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書、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外文翻譯_第1頁
任務書、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外文翻譯_第2頁
任務書、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外文翻譯_第3頁
任務書、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外文翻譯_第4頁
任務書、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外文翻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一:高校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同學(專業(yè)/班級:土木工程專業(yè)班)現(xiàn)下達畢業(yè)設計(論文)課題任務書,望能保質保量地仔細按時完成。課題名稱開發(fā)區(qū)某高級寫字樓框架結構設計主要任務與目標土木工程專業(yè)結構工程方向畢業(yè)設計的教學過程,是實現(xiàn)本科培育目標要求的重要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在畢業(yè)前的最終學習和綜合訓練階段;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培育教學與工程實踐接軌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深化實踐、了解社會、撰寫論文等畢業(yè)設計(論文)諸環(huán)節(jié),著重培育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以及組織活動和社交實力,尤其在獨立工作實力方面上一個臺階。同時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工作看法、工作作風、事業(yè)心和責任心等諸方面都會有很大影響,對于提高畢業(yè)生全面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1、建筑部分(1)總建筑面積10000m2(2)技術要求:建議層高4.2m,總高不大于30m,采納不上人屋面;基本雪壓0.3kN/m2,基本風壓0.5kN/m2??拐鹪O防烈度為6度。地質條件為素填土0.5m,淤泥質粘土13.5m砂土10m,地下水位在地表-(3)設計內容及要求

完成的圖紙內容為施工圖深度要求。應完成圖紙內容:按建筑制圖標準規(guī)定繪制圖紙若干張,要求完成下列內容: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建筑設計總說明,平、立、剖、詳圖等;門窗統(tǒng)計表(門窗明細表中的內容有編號、名稱、洞口尺寸(寬×高(mm))、數(shù)量等)等。2)各層平面圖,注寫圖名和比例。標注房間名稱,標注各部分尺寸:外部尺寸:三道尺寸(即總尺寸、軸線尺寸、墻段和門窗洞口尺寸)以及底層室外臺階、坡道、散水等尺寸。內部尺寸:內部墻段、門窗洞口和墻厚等細部尺寸。標注室內外地面標高、各層樓面標高。標注軸線及軸線編號、門窗編號、剖切符號和詳圖索引符號等。3)立面圖(不少于兩個),包括各個立面的建筑設計及有關尺寸;標明建筑外形以及門窗、雨篷、外廊等構配件的形式和位置,注明外墻飾面材料和做法。標注邊軸線及編號,注寫圖名和比例。4)剖面圖比例(不少于一個),包括剖面組合、房間各部分的高度及樓梯剖面;標注室內外地面、樓面、平臺面、門窗洞口頂面和底面以及檐口底面或女兒墻頂面等處的標高。標注建筑總高、層高以及門窗洞口和窗間墻等細部尺寸。標注主要軸線及編號、詳圖索引號,標注寫圖名和比例。5)屋頂平面圖表示出各坡面交線、檐溝或女兒墻和天溝、雨水口、屋面上人孔等位置,標注排水方向和坡度。標注屋面標高(結構上表面標高),標注屋面上人孔等突出屋面部分的有關尺寸。標注各轉角處的定位軸線及編號。外部標注兩道尺寸。標注詳圖索引符號,注寫圖名和比例。6)樓梯詳圖(包括平面圖、剖面圖、踏步、扶手大樣等)7)局部詳圖3~4個。屋檐、屋面泛水等。要求表示清晰各部分的構造關系,標注有關細部尺寸、標高、軸線編號以及做法說明等。

2、結構部分

(1)設計任務1)繪制圖紙若干張,要求完成下列內容結構施工圖要求完成:結構平面布置圖(1:100);基礎平面布置圖及基礎配筋圖;樓梯的結構布置圖及配筋圖);框架配筋詳圖;構件詳圖(現(xiàn)澆板配筋圖等)。

2)結構計算----寫于計算書中,要求完成:一榀框架及其柱下基礎的設計計算;現(xiàn)澆樓梯(梁式或板式)的設計計算;現(xiàn)澆板的的設計計算。3)結構設計計算書結構設計計算書中必需注明結構及其構件選型和結構布置,具體列出結構設計計算的各個步驟、全部的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計算書中應附有必要的計算用圖(結構及構件的關系圖和結構及構件的計算簡圖)。計算書必需采納word文檔,不能隨意涂改。

(2)技術要求:手算中需考慮側向風荷載的影響。依據(jù)場地地質條件進行基礎的計算。主要參考資料及文獻閱讀任務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87;宿舍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36-872、房屋建筑學

3、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4、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1

5、建筑樁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JGJ94-94

6、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

7、鋼筋混凝土結構教材(上、下);結構力學教材;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教材;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教材;

