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的中小學英語教材_第1頁
改革開放30年的中小學英語教材_第2頁
改革開放30年的中小學英語教材_第3頁
改革開放30年的中小學英語教材_第4頁
改革開放30年的中小學英語教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改革開放30年的中小學英語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劉道義

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中小學英語教材建設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1978年至1988年,1988年至2001年,2001年至今。在這三個歷史階段,中小學英語教材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F(xiàn)在,分別介紹三個歷史階段的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制情況及其特點。

一、以結構主義語言教學理論為基礎編制的通用中小學英語教材

1978年,全國教材會議英語編寫組編訂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試行草案)》,并且編寫了小學英語課本六冊、初中英語課本六冊和高中英語課本二冊。此外,為了適應當時高中英語教學的需要,1979年秋季編輯出版了程度較低的過渡性的高中代用課本二冊。配合各冊課本使用還編寫了供教師使用的教學參考書。這套教材對撥亂反正,糾正不顧外語教學規(guī)律突出政治的錯誤傾向,對穩(wěn)定教學秩序,保證教學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0年,教育部頒發(fā)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試行草案)》。1982年秋,中小學開始使用新編的英語課本(小學1~4冊,初中1~6冊)。接著,在1984年開始使用高中課本(1~3冊)。這一套統(tǒng)編教材一直用到1998年(最后一屆高三學生),是建國后使用時間最長的英語教材。這個期間,盡管教學大綱幾經(jīng)調整,但教材沒有做大的變動,僅相應作了修訂和調整(主要是減輕分量)。領導這段時期教材編制工作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張志公和唐鈞。

1986年11月,根據(jù)“適當降低難度,減輕學生負擔,明確教學要求”的原則,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了1986年的《全日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這個大綱確定,中學外語科有兩個起點,一個是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另一個是從高中一年級開始,其要求接近初中一年級開始的外語課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據(jù)大綱的精神,聽取了廣大師生對現(xiàn)行教材的意見,對教材作了適當?shù)男抻啠档土穗y度。也就是根據(jù)這個大綱和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學外語教育的意見》,人教社在現(xiàn)行初、高中教材的基礎上編輯出版了高中起始的英語教材,共六冊。

從1978年到1992年,全國各地中小學使用一套通用教材,稱為“統(tǒng)編教材”。當時的中小學英語教材的編者受20世紀中期的結構主義語言教學理論的影響較大,而且參考了以此理論為基礎編寫的大量外國引進版教材。分析起來,我國那個時期的通用教材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重視英語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學生運用英語基本技能的訓練

當時談到語言知識,僅限于語音、語法和詞匯。教材十分重視對英語的語言知識作系統(tǒng)的、循序漸進的安排。例如,課本中的語音教學是以模仿為主,讓學生通過朗讀字母、單詞、句子和課文逐步學習英語的語音和語調;通過大量單詞的拼法和讀音逐漸記住必要的拼讀規(guī)則;采用句型訓練和語法歸納相結合的方法教學語法。

2.重視語音和口語訓練

在起始階段(小學或初中),進行口語訓練主要是通過句型操練(patterndrills)、句型式的對話和含有語法句型結構的課文來進行。教材的編者認為,典型的句型練習有助于學生模仿和掌握句子結構,容易說出完整的句子,表達思想。

既然重視口語訓練,就必然把語音教學放在重要的地位。課本把語音教學列為入門階段的重點。在字母教學階段,通過教字母和單詞,教學了五個元音字母的讀音。在編寫教材時,選擇詞匯和句型,甚至課文都要充分考慮到語音教學的需要,例如盡量選擇符合拼讀規(guī)則的單音節(jié)詞,使學生在初中第一冊課本結束時可接觸到英語絕大部分因素。第二冊第1、第2課集中教學國際音標,以后又不斷反復進行拼音和辨音的練習。初一至初三課本中專門安排了語音和語調練習,后三冊課本各課練習中也編有語音練習。

3.采取句型操練和語法知識歸納相結合的方法

結構主義語言教學者認為,語言是一種線性結構,是由不同層次的小的結構一層一層地組成的。而句子是基本的結構。因此,句型是語言教學的基礎。無論是語言材料的安排還是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都要以句型為出發(fā)點,以句型為中心來進行,句型操練是主要的教學方式。

