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說課稿匯編八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1.gif)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匯編八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2.gif)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匯編八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3.gif)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匯編八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4.gif)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匯編八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89297a833958f483d62e95e80b7bc70a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匯編八篇
七班級語文說課稿篇1
我說的課文是《種一片太陽花》,我方案支配兩個課時教學本課。第一課時主要讓同學明白本單元重點,熟識課文。下面我就其次課時的教學分教材理解、教法的選擇、學法的指導、教學程序設計及板書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說教材:
《種》是其次冊第七單元的其次篇課文,本單元的支配是“記敘中的說明”,即在記敘人、事、景、物的過程中穿插說明性的文字,或交代緣由,或解說、說明。初一的語文著重培育同學記敘方面的讀寫力量。本單元的設置,不僅是前幾個單元如記敘的中心、連續(xù)的挨次、記敘的詳略的進一步學習,同時,也為初二上學期說明文的學習打基礎。但綜觀全文,說明性的語句并不多。
全文公四個部分,分別交代太陽花的由來,太陽花從種子落地到一齊開放的過程,太陽花經(jīng)久不衰的緣由,太陽花的啟示,通過記敘種太陽花的閱歷和感受,表露對“事業(yè)”的向往,對創(chuàng)建一個“科學、合理、公正”的世界的渴望。全文中提到說明的不明顯,在介紹花的生命時才有所提及,所以我想把側(cè)重點置于太陽花的美、經(jīng)久不衰的緣由和太陽花的啟示上。
根絕教材的這種狀況,教學大綱的要求及同學實際,我制定目標如下:
(1)理解太陽花獨特美的緣由及太陽花經(jīng)久不衰的緣由。
(2)理解文中比方的修辭及記敘、描寫、說明相符合的表達方式。
(3)感受對太陽花的寵愛之情和所寄予的意愿,理解其象征意義。
其中,(1)(2)是重點,(3)是難點。
二、說教法:
為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嚴格遵循“以老師為主導、以同學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語文教學原則,針對教學目標和同學實際,設計教學方法為:
1、啟發(fā)式教學:即細心設計問題,讓同學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索,劃句、引導同學動腦、動手、動口。
2、朗讀法:語文教學應以語感培育為核心;語感只有通過多讀、多品、多揣摩才能形成。朗讀是語文課的第一教學法,通過朗讀把課文語言內(nèi)化為同學的心理結(jié)構(gòu),熏陶情感,啟迪思想,于潛移默化中達到德育美育的目的。再說,這篇課文也較適合朗讀。
3、聯(lián)想法:用聯(lián)想法可培育同學的思維力量。在本課中,可讓同學產(chǎn)生相關(guān)聯(lián)想。
三、說學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既要有老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同學的主動性。素養(yǎng)訓練提出課堂教學應充分讓同學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仆人,因此,我設計的學法為“學習閱讀思索——爭論——解疑——拓展訓練”的方式。課堂中通過啟發(fā)引導,同學爭論,逐步解疑,拓展訓練,學以致用,在傳授學問的同時,培育同學的思維力量。
四、教學程序設計:
我認為,鉆研教材、討論教法與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的支配教學程序卻是勝利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為使同學學有所獲,我設計以下幾個步驟教學:
(一)設置情境,激起愛好:
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愛好。上課一開頭,我就設置情境:在自然界、生活中,有許多美妙的事物,其中,花,往往是最具代表性的,那平常,你覺得什么花最美呢?然后讓同學來講自己的體會,老師適當加以引導,每種花都有自己美的一面,那太陽花具有怎樣獨特的美呢?這樣處理,就可把同學引到美的情境之中,激起同學樂觀參加和學習的欲望。
(二)讀課文,挖掘太陽花的美
心理學認為:劇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勝利的關(guān)鍵。所以,在這部分,我要求同學帶著問題“太陽花具有怎樣獨特的美,從哪看出?”去讀書,帶著目標,邊讀邊思索,邊讀邊畫,這樣就避開了盲目性,使其專注閱讀。
在同學閱讀完畢后,可順便點出個別讀錯的字詞,同時啟發(fā)同學挖掘太陽花獨特的美,如:外在美、布滿生氣的美、毫無保留的美、經(jīng)久不衰的美等,在講外在美時,可提及文中的描寫,落實重點。在同學暢所欲言之后,我略做總結(jié),對同學結(jié)論加以確定,激勵同學,并引發(fā)聯(lián)系到教學的第三步驟。
(三)深化討論,花美的緣由
太陽花美,且能經(jīng)久不衰,那究竟是什么緣由呢?引導同學讀課文第三部分,啟發(fā)概括出三個緣由:寵愛陽光、擅長抓住機會、主動讓位,同時,點明此處在記敘中夾雜說明。
(四)聽課文錄音,談花的啟示
文章的第四部分點明白太陽花的有益啟示,并表達了“還要種一片的”愿望,這部分主要設置聽課文錄音,啟發(fā)同學思索:太陽花生命短促,卻能保持絢爛多姿,那你棉隊這樣的太陽花,你能不能學到點什么,捂出點什么呢?為調(diào)動同學樂觀性,活躍課堂氣氛,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此處,我給同學兩分鐘時間自由爭論,爭論后同學發(fā)言,啟發(fā)他們聯(lián)想,如太陽花是否很象生活中的某類人呢?它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呢?對于同學的答案,有理就加以確定,鼓舞同學多說,這樣,既培育同學的思維,又訓練了他們的口頭表達力量。
(五)課堂小結(jié),拓展訓練
為提高總結(jié)質(zhì)量,也提高同學梳理問題和概括問題的力量,我讓同學參加課堂總結(jié),明確落實重難點,這樣使同學對學問有系統(tǒng)化的熟悉。在同學總結(jié)的同時,老師適當補充,正是由于太陽花有豐富的內(nèi)在美,所以特別寵愛,那大家就圍繞“愛”來填寫下面的詩歌。
●融情入詩:
當把(銀粒兒)一般的種子撒向泥土
我們就開頭了(期盼)
心有些(焦躁)
我們正(莫衷一是)呢
你卻搖擺著(嬌嫩)的身軀
和我們說:hellomydear
你長得多(美)呀
你把(繽紛)的季節(jié)畫在了我們的眼前
有誰能逃得了這份美的(誘惑)
于是我們的春天不再(單調(diào))
夏天不再(酷熱)
難怪我們已深情的打算——
(來年春暖時分,再種一片太陽花)
請同學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填寫,這樣,既學以致用,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長,又能培育同學的概括力量,落實了課程標準中“培育同學廣泛的閱讀愛好”的要求,同時鞏固同學本節(jié)課所學的學問。
七班級語文說課稿篇2
一、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語文七班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單元的課文都是以人生為主題,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是對人生的向往、體驗和思索。閱讀這些文章,可以融會貫穿,引導同學體會人生,關(guān)愛生命。
《在山的那邊》是當代詩人王家新的一首現(xiàn)代詩。語文課程標準對詩歌教學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感?!睂τ谄甙嗉壍耐瑢W來說,學習時不應過多的講解詩歌的理論學問,而應當把重點放在朗讀及品悟主題上,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留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留意同學在學習過程的獨特體驗。
二、學情分析