8、建筑構造通用圖集外文翻譯任務閱讀相關結構設計的外文文獻若干篇,并擇其一、二篇翻譯。要求英文字符數(shù)10000以上,漢字2000以上。安排進度:起止時間內容~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2007.3.5~2007.4.1確定設計方案、完成建筑部分設計任務2007.4.1~2007.5.6結構計算,施工圖設計,完成結構部分設計任務提交初稿定稿,提交畢業(yè)設計全部材料2007.6.10前畢業(yè)設計答辯實習地點慈溪維科置業(yè)有限公司指導老師簽名年月日系意見系主任簽名:年月日學院蓋章主管院長簽名:年月日文獻綜述報告: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設計綜述03級土木工程(2)班章正鋒1.引言本文主要是總體介紹鋼筋混凝土在建筑上的應用與設計的過去狀況、現(xiàn)狀與將來的發(fā)展方向以及淺談結構設計一些原則與方法,文章所描述的結構僅限于鋼筋混凝土結構。自從世界上首次制成鋼筋混凝土制品,并用于結構工程,至今略過百年。比起原始人類最早所用的土、木結構,文明史初期出現(xiàn)的磚石、砌體結構,以及工業(yè)革命后大量發(fā)展的鋼結構來說,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最年輕的結構工程成員。但是,它的性能和制作工藝不斷地獲得改善和提高,結構形式變更多樣,應用范圍漸漸擴大?,F(xiàn)今,在世界各國,特殊在我國,它已經(jīng)成為結構工程中最為興盛發(fā)達的一族。其廣泛應用于建筑工程、橋梁和交通工程、水利和海港工程、地下工程及特種結構等。2.鋼筋混凝土與結構設計2.1鋼筋混凝土所謂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由配置受力的一般鋼筋、鋼筋網(wǎng)或鋼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其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受壓實力與鋼筋的受拉性能。2.2結構設計而建筑結構設計就是結合一系列的理論計算方法充分利用鋼筋混凝土的力學性能,設計出最優(yōu)化的結構受力體系,滿足人類的日常生活的要求。結構的設計原則和計算理論,初期是從鋼結構移植過來的“彈性分析-允許應力法”,發(fā)展為單一平安系數(shù)的極限承載力法,以至現(xiàn)在基于概率統(tǒng)計牢靠度分析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結構的內力計算,由最簡潔的古典彈性分析法,發(fā)展為考慮塑性變形的極限平衡法,以至進行結構受力非線性全過程分析。有限元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為困難結構的精確分析供應了強力的有效手段,在實際工程中已日益完善。2.3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鋼筋混凝土結構已經(jīng)不僅僅是混凝土加鋼筋的組合。越來越多的新型現(xiàn)代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xiàn)并應用在建筑上。如新型鋼管混凝土結構,特殊是最新采納薄壁鋼管混凝土,采納高性能混凝土的鋼管混凝土,中空夾層鋼管混凝土,該新型結構是將兩層鋼管同心放置,并在兩層鋼管之間關注混凝土。這種鋼管混凝土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可以削減單位耗鋼量,降低結構的綜合造價,且結構上鋼管混凝土柱剛度大,變形小,穩(wěn)定性好,在多層住宅及高層或超高層建筑中應用較實惠。另外,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也進入工程師結構選型的視野,如鋼與混凝土組合梁、鋼與混凝土預應力組合梁、鋼板與混凝土組合梁、鋼桁架與混凝土組合梁、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梁、外包鋼混凝土結構、鋼骨混凝土結構、鋼骨混凝土柱等。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自從上世紀20年頭進入混凝土結構家族以來,漸漸成長為一項成熟的結構。采納先張拉和后張拉的技術是混凝土結構在承受荷載前賜予配置鋼筋一個有效預應力與錨固損失和混凝土收縮徐變產(chǎn)生的損失相等。要留意的預應力混凝土技術須要采納高強鋼材和高強混凝土材料。因此預應力混凝土在要求裂縫限制等級較高的結構;大跨度或受力很大的構件;對構件剛度和變形限制要求較高的結構構件中優(yōu)先采納。2.4建筑結構設計原則與淺析建筑結構設計的原則是:適用、平安、經(jīng)濟、美觀,同時要便于施工。這五個方面各有所重,又互為沖突,最優(yōu)建筑結構設計是這五個方面的最佳結合。結構設計一般在建筑設計之后。結構設計不能破壞建筑設計,建筑設計不能超出結構設計的實力范圍。結構設計確定建筑設計能否實現(xiàn),在這個意義上,結構設計顯得更為重要。建筑結構設計可分為整體設計和部件設計兩部分。整體設計包括結構體系的選擇、柱網(wǎng)的布置、梁的布置、剪力墻的分布、基礎的選型等。整體設計一般分主體和基礎兩部分進行。設計人員依據(jù)建筑物的性質、高度、重要程度、當?shù)氐目拐鹪O防烈度、風力狀況等條件來選擇合適的結構體系。選定結構體系后,就要具體確定柱、梁、墻(剪力墻)的分布和尺寸等。在進行主體結構內力計算后,主體結構底截面的內力就是基礎選型和計算的重要依據(jù)。進行整體設計后,就要進行部件設計。部件設計是指柱、梁、板、墻(剪力墻)和塊體這5部分的內力和配筋計算。梁和柱一般可看作瘦長桿件,內力狀況與計算體系相符合。單向板可簡化為單位寬度的梁來計算,雙向板的計算理論也較成熟,異型板的計算較為困難,應盡量避開。對于單片的剪力墻,一般把它視為薄壁柱作近似計算,有時要考慮翼緣的作用;對于簡體結構中的剪力墻則要用空間力學的方法來計算。塊體不同于梁、柱、板、墻,它在空間3個方向的尺寸都比較大,難以視作瘦長桿件或簡化為平面體系來計算。如單獨基礎、柱的承臺、深梁都是塊體,受力狀況很困難,難以精確分析,所以在計算中往往加大平安系數(shù),以保平安。手算與計算機算所采納的計算方法、理論、計算模型是有差別的。結構計算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采納手算時要在工作量和計算精度之間折中。手算時為削減工作量,受力體系應盡量簡化為平面力系,計算中作一些假設,要利用閱歷值和圖表,用計算機進行合理的結構內力計算,須要優(yōu)秀的結構計算程序。作為結構設計人員應學習計算機所用的計算理論,并要知其所以然。結構設計程序的出現(xiàn)并沒有降低對設計人員的要求,相反,它要求設計人員學習更先進的計算理論。目前很多結構計算程序都有一個弊端:即計算過程的屏蔽,運用者只管輸入數(shù)據(jù)和看結果,對計算過程一竅不通,不知道計算過程建立的基礎及其適用范圍,這是潛在的危急。一個優(yōu)秀的結構計算程序應當供應程序所采納的計算理論的具體說明,說明其采納的計算模型、計算假設、適用范圍等。另外,應允許運用者干預料算過程,充分發(fā)揮設計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建力。另外,在設計中活荷載是須要重點考慮的,例如風荷載和雪荷載都是比較簡潔過大或者過小的被設置。更重要的是已有建筑物的荷載中,風荷載和雪荷載所產(chǎn)生的效應是巨大的。