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閬中中學2021屆上學期高三年級開學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四川省閬中中學2021屆上學期高三年級開學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四川省閬中中學2021屆上學期高三年級開學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四川省閬中中學2021屆上學期高三年級開學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四川省閬中中學2021屆上學期高三年級開學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閬中中學2021屆上學期高三年級開學考試歷史試卷1孔子在論語中曾38次提到“信”,強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朋友有信”納入“五倫”之中;荀子認為講誠信則政治公正清明。這表明當時儒家A順應自然追求個性B重視塑造忠君思想C力圖維護倫理秩序D積極建構文化認同2宋太祖于961年將守衛(wèi)京城的禁軍主要將領皆罷軍職,并外放這些將領出任藩鎮(zhèn)節(jié)度使,963年起又逐步實施削藩鎮(zhèn)下轄支郡的政策。這些舉措A造成了京城防衛(wèi)空虛B形成了外重內輕格局C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D完善了地方行政體制3據明代中后期的許多筆記、小品記載:追求享樂、求新求奇的風尚在民間興起,許多士子對“時尚”“時玩”的追逐、對“奇技淫巧”的喜愛等現象十分常見。這反映出當時A經濟發(fā)展對傳統(tǒng)秩序的沖擊B市民價值取向占據主導地位C朝廷對社會的控制能力強化D人文主義精神成為時代潮流4有學者評價道:“在民法法系法典化以前的年代里,《民法大全》在根本上決定著整個私法的特征?!逼湟庠谡f明羅馬法A私法體系嚴密完備 B確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則C法律內容不斷調整 D保障了平民的合法權益5公元前202年,漢臣高起等人總結得失時指出,項羽“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漢高帝“與天下同利”,封“有功者”為列侯,故“萬民大安,莫不受休德”。劉邦的這一做法A杜絕了地方勢力的做大B決定了項羽潰敗的結局C凝聚了統(tǒng)治集團的力量D確立了漢初的基本制度6有學者指出,兩宋時期社會形成“重文輕武”風氣及“中國文化至上”的觀念,對A理學形成嚴密體系B天下觀念開始出現C科舉選官漸趨完善D夷夏之防不斷強化7明清時期,州縣主官“鞭春”(鞭打泥制耕牛以祈求五谷豐登的習俗)成為定制。國家對“春?!毙沃平y(tǒng)一要求,還將“鞭春”作為規(guī)定工作予以管理,經費開支也計入財政。這可以說明A農業(yè)經濟占據重要地位B牛耕技術已推廣至全國C中央對地方財政的監(jiān)督D國家主導地方農業(yè)生產8羅馬法規(guī)定:每一種類型的訴訟中都有一套訴權與之相配套,必須保障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積極并且完整地行使了該類訴權,否則,一旦抑制了當事人的訴權,審判結果便是不公正的。這說明A法律服從民眾意愿 B平民權利得到保障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程序正義受到重視9古羅馬法不允許父輩與子輩相互提起控訴或作證:對未事先獲得許可而向法院告其父親或保護人的人,大法官可依其職權對他提起刑事訴訟。這表明羅馬法()A.注重司法公正

B.強調尊卑等級

C.重視血緣親情

D.重視傳統(tǒng)習俗10下圖可以用來說明A政府市場監(jiān)管強化 B城市商業(yè)形態(tài)轉變C經商方式不受限制 D農村集市貿易發(fā)展11在公元前9至前8世紀廣為流傳的希臘神話中,諸神的形象和性情與人相似,不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還爭權奪利,沒有一個是全知全能和完美無缺的。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識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C.理性占據主導地位

