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祿書法藝術_第1頁
劉存祿書法藝術_第2頁
劉存祿書法藝術_第3頁
劉存祿書法藝術_第4頁
劉存祿書法藝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劉存祿書法藝術劉存祿,男,漢族,生于1956年2月,甘肅清水縣人,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工程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原甘肅省武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甘肅省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武威市書法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劉存祿自幼喜愛書法,初從唐人楷書入手,打下了比較扎實的童子功。近年來,在政務之余,致力于草書藝術的探求,潛心研習,臨池不輟。在反復臨習智永《千字文》、孫過庭《書譜》等小草范本的基礎上,對張旭《古詩四貼》、《斷千文》,懷素《自敘帖》、大草《千字文》,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列傳》、《諸上座》等經(jīng)典法帖下力尤勤,并上追張芝、“二王”,下涉王鐸等名家。師法古人的同時,虛心求教于當代著名書法大家,藝術功力日臻精進,其草書作品入展首屆“張芝獎”全國書法展、甘肅·貴州書法交流展,曾獲第三屆中日議員公務員書法展入展獎、“八一杯”中國南昌第八屆文學藝術大獎賽書法一等獎、首屆“三蘇杯”中國書畫大賽書法一等獎,入展鄭州大觀音寺首屆《心經(jīng)》手卷全國書法作品大賽等。池墨潑飛云紫毫揮廣宇——記狂草書家劉存祿文/翟萬益倪永偉書法是中國文化特有的高雅藝術,其中最能代表中國書法藝術的是草書,狂草又是各種書體中最有代表性的。它使中國文字由實用性的書寫工具上升為情感寄托的載情藝術,在狂草中,作為傳達信息的功能已減到最低限度,而書法的藝術性卻達到了極致。書法家創(chuàng)作狂草和人們欣賞狂草,“寫字”或“認字”已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草書創(chuàng)作其實是藝術家在表現(xiàn)自己,是藝術家通過草書的形式在抒情表意,可以說狂草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依照禪宗“即心即佛”的理論,人的本心是清凈的,是具有佛性的,按照自然本性去做,尊重個人內(nèi)心的覺悟,就是最佳的人生哲學。將這種哲學運用于書法上,書家們自然就會將注意力凝聚于能自由抒發(fā)個人情感的草書這種神鬼莫測、能夠盡情發(fā)揮情趣的藝術形式?!度圃姟分袥]有吟詠楷書之作,而竟有五十七首詩篇美贊草書,在中國書法史上,僅有“草圣”而無“篆圣”、“隸圣”,充分說明了草書藝術的無窮魅力。在當今,狂草也是眾多書法家癡迷追尋的選擇目標。劉存祿,堪稱其中的佼佼者。我真正了解劉存祿先生,是在首屆張芝獎全國書法大展上見到他入展的一件草書作品,我是被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吸引過去的。面對這幅跌宕起伏的作品,我眼前一亮,沒有去考究作品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只是久久地審視,逐漸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那幅作品整體布局奇妙,不論是排列組合的疏密,還是參差錯落的呼應,都有奪人心魄的氣勢,令人心旌蕩漾?!皠輥聿豢芍?勢去不可遏”,似挾持風云閃電隨時爆發(fā),又似佇立海岸,任憑波浪翻滾,血脈相連、滿紙云煙,充滿著活力,韻律和節(jié)奏,雖寂然無聲,卻有音樂的旋律,顧盼有情、精神飛動。形成劉存祿書勢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一氣呵成的書寫所形成的濃淡墨色的自然變化,錯落有致,恍如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這種自然變化的墨色不但增強了他作品的可看性,更讓他的作品具備了鮮明的時代印跡。面對他的草書,那“聊發(fā)少年狂”般熾烈的激情撲面而來,這不正是狂草的真正境界嗎?劉存祿先生是一名具有深邃思辨能力和獨到學術視野的書法思考者。經(jīng)過多年刻苦研讀,他系統(tǒng)的研究了中國書畫史,對于漢字書體的演變、書家的風格,畫派的起落爛熟于心。與他聊天,你就能深深的感受到他對書法藝術的深刻理解。他一直主張在繼承傳統(tǒng)中求創(chuàng)新,認為不善于繼承,就沒有創(chuàng)新的基礎,不善于創(chuàng)新,就缺乏繼承的活力。創(chuàng)新時一定要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去創(chuàng)新,不能進行一些不要傳統(tǒng)、割裂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他始終堅持繼承傳統(tǒng)就是要老老實實的食古、化古,走進傳統(tǒng),潛心研習,用心琢磨,校其異同,審其消長,觀其動靜,察其變化,反復的讀、臨、養(yǎng)、悟,才能從中發(fā)現(xiàn)途徑,討得方圓,得到規(guī)矩,站穩(wěn)腳跟,借古開今。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通過自己對時代脈搏的把握,賦予作品時代的氣息,再加上個人的審美取向,就自然創(chuàng)新出很多新的作品。正是有了他在書法理論上的深厚修養(yǎng)與獨到見解,他的狂草創(chuàng)作才能不斷化裁古籀出新意,融各家之所長,其書作既有懷素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huán),奔放流暢,一氣呵成的特點,又有張旭旁若無人,如醉如癡,如癲如狂,將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痛快淋漓,豪放不羈的性情,還有黃山谷大開大合,縱橫跌宕,聚散收放的氣勢,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語言,樹立了自己的個人風格,藝術水平邁上一個又一個新境界,成了一名享譽隴原大地的知名書家。書法藝術最高境界應該是平淡、自然,這種平淡自然不是平常和簡單,而是那種爛漫之極的復歸。劉存祿先生通過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個性化語言,又通過不斷地嘗試增加新的成分以補充和削弱以前形成的個性化語言,使自己的藝術風格處于一種中和、中庸,具有較大包容性的動態(tài)平衡。欣賞他的作品,能夠從其幽深的情感中,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