我面對的是剛進入學校的農(nóng)村同學,他們對學校語文的學習還處于一個適應期。對剛?cè)胫袑W的七班級同學來說,這首詩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們要從學校生過渡為中同學,有許多困難等著他們?nèi)タ朔?,另一方面他們都是農(nóng)村同學,他們渴望農(nóng)村以外的生活,這符合詩的意境,也能調(diào)動他們自己的生活閱歷。同學一般能較好地把握詩中的山與海的象征意義,但對詩中“很多座山”的理解,對實現(xiàn)抱負的長期性和艱難性往往估量不足,需要老師因勢利導,突破難點。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依據(jù)上述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一)學問與力量
1、積累“癡想、隱秘、鐵青、凝成、誘惑、喧騰”等重點詞語。(要求同學在預習中完成)
2、了解現(xiàn)代詩歌的一些學問,如象征手法,比方的修辭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以自主學習為主,以輔導學習為輔,把握課文內(nèi)容、情感。
2、以精彩朗讀帶動對情感和語言的感悟。
3、用品嘗圖片的方法加深對“山”和“?!彼囆g(shù)形象的感悟。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體會鼓舞人們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到達抱負境界的情感。
2、在學習中獲得美的熏陶,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念。
教學重難點:
由于本文是一篇淺顯的現(xiàn)代詩歌,其重點應當放在朗讀和主旨的感悟上,所以我的教學重難點這樣支配: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來品嘗揣摩語言,理解詩歌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中大海、群山的象征意義,深化體會戰(zhàn)勝困難的長期性和艱難性。
四、教法及學法分析
這是一篇比較淺顯的詩歌,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加深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情感啟迪”,“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觀看一些實物圖片,以增加感官的效果,因此采納如下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情景法
2、朗讀指導法
3、誘導點撥法
教學中我引導同學采納這樣的學習方法以求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1、朗讀法
2、聯(lián)想想象法
3、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
依據(jù)上述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并以語文學科的特性和同學的主體性為教學設計的動身點,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這一課的教學。
1、導入
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同學思索和學習愛好。
“同學們,假如我們不是生活在平原地區(qū),而是生活在四周滿是大山的山區(qū)里,你會想做什么?今日就讓我們隨著詩人王家新的詩歌,感受一個山里的孩子的內(nèi)心感悟和成長歷程?!?/p>
1、檢查基礎學問的預習,借此掃清文字障礙,更好的理解詩歌內(nèi)容和情感。
2、感受“山”“?!敝?/p>
(1)老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在在聽讀中劃出有關(guān)“山”“?!蓖庥^的語句。
(2)協(xié)作詩句,展現(xiàn)相關(guān)圖片,如很多座相連的山,海濤洶涌的大海等,使同學對山、海有初步印象。
3、感受“山”“?!敝?/p>
(1)同學齊讀課文,留意讀音和停頓。
(2)2個同學合作朗讀課文,每人一句,其余同學做評價、指正。老師適時指導朗誦,包括讀音、停頓等。
這樣同學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與體驗,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這一環(huán)節(jié)能讓同學在評價朗讀的同時想象意境,感知在文中表達的情感。
1、感悟“山”“?!敝?/p>
再次朗讀詩歌,思索問題
(1)、“我”小時候為什么想見山那邊的海?見到了嗎?
(2)、怎樣才能見到“?!保恳姷胶5男那槿绾??
(3)、我小時候和長大后所說的“山”“?!币粯訂??“我”爬山看海的經(jīng)受給你怎樣的啟示?
