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影視鑒賞》課件_第1頁
北京大學《影視鑒賞》課件_第2頁
北京大學《影視鑒賞》課件_第3頁
北京大學《影視鑒賞》課件_第4頁
北京大學《影視鑒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陳旭光講授影視鑒賞3/14/20231影視鑒賞教師及課程簡介3/14/20232影視鑒賞《影視鑒賞》教學進度一覽(大致)周次(日期)授課內容影片觀賞與分析第1周(2月25日):導論《影視概說》專題片《銀幕百年》第2周(3月4日):概說與總論(續(xù))元電影、電影中的電影、“窺視”《后窗》或《天堂影院》(部分)第3周(3月11日):第一章(總論一):“追求永恒”與“第七藝術”(總論二):電影藝術獨立之途(五階段)《紅色沙漠》等(片段)第4周(3月18)元電影:《開羅的紫玫瑰》(全)第5周(3月25日):《戰(zhàn)艦波將金號》(全)討論及講解第6周(4月1日)綜合性: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第7周(4月8日)《公民凱恩》(全)第8周(4月15日)全校運動會,停課一次第9周(4月22日)《公民凱恩》討論分析,征求意見,“綜合性”講解(續(xù))第10周(4月29日)電影文化《黃土地》或《紅高粱》部分、期中作業(yè)電影文化《頑主》(片段)《有話好好說》(片段第11周(5月13日)《羅生門》討論分析《羅生門》(全)第12周(5月20日)《疾走羅拉》(全)或----第13周(5月27日)電影美學風格類型第14周(6月3日)影視接受心理與影視批評第15周(6月10日)期末考試3/14/20233影視鑒賞導論二影視概說

1、“電影就是我們的生活”

2、影視是人類夢想的實現

、身體的想象的延伸

3、“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義

4、電影的復雜性

5、電影作為一門藝術

6、影視文化的負面價值導論二、電影概說

3/14/20235影視鑒賞1、電影就是我們的生活

A、觀影是我們日常生活方式一種B、我們的觀念、知識、經驗、生活也來自影視C、影視甚至虛擬、扭曲、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活(類像)“我們每天穿梭在廣告和報紙、攝影和雜志、電影和電視的視覺世界中。這個視覺帝國因其影像和塑造我們生活的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種形象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斷地從電影、時裝、雜志廣告和電視中選擇形象;它們代表了現實,并成為現實,成為經驗的符號和自我的符號。”——[英國]錢伯斯“不是藝術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藝術”——王爾德美國電影《搖尾狗》(WagtheDog,1998)、《楚門的世界》的寓言性3/14/20236影視鑒賞2、人類夢想的實現、身體的延伸“永恒”之夢、“千里眼”、“順風耳”、狄德羅的夢想“時間和空間變得很靈活,可以任意收縮和擴展;時間延續(xù)的年代順序和相對價值不再同現實相吻合;首尾呼應的情節(jié)可以延續(xù)幾分鐘或幾個世紀;從慢動作到快動作的轉換加強了兩者的沖擊力。電影的發(fā)明似乎是為了表現已深深植根于詩歌的下意識生活————”路易布努艾爾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劉勰媒介是人體的延伸。————麥克魯漢3/14/20237影視鑒賞電影是一項企業(yè),也是一門藝術,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存在。[法]馬賽爾馬爾丹商品藝術品文化工業(yè)大眾傳媒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4、電影的復雜性3/14/20239影視鑒賞5、電影作為一門藝術我們是目睹一種不尋常的藝術,也許是唯一的現代藝術誕生的見證人,因為它既是技術的產物,又是人類精神的產物。————[法]德呂克核心性共性:主體實現寄托情感/形象性/表現性與虛構性電影的藝術定位:1、形象存在方式:時空綜合藝術2、藝術感知方式:視聽綜合藝術3、藝術存在形態(tài):動靜綜合藝術3/14/202310影視鑒賞時間藝術:音樂、文學一、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時空綜合藝術:戲劇、影視空間藝術:繪畫、建筑、雕塑

視覺藝術:繪畫、雕塑二、藝術感知方式:

