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全冊教案_第1頁
2016年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全冊教案_第2頁
2016年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全冊教案_第3頁
2016年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全冊教案_第4頁
2016年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的探索興趣,讓學生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理環(huán)境中存在著許多地理之謎、地理問題。

2、通過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經(jīng)濟建設、社會文化等方面離不開地理知識。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促進學生注意學習身邊的地理知識、動態(tài)的地理知識和發(fā)展中的地理知識。

2、通過熟悉我們生活的地理環(huán)境,提高學生對生活的適應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師通過豐富的圖片、生活實例及愉快、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對今后的地理課產(chǎn)生一種“企盼

心理”。

2、通過了解地理與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的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地理學習具有很強的美學價值。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了解地理學科,培養(yǎng)對地理學習的熱情、興趣。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地理與日常生活、生產(chǎn)建設及風土人情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方法

愉快教學法

教材準備

搜集一些有關沙漠、海洋、山峰、南極、四季景觀、風土人情、日常生活等圖片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人們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樣的詞句來稱贊一個人的博學多才、知識淵博。那么同學們知道什么

是“地理”嗎?它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呢?

二、課前熱身

欣賞所搜集的圖片,并讓學生討論:地理到底研究什么內(nèi)容?我們耳邊有哪些地理問題呢?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我們已經(jīng)初步知道地理學方面的內(nèi)容以及身邊的地理知識,那么地理與我們的生活、生產(chǎn)、人文環(huán)境等有

何密切聯(lián)系呢?請同學們圍繞這一問題自學課本內(nèi)容。

2、四邊互動

互動1:你知道為什么有的地方沙漠茫茫?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變成了世界最高山峰?為什么酷寒的南

極大陸沉睡著萬頃煤田?為什么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嗎?……這都是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你能解

答這些是為什么嗎?這也都是大家心中的地理之謎。本節(jié)課我們無法一一解決,需要留等以后學習中逐一

了解。

1

(讓學生理解地理知識就在身邊,而且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互動2:地理與我們?nèi)粘I钣泻侮P系?(可以進一步熟悉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懂得確認方位、知道天氣與

氣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進而提高我們對生活的適應能力。

互動3:生產(chǎn)建設包括工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許多方面,那么地理與我們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何聯(lián)系呢?(人

類的生產(chǎn)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和制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必須因地制宜、工業(yè)生產(chǎn)也要考

慮生產(chǎn)運輸?shù)确矫娴臈l件。)

互動4:展示千姿百態(tài)的風土人情,并提示風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藝術(shù)、宗教語言、體育活動、風俗習慣等

方面。(地理在顯現(xiàn)世界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風光的同時,又給我們展示了各地風土人情的絢麗畫卷,不同的

種族與民族,多樣的語言與服飾,各具特色的文化與宗教,體現(xiàn)地域特點的民情與風俗,可見地理就存在

于我們生活和生產(chǎn)的各個方面、擁有豐富的地理知識是一個未來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

3、達標反饋

(1)完成教材中習題

(2)談談你的居住地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

4、學習小結(jié)

(1)知識總結(jié)

指一名學生匯報本節(jié)課的收獲

(2)方法小結(jié)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讀圖、舉例、討論等多種方式,而且在愉快的氛圍中去學習。

5、板書設計

我們身邊的地理知識

(1)、解開地理之謎

與生產(chǎn)建設

(2)、地理與風土人情

與日常生活

(3)、知識、應用

6、作業(yè)布置:

練習冊習題

教學反思:

2

第2課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我們怎樣學習地理

課型:新授課課時:2課時(1)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如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學會看地圖。

2、初步學會在地圖上辨別方向,運用比例尺換算實際距離,了解圖例與注記的含義。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看地圖、運用地圖,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繪圖能力。

2、通過學習運用地圖認識周圍環(huán)境和地域,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高計野外旅行線引導學生豐富課余生活,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掌握地圖的三要素,懂得辨別方向,運用比例尺換算實際距離,了解圖例和注記。

教學難點

弄清比例尺大小與所表示的范圍、內(nèi)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繪制學校平面圖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要求學生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自己繪制的學校平面圖,教師選幾名代表抽查,同桌之間也相互檢查。

二、課前熱身

1、師:地圖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點撥:用繪繪平面圖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區(qū)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縮小,并用符號畫在平面上,注上

必要的文字就成為一幅地圖。

請幾位同學對照自己的地圖介紹一下所在的學校。

2、全作探究

(1)整體感知

師:你還見過哪些地圖?地圖有多少種?你會看地圖嗎?請同學們圍繞這些問題自學課本P6~10。

(2)四邊互動

互動1:在龐大的地圖家庭中地圖分為幾類?各有哪些類型?

明確:地圖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jīng)濟地圖,前者包括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自然植被圖等,后者包括

工業(yè)圖、農(nóng)業(yè)圖、商業(yè)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另外還有電子地圖等之類的地圖。

3

盡管地圖種類繁多,內(nèi)容不一,但每幅地圖都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理事物縮小后,用符號、文字來表達地理

事物的。

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互動2:閱讀地圖,一定要學會辨別方向,你知道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嗎?(教師在黑板上面畫一個“米”

了開,要求學生把方向標上。)

東南西北要用字母表示。

除了以上方法以外,還有其他方法確定方向嗎?

明確:有的地圖用指向標批示方向,指向標箭頭一般指方向北方,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

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定來確定方向。

學生將自己繪制的地圖拿出來,分組交流:學校大門、辦公樓、池塘、花壇、食堂等各在什么方向?

如何在野外判定方向?(教師指導學生閱讀P8“確定平面方向”)

你還有其他的確定方向的方法嗎?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收獲了幾種確定方向的方法呢?

互動3:在一般的地圖里,按一定的比例將地理事物縮小,縮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如何計算呢?

指名學生根據(jù)小學的收獲寫出比例尺的計算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提示:圖距與實距之間經(jīng)常要進行單位換算:1千米=100000厘米

師:比例尺有哪三種形式?