通用的中小學英語課本遵循這種思想,認為以大量的句型練習提供典型結構是進行基本語法教學的有效方式。因此,課本中以基本的句型操練為主,各課以句型為核心,來體現(xiàn)每課的語法重點。課本的語法安排十分細致,從單詞開始,到短語、句子;從單數(shù)名詞到復數(shù)名詞;從be動詞開始到have/has到行為動詞;從行為動詞的第一、二人稱到單數(shù)第三人稱;從祈使句到行為動詞的現(xiàn)在進行時,然后,各種時態(tài)逐步展開;從簡單句到復合句等。與語法翻譯法不同的是,從實例出發(fā)積累感性知識后進行歸納,而不是從演繹出發(fā)先傳授語法規(guī)則后進行實踐。

4.重視模仿、記憶,以便提高語言的準確性

結構主義語言教學理論認為,語言教學過程是一種新的習慣形成的過程,語言習慣形成的過程又如動物的行為一樣,是“刺激—反應”的過程。因此,弗里斯主張學生把85%的時間運用在反復模仿、記憶、重復、交談等實踐練習上,使得語音、詞匯、語法結構達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境界,形成自動化的習慣。為此,通用中小學英語課本每課精選句型和詞匯,以少而精的原則選編課文。使用過這套教材的師生反映,他們中許多人都非常熟悉書中的課文,甚至至今都能背誦其中不少課文。

5.注意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并注意英漢語之間的比較

通用教材編者絕大多數(shù)都來自教學第一線,很注意繼承我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經(jīng)驗,認為中國學生學習西方語言有許多困難,而歷史上已積累了不少針對中國學生學習的英語語音、詞匯和語法的教學方法應該保留。

通用教材提倡盡量利用英語進行教學,但不像早期“直接法”那樣完全排斥母語。課本的編者認為,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外語與思維的關系要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初學外語時,學生已充分掌握了母語這個思維工具,運用它已經(jīng)成為自然的習慣,因而,通過母語的中介作用(心理活動)與思維聯(lián)系起來,這是不可避免的。學生習慣于用母語思維,再學習英語時,必然受母語的影響。因此,如何利用母語的正遷移并克服其干擾,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課本根據(jù)英語和漢語的異同,確定了語音、詞匯、語法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課本中編入了英譯漢、漢譯英的對比練習。

6.圖文并重,利于進行直觀教學

以初中六冊課本為例,共有428幅插圖,比過去的課本增加了許多。圖文并茂可以幫助學生直接理解英語詞語、句子和課文的意思,使英語的文字同圖中形象所代表的語義和概念直接聯(lián)系,不需要翻譯。這有利于英語聽說實踐,而且也易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通用中小學教材從指導思想到編排體系并不屬于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的范疇,而是接受了結構主義語言教學理論的許多觀點,帶有結構法的特點。這些特點對于語法翻譯法來說是很大的進步。當然,結構法本身的缺點在通用教材中也有明顯的反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忽視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語言的交際功能,學用脫節(jié)。盡管掌握了一些語言知識,但是聽說讀寫的能力較差。

(2)過于強調語言知識的傳授和句型的操練,對語言的內容和意義,特別對語言的實際運用不重視。更為嚴重的是,缺乏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征的研究,課本重視語言的形式,機械性的句型練習較多,缺少生動活潑的、有交際意義的、有助于發(fā)展能力的語言材料,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閱讀量小,生詞率高,復現(xiàn)率較低,而教學要求又較高,因此教學的難度較大。為了彌補課本的缺陷,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單位編寫出版了與課本配套的同步教材,如初中和高中閱讀訓練、聽力訓練、練習冊等,還有《中學生英語讀物》(共50本)。

二、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相結合的中外合編的中小學英語教材

1.中學英語教材

1988年《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頒布后,為了滿足各地不同的需要,國家教委鼓勵各地根據(jù)大綱編寫不同的教材。1993年全國試用的初中英語教材有人教版(全國大部分地區(qū)使用)、上海版(上海市使用)、廣東版(主要在廣東、福建少數(shù)地區(qū)使用)、北師大版(在山東少數(shù)地區(qū)使用)和四川版(四川少數(shù)地區(qū)用)。這標志著“一綱多本”的開始。這幾種教材的程度、分量、難度、編排體系和特點有所不同,但都認為采取了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方法編寫。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是人教社與英國朗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編寫而成的。這個項目是根據(jù)我國政府與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達成的協(xié)議,由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提供資助,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任執(zhí)行機構,中英雙方合作完成的。此項目主任是劉道義,副主任是魏國棟。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次中外合作編寫外語教材。1990年中英合編的初中英語教材(JuniorEnglishforChina,簡稱JEFC)在部分城市進行實驗。這套教材由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后于1993年投入全國(除上海市外)試用。1993年初中實驗JEFC的班級即將升入高中。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學課時減少,大綱和教材帶來的教學思想變化較大。為解決初、高中銜接問題,1991年1月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聯(lián)合召開高中英語教學大綱研討會,啟動與初中銜接的高中英語教學大綱的設計工作。1993年5月,《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由國家教委審定通過。1992年,人教社與英方繼續(xù)合作編寫高中英語教材(SeniorEnglishforChina,簡稱SEFC),1993年秋供應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語教材,在部分實驗地區(qū)使用。這套教材由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于1996年秋開始在全國(除上海市外)各地試用,直到2005年,其中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變動做過適當?shù)恼{整,但變化不大。