這一環(huán)節(jié)鼓舞同學自主、合作、討論,深化理解“山”與“海”的象征意義,體會戰(zhàn)勝困難的長期性和艱難性,感悟詩歌主旨。
1、拓展延長,感悟大海
以“我最終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給同學提示:這個大??梢允亲匀坏模部梢允巧钪械?;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澀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體現(xiàn)了“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同學的進展為本,培
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力量”的教學理念,這是結(jié)合課文的一次練筆,讓同學結(jié)合本文的象征寫法,發(fā)揮想象,制造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2、讀文悟意境
配樂師指名同學大聲朗讀課文,其余同學閉眼體會意境,結(jié)束本課學習。這一設計既能讓同學生動地在腦海里出現(xiàn)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又能通過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語文的審美情趣。
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群山比方
海比方
爬山比方
象征手法
重重困難抱負境界艱苦奮斗
七班級語文說課稿篇3
一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中提出同學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嘗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所以我將本著“生先于師”“先生后師”的訓練理念,用各種手段調(diào)動同學的樂觀主動性,用自主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激發(fā)他們主動去獵取學問,并讓同學通過朗讀去發(fā)覺感受本文的語言美、情感美,提高他們的感受力。
二、說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班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其次篇課文。本單元的要求是能品嘗和賞析美麗的語言,能觀賞和積累精彩的語段?!稘系亩臁防仙岢鯇懙囊黄ㄟ^描繪濟南冬天的漂亮景色來抒發(fā)感情的寫景散文。本文特殊值得同學學習的內(nèi)容有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和特殊親切自然富有情趣的語言,如本文中多次用到“小”字,“小山”“小雪”“小山村”等。
三、說學情
下面我來說一說我的同學。初一的同學這時已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學校生活,適應了學校的學習方式,具備了肯定的體悟和感受力的力量,也把握了一些散文的鑒賞分析的方法,這對本文的學習很有關(guān)心,但是領悟本文中情景交融的寫法可能會有肯定的難度,需要老師加以引導。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目標
1)學問與力量目標:
a、同學能領悟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的細致描繪的方法;
b、同學能把握和運用比方、擬人等修辭手法的力量。
2)過程與方法目標:
a、同學能通過朗讀法、評點法、合作討論法把握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a、同學能體會老舍先生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
b、同學能樹立起對自己的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針對學情,在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以下的重點、難點
五、說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同學領悟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的方法,通過讀品體會對濟南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則是把握情景交融的寫法。
六、說教學過程。
對于這堂課的導入我先以簡潔的話語提起北國的冬天,北國之冬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這樣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卻有一個地方的景色與眾不同,它是哪那?它的景色究竟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跟隨老舍先生一起來看一看吧。都說“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我采納這樣的導入比較能夠激起同學對本文的愛好,能更快的進入到本文的學習中。
(1)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初讀感知
初讀課文,限定時間,讓同學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同學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隨機點兩三名同學進行回答,然后老師指正補充。
設題意圖:引導同學通過讀去整體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內(nèi)容。讓同學在讀的過程中去發(fā)覺緣由,以提升同學的概括和總結(jié)力量。
(2)其次環(huán)節(jié)接下來就是透過對精彩語段的精讀,來使同學能把握本文的重點突破本文的難點。主要采納朗讀法、評點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先讓同學朗讀課文評點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語段,分析其妙處。而后小組間可就生成的意見進行溝通爭論,在整合后發(fā)言。
