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設備第1頁/共94頁3.3.1基本概念
第2頁/共94頁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評價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
曝氣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混合液懸浮固體的數量,單位:mg/l。取混合液100mL,以快速濾紙過濾,105℃烘箱內2小時烘干至恒重,稱取其中固體物質的含量。按McKinney的分析:
MLSS=Ma+Me+Mi+Mii式中:Ma——具備活性細胞成分;Me——內源代謝殘留的微生物有機體;Mi——未代謝的不可生化的有機懸浮固體;Mii——吸附的無機懸浮固體。第3頁/共94頁混合液揮發(fā)性懸浮固體濃度:MLVSS評價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
指混合液懸浮固體中有機物的數量,單位:mg/l。取測定MLSS后的濾紙與固體物質一同放入焚燒爐內,經600℃~800℃灼燒至殘留物無黑色,稱取殘留物的含量,扣除濾紙的灰分后,即為NVSS,MLSS與NVSS的則為MLVSS。
由于MLVSS中不包括Mii(吸附的無機懸浮固體),因此比MLSS更能夠精確地代表活性污泥中活性生物的數量。第4頁/共94頁污泥沉降比:SV30SV30與SVI可以表示活性污泥的沉降濃縮性能,而SVI能夠更確切地反應處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絮沉降性能。
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量筒,靜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淀活性污泥的體積,以占混合液體積的比例(%)表示污泥沉降比。污泥體積指數:SVI
指曝氣池出口處混合液經30分鐘靜止沉淀以后,1克干污泥所占的容積,簡稱污泥指數,單位為mL/g。
1L混合液沉淀30min的活性污泥體積(mL)SV(mL/L)SVI==1升混合液中懸浮固體干重(g)
MLSS(g/L)評價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第5頁/共94頁污泥齡:TS評價活性污泥的重要指標
指曝氣池中工作著的活性污泥總量與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數量的比值,單位:日。
由于在穩(wěn)定運行時,剩余污泥量也就是新增長的污泥量,因此污泥齡就是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或污泥增長一倍平均所需要的時間。第6頁/共94頁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第7頁/共94頁初沉池
去除污水中大顆粒的懸浮物質,根據廢水的特性不同,有時可以省去。曝氣池
活性污泥法的核心,是微生物吸附、代謝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和部分無機物的主要場所?;钚晕勰喾ǖ幕玖鞒潭脸?/p>
對活性污泥法和已經處理過的廢水進行固液分離,上層為已處理好的出水,排出沉淀池。下層為分離出的活性污泥,大部分由污泥回流系統(tǒng)送回曝氣池(回流污泥),其余部分作為剩余污泥排除另行處理。第8頁/共94頁曝氣系統(tǒng)
以一定的的方法與設備,使空氣中的氧(或純氧)溶解于混合液中,并提供適當的攪拌?;亓魑勰?/p>
通過污泥提升設備將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活性污泥送回曝氣池,維持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濃度?;钚晕勰喾ǖ幕玖鞒痰?頁/共94頁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機物的過程
活性污泥在曝氣過程中,對有機物的降解(去除)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吸附階段穩(wěn)定階段
