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住院患兒的心理護理_第1頁
長期住院患兒的心理護理_第2頁
長期住院患兒的心理護理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期住院患兒的心理護理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由于病痛的折磨和離開親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同時又要接受各種檢查、治療,這一切都會使患兒產生緊張、焦躁不安和恐懼心理。因此護理人員應了解兒童對疾病的認識,主要的壓力來源及各年齡階段兒童對住院的反應,這樣才能給予良好的心理護理,促使患兒身心早日康復。標簽:嬰幼兒住院反應及護理;學齡前后住院反應及護理;護理人員素質兒科病房收治的患兒入院后,由于病痛的折磨和離開親人,進入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同時又要接受各種檢查、治療,這一切都會使患兒產生緊張、焦躁不安和恐懼心理。嬰幼兒住院反應及護理:是指0~2歲嬰兒對住院的各種反應及主要護理措施。學齡前后住院反應及護理:是指3歲~8歲的兒童對住院的各種反應及主要護理措施。護理人員素質:是指對護士必需具有良好的業(yè)務素質、過硬的基本功。對于各項技術操作都要做到精益求精。1兒童心理護理的病例1.1基本情況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乳兒從6個月~1周歲是建立”母子聯(lián)結”的關鍵期,促進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愛。孩子離開媽媽,大都恐懼、焦慮和不安,經??摁[、拒食及不服藥。心理學家認為,人體間的接觸和撫摸是嬰兒天生的需求,有人把這種需求稱為”皮膚饑餓”。兒童的皮膚饑餓現(xiàn)象,在家庭中可由父母的摟抱等方式滿足。1.2病史1.2.1感染性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肺炎支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霉菌、原蟲、寄生蟲所引起的感染。1.2.2非感染性惡性腫瘤、白血病;結締組織疾??;1.3體格檢查1.3.1為取得患兒合作,在開始檢查前先與患兒交談,或用玩具、聽診器等與之游戲,以解除恐懼心理及緊張情緒,或者用表揚的語言鼓勵患兒,使之勇于接受檢查。1.3.2要據患兒年齡采取適當的檢查體位,嬰幼兒可讓家長抱坐著檢查:或直抱患兒伏在家長肩上,從其背后進行檢查。1.3.3檢查中應減少不良刺激,手和用具要溫暖,手法輕柔.動作快速。對于較大兒童應注意保護其隱私,不要過多地暴露身體。1.3.4應注意隔離保護,檢查前應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暴露檢查部位過久.以免著涼。注意預防意外,離開前要拉好床擋,檢查用具。1.3.5檢查順序應視患兒病情、當時情緒靈活掌握。易受哭鬧影響的項目,如測呼吸、脈搏、心臟聽診、腹部觸診等先檢查,而皮膚、淋巴結、骨骼等項目不易受哭鬧影響可隨時檢查。檢查咽部、眼部時對患兒刺激較大,應放在最后。1.4病歷摘要做好心理護理首先要識別患兒的情緒變化及個體差異?;純阂虿∽∵M醫(yī)院,來到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恐懼、擔心和焦慮不安隨時可以發(fā)生。而且從生理上來講,一個人情緒緊張,可使血中兒茶酚胺的濃度增高,相繼會使血壓升高,心率增快,這對身體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就更加需要我們醫(yī)務人員尤其是護士幫助患兒耐心地適應醫(yī)院的特殊生活方式。1.5護理診斷對患兒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直觀的實物、圖片、玩具等進行啟發(fā)式教育,并予以適當的督促和指導,因材施教,通俗易懂:1.6護理措施及時進行各種治療是應動作輕柔,觀察患兒是,體會不太敢哭聲所表達的情感和需要,找出原因。喃喃細語,溫柔的撫摸,促使患兒安靜;盡可能留母親在醫(yī)院陪護。如不能陪護,忽視要在治療的同事,多撫摸、擁抱。親近患兒,也可以用患兒能同東的語言、手勢,動作、棉布表情等非語言行為,理解和滿足換位的需要和情感需求;可以讓患兒保持在家里的習慣,給換位講故事,玩游戲等,鼓勵患兒在醫(yī)院里的好的表現(xiàn)。2住院患兒的反應2.1嬰兒期患兒的住院反應2.1.1嬰兒住院時,如能滿足其生理需要,一般比較平靜,較少哭鬧。心理是在客觀現(xiàn)實的影響下人腦活動的產物。嬰兒在出生第2個月后,開始能對母親作出特別”天真快樂反應”注視母親的臉、手腳亂動、微笑,母嬰之間逐漸加深了解,產生感情,從而使嬰兒的需要得到滿足。2.1.2主要護理措施①盡量做到有固定的護士對患兒進行全而護理,建立護患間的信任感。②要給患兒舒適的接觸,如懷抱、撫摸等。③要有適當的環(huán)境刺激,如頗色、聲音等。2.2幼兒期患兒的住院反應①幼兒對母親的依戀變得十分強烈,對住院誤認為是懲罰,而且害怕被父母拋棄。②對醫(yī)院環(huán)境不熟悉,生活不習慣,缺乏安全感。③幼兒語言的表達及理解能力有限,入院后在語言溝通上有很人困難。幼兒的話有可能被誤解或被忽視,這些使他們感到十分公惱。④2歲左右的幼兒開始探索世界,開始要求改變過去那種完全依賴別人的狀態(tài),發(fā)展自卞性?;純涸卺t(yī)院里受到束縛,有可能形成羞怯、疑慮,甚至產生孤獨感和反抗情緒。2.3學齡前患兒的住院反應①分離性焦慮:學齡前兒童與父母短期分離,在一般情況下反應不如嬰幼兒強烈。但在住院期間,迫切希望得到父母的照顧與安慰。父母不在身邊,會感到孤獨無依、失望和不安全。②懼怕陌生環(huán)境:醫(yī)院的一切對患兒都是陌生的,所見所聞、生活制度和條件均有改變,感到不習慣、受威脅,產生恐懼心理。3結論現(xiàn)在的患兒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倍受家庭人員的龐愛,不少都有著頑皮任性的特點。但當進人一個陌生環(huán)境時,心情可能有些緊張恐懼。為了盡快幫助患兒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消除陌生感。使其進人患兒的角色,應多與患兒接觸交談,盡快熟悉起來。參考文獻:[1]陳旭昭,許杏花.兒童心理與兒科臨床[J].中國醫(yī)刊,1991(09).[2]鄧陵.住院患兒家長心理狀態(tài)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