因此在建筑的荷載設計中,風荷載與雪荷載要考慮周到。2.5結構設計的發(fā)展方向今后結構設計的方向應當是:(1)概念設計將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概念設計是指正確地解決總體方案、材料運用和細部構造的問題,以達到合理抗震設計的目的。它是依據(jù)抗震設計的困難性、難以精確計算而提出來的一種從宏觀上實現(xiàn)合理抗震,避開不必要的繁瑣計算,同時為抗震設計創(chuàng)建有利條件,使計算分析結果更能反映地震時結構反應的實際狀況的設計方法。(2)采納先進的計算理論空間受力分析,非彈性變形分析,塑性內力分析,由加載到破壞全過程的受力分析,時程分析,最優(yōu)化設計,方案優(yōu)化等先進科學的設計方法及理論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3)采納主動設計,使設計更合理、更經(jīng)濟今后的設計除了提高結構抗力外,還應考慮盡可能地降低作用效應。因為降低作用效應對增加結構平安性,降低造價,節(jié)約投資意義重大。(4)運用具有高強、輕質、環(huán)保等特點的新型建材建立物的自重在結構設計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運用輕質、高強的建材,將使建筑結構設計發(fā)生革命性的變更。例如在預應力結構中,無粘結預應力筋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預應力筋的新型材料。(5)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將被更多的考慮可持續(xù)發(fā)展在當今世界上日益重要,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就是建筑的節(jié)能,就是對能源的節(jié)約和愛護,在以后的設計中,耐久性設計將是被更多考慮的一個因素。(6)結構工程的優(yōu)化設計為了削減造價,優(yōu)化設計能最合理地利用材料的性能,使結構內部各單元得到最好的協(xié)調,并具有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平安度,可以使土建工程造價降低5%-30%。結構優(yōu)化是使設計者能從被動的分析、校核,而進入主動的設計,是結構設計上的一次飛躍。3.總結放眼將來,鋼筋混凝土結構雖已過百年,但科技是第一生產(chǎn)力,只要科學在進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發(fā)展將不會停止,可以說鋼筋混凝土結構是一個年輕的結構工程。作為造價較低的結構,在世界上,特殊在我國這樣一個發(fā)展中國家還是具有很廣袤的前景。參考文獻[1]過鎮(zhèn)海、時旭東鋼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清華高校出版社[2]胡濤建筑結構設計淺析[J]山西建筑2002年第28卷第7期[3]馮乃謙高強度混凝土結構[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4]張炳華、候旭土建結構優(yōu)化設計[J]同濟高校出版社[5]韓林海、楊有?,F(xiàn)代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6]王連廣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M]科學出版社[7]王順卿談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概念設計[J]山西建筑2006年第32卷第6期[8]廖良輝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若干問題[J]福建建筑2000年增刊[9]廖利群計算機優(yōu)化技術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科學2006NO.14[10]葉志鋒淺談建筑結構設計基本原理[J]山西建筑2006年第32卷第20期[11]VivianMeloysund,Ph.D.;KimRobertLiso,Ph.D.;JanSiem;andKristofferApelandIncreasedSnowLoadsandWindActionsonExistingBuildings:ReliabilityoftheNorwegianBuildingStock[J]10.1061/(ASCE)0733-9445(2006)132:11(1831)[12]李雁英預應力混凝土的發(fā)展簡述[J]電力學報2004年第19卷第3期[13]曹志明預應力在混凝土工程中的應用[J]經(jīng)濟技術協(xié)作信息2006年19期[14]Chu-KiaWangandCharlesG.SalmonReinforcedConcreteDesign,6thED.[M].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Oct98,Vol.124Issue10,p1234,1/2p;浙江理工高校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班級03土木工程(2)班姓名章正鋒課題名稱開發(fā)區(qū)某高級寫字樓框架結構設計書目1.引言2.選題意義與可行性分析3.探討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4.總體探討思路及預期探討成果5.探討工作安排6.相關規(guī)范7.涉及軟件8.主要參考文獻成果:答辯意見(從選題、任務工作量、質量預期、可行性等幾個方面)答辯組長簽名:年月日系主任審核意見簽名:年月日開題報告1.引言 本次設計對象為開發(fā)區(qū)某高級寫字樓框架結構設計。建筑總建筑面積10000,建筑層數(shù)6層。主要設計任務是建筑外形設計、結構計算、施工圖設計、完成部分結構計算,并用PKPM電算法進行驗算并出圖。本次結構設計的目的是通過高級寫字樓框架結構設計,駕馭結構設計基本流程與方法;了解結構設計中相關的規(guī)范標準;熟識建筑設計中應遵循先建筑后結構,先上部后基礎的設計和步驟。同時,也是對自己高校里所學專業(yè)學問的一次綜合應用與實踐演練。2.選題意義與可行性分析 本次設計的選題是高級寫字樓框架結構設計。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房地產(chǎn)開發(fā)蓬勃發(fā)展,成為支柱性產(chǎn)業(yè)。多層和中高層的民用住宅建筑在我國城鎮(zhèn)中越來越多,而這些住宅設計多因建筑上要求平面的敏捷性和結構設計上的抗震要求而大多采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雖然目前這種結構已經(jīng)是特別流行,但是結構的合理與否照舊影響著用戶的滿足度及開發(fā)商的經(jīng)濟效益。不斷地優(yōu)化,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是我們結構設計工作者地目標。 本工程在設計過程中會涉及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結構力學、結構抗震、地基基礎等高校所學地專業(yè)學問,通過本次設計有利于學問的鞏固和應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當前應用比較成熟的一種結構,在高校的學習中,有過相當于框架結構設計的分解的課程設計有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鋼筋混凝土單向樓板設計、單層廠房設計等;同時復習高校所學的各項專業(yè)學問,通過學問整合,完成本次結構設計的任務。