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學經(jīng)典答案_第1頁
2020國學經(jīng)典答案_第2頁
2020國學經(jīng)典答案_第3頁
2020國學經(jīng)典答案_第4頁
2020國學經(jīng)典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單項選擇題二、單項選擇題2020國學經(jīng)典答案一、判斷題1、大樂必繁,大禮必復。(B)正確錯誤2、黃宗羲是明末清初偉大的啟蒙主義思想家。(A)正確錯誤3、強調(diào)師生相處應當自然和諧,要求學生不要對教師心存畏懼,并要求教師能帶頭“責善”的教育家是孔子。(B)正確錯誤4、“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北扔餍摒B(yǎng)品德必須培養(yǎng)好心性。(A)正確錯誤5、“因材施教、教亦多術”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A)正確錯誤6、《論語》是“四書”之一。(A)正確錯誤7、《名夷待訪錄》是顧炎武的代表作(B)正確錯誤8、樂從內(nèi)心發(fā)出,禮在外貌上表現(xiàn)。(A)正確錯誤9、凡授書不在圖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傳習錄?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體現(xiàn)的教學藝術是(B)A.自主學習B.量力而精C.愉快教學D.尊重個性10、小疑則小(C)A.智B.聰C.悟D.愚11、“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出自⑴)A.《大學》B.《易經(jīng)》C.《論語》D.《禮記》12、“學而優(yōu)則仕”概括了色)關于教育目的的主張。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13、先王治樂的原因是(A)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B.教人民欣賞音樂C.給人民帶來快樂D.豐富人民的業(yè)余生活14、“樂”的起因是:(A)A.是由人心中產(chǎn)生的。B.是由不同是聲音相互應和產(chǎn)生的C.是事物影響的結(jié)果D.是由古圣先賢著作的15、“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出自⑴)A.《大學》B.《易經(jīng)》C.《論語》D.《禮記》16、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0A.《論語》B.《師說》C.《學記》D.《孟子》18、“少年智則國智”后應接那一句。(C)A少年強則國強B少年勝則國勝C少年富則國富D少年雄則國雄17、王陽明的“心即理”是指(D)兒內(nèi)心的想法就是客觀現(xiàn)實8.內(nèi)心和外在相統(tǒng)一的的境界C.客觀現(xiàn)實受主觀的制約D.自己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相統(tǒng)19、“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保ā对瓪А愤x讀)其中“重”的正確解釋是(B)A.重要B.嚴格C.以……為重D.重視20、“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如樹有這些萌芽,只把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長,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隨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漫壞他了”(《傳習錄下?門人黃直錄》)。體現(xiàn)出的教學原則是(D)A.可接受性原則B.循序漸進原則C.啟發(fā)性原則D.因材施教原則21、在學與思的認知上,與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觀點相近的是(A)A.王夫之B.梁啟超C.顧炎武D.黃宗羲2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思想最早出自(A)A.《論語》B.《學記》C.《四書集注》D.《孟子》23、聲音之道與政治相通,所以,亂世的音樂顯得(B)A.安詳B.怨恨C.憤懣D.歡快24、先王設置專門的官吏施行樂教的原因是(C)A.設置一個官僚機構(gòu)安插冗員B.拉近政府與百姓的距離C.善民心,易風俗D.提升國家形象25、“少年智則國智”后應接那一句(C)A.少年強則國強B.少年勝則國勝C.少年富則國富D.少年雄則國雄26、“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載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币痪淅锏摹扳孕颉敝傅氖洽藺.官府B.學校C.家庭D.社會27、梁啟超的籍貫是⑻A.廣西B.廣東C.浙江D.福建2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斌w現(xiàn)了孟子的(D)A.教育思想B.學術思想C.等級觀念D.民本思想三、多項選擇題29、樂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樣的作用?(ABC)A.耳聰目明B.血氣和平C.移風易俗D.以欲忘道30、明清三大學者是(ABC)A.黃宗羲B.顧炎武C.王夫之D.張之洞31、入選四書的儒家經(jīng)典有(A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