明確:比例尺有數(shù)字式、文字式、線段式三種形式。

練習:學生分組全作、討論轉(zhuǎn)換表達的形式。

數(shù)字式文字式線段式

1︰300000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250千米02040

學生討論后匯報答案,教師指正。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P10活動第2題,計算實際距離。

教師指導學生比較比例尺的大?。ㄈ?/300000和1/30000利用分母大小進行比較、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

而小)。

練習:比較中國地圖、北京地圖完成表格

中國地圖北京及其附近地區(qū)

表示范圍大小

地理事物詳略

比例尺大小

學生討論后教師點撥

明確: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比例尺魘表示的范圍小,內(nèi)容詳細;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圍大,內(nèi)容簡略。

互動4:教師先指導學生閱讀P10圖例、快速、熟悉。然后搶答題目。

明確:我們熟悉了圖例、注記以后就可以在地圖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3、達標反饋:

(1)填空

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把地圖分為(自然地圖)(社會經(jīng)濟地圖)

地圖表示的內(nèi)容雖各不相同,但都具備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

指向標的箭頭一般指向(北方)

比例尺有三種表達形式,它們分別是(數(shù)字式)(線段式)(文字式)

(2)計算:把實際距離為600千米的地理事物,繪制在30厘米的圖紙上,該選用多大的比例尺?(1︰

2000000)

某地圖的比例尺為1︰1000000,從甲地到乙地圖上距離為4.5厘米,請問甲地到乙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

米?(45km)

4、學習小結(jié)

4

(1)內(nèi)容總結(jié):請一名學生自己總結(jié)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要點。

(2)方法小結(jié):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了讀圖、比較、計算、合作討論等學習方法。

三、作業(yè)

比例尺的比較

四、板書設計

我們怎樣學習地理

1、學會看地圖;

2、學會搜集地理信息;

3、學會思考地理問題;

4、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

五、教學反思:

5

第3課

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

我們怎樣學習地理

課型:新授課課時:2課時(1)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我們怎樣學習地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問題對學好地理知識的重要性。

2、讓學生理解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是學好地理的重要途徑。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問題對學好地理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是學好地理的重要途徑。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媒體素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自己身邊,學習地理應注意搜集身邊的地理信息。電視中

的各種節(jié)目、報刊雜志、圖書館的藏書,互聯(lián)網(wǎng)站等都傳遞著許多地理信息,我們要逐步學會搜集地理信

息并思考相應的地理問題,本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共同探討學習地理的途徑、方法以及技能等。

二、課前熱身

學生分組討論:看哪位同學最新的信息中地理信息最多?是通過什么途徑獲得的,并且分組記錄下來,比

一比看哪一組搜集的最多。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提示:要學好地理,首先要學會收集地理信息,再學會思考地理問題,最后要擴大自己的視野或生活圈子,

從實踐中去學習。

2、四邊互動

互動1:教師對學生搜集的地理信息進行整理,而且要求學生學會思考地理問題,然后提問:

(1)為什么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國連續(xù)發(fā)生地震?

(2)為什么我國南方、北方的部分地區(qū)常發(fā)生水、旱災害?

(3)為什么南方能大面積種植柑橘,北方卻不行?

(4)為什么吐魯番的哈密瓜那么甜?

(5)為什么南極洲蘊藏著大量煤炭資源?

明確:觀察和了解地理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地理問題,探究其成因和規(guī)律,進一步思考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有許

多種,對比、分析、綜合、觀察、聯(lián)想等方法將有助于我們學習地理。

互動2:要學好地理,我們單靠坐在教室里是遠遠不夠的,要深入周邊的環(huán)境,走進大自然,通過野外旅

行,學會觀賞大自然。野外旅行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如游園、滑雪、探險、狩獵、海濱休閑、水上漂流等。

野外旅行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步行、騎自行連、乘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

6

學生分組討論活動,教師用投影出示討論問題:

1)你曾經(jīng)外出到過哪些地方旅行?

2)旅行的內(nèi)容和目的是什么?

3)采用什么交通工具?

4)時間如何安排?

5)旅行路線如何?

學生討論完后,教師選一兩名代表匯報。

進一步提問:野外旅行要準備好哪些物品呢?

明確:地圖、指南針、筆記本、望遠鏡、照相機等。

強調(diào):還要學習并掌握一般的地理觀察、地理攝影、地理素描、地理標本制作等技能。

俗語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野外旅行能豐富課余生活,提高審美情趣,增長地理知識。地理學習的

特點就在于它的生活性,地理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正在不知不覺地應用它;我們身邊就有地理知識,

只要留意就會學到很多正在使用的地理知識。

四、達標反饋

討論:學生分組設計一條附近地區(qū)野外旅行線路,內(nèi)容包括:地點、旅行線路、開始和到達時間、旅行內(nèi)

容、交通工具、物品準備、注意事項等。

五、學習小結(jié)

(1)內(nèi)容總結(jié)

學生先小結(jié)本節(jié)課內(nèi)容。教師點撥。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怎樣學好地理,懂得了學習地理的方法途徑,進而發(fā)展了自己的地理意識

和創(chuàng)新精神。

(2)方法小結(jié)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討論法學習。

六、作業(yè)

設計一條最好的旅行路線,最好的地圖,進行一次野外旅行。

七、板書設計

我們怎樣學習地理

學好地理的途徑、方法:

1、學會看地圖;

2、學會搜集地理信息;

3、學會思考地理問題;

4、在野外旅行中學習地理。

教學反思:

7

第4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認識地球

課型:新授課課時:3課時(1)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了解地球的大小。

2、能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南北兩極、經(jīng)線、緯線、赤道和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

高中低緯度和半球的劃分標準。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地球儀培養(yǎng)學生觀察、演示能力。

2、通過用乒乓球制作簡單的地球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在遠古年代與現(xiàn)代時期對地球開頭的不同認識,激發(fā)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學態(tài)度的形

成。

教學重點

掌握地軸兩極、經(jīng)線、緯線、赤道等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經(jīng)度、緯度以及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

教學方法

讀圖、討論、列表比較

教學準備

地球儀、經(jīng)緯網(wǎng)儀等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類生活在巨大的地球上,我們自身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你知道地球的真實形狀嗎?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識回答。(出示課題)

二、課前熱身

教師出示地球儀,學生出示自己準備的小地球儀,提名學生描述地球,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地球是個球體。

提問:你能舉出哪些例子來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生答:如登高望遠,在海邊看遠方的航船,首先看到船的桅桿,然后才能看到船體;大草原上遠處奔跑而

來的馬群,首先看到的是前面的馬匹,然后逐漸看到整個馬群。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師:地球的真實形狀如何準確地描述?地球窨有多大?請同學們圍繞這引起問題自學課本P14-18。

2、四邊互動

8

互動1:在遠古時期由于受到人類活動范圍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們對地球的形狀有哪些片面的認識呢?

