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漢大道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云漢大道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云漢大道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云漢大道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云漢大道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云漢大道位于水土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在繞城高速以北,銀昆高速以西,設計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干路。由于建成時間較長,道路路面出現(xiàn)局部破損、沉降和開裂等,影響行車舒適性和城市路容路貌。本次水土園區(qū)城市品質提升,對該段路面進行改造設計。本項目起點接朱老巖立交,終點止于萬福路交叉口。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干路,設計車速為60km/h,本次改造范圍不包含方云立交。標準路幅寬度為44m,雙向6車道。項目分3段進行實施,分別為K0+441~K2+464;K3+128.3~K4+472.4;K4+943~K6+152.9,總實施長度約4.6km。經現(xiàn)場踏勘,云漢大道設計范圍內現(xiàn)狀的交通標志、標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且交通標志及版面內容,交通標線的施劃已不符合、不滿足現(xiàn)行交管部門的要求。根據(jù)水土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水土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市政交通、管網設施設計導則》要求,交通標志、信號燈、電子警察、監(jiān)控等設施立桿與道路照明燈桿做合桿支撐處理;結合北碚區(qū)交管部門對交通工程設施的最新要求:如(指路、指示標志:進口道大于三車道采用4800*2400mm懸臂式標志牌,進口道小于等于三車道采用1500*2500(2000)mm立柱式標志牌,且所有標志反光膜需采V類鉆石級反光膜等要求),故全線交通標志、標線不考慮利舊,全部新建。根據(jù)前期與業(yè)主、交管部門對接,本次設計僅對現(xiàn)狀已有燈控路口進行合桿更換處理。云漢大道設計范圍內共計7處燈控路口:云漢大道與泰和路、云端路、瑞和路、豐和路、萬寶立交、高品路、萬福路交叉口。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云漢大道(泰和路至萬福路段)路口設備情況統(tǒng)計表》,除泰和路交叉口處2套全景高清攝像機,萬寶立交交叉口1套GJK-8交通信號機、高品路交叉口所有燈控設施、萬福路交叉口所有燈控設施利舊外,其余設施全部更換。 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水土危化品監(jiān)控項目竣工圖2019-11》,本次設計范圍內現(xiàn)狀有3處?;房冢謩e位于泰和路交叉口、樁號K1+380、萬福路交叉口,拆除支撐桿件后,桿件上?;房谠O備遷移于就近的新建多桿合一桿件橫臂上。二、設計依據(jù)、采用的標準規(guī)范2.1設計依據(jù)(1)建設工程設計合同(2)《重慶兩江新區(qū)水土高新園方云立交及朱老巖立交設計》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2018.09(3)《WaterMark_水土園區(qū)城市品質提升云漢大道(豐和路至萬福路段)地形管線圖》重慶市勘測院2020.10(4)業(yè)主提供的朱老巖立交至豐和路之間的地形管線圖(5)《水土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市政交通、管網設施設計導則》水土高新技術產業(yè)園2020.06(6)現(xiàn)狀調查的相關數(shù)據(jù)2.2采用標準規(guī)范《城市道路交通組織設計規(guī)范》GB/T36670-2018《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guī)范》GB50688-2011《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guī)范》JTGD81-2017《重慶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設施設置規(guī)范》DB50/T548-2014《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GB51038-2015)《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GB/T23827-2021)《路面標線涂料》(JT/T280-2022)《突起路標》(GB/T24725-2009)《道路交通信號燈設置與安裝規(guī)范》(GB14886-2016)《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機》(GB25280-2016)《道路交通信號燈》(GB14887-2011)《人行橫道信號燈控制設置規(guī)范》(GA/T851-2009)《道路交通信號倒計時顯示器》(GA/T508-2014)《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GA/T496-2014)《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tǒng)驗收技術規(guī)范》(GA/T870-2017)《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guī)范》(GA/T832-201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2016)《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37-2012)(2016版)《城市道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CJJ193-2012)《城市道路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1286-2018)《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及路線設計規(guī)范》(DBJ50-064-2022)《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guī)劃標準》(GBT51328-2018)《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guī)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CJJ194-2013)《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CJJ169-2012)《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50-2017)《城市道路橡膠瀝青路面技術規(guī)程》(DBJ50/T-237-2016)(重慶)《橡膠瀝青及混合料設計施工技術指南》(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透水磚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188-2012)《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GB50763-2012)《重慶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T-078-2016)三、道路設計1、設計標準根據(jù)片區(qū)路網研究成果及交通量預測,參照《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確定技術標準如下:云漢大道為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為60km/h,標準路幅寬度44m。功能定位:云漢大道為園區(qū)內南北向重要通道,連接片區(qū)內南北向交通,服務沿線地塊,為片區(qū)內以交通功能為主的城市主干路。