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形態(tài)非細胞型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微生物形態(tài)非細胞型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微生物形態(tài)非細胞型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微生物形態(tài)非細胞型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微生物形態(tài)非細胞型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物形態(tài)非細胞型詳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優(yōu)選微生物形態(tài)非細胞型目前二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1、病毒的大小病毒是一種蛋白或幾種蛋白質構成衣殼包裹,有些病毒還覆蓋更為復雜的包膜。內部是RNA或DNA.1大?。簜€體極?。ㄒ詎m計),能通過濾菌器病毒大小各不相同,10~250nm不等。例如一個人細胞可容納5億個病毒。目前三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2、形態(tài)一般為球狀、桿狀、彈狀、磚狀、蝌蚪狀等。目前四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各種病毒形態(tài)目前五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三類典型形態(tài)的病毒:廿面體對稱的結構(球狀)螺旋對稱的結構(桿狀)復合對稱的結構(蝌蚪狀)

大腸桿菌的T4噬菌體是由橢圓形的二十面體頭部和螺旋對稱的尾部組合而成,是病毒中復合對稱的代表。目前六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桿狀病毒目前七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非典病毒目前八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愛滋病毒目前九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蝌蚪狀噬菌體目前十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3、病毒粒子的結構與組成

病毒的化學組成:多數病毒只有核酸和蛋白質兩種組分,少數大型病毒還含有脂類和糖類。(1)病毒蛋白:占病毒成分的40%~96%。小病毒有3~4種蛋白,大病毒100種以上。蛋白種類:衣殼蛋白、基質蛋白、囊膜蛋白、酶蛋白。目前十一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

(2)病毒的核酸:病毒只含一種核酸RNA或DNA。dsDNAssDNAdsRNAssRNA,ssRNA還分為+ssRNA、-ssRNA目前十二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3)脂類和糖類:大型病毒還含有脂類和糖類(4)其它:

水分(50%左右)、碳水化合物、多胺等目前十三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衣殼核酸包膜刺突核衣殼病毒的基本結構:目前十四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1)核酸:RNA或DNA,單鏈或雙鏈。一種病毒只含一種核酸。(2)殼體:(衣殼)是已經或即將與核酸進行組裝的蛋白衣殼。衣殼由許多球狀或管狀亞單位按一定的規(guī)律構成。分為螺旋對稱、立方對稱和復合對稱、復雜對稱。目前十五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目前十六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TMV模式圖目前十七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CaMV模式圖目前十八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二十面體示意圖目前十九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目前二十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包涵體(內含體):(inclusionbody)

病毒的一些產物與病毒核酸和寄主蛋白等物質聚集起來,形成大小不等形狀不同的物質稱為內含體。如:YuMV風輪內含體圖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二、病毒的復制(增殖)病毒的一般增殖過程:(1)吸附:病毒以其特殊結構與寄主細胞表面的特異受體發(fā)生特異結合的過程。(2)侵入:病毒侵入寄主細胞的過程。侵入方式不同病毒不同。植物病毒:微傷口或胞間連絲進入動物病毒:膜融合;胞吞;直接穿過噬菌體:核酸注入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昆蟲傳毒:植物病毒

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包膜病毒的出“芽”釋放(動物病毒)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烈性噬菌體的繁殖過程一般分為五個階段:吸附、侵入、復制、裝配和釋放。目前二十五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三、細菌病毒、植物病毒、動物病毒(一)、細菌病毒(噬菌體)噬菌體(Phage):是真菌和細菌病毒的總稱。是病毒中的一種,一般把侵染細菌、放線菌的病毒叫噬菌體。(把侵染真菌的病毒叫噬真菌體)。本節(jié)以細菌病毒為主。目前二十六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1噬菌體的形狀:噬菌體在自然界廣泛存在,在1995年發(fā)表的ICTV的病毒分類與命名第六次報告中共報道了4000余種,分別劃歸為49個病毒科.三種基本形態(tài):蝌蚪形、球形、線形目前二十七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組成:主要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基本形態(tài):蝌蚪形、微球形和纖絲形。噬菌體的形態(tài)結構與組成目前二十八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以大腸桿菌T4噬菌體為例頭部:廿面體對稱結構,由蛋白質衣殼構成,內含一條DNA。頸部:薄盤狀,附頸須。尾鞘:長95nm,衣殼粒螺旋對稱;可伸縮。尾髓:中空,DNA可由此進入細胞?;?六角形盤狀物,其上有刺突、尾絲。刺突:有吸附功能。尾絲:

有識別吸附功能。大腸桿菌T4噬菌體構造蝌蚪形噬菌體的構造:目前二十九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2噬菌體的種類:(1)烈性噬菌體(毒性噬菌體):凡導致寄主細胞裂解者叫烈性噬菌體。這類寄主細胞稱為敏感性細胞。(2)溫和噬菌體:不使寄主細胞發(fā)生裂解,并與寄主細胞同步復制的噬菌體。目前三十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