比如就文中的“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溫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guān)的擬人手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溫和安適”的特點,這樣親切字眼的選用也體現(xiàn)了老舍的寵愛之情。
設題意圖:讓同學先讀,引導同學主動地品析重點語句,就能使同學體會感情,又能夠使同學生成自己的體驗,提高同學的鑒賞與感受力。這也是突破本文難點的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3)透過對精彩語段的賞析,同學理解了老舍的一些寫作手法和技巧,我將支配同學進行寫作練習。要求是請仿照文中你最喜愛的句子或段落,寫一下身邊的校內(nèi)和家鄉(xiāng)。
設題意圖:這樣既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是對寫作力量的一種訓練,又能以寫促情,抒發(fā)同學自己對家鄉(xiāng)、對大自然的感情。
(4)歸納小結(jié)
讓同學說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老師對同學的見解都要樂觀的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很好的了解同學的學習結(jié)果為下一課時做預備。)
七班級語文說課稿篇4
一、說教材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學習斑斕多彩的人類文化的民俗文化。民俗風情源遠流長,民俗文化是斑斕多彩的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xiàn)代社會人們價值觀念的轉(zhuǎn)變,對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越來越淡,于是,讓同學通過課本了解傳統(tǒng)文化,傳承傳統(tǒng)文化顯得尤為重要。本課是七班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通過對《本命年的回想》的學習,使同學進一步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感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拓寬同學的學習空間,讓同學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能多留心,多觀看,多思考,多積累,學會從生活中查找豐富的寫作材料,從而喜愛家鄉(xiāng),喜愛生活,喜愛父母,形成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提高文化品嘗和審美情趣。通過回憶幼時過年的點點滴滴,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極富濃郁地方特色的風景畫。表現(xiàn)了喜愛家鄉(xiāng),喜愛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
同學學情分析:
同學剛學過沈從文的散文《端午日》以及中秋詠月詩詞三首,對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了一些了解,也已經(jīng)感受到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價值,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本班同學回民占90%,沒有過年的親身體驗,只是通過四周漢民生活、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來了解過年,所以,讓同學對本課本命年的回想提起愛好比較難。因此,在講課時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教學目標:
1、把握一些字詞的正確讀音及書寫;2、了解過年習俗中所蘊涵的鄉(xiāng)土風情,感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鄉(xiāng)土文化,激發(fā)同學喜愛生活,喜愛家鄉(xiāng)的情感。3、觀賞作品呈現(xiàn)的民風民俗圖及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重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2、品位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難點:
1、概括文中所寫過年習俗,體會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2、能說出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和對過年的獨特感受
二、說教法學法
引導同學自主學習,培育同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力量。加強閱讀指導,主要由同學通過閱讀來了解文意。
教學思路設計:同學學習自主閱讀為主;老師輔以提問引導、講解評價,串聯(lián)全課教學。
說教法1、復述法:同學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的復述來提高自己的概括力量以及語言表達力量。2、朗讀法:“熟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反復朗讀課文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說學法1、勾畫圈點法:讓同學動筆勾畫、樂觀讀書。2、發(fā)覺法:同學自主探究,獲得學問。
本課所用的教法學法是依據(jù)《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同學“動腦、動口、動手,培育自學力量和自學習慣”。貫徹課程標準提出的“同學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激發(fā)同學的主動意識,提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一)營造氛圍導入新課
