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設標準化施工指南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1.gif)
![公路建設標準化施工指南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2.gif)
![公路建設標準化施工指南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3.gif)
![公路建設標準化施工指南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4.gif)
![公路建設標準化施工指南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5079be5e1d465a3e010178eb6cbe195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目錄1總則 12術語 23工程概況、影響及環(huán)境保護目標 43.1工程概況 43.2工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 53.3環(huán)境保護對象 83.4環(huán)境保護目標 114施工指南 134.1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施工指南 134.2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施工指南 144.3水環(huán)境保護施工指南 244.4環(huán)境空氣保護施工指南 264.5聲環(huán)境保護施工指南 274.6固體廢物處置措施施工指南 284.7社會環(huán)境保護施工指南 284.8施工期間環(huán)保管理及宣傳指南 295附則 321總則1.0.1為確保青海省共和至玉樹(結古)公路工程施工環(huán)保質量,保護我們共同的青藏高原、“中華水塔”、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以及珍稀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特制定本指南。1.0.2本指南適用于青海省共和至玉樹(結古)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橋涵、隧道、交通工程、環(huán)境保護等工程施工中的環(huán)境保護,保護的范圍包括本次工程的設計范圍,含主體工程、臨時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施工營地、施工便道、取棄土場、砂石料場及儲存場、施工機械營地極其臨近受影響的范圍。1.0.3環(huán)境保護管理工作貫穿工程建設期的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驗收階段。1.0.4本指南未涉及到的內容應按本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報告書及批復)、水土保持方案文件(方案報告書及批復)以及相應的現(xiàn)行國家法律法規(guī)、部委規(guī)章、技術規(guī)范和設計文件中有關要求執(zhí)行。2術語2.0.1施工期生活污水施工營地及施工管理區(qū)產生的生活污水。2.0.2施工期噪聲施工期間各種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這些設備會發(fā)出強烈的噪聲。其中主要施工機械有打樁機、挖掘機、推土機、裝卸機、壓路機等,運輸車輛包括各種卡車、自卸車。2.0.3施工期大氣污染公路施工過程中的對環(huán)境空氣產生的施工揚塵及瀝青煙氣等污染。2.0.4施工期固體廢棄物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生產垃圾和施工人員生活垃圾。2.0.5施工期生態(tài)破壞公路施工過程中對野生動植物、占用土地、引起水土流失、破壞原有植被、濕地以及凍土環(huán)境等。2.0.6施工期社會影響公路施工過程中對項目沿線居民日常生產生活、交通出行、名族習俗以及地方經濟方面的影響等。2.0.7施工期公路環(huán)境污染防治防治公路施工期的噪聲、廢氣、污水、固體廢棄物等對公路沿線環(huán)境污染的對策與措施。2.0.8公路建設水土保持在公路施工期的公路主體工程區(qū)域、取棄土場、臨時工程等范圍內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綜合性技術措施。2.0.9環(huán)境敏感點也稱環(huán)境敏感區(qū),包括需特殊保護地區(qū)、生態(tài)敏感與脆弱區(qū)、社會關注區(qū)等。2.0.10TSP(總懸浮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是指能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0微米的顆粒物。記作TSP,是大氣質量評價中的一個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標。2.0.11COD(化學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條件下,采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是指表示水中還原性物質含量的一個指標。2.0.12BOD5(5日生物需氧量)指的是水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的有機物被降解后消耗的氧的量。但是生物完全降解有機物所需時間較長。為了規(guī)范和提高檢測效率,國家規(guī)定以5日生物需氧量為說明水質的標準,也就是說用生物降解水中有機物5天所消耗的氧的總量。2.0.13SS(固體懸浮物)是指固體懸浮物濃度,是Suspendedsolid的縮寫,一般單位為:mg/L。3工程概況、影響及環(huán)境保護目標3.1工程概況本項目起點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恰卜恰鎮(zhèn),與在建京藏高速倒淌河至共和公路相接,終點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結古鎮(zhèn),與在建巴唐機場公路相接,地理坐標為東經97°00′~100°35′,北緯32°58′~36°16′。3.1.1路線走向及主要控制點(1)主線工程路線起點接于共茶高速,設單喇叭互通立交進行高接高交通流轉換,向西南布線跨越共和至切吉地方道路,然后繼續(xù)向前沿荒灘布線至達連溝口,跨越達連溝至一塔拉,穿越一、二、三塔拉平坦開闊荒草地后,經鐵蓋鄉(xiāng)、河卡鎮(zhèn)到達河卡山腳隧道進口,隧道穿越河卡山后到達興海叉口,沿既有國道214線右側布設,跨越黃清溝沿山谷布設,至青根河,跨越青根河后路線布設至鄂拉山采用隧道穿越,路線穿越鄂拉山后經過溫泉到達姜路嶺再次采用隧道穿越后至苦海灘??嗪┲敛槔憾温肪€總體上由東北向西南布設,路線起自瑪多縣苦海灘現(xiàn)有里程碑K367附近,路線從苦海灘、紅土坡埡口至花石峽過境段布設于老路右側,經花石峽至長石頭山腳,路線翻越長石頭山埡口后至瑪多縣黃河沿,路線跨黃河后至黑河鄉(xiāng)西側,路線從黑河鄉(xiāng)西側經黑河橋、野牛溝至查拉坪。查拉坪至新寨段路線總體由東向西布設,經巴顏喀拉山埡口,向西過清水河鎮(zhèn)后,向南過珍秦鄉(xiāng)、稱多岔口,設隧道過雁口山后右轉向西進入歇武溝,經歇武鎮(zhèn),通天河大橋和通天河隧道至新寨。路線的主要控制點為共和縣、河卡鎮(zhèn)、河卡山隧道、興海叉口、黃清溝、青根河、鄂拉山隧道、溫泉、姜路嶺隧道、苦海灘、紅土坡、花石峽鎮(zhèn)、長石頭山、黃河沿、黑河鄉(xiāng)、大野馬嶺、黑河橋、小野馬嶺、野牛溝、查拉坪、巴顏喀拉山埡口、清水河鎮(zhèn)、珍秦鄉(xiāng)、雁口山隧道、歇武鎮(zhèn)、新寨。(2)共和至結古公路結古鎮(zhèn)過境線路線自新寨跨扎曲河后,沿既有G214結古過境線布設,即沿扎曲河北岸布設,采用城市一級主干道形式過境,開放式交通,道路紅線寬度25.0m,設計速度40km/h,與在建巴塘機場路起點相接。3.1.2本項目與現(xiàn)有G214公路的關系共和至結古公路定位為分幅、分期修建的高速公路,本項目為共和至玉樹(結古)公路高速建設的一期工程,新建工程線位基本與原有214國道平行,部分路段與原有214重合或交叉,但不會對現(xiàn)有國道214線的正常運營形成干擾。3.2工程對環(huán)境的影響3.2.1對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的影響分析本項目主要涉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中的星星海、扎陵湖-鄂陵湖以及通天河保護分區(qū)(如下圖),對保護區(qū)內最主要的影響就是生態(tài)植被影響,本項目穿越保護區(qū)各段沿線植被情況見表3.2-1。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及其分區(qū)與本項目關系圖表3.2-1穿越保護區(qū)各段沿線植被情況保護分區(qū)植被現(xiàn)狀描述星星海保護分區(qū)1本段工程位于黃河沖積平原上,屬于青藏高原凍土區(qū);線路右側靠山,左側為原有國道214,國道214一側為黃河沿河灘地。植被以草原化草甸和草原為主,覆蓋度相對較低,約30%左右;主要群系為針茅-冷蒿草原、草原化嵩草草甸。星星海保護分區(qū)2本段工程位于星星海保護分區(qū)內的低山丘陵區(qū),兩側為星星海的大小湖泊。路線兩側的土壤多沙化,植被以草原化草甸和墊狀植被為主,覆蓋度相對較高;但是偶有離湖較近的區(qū)域路線兩側為沙丘,植被覆蓋度較低。本段工程主要穿越星星海保護分區(qū)的緩沖區(qū)。星星海保護分區(qū)3本段工程位于黑河沖積平原和山前冰水-沖洪積扇平原野馬灘上,地勢平坦,積水面積大。植被主要為草原化草甸、沼澤草甸和高寒灌叢草甸。本段工程主要穿越了星星海保護分區(qū)和扎陵湖-鄂陵湖保護分區(qū)的實驗區(qū)。扎陵湖-鄂陵湖保護分區(qū)本段工程為翻越巴彥喀拉山段,海拔較高,沿線兩側為典型的高寒草甸和高寒灌叢草甸;灌叢多分布在兩側山體的陰坡上。本段全線位于扎陵湖-鄂陵湖保護分區(qū)實驗區(qū)內。通天河保護分區(qū)本段為翻越巴彥喀拉山后的峽谷河谷段,沿扎曲河和通天河支流布設,屬于高山峽谷段。沿線多為高寒灌叢草甸,在山坡上有毛枝居山柳、杜鵑和金露梅等高寒灌叢分布。