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積,而表面上含有多糖類的黏性物質,導致污水中的有機物轉移到活性污泥上去。
主要是轉移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機物為微生物所利用。第10頁/共94頁
曝氣設備鼓風曝氣機械曝氣空氣凈化器
鼓風機空氣輸配管系統(tǒng)
擴散器豎式曝氣機表面曝氣機臥式曝氣機第11頁/共94頁鼓風曝氣空氣凈化器
鼓風機空氣輸配管系統(tǒng)
擴散器
空氣凈化器的目的是改善整個曝氣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和防止擴散器阻塞。第12頁/共94頁鼓風曝氣空氣凈化器
鼓風機空氣輸配管系統(tǒng)
擴散器鼓風機供應壓縮空氣
風量要滿足生化反應所需的氧量和能保持混合液懸浮固體呈懸浮狀態(tài)。
風壓要滿足克服管道系統(tǒng)和擴散器的摩阻損耗以及擴散器上部的靜水壓。羅茨鼓風機:適用于中小型污水廠,噪聲大,必須采取消音、隔音措施離心式鼓風機:噪聲小,效率高,適用于大中型污水廠第13頁/共94頁鼓風曝氣空氣凈化器
鼓風機
擴散器空氣輸配管系統(tǒng)
負責將空氣輸送到空氣擴散器。要求沿程阻力損失小,曝氣設備各點壓力均衡,空氣干管和支管流速符合設計要求,配備必要的手動閥和電動調節(jié)閥門。第14頁/共94頁鼓風曝氣空氣凈化器
鼓風機
擴散器
擴散器的作用是將空氣分散成空氣泡,增大空氣和混合液之間的接觸界面,把空氣中的氧溶解于水中??諝廨斉涔芟到y(tǒng)小氣泡擴散器中氣泡擴散器大氣泡擴散器微氣泡擴散器擴散器的類型第15頁/共94頁微孔曝氣設備第16頁/共94頁微孔曝氣盤第17頁/共94頁微孔曝氣管第18頁/共94頁微孔曝氣管第19頁/共94頁微孔曝氣設備測試第20頁/共94頁微孔曝氣設備安裝第21頁/共94頁微孔曝氣設備的運行狀況第22頁/共94頁穿孔曝氣管第23頁/共94頁膜片式微孔曝氣器第24頁/共94頁微孔曝氣器實際安裝情況第25頁/共94頁微孔曝氣器安裝示意圖第26頁/共94頁雙螺旋曝氣器第27頁/共94頁ZDB型振動曝氣器第28頁/共94頁KBB型可變微孔曝氣器第29頁/共94頁機械曝氣:表面曝氣機
表面曝氣機充氧原理:
(1)曝氣設備的提水和輸水作用,使曝氣池內液體不斷循環(huán)流動,從而不斷更新氣液接觸面,不斷吸氧;
(2)曝氣設備旋轉時在周圍形成水躍,并把液體拋向空中,劇烈攪動而卷進空氣;
(3)曝氣設備高速旋轉時,在后側形成負壓區(qū)而吸入空氣。第30頁/共94頁機械曝氣:表面曝氣機
曝氣的效率取決于:曝氣機的性能曝氣池的池形倒傘形平板形泵形
這類曝氣機的轉動軸與水面平行,主要用于氧化溝。豎式曝氣機臥式曝氣刷第31頁/共94頁泵形倒傘形平板形第32頁/共94頁表面曝氣機第33頁/共94頁倒傘形機械曝氣器第34頁/共94頁曝氣轉刷第35頁/共94頁轉刷曝氣機第36頁/共94頁測試中的曝氣轉碟第37頁/共94頁沉水曝氣機第38頁/共94頁射流曝氣器第39頁/共94頁
曝氣設備性能指標比較各種曝氣設備性能的主要指標
氧轉移率:單位為mg(O2)/(L·h)。
充氧能力(或動力效率):即每消耗1kW·h動力能傳遞到水中的氧量(或氧傳遞速率),單位為kg(O2)/(kW·h)。
氧利用率:通過鼓風曝氣系統(tǒng)轉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總供氧的比例,單位為%。第40頁/共94頁
曝氣設備性能
滿足混合要求的曝氣量滿鋪的小氣泡擴散器:2.2m3/(m2·h)旋流的大中氣泡擴散器:1.2m3/(m2·h)機械曝氣:13W/m3第41頁/共94頁需氧量設計計算根據有機物降解需氧率和內源代謝需氧率計算a’—活性污泥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過程的需氧率,即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謝1kgBOD5所需要的氧量kgO2/kgb’—活性污泥微生物內源代謝的自身氧化過程的需氧率,即每1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量kgO2/(kg.d)生活污水的a’為0.42~0.53之間b’值在0.19~0.11之間第42頁/共94頁3.3.2活性污泥法的設計計算
第43頁/共94頁活性污泥系統(tǒng)工藝設計
應把整個系統(tǒng)作為整體來考慮,包括曝氣池、二沉池、曝氣設備、回流設備等,甚至包括剩余污泥的處理處置。