本次高級寫字樓框架結構設計對于高校本科學生是可以完成的任務。 因此,對本次結構設計的預期目標有: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能夠系統(tǒng)復習與應用過去所學的專業(yè)學問;對于多層和中高層建筑尤其是框架結構的設計過程能夠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熟識設計過程中建筑、結構和巖土三方的協(xié)調協(xié)作;會合理的選擇結構體系和結構布置,采納優(yōu)化設計的概念,力求設計經(jīng)濟、平安、耐久和舒適;能夠嫻熟應用PKPM系列結構分析軟件設計,并對其設計原理和步驟有清晰的了解。能夠獨立分析處理軟件計算結果和實際應用目標的差異并進行修正;能夠按現(xiàn)行平法標注法繪制結構平面、梁、柱和混凝土墻施工圖,樓梯施工圖;3.探討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3.1建筑方案與結構方案的統(tǒng)一 在設計中假如剛起先建筑方案和結構方案不能很好的統(tǒng)一協(xié)調,那在之后的系列設計中會遇到一些問題,甚至會有修改建筑方案的可能,從而重新進行結構設計,造成重復勞動。 因此,在方案初期就應當考慮到建筑方案是否符合結構設計的要求,可以與建筑學的同學溝通一下思想,或者與指導老師溝通學習。在建筑、結構、經(jīng)濟、平安等綜合因素的考慮下進行方案修改,盡量避開以后的修改工作。3.2結構概念設計 概念設計是結構設計的初期須要進行考慮的。概念設計包括結構選型,梁、板、柱的估算。概念設計有利于整個結構設計更加便利的進行。 結構選型,本次畢業(yè)設計的課題是6層鋼筋混凝土的高級寫字樓,可以考慮本結構選用框架結構較為經(jīng)濟適用。 梁、板、柱的估算,先對整個框架的荷載進行估算,利用安排原則,對柱尺寸,板厚度,梁尺寸的估算,之后進行具體的結構設計,遇到不合適的尺寸再加大尺寸進行設計計算。3.3結構抗震設計 本設計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結構抗震設防的原則要求在建筑設計上盡量規(guī)則,對稱。在荷載計算上,由于是6度設防抗震,且框架結構高度不高于30米。則建筑屬于四級抗震,則只要在構造上滿足抗震設計要求即可,不須要進行特地的抗震計算。 但抗震設計相對本科畢業(yè)設計者終歸是相對薄弱。因此,對于本畢業(yè)設計,結構抗震上的一些要求,要看懂抗震規(guī)范的要求,翻閱相關的參考資料,并與指導老師溝通。3.4結構力學計算方法進行一榀框架設計 一榀框架的手算一般采納結構力學上的力矩安排法進行計算。須要留意的是,力矩安排法作為一種結構力學方法和應用到框架計算上一些取值的不同。 結構力學中力矩安排法彎矩的傳遞系數(shù)為0.5。而框架計算分層法的計算中,其傳遞系數(shù)是不同的。如除底層柱外,其它柱的傳遞系數(shù)為1/3,須要設計者細心。 另外在線剛度的計算上,結構力學中大多是有已知的線剛度大小。而在實際的框架設計中,梁柱的線剛度是須要設計者先求出來的。在線剛度的求法上,特殊留意的是,中間框架的線剛度一般取I=2進行計算。 在力矩安排法結束以后,若是出現(xiàn)剛性節(jié)點的彎矩之和不為零,那么須要重新進行安排,直至剛性節(jié)點彎矩為零為止。 在利用彎矩安排法求出各節(jié)點彎矩后,再利用結構力學方法求出梁柱的各彎矩、剪力和軸力,為之后的截面配筋設計做好鋪墊。3.5柱下基礎設計 依據(jù)本工程建筑的性質、規(guī)模、高度、體型,對地基變形的要求,場地和地基條件的困難程度,以及由于地基問題對建筑的平安和正常運用可能造成影響的嚴峻程度等因素確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等級。 綜合該建筑的總體因素,基礎采納鋼筋混凝土預制方樁。3.6樓梯設計 樓梯設計包括尺寸上的設計以及結構設計。房屋建筑學中樓梯設計的學問是本次樓梯設計的基礎。要留意到樓梯設計的踏步,踢腳,休息平臺等與層高結合設計除符合實際的尺寸。再進行結構上的設計。樓梯的設計比較簡潔,但也應當細心的計算,假如可能,再利用PKPM中的樓梯設計軟件進行驗算。3.7現(xiàn)澆板設計 現(xiàn)澆板的設計中板的非結構層的荷載計算;板的計算以一米為單元;在調幅中一般調幅范圍在80%---90%;板的施工圖繪制中留意板的構造配筋。 因此,應當先復習現(xiàn)澆板的設計計算,構造配筋,以便在設計中能嫻熟的應用學問進行精確的設計出圖。3.8PKPM結構建模與參數(shù)輸入 在電算中要留意結構參數(shù)的輸入,參數(shù)不同會導致結果與手算的結果有較大差異。因此要在用PKPM之前對各參數(shù)的意義進行學習熟識,還應對PKPM的運用要復習,達到嫻熟操作。另外還需以下幾點:(1)荷載計算,包括樓面恒載和樓面活載,以及梁上隔墻的荷載;(2)在PMCAD里輸入定位軸線并布置梁柱墻以及荷載;(3)在建模過程中,對于一些受力困難的部分,可依據(jù)結構力學原理,保證平安狀況下進行力學模型簡化;(4)軟件不是萬能的,因此須要內力校核,設計應當依據(jù)所學學問用概念定性推斷模型受力狀況,并和軟件結果相比較,對于差距比較大的應當分析緣由,并作出相應的調整;(5)在配筋圖出來以后,應在PMCAD的圖形編輯處進行修改,或者轉化成CAD的格式在ACAD上進行修改,以便出圖能最大限度的接近施工的要求;(6)當出現(xiàn)超筋或柱軸壓比過大時,應當先查明緣由,在調整結構接著計算。梁超筋可以加大梁尺寸,但建筑上要求可能受限制,則可考慮變更材料的運用。柱軸壓比過大也可考慮柱尺寸的設計。4.總體探討思路及預期探討成果本次建筑設計依據(jù)國家設計規(guī)范進行設計,而結構設計中須要結合高校本科四年所學的專業(yè)學問。結構設計總體探討思路如下: (1)荷載計算,得到板所受荷載 (2)梁、柱、板尺寸估算 (3)梁、柱線剛度計算 (4)梁柱所受荷載計算 (5)分層法計算梁柱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 (6)框架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內力(水平地震作用力、風荷載等) (7)荷載組合再進行截面配筋設計計算以及板截面計算 (8)豎向荷載傳遞,進行柱下基礎計算設計 (9)PKPM建模進行電算驗算 (10)施工圖出圖經(jīng)過本次高級寫字樓框架結構設計以后,預期探討成果有: (1)建筑方案符合國家各規(guī)范要求 (2)結構手算方案與電算方案相差不大 (3)結構施工圖的出圖最大限度的符合施工的要求 (4)駕馭結構設計的整個設計流程,要求,完善具備獨立設計的實力5.探討工作安排2007.1.8---2007.1.31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2007.3.5---2007.4.1確定設計方案、完成建筑部分設計任務2007.4.1---2007.5.6結構計算,施工圖設計,完成結構部分設計任務2007.5.9提交初稿2007.5.16定稿,提交畢業(yè)設計全部材料2007.6.10前畢業(yè)設計答辯6.相關規(guī)范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JGJ37-87;宿舍建筑設計規(guī)范JGJ36-87;2.房屋建筑學;