明確:麥哲倫在1522年9月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多媒體顯示麥哲倫船隊航行路線

圖及相關的文字配音,讓學生觀察。

提問:如何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地球的真實形狀?

明確: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不規(guī)則的

球體”這部分內(nèi)容。

互動2:地球到底有多大?你能用具體數(shù)據(jù)描述地球的大小嗎?

明確: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極半徑

6357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

提問:我們?yōu)槭裁凑f地球赤道略鼓呢?

明確:因為地球的赤道半徑比地球的極半徑長21千米。

同學們計算一下:1)中國的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積相當于幾個中國大?2)世界最高峰——珠

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8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珠穆朗瑪峰的多少倍?

互動3:要掌握巨大地球的詳細情況將會很難,于是人們就根據(jù)地球的開頭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再制

成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教師組織學生以四個人為一小組合作找出以下內(nèi)容:

北極、南極、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南極圈,然后教師指一名學生上前淙指出這幾部分內(nèi)

容。

師:地球旋轉(zhuǎn)時,繞著一根固定的軸轉(zhuǎn)動,這根從地球內(nèi)部穿過地心的假想的軸,叫做什么?(地軸。

地軸是假想的軸)

互動4:教師用手指撥動地球儀自西向東運轉(zhuǎn),請同學們觀察地球按什么方向轉(zhuǎn)動的呢?

明確:地球按自西向東運轉(zhuǎn)方向運動。

提問:分別從北極上空和南極上空看,地球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呢?(請一名學生在下圖標上箭

頭)

明確:

并要求學生說明左圖是從北極上空看按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右圖是從南極上空看按喱針方向轉(zhuǎn)動。

讓學生理解地球的自轉(zhuǎn)方向,并能從南北極上空去辨認地球的自轉(zhuǎn)運動。

互動5:學生利用地球儀并閱讀教材P16-18,分小組全作探討以下內(nèi)容

緯線經(jīng)線

概念

形狀

指示方向

教師合作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討論完后匯報,教師指正答案,并結(jié)合經(jīng)緯網(wǎng)儀一一強調(diào)。

教師出示表格二,組織學生繼續(xù)討論:

緯度經(jīng)度

度數(shù)范圍

0°緯線的名稱

經(jīng)緯度的劃分

平分半球的度數(shù)

教師參與學生討論,討論時教師出示專門標有經(jīng)線經(jīng)度的圖片和專門標有緯線緯度的圖片。

學生討論完后匯報,教師適當引導指正。

明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用西經(jīng)20°和東經(jīng)160°這兩條經(jīng)線組成的經(jīng)線圈,這條經(jīng)線圈基本上從海洋上

通過,避免以0°和180°經(jīng)線劃界,將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分隔在兩個半球上,用多媒體顯示0°經(jīng)線

即本初子午線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觀察。

四、練習

五、學習小結(jié)

六、教學反思:

9

第5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認識地球

課型:新授課課時:3課時(2)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經(jīng)緯網(wǎng)的概念。

2、學會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地理坐標及所屬半球。

二、能力目標

通過閱讀地球儀培養(yǎng)學生觀察、演示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在遠古年代與現(xiàn)代時期對地球開頭的不同認識,激發(fā)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學態(tài)度的形

成。

教學重點

學會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地理坐標及所屬半球

教學難點

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地理坐標及所屬半球

教學方法

讀圖、討論、列表比較

教學準備

地球儀、經(jīng)緯網(wǎng)儀等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是經(jīng)線?它指示什么方向?什么是緯線?它指示什么方向?

2、指示東西方向的緯線與指示南北方向的經(jīng)線相互交織所成的網(wǎng)絡叫做什么?

(經(jīng)緯網(wǎng))(出示課題)

二、課前熱身

教師設問:如果一艘船在海上遇難,如何向外人告訴自己所在的位置?

展開小組討論,然后選兩三名學生匯報。

教師點撥:報告自己所在位置的經(jīng)度和緯度

三、合作探究

1、提問:如果有一位同志要找到某位學生的座位,先找到了教室然后怎么找?

生答:然后找出該學生在第幾組第幾個。

點撥:要確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點也是類似的道理,找出該點所在的經(jīng)度和緯度,就得知該點的地理

坐標。

2、四邊互動

10

互動1:出示經(jīng)緯網(wǎng)圖,要求學生說出各點的地理坐標。

在經(jīng)緯網(wǎng)上要讀出某一點經(jīng)緯度,要先讀出或分析該點是南緯還是北緯,是東經(jīng)還是西經(jīng)(說明:向東

增加為東經(jīng),向西增加為西經(jīng)),如果是0°經(jīng)線或0°緯線,應寫成0°經(jīng)線或0°緯線。同樣,180°經(jīng)

線不要寫成東經(jīng)180°或西經(jīng)180°。

互動2:投影顯示下列經(jīng)緯網(wǎng)圖,要求學生不僅說出各點的經(jīng)度,而且還找出各點所屬的半球。

強調(diào):向東增加為東經(jīng),向西增加為西經(jīng)。(使學生在會讀經(jīng)緯網(wǎng)上某點的地理坐標的基礎上,會辨別該

點所屬半球,懂得經(jīng)緯網(wǎng)可以確定各點之間的位置關系。

互動3:投影出示下列一幅經(jīng)緯網(wǎng)圖,說出圖中各點的經(jīng)度和所屬半球。

學生分組討論各點的坐標及所屬半球。

在以極點為中心的經(jīng)緯網(wǎng)上辯認某點的位置時,要注意圖上出現(xiàn)的同心圓為緯線,射線為經(jīng)線,射線相交

的點為極點,要分清極點是南極還是北極。

四、達標反饋

1、完成教材P21“活動”1、2、3

2、投影出示練習題

五、學習小結(jié)

(1)內(nèi)容總結(jié)

指一名學生匯報本節(jié)課的收獲。

教師強調(diào):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知道怎樣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位置。

(2)方法歸納:本節(jié)課主要讓同學們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學會協(xié)作解決問題。

六、延伸拓展

1、鏈接生活

有一個人雙腳分別站在180°經(jīng)線兩側(cè),他說:“我一只腳站在東半球,另一只腳站在西半球”。他的說法

正確嗎?為什么?在什么情況下才能“一只腳站在東半球,另一只腳站在西半球”呢?

