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擊傷專題講座課件_第1頁
電擊傷專題講座課件_第2頁
電擊傷專題講座課件_第3頁
電擊傷專題講座課件_第4頁
電擊傷專題講座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言2004年9月21日,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安全技術專業(yè)委員會主辦,杜邦中國集團公司協(xié)辦,云南電力集團公司承辦的“電弧灼傷與電力安全”研討會在昆明舉行。會上,全國電力燒傷治療中心上海電力醫(yī)院燒傷整復外科屢劍華教授所作的《電擊傷的院前急救》尤其是大量珍貴翔實的資料發(fā)人深思、發(fā)人深省。

電損傷分類電損傷交流電直流電靜電(雷擊)高壓低壓電損傷發(fā)生率美國70年代1200人/年死亡,傷殘者為其30倍。雷擊傷200人/年死亡。中日70年代每用電10億KW·h(度)的電擊死亡率中國高于日本100倍。90年代中國農(nóng)村5000人/年死亡。常見致傷原因主觀因素:不重視電業(yè)安全工作規(guī)程,麻痹大意,違章操作,農(nóng)村私接,私拉電線??陀^因素:高溫、高濕,腐蝕性化學車間工作。意外事故:暴風雨,大風雪,火災、交通事故等。電損傷機理由于人體各組織結(jié)構的特點和理化性質(zhì)不同,人體內(nèi)各類組織結(jié)構電阻也不同。組織電阻依次遞減的順序為:骨、肌腱、脂肪、皮膚、肌肉、血管和神經(jīng)。電損傷事故發(fā)生規(guī)律季節(jié):6~9月多見年齡:中青年多見電壓:低壓電多于高壓電地域:農(nóng)村多于城市特殊類型電擊傷高壓電、超高壓電電擊傷微電擊:醫(yī)療儀器漏電,電流直接流經(jīng)心臟跨步電壓電擊傷2004年4起人身輕傷事故簡況1.臨滄供電局“5.10”人身觸電輕傷事故觸電電壓等級:110kV2004年5月10日,臨滄供電局在110kV漫灣變電站進行清產(chǎn)核資工作中,運行人員呂×(女)獨自一人工作,使用抄表器進行現(xiàn)場銘牌核對,在觀察110kV開關場母線C相避雷器銘牌時,調(diào)整不當造成避雷器帶電部分對抄表器上端頭放電,呂X觸電倒地。另一名運行人員從控制室看到呂×出事后,觀察呂×神智清醒,及時聯(lián)系醫(yī)院,同時匯報臨滄供電局有關人員。呂×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和護理。人員傷情:腹部左下肢I度至淺II度電燒傷(面積約為左下肢部分的10%)?!?.10”人身觸電輕傷事故

“5.10”人身觸電輕傷事故2.昆供“7.5”人身電弧燒傷事故

觸電電壓等級:110kV2004年7月5日,220kV金刀營變電站進行110kV金桃II回133開關間隔檢修工作,需進行線徑、線夾型號統(tǒng)計核對工作。由于無法在地面通過目測確定導線、線夾型號,陳××欲爬上已停電的1332刀閘構架落實導線線徑,陳××沿著1332刀閘的操作機構向上攀爬過程中。由于對帶電的1332刀閘C相靠母線側(cè)觸頭安全距離不夠,1332刀閘C相觸頭對其放電,陳××從刀閘平臺跌落至地面。人員傷情:左上肢、左側(cè)軀干、左下肢及右下肢部分電弧燒傷,燒傷面積31%,為混合II度燒傷,頭部、左上肢有擦傷痕跡,目前已傷愈。由于傷者當時穿著符合規(guī)范的全棉工作服,正確配戴安全帽,避免了更重的傷害。昆供“7.5”人身電弧燒傷事故