聽覺藝術:音樂視聽綜合的想象藝術:戲劇、影視想象藝術:文學

靜態(tài)藝術:繪畫、雕塑、建筑三、藝術存在形態(tài):動靜綜合藝術:影視動態(tài)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影視3/14/202311影視鑒賞6、電影的負面性電影可以說是一種能夠適合大眾需要的,無需化多大氣力的娛樂媒介,因此人們稱電影為‘給那些沒有閱讀能力的人閱讀的關于生活的連環(huán)圖畫’。[匈]豪澤爾意識形態(tài)欺騙性(影像的虛假性)游戲沖動:感性沖動/理性沖動“單面人”(馬爾庫塞)電視人\容器人“感官全面解放的人”(馬克思)3/14/202313影視鑒賞導論思考題:1、電影作為一種新藝術得以成立嗎?其成立的條件和理由有哪些?2、你如何理解“當代文化正變成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這句話的深刻含義?2、試分析影視的藝術特性和傳媒特性。3、請試作影視文化負面性批判。4、請思考電影與電視的區(qū)別。3/14/202314影視鑒賞第一講電影藝術總論“人啊!認識你自己!”————古希臘阿波羅神廟箴言論勤奮你不及蜜蜂/論敏捷你更像一個懦蟲/論智慧你又低于高級的生物/可是人類啊!/你卻獨占藝術![德]席勒《詩》我們是目睹一種不尋常的藝術,也許是唯一的現代藝術誕生的見證人,因為它既是技術的產物,又是人類精神的產物?!聟慰?/p>

3/14/202315影視鑒賞一個耐人尋味的反向序列:

電影-攝影-繪畫和雕塑-木乃伊

電影和造型藝術的產生一樣,都是出于人類‘用形式的永恒去克服歲月流逝的原始需要有關’----[法]巴贊電影藝術成因的兩個要素:1、心理學視角:“窺視欲”《后窗》、《十誡之情誡》“銀幕即窗戶”(巴贊)2、物理學視角:視覺滯留原理3/14/202317影視鑒賞觀眾在電影中“所看到的運動好象是真正的運動,實際上是他自己心中制造出來的。連續(xù)的畫面的殘像,并不能完全代替尚未中斷的外部刺激,這就是說,其中的必要條件是內在的心理活動,把支離破碎的局面統(tǒng)一起來,形成連續(xù)運動的觀念。因此,------電影的縱深,不過是縱深的暗示。換言之,那是用我們自身的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縱深,而不是實際存在的縱深。”[德]敏斯特堡“我的那架東倒西歪的攝影機是我的第一個魔術箱。即使到今天,我仍然以一種孩子的式的興奮心情提醒我自己說,我實際上是一個魔術家,因為電影根本上是一種欺騙人的眼睛的玩意兒------當我放映一部影片時,我就是在做一件欺騙人的勾當。我用的那種機器在構造上就是利用人的某些弱點,我用它來隨意撥弄我的觀眾的感情,使他們大笑或微笑,使他們嚇得尖叫起來,使他們對神仙故事深信不疑,使他們怒火中燒,驚駭萬狀,心曠神怡或神魂顛倒,或者厭煩莫名,昏昏欲睡。因此我是一個騙子手,而在觀眾甘心受騙的情況下,又是一個魔術家。”