2、實踐探索

實踐活動

請同學們查閱地圖,找出北京、張家界兩座城市所屬的經(jīng)緯度,還可以查閱你感興趣的城市所屬的地理坐

標。

七、板書設計

經(jīng)緯網(wǎng)

1、經(jīng)緯網(wǎng):經(jīng)線、緯線相互交織構(gòu)成的網(wǎng)絡。

2、用途:明確任何一點的位置確定各點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

八、作業(yè)布置

自己設計兩幅經(jīng)緯圖,各注上相應的經(jīng)度、緯度,并加上四點,自己再寫出這四點的經(jīng)緯度及所在的半球。

教學反思:

11

第6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認識地球

課型:新授課課時:3課時(3)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會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地理坐標及所屬半球。

2、能夠準確的計算出經(jīng)度和緯度。

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經(jīng)緯網(wǎng)計算出經(jīng)緯度。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在遠古年代與現(xiàn)代時期對地球開頭的不同認識,激發(fā)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學態(tài)度的形

成。

教學重點

學會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地理坐標及所屬半球。

教學難點

根據(jù)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地理經(jīng)度和緯度。

教學方法

讀圖、討論、列表比較

教學準備

地球儀、經(jīng)緯網(wǎng)儀等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是經(jīng)線?它指示什么方向?什么是緯線?它指示什么方向?

2、指示東西方向的緯線與指示南北方向的經(jīng)線相互交織所成的網(wǎng)絡叫做什么?

(經(jīng)緯網(wǎng))(出示練習題)

12

第7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世界的海陸分布

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世界海陸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陸分布的概況。

2、區(qū)分大陸、島嶼、大洲三個概念,掌握七大洲的名稱、面積大小、地理分布及各洲的分界線。

3、區(qū)分海、洋、海峽三個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名稱、面積大小、分布及各大洋的特征。

二、能力目標

1、要求學生將復雜的地圖用幾何簡圖勾勒出來,培養(yǎng)學生處理知識化難易的能力。

2、通過展開“大洋自述的演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及豐富的想像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認識地球的海陸分布,體驗到人類的生存空間是有限的。從中領悟愛護地球的思想。

2、通過繪制簡圖、拼圖活動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七大洲與四大洋在地球上的分布概況。

教學難點

1、查找各洲之間的分界線。

2、理解赤道穿過的大洲與大陸。

教學準備

地球儀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地球儀)同學們看到一個什么物體在轉(zhuǎn)動?(地球)你發(fā)現(xiàn)地球表面大部分是什么顏色?(藍色的

海洋)本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共同探討地球上的海洋與陸地分布。

二、課前熱身

師:原蘇聯(lián)宇航員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嘆地說:“人類把地球的名字取錯了,應該叫‘水球’?!?/p>

你能解釋這個說法嗎?

生:因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1)要求學生自學本節(jié)內(nèi)容。

(2)出示地球外貌圖后講述:我們通過觀察地球外貌圖得知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蓋,我們能用一個形

容海洋與陸地的面積比嗎?(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如果用百分比形容海陸面積比各占多少?(海洋71%,

陸地占29%)

2、四邊互動

13

互動1:

(1)地球上的陸地被系分割成六個大塊和無數(shù)小塊,其中面積較大的塊叫什么?(大陸)

(2)面積較小的地塊叫什么?(島嶼)

(3)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合稱什么?(大洲)

(4)全球共分為幾個大洲?(七個大洲)

互動2: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哪兩個大放的大陸連成一塊?把它們合稱什么?(亞、歐兩洲大陸連成一整

塊,合稱為亞歐大陸。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魘一塊大陸。)

互動3:

誰能上前來拿著大陸的輪廓模型按面積大小排隊?(通過排隊活動讓學生掌握七大洲面積大小順序。)

互動4:

提示:出示七大洲分布圖,每四個人為一小組,講座七大洲的分布特征。

引導:呈南北對稱分布的大洲有哪些?(歐洲與非洲;亞洲與大洋洲;北美洲與南美洲)赤道穿過的大洲

與大陸分別有哪些?(前者有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后者有非洲、南美洲)緯度最高的大洲有哪

些?(南極洲)

明確:使學生初步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下,有助于準確識記各洲的位置。

互動5:

提示:要求學生四個人為一小組,全作繪制七大洲的幾何簡圖,然后選幾名代表將自己繪制的簡圖展示給

其他同學看,檢查是否正確。再要求同桌之間相互檢查。然后要求學生將七大洲名稱填入簡圖中,最后教

師提示正確的填法。

明確:讓學生學會將復雜地圖化難為易,準確識記大洲的分布。

互動6:

提示:要求學生結(jié)合圖2-23,圖2-45,圖2-25,查閱各洲的分界線。

明確:亞歐:烏拉爾山脈、烏接爾河、大高加索山脈;亞非:蘇伊士運河;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互動7:

師:你們發(fā)現(xiàn)大洲與大洲之間除了以運河、山脈等作為分界線外,還以什么為分界線?(海洋)

師: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峽?地球上有幾大洋?