中英合作編寫的初、高中英語教材“借他山之石為我所用”,引進了國外現(xiàn)代語言教學理論,并與我國傳統(tǒng)的經(jīng)驗結合,采取了語言結構與語言功能相結合的路子,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之路,對我國中學的英語教學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歐洲共同體國家一些語言學家所倡導的功能法(又稱交際法),就是以語言功能為綱,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法體系。他們首先分析學生運用語言準備做什么事,然后決定了做這些事應該掌握的語言形式。在這樣的基礎上制訂出功能意念大綱。功能法能夠抓住語言的本質職能,重視以學生為中心,教學過程交際化,鼓勵學生多接觸和使用外語,培養(yǎng)學生掌握交際能力。

JEFC和SEFC編者認為,在研究和探討我國中學英語教學改革時,應當參考功能法。但是在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時,必須充分考慮我國的實際,注意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已有的好的經(jīng)驗,不能照搬功能法。其原因是:

我國中學外語教學是基礎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具有專有性質。學生需要的是語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對實際交際能力的需求是有限的。

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缺少高水平的師資、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教學設備,教學班級過大,不可能推行交際法。

功能法有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以功能項目為綱忽視語言的循序漸進原則,對學生的錯誤聽之任之等。

基于上述原因,教科書編者認為,我國中學不可能全面推廣功能法。另一方面,以結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聽說法、句型法等已為許多教師所熟悉,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經(jīng)驗仍有生命力,應該繼承和發(fā)揚。中學英語教材改革的方針是,立足現(xiàn)實,放眼未來,引進功能法中確有成效的部分,并吸取各家之長,為我所用,結合我國的實際,探索出一條改革我國中學英語教材,適合我國國情的最有效的路子,那就是結構與功能相結合。

中英合作編寫的初、高中英語教材具有如下特色。

(1)打破了單純以語法結構為主要脈絡組織和安排教學的模式,采取了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路子編寫,高中教材還加上了話題

為了切實貫徹教學大綱的精神,初中課本從語言的實際意義出發(fā)來教學語言形式,以達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JEFC不單純以語音、語法項目為主要脈絡來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而是根據(jù)交際目的的需要,既考慮語言的功能意念和話題,也考慮語音、詞匯和語法結構等因素,并使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在起始階段就讓學生開口說話,彼此用英語介紹,展現(xiàn)書中的主要人物,但同時仍然穿插字母教學和語音教學,而且初一和初二系統(tǒng)地安排了語音教學,特別加強拼讀規(guī)則的教學。SEFC通過調查了解到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確定了16個話題。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開展聽、說、讀、寫的活動。過去教材以語法句型結構為主線,而今結構與話題、功能交織在一起,并用循環(huán)式編排語法項目,但保證語法結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呈現(xiàn)。而且,每冊課本在附錄部分把所教學的語法項目系統(tǒng)地作了歸納,并盡量用表格形式呈現(xiàn)。使語法規(guī)則更為簡明扼要。

(2)教學內容貼近現(xiàn)代生活,符合學生的需要,重視培養(yǎng)思想情感和提高文化素養(yǎng)

教材所確定的話題具有時代感、思想性、知識性和真實性,不再像過去的課本中大部分課文與現(xiàn)實社會相距甚遠,學生讀背書中課文卻無法談論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JEFC考慮到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設計了一群中外青少年形象及其家庭,這些人物富有個性。教材描述了他們在三年中的種種經(jīng)歷和成長,加上又有錄像配合,生動活潑,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教材中人物的良好的道德素質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SEFC和傳統(tǒng)教材相通之處是注意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所不同的是SEFC大部分語言材料反映的是當代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如生態(tài)平衡,環(huán)境保護,婦女權利,飲食衛(wèi)生,自然災害,體育音樂,航天技術等;這些材料滲透了思想情感的教育,同時生動地展示了中外文化的差異,可以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3)通過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培養(yǎng)學生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