本段全線位于通天河保護分區(qū)實驗區(qū)內。3.2.2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分析工程施工過程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如表3.2-2所示。表3.2-2施工過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分析項目影響分析路基工程路基開挖,直接破壞地表植被和植物種類,使影響區(qū)域植被分布面積減少、植物群落蓋度和植物物種多樣性下降;路基工程建設可改變地表徑流方向。本工程主要影響到草地、灌草地、農田作物。取土場通過地表取土,破壞地表植被和土壤結構,改變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觀,使部分地段植被覆蓋和植物多樣性下降,自然景觀破碎化,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取土場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水土流失等生態(tài)問題,影響對象主要是地表植被、土壤結構及自然景觀。施工便道通過運輸機械(車輛)碾壓,破壞地表植被和土壤物理結構,可影響植物生長發(fā)育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并加劇水土流失等生態(tài)過程。橋涵工程通過橋涵工程建設,可改變水文過程和地表植被,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水土流失等生態(tài)問題。影響對象主要是自然景觀、地形地貌、水文過程及地表植被,同時影響河流水質。臨時場地生活營地通過場地占用、機械碾壓以及人員活動等,可破壞地表植被和土壤結構,降低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其影響范圍和程度與站場規(guī)模、人員數(shù)量以及施工時間長短有密切關系,同時產生生活垃圾等環(huán)境問題。3.2.3水環(huán)境影響分析(1)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人員生活污水主要成分有COD、BOD5、SS、油脂,其產生的量與現(xiàn)場施工人員數(shù)量相關。(2)路面徑流污染物公路橋面徑流污染物主要是懸浮物、油和有機物,污染物濃度受限于多種因素,如車流量、車輛類型、降雨強度、灰塵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時間等等,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3.2.4環(huán)境空氣影響分析公路施工過程中的對環(huán)境空氣產生的主要污染物是TSP,其中部分來源于施工揚塵,一部分來源于瀝青煙氣,根據(jù)研究如采用先進的瀝青混凝土拌合設備(意大利產的MA2A型),瀝青煙排放濃度基本可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的瀝青煙排放限值。3.2.5聲環(huán)境影響分析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這些設備會發(fā)出強烈的噪聲,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其中主要施工機械有打樁機、挖掘機、推土機、裝卸機、壓路機等,運輸車輛包括各種卡車、自卸車。3.2.6固體廢物影響分析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生產垃圾和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等,這些廢物將對項目沿線造成壓占土地、植被以及淤積河道等的方面的影響。3.2.7社會環(huán)境影響分析(1)本工程的建設符合“青海省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及玉樹災后重建規(guī)劃。(2)征地拆遷的影響工程臨時占地進行作業(yè)施工時,施工作業(yè)周圍的植被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植被數(shù)量減少,對當?shù)匦竽翗I(yè)資源有一定影響。(3)工程全線設置互通立交、分離式立交以及通道等,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公路建設對道路兩側居民的阻隔影響。(4)施工活動的影響施工車輛的進出,對現(xiàn)有道路的占用,會影響沿線居民的出行,施工車輛的往來造成揚塵污染,會降低附近居民的生活質量;另外,施工噪聲和交通噪聲也會影響擬建沿線居民的休息。施工營地的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產廢物的排放,施工人員的文明程度均可能對當?shù)鼐用竦娜粘I顜碛绊?。?)工程建設有利于提高公路交通服務水平,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6)沿線分布著一定數(shù)量的寺院,工程建設不會對這些寺院產生直接影響,但要注意施工期對其的保護。(7)項目沿線居住的大部分為藏族群眾,項目建設應重點保護當?shù)鼐用竦纳盍曀准白诮绦叛龅取?.3環(huán)境保護對象3.3.1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對象(1)青藏高原高寒草原、草甸植被工程地處青海東北部溫性草原亞區(qū)中的黃河湟水谷地森林草原小區(qū)、鄂陵湖-大河壩高寒草原小區(qū)和青南高原中部高寒灌叢草甸小區(qū)和青南高原西北部高寒草甸小區(qū),工程建設中應注意保護沿線的次生林植被和草原草甸植被。(2)野生動物項目沿線一定范圍內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69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藏羚羊、野牦牛、雪豹等16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巖羊、藏原羚等53種。另外,還有省級保護動物沙狐、斑頭雁、赤麻鴨等32種。(3)永久占地及臨時占地,包括灌木林地、草地、荒地、旱地和水澆地;取土場、料場、施工場地等臨時占地。(4)水土流失防治分區(qū)本項目所在區(qū)域屬于《關于劃分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qū)的公告》中劃分的國家級重點預防保護區(qū)的三江源預防保護區(qū);根據(jù)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劃分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qū)的公告,項目所在共和縣、興海縣沿線區(qū)域處于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qū),瑪多縣、稱多縣、玉樹縣處于水土流失重點預防保護區(qū)。(5)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本項目部分路段穿越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中的星星海保護分區(qū)、扎陵湖-鄂陵湖保護分區(qū)以及通天河保護分區(qū)。在保護分區(qū)的重點保護內容主要為高原植被、高原濕地以及高原野生動物等。(6)荒漠化草原本工程沿線荒漠化草地主要分布在塔拉灘以及棉沙嶺。這兩區(qū)域的荒漠化草地屬于半干旱流動沙丘,土質為粉砂。因氣候較低而不穩(wěn),降水時多時少,植被很不穩(wěn)定,植被覆蓋度低,多為針茅、芨芨草、賴草等稀疏草地。(7)沿線濕地工程沿線濕地主要位于黃河沖積平原上、野馬灘上和多年凍土區(qū)河谷及溝谷內。這些濕地的植被類型主要有兩種,在積水的洼地區(qū)域多發(fā)育藏嵩草沼澤草甸,在無積水的區(qū)域多發(fā)育小嵩草草甸和草原化嵩草草甸。(8)凍土本工程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大片連續(xù)多年凍土區(qū)逐漸向島狀多年凍土區(qū)過渡帶,分布著大量的連續(xù)、不連續(xù)的多年凍土以及深季節(jié)性凍土。公路在凍土區(qū)域修建可能會破壞原有凍土的水熱平衡,從而導致凍土區(qū)域地質情況發(fā)生變化;同時凍土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后引發(fā)的工程地質問題也將對公路產生不利影響。3.3.2水環(huán)境保護對象項目區(qū)內以巴顏喀拉山脈為界,以北為黃河流域水系,以南為長江流域水系,本項目涉及黃河流域水系的河流有:水塔拉河、青根河、黃河、黑河、查曲及其支流;涉及長江流域水系的河流有:扎曲(清水河鎮(zhèn)境內)、切阿尺曲、切扎、通天河、歇武河、扎曲(玉樹縣境內)及其支流。工程與沿線水環(huán)境保護對象的關系見表3.3-1。表3.3-1工程與沿線河流關系名稱水質目標流域使用功能與工程關系備注水塔拉河Ⅰ黃河流域自然保護在K275~289段與本項目伴行,并設4座大橋跨越青根河Ⅰ黃河流域自然保護設1座大橋跨越黃河Ⅱ黃河流域非集中飲用設1座大橋跨越星星海Ⅱ黃河流域自然保護在K469+800~k471+000段、K473+500~K476+900段距路較近,最近距離約40m。黑河Ⅰ黃河流域自然保護設1座中橋跨越查曲Ⅰ黃河流域自然保護在K522~k551段與本項目伴行扎曲(清水河鎮(zhèn))Ⅰ長江流域源頭水在K660~K707段與本項目伴行,并設4座大橋跨越。切阿尺曲Ⅰ長江流域源頭水在K603~Kk643段與本項目伴行扎曲支流,按扎曲執(zhí)行水體功能切扎Ⅰ長江流域源頭水設1座大橋跨越通天河Ⅰ長江流域自然保護設1座大橋跨越歇武河Ⅰ長江流域自然保護設13處大橋跨越通天河支流,按通天河執(zhí)行水體功能扎曲(玉樹縣)Ⅰ長江流域自然保護設6座大橋跨越3.3.3環(huán)境空氣和聲環(huán)境保護對象工程沿線環(huán)境空氣和聲環(huán)境保護目標共涉及5個縣的10個村鎮(zhèn)及1處學校,具體情況見表3.3-2。表3.3-2環(huán)境空氣和聲環(huán)境保護對象所屬區(qū)域敏感點(所屬行政區(qū))距現(xiàn)狀路距離和方位(m/方位)路基相對高差(m)距擬建路中心線距離和方位(m/方位)敏感點概況共和縣鐵蓋鄉(xiāng)40/路左右1.0110/路右現(xiàn)有居民約40戶,200人。