明確:洋又稱大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一般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深度在2000米以上,海是大洋的

邊緣部分,海的面積比大洋要小得多,海峽是溝通兩海域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地球上的大洋共分為四

大洋。

互動8:

提示:學生說出四大洋的名稱,并在地圖上指出四大洋所在的位置。

將全班同學生分成四大組,鈄每大組的學生分別改名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然后分組合作

進行“自述”的演講活動。

點撥:太平洋最大最深,島嶼也最多;大西洋“S”形,第二大洋;印度洋屬第三大洋;北冰洋最小最淺,

緯度也最高。

互動9:

提示:每大組選一名代表領走自己所屬的輪廓模型,并按面積大小排隊。學生排隊后再按順序?qū)⒆约旱拿?/p>

稱寫在黑板上。

師:請同學們把大洋名稱填入勾勒的幾何圖中。

明確:讓學生掌握大洋的面積大小順序并準確訓記相應的位置。

四、達標反饋

選十一名同學分別拿一張模型,拼成七大洲與四大洋的分布圖

五、歸納小結(jié)

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七大洲與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地理分布、各大洲的分界及各大洋的特征。

14

六、板書設計

七大洲與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地理分布

七、作業(yè)布置:練習冊習題

八、教學反思:

15

第8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世界的地形

課型:新授課課時:3課時(1)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海拔、相對高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種地形的特征及相應的“世界之最”。

3、熟悉海底地形。

二、能力目標

通過讀圖比較平原與高原、山地與丘陵的異同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海拔與相對高度兩個概念,掌握陸地地形的劃分及其特征

教學難點

掌握陸地地形的劃分及其特征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海拔與相對高度示意圖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陸地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稱為地形,你認為我們這里的地形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見

識說說你對哪里的地形感興趣?原因是什么?

本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共同探討世界地形的基本類型及其特征。

二、課前熱身

請同學們看地圖冊上各種各樣的地表形態(tài),你知道這些有差異的美麗圖片分別什么地形嗎?

明確:陸地地形雖有多種多樣,但最基本的有五種,它們分別是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1)指名學生對五種基本地形的外貌作初步的描述。

(2)學生自學教材P27-29。

2、四邊互動

互動1:出示海拔與相對高度示意圖,要求學生討論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對高度?

明確:海拔是地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如A點海拔500米,B點海拔1500米,C點海拔-500

米。

相對高度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也就是兩個地點之間的高度差,如果示A、B兩

點的相對高度(1500-500=1000米)。

強調(diào):前者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后者是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互動2:出示相應表格,學生分組討論,完成下表:

16

課堂活動將全班學生分五大組,并將每大組依次命名為五種地形名稱,然后展開“自述”,要求全面細致

地說出自己的特征,最后各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匯報。

明確:通過列表比較,準確辨別各種地形的基本特征,并通過自述活動讓學生熟悉各地形的特點。

地形類型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地面起伏共同點

平原低(200米以下)平坦廣闊地面起伏小

高原較高起伏不大,邊緣陡峻

山地較高(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地面崎嶇不平

丘陵較低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

互動3:(1)結(jié)合查閱圖2-45,思考陸地上高大山脈主要分布在哪兩大地帶?

明確:一是環(huán)太平洋沿岸山脈帶,二是橫貫亞歐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

(2)這兩大地帶分別分布在哪些主要山脈呢?

明確:環(huán)太平洋沿岸山脈帶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等;第二大山脈帶主要是東西

方向延伸,由喜瑪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等著名山脈組成。

互動4:要求學生結(jié)合自己收集的課外知識,分組討論,查閱各種地形的“世界之最”。

明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

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中國的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剛

果盆地。

互動5:了解了陸地五種基本地形后,你想知道深不可測的海底地形是什么模樣嗎?

明確:(1)海底地形中的大陸架是開發(fā)海洋資源最重要的地帶。

(2)海溝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達1萬多米。

(3)大洋中脊火山活動比較劇烈。

三、達標反饋

1、填空

(1)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進距離,叫做(海拔)。地球表面最高的地方——珠穆朗峰,海拔8848

米;最低的地方——死海,湖面為-400米。那么地球陸地表面最大相對高度是(9248)。

(2)已知某一山坡上甲地比乙地高40米,乙地的海拔為80米,那么甲地海拔高度是(120)米。

(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地形叫(平原)。

(4)在靠近大陸的淺海地區(qū),是大陸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叫做(大陸架)。

2、讀圖題(圖略)

(1)寫出圖中甲、乙、丙三地的海拔:甲(1500)米,乙(550)米,丙(0)米。

(2)甲、乙兩地相對高度是(950)米,乙、丙兩地相對高度是(550)米。

五、學習小結(jié)

指名學生小結(jié)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

六、板書設計

海底地形

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大洋中脊

七、作業(yè)布置

練習冊習題

八、教學反思

17

第9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世界的地形

課型:新授課課時:3課時(2)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讓學生知道地面的高低起伏可用等高線表示在平面上。

2、理解等高線,會讀用等高線表示的地形圖。

3、指導學生看地形圖,根據(jù)等高線的分布判斷地勢高低、坡度變化、辨認山脊、山谷等地形。

二、能力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看地形圖,培養(yǎng)學生判斷地勢高低、坡度變化及辨別地表形態(tài)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看等高線地形圖

教學難點

掌握陸地地形的劃分及其特征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等高線示意圖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仔細觀察這美麗的圖片,你能從圖片上看到什么呢?(山脈、河流、平原、湖泊、海洋等)我們知

道圖片上有多種地形,有眾多山脈,我們能從這幅圖上讀出山脈或其他地方的海拔嗎?能讀出地形的坡度

變化、地勢高低嗎?(無法讀出各處的海拔,也無法判斷地勢坡度的變化)那么我們?nèi)绾螌⒑0?、坡度?/p>

地形直觀地描繪出來呢?

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將海拔、坡度、地形名稱直觀地表示在平面上。

二、課前熱身

(1)出示與以上內(nèi)容對應的平面地圖,討論:這幅地圖上與幅圖比較,有什么明顯不足?

明確:這幅平面地圖不僅沒有海拔高度,而且無法判斷地形的起伏變化。

(2)用什么方法可以將地形的起伏變化表示在平面上呢?(用等高線表示)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什么是等高線?有何特征?你能讀出任何一條線的海拔嗎?請同學們圍繞這些問題閱讀教材P30-31的內(nèi)

容。

2、四邊互動

互動1:(1)什么是等高線?

明確:在地圖上,將陸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的連線叫等高線。

(2)仔細觀察圖,你能說出等高線的特點嗎?

明確:①等高線屬于曲線。②等高線是閉合的。③各條等高線不相交。

18

互動2:看下列兩幅等高線圖:(課件展示)

甲、乙各表示什么地形?

明確:甲表示盆地,乙表示山地。要判斷屬哪一類地形,必須讀出各條線的海拔高度。

互動3:提問:陸地上地形的高度可用等高線表示,那么海洋中的深度如何表示在平面上呢?