設計標準:道路等級:城市主干路設計行車速度:60km/h最小停車視距:70m;路面設計軸載:BZZ-100設計年限:交通量量飽和設計年限:20年瀝青路面設計年限:15年2、車行道路面設計1)路面結構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SMA-13瀝青上面層厚40mm改性瀝青粘層(0.3~0.6L/m2)中粒式改性瀝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層厚50mm(摻抗車轍劑)改性瀝青粘層(0.3~0.6L/m2)瀝青混凝土AC-25下面層厚70mm改性瀝青粘層(0.3~0.6L/m2)滿鋪玻纖格柵C20混凝土底基層厚200(加3天早強劑+頂面刻槽)C20混凝土底基層厚180(加3天早強劑)C20混凝土底基層厚180(加3天早強劑)碾壓密實路基2)水泥混凝土調平層頂面處理在加鋪瀝青混凝土前,應對水泥混凝土基層表面進行刻槽,然后進行清掃與沖洗,確保板塊表面清潔干凈。為防止反射裂縫,在水泥混凝土基層上滿鋪玻纖格柵。3)抗車轍劑為了提高瀝青混凝土的抗車轍性能,在瀝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層中添加抗車轍劑??管囖H劑的摻量約為瀝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噸混合料摻加4Kg。3、人行道鋪裝因拓寬車行道會拆除綠化帶及影響部分人行道,本次設計考慮一定人行道破損的修補量。人行道路面結構從上至下依次為:250×150×60mm灰色人行道透水磚厚60mm干硬性水泥砂漿找平層厚20mm4%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基層厚150mm碾壓密實路基4、路緣石、花帶石新建路緣石選用花崗巖材質,尺寸為150*500*900mm,顏色為芝麻灰。新建花帶石選用花崗巖材質,尺寸為120*390*900mm,顏色為芝麻灰。5、交叉口渠化設計本次設計道路為現(xiàn)狀道路,現(xiàn)場基本已經進行了交叉口進口道展寬,本次實施段僅云漢大道與云端路交叉口南進口道進行渠化設計,交叉口進口道擴寬1個車道,展寬寬度3.5m,展寬段長度70m,漸變段采用三次拋物線漸變,漸變段長度30m。6、二次過街設計根據(jù)前期與業(yè)主的溝通,本次二次過街僅對現(xiàn)有二次過街設施進行改造。與泰和路交叉口南側將現(xiàn)狀二次過街島向交叉口前移,北側新增一處二次過街島,二次過街島與泰和路現(xiàn)狀二次過街島寬度一致。與云端路交叉口將云漢大道上現(xiàn)狀二次過街島向交叉口前移。與高品路交叉口北側新增一處渠化島,分隔車道同時兼做二次過街島。交通工程總體設計交通工程設計的總體原則:以保障交通安全暢通、行車有序,低公害的基本道路設施為要求,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為道路交通參與者提供正確、可靠、適時的交通信息。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設計應與道路主體工程設計相協(xié)調,根據(jù)道路功能及其在城市路網中的作用,綜合考慮設計、施工、維修、營運、管理以及近期與遠期等各種因素,準確體現(xiàn)道路工程主體設計的意圖。本次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包含云漢大道與泰和路、云端路、瑞和路、豐和路、萬寶立交、高品路、萬福路七處交叉口交通信號燈、電子警察設施的更新以及少量渠化調整。此次圖紙中交通信號燈系統(tǒng)、電子警察系統(tǒng)等設施包含前端設備、桿件及基礎、防雷接地、電源管線路由;網絡傳輸僅包含前端到就近網絡接入點部分管道路由。五、交通標志設計1、設計原則以不熟悉周圍路網體系的司機為設計使用對象,從整體路網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周圍路網體系合理地選擇標志信息;嚴格依照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標志,標志版面以及支撐桿結構按照《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GB/T23827-2009)相應要求執(zhí)行;版面設計以駕駛員按設計速度行駛時,能夠及時辨認的信息為基本原則,同時力求使版面美觀、醒目;重要的信息給予重復顯示,同時避免提供過多的信息,防止信息過載;標志布設均衡而不宜過于集中在局部路段,標志結構形式設計及標志的布設與道路線性及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滿足美觀及視覺的要求,提高局部標志的視認性;標志的布設應充分注意與監(jiān)控、信號控制、環(huán)境等其它沿線設施系統(tǒng)的協(xié)調配合;交叉口交通標志的設置應向駕駛員提供明確的“路權分配”信息,確保交叉口的行車安全和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2、設計內容本項目交通標志的主要布設方法如下:在交叉口進口道右側適當位置設置指路標志,進口道大于三車道,指路標志采用懸臂式安裝,進口道小于等于三車道,指路標志采用立柱式安裝;進口道大于三車道,在導向車道標線起點處設置車道行駛方向標志,采用懸臂式安裝;在出口道右側適當位置設置禁止停車標志,采用立柱式安裝;在無信號燈控制路段斑馬線兩端設置人行橫道指示標志,采用立柱式安裝;在接入主干道的支路口前設置向右轉彎標志,采用立柱式安裝。3、技術要求3.1標志版面及材料設計標志板應采用牌號為3003的鋁合金板材,抗拉強度不小于95Mpa,標志版尺寸及允許偏差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標志牌的滑動鋁槽應采用綜合性能等于或優(yōu)于牌號2024的鋁合金型材。其耐候、耐鹽霧腐蝕、機械性能等應符合《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GB/T23827-2009)。標志板宜采用整塊鋁板制作,如版面尺寸較大時,可進行拼接,應盡量選用大尺寸鋁板,減少接縫數(shù)量。當版面面積小于9平方時鋁板厚度應不小于2mm,當版面面積大于等于9平方時,鋁板厚度應不小于3mm。標志版面顏色參照設計圖以及《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相關規(guī)定;城市快速路及主干路應采用V類反光膜,交通標志反光膜各項指標還應符合《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的規(guī)定。文字原則采用中英文對照,漢字應用標準黑體(簡體)字,應書寫規(guī)范、正確、工整,字高與字寬相等,指路標志的英文地名使用漢語拼音,專用名詞使用英文。3.2版面規(guī)格及文字尺寸大小懸臂式指路標志版面大小采用4800mm*2400mm規(guī)格,主要信息文字大小均為40cm;立柱式指路標志版面大小采用1500mm*2500(2000)mm規(guī)格,主要信息文字大小均為30cm。3.3標志支撐結構設計標志結構采用單立柱式、單懸臂式、雙懸臂式和附著式;標志結構的基本設計風壓W為0.3kPa;基本設計雪壓值為0.35Kpa;地基的承載力不小于200kPa;標志板與滑動鋁槽用鉚接,標志板與標志柱通過抱箍和滑動螺栓連接;標志底板滑動槽鋁采用φ5×10鋁合金鉚釘鉚接,鉚釘間距不大于15cm;鉚釘沉頭面必須磨至同標志面一樣的高度;鉚釘沉頭面不得凹入板內,否則應補充版面高度,做到牢固、平整;滑動槽鋁必須采用整料定制,不得焊接接長;凡鋼管直徑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采用普通碳素結構鋼焊接鋼管;凡鋼管直徑在152mm以上的立柱,采用一般常用熱軋無縫鋼管。鋼管應采用整料,不得焊接接長,立柱采用的鋼材應符GB8162-2008的要求;標志柱頂端及橫梁外露鋼管口,用3mm厚的鋼板焊接封頂;標志基礎采用明挖施工,基底應先整平、夯實,控制好標高,施工完畢,基坑應分層回填夯實;在澆筑混凝土時,應注意使定位法蘭盤與基礎對中,并將其嵌進基礎(其上表面與基礎頂面齊平),同時保持其頂面水平,而預埋的地腳螺栓應與其保持垂直;基礎底法蘭盤要與地腳螺栓點焊固定,并配雙螺母;底座法蘭盤與地腳螺栓采用T422或T423的焊條焊接。標志結構中的所有鋼鐵構件(包括螺栓螺母等)必須采用熱浸鍍鋅做防銹處理,主梁、橫梁、法蘭盤的鍍鋅量為600g/m2,緊固件為350g/m2;地腳螺栓連接處構件接觸面應做噴沙(或酸洗)后涂無機富鋅漆;位于路側的各類標志板邊緣及標志、信號設施的支撐結構邊緣至車行道路面邊緣的側向距離≥25cm;柱式標志牌的安裝凈空為2.5m;懸臂式標志牌的安裝凈空為5.5m;路側標志安裝時應與道路中線成一定角度,指路和警告標志其安裝角度為0~10°,禁令和指示標志的角度為0~45°;標志基礎不得露出地面,施工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其立柱長度;為保證視認性,同一地點需要設置兩個以上標志時,可安裝在一根立柱上,但最多不應超過4個;標志板在一根支柱上并設時,應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順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立柱應垂直地立于基礎之上,標志板偏角的調整應通過澆筑標志柱基礎時,調整立柱的地腳螺栓和法蘭盤位置來進行。