3.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

4.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1;

5.建筑樁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JGJ94-94;

6.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

7.鋼筋混凝土結構教材(上、下);結構力學教材;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教材;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教材;8.建筑構造通用圖集;7.涉及軟件1.結構平面計算機協(xié)助設計軟件PKPM2.結構三維分析與設計軟件TAT3.計算機協(xié)助設計軟件ACAD8.主要參考文獻(1)王心田建筑結構概念設計天津高校出版社(2)王心田建筑結構體系與選型同濟高校出版社(3)東南高校等主審混凝土結構(上、中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4)王小紅等建筑結構CAD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5)包世華結構力學武漢理工高校出版社(6)尚守平結構抗震設計高等教化出版社外文翻譯一:外文原文一出處:DOL:10.1061/(ASCE)0733-9445(2006)132:11(1831)現(xiàn)有的建筑物上增加的雪荷載和風荷載效應:挪威建筑物牢靠性分析VivianMeloysund,Ph.D.;KimRobertLiso,Ph.D.;JanSiem;andKristofferApeland摘要:對來自由挪威的20個現(xiàn)有建筑物上的一個雪荷載和風荷載效應的調查結果分析。由于存在雪荷載或風荷載,所以須要調查在哪些范圍內的現(xiàn)有的建筑物會與現(xiàn)有的規(guī)范要求或者反抗倒塌的平安度有關。十八個建筑物在現(xiàn)在的規(guī)范之下有一個超過1.0的利用比。新的設計規(guī)范已經(jīng)起先應用到大部分的建筑上,與現(xiàn)在規(guī)范,對于雪荷載和風荷載效應,對于削減坍陷的平安性有較好的平安度。當評估一個國家的規(guī)劃具有哪些可能結果的時候,建筑物的大部分的數(shù)據(jù)依照現(xiàn)行的房屋建筑規(guī)范來評估,那么牢靠性是很低的。對將來的氣候變更的探討表明雪荷載和風荷載在很大程度上會有增加的趨勢,大面積的屋頂也會在劇烈的風荷載下須要承受更多的危急。因此,在將來這些建筑物的牢靠性將會降低。關鍵字:承載力;建筑物;氣候上的變更;挪威;牢靠性;雪載重;結構設計;結構的平安性;風荷載緒論背景在1999/2000年的冬天,挪威北部的巨大雪載導致部分建筑物倒塌。在Bardufoss社區(qū)活動中心的意外事務中,屋頂塌陷甚至造成三人死亡,這是全部這類性質的意外事務中最嚴峻的(圖1)。當該建筑物建成后,屋頂上的雪載就超過其原來設計當時的標準荷載,而且此坍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在屋頂上有一個構造過失。圖1Bardufoss社區(qū)活動中心(允許再版)建設管理局,奧斯陸,挪威圖1Bardufoss社區(qū)活動中心(允許再版)建設管理局,奧斯陸,挪威圖1主要目標和定界線 調查的主要目標是獲得關于雪荷載或/和風荷載的作用下,以及在現(xiàn)行的規(guī)范標準約束下,挪威現(xiàn)有建筑反抗塌陷的牢靠性探討調查。以及,在將來挪威氣候變更的條件下,如何分析并建立一個原理和模型。本次調查分析包括設計文件,20座曾經(jīng)經(jīng)驗過五次較大雪載作用的,五次強風荷載作用的,至今仍舊存在的建筑物。統(tǒng)計資料包括了大約三百七十萬在挪威注冊登記建筑物的建筑類型,建筑年限,地質資料。特殊須要留意的是那些無遮掩,完全暴露在風荷載或者雪荷載作用下的建筑物。評定是否合理那要確定于規(guī)范中的一些數(shù)據(jù)在設計中運用是否精確,理論上的參數(shù)是否包括在正常范圍之內。調查把重心集中在評估建筑物的主要負荷-支承結構,或者更小的范圍甚至可以僅是副載重-支承結構。表1列舉了各年份挪威各地區(qū)所發(fā)生塌陷事故的建筑。表1主要由雪載引起的塌陷事故建筑物建筑類型地區(qū)建設時間塌陷/破壞時間StongelandetSkole游泳中心特羅姆瑟19712000BardufossSamfunnshus活動大廳特羅姆瑟19652000LenkngenSkole學校特羅姆瑟19702000Malselv活動大廳特羅姆瑟-2000StorollSkole學校Nordland19902000TromsoTennishall體育中心特羅姆瑟-2000Lekenas-hallen體育中心Alcershus1978/19961999Lofothallen體育中心Nordland-1999Aukra工業(yè)用房Romsdal-1996AskerTennishall體育中心Alcershus-1994Drammen學校Buscerad-1994Harstad工業(yè)用房特羅姆瑟-1988Birkenes-hallen體育中心AustAgder-1987SvelvikKresseri工業(yè)用房Vestfold-1987Epolehallen軍事設施特羅姆瑟19821983Tromset工業(yè)用房特羅姆瑟-1975房屋建筑設計規(guī)范關于雪荷載和風荷載效應的荷載規(guī)范1949年12月15日發(fā)布的房屋建筑規(guī)范在對于雪荷載的設計時屋頂雪荷載大致在1.5KN/m左右。在單獨建設的房屋上,不管這個估算是削減了還是荷載增加了都須要由政府權威部門批準才可以執(zhí)行。屋頂上的雪荷載與屋頂?shù)男螒B(tài)有關,但是其荷載標準值大小卻以簡潔的方法來計算。一般正常的建筑物設計中風壓是等于1.0KN/m,而無遮掩部分的面積,其風載應當要等于1.5KN/m。完全暴露于風壓作用下的建筑面積,建設的主管當局可以批準增加這些風壓荷載的大小。一個封閉建筑的迎風和背風的系數(shù)總和可以是1.2。在1970年挪威建筑規(guī)范NS3052中,是由雪載圖來說明哪些區(qū)域雪載達到1.5KN/m,哪些在1.5KN/m和2.5KN/m之間,哪些在2.5KN/m以上。風荷載則是由四種曲線把各區(qū)域分為A,B,C,D四種,在圖2中可以看到。規(guī)范應用更多更具體的標準數(shù)據(jù)來指出迎風和背風墻的系數(shù)也是1.2。與1949年的房屋建筑規(guī)范相比,在NS3052中,不同的是它更多的指明白在空曠地區(qū)的風速壓力是相對較小的。同時,在NS3052中,也介紹了部分傳遞系數(shù),當風壓作用時的部分傳遞因數(shù)被設定成1.5的時候,雪荷載的部分傳遞因數(shù)則要設定成1.6。在2002a挪威標準規(guī)范中,整個國家的434個行政區(qū)域都被分區(qū)并具體的說明白風壓標準規(guī)范。由風的參考速度來定義方位(在22m/s和31m/s之間變更)。在迎風的10km區(qū)域,地面的粗糙程度對風壓是很重要的。在規(guī)范里成為速度風壓,也有五個關于地形粗糙程度的定義。另外其它重要的因素包括風向、建筑高度、地形也須要列在考慮范圍之內。風壓(kPa)建筑高度風壓(kPa)建筑高度風速m/s屋頂參考高度地形標高基礎標高圖2風壓曲線表圖2 在這個規(guī)范的修正方法中,挪威標準規(guī)范1999(NS3490)則為環(huán)境的負荷規(guī)定一個50年的重現(xiàn)周期。環(huán)境負荷部分的傳遞系數(shù)被設定成1.5。部分的傳遞系數(shù)要乘以一個縮減系數(shù)k。 規(guī)范的廣泛修訂已經(jīng)相當大的增加了規(guī)范的具體程度。目的是為了符合表2的要求,從而達到一個平安的水平。換句話說,目的是為建筑物能達到一個相對的牢靠度要求而制定了一個比較統(tǒng)一的平安等級要求,即使建筑物在不同的區(qū)域建立,但假如有些結構處于不同的牢靠度等級,那么就具有不同的平安水平。表2牢靠性等級、建筑類型、牢靠性系數(shù)和塌陷概率牢靠性等級建筑類型牢靠性系數(shù)塌陷概率4大型公共建筑4.260.000013商場3.710.00012辦公樓3.090.0011一般民房2.320.01 meloysund等人具體描述風荷載效應和雪荷載的設計荷載發(fā)展歷史。選擇標準及方法運用范圍 在人多的時候發(fā)生建筑塌頂?shù)暮蠊热松俚臅r候要嚴峻的多,因此在公共建筑,如體育館,若是發(fā)生類似的事務,后果是特別嚴峻的。但是要是在倉庫里發(fā)生類似的倒塌事務,那后果的嚴峻性將會削減很多,這在規(guī)范中也有表述。在現(xiàn)行的規(guī)范下,對于易產(chǎn)生嚴峻后果的公共建筑則有更強硬的強制性。材料運用與截面尺寸 相對于雪荷載來說,輕型屋頂?shù)谋戎厥呛苄〉?,但仍是要承受住雪荷載的作用。假如當雪荷載標準值超過設計標準值時,那么承受荷載的實力要隨著雪荷載增大而增加相同的百分比。假如特定的承載力已經(jīng)很高了,那么相應的增長可以相對少。因此,輕型結構相對于重型結構來說,前者更適用于積雪量超過負荷而設計的結構,而后者則比較困難。換句話說,重型結構有較大的內置的平安,當負荷增加超出本身的承載實力時,則還要考慮其內置的平安。 另一個選擇的標準是建筑物跨度的大小,一幢建筑物若是跨度很大,那它往往簡潔倒塌。 很多類型的工程對不平衡受荷是相當敏感的。