主要設計內容:(1)工藝流程選擇(包括運行方式與曝氣池型);(2)曝氣池容積和構筑物尺寸的確定;(3)需氧量、供氣量的計算和供氧系統(tǒng)設計;(4)污泥回流量、剩余污泥量的計算與污泥回流設備設計。(5)二沉池的工藝設計;
主要依據:水質水量資料生活污水或生活污水為主的城市污水:成熟設計經驗工業(yè)廢水:試驗研究設計參數第44頁/共94頁工藝流程的選擇
需要調查研究和收集的基礎資料:
1.污水的水量水質資料水量關系到處理規(guī)模,多種方法分析計算,注意收集率和地下水滲入量;水質決定選用的處理流程和處理程度。
2.接納污水的對象資料
3.氣象水文資料
4.污水處理廠廠址資料廠址地形資料;廠址地質資料。
5.剩余污泥的出路調研
流程選擇是活性污泥設計中的首要問題,關系到日后運轉的穩(wěn)定可靠以及經濟和環(huán)境效益,必須在詳盡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技術、經濟比較,以得到先進合理的流程。第45頁/共94頁曝氣池的計算:純經驗方法勞倫斯(Lawronce)和麥卡蒂(McCarty)法有機物負荷率法麥金尼(McKinney)法第46頁/共94頁
根據某種工藝的經驗停留時間和經驗去除率,確定曝氣池的水力停留時間。
例如:流量200m3/h,曝氣池進水BOD濃150mg/L,出水要求為15mg/L,采用多點進水,求曝氣池容積。多點進水經驗去除率:85%~90%經驗停留時間:3~5h
取停留時間為4.5h,則曝氣池容積:
V=200×4.5m3=900m3經驗水力停留時間:t第47頁/共94頁有機物負荷率的兩種表示方法活性污泥負荷率NS(簡稱污泥負荷)曝氣區(qū)容積負荷率NV(簡稱容積負荷)第48頁/共94頁
污泥負荷率是指單位質量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能承受的BOD5量,即:式中:Ns——污泥負荷率,kgBOD5/(kgMLVSS·d);
qv——與曝氣時間相當的平均進水流量,m3/d;
ρs0——曝氣池進水的平均BOD5值,mg/L;
ρs——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mg/L。污泥負荷率第49頁/共94頁
容積負荷是指單位容積曝氣區(qū)在單位時間內所能承受的BOD5量,即:式中:Nv——容積負荷率,kg(BOD5)/(m3·d)。容積負荷率第50頁/共94頁根據上面任何一式可計算曝氣池的體積,即:
ρs0和qv是已知的,ρx和N可參考教材中選擇。對于某些工業(yè)污水,要通過試驗來確定ρx和N值。污泥負荷率法應用方便,但需要一定的經驗。第51頁/共94頁
某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流量為30000m3/d,時變化系數為1.5,經沉淀后的BOD5為200mg/L,總氮為30mg/l,總磷為3mg/l,擬采用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希望處理后的出水BOD5為20mg/L。試計算與設計該活性污泥法處理系統(tǒng)。
例第52頁/共94頁解1.工藝流程的選擇計算處理效率E:
根據提供的條件,采用傳統(tǒng)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曝氣池采用推流廊道式,運行時考慮階段曝氣法和生物吸附再生法運行的可能性,其流程如下:原廢水→初沉池→
曝氣池
→
二沉池
→
處理出水回流污泥剩余污泥
第53頁/共94頁解(a)污泥負荷的確定:根據實驗或經驗以及所要求的處理效果,本曝氣池采用的污泥負荷率(Ns)為:0.27kgBOD5/kgMLSS.d。(一般為0.2~0.4kgBOD5/kgMLSS.d)
(b)污泥濃度的確定:根據Ns值,SVI值在80~150之間,設計取SVI=130,污泥回流比為35%(50%左右),經計算曝氣池污泥的污泥濃度ρx為:
2.曝氣池的計算與設計第54頁/共94頁解(c)曝氣池容積的確定:根據計算,曝氣池有效容積V為:
(d)曝氣池停留時間的校合:
2.曝氣池的計算與設計第55頁/共94頁解(e)曝氣池主要尺寸的確定:曝氣池的面積:設計2座曝氣池(n=2),每座曝氣池的有效的有效水深(H1)取4.0m,則每座曝氣池的面積(F1)為:
曝氣池的寬度:設計曝氣池的寬度(B)為6m,校合寬深比B/H=6/4=1.5,在1~2之間,符合要求。曝氣池的長度:L=F1/B=1250/6=208m,設計取210m,校合長寬比L/B=210/6=35>10,符合要求。曝氣池的總高度:設計取超高(保護高度H2)為0.8m,則曝氣池的總高度H=H1+H2=4.8m2.曝氣池的計算與設計第56頁/共94頁解
