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演示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1.gif)
![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演示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2.gif)
![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演示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3.gif)
![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演示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4.gif)
![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演示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769b800c6d8cc08dbbda823f4708bbf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yōu)選)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現在是1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主要內容電子束加工離子束加工現在是2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31、概述
電子束加工(ElectronBeamMachining簡稱EBM)起源于德國。1948年德國科學家斯特格瓦發(fā)明了第一臺電子束加工設備。利用高能量密度的電子束對材料進行工藝處理的一切方法統稱為電子束加工。電子束加工現在是3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4電子束加工應用于:電子束焊接、打孔、表面處理、熔煉、鍍膜、物理氣相沉積、雕刻、銑切、切割以及電子束曝光等。世界上電子束加工技術較先進的國家:德國、日本、美國、俄羅斯以及法國等。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目前電子束加工技術已在核工業(yè)、航空宇航、精密制造等工業(yè)部門廣泛應用?,F在是4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5
在真空條件下,利用電子槍中產生的電子經加速、聚焦后能量密度為106~109w/cm2的極細束流高速沖擊到工件表面上極小的部位,并在幾分之一微秒時間內,其能量大部分轉換為熱能,使工件被沖擊部位的材料達到幾千攝氏度,致使材料局部熔化或蒸發(fā),來去除材料。
電子束加工原理2、加工原理現在是5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6
(1)只使材料局部加熱就可進行電子束熱處理;(2)使材料局部熔化就可以進行電子束焊接;(3)提高電子束能量密度,使材料熔化和汽化,就可進行打孔、切割等加工;(4)利用較低能量密度的電子束轟擊高分子材料時產生化學變化的原理,即可進行電子束光刻加工。
控制電子束能量密度的大小和能量注入時間,就可以達到不同的加工目的?,F在是6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7
電子束加工裝置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電子槍。獲得電子束的裝置。它包括:電子發(fā)射陰極—用鎢或鉭制成,在加熱狀態(tài)下發(fā)射電子??刂茤艠O—既控制電子束的強弱,又有初步的聚焦作用。加速陽極—通常接地,由于陰極為很高的負壓,所以能驅使電子加速。圖
電子束加工裝置示意圖1-工作臺系統;2-偏轉線圈;3-電磁透鏡;4-光闌;5-加速陽極;6-發(fā)射電子的陰極;7-控制柵極;8-光學觀察系統;9-帶窗真空室門;10-工件3、加工裝置現在是7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8
保證電子加工時所需要的真空度。一般電子束加工的的真空度維持在1.33×10-2~1.33×10-4Pa。
(3)控制系統和電源。
控制系統包括束流聚焦控制、束流位置控制、束流強度控制以及工作臺位移控制。圖6-2電子束加工裝置示意圖1-工作臺系統;2-偏轉線圈;3-電磁透鏡;4-光闌;5-加速陽極;6-發(fā)射電子的陰極;7-控制柵極;8-光學觀察系統;9-帶窗真空室門;10-工件(2)真空系統現在是8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9束流聚焦控制:提高電子束的能量密度,它決定加工點的孔徑或縫寬。