[瑞典]伯格曼3/14/202318影視鑒賞[法]杜桑(迪尚,DUCHAMP)《下樓梯的女裸體》3/14/202319影視鑒賞《后窗》中的“謀殺情節(jié)劇”3/14/202321影視鑒賞盧米埃爾兄弟:《工廠大門》3/14/202322影視鑒賞盧米埃爾兄弟:《火車進站》3/14/202323影視鑒賞[美]《爵士歌王》3/14/202325影視鑒賞[美]《侏羅紀公園》3/14/202326影視鑒賞盧米埃爾:《水澆園丁》3/14/202329影視鑒賞梅里愛:3/14/202330影視鑒賞[法]梅里愛《月球旅行記》3/14/202331影視鑒賞[美]鮑特《火車大劫案》3/14/202332影視鑒賞手執(zhí)導筒的格里菲斯:3/14/202333影視鑒賞格里菲斯:《黨同伐異》3/14/202334影視鑒賞3、鮑特與格里菲斯電影最基本語言單位的變化:從場面到鏡頭鮑特:《火車大劫案》(1904)“第一次用電影畫面說出“與此同時”格里菲斯:《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黨同伐異》(1916)核心故事:“母親與法”并列故事:“古巴比倫的陷落”“基督受難”“法國圣-巴爾特雷米教堂大屠殺”過渡鏡頭:一個老母親搖搖籃無休無止地搖著這個搖籃,將今生和來世連在一起。----惠特曼這一結構的原型性意義:《重慶森林》、《愛情麻辣燙》/《公民凱恩》、《羅生門》、《英雄》等3/14/202335影視鑒賞4、普多夫金與愛森斯坦蘇聯蒙太奇學派的前驅:維爾托夫(“電影眼睛派”《持攝影機的人》;庫里肖夫:庫里肖夫效應:一個小女孩、一盆湯、一口棺材/白宮會面(格里菲斯的影響)普多夫金:《母親》(1926)“歌曲”、“詩意蒙太奇”愛森斯坦:《戰(zhàn)艦波將金號》(1925)“吶喊”(70分鐘,1346個鏡頭)“理性蒙太奇”“普多夫金的主張是蒙太奇只是鏡頭的組合——而我主張,蒙太奇是沖突,是由兩個元素迸發(fā)出概念”————艾森斯坦理論總結:普多夫金:電影藝術的基礎是蒙太奇。愛森斯坦:電影思維是一種蒙太奇思維。漢字藝術的啟發(fā)、“口”加“鳥”=鳴“犬”加“口”=吠3/14/202336影視鑒賞5、巴贊:“長鏡頭”VS“蒙太奇”一、“蒙太奇”:功與過:A、生活的時空完整性的被肢解:非真實性B、導演主觀性太強:單一性C、觀眾權利的被剝奪:被動性二、[法]巴贊:長鏡頭理論與場面調度理論物理含義:30秒以上美學思想或理論依據:A電影的本性:“照相的延伸”(巴贊)、“物質現實的復原”(克拉考爾)B時間完整性:長鏡頭C空間完整性:景深鏡頭三、辯證關系:長鏡頭是一種特殊的蒙太奇,鏡頭內部的蒙太奇。四、影響或印證: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偷自行車的人》等)、新浪潮:《四百下》伊朗新電影《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等/中國八十年代第四、第六代導演,紀實美學潮流3/14/202337影視鑒賞《公民凱恩》的三重真實(本體、戲劇、心理)3/14/202338影視鑒賞第一章重點、要點及思考題:一、名詞解釋:“第七藝術”、“蒙太奇”、長鏡頭二、思考題:1、如何理解著名電影理論家巴贊關于“電影和造型藝術的產生一樣,都是和出于人類‘用形式的永恒去克服歲月的流逝的原始需要’有關”的論斷?2、如何理解和評價觀影中的“窺視”欲問題?3、電影成為藝術的內在依據是什么?4、如何從電影語言的角度來看電影藝術自覺的歷程?這一歷程經歷了哪幾個主要階段?5、盧米埃爾與梅里愛的貢獻與局限。6、格里菲斯的貢獻及其命運沉浮的啟示。7、如何理解《戰(zhàn)艦波將金號》“吶喊”的藝術特色?8、如何辯證地理解“蒙太奇/長鏡頭”這一對概念范疇?如何理解“‘長鏡頭’是一種特殊的蒙太奇——鏡頭內部的蒙太奇”這句話?3/14/202339影視鑒賞第二講電影藝術的綜合性電影可以說是發(fā)生在其他藝術的交叉點上,它同繪畫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視覺形象的感染力;同音樂的相近在于通過各種音響而構成的和諧感和節(jié)奏感;同文學的相近在于它能通過情節(jié)反映現實世界的一切聯系和關系;同戲劇的相近在于演員的藝術。

[美]費雷里赫第一節(jié)電影藝術與戲劇藝術第二節(jié)電影藝術與(語言藝術)文學第三節(jié)電影藝術與造型藝術3/14/202340影視鑒賞第一節(jié)電影藝術與戲劇藝術一、淵源與師承(貓和老虎的比喻)綜合性、時間性、運動性、表演性、淵源性和師承性。獨特之處:現場性與直接性1、電影藝術應該向戲劇藝術學舞臺表演。(表演體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布萊希特表演體系;表演風格:本色表演/性格表演)2、電影藝術應該向戲劇藝術學習設置矛盾與沖突的技巧(“戲”)。二、本質差異(場/鏡頭)1、時間差異(1)順時針物理時間/跳躍性可逆性心理時間(《雷雨》、《茶館》/《正午》)2、空間差異三維(真實)空間/二維(影像)空間空間距離問題:戲劇的不變與電影的可變3、表演差異:(1)“用臉進行表演”/形體與語言的表演(2)臺詞或聲音地位的差異(3)演員地位的差異:角或明星/安東尼奧尼語(4)觀眾心理的差異:求假/求真3/14/202341影視鑒賞提問、思考與討論:1、著名法國導演雷內克萊爾說過這樣的話:“一個盲人也可以領會大多數舞臺劇的要點,而一個聾人也可以領會一部影片的要點”這話應該如何理解?2、一些實驗戲劇對傳統(tǒng)戲劇而言在舞臺語言上有何變化?3、中國80年代有人提出“丟掉戲劇的拐棍”,“電影與戲劇離婚”的觀點,你如何評價這一觀點。3/14/202342影視鑒賞第二節(jié)電影藝術與語言藝術一、可比性:1、表現的深廣度、同以人為本、史詩性的可能(《一個國家的誕生》、《阿甘正傳》)2、同作為時間藝術:敘述(事)的藝術、講述的從容性、連貫性(1)敘事:連續(xù)性的要求(從時間的角度看)“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平行蒙太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對比的蒙太奇?意識流小說/電影的時空蒙太奇(2)抒情:詩歌的意象化抒情與電影影像抒情、隱喻蒙太奇(從空間的角度看)《天盡沙秋思》的分析詩歌的意象群落結構、“博喻”與電影結構《黨同伐異》、《公民凱恩》、《愛情麻辣燙》思念:一幅色彩繽紛但缺乏線條的掛圖,一題清純然而無解的代數,一具獨弦琴,撥動檐雨的念珠,一雙達不到彼岸的槳櫓。