房屋結構磚瓦房為主,臨路有窗。興??h青根河村50/路左右1.030/路左現(xiàn)有居民30戶約130人,房屋結構磚瓦房為主,臨路有窗,大部分房屋現(xiàn)無人居住溫泉村40/路左右1.0130/路右現(xiàn)有居民約200戶,800人。房屋結構以磚瓦房為主,臨擬建路一側有少量坯房,臨路有窗。瑪多縣野牛溝40/路左右1.0100/路左現(xiàn)有居民約30戶,130人。房屋結構以磚瓦房和坯房為主,臨路有窗。稱多縣歇武鎮(zhèn)40/路左右1.5拆遷后50/路左右現(xiàn)有居民約300戶,人1200,房屋結構以磚瓦房和坯房為主,臨路有窗。曾頭村30/路右1.240/路右現(xiàn)有居民約16戶,90人,房屋結構以磚瓦房和坯房為主,臨路有窗。當巴小學50/路右1.3100/路右辦公樓為2層,教室為1層,教室有6間,房屋結構磚瓦房為主,臨路有窗。當巴村60/路右1.380/路右現(xiàn)有居民約37戶,156人,房屋結構以磚瓦房和坯房為主,臨路有窗。仁達村30/路右1.560/路右現(xiàn)有約11戶,50人,房屋結構以磚瓦房和坯房為主,臨路有窗。玉樹縣前進村20/路右1.3130/路右現(xiàn)有約15戶,60人,房屋結構以磚瓦房和坯房為主,臨路有窗。勒巴村230/路左-9.0穿越現(xiàn)有約10戶,40人,房屋結構以磚瓦房和坯房為主,臨路有窗。3.3.4社會環(huán)境保護對象(1)國道214災后重建保通問題G214是玉樹災后重建物資運輸?shù)闹匾ǖ?,其保通問題意義重大,關乎災后重建的進度與質量,關乎黨和國家對藏族同胞的關懷之情。(2)項目沿線的居民問題本項目沿線是藏族群眾集中居住的地區(qū),民族團結問題較為敏感,施工過程中需要特別重視。(3)征地拆遷問題項目的建設必然涉及沿線的占地(包括永久及臨時占地)及房屋拆遷等,將對當?shù)氐母丶安莸卦斐梢欢ǖ糜绊?。?)道路兩側居民的生產、生活問題。(5)對地方經濟的影響問題。(6)項目沿線的寺院等。3.4環(huán)境保護目標項目建成后對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及其分區(qū)的影響不遺留較大的植被破壞面(主要是取棄土場、砂石料場等),原有的草皮及表層腐殖土全部得到利用,不阻礙路基兩側的水力聯(lián)系等;項目沿線土地資源基本不減少,路基開挖造成的植被破壞基本得到恢復(鏟除的草皮全部回用及撒播草種),沒有切割項目兩側的野生動物生境及通行路徑,野生動物數(shù)量及種類基本不減少,取棄土場、砂石料場不會造成生態(tài)和景觀影響,臨時占地得到及時恢復,沒有造成項目沿線的濕地規(guī)模減少或者消失及濕地間的水力聯(lián)系,不會造成大的凍土環(huán)境的破壞;不污染項目沿線的水體,不造成應棄渣等而產生的河道變窄,不造成因施工人員的捕捉而帶來的河流中魚類的減少;盡量不因施工揚塵、瀝青煙氣而造成項目沿線的空氣污染;盡量不造成項目沿線施工機械的噪聲擾民問題;施工產生的生產、生活垃圾及時回填至就近的取棄土場,白色垃圾放置于指定位置并按時清運至有條件的填埋場;不因施工造成民族團結及安全問題,保證災后重建物資運輸通暢。4施工指南4.1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施工指南4.1.1一般規(guī)定嚴禁在保護分區(qū)范圍內隨意傾倒垃圾、取土(石)、棄土(石)等,垃圾、棄土(石)必須在指定的棄渣場棄放;嚴禁施工人員追趕、捕殺野生動物和下河捕魚,嚴禁采摘、踐踏及隨意鏟除植物等;嚴禁在施工區(qū)外保護分區(qū)范圍壓占土地、破壞濕地、灌木林地、草地等;設置醒目的標示牌、邊界線,嚴格限制施工人員活動范圍和機械作業(yè)的范圍及行進路線;嚴禁越界施工,施工車輛嚴禁在施工區(qū)外保護分區(qū)內隨意行駛、隨意停放,車輛必須停放在指定的區(qū)域內;嚴禁在保護分區(qū)核心區(qū)及緩沖區(qū)范圍內設置施工營地、拌合站、預制場等設施;加強與星星海、扎陵湖、鄂陵湖以及通天河自然保護分區(qū)的聯(lián)系和溝通,在其指導下,及時調整施工組織,確保野生動物正常遷徙。4.1.2具體要求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及其分區(qū)的主要生態(tài)功能為水源涵養(yǎng)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建設對穿越自然保護區(qū)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對植被的破壞和路基工程阻斷公路兩側濕地的水力聯(lián)系上。根據(jù)不同路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施工過程中應采取表4.1-1中的措施,有針對性的對不同路段進行保護。表4.1-1本項目在三江源保護區(qū)不同路段施工指南路段范圍植被類型施工指南黃河沖積平原濕地公路兩側為黃河沖積平原濕地,植被以草原化草甸和草原為主,覆蓋度相對較低,約30%左右;主要群系為針茅-冷蒿草原、草原化嵩草草甸。施工前,先剝離表層土壤和草皮,并完好臨時堆放,待路基修建完畢后,將表土覆于路基邊坡或者沿線料場,并撒播披堿草、早熟禾等草種,促使植被自然恢復;施工前劃定施工范圍,嚴禁越界施工活動;路基底層應采用砂礫或者片石作為填料,加強公路兩側的水力聯(lián)系;嚴禁在保護區(qū)范圍內傾倒垃圾設置取棄土場等。棉沙嶺、大野馬嶺低山丘陵低山丘陵的山脊或山坡上布線。沿線植被在山坡上以嵩草草甸和墊狀植被為主,在山腳和湖邊為沙化草地,濕地植被較少。施工前要剝離表層草甸草皮和土壤,臨時堆放保護好,及時將表土覆于路基邊坡,草皮移植到路基邊坡或料場,并撒播披堿草和早熟禾等草種。路塹段,應根據(jù)實際地形采用開挖面較小的線位,避免沿線植被的較大破壞和水土流失面積的增大;在沙化區(qū)域應注意加強對路基邊坡和路基周圍防沙治理,對路基邊坡及坡腳以外20m范圍內進行植草防護,防止植被遭到破壞后沙土裸露,風蝕加重。山前冰水-沖洪積扇平原地勢平坦,積水面積大,為典型濕地。植被主要為草原化草甸、沼澤草甸和高寒灌叢草甸。施工前先把表層土壤和草皮剝離,并妥善保護好,待施工結束后及時回填路基邊坡,草皮鋪設要嚴密,并防止草甸草皮風化,利于植被恢復,降低路基邊坡水土流失;施工前劃定施工范圍,嚴禁越界施工活動;路基底層應采用砂礫或者片石作為填料,加強公路兩側的水力聯(lián)系。巴彥喀拉山北坡兩側植被為高寒草甸,在山坡匯水低洼區(qū)發(fā)育有嵩草沼澤。施工前先把表層土壤和草皮剝離,并妥善保護好,待施工結束后及時回填路基邊坡和料場,利于植被恢復,降低水土流失。路基底層應采用砂礫或者片石作為填料,加強公路兩側的水力聯(lián)系。巴彥喀拉山南坡高山峽谷區(qū)高寒草甸和灌叢植被施工前先把表層土壤和草皮剝離,同時對灌木林地進行移栽,并妥善保護好,待施工結束后將表土和草皮及時回填路基邊坡,將灌木林地用于臨時占地的綠化,從而進一步減輕工程路基建設對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水土流失的破壞。4.2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施工指南4.2.1一般規(guī)定⑴施工過程中應注重保護土地資源,施工后能恢復的應盡量恢復;⑵取棄土場、路基基底、施工便道、場地、營地內的地表植被及表土應進行有效保存和養(yǎng)護,臨時存放地點應選擇在植被相對稀疏地帶、公路廢棄場地及取棄土場中,并做好水土流失防護措施;⑶路基開挖及填筑前應首先進行30-50cm的表土清除,清除的表土應選擇地勢平坦的場地進行臨時堆放,并采用袋裝土等臨時防護措施進行攔擋,堆放高度3-5m,臨時堆土場周圍設置簡易排水溝及沉砂池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有草皮的應先將草皮分割成50cm×50cm的小塊,厚厚度30-50cm,采用人工揭除,并堆放整齊,定期進行灑水養(yǎng)護,待工程完工后將草皮進行鋪砌恢復裸露的坡面;施工期間應搭建臨時的動物通道,防止切割沿線野生動物生境;項目以路基形式經過濕地的,應采用沙礫或片塊石路基保證路基兩側的水力聯(lián)系;取棄土場應設在公路兩側500米范圍以外或者視線以外的地方,取土深度應控制在3-5m,取棄土場取棄土后應刷坡,坡度控制在1:1以上,刷坡前應進行草皮揭除及腐殖土的清除,以備恢復之用;石料廠在靠近公路及村莊的地方嚴禁放響炮;棄渣場棄渣前應修建擋土墻等攔擋措施,防止進一步的水土流失,擋土墻具體尺寸及要求等參見水保方案報告書內容;施工臨時占地應緊鄰公路,盡量減少施工便道的設置規(guī)模,預制場、施工營地、施工便道等完工后應進行場地砼拆除及沙礫挖除等以進行植被恢復;嚴禁一切不利于野生動物的不合理的施工方式;對項目沿線的凍土的保護應采用擋水捻措施,不宜設置邊溝,如采用邊溝應盡量采用鋪草皮防護方式。對景觀恢復中的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要嚴格按照要求施工,確保質量和效果。4.2.2具體要求1)土地資源保護與施工指南(1)工程臨時占地盡量選擇沿線低覆蓋度草地和裸地上,嚴禁占壓高覆蓋度草地。(2)施工期臨時工程禁止占用基本農田。(3)施工前要將耕作層進行剝離,盡量按照“占一補一”的原則用于新開墾耕地或其他低產耕地的土壤改良。(4)土地補償恢復措施①臨時用地盡可能利用荒地,并且盡量減少施工臨時占地,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縮短臨時占地使用時間。②各種臨時占地在工程完成后應盡快進行恢復植被,做到邊使用,邊平整,邊恢復。③使用荒地或其它閑散地也應及時清理整治、恢復植被,防止水土流失。2)路基生態(tài)保護與施工指南路基開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主要影響為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路基填挖導致公路兩側水力聯(lián)系被阻隔;以及公路作為帶狀廊道,切割了沿線野生動物的生境,并阻隔了部分野生動物的活動路徑。為減緩路基工程建設對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本工程應做到:路基施工前應該注意先剝離表層土壤,并完好臨時堆放,待路基修建完畢后,將表土覆于路基邊坡;結合地方防沙治沙工程,撒播草籽,并加強日常維護,促使植被自然恢復;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施工范圍,嚴禁破壞站場周圍草地以減少站場周圍植被的損失和減少新增的水土流失;同時臨時工程占地嚴禁占用高覆蓋度的草地。對于站場建設產生的清表土方應該盡量做到填挖平衡,減少棄方量;如果產生棄方,建設方應根據(jù)項目施工圖階段提出的措施妥善處理,嚴禁隨意拋棄。