六、交通標線設計1、設計原則應符合道路設計要求,充分體現(xiàn)道路總體設計的意圖;應與交通實際運行特點相適應,有利于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暢通;應與交通標志設置配合使用,相互協(xié)調,相互補充,也可單獨使用;應遵循適當設置的原則,不得出現(xiàn)傳遞信息過量或不足的情況;應與周邊其他交通設施表達的信息相匹配,傳遞的交通信息不得相互矛盾;應保證交通標線在使用期間的可視性,及時對交通標線進行維護。2、設計內容根據(jù)《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GB51038-2015)的相關規(guī)定,交通標線主要由車道分界線、車行道邊緣線、導向車道線、人行橫道線、導向箭頭標記等其他路面標記。除特殊說明外,地面標線使用熱熔型涂料標線(表面撒反光玻珠),標線干膜厚度為1.8mm。熱熔型涂料必須符合GB/T16311-2009《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要求。同向車道之間設置同向車道分界線,同向車道分界線采用劃6m空9m白色虛線,線寬150mm。路口人行橫道線寬40cm,間距60cm,長4m、6m、8m;人行橫道線應施劃“禮讓行人、守法過街”地面文字標識,“禮讓行人”地面文字標識施劃與人行橫道線與停止線之間空白區(qū)域,文字面向來車方向,“守法過街”地面文字標識施劃與人行橫道線與人行道之間空白區(qū)域,文字面向人行道方向。在右進右出路口人行橫道線前設置劃線式交通導流島,交通導流島標線由外圍線和內部填充線組成,內部填充線為傾斜平行粗實線,線間距應為100cm,線寬應為45cm,傾斜度應為45°。停止線與人行橫道斑馬線的距離為2m,停止線寬40cm。公交停車港標線寬45cm,虛線部分采用劃1m空1m的白色虛線,并以黃色實折線填充??空厩昂髢啥说膮^(qū)域,折線線寬應為20cm、夾角的角度應為60°。分流鼻端導流線,由外圍線和內部填充線組成,外圍線和內部填充線夾角為45°,內部填充線應為V形線,線間距應為100cm,線寬應為45cm,V形線的頂端迎向車流上游。分流鼻端前設置防撞桶,防撞桶內應填充特細沙或廢舊輪胎增重,防撞桶使用時每三個為一組,按品字型放置。在交叉口進口道設置地面導向箭頭,圖案為白色,導向箭頭長度為6m,重復設置三次。當縱坡大于等于4%的縱坡路段應設置車行道縱向減速標線,線寬30cm,間距100cm,并鋪設紅色抗滑薄層。車道邊緣線為白色實線,線寬150mm,在橫坡低的一側邊緣線每隔6m留出0.6m的缺口(以排水專業(yè)水篦子位置長度為準),以利于排水。車道邊緣線內設置反光突起路標,設置間距為15m,顏色及設置間距須符合GB5768-2009的規(guī)定,突起路標反射面應盡量與駕駛員視線垂直。隧道內同向車道分界線采用劃6m空9m白色振動標線,線寬150mm。3、技術要求所有標線及標記均采用熱熔型反光涂料;用于施劃道路交通標線的涂料應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并應具有可視性,具備良好的反射能力,白天、夜間及雨天視認性符合要求。熱熔標線干膜厚度普通型1.8mm,突起型3.6mm,涂料中應混合占總量18%的玻璃微珠,在噴涂時,標線表面還應均撒0.3Kg/m2的玻璃微珠;地面標線設置應嚴格按照《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GB51038-2015)規(guī)定執(zhí)行;交通標線顏色的色度性能應符合《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GB/T16311-2009)的規(guī)定;新劃交通標線的初始逆反射系數(shù)應符合《新劃路面標線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數(shù)及測試方法》(GB/T21383-2008)的規(guī)定;突起路標的顏色及設置間距須符合《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GB51038-2015)的規(guī)定,反射面應盡量與駕駛員視線垂直;突起路標高出路面一般不超過25mm,并應符合《突起路標》(GB/T24725-2009)的要求。七、交通信號燈設計交通信號燈應能被道路使用者清晰、準確地識別,應能保障車輛和行人安全。交通信號燈的配置應與道路交通組織相匹配,應有利于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安全通行,有利于大容量公共交通車輛的通行,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交通信號燈設備應安全可靠,能夠長期連續(xù)運行。當交通信號燈設備出現(xiàn)故障時,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出現(xiàn)互相沖突的交通信號。1、設計原則1.1、交通信號燈的設置與安裝應符合《道路交通信號燈設置與安裝規(guī)范》(GB14886-2016)的相關規(guī)定。1.2、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設置交通信號燈的條件,應根據(jù)路口情況、交通流量以及交通事故率確定。1.3、交通信號燈的視認范圍應根據(jù)車速和車道布置情況確定。交通信號燈的視認范圍內不應存在盲區(qū),不能滿足時,應在適當?shù)奈恢迷鲈O同類信號燈。1.4、城市道路的特大橋、長大隧道等路段,可根據(jù)交通組織要求或設施養(yǎng)護要求設置車道信號燈??勺冘嚨馈⑹召M口和檢查通道應設置車道信號燈。1.5、全封閉道路中實施控制的匝道,應設置匝道控制信號燈。1.6、行人信號燈應有倒計時顯示或者閃爍提示。倒計時或閃爍提示時間應保證行人能安全通過路口1.7、道路交叉口的交通信號周期不宜大于180S。1.8、交通信號燈設置倒計時顯示時,其顏色與被計時信號燈一致。2、主要設備技術指標2.1信號機新一代基于邊緣計算技術的物聯(lián)型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機,整機采用工控模組化設計;CPU為32位工業(yè)級高頻率ARM處理器,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系統(tǒng)采用嵌入式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功能參數(shù):集中協(xié)調式,4U標準機架堆疊式設計;每一輸出板卡可控制4路獨立燈組輸出,整機可選擇4路*(1-8)組輸出;每一信號控制相位可任意設置為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相位,具備擴展到最大32組獨立燈控的能力;支持虛擬檢測器功能,可設置虛擬檢測器,并可通過網絡遠程對虛擬檢測器輸出狀態(tài)進行置位;支持至少250路前端虛擬檢測器進行邏輯運算優(yōu)化控制;信號控制機可將物理檢測器、時刻、事件(時間、流量、占有率、第三方網絡等)等多種參數(shù)進行邏輯運算;具有基于多參數(shù)虛擬檢測邏輯運算的自主方案混合調用(多時段定周期、感應、自適應、公交優(yōu)先);可模擬輸入現(xiàn)場指揮要素與邏輯推理過程,實現(xiàn)綠信時長、周期與相位差優(yōu)化控制;具有豐富的相位控制屬性定義,完成相位前伸、后延、插入、彈性控制,提高綠信效率;支持實時車輛存在性或密度檢測,用于感應控制或自適應優(yōu)化控制;支持HiPLC技術高效互聯(lián)路口前端設備,連接設備包括信號燈具、倒計時、待行LED屏等(華為inside),完成數(shù)據(jù)通訊;支持HiPLC技術實現(xiàn)前端設備工況、故障等信息主動上報功能,無需鋪設專用通訊線纜,降低用戶維護成本,實現(xiàn)智能運維;支持定制圖形化路口警衛(wèi)任務手控面板、無線手動控制面板及行人過街按鈕;具備“節(jié)假日”、“星期”和“普通”三種模式共48個時段,支持多時段定周控制、感應控制、潮汐車道控制、行人過街請求控制、自適應控制、自適應協(xié)調控制等方案,以及黃閃、全紅、關燈等多種控制模式,方案總數(shù)可達到255個;支持感應、自適應控制下的倒計時控制:支持無通信模式、RS485通信等模式控制倒計時器;支持無通信模式提前一個周期和立即關閉倒計時,避免倒計時顯示混亂,同時信號燈無任何閃爍現(xiàn)象;支持與視頻檢測系統(tǒng)無縫對接,實現(xiàn)視頻交通檢測下的信號控制;支持連接視頻電子警察虛擬線圈存在型檢測;支持公交優(yōu)先、出口擁堵控制、事件檢測控制、多車道匯入自適應控制等多種場景;支持至少64路檢測接入(不含檢測卡),支持線圈、地磁、視頻、微波等檢測方式;交通信息采集包括周期流量、飽和度等統(tǒng)計方式,本地記錄并上傳,具備通信中斷后保存7天以上的流量數(shù)據(jù)能力;具備RS-232/485、RJ45、USB、WIFI通訊接口,支持中心客戶端遠程配置,以及使用手持終端及平板電腦APP、移動PC對信號機現(xiàn)場配置、調試;具有獨立黃閃控制、故障保護功能;支持綠沖突、紅燈全滅、紅綠同亮、過流、檢測器、通信等故障檢測及保護功能;支持各燈組零線電流檢測,實現(xiàn)線纜漏電監(jiān)控;支持主備電源自動切換。