(3)一些具體手法的比較:以少勝多/空鏡頭肖像描寫/大特寫環(huán)境描寫/搖移鏡頭3/14/202343影視鑒賞```````````````````````````````````````````````````````````````````````````````````````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中近景)

小橋、流水、人家(中遠景、搖鏡頭、鏡頭內部的蒙太奇)

古道、西風、瘦馬(推鏡頭)夕陽西下(大遠景、空鏡頭)斷腸人在天涯。(大特寫、定格)二、本質差異:媒介、形象、接受

文學形象:電影形象:

間接性直接性抽象性具體形象性多義性單義性想象性視覺性時間性與想象的空間性時間空間的綜合性思考或討論:1、如何評價“電影就是文學——用電影手段完成的文學”這句話。2、“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話對電影藝術適用嗎?3/14/202344影視鑒賞第三節(jié)電影藝術與造型藝術一、造型:營造視覺形象。

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建筑、攝影(電影藝術?)二、銀幕與畫框二維平面、不定的暫時的“畫框”電影的造型語言:畫面構圖(人、物、景)、色彩、光線、音響電影的造型語言手段:1、鏡頭內部的畫面構成與場面調度2、鏡頭之間的蒙太奇三、最根本的區(qū)別:靜態(tài)造型與動態(tài)造型四、‘靜中求動’與‘動中求靜’1、繪畫與雕塑的靜中求動《拉奧孔》、照相、凝固的、充滿動感的姿態(tài)2、電影藝術的動中求靜定格、大特寫,《黃土地》的靜默無聲、極靜而極動3/14/202345影視鑒賞第三講電影的文化維度

電影文化的崛起:當代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文化而不是一種印刷文化。——丹尼爾貝爾電影藝術的產生增強了人的理解能力,因而揭開了人類文化歷史的新的一頁。正如音樂的影響促進了人類聽音樂和理解音樂的能力,電影藝術的豐富內容也促進了人類欣賞和理解影片的能力。-------我們不僅親眼看到了一種新藝術的發(fā)展,而且看到了一種新的理解能力和一種新的文化在群眾中的發(fā)展。——貝爾巴拉茲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復雜生活的整體,包括了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風俗,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所習得的其他各種能力與習慣”[美]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

“關于文化的當代用法,常見的大致有三個:(1)用來描述知識、精神、美學發(fā)展的一般過程;(2)用于指涉一個民族、一個時期、一個團體或整體人類的特定生活方式;(3)用作象征知識,尤其是藝術活動的實踐及其成品”[英]威廉士3/14/202346影視鑒賞文化與影視文化:結構與層次文化含義的三個層次(從硬到軟,金字塔型結構)(1)物質產品、物質文化(2)行為方式和社會組織方式、制度文化(3)精神產品、精神文化與此相應,電影作為文化的三個層次:(1)大工業(yè)生產的產品、商品(2)日常生活方式、日常生活的儀式(3)作為人類精神產品的藝術總之,從文化形態(tài)的角度看,由電影和電視所構成的影視文化是一種涉及到社會學、心理學、美學、藝術和藝術學、傳播學、市場經濟學等多種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文化。