明確:用等深線表示。

提問:什么叫等深線?計算深度從哪里為起點?

明確:海洋中深度想同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為等深線,深度起點應該從海平面開始,采用負值。有了等高

線和等深線,就能準確分辨一幅地圖的高低起伏。

互動4:閱讀教材中圖2-40。

較復雜的等高線地形圖,因曲線太多,看起來費勁。沒有色彩變化而顯得單調(diào)。如果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

涂上不同顏色,尋么看起來直觀清晰。這種地形圖叫做等高線分層設色地形圖。

閱讀教材圖2-41。

明確:分層設色地圖一般有著色規(guī)律: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不同深度的黃色表示丘陵、高原、

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

互動5:等高線是如何反映坡度變化的呢?

明確:根據(jù)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反映坡度變化:一般等高線越稠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

越緩。

四、達標反饋

選擇題:

1、繪制分層設色地形圖是根據(jù)(C)

A、地圖種類B、海陸分布C、等高線原理D、比例尺大小

2、以下不屬等高線的特點的是(D)

A、閉合的B、曲線C、不相交的D、均為圖形

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為封新生線,且數(shù)值外大內(nèi)小,其地形是(B)

A、山頂B、盆地C、山谷D、山脊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數(shù)條等高線合在一起的地形是(D)

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

五、學習小結(jié)

本節(jié)課主要學會認識等高線,理解等高線,會讀等高線表示的地形圖。

六、板書設計

學看地形圖

等高線的概念:陸地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點的連線。

等高線的特點:閉合的、曲線、不相交。

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反之亦然。

七、作業(yè)布置:課堂練習

八、教學反思:

19

第10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世界的地形

課型:新授課課時:3課時(3)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讓學生知道地面的高低起伏可用等高線表示在平面上。

2、理解等高線,會讀用等高線表示的地形圖。

3、指導學生看地形圖,根據(jù)等高線的分布判斷地勢高低、坡度變化、辨認山脊、山谷等地形。

二、能力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看地形圖,培養(yǎng)學生判斷地勢高低、坡度變化及辨別地表形態(tài)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看等高線地形圖

教學難點

掌握陸地地形的劃分及其特征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等高線示意圖

法制滲透:

教學過程

20

第11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海陸變遷

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地殼是變動的,了解地表形態(tài)是地球內(nèi)力與外力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2、了解“大陸漂移假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基本要點,體會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在不斷地深化。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xiàn),了解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規(guī)律和板塊運動的關系。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拼合非洲與南美洲輪廓,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動手能力。

2、通過簡單了解防震抗災的知識,增強學生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海洋與陸地的相互變遷,明白自然界處于永恒的運動中,初步認識自然界的發(fā)展是永無止境

的。

2、了解火山噴發(fā)的多種景象,知道有些半觀景象可發(fā)展旅游業(yè),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

1、弄清地表形態(tài)處于永恒的變化之中;

2、掌握大陸漂移假說與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基本要點,掌握世界上火山與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帶。

教學難點:大陸漂移假說與板塊構(gòu)造學說的基本要點。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你知道世界最高峰嗎?(珠穆朗瑪峰)

有人發(fā)現(xiàn)珠穆朗瑪峰上有魚骨化石,你能推斷出一個什么變化?(由海洋變成陸地)

有人發(fā)現(xiàn)臺灣海峽海底有森林遺跡,你又能推斷出一個什么變化?(由陸地變成海洋)

通過這兩個例子,說明了海洋與陸地是不斷地變化的,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共同探討海洋與陸地的變遷。

二、課前熱身

指一名學生解釋“滄海桑田”這一成語,要求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課外知識,告訴大家海洋變成陸地或陸地變

成海洋的現(xiàn)象,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給予適當?shù)囊龑А?/p>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要求學生結(jié)合以下問題自學課本)

教材中主要提出哪兩個觀點來說海洋與陸地的變遷?各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世界上的火山與地震分布在哪

里?

2、四邊互動

互動1:(1)據(jù)測定的數(shù)據(jù)表明,珠穆朗瑪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幾十萬年后,高度會突破1萬米大

關,請問它會無止境地上升嗎?

明確:由于受到地殼內(nèi)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它不會無止境地上升,前面我們所提到的現(xiàn)象都是一些長時

間改變地表形態(tài)的現(xiàn)象。

(2)短時間內(nèi)改變地表形態(tài)的現(xiàn)象有哪些?(火山和地震)

21

地震是指在地殼運動中,當?shù)貧さ膸r層經(jīng)不住力的沖擊而發(fā)生斷裂縫的地方發(fā)生錯動,就產(chǎn)生地震。

火山是指地球內(nèi)部充滿的熾熱巖漿,在極大的壓力下,便從薄弱的地方?jīng)_破地殼噴涌而出。

通過這些地理信息可以證明地表形態(tài)處于一個什么狀態(tài)?(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

互動2:(1)是誰推出了大陸漂移假說?這個假說是如何認識海陸變遷的呢?

明確:大陸漂移假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這個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被“泛大洋”

包圍的“泛大陸”,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破裂的碎塊在水上越漂越遠,后來形成七大洲與四大洋

的基本面貌。

(2)魏格納作曲什么證明大陸確實在漂移?

明確:魏格納突然發(fā)現(xiàn)南美洲東岸的凸出部分與非洲西岸的凹入部分正好相吻合。

(3)魏格納還發(fā)現(xiàn)哪里也相吻合?

明確:北美大陸、格陵蘭島和歐洲大陸輪廓也想吻合。

魏格納發(fā)現(xiàn)這幾處盯吻合,他相信這決不是巧合,是大陸漂移的結(jié)果。

互動3:你還有其他的證據(jù)證明大陸確實在漂移嗎?

明確:(1)古地層分布的相似性;(2)古生物化石相似性;(3)生物演化的相似性,如海牛與舵鳥。海牛

是棲息在熱帶淺海環(huán)境中的動物,舵鳥是生活在陸地上,不會飛,按說它們都不可能遠涉大洋,但它們分

布在大西洋兩岸同緯度地帶,科學家們不得不肯定大西洋與南美洲原來是一整塊大陸。

在20世紀60年代,通過深海探測以及人造衛(wèi)星的精密測量,證實了大陸確實在不斷“漂移”,大西洋以

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在擴展。

互動4:地質(zhì)學家經(jīng)過長期研究,在“大陸漂移假說”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板塊構(gòu)造學說。板塊構(gòu)造學說

是如何認識海陸變化的呢?

