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燭之武退秦師?1第一頁,共58頁。〔一〕知識目標1.學習(xuéxí)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辟,善于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jié)。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捕衬芰δ繕?.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三〕情感目標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平安的愛國主義精神。2.了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學習(xuéxí)目標2第二頁,共58頁。選自:?左傳(zuǒchuán)?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___著作,相傳為魯國史官所作,原名。?燭之武退秦師??左傳(zuǒchuán)·僖公三十年??春秋(chūnqiū)左傳?編年史左丘明3第三頁,共58頁。以國家(guójiā)為中心編寫的史書體裁。如?國語?、?戰(zhàn)國策?等。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史書(shǐshū)體裁。如?史記?、?三國志?等。國別(ɡuóbié)體紀傳體編年體按時間順序編寫的史書體裁。?春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史書的類別4第四頁,共58頁。?春秋?是孔子據魯國史書?魯春秋?修訂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近240多年的歷史(lìshǐ)?!按呵铷曉诠糯硎疽荒晁募?,而史書記載的正是一年四季中各諸侯國發(fā)生的重大歷史(lìshǐ)事件,因此取名為?春秋?。
?春秋(chūnqiū)?與?左傳?5第五頁,共58頁。由于?春秋?的記事過于簡略,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詮釋之作也相繼出現,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較為有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和?谷梁傳?。?左傳?,原名?春秋左傳?,是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書。?左傳?善于描寫戰(zhàn)爭(zhànzhēng)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表達精確,詳略合宜;寫人簡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春秋(chūnqiū)?與?左傳?6第六頁,共58頁。無能(wúnéng)為()也矣共()其乏困(fákùn)秦伯說(),與鄭人盟夫()晉,何厭之有微夫()人之力不及(bùjí)此wéifúgōngyuèfúfán
zhuìquē秦軍氾()南假設不闕()秦夜縋()而出失其所與,不知〔〕使杞()子、逢〔〕孫戍之zhìqǐpáng字詞注音7第七頁,共58頁。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wúlǐ)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以:因為(yīnwèi)軍隊(jūnduì)駐軍。名作動貳:附屬二主?翻譯全文?8第八頁,共58頁。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假設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guǎrén)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師:軍隊(jūnduì)子:對男子(nánzǐ)的尊稱是:這壯:壯年已:通“矣〞,語氣詞。燭之武燭之武9第九頁,共58頁?!病骋箍P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假設(jiǎshè)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夜:夜晚(yèwǎn)—>在夜里名作狀燭之武在古文中,方位、時間名詞出現在謂語(wèiyǔ)動詞前,一般活用作狀語
。10第十頁,共58頁。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翻譯(fānyì)鄙:把…作為(zuòwéi)疆界焉:怎么(zěnme),疑問代詞陪:通“倍〞,增加
厚:變雄厚?。鹤儽∪跣巫鲃?1第十一頁,共58頁。假設舍鄭以為(yǐwéi)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以為(yǐwéi):把……作為東道主:東方(Dōngfāng)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使者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物資。
形→名12第十二頁,共58頁。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suǒzhī)也。