從文化價值取向的角度看,影視藝術體現了高雅藝術和大眾化通俗藝術的綜合。

從影視傳播的獨特性和受眾面的駁雜和無所不包的角度看,影視藝術擁有最廣泛駁雜的受眾群體,也可以說體現了各個不同文化階層、族類、群體、性別、年齡的綜合,因此,在現代社會,影視藝術這一現代藝術成為了一種新的“公眾話語空間”。3/14/202347影視鑒賞第一節(jié)電影藝術的‘文化革命’一、影像(類像、視像)文化的崛起以照相、電影、電視為中心的影像文化主要訴之于視覺(含聽覺)二、對人類生活、思維方式、觀感方式的沖擊:1、似真性幻覺與距離感的消失:‘電影使欣賞者和藝術作品之間的永恒的距離在電影觀眾的意識中完全消失?!陔娨曔@一媒介中,所有其他媒介中所含有的與另一現實的距離完全消失了’。類像2、娛樂消費性與感官化的欣賞方式3、日常生活的儀式化與藝術化4、人類傳播方式的革命性變化3/14/202348影視鑒賞“目前居‘統(tǒng)治’地位的是視覺觀念。聲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組織了美學,統(tǒng)帥了觀眾。在一個多元社會里,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群眾娛樂(馬戲、奇觀、戲?。┮恢笔且曈X的。然而,當代生活中有兩個突出的方面必須強調視覺成分。其一,現代世界是一個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為人們看見和想看見事物提供了大量優(yōu)越機會。其二,就是當代傾向的性質,它包括渴望行動,追求新奇、貪圖轟動。而最能滿足這些欲望的莫過于藝術中的視覺成分了?!?/p>

“當代文化正變成一種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種印刷(或書寫)文化。”丹尼爾貝爾3/14/202349影視鑒賞第二節(jié)電影文化與‘公眾文化空間’的誕生一、‘建筑工地’的比喻二、‘公眾文化空間’、電影《頑主》中的“眾聲喧嘩”和“狂歡”三、電影中的意識形態(tài)與權力3/14/202350影視鑒賞《影視鑒賞》征求建議:一、本課程’’難度與深度是否適宜?知識含量夠不夠?可舉例。二、這門課的進度是快了還是慢了?通過學習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或有所收獲,或收獲不大?請實話實說。三、講授基礎理論與放映影片和影片賞析在時間安排的比例上是否合理?還可作如何調整?四、對所賞析的電影的建議(如希望觀看的具體片目)。五、對老師講課的建議。六、對教材和考試的建議。六、其他任何有關建議。老師聯系方法:62753176(辦)88571108(宅)Email:期中作業(yè)二則(請交書面作業(yè)而不要發(fā)伊妹兒)一、回答“征求意見”。(可長可短,也不一定每個問題都回答,100來字即可)二、就上課期間或觀影閱讀過程中某一使你有所感觸的問題發(fā)表你的看法(藝術問題、文化問題、某部電影、某一現象、某一偶感均可),寫一500字左右短文。3/14/202351影視鑒賞電影作為“建筑工地”在建筑工地上,不同的話語交匯沖突,形成了巴爾特所說的“多重意義”。正是電影文本的這種“無可避免的多重性”使得它能“以其豐富多樣的結構和魅力,為觀眾提供參與的機會,成為徹底開放和民主的公眾空間中的一種運作范型。由于這種空間需要想象的介入和爭辯,它成為基礎廣大的、志愿結合的匯集地。從而形成輿論性的公眾話語”。于是,電影成為啟蒙的訓練場,也成為基礎廣大的、自愿結合的匯集地。這種人際關系便是通向啟蒙的最佳途徑。”[德國]克魯格

3/14/202352影視鑒賞第三節(jié)電影藝術的多元文化性方法:多元決定論

“多元決定”(Overdetermination)概念(重新理解因果律):“任何歷史現象、革命,任何作品的產生,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等等,都有各種原因,也只有從原因的角度來解釋,但歷史現象或事件的發(fā)生不只有一個原因,而是有眾多的原因,因此文化現象或歷史現象都是一個多元決定的現象。如果要全面地描寫一件歷史事件,就必須有各種各樣的原因,類型眾多地看起來并不相關的原因;任何事件的出現都是與所有的條件有關系的。”

