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_第1頁
(1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_第2頁
(1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_第3頁
(1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_第4頁
(15)-人類免疫缺陷病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周報?上刊載了5例死于卡氏肺囊蟲肺炎的年輕男同性戀病例??ㄊ戏文蚁x肺炎:由肺孢子菌引起的間質性漿細胞性肺炎,為條件性肺部感染性疾病。3

同年7月4日,又繼續(xù)發(fā)表了“男同性戀者中的卡波西肉瘤癥和肺囊蟲肺炎”

。主要介紹了在加州和紐約發(fā)現的26例的卡波西氏肉瘤癥和肺囊蟲肺炎男同性戀病例。卡波西肉瘤是一種具有局部侵襲性的內皮細胞腫瘤,此病和人類第8型皰疹病毒感染有關。1981年7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成立了專家小組,對以上病例作了專門調查。發(fā)現患者具有兩個重要特征:1、都為同性戀者或性亂交者;2、發(fā)病癥狀都是由于存在嚴重的免疫缺陷;于是,命名該疾病為:“男性同性戀免疫缺陷綜合征”1981年年底,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接到了女性、兒童中出現類似病例的報告。1982年在華盛頓的學術會議上專家達成共識,將該疾病命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也就是“艾滋病”。

1983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從一例慢性淋巴腺病的男性同性戀病人血液中分離到的一株新逆轉錄病毒,稱為淋巴腺病相關病毒(LAV)。

1984年,美國國立癌癥研究院亦從艾滋病人中分離到相似的逆轉錄病毒,稱之為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Ⅲ型(HTLV-Ⅲ)。經測序,兩者為同一病毒。

1986年,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將該病毒統(tǒng)一命名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至此,艾滋病作為一種最危險的感染性疾病,出現在人類疾病譜中。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即艾滋病的病原體。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

一、生物學性狀1.形態(tài)與結構

HIV呈球形,直徑約100nm~120nm,有包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HIV-1)的結構

病毒體

包膜gp120:刺突,結合宿主細胞CD4分子:高度易變gp41:跨膜蛋白,促病毒與細胞融合;核衣殼

核心:RNA(兩條單正鏈)蛋白酶、逆轉錄酶、整和酶等衣殼:p24(高特異性)2.基因組和編碼蛋白

HIV的兩條相同單正鏈RNA基因組,以二聚體形式存在。每條RNA鏈有3個結構基因(env、gag和pol)和6個調節(jié)基因(tat、rev、nef、vif、vpr和vpu),分別編碼結構蛋白和調節(jié)蛋白。3.病毒的復制增殖周期包括5個階段:吸附穿入脫殼復制與合成裝配與釋放

吸附

HIV主要通過gp120與宿主細胞膜表面的相應受體(CD4分子)和輔助受體(CXCR4或CCR5)結合進入細胞。

裝配成核衣殼病毒RNARNA:DNA

雙鏈DNA雙鏈DNA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中形成前病毒RNAmRNA子代病毒的基因組子代病毒蛋白以出芽的方式釋放4.型別和抗原性變異HlV主要有兩型:HIV-I、HIV-2。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l所致;HIV-2只在西非地區(qū)性流行。高度變異性是HIV的顯著特點之一。env基因(編碼gp120)變異率最高,是目前無有效疫苗預防AIDS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逆轉錄酶無校正功能5.培養(yǎng)特性體內:恒河猴和黑猩猩能感染HIV,但感染的過程與癥狀與人類不同。體外:CD4+T細胞和巨噬細胞。6.抵抗力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弱,HIV對紫外線不敏感。(1)高壓蒸汽滅菌,或煮沸100℃

20min均可滅活。(2)常用化學消毒劑可滅活HIV如:0.5%次氯酸鈉、10%漂白粉、70%乙醇、0.3%H2O2、1%戊二醛、5%來蘇兒等)處理10-30

min(3)HIV在20~22℃液體中可存活15天;在冷凍血制品中須68℃72

h才能保證滅活HIV。1.傳染源和傳播途徑(1)傳染源: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二、致病性和免疫性HIV感染者:血、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腦脊液等中;AIDS患者:乳汁、腦脊髓液、骨髓、皮膚及中樞神經組織等標本中,均可分離到病毒。2.傳播途徑

(1)性接觸傳播23(2)血源傳播

(3)垂直傳播

2.感染機制CD4+T細胞單核-巨噬細胞(HIV潛伏的重要場所)3.致病機制

受感染的CD4+T細胞數量進行性減少和功能喪失,繼發(fā)免疫缺陷綜合征。

HIV損傷CD4+T細胞的機制:

(1)CD4+T細胞破壞增加;

(2)CD4+T細胞產生減少;

(3)CD4+T細胞功能受損;

4.臨床過程(1)急性期(2)潛伏期(3)AIDS相關綜合征期(4)典型AIDS發(fā)病期在AIDS患者中念珠菌屬感染是很常見的,象鵝口瘡(上圖)盡管不危及生命但十分討厭.播散性感染是少見的,左圖為念珠菌性肺炎,其類似于細菌性支氣管肺炎.5.免疫性機體免疫應答可限制病毒致病進程,但不能徹底清除病毒,病毒逃避免疫機制:

(1)CD4+T細胞損傷;(2)GP120蛋白易變異;(3)病毒基因整合;

因此,HIV一旦感染,將終身攜帶。三、微生物學檢查法檢測病毒抗體:ELISA篩查

Westernblot

確認(p24抗原、gp120等)2.檢測病毒抗原:檢測HIVp24抗原早期輔助診斷3.檢測病毒核酸:定量RT-PCR4.病毒分離:特征性細胞病變?yōu)槿诤霞毎?/p>

一般不用于臨床常規(guī)診斷

1.治療HIV感染的藥物四、防治原則逆轉錄酶抑制劑:包括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和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NRTI);蛋白酶抑制劑(PI);病毒入胞抑制劑:包括融合抑制劑(FI)和CCR5拮抗劑;整合酶抑制劑(INSTI)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