翻譯(fānyì)為:給晉君賜:恩惠(ēnhuì)朝:早晨—>在早上夕:黃昏—>在晚上名作狀語13第十三頁,共58頁。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假設(jiǎshè)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東:向東。名→狀封:使……作疆界(jiāngjiè)。使動闕:通“缺〞,削減(xuējiǎn)焉:哪里厭:通〞饜〞滿足利:使…..獲利14第十四頁,共58頁。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bùkě)。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之:代指秦軍夫人(fūrén):那人因:依靠(yīkào)敝:損害所與:同盟知:通“智〞其:還是。表商量語氣去:離開翻譯15第十五頁,共58頁。知識點歸納(guīnà)16第十六頁,共58頁??偨Y文言(wényán)現象1、通假字;2、古今異義;3、文言(wényán)虛詞;4、詞類活用;5、特殊句式。17第十七頁,共58頁。1、今老矣,無能(wúnéng)為也已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3、何厭之有?4、秦伯說5、失其所與,不知通假字已通矣,語氣詞共通(gòngtōng)供,供給厭通饜,滿足(mǎnzú)說通悅,快樂知通智,明智1318第十八頁,共58頁。貳于楚也〔附屬二主/數詞二的大寫〕以為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行李之往來〔使者/指外出的人攜帶的隨身物品〕今有急而求子〔您,對人的敬稱/兒子〕越國以鄙遠〔遙遠的地方/粗俗、低下(dīxià)〕亦去之〔離開/距離〕微夫人之力〔那個人/尊稱人的妻子〕古今(ɡǔjīn)異義19第十九頁,共58頁。文言(wényán)虛詞以:1.以其無禮于晉2.假設(jiǎshè)亡鄭以陪鄰,敢以煩執(zhí)事于:1.以其無禮于晉2.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且: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其: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3.失其所與,不知4.吾其還也因為,表原因連詞,來對,表對象連詞,又連詞,況且代詞,它鄭國代詞,這件事自己的表商量語氣(yǔqì),還是20第二十頁,共58頁。詞類(cílèi)活用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駐扎〕越國以鄙遠〔意動,以……為邊邑〕與鄭人盟〔訂了盟約;建立同盟〕唯君圖之〔考慮(kǎolǜ)〕既東封鄭〔使動,使…成為疆界〕闕秦以利晉〔使動,使…受損、使…得利〕名詞(míngcí)→動詞21第二十一頁,共58頁。既東封鄭〔在東邊〕又欲肆其西封〔在西邊(xībian)〕夜,縋而出〔在晚上,當晚〕朝濟而夕設版焉〔在早上;在黃昏〕名詞(míngcí)→狀語詞類(cílèi)活用22第二十二頁,共58頁。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恩惠(ēnhuì),好處〕動詞(dòngcí)→名詞詞類(cílèi)活用23第二十三頁,共58頁。形容詞→名詞(míngcí)越國以鄙遠〔遠方,遙遠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quēshǎo)的東西〕詞類(cílèi)活用24第二十四頁,共58頁。形容詞→動詞(dòngcí)因人之利而敝之〔損害(sǔnhài)〕肆其西封〔擴張、延伸〕鄰之厚,君之薄也〔變厚、變薄〕詞類(cílèi)活用25第二十五頁,共58頁。使動用(dòngyòng)法燭之武退秦師〔使….退卻〕假設(jiǎshè)不闕秦,將焉取之?〔使…虧損〕假設(jiǎshè)亡鄭而有益于君〔使…滅亡〕詞類(cílèi)活用26第二十六頁,共58頁。〔燭之武〕許之〔主語〕〔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主語〕〔晉惠公〕許君焦、瑕〔主語〕〔燭之武〕夜,縋而出〔主語〕敢以〔之〕煩執(zhí)事(zhíshi)〔賓語〕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介詞〕省略句特殊(tèshū)句式27第二十七頁,共58頁。以其無禮于晉〔于晉無禮——介詞結構后置〕且貳于楚也〔于楚附屬——介詞結構后置〕佚之狐言于鄭伯〔于鄭伯言——介詞結構后置〕假設(jiǎshè)亡鄭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介詞結構后置〕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倒裝句特殊(tèshū)句式28第二十八頁,共58頁。判斷句鄰之厚,君之薄也?!病耙波暠砼袛?pànduàn)〕是寡人之過也。〔“也〞表判斷(pànduàn)〕特殊(tèshū)句式29第二十九頁,共58頁。課堂練習⒈對以下句中劃線詞語解釋(jiěshì),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晉軍函陵〔軍:軍隊〕B貳于楚也〔貳:附屬二主〕C是寡人之過也〔是:這〕D亡鄭以陪鄰〔陪:增加〕⒉以下句中劃線詞,意義相同(xiānɡtónɡ)的一組是〔〕A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C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肉食者鄙,未能遠謀D假設不闕秦闕秦以利晉AD30第三十頁,共58頁。