當結構在清理積雪的時候,那就是前面所講的結構所承受的荷載大于清理前的情形。而且有很多清除積雪的時候導致建筑物倒塌的例子也是存在的。因此,重要的是要知道在清理積雪期間,建筑物是否可以承受不平衡的荷載。工程年限、荷載、地質狀況 從1949年到今日,建筑荷載設計已經(jīng)有很大的變更。因此,建設工程的時間可能會告知我們建筑物的平安水平。一般來說,在高降雪地區(qū)老的建筑物比同樣地區(qū)新的建筑物平安水平要低一些。至于風荷載,不同平安等級的建筑也略微是不同的。 在遭遇嚴峻的環(huán)境荷載的區(qū)域中平安水平或許已經(jīng)被影響而下降,現(xiàn)在的雪荷載和風荷載效應的設計已經(jīng)從過去適用于整個國家區(qū)域,調整到挪威真實的環(huán)境荷載變更,從而一般狀況下荷載標準值都是須要增加的。因此,在挪威西北部的北方海岸區(qū)域,風荷載設計中大多比別的區(qū)域都是較大的。建筑物地方性以及所在地方的地質粗糙程度也是探討雪荷載和風荷載的重要數(shù)據(jù)資料。構造方法預制結構現(xiàn)在仍舊在運用中,它的結構設計計算也不確定依據(jù)設計的標準,很多結構都是依據(jù)挪威實際的雪荷載來設計的。很多須要進行雪荷載設計的結構也可以請國外關于雪荷載設計比較有成就的國家來做,比如像丹麥。選中的建筑物 基于以上的調查評估,從全部建筑物中選擇20座建筑物,說明白建筑物所在的地區(qū),建筑物的類型和建筑所在地方的參考風速度及常遇的雪荷載。如表3所示,這些已經(jīng)被選擇的建筑物都是不向外泄露的。而問題是如何獲得這些必要的文件。 其中三座建筑物是1970年以前建立的,八座建筑物是1970-79年之間建立的,九座建筑物是1979年以后建立的,這表示這三座建筑物的荷載是由1949年建筑規(guī)范確定,而八座建筑物是1970年建筑規(guī)范確定,最終那九座建筑物是由1979年建筑規(guī)范確定的。工程文件探討以及現(xiàn)場探討 經(jīng)對建筑物在建立的時候運用的計算模型、荷載、荷載影響力、解決方案的調查探討。荷載影響效應是與新的荷載要求相一樣,承載力也與新荷載的要求相一樣。經(jīng)過這些分析,結構的利用比已經(jīng)與新的計算規(guī)范相一樣,同時要加強利用比。表3選擇建筑的數(shù)據(jù)概要建筑時間類型材料尺寸(寬/長/高)屋頂形態(tài)最大跨度雪載風速風載設計雪載設計風載最大利用比結構計算有無Andoy11989溫室鋁12/26120.7/4.531.2是Andoy2a1979簡易房木/鋼14/45/715184.5311.52.01.21.5是Ando2b19914.534.0無Bardu11994活動中心木18/42/922125.00.8無Bardu21984商場鋼混21/-/8<5215.01.5無Frana1a1977倉庫鋼42/40/93203.5302.8無Franalb19913.530-是Frana21978體育中心木/鋼30/50/94203.5303.2是Grane11987倉庫木10/24/722107.521.5是Kristiansund11959體育中心混凝土17/51/1214172.5301.3是Nittedal1a1955公車站點鋼28/51/5平84.52.3無Nittedal1b19824.51.4無Nittedal21984體育中心鋼44/36/1016184.51.8是Nittedal31961倉庫木13/85/8774.53.7無Royrvik11975體育中心木/鋼12/22/6平128.01.6是Royrvik21973活動中心木13/34/71588.03.7無Tronse11991郵政站點鋼混43/84/8平246.021.2是Tronse21979貨物站點鋼48/48/9平246.021.1是Trondheim11978體育中心木24/44/922243.525.0是Trondheim21977商場鋼30/61/8平223.521.7是Trondheim31982倉庫木12/36/618123.521.6是Oland11985商場混凝土13/64/7平133.0301.41.01.11.0是Oland21991車庫木8/10/2283.0301.8無平均數(shù)4.61.0結果截面尺寸與材料數(shù)據(jù) 外部尺寸,最大跨度,主體結構的材料見表3。建筑物的外部尺寸包括寬度、長度、高度和屋頂斜坡。高度為建筑物房屋屋頂檐口到地面的高度,全部超出的或者是延長的都不是尺寸范圍之內。 正如表中的估算所所呈現(xiàn)出的,選定的建筑物大多是中型跨度建筑。坡屋頂?shù)慕嵌冉橛?和26度之間,全部建筑物高度都與其寬度和長度相關。實質上,建筑物都列入輕質結構的調查之列,因為預料這些類型的大廈是最為脆弱的。文件的可用性和等級 依據(jù)市政府供應的資料,共有20座建筑物被選擇出來,具有可利用文件的建筑擁有優(yōu)先權。因此早期結構上有內置的建筑結構是不公開的而且也是不允許被調查探討的。但是獲得這些文件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從文件中知道內置結構的特點。假如能供應文件資料,這種建筑物是確定要進行廣泛的調查探討。即使建筑物有具體設計資料,那也是有缺陷的,所以在這項調查的范圍內我們不會去評估這方面的意義。 選中的建筑物缺乏重要文件確定會影響調查結果,接著計算必需依據(jù)自己的假設和估算,這可能不同于構造的(提高的資料可供結構計算)。隱藏資料導致結構性措施可能會增多,在缺少文件的狀況下,就難以查明緣由,最終不能明確的選擇結構設計方案。設計雪荷載和選定建筑的風荷載的更改 表3列出了當前要求下那些被選擇的建筑在特定范圍內其典型的雪荷載,以及速度特性的風壓力。在所選建筑物資料中Andoy2、Frana1和Nittedal1一起引述成"a"和"b"。在這里,"a"意思是最初的建筑物,而"b"是指,之后增加的建筑(或延長建筑年限的建筑)。此外,這些資料也顯示了建筑設計中荷載的變更,這里的荷載設計要求是與當時的規(guī)范相一樣。表3說明白雪荷載在0.8和2.7之間更改設計的差別,其均值等于1.6。在建筑物之間風壓變更設計相應處差別有0.4、1.4和均值0.9。換句話說,平均雪荷載設計在增加,同時,風壓平均設計值在下降。 正如所選建筑物的資料所示,在兩個不同行政區(qū)域的兩座建筑讓人體驗到削減積雪負荷的設計。一種是積雪負荷水準不變,然而另外一種是積雪負荷遞增。在對大部分關于積雪負荷設計建筑的調查中,我們發(fā)覺對積雪負荷設計的變更已經(jīng)成為一項主要的要求。在調查的建筑中低坡度的建筑占了優(yōu)勢,由于屋頂受積雪負荷在背風面因素的影響下,屋頂?shù)膬A斜度已經(jīng)在15度到60度之間增減。在一座7幢建筑的屋頂中傾斜度大于15度,負荷設計的增長平均為1.4。這個數(shù)據(jù)低于整體建筑的一般平均值。 風荷載規(guī)范方面變更還不像雪荷載規(guī)范那樣有了很大的差別,但是風荷載規(guī)范所產(chǎn)生的變更也是須要進行探討調查。就像所選建筑物資料所列出的,規(guī)范上的變更往往導致Andoy和Frana兩個海邊地方的建筑所受風荷載變更。在被調查的建筑物中,風荷載與建筑物的寬度、長度都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這個形式的建筑物,迎風和背風的墻壁形態(tài)因素的總數(shù)在NS3491-4上等于0.85,當換成是高層建筑時,這個系數(shù)就變成了1.5。在較早的規(guī)范中,不管是什么建筑,對應的形態(tài)系數(shù)都是1.2。換句話說,形態(tài)系數(shù)在被選擇的建筑物中都是比較小的,同時,若是這建筑物的寬度和長度更大,那么其形態(tài)系數(shù)會變的更小了。削減建筑物設計風荷載,在多高層建筑中是不允許的。探討 如前所述,大部分挪威建筑物的無遮擋面積有5%,是總建筑面積的11%,因此選定調查建筑物類型是認為以后是要暴露在雪荷載和風荷載下來建設的建筑,具有典型的意義。 在調查的建筑物中,90%的建筑的荷載設計與現(xiàn)行的荷載規(guī)范相比都是較低的。因此,在整個挪威可能有4.5%的建筑結構設計都是可能或者完全過低于現(xiàn)行的荷載設計標準。在95%的被調查的建筑物中,雪荷載的增加表明挪威現(xiàn)在有4.7%的建筑物在設計雪荷載時也增大了其標準值。被調查的55%被指出錯誤的建筑物有了更高的利用比,或者因為有了錯誤的雪荷載值而重新進行設計建立。因此,在挪威的建筑物可能有超過荷2.8%的建筑有較高的利用比。但是調查的只有20幢,這是個不足。不過,也是具有可信度的。結論 此項調查探討的主要目的是獲得牢靠度的指標,挪威現(xiàn)有建筑物是否符合當前平安監(jiān)管的關于反抗塌陷是由于雪荷載和/或風荷載效應造成的要求。從調查的結果表明這些方面應當是以后建筑物設計建立的發(fā)展趨勢的典型代表。 因為剛剛才起先建立這類的建筑,所以20幢建筑中有18幢建筑的利用比超過1.0(是調查建筑的90%),我想以后還會增加的。盡管如此,假設一幢建筑有內置平安結構,那么這類建筑的利用比是很少超過1.0的。 將來氣候變更狀況表明冬天的降水量的增多以及溫度的上升,會導致各地的屋面雪荷載的增加。依據(jù)這些狀況,估計今后建筑物的牢靠性還會降低。認證 本文寫在正在進行探討和發(fā)展的SINTEF安排,"一個更加嚴峻的2000年的建筑氣候條件"(2000-2006),戰(zhàn)略探討所項目"氣候變更給建筑環(huán)境帶來的沖擊"。(2005Liso等人著)。作者致謝全部挪威建筑業(yè)探討委員會的委員。特殊感謝JanVincent教授,也很感謝KarlVincentHioseth教授和ToreKvande教授為文章寫的評論。