1、老師問: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哪些?(同學依據(jù)經(jīng)受和閱歷說自己的答案)那么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中那個是過的最隆重的呢?我們班以回民同學為主,很多同學確定會對老師說,我們是回民,不過春節(jié),對這些節(jié)日也不感愛好,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由于你既是回民,更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只要是屬于中國的東西,我們都應當去了解它,熟悉它。通過你的四周或者在電視上,人們在過春節(jié)時有哪些慶祝方式呢?同學自主回答。2、總結(jié)同學的回答,引入本課教學。春節(jié),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每到春節(jié),人們會用各種方式去慶祝,表達人們對節(jié)日的寵愛。本課《本命年的回想》就描繪了一副鄉(xiāng)村過春節(jié)的民俗畫。
(二)走進作家老師簡介,并明確補充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
(三)整體感知下面大家自己朗讀課文,回答這樣三個個問題
(1)本命年和春節(jié)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2)處理生字詞(3)文章是怎樣引出春節(jié)這一話題的?(4)文章主要部分描述了人們過春節(jié)的喧鬧氣氛,主要描寫了幾件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總結(jié)出來?
1、解題:本命年,我國習慣用十二生肖記人的誕生年,每十二年輪回一次。(統(tǒng)計班內(nèi)本命年的人數(shù)),這篇文章是六十歲時,正逢自己的本明年,回想過去過年的喧鬧氣氛,有感而發(fā)。
2、字詞檢查濃郁簸箕篩子門檻秫秸闔家鬼祟(崇高)玉米糝兒
疙瘩鬏磕頭(嗑瓜子、瞌睡)
3、本文先寫二十四節(jié)氣,引出春節(jié),這樣更襯托了春節(jié)的顏色繽紛。
4、舊時過年的風俗:①炒年貨②吃臘八粥③買糖果④挑絨花⑤殺牲畜⑥備糕點⑦送灶王爺⑧換門神⑨守歲⑩拜新年
七班級語文說課稿篇5
一說:教學設計的更新
《七顆鉆石》是蘇教版七班級語文教科書里收編的新篇目,較之傳統(tǒng)教材有更多可供師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教學前討論調(diào)查該年齡段同學的愛好、愛好及共性特征并據(jù)此設計制作適用面較廣、有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的課件并在教學中加以使用;教學設計著重培育同學的各種力量:口語表達、寫作、音樂觀賞甚至表演力量等等。
二說:課改理念的貫穿
同學在課堂上處于肯定的主體地位,全部環(huán)節(jié)都有同學樂觀主動的制造性的參加,并在[情景再現(xiàn)]環(huán)節(jié)中擔當了“主持人”的角色;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基本處于主導地位,在[情景再現(xiàn)]環(huán)節(jié)中甚至可以把主導臨時交給同學,真正實現(xiàn)了“把課堂還給同學”。
三說:教材重難點的選擇和處理
本文的教學主要分為四個板塊來實現(xiàn),分別是——
⑴【課文導讀】;
⑵【課文簡析】;
⑶【七星上天】;
⑷【拓展練習】。
每個板塊還包含相應的子板塊,貫徹著不只一個教學重點或難點。
學習隨著故事情節(jié)進展?jié)u漸升華的愛心(重點)
從教材內(nèi)容分析,《七顆鉆石》一文突出了本課課文內(nèi)容的重點就是隨著愛心的不斷深化不斷消失變化的水罐,水罐的寶貴也就寓意著愛心的崇高,老師要做到能調(diào)動同學參加并融入課文的氣氛中并為之感動。適當?shù)囊龑Ш蛷娬{(diào)對同學還處于進展階段的身心都有正確的導向作用,因此,我把它作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通過多種形式(導讀、課文分析、表演、音樂觀賞等等)來豐富和完成。
培育同學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重點)
從教改理念貫穿和對同學將來的關(guān)注動身,我把問題留給同學,通過[妙想天開]想象作文片段練習、[情景再現(xiàn)]課本劇在老師的簡潔點撥下即排即演、[課文分析]等等環(huán)節(jié)來培育同學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培育同學閱讀理解分析概括以及想象、聯(lián)想的力量(難點)
從大語文教學觀的角度來看,語文課當然應當少些“語文味”,但必需基于語文力量訓練的基礎之上,而同學閱讀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聯(lián)想的力量是這堂課的重點但由于同學個體差異較大、接受力量不同,這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教學難點,因此,在同學進行以上活動[貫穿于課文分析、拓展練習等環(huán)節(jié)]時,我著重關(guān)注老師小結(jié)語言的總結(jié)性、概括性和通俗性。
四說:實際教學的收效
實際教學的收效在教學活動中就可以彰顯,詳細表現(xiàn)在:
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了同學參加面廣,參加樂觀主動,真正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除了【課文簡析】外,同學還在老師的點撥下通過【拓展練習】中的[奇思巧解][情景再現(xiàn)]兩個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出對課文理解精確?????到位以及同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形成;同學在【拓展練習】中的[妙想天開]環(huán)節(jié)不但能充分發(fā)揮同學想象,熬煉寫作力量,而且同學們的語言能維系和進展原文風格,把愛心這個主題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七班級語文說課稿篇6
