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崇尚法治精神測試題一、選擇題1.春節(jié)期間,正上初三的帥某、劉某、黃某外出時發(fā)現(xiàn)一名小偷正在偷盜一游客的手機。帥某說:“快看!抓小偷?!眲⒛痴f:“別慌,我們先報警。”黃某說:“哎呀,還是別管了,手機又值不到幾個錢。”對于他們的說法,你認為(

)A.劉某說得對,要敢于并善于守護正義B.黃某說得對,與自己無關的事不要管C.帥某說得對,要路見不平,馬上出手D.他們都有理,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2.法國思想家蒙田曾經說過:“皇帝和鞋匠的靈魂都是用同樣的模型鑄造的。”這說明()A.皇帝和鞋匠的靈魂是一樣的 B.皇帝的人格比鞋匠的人格高貴C.人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 D.皇帝可能是鞋匠出身,鞋匠將來也可能做皇帝3.對下邊漫畫《不平等》的認識正確的是()①只有中國存在不平等現(xiàn)象②在社會生活中,不平等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③平等的真正實現(xiàn)總要受到一定社會條件的制約④現(xiàn)實存在不平等是正常的,我們應泰然處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對于“石家莊大爺不戴口罩,強行外出被攔后態(tài)度惡劣”一事,有媒體評論:疫情面前最忌諱的就是“大爺心態(tài)”。對此,下列觀點你認同的是()A.大爺?shù)淖龇ㄊ歉矣诘种撇黄降葘Υ谋憩F(xiàn)B.大爺不戴口罩強行外出是在維護人身自由權C.平等就是不同情況的差別對待,老人應獲得特殊關照D.自由平等是法治的價值追求,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5.在新冠病毒全員核酸檢測時,某社區(qū)發(fā)出倡議:孕婦可隨時插隊,小孩優(yōu)先,成人靠后。廣大業(yè)主紛紛表示,這個倡議很暖心。對此,下列評論正確的是()A.一件事是否平等,人們的理解不盡相同B.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平等原則的題中之義C.平等只是理論上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實現(xiàn)D.孕婦、兒童享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6.以前有個電視節(jié)目叫《體驗》,一次,電視記者扮做生活中的殘疾人,去看電影,買票遇到麻煩,因為坐著輪椅的人無法夠著售票窗口;無法進入電影院,因為門口的臺階;上廁所也遇到了麻煩……好在有好心人的幫助,一天過去了,記者在電視節(jié)目中感慨了許久,他深深地感到殘疾人的不容易……對待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我們應采取的態(tài)度和方法是()A.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B.因為他們與自己無關,可以任其發(fā)展C.我們自己就是弱勢群體,根本無法幫助別人D.幫助他們是國家、政府、社會、組織的事,與我們無關7.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后,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xiàn)脫貧,提前10年實現(xiàn)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下列有關認識正確的有()①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②維護了公民的基本權利:物質幫助權③體現(xiàn)人民是國家的主人④縮小貧富差距,追求同等富裕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8.2022年3月14日,任丘市陳某某在放羊時,被臥佛堂鎮(zhèn)常村常某兵等9人組成的巡邏隊發(fā)現(xiàn)并發(fā)生糾紛,巡邏隊以“給羊做核酸”為名將一只羊帶走。事后,陳某某向公安機關報警。9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據(jù)調查,常某兵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員會主任。材料說明()①個別基層干部法紀意識不強②村干部也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③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④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需要法治保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考試作弊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荚囎鞅讖倪`規(guī)違紀上升到違法層面,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這說明法律是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②這使公民的受教育權有了法律保障③這一舉措能更好地促進社會誠信建設④這一舉措有利于構建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提高城鄉(xiāng)居民基礎養(yǎng)老金最低標準;幫扶殘疾人、零就業(yè)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yè)。從平等角度來看,對于這些特殊群體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你的理解是()A.體現(xiàn)了同等情況同等對待B.在我國,允許特殊群體享有特權C.體現(xiàn)了不同情況差別對待D.人們在人格與法律地位上有所不同11.關于踐行平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B.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C.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權益 D.特權是平等的大敵12.公民的自由與公民的權利緊密相連,珍視自由需要我們()①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②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③自覺守法,遇事找法④采取一切手段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某校組織各班學生繪制以“弘揚法治精神”為主題的海報。下列古語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法不阿貴,繩不繞曲 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C.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D.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14.如果你遇到漫畫中不公平的行為,你會()①學會擔當,盡職盡責②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③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④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5.“公平比太陽還要有光輝?!毕铝凶龇w現(xiàn)國家對公平問題重視的是()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百萬億元②建立和完善覆蓋城鄉(xiāng)的居民養(yǎng)老保障體系③通過考試公開招考公務員,擇優(yōu)錄?、車掖罅ν七M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某市曾經發(fā)生驚心動魄的一幕:醉駕車輛沖崗拖行交警,三名互不相識的出租車司機相互配合,合力將肇事轎車逼停,及時挽救了交警的生命。面對非正義行為,我們應該()①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zhàn)勝邪惡②主動伸張正義,嚴厲制裁不法行為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④履行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公民義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金壇區(qū)弘揚見義勇為孕育新風尚。2020年全區(qū)有10人被區(qū)政府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671人次受到區(qū)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他們能獲得榮譽稱號及獎勵,是因為()A.公民享有名譽權 B.他們維護正義,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C.他們自覺履行扶危濟困的法定義務 D.他們善于用法,依法維權18.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了“網(wǎng)絡保護”專章,其第七十條規(guī)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tǒng)一管理。”對此規(guī)定,下面理解正確的是()A.法律是自由的限制而不是保障 B.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C.未成年人自控力差不能有自由 D.法律范圍內的自由是絕對的19.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解決發(fā)展不平衡、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致力子維持社會公平。這是因為公平可以()①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②激發(fā)潛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③提高效率,維護秩序,促進社會和諧④讓每個人都有同樣的發(fā)展機會和成功的人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21年3月26日,郴州市北湖區(qū)人民法院公開審理首例高空拋物罪案件。被告人盧某因犯高空拋物罪被判處拘役4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以上材料告訴我們()A.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行使權利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法就要受到相應處罰C.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D.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公民積極執(zhí)法懲惡揚善21.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守護正義青少年應(