[法國]阿爾都塞3/14/202353影視鑒賞電影的多元文化制約:一、原始儀式文化的現代表現二、意識形態(tài)的策略三、大眾文化的形態(tài):娛樂、游戲、替代性滿足四、商業(yè)文化與藝術標準的矛盾五、民族文化特性與世界文化共性從“一夫多妻”到“一仆多主”:“一個導演是一種生產思想和趣味的機器;一部影片是一系列創(chuàng)作上和技術上的決定,導演的任務是盡可能作出正確的決定?!薄猍英國]庫布里克3/14/202354影視鑒賞一、電影是原始儀式文化的現代表現1、巫術與藝術:“后世的歌、舞、劇、畫、神話、咒語-----,在遠古是糅合在這個未分化的巫術禮儀活動的混沌統(tǒng)一體之中的。想當年,它們都是火一般之熱烈虔信的巫術禮儀的組成部分或符號標記。它們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語的凝練化了的代表?!崩顫珊瘛睹赖臍v程》“巫術與藝術之間的相似是既強烈而又切近的,巫術活動總是包含著象舞蹈、歌唱、繪畫或造型藝術等活動。””[英國]克林伍德《藝術原理》2、電影藝術與儀式“每一種藝術(尤其是類型化藝術)都是極其細致地探索普遍的經驗,都本能地向某種古代智慧集中。大眾文化使我們最不受阻擋地看到原型和神話,而精英文化則往往把原型和神話掩蓋在復雜的細節(jié)表面之下。[奧]榮格“一個畫面首先應該是對眼睛的一個節(jié)日”[法國]德拉克羅瓦3、《黃土地》、《紅高粱》中的儀式4、《現代啟示錄》(科波拉,1979)中的儀式和舞臺5、日本電影《儀式》片段3/14/202355影視鑒賞二、電影是意識形態(tài)的策略“意識形態(tài)遠不只是一些自覺的政治信念和階級觀點,而是構成個人生活經驗的內心圖畫的變化著的表象,是與體驗中的生活不可分離的審美的、宗教的、法律的意識過程?!盵英國]伊格爾頓

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是對社會、人生的矛盾作出的想象性的解決,“不論它的商業(yè)動機和美學要求是什么,電影的主要魅力和社會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電影實際上在協助公眾去界定那迅速演變的社會現實并找到它的意義”[美]托馬斯

沙茲

“第三世界的本文,甚至那些看起來好象是關于個人和利比多趨力的本文總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來投射一種政治:“關于個人命運的故事包含著第三世界的大眾文化和社會受到沖擊的寓言。”[美]杰姆遜3/14/202356影視鑒賞電影的意識形態(tài)性1、美國電影的意識形態(tài)《星戰(zhàn)前傳》、《獨立日》、《安娜與國王》等2、中國電影的意識形態(tài)知識分子精英意識形態(tài):《黃土地》、主流意識形態(tài):《幸福時光》、《美麗的家》、《一個都不能少》、《生死抉擇》市民意識形態(tài):《頑主》、《有話好好說》、賀歲片青年、邊緣意識形態(tài):《周末情人》、《長大成人》、《非常夏日》《陽光燦爛的日子》、《小武》3、啟示:去發(fā)現‘形式的意識形態(tài),與敘事的縫隙或‘阿喀琉斯腳踵’去發(fā)現那些‘沒有說出來的東西’,因為,‘沒有說出來的東西與說出來的東西同樣重要’。3/14/202357影視鑒賞三、電影的大眾文化性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相對,以大眾傳媒為載體,傳達市民化大眾意識形態(tài),特點:娛樂性、消費性、商業(yè)性、通俗性、感性、流行性、輕淺(非深度)1、娛樂和游戲是人的一種天性需要席勒《美育書簡》:理性沖動、感性沖動、游戲沖動:‘只有當人在充分的意義上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人游戲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囆g起源“游戲說”2、電影具有假想性替代性滿足的娛樂化功能:《頑主》中的‘三T公司’、《甲方乙方》中的“將軍夢”、“不屈”夢3、1988年中國的‘娛樂片’討論:艱難的觀念轉換4、《紅高粱》的轉型性意義:‘雜種電影’、視覺盛宴5、中國影視的大眾文化潮流:武打片、‘言情劇’、‘戲說歷史’的電視連續(xù)劇、‘賀歲片’‘情景喜劇’“后假定”美學的崛起3/14/202358影視鑒賞四、電影的商業(yè)文化性1、電影是一種特殊的商品。2、梅里愛、格里菲斯、奧遜威爾斯的沉浮。3、好萊塢的崛起及其秘密武器:工業(yè)化和商業(yè)化(類型片):西部片、歌舞片、強盜片、愛情片、科幻片類型電影的本質:有且只有一個故事,真正值得你細細品味。4、幾個驚人的數字:《侏羅紀公園》:7500萬美元VS8億美元《泰坦尼克號》:2億VS20億(大量的后續(xù)文化產品紙媒介:從影像到文字、紀念品、玩具)5、中國第五、六代導演的沉?。菏浪谆摹叵隆健厣稀虡I(yè)文化性在制約或控制著電影的生產張藝謀:《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一個都不能少》、《幸福時光》《英雄》陳凱歌:《風月》、《霸王別姬》、《溫柔地死去》、《與你在一起》王小帥《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張元《北京雜種》--《過年回家》、《我愛你》、《江姐》、〈綠茶〉張揚《愛情麻辣燙》、《昨天》、《洗澡》陸川《尋槍》、《可可西里》馮小剛:馮氏賀歲片。具有中國特色的,初具類型特點的類型性電影3/14/202359影視鑒賞五、電影的民族文化性與世界文化性1、電影史與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靈成長史“民族文化精神的表象”“大眾的夢”“大眾情人”“認識你自己”與“國族認同”:“認同”(identity)實際上是人們對自我身份的“確認”,及回答和解決“我是誰”的問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是:我曾經是誰?我想成為誰?人們將指認我為誰?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認為,正是人的認同決定了他的生存感?!霸谌祟惿娴纳鐣擦种校瑳]有同一感也就沒有了生存感”。美國電影:《淘金記》、《亂世佳人》、《阿甘正傳》《漂亮女人》、《公民凱恩》3/14/202360影視鑒賞2、王家衛(wèi)電影的‘寫意性’與傳統(tǒng)的現代轉化中國電影美學傳統(tǒng):寫意性或表現性