在凍土區(qū)域采用透水性好的沙礫、片石路基,加強對公路兩側的水力聯(lián)系。對于隧道工程,應該注意對隧道進口和出口開挖面土壤和草皮的剝離和保存;同時注意隧道棄渣場選址的處理,應選擇地形開闊、匯水面積較小的臺地和平地進行堆渣;采取工程措施對棄渣場進行平整治理,防止水土流失;爆破施工應在白天進行。施工期間,加強沿線生物多樣性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宣傳教育,特別是針對沿線施工人員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管理,禁止獵殺野生動物,嚴禁搗毀、破壞野生動物巢穴;同時建設時應避免夜間施工,防止施工噪音對周圍遠處的動物活動產生影響。橋梁橋墩施工盡量縮短工期,嚴禁將挖出的泥渣及廢棄物棄入河道或河灘,棄渣應堆及時放到指定地點,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施工現(xiàn)場的清理,避免廢物料進入水體,對河流水生生態(tài)造成影響。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分內的路段應該嚴格按照相關部門法律法規(guī)進行施工,禁止施工人員隨意進入自然保護區(qū)內;在星星海保護分區(qū)緩沖區(qū)路段沿線禁止設置料場和土場;3)取、棄土場生態(tài)保護與施工指南①工程盡量利用原有國道214修建的舊料場,新設取、棄土場嚴禁侵占河道及濕地等環(huán)境敏感地帶,并選擇在無植被和植被稀少的地帶,一般取土場的距離應遠離路線500米,并遵循集中取土的原則,最大限度的減少取土場數(shù)量。②取土場在施工過程中要求隨取隨平整,做到場地周界規(guī)則;取棄土場的地表植被和表土的鏟除應分段進行,并在取棄土場內選擇地點進行有效的保存,場地使用完畢后應及時予以平整、并利用原有的表土和植被進行覆蓋恢復。③取土后應刷坡,坡率為1:1~3,刷坡產生的草皮及腐殖土應集中堆放并妥善保管,刷坡后及時回填坡面以利恢復,必要時采取覆蓋等措施。④取土不可過深,應在3-5m范圍內,盡量保護永凍層的自然狀態(tài),工程結束后應對開挖面進行恢復地形地貌的整治;由于本區(qū)自然條件嚴酷,植被恢復周期較長,要以盡量保護、減少擾動、自然恢復為原則。⑤對于取土場的恢復,撒播草籽可用于邊坡坡度緩于1:1的土質邊坡、土夾石邊坡等;噴播植草護坡可達到迅速綠化、穩(wěn)固邊坡的目的,適用于坡度為1:0.5-1:2的土質邊坡、土夾石邊坡、強風化石質邊坡等。⑥取土(料)場及周圍應設置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防止地表水流對取土(料)場及坡面的沖刷。⑦臨時占地具有復墾條件時,應進行復墾,種植作物或作為林草場。棄石比例大且植物生長具備條件時應進行土地整治覆土恢復植被。農業(yè)用地一般覆土30~55cm、林業(yè)用地20~45cm、牧業(yè)用地15~25cm。⑧對棄土場要求保持頂面平整、坡面平、順、直,嚴禁無序堆棄;棄于取土坑(包括公路取土坑)中的棄土棄渣應及時平整,碾壓,并且棄土頂面不得高于坑頂平面。⑨嚴格按照路基土石方調配設計做好施工組織安排,不得隨意增加設計之外的棄土、棄渣場。4)砂、石料場生態(tài)保護與施工指南①采集砂石料的地點應盡量選擇在基巖裸露地帶和無植被的河灘地,并盡量遠離公路,嚴禁在河流常水位以下采集砂石;②砂石料的開采要嚴格按設計指定的位置和規(guī)模進行,開采深度不宜過深,一般3-5m,嚴禁隨意亂開亂挖和進入保護區(qū)的緩沖區(qū);③制定合理的開采計劃和開挖和恢復措施,堅持隨采隨平整的原則,在河灘材料時,應及時做好河道疏通和平整工作;④砂石料場址變更時,應嚴格履行設計變更手續(xù),并辦理相關土場使用證和開采許可證;堅持逐級審批,持證開采。⑤施工前,剝離表層有肥力的土壤和草皮,臨時集中堆放。⑥石料場采用自上而下分級開挖,分級臺階高度2m,對開挖面及時進行清理,削緩采石坡面、邊坡,防止危巖塌落。⑦開挖廢棄渣料需按指定位置集中堆放,施工完畢后,進行場地平整或刷坡,回填廢渣料,再平整或刷坡、壓實,然后覆蓋表層剝離土和草皮,并撒播披堿草、早熟禾等草籽,并修建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砂、石料場的具體恢復措施可參照取土場進行。5)棄渣場施工指南(1)嚴禁工程沿線隨地棄渣和在地質災害危險區(qū)棄渣,路基和隧道棄方應均棄于指定棄渣場。(2)棄渣前應先剝離表土和草皮,并且妥善堆放保存,待施工完畢后及時回填渣場表層,作為料場植被恢復的基質,并覆蓋剝離的草皮和播撒草籽,促進植被恢復。(3)棄渣前,先修建工程擋渣措施,然后先棄廢石,再棄廢土覆蓋,以便為植被自然恢復創(chuàng)造條件,攔渣墻盡量采用青海、西藏等地區(qū)常用的重力式石籠攔渣墻。(4)渣場要做好工程防護工作和排水工程,防止棄渣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災發(fā)生,避免誘發(fā)次生地質災害。(5)棄土(石)場宜選擇在不易受水流沖刷的荒溝、荒地、低產田地設置,不宜在林草地、基本農田、泥石流溝、沖溝上游設置;(6)棄土(石)場不宜影響河流、溝谷、排灌溝渠的行洪與灌溉功能,不宜影響周邊公共設施、工業(yè)企業(yè)、居民點等的安全;(7)路塹外側設置棄土(石)場時,棄土(石)場宜設置在路塹段山坡下側低處100m以外,不宜在路塹頂部或路塹段山坡上側設置棄土(石)場。6)施工臨時占地生態(tài)保護與施工指南(1)臨時施工場地施工場地一般緊鄰公路,施工結束后,臨時建筑和遺棄的生活垃圾會對公路沿線的生態(tài)景觀環(huán)境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因此,在在施工場地設置、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善后工作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減小或消除這些影響。①本工程沿線人類活動較少,沿途有只有少量村莊,所以施工營地建設應盡量集中靠近固定居民點設置或者利用沿線道班,這樣一方面可改善施工人員的生活、醫(yī)療條件,又便于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施工營地建設應盡量集中租用當?shù)孛穹孔鳛槭┕I地,建議結合標段的設置情況租用沿線村莊居民的房屋。②各項目部駐地、倉庫、施工機具及堆料場等小型臨時設施的設置:開工前應進行現(xiàn)場優(yōu)化,做到:場址應選擇在荒地、植被稀少的地帶、公路現(xiàn)有廢棄的道班和施工場地、取土場中,避免在野生動物棲息地及野生動物遷徙通道和植被發(fā)育良好地帶設置,并盡量減少場地的設置和占地面積;采暖房屋應采用架空的拼裝結構,以及對地表植被的破壞或基底多年凍土的熱擾動;涵洞施工不設任何臨時工程(含帳篷),施工人員要嚴格限制活動范圍。③施工結束后要對施工場地進行徹底的拆除和清理,清理各種遺留的生產生活垃圾,并平整場地、撒播草種,盡量恢復原貌。④施工場地的垃圾要定時收集,選擇合適地點妥善填埋處理;應特別做好塑料袋等不可降解垃圾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禁止隨意丟棄。⑤嚴禁生產生活污水排入沿線水體。⑥嚴禁在濕地和高覆蓋度草甸內設置施工營地、預制場和拌合站等施工場地。(2)施工便道①盡量利用路基做便道,減少新開便道數(shù)量,盡量選在無植被或植被稀疏處,并結合工程結構物位置盡可能把便道取短;施工便道寬度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控制,做到少占地。②施工便道要嚴格按設計規(guī)定的路線和范圍使用,不得擅自擴大施工便道的范圍。施工便道應設置明顯標志劃定其范圍,并有專人進行施工疏導和管理,不得出現(xiàn)超寬現(xiàn)象。③非多年凍土區(qū)的便道修筑應結合地表條件,選擇在地表直接填筑厚度不小于30—50厘米土體的方法(便道使用完畢后進行土體清除,露出原地表植被)或預先鏟除并保存植被及表土的方法(便道使用完畢后進行表土及植被的回鋪),具體方法的選擇應以有效保護植被為目的。④便道整治:施工便道使用前多數(shù)在路面鋪設料石土方,在施工期結束后,應將鋪設料石土方先行去除,恢復原有的基礎地面,或暫不去除鋪設料石,對已塌陷部位進行適當平整,從而為土壤及植被的恢復奠定基礎。在施工前先剝離表層腐殖質土,待施工完畢后及時平整便道,回填表土,并輔助人工撒播草種,促使植被自然恢復,通過上述恢復措施,促進施工便道植被的恢復。⑤其它環(huán)保措施:對運輸車輛加蓋篷布的降塵措施,從而減少施工便道產生的大量塵土埋壓便道兩側的天然植被,減少人為活動對影響區(qū)地表植被的影響。7)野生動物保護指南項目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采取以下積極措施,最大程度地減緩工程對沿線野生動物的影響。(1)在公路施工期間,要十分重視對沿線野生動物的保護,加強沿線生物多樣性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宣傳教育,特別是針對沿線施工人員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管理,禁止隨意進入施工范圍外的自然保護區(qū),禁止獵殺野生動物,嚴禁施工人員捕獵野生動物,盡量不侵擾野生動物正常的活動。(2)在施工過程中,降低運輸車輛和施工機械及人為干擾因素,嚴禁隨意鳴笛,避免干擾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3)在自然保護區(qū)內進行隧道和采石爆破作業(yè)時,應盡量采用小劑量和水封的爆破方式,同時減少爆破頻次,降低對野生動物的影響。(4)合理安排作業(yè)時間,盡量選在白天,避免傍晚或夜間施工,盡量縮短工期。(5)要注意合理采砂和石料方、不得隨意布設取料場,防止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嚴禁隨意擴大施工范圍破壞植被等措施。(6)橋墩涉水施工時采用圍堰法,同時盡量避開魚類洄游的時間段施工,并且盡量縮短施工周期,以減輕橋梁涉水施工對裸鯉的洄游影響。在路基施工時,嚴禁施工廢水直接流入沿線河流,并應設置臨時沉淀池對施工廢水進行沉淀、隔油處理,避免對水生生物產生影響。同時禁止施工人員下河下湖捕魚。(7)在有國家或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出沒路段,應設置預告、禁止鳴笛等標志,并根據(jù)需要為動物橫向過路設置通道。對于高山山地類動物和習慣于到高處張望后通過的動物,應盡可能選擇從上方通過的通道形式;對于草地動物和習慣于在平緩地區(qū)活動的動物,應盡可能選擇橋梁下方通過的通道形式;草原草甸類動物經常以較大規(guī)模集群方式進行遷徙活動,在其經常出沒的地段,路基要盡可能的低,并設置足夠寬度的緩坡通道,以形成緩坡路基和橋梁下方構成的復合通道;在動物種群成分比較復雜的區(qū)段,應考慮設置路基上方和下方均可的復合通道。