D.神話的影響隨民主進程而削弱12在經歷兩次寡頭政變后,雅典民主制于公元前403年恢復,隨后對陪審法庭進行改革,賦予其權力:可通過違法法律(令)訴訟否決立法委員會頒布的法律和取消公民大會通過的法令。這一措施A使陪審法庭掌控了立法權B取消了公民大會的政治地位C旨在捍衛(wèi)雅典的民主政治D消解了城邦面臨的統(tǒng)治危機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5-16世紀,消除封建割據、擺脫教會控制、實現國家統(tǒng)一成為市民階層同國王合作的政治基礎,議會中新興鄉(xiāng)紳和市民階層的席位大大增加。鄉(xiāng)村工業(yè)、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使國內市場實現統(tǒng)一,市民階層進一步壯大。在反對羅馬教會及與法蘭西等其他民族的斗爭中,英國的民族意識得到迅猛發(fā)展:有人公開提出“上帝是英國人”,《圣經》也被翻譯成英語;英語得到上至國王、下至普通市民的大力推崇;到15世紀時,英國各地的英語學校已多達300多所。——摘編自陳同文《淺析近代英國民族國家形成中市民階層的作用》材料二在明清社會研究中,有明清“市民社會”之說。有學者認為,在當時出現的諸多特征已具備社會轉型的意義。明清商品經濟發(fā)展出現多種類型的富戶,市民階層初步形成并在反專制、反封建的斗爭中嶄露頭角。早期啟蒙思想出現,反映出市民社會的思想動向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明清士紳、商人在許多公共領域發(fā)揮作用,形成具有自治特征的團體生活,甚至發(fā)揮出批評政府的功能。出現的這股新生的力量,或能打破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桎梏,走向新的變革時代?!幾粤治膭讖堝\鵬《“市民社會”抑或“富民社會”——明清“市民社會”說再探討》(1)(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明清“市民社會”說的依據,并對此加以評價。(13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文化本是人類控制環(huán)境的工具,環(huán)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異。及其興起以后,因其能改造環(huán)境之故,愈使環(huán)境不同。人類遂在更不相同的環(huán)境中進化。其文化,自然也更不相同了。文化有傳播的性質……此其原理,實因人類生而有求善之性……與相愛之情……所以文化優(yōu)的,常思推行其文化與文化相異之群,以冀改良其生活,共謀人類的幸福。……而其劣的,亦恒欣然接受?!幾詤嗡济恪吨袊ㄊ贰窂牟牧现刑釤捯粋€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并進行論證。(要求:觀點不能簡單重復材料信息,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北宋中期,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冗官現象的弊端不斷暴露。王安石變法的推行,迫使北宋職官制度作出相應調整。另一方面,在北宋時期皇帝的權力并不是無限制的,它受到宰相和各級官員的監(jiān)督,因此宋神宗為了強化自己的權力,也極力推行改制。元豐三年,在蔡確、王珪的協助下,宋神宗對職官制度作了改革:恢復唐三省制,發(fā)揮中書揆議、門下審復、尚書承行的職能,實際上權歸中書;凡省、臺、寺、監(jiān)領空名者一切罷去,使各機構有定編、定員和固定的職責,許多機構便或省或并;一律“以階易官”,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共為二十五階,此后升遷、體祿等都按新定的《元豐寄祿格》辦理。—摘編自虞云國《細說宋朝》等(1)根據材料,概括宋神宗改革職官制度的原因(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神宗職官制度改革的作用(7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zhàn),戰(zhàn)事迅速蔓延全歐。8月6日袁世凱下令宣布中國保持中立,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zhàn),日本駐華公使與北京當局交涉,要求將黃河以南之山東省劃出中立區(qū)外。9月日軍登陸后,中國中立地位遭到破壞,外交部多次向日本抗議,無效。11月7日,日軍占領青島,戰(zhàn)事結束,戰(zhàn)區(qū)之外的膠東及膠濟鐵路沿線亦由日軍實際控制。外交部照會英日公使聲明取消山東戰(zhàn)區(qū),遭到日本拒絕,隨即日本提出“二十一條”要求。青島戰(zhàn)事期間,北京當局即意識到必須參與戰(zhàn)后和會爭取發(fā)言機會,將山東問題訴諸國際共論,才有可能爭取到比較公允的解決方案,于是開啟了對和會的籌備工作?!幾蕴茊⑷A《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日本對德宣戰(zhàn)的背景。(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青島戰(zhàn)事對中國的影響。(7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唐群英(1871-1937),字希陶,湖南衡山人。