)①不管不顧,誓死捍衛(wèi)正義②增強正義感,擁有守護正義的勇氣和智慧③敢于同非正義行為作斗爭④講究策略,尋找有效方法,見義“智”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2.為緩解老百姓停車難、停車亂問題,提升車位周轉率,保障城區(qū)道路安全暢通,進一步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環(huán),9月19日上午8:00,寧南縣“智慧停車”系統(tǒng)正式投入使用。據(jù)了解,寧南縣智慧停車項目啟用后,收費標準:15分鐘內免費,免費時間后起步價3元(兩個小時),后面每一個小時增加1元,每天封頂14元,另外,晚上九點到次日早上八點免費。智慧停車建設項目體現(xiàn)了()A.規(guī)則約束自由 B.自由是法治的保障C.有法治不自由 D.規(guī)則維護社會秩序23.公平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下列體現(xiàn)公平的是()①在公共場所按順序排隊②按照競賽規(guī)則參加比賽③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④購買商品主動索要發(fā)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下列沒有做到堅守公平的是()A.熱心幫助班上的每一位同學 B.遵守田徑比賽規(guī)則C.對學校問卷評議老師客觀公道 D.在學校受到不公平待遇埋在心里25.特權是平等的大敵,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人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有人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私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這些現(xiàn)象啟示我們()A.現(xiàn)實中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的現(xiàn)象是正常的B.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C.享受特權的人必將受到刑事懲罰D.實現(xiàn)人人平等只是美好的夢想二、解答題26.材料一

公平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但用理性的目光審視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現(xiàn)象,我們自己在生活中也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盡管如此,我們都要為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而不懈努力。材料二

在公交車上,小偷的手伸向一個乘客的錢包,旁邊有人高喊:“抓小偷!”車上的乘客一起講小偷制服。(1)說一說:公平對個人和社會有什么意義?(2)想一想:我們應該如何維護公平與正義?27.【追求平等,享受生活】平等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追求,是憲法和法律賦予每個人無差別的權利。請你簡要談談我們應該如何踐行平等。28.應屆高校畢業(yè)生去非正規(guī)單位、小型私營企業(yè)就業(yè),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單位常以畢業(yè)生沒有工作經驗為由,提出“試用期一年、試用期內無薪水、不上社會保險”這樣的歧視條款。畢業(yè)生為保住工作常選擇忍氣吞聲,從而使自己的勞動得不到相應的補償。結合材料,運用教材知識回答我們應該怎樣踐行平等?29.材料一長沙某高校大學生針對“大學生就業(yè)歧視”現(xiàn)象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學生中有近六成的學生遭遇到過就業(yè)歧視,尤以學歷,性別以及相貌三大類最為突出,服務行業(yè)歧視現(xiàn)象最為明顯,女生就業(yè)環(huán)境待改善。材料二“網(wǎng)絡空間同現(xiàn)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網(wǎng)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第二屆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上說道。(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xiàn)象?(2)你認為如何才能消除歧視,平等待人?(3)網(wǎng)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據(jù)此回答法治與自由的關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2.C3.B4.D5.B6.A7.B8.D9.C10.C11.C12.A13.B14.C15.C16.B17.B18.B19.B20.B21.C22.D23.A24.D25.B二、解答題26.(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會穩(wěn)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2)堅守公平:①個人維護公平。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②制度維護公平。維護正義:①個人維護正義。面對非正義行為,敢于斗爭,也要善于斗爭。②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機關堅持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公平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27.①反對特權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④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28.①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