聚焦方法:一是利用高壓靜電場是電子流聚焦成細束;另一種方法是利用“電磁透鏡”靠磁場聚焦。束流位置控制:改變電子的方向。工作臺位移控制:加工時控制工作臺的位置。電源:對電壓的穩(wěn)定性要求較高,常用穩(wěn)壓電源?,F在是9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0電子束能夠極其微細地聚焦(可達l~0.1μm),故可進行微細加工。加工材料的范圍廣。能加工各種力學性能的導體、半導體和非導體材料。加工效率很高。加工在真空中進行,污染少,加工表面不易被氧化。電子束加工需要整套的專用設備和真空系統,價格較貴,故在生產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4、電子束加工的特點現在是10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11-淬火硬化;2-熔煉;3-焊接;4-打孔;5-鉆、切削;6-刻蝕;7-升華;8-塑料聚合;9-電子抗蝕劑;
10-塑料打孔
5、電子束加工的應用現在是11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2(1)電子束打孔
能加工各種孔,包括異形孔、斜孔、錐孔和彎孔。生產效率高。機翼吸附屏的孔、噴氣發(fā)動機套上的冷卻孔,此類孔數量巨大(高達數百萬),且孔徑微小,密度連續(xù)分布而孔徑也有變化,非常適合電子束打孔。加工材料范圍廣??杉庸げ讳P鋼、耐熱鋼、寶石、陶瓷、玻璃、塑料和人造革等各種材料上的小孔、深孔。加工質量好,無毛刺和再鑄層等缺陷。加工孔的最小直徑可達0.003mm,最大深徑比可達10?,F在是12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3電子束加工的異形孔現在是13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4電子束加工彎曲的孔加工彎孔:利用電子束在磁場中偏轉的原理,使電子束在工件內偏轉方向??刂齐娮铀俣群痛艌鰪姸?,就可控制曲率半徑,加工出彎曲的孔?,F在是14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5(2)電子束切割可對各種材料進行切割,切口寬度僅有3~6μm。利用電子束再配合工件的相對運動,可加工所需要的曲面。電子束加工曲面現在是15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6(3)電子束焊接特點:電子束焊接具有焊縫深寬比大;焊接速度快,焊縫深而窄,焊件變形?。徊挥煤笚l,接頭機械性能好;
可進行異種金屬焊接;可在精加工后焊接等等。應用:應用范圍極為廣泛,尤其在焊接大型鋁合金零件中,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并且可用于不同金屬之間的連接。如美國和日本采用電子束焊接工藝加工發(fā)電廠汽輪機的定子部件;美國還將電子束焊接工藝廣泛應用于飛機制造中?,F在是16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7(4)電子束光刻利用低能量密度的電子束照射高分子材料時,將使材料分子鏈被切斷或重新組合,引起分子量的變化即產生潛象,再將其浸入適當的溶劑中,由于分子量的不同而溶解度不同,就會將潛象顯影出來。將光刻與粒子束刻蝕或蒸鍍工藝結合,就可以在金屬掩?;虿牧媳砻嬷瞥鰣D形來?,F在是17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8圖
電子束曝光加工過程A-電子束曝光;B-顯影;C-蒸鍍;D—離子刻蝕;E、F-去掉抗蝕劑,留下圖形1-電子束;2-電致抗蝕劑;3-基板;4-金屬蒸汽;5-離子束;6-金屬現在是18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19電子束刻蝕現在是19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0(5)電子束表面改性
特點:
A)快速加熱淬火,可得到超微細組織,提高材料的強韌性;
B)處理過程在真空中進行,減少了氧化等影響,可以獲得純凈的表面強化層;
C)電子束功率參數可控,可以控制材料表面改性的位置、深度和性能指標?,F在是20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1電子束表面改性技術分類應用:表面淬火、表面熔凝、表面合金化、表面熔覆和制造表面非晶態(tài)層。經表面改性的表層一般具有較高的硬度、強度以及優(yōu)良的耐腐蝕和耐磨性能。現在是21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21、加工原理 在真空條件下,將離子源產生的離子束經過加速、聚焦后投射到工件表面。由于離子帶正電荷,其質量數比電子大數千倍甚至上萬倍,它撞擊工件時具有很大撞擊動能,通過微觀的機械撞擊作用從而實現對工件的加工。離子束加工
圖8-9離子束加工原理1—真空抽氣口2—燈絲3—惰性氣體注入口4—電磁線圈5—離子束流6—工件7—陰極8—引出電極9—陽極10—電離室現在是22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3相同點:加工原理基本相同。不同點:離子帶正電荷,其質量比電子大數千倍乃至數萬倍,故在電場中加速較慢,但一旦加至較高速度,就比電子束具有更大的撞擊動能。電子束加工是靠電能轉化為熱能進行加工的。離子束加工是靠電能轉化為動能進行加工的。
2、與電子束加工的比較現在是23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42、離子束加工的分類
離子束加工的物理基礎是離子束射到材料表面時所發(fā)生的撞擊效應、濺射效應和注入效應。分以下四類:
(1)離子刻蝕