她早年留學日本,很快走上革命道路,主編過《留日女學會雜志》,鼓動女界革命?;貒?,積極謀劃組織武裝反清起義,曾親率女子北伐隊,配合江浙聯軍參與攻克南京之役。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唐群英以女子參政同盟會的名義發(fā)表宣言書,從天賦人權的理論,說明男女在法律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她與張漢英等人聯絡全國女界,向中央政府請愿給還女子參政權,并要求寫入《臨時約法》。此后,唐群英又多次上書北京臨時參議院,同樣被否決。女子參政權運動失敗后,唐群英等人主要轉向辦女報,為提倡女權不遺余力,但都遭到袁世凱政府的封禁。隨后,唐群英積極推動女子普及教育,創(chuàng)辦了衡山女子高級小學、長沙復陶女子中學、岳北女子實驗學校等多所女子教育學校。——摘編自李細珠《唐群英與近代中國女權運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群英對近代中國女權運動的貢獻。(9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中國女權運動興起的原因。(6分)

【試題答案】1C【解析】本題通過考查先秦儒家代表關于“信”的表述,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關于“誠信”的表述。據題目可知,儒家代表孔子、孟子和荀子不僅提倡、肯定和維護和構建“誠信”的價值體系,而且孟子、荀子還將“誠信”與“五倫”、政治秩序相聯系,可知,當時儒家提倡“信”的本質目的是為了維護倫理秩序,故本題選擇C項。A項表述不符合儒家思想特征,故錯誤;B項以偏概全,不是材料共同主旨;題目未體現先秦儒家對文化認同觀念的構建,故D項錯誤。2C【解析】本題通過宋太祖對禁軍將領和藩鎮(zhèn)地位的削弱,考查宋代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材料中宋太祖將禁軍將領出任地方節(jié)度使,旋即削弱藩鎮(zhèn)下轄的支郡,旨在削弱藩鎮(zhèn)節(jié)度使權力,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故C項正確。宋太祖只是將禁軍主要將領罷職調離,與宋代“強干弱枝”的階段特征不符,A項錯誤;這些舉措削弱地方權力,而不是造成地方割據,B項錯誤;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3A【解析】本題通過明代中后期社會習俗的變化,考查經濟發(fā)展對社會變革的影響,體現了對唯物史觀的考查。明中后期民間追求享樂風尚和士人對時尚、奇技淫巧的追逐,這些新風尚從根本上說是這一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發(fā)展的結果,與傳統(tǒng)倫理價值格格不入,說明傳統(tǒng)的社會秩序受到沖擊,故A項正確。在中國古代,市民價值取向始終未占據主導地位,B項錯誤;社會風尚的變化與朝廷對社會的控制沒有必然聯系,C項錯誤;D項表述與時代特征不符,錯誤。4B【解析】本題通過羅馬《民法大全》的政治地位考查民法原則在羅馬法律中的貫徹,本題以時政熱點切入,聯系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進行考查。據題目可知,在民法法系法典化以前,《民法大全》在根本上決定著整個私法特征,這說明民法的基本原則貫徹在羅馬私法體系之中,故本題選擇B項。本題未涉及司法體系問題,故A項錯誤。不斷調整的說法錯誤,故C項錯誤。題目無法體現羅馬法對平民利益的保障,故D項錯誤。5C【解析】本題通過漢高祖的舉措考查漢初鞏固政權的意圖。據題目可知,漢高帝“與天下同利”,封“有功者”為列侯,收到了“萬民大安,莫不受休德”的效果,這說明漢高帝這一做法有助于凝聚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人心和力量,故本題選擇C項。A項表述與題目主旨和歷史史實不相符,題目主要體現漢高帝對統(tǒng)治集團的籠絡,其次,漢初大封諸侯導致地方勢力過大,威脅中央集權,另外,此項“杜絕”一詞表述絕對,故A項錯誤。B項“決定”表述絕對,與題目主旨不相符,故錯誤。材料涉及漢初專制集權、郡國并行等基本制度,故D項錯誤。6D【解析】本題考查宋代夷夏觀念的強化。結合所學可知,兩宋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擾,所以形成以中國為本位的文化觀念,排斥外族文化,這反映出夷夏之防不斷強化,故本題選擇D項。本題與理學體系的形成沒有直接關系,故A項錯誤。B項“開始”一詞表述絕對,故錯誤。題目與科舉制度無關,故C項錯誤。7A【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農耕經濟的主導地位。明清時期,“鞭春”成為定制,并進行了系列規(guī)定,可知政府對“鞭春”尤為重視,結合括號內容可知“鞭春”習俗事關當時農業(yè)經濟地位,故本題選擇A項。