具有工業(yè)級可視化觸控終端接口,連接后可直接顯示/查看/修改信號機參數(shù);電氣性能:用工控插件模塊化設計,控制狀態(tài)(LED指示)信息豐富,易于安裝、維護;電源額定電壓:AC176V~264V,50Hz±2Hz,支持備用電源接入,支持主備電源自動切換;每路輸出最大驅動功率:不低于800W;整機標配功耗:<50W(不含燈具消耗功率);信號機絕緣電阻:>50MΩ;電源輸入端及燈控信號輸出端具備防雷保護功能,具備過流、過壓、浪涌和短路保護設備;具備高壓防誤接及輸入電壓監(jiān)測功能;易觸及部件之間施加1500V、50Hz電壓,不出現(xiàn)擊穿現(xiàn)象;在靜電放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浪涌、電壓短時中斷等電磁騷擾環(huán)境下不出現(xiàn)電氣故障;工作環(huán)境:工作溫度:-40~+70℃;工作相對濕度:5%~95%(不結露);正常工作時達到IP65防雨淋,信號控制器機柜內部無滲水或積水現(xiàn)象。符合GB25280-2016《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機》標準要求。含智能門禁系統(tǒng)、環(huán)境監(jiān)測模塊、工業(yè)級可視化觸控終端、信控邊緣網關等2.2應急處突信號燈控制板:能即時(10秒鐘以內)實現(xiàn):路口進口任一方向(最多5個進口方向)所有信號燈為綠燈放行狀態(tài),其它進口方向以及人行信號燈為紅燈狀態(tài);路口所有信號燈全紅、黃閃(人行信號燈無顯示)、關燈等狀態(tài),實現(xiàn)路口運行方案中的階段保持和轉換,階段保持是指路口信號燈燈色固定在當前階段不轉換,直至有下一步操作為止;在通過信號機專用按鈕實施控制時,路口所有倒計時器、待行屏等設施處于無顯示狀態(tài),直至取消專用按鈕控制模式2.3信號燈方向指示信號燈:箭頭圖案,發(fā)光單元透光面直徑400mm;圓盤指示信號燈:滿盤圖案,發(fā)光單位透光面直徑400mm;人行靜態(tài)帶雙色點陣倒計時燈:φ300二燈二色+雙色倒記時點陣顯示,外殼壓鑄鋁;2.4信控物聯(lián)模塊功能參數(shù):信控物聯(lián)套件尾端物聯(lián)模塊,CPU采用ARM926EJ-S,工作頻率2~12MHz,支持子頻段使用;支持自動低功耗控制技術,支持4級QoS;支持業(yè)務指示燈;支持數(shù)據(jù)分段、重組、重傳;支持數(shù)據(jù)加解密;支持與信控邊緣網關HiPLC通訊,實現(xiàn)尾端設備數(shù)字化;匹配支持燈具物聯(lián)網控制,支持尾端設備故障、漏電、線路信息上報等;電氣參數(shù):支持UART接口;工作電源:DC12V±1V,功耗<8W;工作環(huán)境:工作溫度:-40℃~85℃;散熱方式:自然散熱八、交通闖紅燈抓拍(俗稱電子警察,采用視頻檢測模式)設計1、建設原則標準化:系統(tǒng)的標準化是系統(tǒng)建設的前提,系統(tǒng)應嚴格按照公安部《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GA/T496-2014)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進行設計??蓴U展性和兼容性:由于用戶未來的需求會不斷發(fā)展,系統(tǒng)建設的規(guī)模將隨之擴大,在設計上,既要在功能上推陳出新,又要兼容舊的系統(tǒng),以保護用戶的投資,因此系統(tǒng)必須能與之前建設的電子警察系統(tǒng)相配套,須通過光纖傳輸接入轄區(qū)交管部門現(xiàn)有電子警察后臺,以便統(tǒng)一管理。易用性:系統(tǒng)應采用嵌入式,模塊化的設計使安裝使用方便。用戶只需簡單的接線,并按相應的調試程序進行安裝調試就可達到最佳的應用效果。所有實時監(jiān)控、牌照識別、實時上傳等工作,均為完全智能控制,不用單獨設置。合理性:嚴格以系統(tǒng)工程學及其它先進理論指導設計,使系統(tǒng)的各部分合理配置,有機融合并盡可能的發(fā)揮設備潛力和軟件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性能價格比。先進性:充分利用科技進步成果,采用先進設備和軟件,使系統(tǒng)具有完備的功能,并且易于升級換代,在保證其先進性的前提下具有較長的生命周期。實用性:系統(tǒng)功能充分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人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管理、維護、擴展??尚行裕合到y(tǒng)設計、選材、選型符合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法規(guī)政策,與用戶及公安部、省廳頒布的相關規(guī)劃和標準規(guī)范相適應,與用戶在經濟能力方面的實際情況相吻合??煽啃裕翰扇∵x用高集成設備,采用自動檢測、自動報警、自動監(jiān)控和容錯等技術來保證可靠性。安全性:系統(tǒng)具有防病毒,防誤操作特性,有較強的抗干擾、抗靜電能力,同時提供數(shù)據(jù)備份、恢復措施。系統(tǒng)還將提供用戶等級權限保護,有效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兼容性:必須充分考慮系統(tǒng)現(xiàn)有處罰平臺,實現(xiàn)無縫式銜接。易于集成、性能可靠、功能完善、操作簡便、技術先進、擴展性強、維護方便是本項目建設的基本指導思想。2、系統(tǒng)功能符合GA/T832《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guī)范》相關標準要求。2.1闖紅燈違法抓拍支持對單方向各車道闖紅燈車輛的監(jiān)測、圖像抓拍等功能。每一違法記錄拍攝連續(xù)3張反映闖紅燈過程的圖片,其中第一個位置的圖片反映機動車未到達停止線的情況,并能清晰辨別車輛類型、交通信號燈紅燈、停止線;第二個位置的圖片反映機動車已越過停止線的情況,并能清晰辨別車輛類型、號牌號碼、交通信號燈紅燈、停止線;第三個位置的圖片反映機動車越過停止線繼續(xù)前行的情況,并能清晰辨別車輛類型、交通信號燈紅燈、停止線,并形成的一組取證信息包括不同時間段的三張全景圖片、一張能夠看清車牌的特寫圖片、以及一段違章過程錄像,圖片中疊加時間、地點、車牌號碼等信息。2.2前端子系統(tǒng)負責完成前端數(shù)據(jù)的采集、分析、處理、存儲與上傳,主要由一體化電警抓拍單元、補光單元、信號燈檢測單元、終端服務器等相關組件構成。2.3視頻檢測及捕獲功能支持采用視頻檢測技術,能自動檢測所有經過車輛進行捕獲,除了能夠捕獲在車道上正常行駛的車輛外,在正常車速(5km/h~200km/h)范圍內的監(jiān)控區(qū)域規(guī)范行駛的車輛圖像捕獲準確率≥99%,其過車照片能清晰地反映“車道、車型、車牌、時間、地點”等車輛的基本情況,同時對所有過往車輛進行圖像記錄。2.4特征結構化自動識別支持自動對通過車輛及違法車輛進行自動識別車牌號碼、車牌顏色,車型、車輛子品牌、車標等車輛結構信息識別,并具備卡口抓拍功能。支持對民用、警用、軍用、武警、新能源等車輛號牌自動識別。號牌識別準確率≥95%。2.5交通違法行為抓拍在電子警察設備可檢測的范圍及條件允許的情況內,除闖紅燈以外,還同時可進行如逆行、壓線、雙黃線或實線變道、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行駛、不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無牌車檢測抓拍、違法反禁令標志通行、占用公交專用道抓拍、斑馬線不禮讓行人、不禮讓行人、不按導向車道行駛、加塞、不系安全帶、打電話(反向卡口)等違法行為的記錄功能。2.6重點車輛識別分類支持能夠識別危化品車、渣土車、大貨車、非機動車等重點關注車輛,并進行分類字符疊加。2.7交通參數(shù)采集支持交通參數(shù)采集與統(tǒng)計功能,并可將采集轉向流量(單位時間內統(tǒng)計的左轉車輛數(shù)、直行車輛數(shù)、右轉車輛數(shù))數(shù)據(jù)應精確到每個車道,除接入路口終端服務器外,還可以將流量數(shù)據(jù)直接通過485或TCP/IP協(xié)議傳輸給路口信號控制機,用于增加信號控制機實現(xiàn)路口信號控制單點自適應。2.8自動NTP校時支持24h內的計時誤差不超過1.0s,所有前端設備點位每日至少與區(qū)分局NTP系統(tǒng)時鐘同步一次。2.9網絡遠程維護支持實時查看前端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支持通過網絡實現(xiàn)遠程維護、遠程設置和遠程升級等功能。2.10數(shù)據(jù)斷點續(xù)傳支持斷點續(xù)傳功能。當遇到網絡中斷或其他故障時,車輛信息存儲在終端服務器中,待故障排除后自動續(xù)傳到高新區(qū)區(qū)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視頻綜合應用及共享平臺系統(tǒng)。2.11圖像防篡改支持記錄的原始圖像信息具備防篡改功能,防止在傳輸、存儲、處理等過程中被人為篡改。2.12高清視頻錄像路口全景攝像機支持路口全景及特寫的全時段高清錄像功能,其視頻圖像應符合H.265或H.264或國標編碼標準,并可與違法圖片數(shù)據(jù)進行關聯(lián)。