼太子來賓。劉禹錫不僅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和哲學思想家,也是一位有著獨特成就的杰出詩人。

劉禹錫的《陋室銘》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名文”,但其實這篇名文卻是被“氣”出來的。據(jù)說當時劉禹錫被貶至安徽和州當刺史。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橫加刁難。先是支配他住在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沒有埋怨,反而還撰寫了一幅對聯(lián)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論?!边@個舉動可氣壞了知縣,于是他將劉禹錫的住宅由城南調到城北,并把房屋從三間縮小到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劉禹錫觸景生情,又寫了一幅對聯(lián):“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敝h見他仍悠閑得意,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他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終僅是斗室,想想這縣官實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憤然提筆寫下了《陋室銘》。

《陋室銘》流傳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聞天下。如今,劉禹錫當年的陋室位于安徽和縣城中,3幢9間呈品字狀的房屋,斗拱飛檐,白墻黑瓦,高雅古樸,靜謐靈秀。石鋪小院綠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蘊秀,令人好像嗅到濃郁的翰墨馨香。院內東側小巧精致的亭內,立有“《陋室銘》碑石”,上刻流傳千年的《陋室銘》全文,字為書法家孟繁青所書,風骨端凝,清秀悅目。主室正中,有劉禹錫立像一尊,瀟灑莊重,上懸“政擢賢良”匾額。陋室占地不廣,踱步其間,似覺人與自然在此得到凈化。

《陋室銘》通篇81字,情與景會,事與心諧。細讀此銘,不覺此室之陋,但覺此室之雅:環(huán)境之雅“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人文之雅,接納文人墨客,“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抒發(fā)了曠達致遠,不同流俗的珍貴氣質。劉禹錫為官,清廉無私,勤于政務,關懷民生;為文,超世出塵,大智大睿,為后人留下很多瑯瑯上口,富含哲理的詩歌和散文。

《陋室銘》特別短小,全篇僅81字,為什么卻能產(chǎn)生這么大的影響?

劉禹錫在中唐是特別出名的一個文學家,但是他當時最大的名聲是在詩這個方面,被稱作“詩豪”。唐詩史上有四個,“詩仙”、“詩圣”、“詩佛”還有“詩豪”,當然假如算李賀呢,還有“詩鬼”?!霸姾馈边@個“豪”,可見劉禹錫的風格,也可見他的地位。白居易有詩特地講到,劉禹錫和我一直齊名。所以他是以詩著稱的,不太以散文著稱。

《陋室銘》之所以能夠流傳,而且有這么大的名氣,我想可能有兩個緣由:一個緣由跟他在詩歌方面的這種造詣有關,他把寫詩的一些本事融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