教材的編者認為,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訓練相輔相成。聽說有助于讀寫,說寫有賴于聽讀,寫又可鞏固聽、說和讀,因此四項技能要全面訓練。

JEFC從視聽說入手,聽說比重比較大。聽說訓練主要通過課堂互動、語言呈現(xiàn)和操練、語音練習、聽力練習和各種口頭信息交流活動來完成。在發(fā)展聽說能力的同時,逐步培養(yǎng)讀寫的能力。系統(tǒng)地安排了閱讀和寫作技能的訓練,從拼讀、朗讀、閱讀對話開始,進而閱讀短文和各種體裁的語言材料;從抄寫、填空、完成句子、組詞成句、寫短文到有指導的寫作。教材不只是要求學生單純地重復語言,記住一些孤立的、機械的句型,而是要求學生把這些詞語和句型變?yōu)樽约哼\用英語技能的積極組成部分。這就必須進行交際性的運用,即運用語言說些或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課本較多地提供機會結合實際運用語言,使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使語言技能發(fā)展成為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

SEFC仍然重視聽說,每個單元都設有專項聽力和口語訓練。而且讀、寫教學也提倡與口語教學結合,開展問答、討論、采訪等活動。更重要的是中考和高考加上了聽力測試,這樣一來,學生重視聽說訓練,聽說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為解決“聾啞”英語問題找到了突破口。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高中英語側重閱讀,主要通過閱讀課文和補充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抓住要點、理解文章內涵、吸取書面信息等閱讀技能。寫作練習有三類:鞏固語言的筆頭練習、有指導的寫和自由寫作。

(4)以教科書為主、系列配套

教材除了學生用書、練習冊、教師教學用書,還有閱讀訓練、掛圖、簡筆畫、投影片、錄音帶、錄像帶,加上各地配套的檢測題等,配套齊全,資源豐富,為教材增加了彈性,滿足了不同的教學需要。

(5)要求區(qū)分層次,教材具有彈性

根據(jù)教學大綱的精神,教材對詞匯、語法等項目及教學內容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這種做法使教科書具有彈性,對因材施教,發(fā)展個性,減輕學生負擔有好處,也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guī)律。

JEFC和SEFC根據(jù)2000年初、高中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作了修訂,于2001年出版。目前,部分省市仍在試用修訂版SEFC。

2.小學英語教材

1990年,英語學科已受到空前的重視,小學開設英語課的勢頭越來越高。盡管國家教委沒有組織力量研究小學英語課程和教材,但為了滿足小學對英語教學和教材的迫切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室決定編寫新的小學英語教材(PrimaryEnglishforChina),并組織了編寫組,由劉巖負責組織班子,首先通過調研、醞釀編制了《小學英語教學與教材編寫綱要》。小學教材也采取了中外合作的路子,合作對象是新加坡泛太平洋公司。這套教材共四冊,于1992年投入使用,十多年來,在小學英語領域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三、21世紀初在課程標準指導下編制的中小學英語教材

1.形成了教材多樣化的局面

20世紀90年代雖已有了數(shù)種不同的英語教材,但實際上除了上海市用上海版的教材,全國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仍然使用人教社的教材,“統(tǒng)編教材”的概念名亡實存。而今天真正實現(xiàn)了教材的多樣化。經(jīng)教育部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課程標準試驗教材,小學英語就有30套,初中英語共有10套,高中英語有7套。這些教材都是依據(jù)課程標準編寫的,基本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其中約有一半的教材是在引進版教材的基礎上根據(jù)中國國情加以改造的,有的教材是中外專家合作編寫的,有的是由中國專家編寫,外國專家審定的。

2.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特點

21世紀初的中小學英語課程的進一步改革,也使教材的開發(fā)和利用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教材雖然多樣化,但各種教材基本符合課程標準的精神,具有以下特點。

(1)充分重視學生的發(fā)展,注意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實驗教材編制也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其出發(fā)點和歸宿的。這些教材的內容,結構體系、程度與分量、理論與實踐、活動與任務的設計等,都力求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能夠激發(fā)其興趣。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現(xiàn)代社會生活,如友誼、旅游、語言、音樂、衛(wèi)生、體育、文化、戲劇、幽默、娛樂、節(jié)日,及對未來的幻想等都易于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教科書中的語言材料富有時代的氣息,話題范圍廣泛,視野開闊,信息量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fā)展與人溝通和與人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2)大部分教材都遵循“功能——結構——話題——任務”相結合的途徑進行設計