參考文獻Karl,T.R.,andTrenberth,K.E.(2003).“Modernglobalclimatechange.”Science,3021719-1723NationalofficeofBuildingsTecholgyandAdministration.(1993).“Orkan1992.”Norwegian BuildingResearchInsititue,Oslo,StandardsNorway.(1970).Beregningeravbelasninger,NS3052,1stEd.,StandardNorway,Oslo, NorwayStandardsNorway.(1970).ProsjekteringavbygningskonstruksjonerDimensjonerendelaster,NS 3479,1stEd.,StandardNorway,Oslo, StandardsNorway.(1999).DesignofstructuresRequirementstoreliability,NS3490,1stEd., StandardNorway,Oslo,StandardsNorway.(2002a).DesignofstructuresDesignactions1stEd.,StandardNorway,Oslo, McCarthy,J.J.,Canziani,O.F.,Leary,N.A.,Dokken,D.J.,andWhite,K.S.,eds.(2001).Climate change2001: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CambrigeUniversityPress,Cambriged外文原文一:IncreasedSnowLoadsandWindActionsonExistingBuildings:ReliabilityoftheNorwegianVivianMeloysund,Ph.D.;KimRobertLiso,Ph.D.;JanSiem;andKristofferApelandAbstract:Resultsfromaninvestigationofsnowloadsandwindactionson20existingbuildingsinNorwayarepresented.Theobjectivehasbeentoinvestigatetowhatextentexistingbuildingsmeetcurrentregulatoryrequirementsrelatingtosafetyagainstcollapseowingtosnowloadsorwindactions.Eighteenbuildingshaveautilizationratioofmorethan1.0undercurrentregulations.Thenewdesignruleshaveledtomostofthebuildingsinvestigatedhavingreducedsafetyagainstcollapseowingtosnowandgreatersafetyagainstcollapseowingtowindactionsthantheregulationsnowdemand.Theinvestigationindicatestoolowreliabilityforaconsiderablenumberofbuildingsaccordingtocurrentbuildingregulationswhenevaluatingthepossibleconsequencesoftheconclusionsinanationalperspective.Scenariosforfutureclimatechangeindicatebothincreasedwinterprecipitationandincreasedtemperatures,andthuschangingthesnowloadsonroofs.Windscenariosforthedecadestocomeindicateanincreaseinfrequenciesofstrongwindsinareasalsoexposedtoday.Thus,thefuturereliabilityofthebuildingsintheseareascoulddecrease.DOL:10.1061/(ASCE)0733-9445(2006)132:11(1831)CEDatabasesubjectheadings:Bearingcapacity;Buildings;Climaticchanges;Norway;Reliability;Snowloads;Structuraldesign;Structuralsafety;Windloads.IntroductionBackground Largesnowloadsonduringthewinterof1999/2000ledtothecollapseofseveralbuildingsinnorthernNorway.TheaccidentatBardufossCommunityCentre,wheretheroofcavedinandclaimedthreelives,wasthemostseriousoftheseaccidents(Fig.1).Themostimportantcausesofthiscollapsewereafaultyconstructionoftheroofwhenthebuildingwaserectedandlargersnowloadsontheroofthanitwasdesignedfor.PrincipalObjectivesandDelimitations TheprincipalobjectiveoftheinvestigationhasbeentoobtainareliableindicatorastowhetherexistingbuildingsinNorwaymeetcurrentregulatoryrequirementsconcerningsafetyagainstcollapseowingtosnowloadsand/orwindactions,andalsotoestablishabasisfortheanalysisoffutureclimatechangeimpactsontheNorwegianbuildingstock.Theanalysisencompassesdesigndocumentationinvestigationsandfieldstudiesof20existingbuildingsinfivehigh-snowfallandfivehigh-windmunicipalitiesinNorway(Siemetal.2003;Meloysundetal.2004).Statisticaldataforbuildingtypes,yearofconstruction,andgeographicallocalizationoftheapproximately3.7millionregisteredbuildingsinNorwayareavailableintheGroundProperty,AddressandBuildingRegister(GAB).Specialattentionhasbeenpaidtoexposedtypesofbuildings,andthebuildingshavebeenrandomlyselectedwithintheexposedbuildingcategories.Assessmentsofwhethertheregulationsaresatisfactoryandtheoreticalparameterstudiesoftheregulationsarenotincludedintheinvestigation.Theinvestigationfocusesonassessingthebuildings’mainload-bearingstructuresand,toalesserextent,theirsecondaryload-bearingstructures.BuildingRegulationsandDesignCodesDevelopmentofDesignCodesforSnowLoadsandWindActions