西洋繪畫----”自覺講求藝術與科學的一致。畫家兢兢于研究透視法、解剖學,以建立合理的真實的空間表現和人體風骨的寫實。所以西洋透視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間構造。而中國畫“運用筆法墨氣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態(tài),內表人格心靈”,“提神太虛,從世外鳥瞰的立場觀照全整的律動的大自然,他的空間立場是在時間中徘徊移動,游目周覽,集合數層與多方的視點譜成一幅超象虛靈的詩境”——宗白華寫意性或表現性:神/形,虛/實,抒情/敘事,表現/再現,主觀性/客觀性常規(guī)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小城之春》、《早春二月》常規(guī)風格:空鏡頭象征(比興)、移步換景、緩慢、沉穩(wěn)的移動鏡頭,凝重、抒情的風格、“我”的主觀化視覺、鄉(xiāng)村自然風光取景王家衛(wèi):《旺角卡門》、《春光乍泄》、《重慶森林》、《墮落天使》、《春光乍泄》、《東邪西毒》《花樣年華》、《2046》(1)視覺感官印象化和感性抒情:色彩的大寫意,運動性構圖、華麗濃烈的音響(2)畫面的扭曲夸張變形:廣角鏡頭(3)回旋往復的結構和多視角散點透視的運動鏡頭:(4)人物寫意化:符號化、夸張變形、傾訴的詩意:具有“內德”的殘缺人、饒舌的畫外音(5)藝術表現的“樂”、“舞”的趨向:視聽感俱佳的抒情性段落(6)寓言化的現實與意蘊的含混性:“過期意識”、九七感受、來自現實又超越于現實3/14/202361影視鑒賞第四講電影美學風格或文化形態(tài)一:紀實性電影美學-新現實主義-伊朗新電影-中國第六代導演盧米埃爾兄弟:《水澆園丁》、《火車進站》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偷自行車的人》、《羅馬11點》、《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去’、‘一種人道主義’伊朗新電影:《誰能帶我回家》、《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橄欖樹下》中國:《小武》《媽媽》《廣場》《兒子》《安陽嬰兒》新紀錄運動(吳文光等)《流浪北京》《江湖》《瘋狂英語》《北京的風很大》“紀實的補課”二、戲劇化電影美學-蘇聯蒙太奇學派-好萊塢電影-中國五六十年代電影-“樣板戲”三、現代主義電影美學:先鋒電影-表現主義電影-法國新浪潮-歐洲藝術電影(意大利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瑞典伯格曼)-中國的第五代導演、第六代導演《廣島之戀》《四百下》《第七封印》《筋疲力盡》《八部半》《紅色沙漠》‘作者論’:把攝影機當作自來水筆來寫作。風格化、表現主觀性、自我意識、幻覺和潛意識/個體生存的危機、異化、存在主義/《冬春的日子》《蘇州河》《懸戀》《巫山云雨》四、后現代主義電影美學:新好萊塢-后現代電影《邦妮和克萊德》《飛越瘋人院》《不準掉頭U形拐彎》《天生殺人狂》《低俗小說》《疾走羅拉》《猜火車》/《三毛從軍記》《尋槍》《北京雜種》反傳統(tǒng)、反文化、滑稽模仿、敘述游戲、顛覆和解構、開放的結尾、自相矛盾、“搖滾化”3/14/202362影視鑒賞第一節(jié)紀實主義電影美學一、源頭與奠基:盧米埃爾兄弟:《火車進站》、《工廠大門》、《水澆園丁》等,“風光影片”;英國布賴頓學派紀錄電影:維爾托夫“電影眼睛派”、弗拉哈迪《北方的納努克》、格里爾遜“英國紀錄電影學派”(劇情片、紀錄片、實驗片三大類的劃分)二、發(fā)展與對戲劇化的糾偏:1、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偷自行車的人》、《羅馬11點》、《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去’、‘一種人道主義’2、巴贊和克拉考爾的理論總結與闡發(fā)3、伊朗新電影:《誰能帶我回家》、《小鞋子》《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橄欖樹下》、《生生不息》大師: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4、中國:第四代導演:紀實的補課《鄰居》第五代導演:影像美學的崛起與紀實補課的中斷?!肚锞沾蚬偎尽贰兑粋€都不能少》第六代導演、新紀錄運動:《冬春的日子》、《懸戀》《小武》《媽媽》《廣場》《兒子》《安陽嬰兒》、《卡拉是條狗》《驚蟄》、《可可西里》新紀錄運動、DV運動(吳文光等):《流浪北京》《江湖》《瘋狂英語》《北京的風很大》“紀實的補課”紀實:人道的立場與人文的堅守3/14/202363影視鑒賞第二節(jié)戲劇化電影美學3/14/202364影視鑒賞第三節(jié)現代主義電影美學先鋒電影:《機器的舞蹈》、《對角線交響曲》、《一條安達魯狗》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吸血鬼》法國新浪潮:《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安巴德》、《筋疲力盡》歐洲藝術電影:意大利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瑞典伯格曼、波蘭基斯洛夫斯基):《紅色沙漠》、《八部半》、《野草莓》、《第七封印》、《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三色》哲學基礎:人/自然、人/社會、人/他人、人/自我的分裂“上帝之死”存在主義意味、“多余人”、悲觀主義、異化感電影理論基礎:‘作者論’(“作家電影”):把攝影機當作自來水筆來寫作,寫日記。特征與追求:風格化、假定性、用各種電影語言表意(色彩、聲音、構圖、形象)表現主觀性、張揚自我意識、自我的迷失與尋找、自我表現、幻覺和潛意識、表現心理時空、個體生存的危機影響所及:中國第五代導演:《黃土地》、《黑炮事件》……《戀愛中的寶貝》、《周漁的火車》第六代導演:《懸戀》、《冬春的日子》、《蘇州河》、《巫山

