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舌苗種培育_第1頁
西施舌苗種培育_第2頁
西施舌苗種培育_第3頁
西施舌苗種培育_第4頁
西施舌苗種培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水貝類

增養(yǎng)殖技術

學生作品:楊瑞曉、王璐璐、修瑋01西施舌養(yǎng)殖PartOne苗種培育親貝的選擇西施舌的性別與大小有關(1-2)齡的西施舌多數(shù)呈雄性,生物學最小型為體長4.65cm,體高3.7cm,(3-4)齡西施舌雌性略占多數(shù)。人工繁殖用的親貝,應該選擇殼薄,殼表米黃色,生長在潮下帶(4-5)m的水深,(3-4)齡的野生西施舌。親貝培育親貝池底鋪厚度為15cm,粒級直徑為(0.1~0.5)mm的純沙。飼養(yǎng)密度在(8~10)只/m2,水深(50~120)cm,鹽度16%~24%。每天在上午8:00和下午14:00各投三角褐指藻或角毛藻(5~7.5)*104個/ml.pH7.8~8.6,溶解氧4mg/L以上。在溫度26攝氏度~27攝氏度,經(jīng)過(20~25)d,性腺已經(jīng)成熟,可以用于誘導產卵。誘導產卵

西施舌的卵子和卵生型的牡蠣一樣,只性腺成熟用解剖取得的卵、精即可進行人工受授精.

目前常用的人工授精方法主要有:(1)陰干加流水刺激,陰干2小時,流水刺激(2-3)小時,間隔一小時后再進行流水刺激,多次反復可促使西施舌排放精卵。(2)陰干加升溫刺激,一小時升溫3-4攝氏度,然后更換常溫海水,間隔一小時后在升溫,反復刺激可促使西施舌排放精卵(3)氨水(海水溶液)誘導(0.0075-0.3)當量濃度的氨海水浸泡(15-20)分鐘,可促使西施舌排精誘導雌性西施舌產卵。經(jīng)過(25-50)min后雌雄可全部排放完畢。幼蟲培育(1)培育密度在室內培育的結果表明,成活率隨著放養(yǎng)密度的增大而減小。一般在生產上,放養(yǎng)密度為2個每毫升(2)餌料種類及其投餌量湛江叉鞭金藻是西施舌幼蟲的良好食物。直線鉸合幼蟲培養(yǎng)密度在(1-2)只/ml時,投放湛江金鞭藻的密度為12*104個/ml大部分幼體超過130um時投放湛江金鞭藻45*104個/ml加扁藻(0.3-0.4)*104/ml初期貝投餌量為湛江叉鞭金藻(8-10)*104個加扁藻(0.3-0.4)*104個。受精孵化(1)受精及受精卵的處理用解剖取卵法進行人工受精,雄雌親貝用量的比例是4:1——5:1,采用誘導方法產卵是,當看到雄性排精時,先把他移出來。因為自行排放的精子相當活潑,一個卵子周圍有3-5個精子即可,多余的精子會產生卵膜溶泡素,反而給胚胎發(fā)育造成不良的影響。當多數(shù)受精卵出現(xiàn)第一極體時,采用沉淀法排出上、中層的海水,除去多余的精子及親貝排放的體腔液。經(jīng)過4-5次洗滌,并使用受精卵保持懸浮狀態(tài),孵化率可達95%以上。(2)受精卵的孵化

水溫在22℃~28℃,受精卵經(jīng)過6-8小時,就發(fā)育成擔輪幼蟲。擔輪幼蟲具有明顯的趨光性,成群成束地趨向光亮的表層四周。把擔輪幼蟲移到大的水缸或水塘,加入過濾海水,使擔輪幼蟲的密度為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