曝氣池的平面形式:設計曝氣池為3廊道形式,則每廊道長L1=L/3=210/3=70m。則曝氣池的平面尺寸為:曝氣池長L1=70m;曝氣池寬B1=B×3=6×3=18m。
2.曝氣池的計算與設計第57頁/共94頁解3.曝氣系統(tǒng)的計算與設計
采用直徑為300mm的圓盤式微孔曝氣釋放器,安裝在距離曝氣池的池底200mm處。據公式計算鼓風機的供氣量。第58頁/共94頁解4.二沉池的計算與設計
二沉池采用幅流式沉淀池,用表面負荷法計算,設計取表面負荷q=1.0m3/m2.h(一般為0.75~1.5)。(1)表面積:廢水最大小時流量Qmax=1.5×Q/24=1.5×30000/24=1875m3/h;沉淀池表面積A=Qmax/q=1875/1.0=1875m2;設計選擇4座沉淀池(n=4),則每座二沉池的表面積A1為:
A1=A/n=1875/4=468.75m2:
(2)二沉池直徑:每座二沉池的直徑設計取D1=25m;(3)有效水深:設計取分離澄清時間t為2小時(1.5~2.5h),則有效水深(H1)為:
H1=Qmax×t/A=1875×2/1875=2m。選用直徑為25米的刮泥設備,取超高300mm,緩沖區(qū)高度300mm。根據刮泥設備的要求設計二沉池池底及泥斗部分。第59頁/共94頁解5.剩余污泥量的計算
每日污泥的增長量(剩余污泥量)為:
式中:Y-污泥理論產率kg(生物量)/kg(降解的BOD5):0.4~0.8Kd-內源代謝系數d-
根據實驗或手冊,取a值為0.6,b值為0.075,則剩余污泥量為:每天排放含水率為99.2%的剩余污泥量為:217.5噸。第60頁/共94頁解6.回流污泥系統(tǒng)的計算與設計
采用污泥回流比35%,最大回流比為70%,按最大回流比計算:污泥回流量Qr=R×Q=0.70×30000/24=875m3/h;采用螺旋泵進行污泥提升,其提升高度按實際高程布置來確定,本設計定為2.5m,根據污泥回流量,選用外徑為700mm,提升量為300m3/h的螺旋泵4臺,3用1備。第61頁/共94頁3.3.3二次沉淀池
第62頁/共94頁第63頁/共94頁第64頁/共94頁第65頁/共94頁二次沉淀池的功能要求1.澄清(固液分離)2.污泥濃縮(使回流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回流污泥的體積減少)第66頁/共94頁二沉池的實際工作情況
(1)二沉池中普遍存在著四個區(qū):清水區(qū)、絮凝區(qū)、成層沉降區(qū)、壓縮區(qū)。兩個界面:泥水界面和壓縮界面。
(2)混合液進入二沉池以后,立即被稀釋,固體濃度大大降低,形成一個絮凝區(qū)。絮凝區(qū)上部是清水區(qū),兩者之間有一泥水界面。
(3)絮凝區(qū)后是一個成層沉降區(qū),在此區(qū)內,固體濃度基本不變,沉速也基本不變。絮凝區(qū)中絮凝情況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成層沉降區(qū)中泥花的形態(tài)、大小和沉速。
(4)靠近池底處形成污泥壓縮區(qū)。第67頁/共94頁二沉池的實際工作情況
二沉池的澄清能力與混合液進入池后的絮凝情況密切相關,也與二沉池的表面面積有關。
二沉池的濃縮能力主要與污泥性質及泥斗的容積有關。
對于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二沉池的泥斗容積可以較小。第68頁/共94頁二次沉淀池的構造和計算二次沉淀池在構造上要注意以下特點:
(1)二次沉淀池的進水部分,應使布水均勻并造成有利于絮凝的條件,使泥花結大。
(2)二沉池中污泥絮體較輕,容易被出流水挾走,要限制出流堰處的流速,使單位堰長的出水量不超過10m3/(m·h)。
(3)污泥斗的容積,要考慮污泥濃縮的要求。在二沉池內,活性污泥中的溶解氧只有消耗,沒有補充,容易耗盡。缺氧時間過長可能影響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力,并可能因反硝化而使污泥上浮,故濃縮時間一般不超過2h。第69頁/共94頁二次沉淀池的容積計算方法可用下列兩個公式反映:式中:A——澄清區(qū)表面積,m2;qv——廢水設計流量,用最大時流量,m3/h;u——沉淀效率參數,m3/(m2·h)或m/h;V——污泥區(qū)容積,m3;r——最大污泥回流比;t——污泥在二次沉淀池中的濃縮時間,h。二次沉淀池的構造和計算第70頁/共94頁3.3.4活性污泥法系統(tǒng)設計和運行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第71頁/共94頁一、水力負荷二、有機負荷三、微生物濃度四、曝氣時間五、微生物平均停留時間(MCRT)六、氧傳遞速率七、回流污泥濃度八、回流污泥率九、曝氣池的構造十、pH和堿度十一、溶解氧濃度十二、污泥膨脹及其控制第72頁/共94頁流向污水廠的流量變化