云雨》《月蝕》3/14/202365影視鑒賞第四節(jié)后現代電影美學1、美國:從對好萊塢的反叛開始《邦妮與克萊德》《飛越瘋人院》《不準掉頭》《天生殺人狂》《低俗小說》《楚門的世界》《駭客帝國》2、英國:從紳士文化到嬉皮士文化《相見恨晚》《紅菱艷》〈桂河大橋〉==(庫布里克)〈發(fā)條橘子〉〈閃靈〉==《滑動門》《迷墻》《猜火車》《猜火車片頭》3、其他:《誤打盲撞》(《維洛尼卡的雙重生活》)《疾走羅拉》、《暴雨將至》《碰撞》4、影響所及:《大話西游》《東成西就》《三毛從軍記》《頑主》《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周末情人》《北京雜種》《尋槍》《戀愛中的寶貝》”戲說歷史”風格的電視劇、情景喜劇5、文化特征:反傳統(tǒng)、反文化、反深度(四種深度模式的破除:現象/本質,明顯/隱含,確定性/非確定性,所指/能指)平面化、非歷史化、非線性時間(當下性)6、藝術與美學特征:平面感:削平深度模式斷裂感:非歷史化零散化:主體的萎縮與消失復制性:距離感的消失滑稽模仿、拼貼與挪用、反諷與敘述游戲、顛覆和解構、開放不定的結尾、自相矛盾的敘述、空洞化“搖滾化”的影像或聲音風格、假定性的突出和有意暴露、非(超)現實的影像7、若干辯證評價:一定的青年文化性、邊緣文化性、商業(yè)文化性、平民精神和批判解構意識注意: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糾結難分:《公民凱恩》《維洛尼卡的雙重生命》:現代還是后現代?推薦兩本書:《國外后現代電影》,程青松,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吨袊陔娪昂蟋F代性批判》曾耀農,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14/202366影視鑒賞講座:文化轉型中的第六代導演一、關于文化轉型1、什么是我們置身其中的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