一、《在沙漠中心》是人教版學校語文七班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本單元以探究為主題,以激發(fā)同學的探究精神,練習快速閱讀,提高同學篩選信息的力量為目標?!对谏衬行摹分饕鑼懥孙w行員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飛機墜毀沙漠,瀕臨死亡之時的心理活動。王老師的這節(jié)課重點突出,重在引導同學對??诵跖謇餅l臨死亡時心理活動的體會,從仆人公苦痛、無望到樂觀、安靜的心理變化的挖掘,最終水到渠成地得出本文的主題——喜愛生命,顯得特別自然。
二、在分析過程中,王老師很注意對文本的朗讀、挖掘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例如在體會的感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王老師讓同學通過“當我讀到——時,我感受到仆人公內(nèi)心的——(可填苦痛、無望、安靜、樂觀等)”這一句式來感受的心路歷程。這一問題的設計能讓同學走進文本,專注地圈點批注,動情地朗讀,認真地品嘗,整堂課里布滿了濃濃的語文味。
三、王老師擅長創(chuàng)設情境。在這堂課中有兩處地方情境的創(chuàng)設起到了很關(guān)鍵的作用。第一次是在同學分析在沙漠遇到什么困難時,要求同學用比方說說冬天的感受。以此喚醒同學的體驗,來體會本文的仆人公飛行員圣??诵跖謇锏男睦聿⑦M行語言訓練,這樣有利于關(guān)心同學很快地進入故事中的情境,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題。其次次是在同學梳理出的心理變化過程以后,王老師又對圣??诵跖謇镞M行了補充介紹,仿佛讓同學進入了圣埃克絮佩里所生活的時代,讓同學明白了這位傳奇人物短暫的一生,了解了他深切的責任感,從而對其產(chǎn)生了一種鄙視之情。
四、這堂課充分體現(xiàn)了同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整堂課課堂氣氛民主,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同學思維活躍,敢于質(zhì)疑,通過多種多樣的學習方法,使得不同程度的同學在本節(jié)課中都有不同的收獲,也使老師在這節(jié)課中的學問、力量和思想情感目標都能很好地落實。
五、有精致的板書。板書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傳達給同學最形象最直觀的教學內(nèi)容,王老師把上課的思路在黑板上完善地呈現(xiàn)。
七班級語文說課稿篇7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有一位詩壇奇才,他靜靜地來,又靜靜的走,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卻寫下了很多華美的詩篇“為愛而生,為愛而死”就是他一生的寫照,他就是徐志摩,今日讓我們一起走進《再別康橋》,去感受他那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板書課題、)
二、簡介的康橋情結(jié)
康橋就是今日的劍橋高校所在地,徐志摩以一名特殊生的身份在這里就讀,隨便選科聽課,度過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風景秀麗的康河兩岸,他仰臥在有星星黃花點綴的蔥綠草坪上,或看書,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時到碧波蕩漾的康河里劃船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懷抱里——
學習目標: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情感美與意象美
重點:體會詩的意境美(板書)
(用課件展現(xiàn)照片及簡介)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請一名同學朗讀課文,正字正音,初步感知課文
2.讀學案上字詞,落實基礎學問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四、深化理解
1、感受音韻美
同學聽一遍課文朗讀,同學仿照讀一遍,引導同學走近課文
點同學姓名起來朗讀,師生共同訂正,更好地把握其情感節(jié)奏
感受詩歌排列的工整、疊詞的運用、每一詩節(jié)的押韻(如第一詩節(jié)“來、彩”,我們寫詩時也可以用)等
2、體會情感美
同學朗讀第一詩節(jié),重點在”來”字,體會那種再次來到母校,故地重游的淡淡喜悅之情老師再讀一遍,進一步體會踮著足尖,像一股清風一樣來,又無聲息的蕩去,生怕打攪康橋的靜謐,體現(xiàn)出對母校的深深眷戀之情
最終一小節(jié)處理同上,重點在”走”字,體會那種即將離別的淡淡的惆悵與失落最終詩節(jié)與首節(jié)回環(huán)對應,詩意遞進,間接表達出的深摯情感
3.分析意象美
老師以其次詩節(jié)為例,進行分析(板書:金柳)
“金柳”的意象,“金”字寫出了夕陽的絢爛,夕陽照耀下的柳枝,鍍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在傳統(tǒng)詩歌中就有折柳送別習俗,“柳”與“留”諧音,這是對傳統(tǒng)的繼承;新娘的比方新穎,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蕩漾,也在詩人心中蕩漾,這種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的高興和眷戀的感情“金柳”就是一個意象
意象是包含了主觀情意的客觀事物比如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運用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意象,表達出對大陸的思念與眷戀之情寫詩歌就是用形象表達思想,不是空洞的喊口號我們在寫詩歌時就要借某些意象來表達情感
由同學自讀26詩節(jié),找出自己認為好的詩節(jié)、句子,甚至一個字,先讀品嘗再自己分析,寫在學案二(3)題后面,然后小組溝通合作,推選一名同學總結(jié)發(fā)言
比如:“青荇”的招搖得意,自己愿變成一片水草永久融入這美妙的大自然.體現(xiàn)出對這里一草一木的喜愛之情等等.
