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水稻新品種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_第1頁
中非合作:水稻新品種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_第2頁
中非合作:水稻新品種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中非合作:水稻新品種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全世界有35億人以水稻為主食,其中包括了大多數(shù)窮人。但水稻也是一種“問題作物”。稻米的種植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水稻因浸水種植導致的超高甲烷排放引人憂慮,作為強效溫室氣體的甲烷會加劇氣候變暖。

為了解決此類問題,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UNEP)一直以來與上海市農業(yè)生物基因中心合作開發(fā)抗旱節(jié)水稻,一種不需要種植在淹水稻田中的水稻品種。專家表示,相關研發(fā)將極大加強糧食安全,特別是當下,2023冠狀病毒病(COVID-19)危機可能會導致更多人陷入饑餓狀態(tài)。

該研究于2023年—2023年間進行,由中國政府資助,屬于中非南南合作項目。

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生態(tài)系統(tǒng)專家李維斯·卡瓦吉(LevisKavagi)全程深度參與項目進程,他表示:“中國在水稻種植方面擁有豐富經驗,此次是與中國的首次合作?!?/p>

迄今,研究人員已經在加納、肯尼亞和烏干達開發(fā)并測試了50多個水稻品種。他們評估了谷物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生長狀態(tài),以及最重要的,口感如何。

其中一種被科學家稱為“旱優(yōu)73”(WDR73)的稻株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被寄予厚望。研究人員在烏干達進行的試驗中發(fā)現(xiàn),該品種的產量相較當?shù)氐乃酒贩N高出約30%。

“旱優(yōu)73”無需浸水種植。這賦予了其特別的優(yōu)勢。

這是因為,將幼苗運送至淹水稻田的過程費時且耗力,而稻田積水且潮濕的環(huán)境為蚊子生長、繁殖提供了絕好的溫床,容易導致瘧疾的傳播。氣候變化引發(fā)的水資源短缺,預計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國家無法使用淹水法種植水稻。然而,根據(jù)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Y會的研究,淹水稻田會排放大量甲烷,排放量占人類相關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0%。

在相對干燥的土地上種植稻米,將有效遏制“為滿足耕作需求開拓濕地”的行為,有助于保護濕地這一鳥類和其他動物棲息的家園。

卡瓦吉說:“通常,最適合水稻種植的土地往往靠近/處于濕地或洪泛區(qū)。擴大農業(yè)用地需要排干濕地,這會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削弱濕地凈化水質和調節(jié)氣候的能力?!?/p>

該項目的最終目標是獲得國家認證,使其能夠在農民群體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該項目是中國、非洲國家和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開發(fā)更優(yōu)質的水稻品種、改善生計及加強糧食安全」宏偉計劃的一部分。

卡瓦吉說:“該項目表明,有了新的水稻品種,我們就有可能同時實現(xiàn)糧食安全、生物多樣性和自然保護的多重目標,并與氣候變化作斗爭?!?/p>

加納、肯尼亞和烏干達的水稻試驗技術細節(jié)

項目在肯尼亞中部地區(qū)姆韋阿(Mwea)、西部地區(qū)比西亞(Busia)和沿海地區(qū)姆特瓦帕(Mtwapa)開展了長達三個生長季節(jié)的種植試驗。“旱優(yōu)73”與當?shù)氐挠《认忝紫啾缺憩F(xiàn)更佳。其生長期分別為姆特瓦帕(125天)、姆韋阿(150天)、比西亞(150天),試驗地區(qū)海拔高度超過1000米。谷物單位面積產量平均為5.1-9.0噸/公頃。株高約為100-110厘米。試驗表明該品種對稻瘟病具有抵抗力,相較印度香米有良好的抗旱性。

烏干達的盧卡亞(Lukaya)、盧韋羅(Luweero)和阿魯阿(Arua)也開展了“旱優(yōu)73”栽培試驗。在管理良好的農田中,谷物單位面積產量從每公頃4.35噸增長到6.0噸以上。在阿魯阿地區(qū),2023年8月25日-30日采用直播法播種的這一雨養(yǎng)作物于11月30日-12月5日期間收獲,生長期為90-95天,每公頃產量為4.35噸。2023年,在盧韋羅直接播種的“旱優(yōu)73”品種在雨養(yǎng)條件下單產達到每公頃6噸,在灌溉條件下達到每公頃8噸不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