野生動物通道要遠離取土場、砂石料廠、施工營地,一般應選在養(yǎng)護工區(qū)等站場3~5km以外。對于藏羚、藏原羚等中小型動物的通道,橋梁涵洞凈高宜大于3m;對于藏野驢、野牦牛等大型動物的通道,橋梁涵洞凈高宜大于4m。對于高山山地動物,路基緩坡坡度應小于40°;而對于草地草原動物,緩坡通道坡度應不大于35°。動物通道建成后,還應采取一些誘導性的措施,可提前收集一些野生動物的糞便,撒在通道的位置;也可對野生動物通道兩側100m范圍內的植被進行恢復,恢復其自然生境原貌,吸引野生動物通過。在野生動物通道附近應設置明顯的標志注明該類通道的名稱、形式、使用通道的動物、使用季節(jié)以及相應的環(huán)保提示等。8)沿線濕地保護指南本工程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沿線多湖泊河流,由河流沖積形成的河谷帶狀沖積平原和山前冰水-沖洪積扇平原地形較多,在這些山間平原上多發(fā)育有河流濕地;同時本工程所在區(qū)域是片狀和連續(xù)多年凍土分布區(qū),多發(fā)育高寒嵩草沼澤濕地。工程沿線濕地主要位于野馬灘和多年凍土區(qū)河谷及溝谷內。為減緩工程建設對沿線濕地的影響,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采取如下措施:①在以路基形式穿越濕地時應注意控制路基高度,在滿足線形和構造物連接的基礎上公路路基高度應盡量降低,并且收縮邊坡,以減少路基占地面積,從而減少對沿線濕地的侵占;②在穿越濕地的路段周圍禁止設置新的料場和取土場,盡量利用原有老的料場,并且在工程結束后一并進行工程整治與植被恢復,以減少對濕地植被的破壞;③結合本工程在凍土區(qū)域的施工方法,在穿越濕地路段路基采用砂礫或者片石填筑,以緩解公路對兩側水力聯(lián)系的阻隔;在濕地中的橋涵施工中,嚴格控制作業(yè)范圍,并采取措施確保橋涵兩側地表徑流通暢;④在路基施工前應注意先剝離所占濕地的表層土壤和草皮,并完好臨時堆放,待路基修建完畢后,將表土和草皮覆于路基邊坡或者平整后的料場,減輕對濕地植被的破壞;⑤臨時占地盡量不要設置在濕地內;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施工范圍,嚴禁破壞站場周圍覆蓋度較高的草甸;⑥由于本工程沿線濕地內野生動物相對較多,在施工期間,應加強沿線生物多樣性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宣傳教育,特別是針對沿線施工人員的宣傳教育和科學管理,禁止獵殺野生動物,嚴禁搗毀、破壞野生動物巢穴;同時建設時應避免夜間施工,防止施工噪音對周圍遠處的動物活動產生影響。9)凍土保護指南(1)一般規(guī)定多年凍土地區(qū)現(xiàn)存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地質歷史時期的產物,現(xiàn)存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多年凍土狀態(tài)特征是穩(wěn)定的。多年凍土地區(qū)施工應重視多年凍土環(huán)境的保護,以維持多年凍土的穩(wěn)定。多年凍土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極其脆弱的,一經破壞難以恢復,有時甚至是不可逆的。工程施工過程中應貫徹“預發(fā)為主、保護優(yōu)先、開發(fā)和保護并重”的原則。多年凍土地區(qū)的植被是多年凍土的良好隔熱屏障,也是多年凍土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中應限制人為活動范圍,注意保護地表植被。(2)具體要求臨時工程設置與施工管理多年凍土地區(qū)的施工營地、材料堆場、預制場等臨時工程應選擇在少冰凍土、多冰凍土分布地基或基巖出露的平緩山坡。不得將上述場地設置在植被覆蓋良好的地段和高含冰量凍土地段。合理規(guī)劃施工便道,盡量減少便道的數(shù)量。便道通過高含冰量地段時,采用直接在地表填筑高度不小于0.7米的方法,即路基高度不得小于70cm,并不得在便道兩側取土。臨時工程的修建不得切割、阻擋地表徑流,不得在臨時工程附件形成新的積水洼地。填筑施工便道時,不得鏟除地表植被及覆蓋,便道可直接在原地面修筑,便道所需原料應貫徹“集中取土”原則。少冰凍土與多冰凍土地段確需在便道兩側取土時,取土坑與路堤坡腳的距離不得小于10m。施工營地生活污水及生產污水都設沉淀池,池底做防滲層,污水經靜置沉淀后,用于場地降塵、綠化。不得在施工營地附近形成新的積水,嚴禁將生活污水直接排至河流中。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可降解垃圾集中收集后運至附近取土坑掩埋;不可降解垃圾及含石油類固體廢棄物按設計規(guī)定或要求,運送至指定地點處理。施工車輛和施工機械應嚴格按規(guī)定行使路線,不得隨意碾壓便道外的凍土草地。嚴禁車輛和施工機械駛入無便道的高含冰量凍土地段。施工營地距線路的距離不得小于200m。路塹、低路堤、零斷面基地開挖采用爆破方法施工時,不得使用揚棄爆破,以保護地表植被。在凍土區(qū)設置的臨時占地工程在施工結束后要嚴格按照減緩臨時占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的措施進行植被恢復,防止凍土區(qū)植被永久破壞,避免引發(fā)凍土的融化所帶來的一系列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和地質災害現(xiàn)象。取土與棄土多年凍土上活動層土體是多年凍土的隔熱保溫層,多年凍土地區(qū)取土首先應考慮其對多年凍土穩(wěn)定性的影響和對擬建工程的危害。多年凍土地區(qū)取土場應設置在少冰凍土、多冰凍土分布地段或多年凍土中的融區(qū)。在富冰凍土、飽冰凍土和含土冰層分布地段嚴禁取土。凍土地區(qū)取土坑深度以不超過天然上限深度為宜,取土后以不形成洼地負地形為原則。棄土場應選擇低洼、無地表徑流、無植被覆蓋或植被覆蓋較差、遠離路線的荒地,嚴禁占河道、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與緩沖區(qū),不得將棄土場設置于植被發(fā)育良好的地段。取棄土完成后應及時將取棄土前清除的腐殖土,并鋪上原有的草皮,有條件的應撒播草種或者栽植喬灌木等恢復原有植被。路基施工路塹和基坑施工期間,各道工序應緊密銜接,減少暴露時間,減小對多年凍土地基的熱干擾,便于工后多年凍土環(huán)境的恢復。路基施工應按設計和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施工季節(jié);高含冰量凍土地段路塹開挖宜選擇在活動層融化季節(jié)進行,基底和邊坡?lián)Q填及保溫層等施工宜在6月底前完成;路堤的填筑宜在暖季進行;高溫高含冰量凍土地段高路堤的填筑宜跨年度分二期進行,或者采用控制填料溫度、基底覆蓋隔熱層等方法施工。路基施工前應確保排水設施在路基施工前預先完成,防止施工期間地表水侵害路基,造成病害,宜設擋水捻排水。路塹地段、取土場地表的草皮應先行挖取,選址堆放,適時灑水,培植利用。在通過凍土區(qū)的路段路基盡量采用為片石通風路基、XPS及熱棒路基的方法來降低路基建設對凍土的影響。橋梁涵洞施工多年凍土地區(qū)橋梁施工的基坑開挖盡量安排在寒季,必須在暖季施工時應采取遮陽防雨措施,并且基坑頂設置擋水埝,嚴禁地表徑流流入基坑,及時排除凍結層上水和凍土本身融化水,基坑排除出的水不得形成新的積水,避免污染環(huán)境或擾動地基的熱平衡狀態(tài)。做好臨時排水設施,在施工場地埋設混凝土排水管或做盲溝,保證地表水暢通,以防止地表水、凍結層上水的補給被切斷而造成下坡側植被生態(tài)用水枯竭,造成沼澤濕地的萎縮退化。及時清理樁基及基坑棄土,及時清運鉆孔泥漿,防止水土流失。加強機械檢修,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對水質造成污染。設置沉降觀測,掌握結構物施工對凍土層的影響。在各類施工中,橋梁結構物基礎施工是對凍土環(huán)境影響較大的因素之一,對特大橋、大橋工程的非嵌巖樁際工程施工盡量采用干法成孔,減少其他成孔方式對多年凍土環(huán)境帶來的負面影響。隧道施工明洞開挖宜采用邊線上孔間隔裝藥、微振光爆破進洞技術方案,以減少對周邊凍土圍巖擾動,防止巖土失穩(wěn)坍塌。中午氣溫較高時,采用遮陽棚遮陽,盡量避免熱輻射,同時設置排水系統(tǒng),防止破壞熱平衡,造成凍土融化。隧道棄渣嚴格按照設計文件指定的位置及要求進行棄渣,不得隨意丟棄。隧道施工廢水排至洞口處理池,沉淀、隔油處理后排放,不得將施工廢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10)公路生態(tài)恢復與景觀保護指南生態(tài)恢復可增加一定量的生物量,改善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起著積極作用。但植物物種的選擇要遵循適地適草原則,選用當?shù)匚锓N,避免因引外來物種,引起生物入侵危害。遵循植物適應、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依靠鄉(xiāng)土樹種和草種的優(yōu)良特性,采用自然和人工恢復相結合方式促進植被恢復。工程利用施工剝離后的草甸草皮即移植草皮和人工撒播草種或植樹造林。利用沿線河流水源,及時澆水,促使植被恢復。公路綠化建議采用包括沙棘、老芒麥、披堿草和早熟禾等在內的鄉(xiāng)土樹種和草種。11)生態(tài)功能區(qū)保護與恢復指南針對工程經過的生態(tài)功能區(qū)劃的保護要求,工程建設中應注意:(1)嚴格劃定施工范圍,嚴禁隨意越界施工活動,從而控制工程施工過程對沿線植被的破壞,對必須侵占草地的路段通過剝離表土和草皮用于沿線料場和邊坡的綠化等措施減少生物量損失。(2)加強生態(tài)恢復與生態(tài)建設,治理因工程建設引起的土壤侵蝕,降低對水源涵養(yǎng)功能的影響。(3)嚴禁施工期生活污水和生產污水直接排入沿線河流,控制工程建設水污染,減輕水污染負荷。12)其它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指南(1)橋梁基礎施工中的廢泥沙、廢碴等不得棄于河道和河灘地,以防抬高河床或壓縮過水路面。(2)施工人員應使用自帶的清潔燃料,禁止破壞當?shù)氐闹脖蛔鋈剂?,以避免危害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減少燃料燃燒廢氣的排放。(3)施工期間必須嚴格控制施工占地和施工人員的活動范圍,采用“劃線施工、不得越界”的控制辦法。(4)施工過程中要嚴格保護邊溝的植被。