昆供“7.5”人身電弧燒傷事故2.昆明供電局“7.5”人身電弧燒傷事故

昆供“7.5”人身電弧燒傷事故2.昆明供電局“7.5”人身電弧燒傷事故

昆供“7.5”人身電弧燒傷事故

滇中“8.20”觸電事故觸電電壓等級:10kV2004年8月20日14:40,滇中電業(yè)局事故搶修中進行400V配電線路干線弧垂收緊工作中,搶修負責人楊ХХ登上400V干線#1桿橫擔,在移動過程中,未能保持對上方交叉跨越的10kV線路的安全距離,導線A相對其右肩背放電(該線路為10kV桃園支線舊壩分支線,其A相距離400V主干配電線#1桿桿頂830mm),其余工作人員立即進行了傷員的搶救,并及時向有關人員匯報了事故情況。人員受傷情況搶修負責人楊ХХ右肩背、左膝關節(jié)處Ⅱ度、Ⅲ度電弧燒傷,燒傷面積共約6%,胸部表面有擦傷痕跡。目前傷員的病情穩(wěn)定。由于傷者當時穿著符合規(guī)范的全棉工作服,正確配戴安全帽和正確使用安全帶,避免了更嚴重的傷害。中“8.20”觸電事故3.滇中電業(yè)局“8.20”人身觸電事故二、2004年4起人身輕傷事故簡況4.滇東電業(yè)局“8.31”人身觸電輕傷事故二、2004年4起人身輕傷事故簡況4.滇東電業(yè)局“8.31”人身觸電輕傷事故二、2004年4起人身輕傷事故簡況4.滇東電業(yè)局“8.31”人身觸電輕傷事故發(fā)病機理電流強度:安全電流5mA,最大擺脫電流10~20mA,80mA可引起呼吸肌麻痹,心室顫動。電流性質(zhì):交流電比直流電危險3倍,50~60Hz交流電最易引起室顫。電壓高低:電壓越高流經(jīng)人體電流量越大,損害越重。發(fā)病機理接觸點電阻:正常皮膚電阻5000Ω/cm2。潮濕,外傷皮膚電阻明顯下降,使大電流量通入體內(nèi)。通電途徑:電流從頭、上肢縱貫全身,從下肢流出約9~10%通過心臟。上肢到上肢,上肢到下肢大于3%通過心臟;足到足0.4%通過心臟。通電時間:越長,造成機體損害越重,觸電保安器,一旦觸電0.08秒可自動切斷電源,避免機體傷害。電擊傷臨床表現(xiàn)全身表現(xiàn)輕型:臉色蒼白,精神緊張,呼吸心跳加快,連續(xù)聽診可聽到期前收縮。重型:心室顫動,心跳停搏,呼吸驟停。局部表現(xiàn)低壓電燒傷:創(chuàng)口小,有焦黃、灰白色創(chuàng)面。高壓電燒傷:面積不大,但可深達血管、神經(jīng)、肌肉、骨骼,一處進口,多處出口,肌肉夾心性壞死,組織繼發(fā)性壞死、出血,截肢率高。心肺復蘇開始的時間與

存活率的關系心肺復蘇時間BLS4min,ALS8min救治率達43%BLS8min,ALS16min救治率為0%電擊傷現(xiàn)場急救方法脫離電源低壓電切斷電源挑開電源拉開觸電者斬斷電源高壓電通知供電局立即停電,專業(yè)人員穿等電位絕緣褲、戴絕緣手套,用絕緣棒將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診斷判斷意識狀態(tài):5~10min內(nèi)完成,呼叫、輕拍傷員肩部,有無反應。判定呼吸情況:保持氣道通暢情況下,采用看、聽、試。5min內(nèi)完成??矗汉粑鸱鼊幼髀牐嚎?、鼻的氣流聲試:有否吹拂感判定心跳:測頸動脈搏動判定臨床死亡(假死)心跳有,呼吸無(高壓電)心跳無,呼吸有心跳,呼吸均停止不同狀態(tài)下電擊傷患者的急救措施現(xiàn)場初級心肺復蘇(B.L.S)放置體位開放氣道仰頭抬頦清除口腔內(nèi)血塊,異物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頻率14~16次/分吹氣量800~1200ml/次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位置:胸肋關節(jié)上2橫指,與胸骨中線垂直線交叉點即按壓點。頻率80~100次/分姿勢:左右手交叉,肘關節(jié)伸直按壓深度3.8~5.0cm按壓時掌根不離胸部心肺復蘇方法單人復蘇:吹氣:按壓=2:15雙人復蘇:吹氣:按壓=1:5

心前區(qū)捶擊術方法:離胸壁30~50cm用空心拳捶擊胸壁1~2次作用:起到除顫作用機理:機械能轉(zhuǎn)成電能(生物電)腦復蘇冰袋或冰帽將頭部降溫冰袋放置身體大血管處體溫不能低于32℃降低腦部新陳代謝,延遲腦死亡電燒傷創(chuàng)面處理保護創(chuàng)面:禁忌涂用有色素的藥物,創(chuàng)面用清潔衣服、被單包裹。合并大出血時:用橡皮止血帶臨時止血,并記錄時間。合并骨折時:夾板固定,脊柱骨折臥硬板床,可疑頸椎骨折用頸托。合并開放性氣胸時:用大塊消毒敷料,堵塞創(chuàng)口,并加壓包扎。轉(zhuǎn)送注意事項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呼吸氧氣。建立可靠靜脈通道,予以靜脈滴注平衡液或5%葡萄糖鹽水,生理鹽水,禁喝白開水。合并嚴重電燒傷時應留置導尿管,記錄每小時尿量,以了解休克情況。必要時在轉(zhuǎn)送途中邊轉(zhuǎn)送,邊進行心肺復蘇,不能擅自停止搶救。飛機轉(zhuǎn)送時,為防止飛機落地時頭部缺血,可將患者平臥,橫放。停止心肺復蘇的指征腦死亡(深昏迷、自主呼吸停止、瞳孔固定、對光反射消失,吞咽反射消失、腦電圖平波)無心跳、脈搏,心肺復蘇持續(xù)30min以上,停止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