2.13數(shù)據(jù)接入支持實時及定時上傳數(shù)據(jù)的能力,其中視頻接入滿足GB/T28181要求,過車圖片接入滿足GA/T1400要求,違法數(shù)據(jù)接入滿足高新區(qū)交巡警支隊視頻綜合應用及共享平臺接入要求。2.14數(shù)據(jù)存儲配置的路口終端服務器應對路口各種抓拍單位前端產生的違法數(shù)據(jù)、過車數(shù)據(jù)及交通流量數(shù)據(jù)其存儲循環(huán)周期不低于30天。3、主要設備技術指標3.1AI超微光卡口-900萬采用1"GSCMOS,支持最大分辨率4096*2160;最低照度:彩色:0.005Lux(F1.2,AGCON,1/30快門),黑白:0.0025Lux(F1.2,AGCON,1/30快門);內置AI處理模塊,INT8算力不低于4TOPS;內嵌偏振鏡,晝夜成像清晰,視頻編碼:H.265/H.264/MJPEG;AI軟件定義:采用開放架構,支持快速集成智能算法或應用APP,智能算法或APP可以獨立升級;支持智能算法模塊動態(tài)加載,加載過程中,視頻業(yè)務不中斷;支持進行車流量、平均車速、車頭間距、車頭時距、車道空間占有率、車道時間占有率、車輛類型、車輛排隊長度、交通狀態(tài)等數(shù)據(jù)的采集功能;、支持壓線、違法變道、欠速、不按導向行駛、機占非、非占機、倒車、尾號限行、不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大彎小轉、占用公交車道、逆行、禁左轉禁右轉違法抓拍、黃網格違停、違法掉頭、壓停止線、左轉不禮讓直行、右轉不禮讓橫向直行、禁貨車通行等違法行車,平均捕獲率≥99%,平均準確率≥99%;支持前排人臉檢測功能,主駕駛員人臉摳圖率≥99%,副駕駛人臉摳圖率≥98%;支持AI人臉增強功能,開啟后可去除白天車窗反光和彩條紋;支持不低于12種車身顏色、21種車牌類型、5種車牌顏色的識別;支持識別34種機動車車型檢測,包括兩廂轎車、三廂轎車、轎跑、小型轎車、微型轎車、客車等;支持前排人員未系安全帶檢測功能;支持司機打電話功能;支持遮陽板檢測,主駕駛檢出率≥97%,副駕駛檢出率≥92%;支持年檢標、掛墜、紙巾盒、擺件等特征檢出功能;支持自動識別背光、運動速度、霧(雨)天、正常等場景,并能在<1s的時間內快速自適應調整相應的圖像參數(shù);支持不少于2個RJ45千兆以太網口,1個RS485接口,1路告警輸入/4路光耦開關量輸出/1路電磁繼電器輸出、1個音頻輸入、1個音頻輸出。3.2電警抓拍單元采用一體化設計,含智能攝像機(內置GPU分析芯片)、綜合控制模塊,高清鏡頭,防雷器、溫控護罩、電源適配器等;有效像素:900萬,1英寸彩色GS-CMOS圖像傳感器;覆蓋范圍:1-3車道;視頻幀率:1~50fps可調;鏡頭接口:C/CS鏡頭,自動光圈;視頻編碼格式:H.265、H.264;圖片編碼格式:JPEG具有加熱模塊,可感應到玻璃上的水汽,自動加熱;通信接口:2個100/1000M自適應RJ45接口,支持RS485接口通信;智能功能:內置車牌識別(含新能源)、車型識別、車身顏色、車輛子品牌識別、壓線、逆行、闖紅燈、不按導向行駛等多種違章檢測功能,同時支持摩托車檢測抓拍;信號燈增強:具備對信號燈顏色進行增強;具有5個485接口,6個232接口,其中包括4個485/232復用接口;GPS定位:具備GPS定位功能;支持平整度和后焦手動調整;本地存儲:實時視頻圖像、照片存儲策略均支持滿覆蓋及滿即停存儲方式,可通過界面進行配置;存儲容量最大支持512GB;視頻接入標準:GB/T28181;工作溫度:-45℃-90℃;工作濕度:10%~90%@40℃(無凝結)3.3LED補光燈1個燈覆蓋1車道,帶安裝支架或導軌;適用于交通攝像機的夜間視頻檢測、車輛抓拍、視頻錄像補光;平均功率:小于25W;光學性能:在距補光燈20米處,亮度等級20時光斑照度不得超過40lx;光學模式:頻閃,根據(jù)環(huán)境亮度變化自動點亮或熄滅,環(huán)境亮度閥值10檔可調;頻閃頻率:20、25、30、50、60、75、90、100、120Hz9檔可選;色溫6000K~6700K;頻閃信號輸出至LED燈板響應的時間≤45us;光通量:1800lm;工作溫度-40℃~+80℃;工作濕度:10%~95%@40℃(無凝結);防護等級:IP673.4AI超微光卡口多合一補光燈支持暖光LED頻閃、LED爆閃、白光氣體爆閃;回電時間:≤70ms;發(fā)光方式:頻閃、爆閃;閃光持續(xù)時間:<500us;高截止特性并兼容防眩設計;支持RS485參數(shù)調節(jié);工作環(huán)境溫度:-40℃~60℃;防護等級:≥IP653.5交通信號燈檢測器系統(tǒng)架構:微控制器架構;交流信號輸入接口:不低于16路;交通燈狀態(tài)指示:不低于16路;RS485輸出接口≥6個;+5VDC輸出接口≥1個;交通燈信號的檢測電壓范圍:AC140V~270V;支持撥碼開關設置波特率、地址和上傳模式;防護措施:壓電保護、光電隔離;功耗:≤5W;工作溫度:-30℃~+70℃3.6終端服務器系統(tǒng)架構:采用linux操作系統(tǒng),內存≥4GB;信號燈檢測功能:12路220V輸入接口,支持12路紅綠燈號檢測功能;電源輸出控制:支持4路220V輸出,并支持遠程控制;智能電源板:≥4個4-20mA模擬量接口,≥1路強電輸入接口、≥4路220V輸出接口,可同時顯示工作狀態(tài)等信息;光纖傳輸板:光纖接口≥4個SFP;控制板接口:千兆網口(支持雙網段IP)≥16個,RS232≥2個,RS485≥2個,HDMI≥1個,USB3.0≥2個;存儲功能:硬盤SATA接口≥4個,內置16T存儲空間,可實現(xiàn)對通行車輛的信息(記錄和圖片)存儲;外部接口:4個SFP光纖接口(含4個指示燈);終端接入性能:可添加≥12路IP攝像機(單路碼率10M)進行錄像與圖片的實時預覽和存儲;圖片功能:具備圖片合成,圖片OSD疊加,圖片防篡改功能;狀態(tài)監(jiān)測:具備接入的前端設備的工作狀態(tài)、工作時間等信息,并具有機柜門狀態(tài)實時顯示與查詢功能;遠程功能:具備遠程數(shù)據(jù)查詢、遠程登錄配置管理、遠程軟件升級;校時功能:NTP校時;電源:AC220V(配置2塊8T監(jiān)控級硬盤,前端圖像有效存儲時間不小于60天)3.7智慧機箱機箱尺寸:1450mm*620mm*630mm。機箱材質:具備防破壞、防振、防塵、防水、防潮、防高溫、防銹蝕、防雷擊功能;帶有電源插座和空氣開關,機箱座的固定機箱螺絲采用不銹鋼螺絲;機箱表面采用噴塑工藝處理,鎖具、門軸堅實牢固,使用壽命在十年以上;機箱門開啟角度大于120°,板材厚度不小于2.0毫米,并具有防鼠功能。智慧機箱:利用物聯(lián)網和邊緣計算技術對路口機柜進行智能化改造,感知到的智能化信息采用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技術的平臺端進行融合分析,提供智能化運維服務。可以為設備、系統(tǒng)賦予更多功能,例如智能門鎖、遠程攝像抓拍、開關門監(jiān)測等。智能門鎖:包括電子門鎖和電子鑰匙。具備:APP一鍵開鎖、電子開鎖(斷電時可采用電子鑰匙開鎖)、平臺開鎖;智能抓拍:包含攝像頭和門磁傳感器。對信號機開關門狀態(tài)進行實時檢測,柜門打開時攝像頭進行智能抓拍,并回傳至管理平臺;路口探針:綜合感知單元,實現(xiàn)數(shù)據(jù)交互以及機柜信息獲取,并且能夠接收指令對信號機機箱進行遠程開門,提供對外數(shù)據(jù)接口,實現(xiàn)與管理平臺的信息連接。(施工是電警智慧機箱尺寸需按實際使用的交通信號機機箱尺寸安裝)。3.8AI軟件定義電警攝像機-900萬采用1"GSCMOS,支持最大分辨率4096*2160;最低照度:彩色:0.005Lux(F1.2,AGCON,1/30快門),黑白:0.0025Lux(F1.2,AGCON,1/30快門)內置AI處理模塊,INT8算力不低于2TOPS;內嵌偏振鏡,晝夜成像清晰,視頻編碼:H.265/H.264/MJPEG;AI軟件定義:采用開放架構,支持快速集成第三方智能算法或應用APP,第三方智能算法或APP可以獨立升級;支持智能算法動態(tài)加載,加載過程中,視頻業(yè)務不中斷;支持進行車流量、平均車速、車頭間距、車頭時距、車道空間占有率、車道時間占有率、車輛類型、車輛排隊長度、交通狀態(tài)等數(shù)據(jù)的采集功能。支持壓線、違法變道、欠速、不按導向行駛、機占非、非占機、倒車、尾號限行、不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大彎小轉、占用公交車道、逆行、禁左轉禁右轉、禁直、禁掉頭違法抓拍、黃網格違停、違法掉頭、壓停止線、左轉不禮讓直行、右轉不禮讓橫向直行、右轉不禮讓直行行人、禁貨車通行等違法行車,平均捕獲率≥99%,平均準確率≥99%;支持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抓拍功能,捕獲率≥99%,準確率≥99%。