(5)施工場地和臨時施工營地禁止設置在自然保護區(qū)緩沖區(qū)和核心區(qū)內和沿線濕地內。4.3水環(huán)境保護施工指南4.3.1一般規(guī)定嚴禁將橋梁施工廢水及泥漿等倒入沿線水體;嚴禁施工人員下河洗澡、洗衣物、清洗施工機械、捕魚、大小便等與項目無關的一切事宜;嚴禁將廁所修建在水體附近,并禁止將廁所清掏物倒入水體;嚴禁將生產、生活廢水倒入項目沿線水體;嚴禁將隧道施工污水倒入水體,并應在隧道兩側設置臨時處理池,對隧道施工污水進行處理;施工過程中提倡清潔生產,盡量選用先進的設備、機械,以有效減少跑、冒、滴、漏的數(shù)量及維修次數(shù),從而減少含油污水的產生量。機械設備及運輸車輛的維修保養(yǎng)盡量集中進行,所產生的含油污水應集中收集、經澄清、吸附除油后回用或散排;4.3.2具體要求1)沿線水體水環(huán)境保護指南(1)橋梁施工水環(huán)境保護措施①施工期應保護沿線河流的水質,禁止施工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橋梁施工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石油類等污染物排入水體,對樁基施工中的泥漿廢水必須加強施工過程控制,泥漿廢水就地采用靜置沉淀法進行固液分離,沉渣經干化后清運至棄土場,分離出的水應重復利用或用于降塵、綠化等。②橋梁施工應盡量縮短工期,并加強施工管理以保護沿線河流水體。施工后應注意施工現(xiàn)場的清理,避免施工垃圾等隨意拋入水體。③施工中的廢油、廢瀝青和其他固體廢物不得堆放在水體旁,應遠離沿線河流河道500m外,同時應及時清運至專門的倉庫或堆放場所,并應設蓬蓋,防止雨水沖刷入水體。④沿線河流與公路并行的路段,不得在公路與沿線河流之間的地帶設置施工營地和施工臨時場地,以避免影響河流水質。⑤禁止在沿線水體中洗刷車輛、衣物和其它器具等。(2)施工營地附近設防滲蒸發(fā)池和防滲旱廁,不得設置于當?shù)鼐用竦纳巷L向,處理后的糞便用于施肥,生活污水可讓其自然蒸發(fā)或設置污水沉淀池,并經處理后采用散排的形式用于施工降沉或綠化,施工結束后將沉淀池覆土掩埋。(3)施工場地生產廢水設沉淀池,經過沉淀后回用或排入溝渠,施工廢水不得排入沿線河流。(4)施工機械等產生的含油及其它生產污水應禁止向河流、湖泊排放,為此建議在施工場地及機械維修場所設臨時蒸發(fā)池,使大部分含油污水進入蒸發(fā)池中,使其自然蒸發(fā),待施工結束后,將臨時用蒸發(fā)池覆土掩埋。施工中的廢油、廢瀝青及其它固體廢物不得傾倒或拋入水體,也不得堆放在水體旁,應及時清運至當?shù)卦试S放置的地點或依有關規(guī)定處理。(5)生產廢水不得排入河流、湖泊等水體,可在施工場地設臨時蒸發(fā)池(可就近利用廢棄的溝、坑),待施工結束后覆土掩埋。不得在水體附近清洗施工器具、機械等,防止水環(huán)境污染。(6)含有害物質的建材如瀝青、水泥等不準堆放在水體200m范圍內,并設有篷蓋,必要時設圍欄,防止被雨水沖刷入水體。(7)采砂場的洗砂廢水應設置污水沉淀池,經沉淀后重復利用或排放。2)隧道工程水環(huán)境保護指南施工中,應對隧道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補給情況、變化規(guī)律、水質成分等作好觀測試驗記錄,并不斷改善防排水系統(tǒng),對隧道兩端洞口及輔助坑道洞(井)口應按設計要求及時作好排水系統(tǒng),并認真做好以下防排水治理工作:(1)勘探用的坑洼、探坑等應回填粘土,并分層夯實;(2)洞頂上方如有溝谷通過且溝谷底部巖層裂隙較多,地表水滲漏對施工有較大影響時,應及時用漿砌片石鋪砌溝底,或用水泥砂漿勾縫抹面;(3)洞口附近開溝疏導封閉積水洼地,不得積水;(4)洞頂排水溝應與路基邊溝順接組成排水系統(tǒng);(5)隧道施工會有大量的施工廢水,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懸浮物、炸藥殘余、石油類等。特別是含有炸藥殘留物的裂隙水如果不加控制的排放,可能造成所在地水環(huán)境的污染。因此要嚴格按照前述要求對隧道施工時的出水進行收集,并進行處理后排放。目前隧道施工常用的處理工藝流程如下圖,本工程隧道施工時可經過該處理流程,可有效控制施工期水污染問題。建設單位對污水處理設施要派專人嚴格管理,使其有效運行。隧道施工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4.4環(huán)境空氣保護施工指南(1)施工材料的料場、拌合站盡量設于遠離居民區(qū)的下風向空曠場地,并采取加蓋篷布等防止揚塵的措施。(2)瀝青集中拌合,合理安排瀝青攪拌站。拌合站應設在開闊、空曠的地方,不得選在環(huán)境敏感點上風向,以拌合站為圓心,半徑300m范圍內不能有居民區(qū)。采用先進的瀝青混凝土拌合裝置,配備除塵設備、瀝青煙凈化和排放設施。拌合站需安裝必要的密封除塵裝置,瀝青的融化、攪拌均在密封的容器中作業(yè)。不得使用敞開式簡易方法熬制。瀝青煙排放應達到GB4916-85《瀝青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瀝青油煙≤150mg/m3)。攪拌站為操作人員配備口罩、風鏡等,實行輪班制。(3)石灰、水泥和砂石料的拌合,采取站拌方式,但要慎重選擇地址,拌合站應遠離環(huán)境敏感點并采取先進除塵設施,與敏感點的距離應大于300m。拌合站需配備除塵設備,加強勞動保護?;彝良邪韬喜坏眠x在環(huán)境敏感點上風向,灰土拌合站與其距離也應在150m以上。合理安排拌合點,盡量減少拌合點設置。對攪拌站操作人員實行衛(wèi)生防護,為其配備口罩、風鏡等。(4)注意合理安排粉狀筑路材料的堆存地點及保護措施,減少堆存量并及時利用。筑路材料堆放地點選在居民點的下風向,距離在200m以上。堆放時應采取防風防雨措施,必要時設置圍欄,并定時灑水防塵,遇惡劣天氣加篷覆蓋。(5)施工現(xiàn)場、出入料場的道路、施工便道、未鋪裝的道路及拌合場地等揚塵嚴重路段應經常灑水,以減少粉塵污染。路基施工時及時分層壓實。(6)粉狀材料如水泥、石灰等應罐裝或袋裝,禁止散裝運輸,避免運輸途中揚塵、散落。堆放應有篷布遮蓋。運至拌合場應盡快與粘土混合,減少堆放時間。土、砂、石料運輸禁止超載,裝高不得超過車廂板,并蓋篷布。(7)施工工作人員炊事和取暖灶等設施應設立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應使用太陽能、自帶的燃油、液化氣等清潔能源,對自帶發(fā)電機的施工單位,應新購買廢氣排放標準符合標準的發(fā)電機設備,禁止撿牛糞、草根以及砍伐當?shù)刂参镒鋈剂稀#?)合理調整運輸路線,運輸?shù)缆窇〞r灑水,每天至少兩次(上、下班),在經過村莊密集地區(qū)要加強灑水密度和強度。(9)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科學管理,合理安排運行時間,發(fā)揮其最大效率。(10)施工營地的生活、采暖盡量利用電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對大氣的污染。4.5聲環(huán)境保護施工指南本工程施工噪聲主要包括施工機械噪聲和運輸車輛噪聲,建議采取的降噪措施主要有:(1)在附近有居民的路段夜間應停止施工,該路段施工的高噪聲機械設備應配備臨時降噪措施,可在施工場地周圍設立臨時聲屏障,高度為3.0m。(2)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和施工方法,限制施工作業(yè)時間,噪聲大、沖擊性強并伴有強烈振動的工作安排盡量在白天進行。(3)混凝土拌合站、皮帶機的機頭等機械安裝消聲器。(4)發(fā)放耳塞等防護用品,做好現(xiàn)場人員的教育和勞動保護工作。4.6固體廢物處置措施施工指南施工期固體廢物包括施工營地產生的生活垃圾、各種機械、設備、車輛運行保養(yǎng)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油紗、廢棄機具、配件、配件包裝物等;各種施工過程以及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渣等。應根據(jù)各種固體廢物物理、化學特性的差異,對其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措施如下:(1)施工過程產生的石渣、泥沙以及泥漿廢水處理后的沉渣:①挖基土及時進行清運,不得倒入河流或棄置河灘。②施工過程產生的石渣、泥沙以及泥漿廢水處理后的沉渣可就近回填路邊取土坑。(2)工程產生的其它固體廢物包括:①機械運行、維修、保養(yǎng)時跑、冒、滴、漏的油污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固態(tài)浸油廢物如廢油紗、浸油木屑等;②各施工過程產生的廢棄機具、配件、包裝物以及各營地產生的生活垃圾。對于上述固體廢物應集中收集后統(tǒng)一分類(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可降解的垃圾選擇合適的荒地挖坑填埋處理,但不得填埋在三江源星星海保護分區(qū)緩沖區(qū)內;不可降解的垃圾及時清運至垃圾處理場處理或由當?shù)赜欣盥駡龅牟块T定期統(tǒng)一清運。(3)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應堆放于指定位置,并交由當?shù)赜欣盥駡龅牟块T進行定期清運,保證項目施工期間不在高原留下一片白色污染。4.7社會環(huán)境保護施工指南4.7.1一般規(guī)定本項目基本與原有214國道平行且距離較近,為保證玉樹災后物資的運輸暢通,本項目施工車輛嚴禁在214上逗留,施工單位應指定專門的保通現(xiàn)場指揮人員并通過設置警示牌等措施;由于項目地處藏族群眾集中居住區(qū),民族問題較為敏感,為與當?shù)鼐用窀愫脠F結工作,施工人員嚴禁使用“藏民”或者“老藏民”等有傷民族感情的稱呼,應盡量采用“藏族群眾”或“藏族同胞”等文明用語;項目歇武至終點段落村莊、學校(當巴小學)較為集中,施工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應注意行車安全。施工單位應加強施工人員管理、尊重當?shù)孛袼住⑹サ?、圣物以及民族信仰等?.7.2具體要求1)減緩公路建設對當?shù)亟煌ㄓ绊懙闹改希?)施工期主要運輸通道(臨時設置)應遠離居民區(qū),盡可能避免與現(xiàn)有交通線路交叉或同時運行,爭取運距最短。(2)施工開始前應對主要運輸?shù)缆纷骷庸谈脑?,或修便道與原道路接通。施工中如對地方道路造成嚴重損壞應立即修復,或將賠款交給當?shù)毓饭芾聿块T修復。公路利用現(xiàn)有道路加寬加固作為施工臨時便道的,施工期間注意避開當?shù)厝罕娛褂玫缆返慕煌ǜ叻鍟r間;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整修,交還地方使用。