⒊以下“其〞字意義不同于其他(qítā)三項的是〔〕A君知其難也B共其乏困C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還也4.以下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A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鄭國滅亡(mièwáng)了,對您也不利?。秦伯說,與鄭人盟:秦伯很快樂,與鄭國簽訂了盟約。C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況且您曾經接受晉國的恩惠。D假設舍鄭以為東道主:如果您能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的主人。DC31第三十一頁,共58頁。6.本文故事情節(jié)開展(kāizhǎn)的四個階段是:①;②;③;④。秦晉(qínjìn)圍鄭臨危受命(línwēishòumìng)說退秦師晉師撤退5.本文選自??。它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體史書,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所作,與????合稱為“春秋三傳〞。左傳編年體左丘明公羊傳谷梁傳32第三十二頁,共58頁。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讀而未曉那么(nàme)思,思而未曉那么(nàme)讀。〞
——宋·朱熹
“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久之自悟。〞
——清·姚鼐?尺牘?。
“不動筆墨不讀書。〞
——古語——誦讀、思考(sīkǎo)、積累〔圈點批注〕學法(xuéfǎ)指導轉示范背誦33第三十三頁,共58頁。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zuǒchuán)?34第三十四頁,共58頁。燭之武〔〕退秦師請在“退〞前加上一個詞或短語,概括全文(quánwén)內容。預習(yùxí)檢查35第三十五頁,共58頁。1、大兵壓境,小國告急。2、鄭文公誠心悔前過,燭之武大義赴敵營。3、勇士闖虎穴,巧言(qiǎoyán)退秦師。4、秦穆公度勢盟鄭,晉文侯審時班師。請用簡潔(jiǎnjié)的語言(或一副對聯(lián))概括各段內容。秦晉(qínjìn)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迫晉撤圍圍鄭受命退秦撤圍預習檢查36第三十六頁,共58頁。讀課文1——2自然段1.燭之武為什么要“夜縋而出〞?2.鄭國君臣(jūnchén)為什么一開始就把勸說目標鎖定在“秦軍〞而不是“晉軍〞?你能從文中找到根據嗎?誦讀(sòngdú)提示轉第一(dìyī)自然段37第三十七頁,共58頁。公元前630年鄭新鄭秦晉秦軍秦晉(qínjìn)圍鄭示意圖氾水函陵氾南崤山
1、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wúlǐ)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晉軍轉第二(dìèr)自然段38第三十八頁,共58頁。
2、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假設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guǎrén)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思考(sīkǎo):1、本段涉及到哪些人物?在括號里補上人物姓名。2、理解句式:是寡人之過也。3、分角色讀課文,揣摩人物的語氣、感情。佚:沉重—堅決。為國事而憂心焦慮〔“危〞〕,對燭之武的信任〔“必〞〕;燭:慨嘆—傷感。才不能用,牢騷滿腹〔“也〞,“猶〞、“矣〞、“也已〞〕;公:心平氣和。真切自責,指明利害(lìhài)?!病笆?,過〞、“不利焉〞〕轉燭之武39第三十九頁,共58頁。關于(guānyú)燭之武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shǐzhōng)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yǔ、養(yǎng)馬的長官〕,大概相當于?西游記?里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須發(fā)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馮夢龍?東周列國演義?轉第三段40第四十頁,共58頁。3、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假設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zhíshi)。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假設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假設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思考:1、燭之武勸說秦伯的說辭可以(kěyǐ)分為幾層?2、你認為哪一句說辭最能打動秦王?3、簡單品析燭之武的語言藝術。第1層:鄭既知亡。〔語氣沉著真摯。〕第2層:亡鄭利晉?!舱Z氣平穩(wěn)、嚴正?!车?層:存鄭利秦?!