支持人行道通行未減速抓拍功能;支持前排人臉檢測功能,主駕駛員人臉摳圖率≥99%,副駕駛人臉摳圖率≥98%;支持不低于12種車身顏色、21種車牌類型、5種車牌顏色的識別;支持識別24種機動車車型檢測,包括兩廂轎車、三廂轎車、轎跑、小型轎車、微型轎車、客車等;支持前排人員未系安全帶檢測功能;支持司機打電話檢測功能;支持遮陽板檢測,主駕駛檢出率≥97%,副駕駛檢出率≥92%;支持年檢標、掛墜、紙巾盒、擺件等特征檢出功能;支持自動識別背光、運動速度、霧(雨)天、正常等場景,并能在<1s的時間內快速自適應調整相應的圖像參數(shù);支持不少于2個RJ45千兆以太網口、1個RS485接口,1路告警輸入/4路光耦開關量輸出/1路電磁繼電器輸出、1個音頻輸入、1個音頻輸出;3.9電警LED補光燈峰值功率:≤120W、平均功率:≤35W、工作方式:電平量、RS485、補光距離:16-25m、工作溫度:不低于-40℃~+60℃、防護等級:≥IP65、補光范圍:單車道3.10ITS雷達工作頻率:77GHz、測距范圍:0.2~250m(>70m為長距,<70m為短距)、水平波束寬度:長距±9°,短距±60°、垂直波束寬度:長距14°,短距20°、監(jiān)控車道:≥10,目標檢測數(shù)量:≥128、測量精度:±0.4m(長距),±0.1m(短距)、速度范圍:-400km/h~﹢200km/h,速度分辨率:0.37km/h,速度精度:±0.1km/h、目標捕獲率:縱向目標捕獲率≥98%(機動車)、縱向目標軌跡跟蹤準確性≥95%、目標檢測:目標分類(大車、小車)≥90%、工作溫度:-40℃~+85℃、接口支持:RJ45/RS4853.10智能管理終端嵌入式一體化設計;支持不少于16路高清圖片,16路高清實時錄像;大容量存儲,最大支持4個3.5”/2.5”硬盤;內置不少于16個100M交換網口;支持LCD顯示屏;支持VGA接口、HDMI接口、CVBS接口;支持GPS/BDS校時、區(qū)間測速功能;支持在圖片上疊加車牌、車道、時間、地點等字符信息;支持對多張圖片進行合成;支持圖片的存儲、檢索、查看、導出、上傳、去重等處理;支持數(shù)據(jù)斷點續(xù)傳;全機身散熱,內部無風扇,工作溫-40℃~70℃3.11邊緣計算AI主機處理器:支持64位至少4核ARM高性能處理器,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tǒng);內存:采用DDR4內存,配置不低于8GB;系統(tǒng)盤:內置不低于32GB的EMMC,數(shù)據(jù)盤:支持2個SATA3.0接口的企業(yè)級硬盤,單個硬盤容量10TB;內置AI加速處理模塊,算力不小于32Tops,支持16路1080p@4Mbps并發(fā)解析;視頻編碼:支持H.265/H.264/MJPEG;支持緩存補錄技術,保證視頻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支持前端數(shù)字水印及被篡改后產生告警;支持端云協(xié)同,云上算法模型可以直接下發(fā),實現(xiàn)算法統(tǒng)一管理、升級、替換;支持第三方算法以算法插件形式接入,并支持算法插件的管理;支持為第三方應用軟件提供容器化部署;支持不小于8路視頻、4路雷達融合,支持實時呈現(xiàn)路口車輛,展示車輛行駛姿態(tài);配合前端雷達、攝像機可實現(xiàn)雷視擬合功能,雷視擬合后的車輛軌跡跟蹤準確率不低于95%;支持視頻中目標軌跡與雷達探測的目標軌跡在分布式部署場景中進行擬合功能;支持實時車輛屬性識別、車牌識別、速度、位置、行駛姿態(tài)識別;支持不少于4*GESFP光口,8*GERJ45,1個HDMI2.0接口,1個USB2.0+1個USB3.0接口、1路音頻輸入接口、1路音頻輸出接口、1路RS232接口、2路RS485接口、4路輸入+4路輸出告警接口;工作溫度:-40℃~70℃九、交通視頻監(jiān)控設計電視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可實時采集各重要交通路段、交通路口的車輛通行情況及人員流動情況的圖像,并通過通訊網絡傳送至指揮中心,以在指揮中心的電視墻、監(jiān)視器及與網絡相連的計算機上進行查看,操作員可對各種圖像進行切換、抓拍,對前端攝像機進行控制,對發(fā)現(xiàn)的違規(guī)現(xiàn)象進行抓拍。為交通違章、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和治安事件等做出準確判斷提供依據(jù),便于指揮人員及時調整交通控制方案,疏導交通,并快速處理交通違章及交通事故。1、系統(tǒng)結構交通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要由前端設備、傳輸設備和監(jiān)控中心三部分組成,本次設計僅包含前端設備。(1)前端設備前端設備的功能是接收來自監(jiān)控中心的控制指令,實時準確地采集監(jiān)控中心所需要的視頻信號。前端設備應根據(jù)實際的應用環(huán)境選擇一體化高清彩色攝像機,具有一體化光學變焦鏡頭,自動白平衡功能,支持手動和自動光圈、聚焦、快門和增益控制。監(jiān)控點位可以加裝云臺,可以實現(xiàn)270度-360度全景攝像功能,并在前端安裝高清視頻編碼器設備,把高清視頻圖像壓縮編碼發(fā)送到傳輸網絡,以適應較長距離傳輸后對視頻圖像質量的要求。(2)傳輸設備傳輸設備完成視頻信號的上行傳送和控制指令的下行傳輸。根據(jù)現(xiàn)有通信技術的發(fā)展,選擇光纖傳輸作為主要傳輸手段,實現(xiàn)視頻信號、數(shù)據(jù)和控制信號的共網傳輸,傳輸設備為每個前端監(jiān)控點提供快速以太網接口,有效傳輸帶寬不小于20Mbps。(3)監(jiān)控中心監(jiān)控中心作為整個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集中處理各路視頻信號并下發(fā)控制指令。監(jiān)控中心系統(tǒng)一般布置在交通指揮中心,由視頻管理服務器、WEB服務器、存儲管理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網絡存儲服務器、高清視頻解碼器、綜合監(jiān)控客戶端軟件組成,顯示設備為拼接組合大屏幕。2、主要設備技術指標2.1全景高清攝像機采用一體化設計,全密封內部工作環(huán)境;包含攝像機、高清鏡頭、室外防護罩、LED下掛燈、風扇、相機內置防雷模塊、電源適配器、安裝萬向節(jié)等,有效像素:≥400W,分辨率:2688×1520,幀率:25fps,感光器件:1/1.8"CMOS,鏡頭:C/CS鏡頭,自動光圈,11~40mm變焦鏡頭;照度:彩色:0.001Lux,黑白:0.0001Lux;視頻壓縮標準:H.264/H.265/MJPEG,圖像輸出格式:JPEG,輸出:電平量信號,通訊接口:1個RJ4510M/100M/1000M自適應網口,1個RS485接口,1個RS232接口,外部接口:4路IO輸入接口,3對IO輸出接口(可以作為報警輸出,補光燈光燈控制接口),同步電源接口SYNC,工作電壓:100VAC~240VAC;防護等級:≥IP66;電源:AC220V2.2硬盤錄像機接入路數(shù):≥8路網絡攝像機;接入帶寬:≥128M,轉發(fā)性能:≥256M;視頻輸出口:VGA、HDMI各1個,支持異源輸出,HDMI支持4K;盤位:≥2個,SATA3接口,最大支持6T硬盤;回放性能:≥同時回放8路1080P;通訊接口:2個千兆網口,1個USB2.0,1個USB3.0;報警接口:4路報警輸入,1路報警輸出;設備類型:1U標準機架式;其他功能:智能檢索、濃縮播放、車牌檢索、人臉檢索、熱度圖、客流量統(tǒng)計(配置2塊8T監(jiān)控級硬盤,前端圖像有效存儲時間不小于60天)十、道路施工要點1、水泥混凝土底基層、基層道路基層、底基層采用C20水泥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基層)鋪筑,需保證新鋪混凝土板最小板寬不小于1m?;鶎踊炷良暗谆鶎踊炷翉澙瓘姸葮藴手挡恍∮?.0Mpa。1.1、質量標準水泥混凝土板面平整,邊角整齊,無裂縫,不得有脫皮、積水、蜂窩、麻面等現(xiàn)象,伸縮縫必須垂直,貫通,線直彎順,灌縫飽滿、密實,縫內無雜物。板厚度(mm):±5相鄰板高差(mm):≤2中線高程(mm):±10中線偏位(mm):≤20mm寬度(mm):0,-20橫坡度(%):±0.25順直度(mm):縱縫≤10;橫縫≤101.2、材料要求水泥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不得現(xiàn)場攪拌水泥混凝土,其原材料及混合料的質量要求、生產及運輸應符合《預拌混凝土國家標準》(GBT14902-2012)及重慶市現(xiàn)行規(guī)范的規(guī)定?;炷镣饧觿└黜椥阅艿臋z驗方法應符合現(xiàn)行《混凝土外加劑》(GB8076)的規(guī)定。1.3、水泥混凝土基層頂面刻槽為防止瀝青混凝土層與水泥混凝土基層間產生相對位移,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需在水泥混凝土基層表面采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溝槽,間隔12~25cm,寬度3~5mm,深度3~4mm,水泥混凝土基層抗壓強度達到40%后可開始硬刻槽,切記刻槽后隨即將路面沖洗干凈,并恢復路面的養(yǎng)生。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層施工未盡事宜請參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JTGF30-2014)。1.4、水泥混凝土基層上鋪裝瀝青面層前的施工處理水泥混凝土基層必須符合平整、粗糙、整潔的要求,鋪筑瀝青層前必須確保混凝土完全干燥,嚴禁在潮濕條件下鋪設防水粘結層及攤鋪瀝青混合料,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施工或使用過程中遇熱變成水汽使防水粘結層產生鼓包。