溫和噬菌體與溶源性細菌溫和噬菌體:噬菌體感染細胞后,將其核酸整合(附著)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隨宿主DNA的復制而進行同步復制,在一般情況下,不引起寄主細胞裂解的噬菌體。原噬菌體(或前噬菌體):即整合在宿主核DNA上的噬菌體的核酸。溶原性細菌:指在核染色體上整合有原噬菌體的細菌??蛇M行正常生長繁殖,而不被裂解。目前三十一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2溶源性細菌的特性:(1)穩(wěn)定性:(2)免疫性:(3)裂解:自發(fā)裂解(4)溶原轉變:3溫和噬菌體存在的狀態(tài):游離病毒、前噬菌體、營養(yǎng)期噬菌體。目前三十二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溶原性細菌的特點:可穩(wěn)定遺傳:子代細菌都含有原噬菌體,均具有溶原性。可自發(fā)裂解:溫和噬菌體的核酸也可從宿主DNA上脫落下來,恢復原來的狀態(tài),進行大量的復制,變成烈性噬菌體,自發(fā)裂解幾率10-2~10-5??烧T導裂解:用化學、物理方法誘導具有“免疫性”:溶原菌對其本身產生的噬菌體或外來的同源的噬菌體不敏感,對同源噬菌體具免疫性,對非同源噬菌體沒有免疫性??蓮陀鹤匀贿z失前噬菌體,但不發(fā)生自發(fā)裂解和誘導裂解溶源轉變:由于溶原菌整合了溫和噬菌體的核酸而使自己產生一些新的生理特征。目前三十三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烈性噬菌體的繁殖過程一般分為五個階段:即吸附、侵入、復制、裝配和釋放。4烈性噬菌體的繁殖:目前三十四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①吸附:噬菌體和宿主細胞上的特異性吸附部位進行特異性結合,噬菌體以尾絲牢固吸附在受體上后,靠刺突“釘”在細胞表面上。②侵入:核酸注入細胞的過程。噬菌體尾部所含酶類物質可使細胞壁產生一些小孔,然后尾鞘收縮,尾髓刺入細胞壁,并將核酸注入細胞內,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胞外。③復制:包括核酸的復制和蛋白質合成。噬菌體核酸進入宿主細胞后,會控制宿主細胞的合成系統(tǒng),然后以噬菌體核酸中的指令合成噬菌體所需的核酸和蛋白質。目前三十五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④裝配:主要步驟有:DNA分子的縮合——通過衣殼包裹DNA而形成頭部——尾絲及尾部的其它部件獨立裝配完成——頭部與尾部相結合——最后裝上尾絲,至此,一個個成熟的形狀、大小相同的噬菌體裝配完成。目前三十六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⑤釋放:方式:裂解:多以裂解細胞的方式釋放。分泌:噬菌體穿出細胞,細胞并不裂解。通常情況下,一個噬菌體通過上述五個過程能合成100——300個噬菌體。烈性噬菌體的這種生長繁殖方式也稱為一步生長,目前三十七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5噬菌斑:概念:將少量噬菌體與大量敏感菌混合培養(yǎng)在營養(yǎng)瓊脂中,在平板表面布滿宿主細胞的菌苔上,可以用肉眼看到一個個透明的不長菌的小圓斑,稱為噬菌斑。(每個噬菌斑一般是由一個噬菌體粒子形成的。)

應用:

噬菌斑可用于檢出、分離、純化噬菌體和進行噬菌體的計數。噬菌斑目前三十八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二植物病毒1特點:植物病毒種類多,以+ssRNA病毒為主,一般沒有包膜,病毒粒子較小。目前三十九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2植物病毒的復制與增殖:(1)微傷口進入寄主細胞:病毒是專性寄生物,必須依靠植物細胞繁殖(復制)。進入寄主細胞的方式為:微傷口入侵。造成微傷口的方式為:介體(昆蟲)、摩擦、嫁接等。(2)脫殼-復制與翻譯等-復制新病毒(3)寄主細胞破裂或溶解釋放目前四十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

3植物病毒的傳播和移動(1)病毒在植物體內移動

病毒從植物的一個局部到另一局部的過程。胞間連絲(速度0。01~2mm/天)-----韌皮部(速度約2.5cm/hour)目前四十一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轉移示意圖目前四十二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2)在群體間各體之間的擴散transmission:傳播:病毒在植物群體間的擴散稱為傳播介體傳播:昆蟲、人等非介體傳播:汁液接觸、嫁接、花粉、種子等目前四十三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煙草花葉病圖目前四十四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煙草CMV圖目前四十五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水稻矮縮病毒病目前四十六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

三脊椎動物病毒1特點:脊椎動物病毒種類多,以DNA病毒為主,個體大,一般有包膜。2入侵與繁殖:(1)入侵寄主細胞有四種形式。可以吸附后脫膜融合、主動吞入、寄主殼蛋白重排和穿入的方式進入寄主細胞.目前四十七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A具有包膜的病毒通過包膜和細胞質膜融合脫去包膜B結構復雜的病毒粒子可被寄主細胞整個吞入C不具有包膜的核殼不是整個入侵,而是寄主膜引起殼體蛋白結構重排,殼破,放出核酸D病毒粒子直接穿過寄主細胞膜進入細胞質目前四十八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3、腫瘤病毒與癌基因(1)腫瘤病毒:

DNA腫瘤病毒:皰疹病毒、痘病毒等

RNA腫瘤病毒;均為逆轉錄病毒(2)癌基因:病毒癌基因(V-onc):反轉錄病毒基因組中帶有的使受感染的寄主細胞癌變的基因。細胞癌基因(原癌基因):正常細胞基因組中一旦被激活后使細胞發(fā)生惡性轉化的基因。目前四十九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腫瘤病痘目前五十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天花病毒屬DNA類痘病毒

目前五十一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愛滋病毒(逆轉錄病毒)的增殖目前五十二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愛滋病目前五十三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

六、亞病毒亞病毒:是一類比一般病毒更小更簡單的非細胞生物,與一般病毒有顯著差別。類病毒、衛(wèi)星病毒、衛(wèi)星RNA、朊病毒目前五十四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一、類病毒沒有蛋白質,小分子RNA.如馬鈴薯塊莖類病毒PSTVd。目前五十五頁\總數五十六頁\編于十八點二、衛(wèi)星病毒和衛(wèi)星RNA(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