舱Z氣高亢(gāokàng)、誠懇?!车?層:回憶過去,晉不講信用?!舱Z氣慷慨劇烈?!车?層:展望未來,晉必將攻秦。〔語氣慷慨劇烈?!侈D語言藝術41第四十一頁,共58頁。亡鄭〔害于秦〕舍鄭〔利于(lìyú)秦〕賜晉〔負于秦〕肆晉〔闕于秦〕曉以利害處處(chùchù)言秦,處處(chùchù)為鄭明那么(nàme)為秦,暗那么(nàme)圖晉句句與鄭無關,句句關鄭興亡。〔8“君〞,6“鄭〞?!痴婵芍^:三寸巧舌力挽狂瀾息國難,一番善言情蕩衷腸罷干戈。燭之武的語言藝術鄭亡〔言于秦〕轉古人點評42第四十二頁,共58頁。2、亡鄭陪鄰有害〔離間(líjiàn)〕對秦3、舍鄭利秦有利(yǒulì)〔利誘〕對秦4-5、亡鄭闕秦有大害〔瓦解(wǎjiě)〕對秦層層深入步步緊逼〔外表〕〔深層〕1、鄭既知亡——分析利弊,利用矛盾,轉移矛盾。退出〔示弱〕對秦春秋無義戰(zhàn)!利益至上。43第四十三頁,共58頁。燭之武謀略(móulüè)小析欲擒故縱投其所好挑撥離間釜底抽薪保全鄭國處處(chùchù)言秦,處處(chùchù)為鄭明里為秦,暗那么(nàme)為鄭
三寸巧舌
力挽狂瀾紓國難,
一番善辯情蕩衷腸罷干戈。44第四十四頁,共58頁。古人對燭之武說辭的評論(pínglùn)——如此辭令,真無一字不妙,無一著不老靠圓密?!红?左傳經世鈔?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獎③?文心雕龍?轉第四段45第四十五頁,共58頁。4、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fūrén)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轉人物描寫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軍進攻呢?主要是晉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隱忍不發(fā),隨機應變。因為如果這時進攻秦軍,晉軍就有可能處于腹背受敵的不利(bùlì)境地。而由此,也就證明了燭之武說退秦師的成功。46第四十六頁,共58頁。1、燭之武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xuéxí)?2、?左傳?在人物描寫方面有何特點??左傳?敘事中人物的行動、對話構成了表現人物的主要手段(shǒuduàn),而絕少對人物進行外貌、心理等主觀靜態(tài)描寫。通過人物在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現,形象得以完成?!婿?中國文學史?關于(guānyú)作品中的人物47第四十七頁,共58頁。一個為紓國難挺身而出的忠臣一個遠見卓識(yuǎnjiànzhuóshí)的杰出的外交家一個曉理動情的天才式演說家一個善用矛盾化干戈為玉帛的政治家一個審時度勢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師48第四十八頁,共58頁。塑造人物(rénwù)的方法1.環(huán)境襯托〔疾風知勁草〕2.他人的陪襯3.個性化的語言(yǔyán)4.細節(jié)描寫“夜縋而出〞49第四十九頁,共58頁。思考:哲人說,讀史可以明智。學完本文,作為新世紀的青年(qīngnián)學子,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50第五十頁,共58頁。討論: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個人物(rénwù),理由是什么?鄭伯——禮賢下士(lǐxiánxiàshì),從諫如流。佚之狐——識人才(réncái)的伯樂。燭之武——官微人輕,懷才不遇,臨危受命,不避艱險,深明大義,才智超群。秦伯——以利為重,亦敵亦友,變化難測,
政治手腕了得。晉侯——以利為重,以〞不仁〞為借口,沉著應對,有政治家的風度。51第五十一頁,共58頁。合作(hézuò)探究通過(tōngguò)本課的學習,談談燭之武出色的勸諫藝術對于古人和現代人的處事有什么意義。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倉庫風險評估與管理計劃
- 2025年網絡管理員考試學習方向試題
- 學科交叉與綜合課程設計計劃
- 幼兒園語言學習活動策劃計劃
- 精細化管理與戰(zhàn)略風險防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件設計師復習計劃與試題及答案
- 持續(xù)學習的個人工作目標計劃
- 2025年時事政治熱點題庫考試試題庫(歷年真題)附答案詳解
- 職業(yè)選擇與個人價值的關系-高考作文考試試題及答案
- 自動化對2025年公司戰(zhàn)略的推動及試題及答案
- 駕照體檢表完整版本
- 山東春節(jié)風俗 孔府宴、泰山祈福與鞭炮齊鳴
- 《機動車檢測維修案例分析》(工程師)案例分析
- 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小數的初步認識》課件(區(qū)級公開課)
- 巖土工程中英文對照外文翻譯文獻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語真題聽力試題(附聽力音頻+答案+文本)
- 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
- 足球入隊資格申請書
-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22)解讀
- 卵巢腫瘤(婦產科)
- (完整版)分式方程復習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