(3)公路預留足夠的人行天橋和通道,保證高速公路兩側的居民能夠正常通行,不影響居民下地耕作。建議下一階段施工過程中多征求當?shù)鼐用竦囊庖姡玫剿麄兊膮f(xié)作。設計通道的凈空和寬度時,適當考慮發(fā)展余地,并做好路面硬化,防止通道積水而影響通行。2)其它減緩社會環(huán)境不利影響的指南(1)施工期間嚴禁施工人員隨意進入分布于野牛溝,歇武鎮(zhèn)及結古鎮(zhèn)的寺廟,施工人員尊重當?shù)刈诮绦叛龊土曀?,施工人員做到文明施工。(2)工程施工前應與電力、通訊部門做好溝通協(xié)調工作,事先安排好電力、通訊替代方案,使電力、通訊等公用設施的遷建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避免因公路建設影響當?shù)氐耐ㄓ崟惩?,減少對電力、通訊用戶的影響,必需拆遷的要在修建替代設施后再進行拆除。(3)注意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監(jiān)視,在轉彎、下坡等相對較危險路段設置相應的安全提示標志,避免交通事故。道路維修維護必須采取警示、隔斷等必要的安全措施,設置交通安全提示。4.8施工期間環(huán)保管理及宣傳指南4.8.1一般規(guī)定建設單位、項目辦,尤其是施工單位應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宣傳教育與培訓工作,要求施工人員進場前進行一次全面、有效的環(huán)境保護宣傳教育與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并在施工營地、預制場、施工便道、施工區(qū)域邊界等地方設置標牌、標語等,確保施工期間做到人人心中有環(huán)保;項目施工期間應加強環(huán)境監(jiān)督管理及評比考核工作。即建設單位、項目辦、監(jiān)理單位以及施工單位等必須接受環(huán)保行政主管部門的監(jiān)督,同時建設單位、項目辦、監(jiān)理單位以及施工單位應設立層層監(jiān)督、定期檢查、定期考核制度,即要求建設單位對項目辦、項目辦對施工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定期檢查,各級單位均成立專項小組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監(jiān)督、檢查及評比考核,并列入年終及完工后的考核內容。4.8.2具體要求(1)環(huán)保宣傳口號請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青藏高原;保護三江源就是保護我們的“水塔”;科學施工珍愛生態(tài)環(huán)境,以人為本鑄造精品工程;像愛護我們的孩子一樣愛護野生動物;像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愛護高原湖泊;野生動物,人類的朋友;青藏高原,人類的后花園;保護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維護子孫后代利益;小草千年生,毀之頃刻間;加強環(huán)境保護,樹立文明形象;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文明規(guī)范施工,勿越“雷池”半步;加強民族團結,維護藏漢關系;別讓“三江源”流出的最后一滴水是我們的眼淚;別讓“中華水塔”成為“中華旱塔”;請不要讓“人類基因庫”中的任何一員“掉隊”;請不要在“雙親”的“眼睛”中揉沙子;做高原的守護者,您責無旁貸。(2)監(jiān)督管理監(jiān)督管理內容主要有:①監(jiān)督施工中的施工行為和環(huán)保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②監(jiān)督是否隨意占用破壞自然保護區(qū)內濕地、灌木林地、草地。③監(jiān)督規(guī)范工程臨時占地的施工行為和施工范圍,嚴禁在施工區(qū)外車輛隨意行駛,隨意棄土棄渣等施工活動。④監(jiān)督是否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施工活動。⑤監(jiān)督施工人員違法盜獵及隨意破壞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行為。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宣傳和教育,嚴禁施工人員追趕、捕殺野生動物;嚴禁施工人員遠離施工范圍隨意活動。5附則5.0.1本指南同青海省共和至玉樹(結古)公路建設標準化施工指南——凍土部分、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以及施工合同等一同執(zhí)行;5.0.2本指南由青海省共和至玉樹公路建設指揮部負責解釋。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江蘇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標準化指南建設程序(試行)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2013年10月
目錄總則 1第一部分工程前期 11.1委托項目建議書(預可)、工可研究咨詢 11.2工程可行性研究報批 11.2.1報批流程 11.2.2報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應提交的材料 11.2.3工程可行性研究報批需要提供的材料 21.2.4項目報批前應完成的工作 21.2.5項目報批同步應完成工作 3第二部分征地拆遷 42.1征地 42.1.1征地申請前期的相關手續(xù)收集、辦理 42.1.2征地單位向區(qū)(縣)土地管理部門提交項目用地申請需提供的材料 52.1.3區(qū)(縣)國土資源局開展征地調查及征地補償標準(人員)安置方案的擬定 52.1.4區(qū)(縣)國土資源局組織、審核上報編制“一書四方案”,開展征地公示及聽證,由區(qū)(縣)政府初步審核 52.1.5征地的審查(核)、報批 52.1.6征地組織實施及征地補償安置 62.1.7征地資料匯總、歸檔 62.2拆遷 62.2.1拆遷許可 62.2.2實施拆遷 72.3桿管線遷移 72.3.1前期準備 72.3.2制定遷移方案 72.4城市樹木砍伐、移植 82.4.1辦理行政許可 82.4.2實施樹木砍伐、遷移 9第三部分工程勘察設計 103.1確定工程勘察設計單位 103.2工程勘察設計 103.2.1初步設計(方案設計) 103.2.2施工圖設計 113.3工程勘察設計咨詢 13第四部分工程招標 144.1招標準備工作 144.1.1編制招標工作計劃表 144.1.2確定招標代理單位 144.1.3編制招標實施方案 144.2發(fā)布招標公告 154.3資審文件和招標文件準備 154.4開標、評標(資審) 154.5定標與合同簽訂 15第五部分工程建設管理 175.1工程質量管理 175.1.1質量監(jiān)督申請 175.1.2質量保證體系 185.1.3質量管理制度 205.2施工許可證的辦理 215.3合同管理 215.3.1計劃進度 215.3.2投資控制 265.4內業(yè)管理 435.4.1文件材料收集及編制 435.4.2文件流轉 495.5教育培訓管理 495.5.1監(jiān)理、施工單位進場人員需具備培訓資格證書 495.5.2監(jiān)理、施工單位進場后需要參加的培訓 505.5.3其他培訓 51第六部分交(竣)工驗收 526.1交工驗收 526.1.1交工驗收條件 526.1.2施工單位自檢評定主要流程 526.1.3監(jiān)理抽檢評定主要流程 536.1.4交(竣)工文件整理、歸檔 536.1.5施工單位工作總結主要內容 546.1.6監(jiān)理單位工作總結主要內容 556.1.7質量檢測評定報告 556.2質量監(jiān)督回訪 566.2.1質量監(jiān)督回訪的條件 566.2.2質量監(jiān)督回訪的準備工作 566.2.3質量監(jiān)督回訪的方法和重點 576.2.4質量監(jiān)督回訪結果的處理 576.3缺陷責任期管理 576.3.1缺陷責任期的計算 576.3.2缺陷責任期內責任劃分 586.4竣工驗收 586.4.1工程項目環(huán)境專項驗收 586.4.2工程檔案專項驗收 596.4.3竣工決算 596.4.4竣工文件 596.4.5竣工驗收質量鑒定 596.4.6竣工驗收前檢查 626.4.7竣工驗收會議 626.4.8竣工資料移交手續(xù)(檔案/管養(yǎng)) 63總則1.為加強我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推行干線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使我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工程質量明顯提高,特制定本指南。2.本指南適用于我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工程項目,主要就工程前期、征地拆遷、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招標、工程建設管理、交(竣)工驗收的程序進行了規(guī)范。3.建設標準化是提升我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管理水平、體現(xiàn)從業(yè)單位從業(yè)能力的有效舉措,通過規(guī)范管理和執(zhí)行標準,努力做到技術先進、管理科學、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建設單位應結合工程管理實際,建立合理的考核獎懲制度。第一部分工程前期1.1委托項目建議書(預可)、工可研究咨詢建設單位按相關政策的規(guī)定直接委托或采用招投標方式確定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咨詢單位,并委托其開展項目建議書(預可)、工可研究工作。1.2工程可行性研究報批1.2.1報批流程一.項目建設單位負責項目的前期工作,組織編制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并負責上報審批;二.投資主管部門組織項目工可審查;三.根據(jù)審查意見修改完善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四.