彩虹似的夢,布滿了昂揚的基調(diào),夢是漂亮的,也是虛幻的,但有夢不覺夜長在拜倫潭究竟有什么樣的夢呢?比如邂逅才女林徽因的愛情之夢,學習西方強大祖國的夢,是情不自禁要唱起歌來.
夏蟲緘默,反襯靜默的情景
4、播放歌曲《再別康橋》,由一名同學配樂朗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聽,想象詩歌中的意象,感受意象美
5、向同學推舉徐志摩詩集,激發(fā)同學讀更多的詩
五、拓展延長
分組進行朗讀競賽,朗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及徐志摩《雪花的歡樂》,力求讀出音韻美、意象美、情感美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guān)懷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知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知我的
我將告知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暖和的名字
生疏人,我也為你祝愿
愿你有一個絢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雪花的歡樂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
我肯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飄舞,
認明白那清幽的住處,
等著她來花園里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芳香!
那時我憑借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六、作業(yè):用自己喜愛的意象,寫一首小詩
七、板書設計:
再別康橋徐志摩
學習目標:感受詩歌的音韻美、情感美與意象美
重點:感受詩歌的意象美
金柳新娘
七班級語文說課稿篇8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日我說的課題是:學校語文七班級上冊第五單元23課《漫步?????》。
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等方面說一下我的講課思路。
一、說教材
《漫步?????》選自七班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堵?????》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暖和的美文,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guān)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非常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同學專心發(fā)覺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預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
二、說學情
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育同學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班級同學,這個年齡段的同學有劇烈的奇怪???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對生活的觀看不夠細致,缺乏生活體驗,又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誤導,很多同學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因此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說目標
學問與力量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品嘗課文清爽質(zhì)樸的語言。
3、理解最終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膚淺的愛,培育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四、說重難點
依據(jù)《語文課和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diào)要豐富同學語言的積累、培育語感。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朗讀品嘗積累語言。本課是一篇精致散文,需要引導同學在反復朗讀中揣摩、積累語言,以增加語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力量。本課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終一句話的深刻含義。七班級同學由于年齡和學問儲備的限制,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簡單浮于表面,因此把這個定犯難點。
五、說教法
運用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幫助等多種教法相結(jié)合。首先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nèi)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引起同學的學習愛好。然后將朗讀貫穿于整個課堂中,讓同學在朗讀品嘗中去感受親情美。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同學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肯定的困難,因此,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幾種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的結(jié)合,讓同學更好的領悟課文。
六、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同學品嘗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同學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然后引導同學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jié)動人的句子品析,最終抓關(guān)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化思索,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同學的思維力量,培育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攤鋪機租賃與操作培訓合同范本
- 個人合伙的協(xié)議書(15篇)
- 設計方案評審函
- 2025年健身俱樂部事故免責合同
- 2025年人工智能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臨時用電合作協(xié)議書規(guī)范文本
- 2025年飛機空調(diào)車ACM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稿
- 2025年共同經(jīng)營商業(yè)地產(chǎn)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短期勞動合同范例
- 2025年專利申請授權(quán)實施合同樣本
- 地理標志培訓課件
- 2023行政主管年終工作報告五篇
- 印刷公司生產(chǎn)部2025年年度工作總結(jié)及2025年工作計劃
- GA/T 1003-2024銀行自助服務亭技術(shù)規(guī)范
- 公園衛(wèi)生保潔考核表
- 2024年居間完整協(xié)議書居間完整協(xié)議書
- 《化妝知識講座》課件
- 川教版四年級《生命.生態(tài).安全》下冊全冊 課件
- 體育-水平二-三年級籃球大單元教學計劃表及原地運球教學設計、教案
- 伙食原料第二保質(zhì)期標準執(zhí)行表
- 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數(shù)學壓軸題訓練專題13三角函數(shù)(全題型壓軸題)(學生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