一、水力負荷一天內的流量變化隨季節(jié)的流量變化雨水造成的流量變化泵的選擇不當造成的流量變化第73頁/共94頁水力負荷的變化影響活性污泥法系統(tǒng)的曝氣池和二次沉淀池。當流量增大時,污水在曝氣池內的停留時間縮短,影響出水質量,同時影響曝氣池的水位。若為機械表面曝氣機,由于水面的變化,它的運行就變得不穩(wěn)定。對二次沉淀池為水力影響。
一、水力負荷第74頁/共94頁
二、有機負荷率N
污泥負荷率N和MLSS的設計值采用得大一些,曝氣池所需的體積可以小一些。但出水水質要降低,而且使剩余污泥量增多,增加了污泥處置的費用和困難,同時,整個處理系統(tǒng)較不耐沖擊,造成運行中的困難。為避免剩余污泥處置上的困難和保持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可靠,可以采用低的污泥負荷率(<0.1),把曝氣池建得很大,這就是延時曝氣法。
曝氣區(qū)容積的計算,設計中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確定污泥負荷率N和MLSS的設計值。第75頁/共94頁
三、微生物濃度
在設計中采用高的MLSS并不能提高效益,原因如下:
其一,污泥量并不就是微生物的活細胞量。曝氣池污泥量的增加意味著泥齡的增加,泥齡的增加就使污泥中活細胞的比例減小。
其二,過高的微生物濃度使污泥在后續(xù)的沉淀池中難以沉淀,影響出水水質。
其三,曝氣池污泥的增加,就要求曝氣池中有更高的氧傳遞速率,否則,微生物就受到抑制,處理效率降低。采用一定的曝氣設備系統(tǒng),實際上只能夠采用相應的污泥濃度,MLSS的提高是有限度的。第76頁/共94頁
四、曝氣時間
在通常情況下,城市污水的最短曝氣時間為3h或更長些,這和滿足曝氣池需氧速率有關。
當曝氣池做得較小時,曝氣設備是按系統(tǒng)的負荷峰值控制設計的。這樣,在非高峰時間,供氧量過大,造成浪費,設備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若曝氣池做得大些,可降低需氧速率,同時由于負荷率的降低,曝氣設備可以減小,曝氣設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第77頁/共94頁五、微生物平均停留時間(MCRT)(又稱泥齡)
微生物平均停留時間至少等于水力停留時間,此時,曝氣池內的微生物濃度很低,大部分微生物是充分分散的。
微生物的停留時間應足夠長,促使微生物能很好地絮凝,以便重力分離,但不能過長,過長反而會使絮凝條件變差。
微生物平均停留時間還有助于說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組成。世代時間長于微生物平均停留時間的那些微生物幾乎不可能在該活性污泥中繁殖。第78頁/共94頁
六、氧傳遞速率氧傳遞速率要考慮二個過程要提高氧的傳遞速率氧傳遞到水中氧真正傳遞到微生物的膜表面必須有充足的氧量必須使混合液中的懸浮固體保持懸浮狀態(tài)和紊動條件第79頁/共94頁七、回流污泥濃度
回流污泥濃度是活性污泥沉降特性和回流污泥回流速率的函數。按右圖進行物料衡算,可推得下列關系式:式中:ρsa——曝氣池中的MLSS,mg/L;ρsr——回流污泥的懸浮固體濃度,mg/L;r
——污泥回流比。
根據上式可知,曝氣池中的MLSS不可能高于回流污泥濃度,兩者愈接近,回流比愈大。限制MLSS值的主要因素是回流污泥的濃度。第80頁/共94頁
衡量活性污泥的沉降濃縮特性的指標,它是指曝氣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單位質量干泥形成的濕泥的體積,常用單位是mL/g。
(1)在曝氣池出口處取混合液試樣;(2)測定MLSS(g/L);(3)把試樣放在一個1000mL的量筒中沉淀30min,讀出活性污泥的體積(mL);(4)按下式計算:活性污泥體積指數SVISVI的測定七、回流污泥濃度
第81頁/共94頁八、污泥回流率