注意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科學地安排語言材料,以利于學生構建知識、提高技能;教學單元以話題為中心開展聽說讀寫的活動,設置真實而生動的情景和“任務型”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交流,提高用英語做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獲得和積累經(jīng)驗,使他們逐步形成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新教材多數(shù)不拘泥于一種教學方法,而是采取綜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發(fā)展多元智能。這一點在小學英語教材中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僅僅依據(jù)某一種教學方法編寫的教材是不受歡迎的?,F(xiàn)在幾乎從通過審查的教材中都可發(fā)現(xiàn)結構法、視聽法、交際法、認知法、全身反應法、暗示法等倡導的方法,可謂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長。設計的活動形式多樣,活潑有趣,有視、聽、說、讀、寫、唱、游、玩、演、做、畫等。教材中的這些活動徹底改變了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在靜動結合、基本功操練和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的活動中出現(xiàn)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活躍局面。學生多種感官并用,積極思維,通過感知、實踐、體驗和參與,大量接觸英語,習得語言,培養(yǎng)感性知識,逐步理性化地學習和掌握語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語言知識的“容器”,擺脫了死記硬背的框架,更自由地發(fā)揮潛能和個性。

(3)充分重視以學生為主體,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課程標準進一步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課程標準強調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因此強調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新教材已不再像過去那樣把學生看作“空的容器”,對學生灌輸知識的填塞容器,而是認可和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見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譬如,教科書的目錄就向學生展示了教學的內容。教學的目標,以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制定計劃,設定評價指標,幫助學生發(fā)展學習策略等。

有些教材已注意到學生具有構建知識的重要基礎,那就是他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學習經(jīng)驗,甚至英語語言基礎,嘗試著使用了探究式的方法呈現(xiàn)新的語言材料,主要的做法有:熱身運動(Warmingup),引入(Introduction)、讀前提問(Pre-readingquestions),發(fā)現(xiàn)有用的結構(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調查(Survey),動腦思考(Brainstorming),采訪(Interview),實驗(Experiment),智力小測驗(Quiz),探索(Exploration),討論(Discussion),辯論(Debate)等等。探究式學習能使學生通過學習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傳統(tǒng)的接受式的學習所難以做到的。部分中學英語教材在創(chuàng)設探究學習的情境方面已有了突破,為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自主學習提供了空間,如讓學生看圖編故事、讀故事想象結局、根據(jù)情景編對話、解決難題,猜謎等。學生不僅可以從中感悟和體驗英語,而且能夠激活思維,開啟心智、大膽想象,敢于批判,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點燃學生心中的火花,使他們發(fā)出燦爛的光芒。

教材普遍運用兩人小組(Pairwork)和小組(Groupwork)活動的形式,來解決因班級大而導致學生言語實踐量不夠的問題。這種合作學習不僅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加學生活動頻率的好辦法,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活動要求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分工負責,互相支持、信任、幫助、配合,還要相互溝通、解決矛盾,必須加強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這樣,就可以改變長期處于個體的、競爭的學習狀態(tài)中形成的冷漠、自私、狹隘和孤僻的性格;增強集體的榮譽感、競爭的意識和能力。

(4)注重學科融合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交流的工具。學生學習外語最終是為了用語言吸取和處理信息。因此,外語教材應具有較強的跨學科的性質。目前,不僅中學英語教材,甚至小學英語教材也已突破了日常交際活動的范疇。滲透著其他學科,如思想品德、社會、自然、體育、音樂、美術、醫(yī)學、歷史、地理、人口教育、環(huán)境保護、法制教育、信息技術、航天技術、天文氣象等。具有學科融合特點的教材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滿足他們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夠引導學生面向社會、了解世界、增強國際意識。

(5)系列配套增強了教材的選擇性、拓展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作為英語課程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教材(Teachingmaterial)已不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了。受歡迎的英語教材必定包括學生用書、教師用書、練習冊、活動手冊、配套讀、錄音帶、錄像帶、掛圖、卡片、多媒體光盤等,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這些材料大大加強了教材的彈性,為教師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學內容提供了條件。許多教材的出版單位還設置了網(wǎng)站,學生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自學,排除課堂上的緊張、焦慮的情緒,使學習個性化。教師利用網(wǎng)站幫助他們備課和開展教研活動。有些小學和初中英語教材特制了示范教學的光盤。并通過電視臺播放“空中教室”,為師生展示了優(yōu)秀的課堂教學,彌補了英語師資力量不足的缺陷。

(6)增加了評價的機制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證。為了體現(xiàn)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為了幫助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教科書與其配套的評價手冊提供了質性評價的樣本和行為評價的方法。教材中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的方法,學會分析自己的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