投資主管部門批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2.2報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應提交的材料一.項目建設單位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申請審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文件;二.具備相應的工程咨詢資質機構編制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文件;三.大中型項目應有相應資質工程咨詢機構的評估報告或論證會專家評審意見;四.市行業(yè)管理單位的行業(yè)審查意見;五.資信證明,包括財政資本金承諾函、資金銀行貸款承諾函等有關資金證明;六.工程招標方案;七.經營性項目,要提出項目法人組建方案;八.同級城市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規(guī)劃選址意見書;九.同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出具的項目用地預審意見書;十.同級環(huán)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審批意見書。1.2.3工程可行性研究報批需要提供的材料一.建設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預規(guī)劃選址意見及附圖;二.國土部門出具的土地預審意見;三.環(huán)保部門出具的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四.建設資金承諾函;五.同級交通主管部門出具的工程可行性審查意見;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七.工程項目社會穩(wěn)定評估報告。1.2.4項目報批前應完成的工作一.項目涉及通航河流(含規(guī)劃中的通航河流)的臨河、跨河、攔河等建筑,應及時與航道管理部門、海事部門聯(lián)系,進行相關論證,并取得許可;二.項目涉及風景名勝區(qū)、水源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區(qū)、森林公園、地質公園等環(huán)境敏感目標的,需向相應的行政建設管理單位辦理許可手續(xù);三.項目建設資金需落實,資本金由項目建設單位承諾,銀行貸款要取得商業(yè)銀行的貸款承諾文件。1.2.5項目報批同步應完成工作一.環(huán)保評估;二.地質災害評估;三.壓礦調查;四.林地手續(xù);五.組織土地預審材料,逐級報國土部門核批;六.落實項目資金;七.組織開展項目節(jié)能評估,報主管部門審查;八.其他需要完成的工作。第二部分征地拆遷2.1征地2.1.1征地申請前期的相關手續(xù)收集、辦理一.征地申請前期的相關手續(xù)由建設單位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2.立項批準文件、可行性報告批準文件;3.初步設計批準文件、初步設計批復及圖紙;4.規(guī)劃意見書及附圖;5.建設用地定線通知及定樁報告;6.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和正式紅線圖。二.征地申請前期的相關手續(xù)辦理1.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項目地質災害評估報告及填報審批表,審批部門為區(qū)(縣)國土資源局地礦科;2.項目是否壓覆重要礦床證明材料或項目壓覆重要礦床(如有)評估報告,審批部門為區(qū)(縣)國土資源分局;3.編制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繪制勘測定界圖,委托勘察定界單位辦理;4.林地征占用手續(xù),審批部門為區(qū)(縣)、市、省或國家林業(yè)建設管理單位管部門。2.1.2征地單位向區(qū)(縣)土地管理部門提交項目用地申請需提供的材料一.建設項目用地預審;二.規(guī)劃意見書及附圖;三.建筑用地道路定線通知單;四.建筑用地定樁測量成果報告書;五.初步設計批準文件、初步設計圖件;六.項目平面布置圖或線形工程平面圖;七.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和勘測定界圖;八.地質災害評估報告及地質災害審查認定表;九.是否壓覆重要礦床證明材料或壓覆重要礦床評估報告及壓覆礦床核查意見;十.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2.1.3區(qū)(縣)國土資源局開展征地調查及征地補償標準(人員)安置方案的擬定2.1.4區(qū)(縣)國土資源局組織、審核上報編制“一書四方案”,開展征地公示及聽證,由區(qū)(縣)政府初步審核2.1.5征地的審查(核)、報批一.市國土局受理區(qū)(縣)政府上報的征地材料;二.建設單位依法繳納相關費用、落實征地補償安置費監(jiān)管,市國土局下發(fā)征地批準文件。2.1.6征地組織實施及征地補償安置一.區(qū)(縣)政府發(fā)布征地公告;二.征地補償協(xié)議書的簽訂、落實;三.各項補償費用撥付;四.被征地塊移交征地單位。2.1.7征地資料匯總、歸檔一.征地資料匯總征地公告、被征地單位蓋章確認的征地紅線圖、征地安置補償協(xié)議書、丈量土地記錄及被征地農戶領款簽字的表格等。二.征地資料歸檔檔案整理后,由征地單位作原始資料歸檔保存,報區(qū)(縣)國土資源分局一份存檔。2.2拆遷2.2.1拆遷許可一.申請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拆遷人向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提交申請,包括以下資料:1.建設項目批準文件;2.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3.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4.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5.辦理存款業(yè)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二.舉行拆遷聽證會三.核發(fā)拆遷許可證四.發(fā)布《房屋拆遷公告》2.2.2實施拆遷一.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依照拆遷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二.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托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不得作為拆遷人,不得接受拆遷委托。拆遷人委托拆遷的,應當向被委托的拆遷單位出具委托書,并訂立拆遷委托合同。2.3桿管線遷移2.3.1前期準備一.現(xiàn)狀管線圖;二.管線建設報審資料搜集;三.落實管線產權單位。2.3.2制定遷移方案一.召集產權單位召開綜合管線遷移協(xié)調會;二.綜合管線規(guī)劃設計;三.各管線設計單位自行管線遷移施工圖設計;四.管線設計、遷移現(xiàn)場施工協(xié)調;五.按國家規(guī)定履行管線規(guī)劃建設手續(xù),辦理管線工程建設許可證;六.各管線遷移單位報施工預算,審計部門審核;七.簽訂管線遷移施工合同,由產權單位進行遷移。2.4城市樹木砍伐、移植2.4.1辦理行政許可由征地拆遷責任主體向所轄市人民政府建設(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或區(qū)(縣)住建局申請辦理。一.樹木砍伐申報材料1.樹木砍伐、移植、大修剪申請表(一式四份);2.樹木位置現(xiàn)狀圖;3.項目立項批文復印件;;4.規(guī)劃紅線圖規(guī)劃設計要點通知書復印件;5.規(guī)劃總平面圖和規(guī)劃設計方案審定通知書復印件;6.綠化恢復補償方案。二.樹木移植申報材料1.樹木砍伐、移植、大修剪申請表(一式四份);2.樹木位置現(xiàn)狀圖;3.項目立項批文復印件;4.規(guī)劃紅線圖和規(guī)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 16834:2025 EN Welding consumables - Wire electrodes,wires,rods and deposits for gas shielded arc welding of high strength steels - Classification
- 2025年度建筑鋁模勞務分包合同勞務人員權益保障范本
- 2025年度新型過橋借款合同(金融創(chuàng)新版)
- 2025年度文化藝術品交易合作合同變更書
- 2025年度文化娛樂產業(yè)公司全部股權轉讓及IP開發(fā)合同
- 2025年度建筑物拆除工程承包與綠色建筑重建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業(yè)發(fā)展資金借款合同
- 益陽2025年湖南益陽師范高等??茖W校招聘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海南2025年海南省港航管理局招聘事業(yè)編制人員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江門2025年廣東江門臺山市公安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年“春節(jié)”前后安全自查系列用表完整
- 社交禮儀-儀態(tài)禮儀
- 2024暑期夏日露營潮趣互動音樂節(jié)(唱享潮夏旋律季)活動策劃方案
- 臨床成人ICU患者外周動脈導管管理要點
- 2024年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讓學生創(chuàng)造著長大》讀書心得
-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華僑高級中學2024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解析
- 畢業(yè)旅游活動設計與實施方案
- 政企業(yè)務部門培訓
- 2024年高考歷史:全3冊核心知識梳理和大事年表
- 非標設備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