牛耕技術普遍推廣到全國在兩漢即已實現,故B項錯誤。國家將經費開支計入財政管理并不能說明中央對地方財政的監(jiān)督,故C項錯誤。D項“主導”一詞表述絕對,故D項錯誤。8D【解析】本題考查羅馬法的基本原則。據題目可知,羅馬法規(guī)定,必須保障當事人的合法訴權,如果抑制當事人訴權,審判結果則不公正,這說明羅馬法對程序完整和程序正義的重視,故D項正確。羅馬法從根本上保障奴隸主貴族的利益,故A項錯誤。這是羅馬法對當事人訴權的保障,題目并未明確指向當事人就是羅馬平民,故B項錯誤。C項表述不符合歷史史實,故錯誤。9C【解析】據材料“古羅馬法不允許父輩與子輩相互提起控訴或作證:對未事先獲得許可而向法院告其父親或保護人的人,大法官可依其職權對他提起刑事訴訟”,可知古羅馬法禁止父子之間相互控訴,說明重視血緣親情,故選C項;材料只提到父子之間不能相互控訴,沒有指出司法公正,排除A項;父子之情不同于尊卑等級,排除B項;材料強調父子親情,而不是傳統(tǒng)習俗,排除D項。10B【解析】本題考查唐宋時期商業(yè)的發(fā)展。據題目可知,唐代中期以坊內店肆為主,北宋初期出現臨街店肆,到北宋中后期則出現了夾街店肆,這說明城市商業(yè)發(fā)展到了宋代時期打破空間限制,發(fā)展空間相對自由,商業(yè)形態(tài)發(fā)生轉變,故本題選擇B項。A項表述與唐宋政府對待商業(yè)的史實不符,故錯誤。材料未反映具體經商方式的變化,故C項錯誤。D項農村集市貿易與材料不符,故錯誤。11B【解析】據材料“公元前9至前8世紀廣為流傳的希臘神話”可知,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識并不淡薄,故A項錯誤;據材料“諸神的形象和性情與人相似,不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還爭權奪利”可知,希臘諸神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說明其宗教神話具有樸素的人文思想,占據主導地位應是在近代的啟蒙運動之后,與題干材料時間不符,故C項錯誤;雅典民主政治進程開始于公元前6世紀初的梭倫改革,時間上與材料不符,故D項錯誤。12C【解析】本題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發(fā)展。據題目可知,陪審法庭所進行改革主要是賦予其進行立法審查的權力,旨在限制立法委員會和公民大會的權力,進而維護雅典民主政治,故C項正確。A項表述錯誤,雅典立法權不屬于陪審法庭,故錯誤。B項表述與史實不符,錯誤。D項“消解了”的表述絕對,故錯誤。13(1)原因:封建制度的逐步解體;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城市的興起。(6分)影響: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推動宗教改革運動;促進民族意識發(fā)展;推動民族國家形成。(6分)(2)依據:資本主義性質因素產生;市民階層初步形成;早期啟蒙思想出現;公共領域活動興起。(8分)評價:明清時期“市民階層”崛起是工商業(yè)發(fā)展的結果,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角度來看具有歷史的進步性。但市民階層并未從根本上突破傳統(tǒng)社會的桎梏,實現社會轉型。“市民社會”說源自西方,將明清社會看作是“市民社會”,是套用西方話語來解釋中國問題,并不能從本質上認識和理解中國社會。(5分)【命題立意】明清社會轉型問題既是學術研究的熱點問題,也是高考高頻考點。這是一個繁盛與危機并存的時代,也是一個發(fā)展與遲滯的時代。因此將明清轉型問題置于世界史視角下進行對照,有助于加深對明清社會的認識。本題以此為命題背景,通過創(chuàng)設近代英國與明清時期“市民社會”對比這一問題情境,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唯物史觀、時空觀念、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等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14.15【解析】(1)據材料“北宋中期,社會矛盾日益激化,冗官現象的弊端不斷暴露”可得北宋中期“三冗”現象使社會矛盾激化;據材料“王安石變法的推行,迫使北宋職官制度作出相應調整”可得王安石變法職官制度調整的推動;據材料“宋神宗為了強化自己的權力,也極力推行改制”可得宋神宗強化皇權的需要;據材料“在蔡確、王珪的協助下,宋神宗對職官制度作了改革”可得部分大臣的的支持。(2)據材料“恢復唐三省制,發(fā)揮中書揆議、門下審復、尚書承行的職能,實際上權歸中書”可得元豐改制加強了皇權;據材料“凡省、臺、寺、監(jiān)領空名者一切罷去,使各機構有定編、定員和固定的職責”可得有利于改善冗官現象;據材料“此后升遷、體祿等都按新定的《元豐寄祿格》辦理”可得有利于官員的合理流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