高的污泥回流率增大了進入沉淀池的污泥流量,增加了二沉池的負荷,縮短了沉淀池的沉淀時間,降低了沉淀效率,使未被沉淀的固體隨出流帶走。
活性污泥回流率的設計應有彈性,并應操作在可能的最低流量。這為沉淀池提供了最大穩(wěn)定性。第82頁/共94頁九、曝氣池的構造
推流式曝氣池完全混合式曝氣池示蹤劑的研究表明:推流式曝氣池的縱向混合很嚴重氧消耗率的數據表明:氧的傳遞受到限制處理量小時,只配有一個機械曝氣機,很容易圍繞曝氣機形成混合區(qū)處理量大時,曝氣池也相應增大,曝氣池不是充分完全混合的第83頁/共94頁十、pH和堿度
活性污泥pH通常為6.5~8.5。
pH之所以能保持在這個范圍,是由于污水中的蛋白質代謝后產生碳酸銨堿度和從天然水中帶來的堿度所致。
工業(yè)污水中經常缺少蛋白質,因而產生pH過低的問題。工業(yè)廢水中的有機酸通常在進入曝氣池前進行中和。
生活污水中有足夠的堿度使pH保持在較好的水平。
第84頁/共94頁十一、溶解氧濃度
通常溶解氧濃度不是一個關鍵因素,除非溶解氧濃度跌落到接近于零。只要細菌能獲得所需要的溶解氧來進行代謝,其代謝速率就不受溶解氧的影響。
一般認為混合液中溶解氧濃度應保持在0.5~2mg/L,以保證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
過分的曝氣使氧濃度得到提高,但由于紊動過于劇烈,導致絮狀體破裂,使出水濁度升高。特別是對于好氧速度不快而泥齡偏長的系統(tǒng),強烈混合使破碎的絮狀體不能很好地再凝聚。第85頁/共94頁十二、污泥膨脹及其控制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其污泥體積指數SVI在50~150之間;當活性污泥不正常時,污泥不易沉淀,反映在SVI值升高?;旌弦涸?000mL量筒中沉淀30min后,污泥體積膨脹,上層澄清液減少,這種現象稱為活性污泥膨脹。
活性污泥膨脹可分為污泥中絲狀菌大量繁殖導致的絲狀菌性膨脹并無大量絲狀菌存在的非絲狀菌性膨脹第86頁/共94頁絲狀菌性膨脹絮花狀物質,其骨干是菌膠團正常的活性污泥絲狀菌大量出現,主要是有鞘細菌和硫細菌不正常的情況下
當污泥中有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山西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2025云南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蘇州城市學院《林木分子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師范大學《演藝娛樂經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華南理工大學《創(chuàng)業(yè)教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余學院《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三維造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孜職業(yè)學院《汽車運用工程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理工職業(yè)學院《裝飾工程預決算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員-B證(項目經理)考試題庫
- 剪映專業(yè)版教學課件
- 公司新建電源及大用戶并網管理辦法
- 《hpv與宮頸癌》課件
- 2024年世界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組”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詳細解讀課件
- SAP導出科目余額表和憑證表操作說明及截圖可編輯范本
- 《建筑設計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 倉庫貨物安全管理
- 新人教版歷史七下《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教案
- 煙氣排放連續(xù)監(jiān)測系統(tǒng)CEMS培訓
- 服務質量、保證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