本次設計中采用滿鋪玻璃纖維格柵,貼于新舊路面基層銜接處,防止路面反射裂縫。玻璃纖維格柵技術指標應滿足下表要求。玻璃纖維格柵要求技術指標技術要求原材料無堿玻璃纖維,堿金屬氧化物含量應不大于0.8%網孔形狀與尺寸矩形,孔徑宜為其上鋪筑的瀝青面層材料最大粒徑的0.5~1.0倍極限抗拉強度≥50KN/m極限伸長率≤4%熱老化后斷裂強度經170℃、1h熱處理后,其經向和緯向拉伸斷裂強度應不小于原強度的90%玻纖格柵確需搭接時,短邊搭接長度不宜大于20cm,并根據(jù)攤鋪方向,將后一端壓在前一端部之下,搭接處采用固定器固定;長邊搭接長度不宜大于10cm,搭接處可采用尼龍繩或鐵絲綁扎固定,固定點間距不超過1m。2、瀝青混凝土面層水泥混凝土基層驗收合格后方可鋪筑瀝青混凝土面層。瀝青面層施工前1~2d內,應清理基層頂面,徹底清除基層頂面養(yǎng)生期間的覆蓋物,并采用人工清掃、小型清掃車、空壓機以及灑水沖刷等方式將基層表面的浮漿清理干凈,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基層表面達到無浮塵、無松動狀態(tài)。 2)清理出小坑槽時,不得用原有基層材料找補。3)清理出較大范圍松散時,應重新評定基層質量,必要時宜返工處理。路面面層分為三層,上面層采用瀝青混凝土SMA-13,厚4cm;中面層采用改性瀝青混凝土AC-20C(摻抗車轍劑),厚5m;下面層采用瀝青混凝土AC-25C,厚7cm。瀝青路面技術指標項目目標值測試方法抗滑性能橫向力系數(shù)SFC60不小于54、構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T0965、T0961、T0963高溫穩(wěn)定性改性AC-20C(摻抗車轍劑)動穩(wěn)定度≥4800次/mmAC-25C動穩(wěn)定度≥1000次/mm水穩(wěn)性改性SMA-13浸水馬歇爾試驗殘留穩(wěn)定度≥80%T0709、T0729凍融劈裂試驗劈裂強度比≥80%于改性AC-20C(摻抗車轍劑)浸水馬歇爾試驗殘留穩(wěn)定度≥85%凍融劈裂試驗劈裂強度比≥80%于AC-25C浸水馬歇爾試驗殘留穩(wěn)定度≥80%凍融劈裂試驗劈裂強度比≥75%于抗裂性能改性AC-20C(摻抗車轍劑)極限破壞應變≥2500T0715AC-25C極限破壞應變≥20002.1、質量標準壓實度:≥98%;平整度:標準差σ(mm):≤1.5最大間隙Δh(mm):≤3厚度(mm):+10,-5中線高程(mm):±15中線偏位(mm):≤20mm橫坡:±0.3%且不反坡井框與路面高差(mm):≤4滲水系數(shù)(ml/min):≤2002.2、材料要求(1)道路石油瀝青采用A級70號瀝青,其質量應符合《重慶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DBJ50/T-078-2016表6.3.1-1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2)瀝青層用粗集料粗必須潔凈、干燥、表面粗糙,質量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瀝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質量技術要求序號項目技術指標上面層其他層1石料壓碎值,不大于(%)26282洛杉磯磨耗損失,不大于(%)28303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t/m3)2.62.54吸水率,不大于(%)2.03.05堅固性,不大于(%)12126針片狀顆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徑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徑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7水洗法小于0.075mm顆粒含量,不大于(%)118軟石含量,不大于(%)359磨光值PSV,不小于(%)42-10與瀝青的粘附性不小于(級)54(3)瀝青路面的細集料包括天然砂、機制砂、石屑。細集料必須由具有生產許可證的采石場、采砂場生產。細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shù)念w粒級配,其質量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瀝青混合料用細集料質量要求序號項目技術指標1表觀相對密度,不小于(t/m3)2.52堅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3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4砂當量,不小于(%)605亞甲藍值,不大于(g/kg)256棱角性(流動時間),不小于(s)30(4)改性劑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中的第I類SBS類改性劑,或第III類改性劑如高效溫拌瀝青改性劑STK。聚合物改性瀝青技術要求如下表。聚合物改性瀝青技術要求指標SBS類(I類)EVA、PE類(III類)試驗方法I-CI-DIII-CIII-D針入度(25℃,100g,5s)(0.1mm)60~8030~6040~6030~40T0604針入度指數(shù)PI,不小于-0.40-0.6-0.4T0604延度5℃,5cm/min,不小于(cm)3020—T0605軟化點TR&B,不小于(℃)55605660T0606運動粘度135℃,不大于(Pa.s)3T0625,T0619閃點℃,不小于(℃)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彈性恢復25℃,不小于(%)6575—T0662粘韌性,不小于(N·m)——T0624韌性,不小于(N·m)——T0624貯存穩(wěn)定性離析,48h軟化點差,不大于(%)2.5無改性劑明顯析出、凝聚T0661TFOF(或RTFOT)后殘留物質量變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針入度比25℃,不小于(%)60655860T0604延度5℃,不小于(cm)2015—T0605(5)填料瀝青混合料的礦粉必須采用石灰?guī)r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原石料中的泥土雜質應除凈。礦粉應干燥、潔凈,能自由地從礦粉倉流出,其質量應符合下表要求。瀝青混合料用礦粉質量要求序號項目技術指標1表觀密度,不小于(t/m3)2.52含水量,不大于(%)13粒度范圍,<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4外觀無團粒結塊5親水系數(shù)<16塑性指數(shù)<47加熱安定性實測記錄(6)纖維穩(wěn)定劑為了確保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瀝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及使用壽命,在SMA瀝青混合料上面層中加入纖維穩(wěn)定劑材料,可選用木質素纖維、礦物纖維等。采用木質素纖維,質量應符合下表要求,摻加比例不宜低于0.3%(瀝青混合料總量的質量百分率)。木質素纖維技術要求序號項目指標試驗方法1纖維長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顯微鏡觀測2灰分含量(%)18±5高溫590℃~600℃燃燒后測定殘留物3pH值7.5±1.0水溶液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4吸油率,不小于纖維質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篩上經振敲后稱量5含水率(以質量度),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冷卻衡量礦物纖維宜采用玄武巖等礦石制造,不宜直接使用石棉纖維。(7)抗車轍劑為了提高瀝青混凝土的抗車轍性能,在AC-20C改性瀝青混凝土中面層中添加抗車轍劑??管囖H劑的摻量約為瀝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噸混合料摻加4Kg,抗車轍劑應符合下表要求??管囖H劑性能指標要求檢測項目單位指標密度g/cm30.9~1.1熔體質量流動速率(190℃,2.16kg)g/10min≥0.3吸水率%≤0.52.3、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上、中、下面層的瀝青混合料選擇以下礦料級配:SMA-13、AC-20C,AC-25C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應符合下表的級配范圍。