明確:(1)地球巖石圈主要由六大塊組成。92)板塊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3)板塊的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

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互動5:(1)通過學習板塊構(gòu)造學說知道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運動頻繁,那么容易產(chǎn)生

什么現(xiàn)象?(火山噴發(fā)和地震)

(2)世界上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

明確:主要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沿岸山脈帶以及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全球平均每年發(fā)生

的500多萬次地震大多在這里,全球500多座著名的活火山基本上也分布在這兩大地帶。

教師再要學生觀察板塊構(gòu)造示意圖疊加在火山和地震分遠見卓識圖上,讓學生觀察并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一個

什么巧合?(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帶恰好與板塊之間的交界線相似。)

這又說明什么問題?(板塊與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容易產(chǎn)生火山和地震現(xiàn)象)

互動6:請同學們說說火山噴發(fā)與地震產(chǎn)生時的狀況及其影響。

四、練習

1、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處于永不停息的(變化)之中。

2、大陸漂移假說是(魏格納)提出來的,他發(fā)現(xiàn)(南美)洲東岸與(非)洲西岸想吻合。

3、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塊,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發(fā)生(火山)

和(地震)現(xiàn)我。

4、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五、板書設計

海陸變遷

海洋陸地

大陸漂移假說:“泛大陸”、“泛大洋”七大洲、四大洋

板塊構(gòu)造學說: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躍火山地震

六、作業(yè)布置;

22

七、教學反思:

23

第11課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世界的人口

課型:新授課課時:1課時授課時間:授課班級:七年級

主備:楊花梅

參備:熊凱寅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當前人口總數(shù)及增長速度、特點。

2、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及原因。

二、能力目標

通過閱讀地圖、運用地圖及資料,增強學生分析、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世界人口增長與分布的學習,意識到人口過多或過少帶來的人口問題,提高學生愛護自己生存家園的

思想意識,樹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教學重點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點及世界人口增長的地區(qū)差異。

教學難點

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與資源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

世界人口增長統(tǒng)計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讀有關世界人口報道資料,讓學生討論分析:這篇資料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或有何想法呢?本節(jié)課我們共

同探討世界人口狀況。

二、課前熱身

出示“世界人口增長”的掛圖,引導學生觀察,獨立完成P39活動1-3題。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通過讀圖我們知道世界人口仍以較快的速度在增長,那么人口增長的多少是由什么決定的呢?哪些地

方人口稠密呢?

請同學們圍繞上面兩個問題自學課本P39-41

2、四邊互動

互動1:(1)請同學們繼續(xù)觀察世界人口增長掛圖,世界人口從9億增加到10億需要多少年時間?從10

億增加到20億需要多少年?從50億增加到60億需要多少年?

明確:從9億增加到10億需要30年,從10億增加到20億需要100年……

(2)仔細觀察上力,人口每增加10億所用的時間是多少?

明確:人口每增加10億用的時間是從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梢娪删徛?/p>

增長到快速增長。根據(jù)以上統(tǒng)計,我們得知世界人口仍以較快的速度在持續(xù)增長。

(3)當今世界上的人口究竟以怎樣快的速度在持續(xù)增長?

24

指一名學生朗讀閱讀材料“世界人口增長速度?!?/p>

(4)人口增長速度快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社會經(jīng)濟發(fā)達、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shù)進步、嬰兒死亡率減少、人口壽命延長等原因。

(5)從圖上觀察,到現(xiàn)在為止世界人口已經(jīng)超過了多少億?(50億)

互動2:(1)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明確: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

(2)分組討論: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方法。

某省2003年初,總?cè)丝跀?shù)為5700萬,一年后出生人口為63萬,死亡人口48萬,請問該省2003年的出

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各為多少?

明確:出生率=63/5700×100%=1.1%死亡率=48萬/5700萬×100%=0.84%

人口自然增長率=1.1%-0.84%=0.26%

(3)該省本年內(nèi)增長了多少人呢?

明確:6562×(1.1%-0.68%)

互動3:教師指導學生閱讀P40第一自然段內(nèi)容,提問: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國家分別有

哪些?

明確:就大洲來看,非洲最快,南美洲次之,歐洲最慢。一般來說,發(fā)達國人口增長慢,發(fā)展中家人口增

長快。也就是說,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慢,如德國、法國、意大利等;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

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快。

互動4:世界人口總數(shù)雖多,但地理分布很不均勻,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少,人口分布的

多少與其地理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必先懂得人口密度的計算。人口密

度如何計算?

明確:人口密度=某年總?cè)藬?shù)/領土面積(單位:人/平方千米)

練習:計算P41表格中中國和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中:131人/平方千米、澳:2人/平方千米)從表格

中分析,中國不僅人口數(shù)量最多,而且人口密度也大。

互動5:(1)看“世界人口分布圖”,討論“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qū)有哪些大洲?具體在哪一地區(qū)?”

明確:四大人口稠密地區(qū):亞洲東部、亞洲南部、歐洲西部、南、北美洲東部

(2)為什么這四大地區(qū)人口稠密,有哪些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

明確:1)均屬中、低緯度地區(qū)2)位于臨海地帶3)大多是平原和盆地地區(qū)4)氣候溫和,降水較多。

(3)哪些地區(qū)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自然條件是否適宜人類長期居?。?/p>

明確:四大人口稀疏地區(qū):干旱的沙漠地區(qū);寒冷的極地地區(qū);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

地區(qū)。

四、達標反饋

1、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的。

2、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qū)往往是位于(中低)緯度臨海的平原盆地。

3、一般來說,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長較(慢);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的國家,人口的自然增

長較(快)。

五、學習小結(jié):學生歸納總結(jié)

六、板書設計

世界的人口

一、世界人口的數(shù)量與增長

1、超過60億,仍以較快速度在增長。

2、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四大人口稠密地區(qū)四大人口稀疏地區(qū)

2世界的人種

教學目標

25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人種劃分及三大人種各自的特征。

2、運用地圖,掌握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地區(qū),并簡單了解人種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

二、能力目標

1、通過仔細閱讀“世界人種分布圖”,增強學生的讀圖能力。

2、通過比較各人種的分布區(qū),提高學生歸納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美洲“黑人”資料,讓學生意識到各人種或種族之間人格平等,樹立科學的種族觀。

教學重點

人種的劃分、特征及分布

教學難點

1、三大人種的具體分布

2、混血人種的分布及原因

教學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學準備

各人種特征的代表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人種聚集的群體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上觀察這些人群中的每一個外貌特征都相同嗎?有何不

同?為什么?