ThebuildingregulationsofDecember15,1949referredtoageneralsnowloadonroofscorrespondingto1.5KN/m.ThisvaluecouldbereducedorincreasedbytheindividualbuildingauthoritywiththeMinistry’sapproval.Theimportanceoftheshapeoftheroofforthesizeofthesnowloadontheroofwascalculatedinasimpleway.Structuresshouldnormallybedesignedforawindpressureequalto1.0KN/m,whileawindpressureequalto1.5KN/mshouldbeusedinexposedareas.Inheavilyexposedareas,buildingauthoritiescouldincreasethesebasicvalueswiththeMinistry’sapproval.Thesumofthewindshapefactorsforleeandwindwardwallsforaclosedbuildingwas1.2. InNS3052(StandardNorway1970)snowmapswereintroducedshowingzoneswithroofsnowloadsvaluesofupto1.5KN/m,between1.5KN/mand2.5KN/m,andabove2.5KN/m.Fourcurvesforthewindpressurewereintroduced:CurvesA,B,C,andD,asseeninFig.2.Thecodequotedmanymore-detailedrulesforthewindshapefactorsfortheleeandwindwardwallswasinthecodealsosetto1.2.Comparedtothebuildingregulationsof1949,thechangesinNS3052largelyimpliedareductioninthewindvelocitypressuresinexposedareas.InNS3052thepartialfactormethodwasintroduced.Thepartialfactorforsnowloadswassetto1.6whilethepartialfactorforwindactionswassetto1.5. InNS3497-4(StandardsNorway2002a),aclassificationofthewholecountryhasbeencarriedoutsothatwindexposureforall434municipalitiesisdefined.Exposureisdefinedbymeansofareferencewindvelocity(variesbetween22m/sand31m/s).Roughnessoftheterraininanarea10kmagainstthewinddirectionisimportantforthewindpressure(inthecodecalledthegustvelocitypressure).Thecodedefinesfivesuchcategoriesofterrainroughness.Otherparametersofimportanceforthegustvelocitypressurearethewinddirection,theheightofth Inthisregulationamendmentprocess,NS3490(standardsNorway1999)prescribesa50-yearreturnperiodforenvironmentalloads.Thepartialfactorsforenvironmentalloadsaresetto1.5.Areductionfactorkbywhichthepartialfactormustbemultipliedisintroduced. Theextensiverevisionsofthecodeshaveincreasedthelevelofdetailintheregulationsconsiderably.TheobjectiveistoachieveasafetylevelinaccordancewithTable2.Inotherwords,theintentionistoachieveamoreuniformsafetylevelforbuildingsthathavethesamereliabilityclasseveniftheyarebuiltindifferentplaces,andalsotoobtaindifferentsafetylevelsforstructuresclassifiedindifferentreliabilityclasses. Athoroughdescriptionof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designloadsforwindactionsandsnowloadsispresentedbyMeloysundetal.(2004).SelectionCriteriaandMethodologyLimitsofUse Theconsequencesofacollapsearegreaterinbuildingsinwhichmanypeoplearepresentthaninbuildingswithfewpeople.Acollapseinpublicbuildingssuchassportshalls,andthelikehas.Therefore,greaterconsequencesthan,forexample,instoragefacilitiesinwhichitislessprobablethatpeoplewillbepresent.ThisisalsoapparentfromthereliabilityapproachsetoutinnumbersinTable2inwhich,undercurrentrules,morestringentrequirementsareimposedonstructureswhosecollapsemayhavemajorconsequences.MaterialUseandGeometry Forlightroofs,thespecificweightisopenlowcomparedtothesnowloadthattheroofisrequiredtowithstand.Ifthesnowloadexceedsthedesignvalue,theloadhasincreasedvirtuallythesamepercentageasthesnowload.Ifthespecificweighthadbeenhigh,thepercentageincreasewouldhavebeenmuchsmaller.Lightweightstructuresare,therefore,morevulnerabletoanincreaseinsnowloadabovetheloadforwhichthestructureisdesignedthanheavystructures.Inotherwords,heavystructureshavegreaterbuilt-insafetywhenthesnowloadincreasesbeyondtheloadthatstructureisdesignedtowithstand. Anotherselectioncriterionisthemaximumspanofabuilding.Theconsequencesofacollapseinbuildingswithlargespansareusuallygreat. Anumberoftypesofconstructionmaybesensitivetounbalancedloads.Whenthestructuresarebeingclearedofsnow,thismayintheworstcasemakethestressesinthestructurelargerthanbeforethesnowclearancestarted.Therearemanyexamplesofsnowclearingleadingtothecollapseofstructures.Itis,therefore,importanttoknowwhetherthestructurecancarrytheunbalancedloadthatarisesduringsnowclearance.YearofConstruction,Loads,andGeographicalLocation Designloadsonbuildingshavechangedconsiderablyintheperiodfrom1949totoday.Theyearofconstructionmay,therefore,tellsomethingaboutthebuilding’ssafetylevel.Ingeneral,olderbuildingsinhigh-snowfallareasmayhavealowersafetywithrespecttosnowloadsthannewerbuildings.Thedifferenceinsafetylevelwithrespecttowindactionisprobablysomewhatless. Thesafetylevelisprobablyaffectedmostlyinareasthatareheavilyexposedtotheenvironmentalloads,whensnowloadsandwindactionsintheregulationareincreasedfromgeneralloadsthathaveappliedtotheentirecountrytodifferentiatedloadsthatareadjustedtotheactualenvironmentalloadvariationinNorway.Increasedwindactions,therefore,probablyhavethegreatestconsequencesforcoastalareasfromnorthwestNorwaynorthward.Locallyroughnessofterrainandtopographyandwindactionarealsoimportantforthesnowloadsthatthebuildingexperiences.ConstructionProcess Prefabricatedstr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