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范圍級配類型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比(%)31.526.519.016.05AC-25C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56SMA-13---10090~10050~7520~34級配類型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比(%)2.30.150.075AC-25C16~4212~338~245~174~133~7AC-20C16~4412~338~245~174~133~7SMA-1315~2614~2412~2010~169~158~12經馬歇爾試驗配合比設計確定的密級配瀝青混凝土混合料應符合下表技術標準。熱拌密級配瀝青混合料馬歇爾試驗技術要求序號試驗指標技術要求1擊實次數(shù)(雙面)次752空隙率(%)4~63穩(wěn)定度,不小于(KN)84流值(mm)1.5~45瀝青飽和度VFA(%)55~70SMA混合料應符合下表技術標準。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質量技術要求序號試驗指標技術指標1馬歇爾試件尺寸(mm)Φ101.6mm×63.5mm2馬歇爾試件擊實次數(shù)兩面擊實50次3空隙率(%)3~44礦料間隙率,不小于(%)17.05粗集料骨架間隙率,不大于VCADRC6瀝青飽和度VFA(%)75~857穩(wěn)定度,不小于(KN)6.08謝倫堡瀝青析漏實施的結合料損失,不大于(%)0.19肯塔堡飛散試驗或浸水飛散試驗的混合料損失,不大于(%)15瀝青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各種使用性能檢驗。不符合要求的瀝青混合料,必須更換材料或重新進行配合比試驗。(1)必須在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下進行車轍試驗。(2)必須在規(guī)定的試驗條件下進行浸水馬歇爾試驗和凍融劈裂試驗,檢驗瀝青混合料的水穩(wěn)定性,達不到要求時須采取抗剝落措施,調整最佳瀝青用量后再次試驗。(3)宜對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在溫度-10℃、加載速率50mm/min的條件下進行彎曲試驗,測定破壞強度、破壞應變、破壞勁度模量,并根據(jù)應力應變曲線的形狀,綜合評價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能。(4)宜利用輪碾機成型的車轍試驗試件,脫模架起進行滲水試驗。(5)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未盡事宜請參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2.4、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及壓實瀝青混合料應采用瀝青攤鋪機攤鋪,在噴灑有粘層油的路面上鋪筑改性瀝青混合料或SMA時,宜使用履帶式攤鋪機。攤鋪機必須緩慢、均勻、連續(xù)不間斷地攤鋪,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以提高平整度,減少混合料的離析。瀝青混凝土的壓實層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瀝青路面的施工必須接縫緊密,連接平順,不得產生明顯的接縫離析。上、下層的縱縫應錯開150mm(熱接縫)或300~400mm(冷接縫)以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m以上。表面層橫向接縫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以下各層可采用自然碾壓的斜接縫,斜接縫的搭接長度與層厚有關,宜為0.4~0.8m。搭接處應灑少量瀝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顆粒應予剔除,并補上細料,搭接平整,充分壓實。平接縫宜趁尚未冷透時用鑿巖機或人工垂直創(chuàng)除端部層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縫成直角連接。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要求工序控制溫度(℃)瀝青加熱溫度155~165礦料加熱溫度間隙式拌和機集料加熱溫度比瀝青溫度高10~30連續(xù)式拌和機礦料加熱溫度比瀝青溫度高5~10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145~165混合料貯料倉貯存溫度貯料過程中溫度降低不超過10混合料廢棄溫度,高于195運輸?shù)浆F(xiàn)場溫度,不低于145混合料攤鋪溫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低溫施工150開始碾壓的混合料內部溫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0低溫施工145碾壓終了的表面溫度,不低于鋼輪壓路機70輪胎壓路機80振動壓路機70開放交通的路表溫度,不高于50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施工溫度應在上表基礎上按纖維品種和數(shù)量、礦料用量的基礎上適當提高,通過實驗決定。鋪筑好的瀝青層應嚴格控制交通,做好保護,保持整潔,不得造成污染,嚴禁在瀝青層上堆放施工產生的土或雜物,嚴禁在已鋪瀝青層上制作水泥砂漿。未盡事宜,請嚴格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執(zhí)行。2.5、新舊瀝青路面搭接1)玻纖格柵本次設計采用滿鋪玻璃纖維格柵,貼于新舊路面基層上,防止路面反射裂縫。玻璃纖維格柵技術指標同上。2)貼縫膠對于新舊瀝青層接縫處采用厚2mm普通型貼縫膠,寬度與瀝青結構層厚度一致。貼縫膠外觀平整、色澤均勻、潔凈、無污染,不應有破洞、跳花、起毛、破損等,貼縫膠應卷緊卷齊,不應有缺邊、掉角現(xiàn)象,隔離膜與下涂層黏結良好,無破損。貼縫膠性能指標性能指標技術要求錐入度(0.1mm)≥30軟化點(℃)≥75轉彎翹曲度(%)≤50碾壓后的厚度(mm)≤2.7黏結強度a(Mpa)≥0.2-10℃低溫柔性φ30mm,無裂紋-10℃低溫拉伸量b(mm)≥5a黏結強度試驗中,當試件出現(xiàn)貼縫膠材料自身破壞時,不計算黏結強度,視為通過。當試件出現(xiàn)界面黏結破壞時,按表中技術要求評價。3)抗裂貼瀝青中、上面層鋪筑前應在新舊瀝青層接縫處鋪設聚合物改性瀝青抗裂貼,寬320mm,厚2mm??沽奄N應卷緊卷平,端面不應超過10mm,底面應平整,不應有氣泡、裂紋、孔洞和突起現(xiàn)象,在相應的工作溫度范圍內不應有裂紋或黏結。胎基應浸透,不應有未被浸漬處,隔離膜與下涂層黏結良好,無破損??沽奄N性能指標項目技術要求拉伸性能最大拉力(N/50mm)≥1400最大拉力時延伸率(%)1.0~10.0熱老化最大拉力保持率(%)≥70最大拉力時延伸率保持率(%)≥75質量損失率(%)±2.0尺寸變化率(%)±2.0低溫柔性-10℃無裂紋不透水性30min,0.3MPa不透水3、抗滑薄層對公交停車港位置鋪設環(huán)氧薄層(紅色)加以區(qū)分,厚度控制在5mm左右。各類材料進場時每批量應附有化學成分、物理、力學指標合格的檢驗證明。3.1、質量標準外觀: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明顯輪跡、裂縫、推擠等缺陷;目測:平整度:σ≤2.5mm;3m直尺最大間隙△h(mm)≤5;3.2、材料要求路面防滑涂料通用理化性能序號項目高防滑型技術要求1涂膜外觀干燥成型后,顏色、骨料分布應均勻,無裂紋、骨料顆粒脫落等現(xiàn)象2耐水性在水中浸24h應無異?,F(xiàn)象3耐堿性在氫氧化鈣飽和溶液中浸24h無異?,F(xiàn)象4涂層低溫抗裂性-10℃保持4h,室溫放置4h為一個循環(huán),連續(xù)做三個循環(huán)后應無裂紋5抗滑性,BPN值≥706人工加速耐侯性經人工加速老化試驗后,試板涂層不產生龜裂、剝落;允許輕微粉化和變色所選的石料必須干凈無雜物。防滑骨料理化性能要求序號項目技術要求1莫氏硬度≥62骨料粒徑(mm)≤4未盡事宜請參照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路面防滑涂料》JT/T712的規(guī)定。4、人行道及附屬工程4.1、路緣石、花帶石(1)質量標準路緣石外露面平整、清潔,無貫穿裂紋、分層、色差、雜色不明顯。安裝穩(wěn)固,縫寬均勻一致,灌縫飽滿,填縫密實,勾抹光潔,縫色與路緣石無明顯不協(xié)調色差。路緣石安砌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m)點數(shù)直順度(mm)≤5201小線量取最大值相鄰塊高差(mm)≤3201鋼板尺和塞尺量與人行道塊頂面高差(mm)≤5201鋼尺量縫寬(mm)±2201鋼尺量頂面高程(mm)±10201水準儀測量垂直度(mm)≤3201垂線測量(2)材料要求路緣石、花帶石采用花崗石標準塊,并應提供產品強度、規(guī)格尺寸等技術資料及產品合格證,還應有進場驗收記錄。選用的石材強度不小于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