明確:不相同。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貌和體質(zhì)方面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根據(jù)人類體質(zhì)方面的特

征(如膚色、眼色、毛發(fā)等)所劃分的人群被稱為人種。

本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世界人種。

二、課前熱身

學生拿出自己搜集的照片,分組相互交流,區(qū)分各圖片的特征。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1)世界上的居民分哪幾類人種?(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

(2)三大人種各具什么特征?各分布在哪些地方?請同學們圍繞這個問題自學課本P45—46。

2、四邊互動

互動1:

(1)出示三大人種的代表照片。請問根據(jù)這些圖片你能說出各人種外貌有何特征嗎?

明確:黃色人種:皮膚呈黃色或黃棕色,眼睛呈棕色,頭發(fā)又黑又直,臉型寬平,身材中等。

白色人種:皮膚呈白色或淺棕色,眼色,發(fā)色較淺,頭發(fā)呈波浪狀,嘴唇較薄,身材也較高。

黑色人種:皮膚、眼睛呈黑棕色,頭發(fā)卷曲,嘴唇厚并向外翻,下巴較低,四肢較長。

(2)我們的外貌又有何特征?與什么人種的特征一樣?

明確:我們一般屬于黃色人種。

互動2:

出示世界人種的分布圖。

提問:你知道三大人種各分布在哪些地區(qū)嗎?

明確: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北非、西亞、南亞。

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亞、拉丁美洲。

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南亞、美國境內(nèi)。

互動三:

提問:不同人種之間通婚后產(chǎn)生的人種屬于哪一類?

26

明確:混血人種。混血人種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區(qū),特別是拉丁美洲地區(qū),混血人種的比重已戰(zhàn)友到58%。

15世紀到16世紀初,大量的歐洲白人遷往美洲,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時,有幾百萬的歐洲人移居美洲,

從歐洲和非洲遷移人口到美洲的過程長達400多年歷史,各色人種相互通婚,形成了新的人種——混血人

種。

互動4:

提問:雖然不同人種膚色不同,但沒有貴賤之分,各人種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不同人種的人都為人類文明

和社會進步作出過巨大貢獻,我們知道當今世界上還存在著種族歧視的問題,哪位同學可以舉一個例子

嗎?

學生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試舉例。

出示美洲“黑人”的資料及圖片,讓學生閱讀觀察。

你現(xiàn)在知道南美洲與北美洲為什么有黑色人種分布嗎?

明確:讓學生懂得不同人種人格平等的道理。

四、達標反饋:填空題

(1)人種劃分的要依據(jù)是(膚色)(眼色)(毛發(fā))等方面。

(2)地球上的人類可分為(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和(混血)人種,我們屬于(黃色)

人種。

(3)世界上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4)亞洲東部的居民主要屬于(黃色)人種。

(5)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五、學習小結(jié)

1、內(nèi)容總結(jié)

指一名學生小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

2、方法歸納

本節(jié)課主要運用了讀圖、比較、討論等多種學習方法。

六、板書設計

世界的人種

人種特征主要分布區(qū)

黃種人

白種人

黑種人

教學后記:

3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聯(lián)合國確定的六種工作語言的種類及作用,能運用世界語言分布圖了解六種語言的分布。

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點,能運用“世界宗教分布圖”了解三大宗教的發(fā)源地和分布。

二、能力目標

1、通過仔細閱讀“世界語言分布圖”和“世界宗教分布圖”增強學生分析觀察世界地圖的能力。

2、通過語言種類的學習,知道英語在國際會議和交往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深刻領悟在初中階段學好英

語的重要性。

三、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世界宗教,讓學生正確對待不同的宗教信仰,樹立無神論的觀念。

27

教學重點

世界重要語言的種類及分布,世界三大宗教的種類及分布。

教學難點

1、世界三大宗教對于國際政治和社會文化的深刻影響。

2、學生對不同的宗教建筑物的識別。

教學方法

探究、合作

教學準備

世界語言分布的教學掛圖,世界宗教分布的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與你的朋友、親人交流時離不開什么?一般使用什么語言交流?你還能用其他的語言交流嗎?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交際工具,隨著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我們應當

了解有關世界語言與宗教的知識,本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共同探討世界的語言與宗教。

二、課前熱身

學生拿出自己課前收集的一些使用不同語言進行不同宗教活動的圖片及資料,分組相互展示并討論圖中的

人物、語言及活動內(nèi)容。

師:世界上不同地區(qū)的人們使用的語言不同,他們的宗教信仰也不同。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在國際上使用比較廣泛的語言有哪些?各分布在哪些地方?世界上又有哪些重要的宗教活動?請同學

們圍繞這些問題自學課本P47—50。

2、四邊互動

互動1:

(1)世界上有多少種語言?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有哪些?

明確: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種語言,其中大約30%有文字,70%沒有文字,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

的有6種,分別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2)觀察書中人物圖像,討論:圖中不同人物圖像有何特點?其中哪些語言你會讀呢?

互動2:

(1)教師出示“世界語言分布”掛圖提問:這6種聯(lián)合國工作語言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出示表格并指導學生看圖填表:

語言使用范圍主要特點

漢語

英語

俄語

法語

西班牙語

阿拉伯語

(2)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是什么語言?主要分布在哪里?

明確: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是漢語,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地亞等地。教師將“中國、東南亞等地;使用人數(shù)最

多”填在表格中。

漢語是我們?nèi)粘I钭钍煜さ恼Z言,她語音優(yōu)美,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所以要大力推廣普通話,規(guī)范漢民族

的共同語言,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責任和義務。

(3)目前世界上淬最廣的語言是哪種?發(fā)源于哪里?除了英國外還有哪些國家把英語作為母語或官方語

言?

明確:目前流傳最廣的是英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