采用能量為0.1~5keV、直徑為十分之幾納米的的氬離子轟擊工件表面時,此高能離子所傳遞的能量超過工件表面原子(或分子)間鍵合力時,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被逐個濺射出來,以達到加工目的。這種加工本質上屬于一種原子尺度的切削加工,通常又稱為離子銑削。現在是24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5
可用于加工空氣軸承的溝槽、打孔、加工極薄材料及超高精度非球面透鏡,還可用于刻蝕集成電路等的高精度圖形?,F在是25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6(2)離子濺射沉積
采用能量為0.1~5keV的氬離子轟擊某種材料制成的靶材,將靶材原子擊出并令其沉積到工件表面上并形成一層薄膜。實際上此法為一種鍍膜工藝?,F在是26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7(3)離子鍍膜
離子鍍膜一方面是把靶材射出的原子向工件表面沉積,另一方面還有高速中性粒子打擊工件表面以增強鍍層與基材之間的結合力(可達10~20MPa)。
該方法適應性強、膜層均勻致密、韌性好、沉積速度快,目前已獲得廣泛應用?,F在是27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8(4)離子注入
用5~500keV能量的離子束,直接轟擊工件表面,由于離子能量相當大,可使離子鉆進被加工工件材料表面層,改變其表面層的化學成分,從而改變工件表面層的機械物理性能。該方法不受溫度及注入何種元素及粒量限制,可根據不同需求注入不同離子(如磷、氮、碳等)。注入表面元素的均勻性好,純度高,其注入的粒量及深度可控制,但設備費用大、成本高、生產率較低。現在是28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293、特點加工精度高。離子束加工是目前最精密、最微細的加工工藝。離子刻蝕可達納米級精度,離子鍍膜可控制在亞微米級精度,離子注入的深度和濃度亦可精確地控制。環(huán)境污染少。離子束加工在真空中進行,特別適宜于對易氧化的金屬、合金和半導體材料進行加工。加工質量高。離子束加工是靠離子轟擊材料表面的原子來實現的,加工應力和變形極小,適宜于對各種材料和低剛件零件進行加工。現在是29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304、應用
目前,離子束加工主要應用于刻蝕加工、鍍膜加工、注入加工。離子刻蝕:制造激光器和紅外傳感器的高性能非球面透鏡和反光鏡、光學系統中的衍射光柵、壓電傳感器用晶片、陀螺轉子軸承表面上的復雜結構、微型加速計的精確質量塊以及超精密加工用的單晶金剛石刀具?,F在是30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圖
離子束刻蝕機現在是31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離子注入加工是將所要注入的元素進行電離,并將正離子分離和加速,形成具有數十萬電子伏特的高能離子流,轟擊工件表面,離子因動能很大,被打入表層內,其電荷被中和,成為置換原子或晶格間的填隙原子,被留于表層中,使材料的化學成分、結構、性能產生變化。
離子注入可提高材料的耐腐蝕性能,改善金屬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金屬材料的硬度,改善金屬材料的潤滑性能等。離子注入現在是32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圖
多功能離子束增強沉積設備現在是33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34離子鍍和離子濺射鍍膜
(1)精密滾珠軸承采用離子鍍膜后,使用壽命延長到數千小時;(2)刀具鍍以幾微米厚的TiN、TiC涂層后,壽命提高3~10倍;(3)在鈦合金葉片上沉積一層貴金屬(Pt、Au、Rh等)涂層,可使疲勞強度增加30%,抗氧化與耐腐蝕能力也大大提高。
現在是34頁\一共有35頁\編輯于星期日 離子鍍膜加工有濺射沉積和離子鍍兩種。離子鍍膜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充電寶商家合同范本
- 電動吊籃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快遞行業(yè)無人機配送試點項目合同
- 2025年度海洋工程建設項目固定資產租賃合同
- 代賣 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發(fā)與運營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文化廣場活動場地租賃合同二零二五年度
- 2025年度建筑安全技術咨詢與服務合同樣本
- 2025年中國電力檢修市場深度調查評估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應用公司股權投資與安全協議
- 決策與博弈論課件
- 為什么偉大不能被計劃
- 人大代表履職知識講座
- 精神障礙患者的社交技巧訓練
- 危險物品管理制度
- 門靜脈炎護理課件
- 重慶八中2024屆高三12月高考適應性月考卷(四) 語文試卷(含答案)
- 基礎研究成果向臨床轉化的實踐與挑戰(zhàn)
- 建筑構造(下冊)
- 電流互感器試驗報告
- 蔣中一動態(tài)最優(yōu)化基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