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程機械_第1頁
爆破工程機械_第2頁
爆破工程機械_第3頁
爆破工程機械_第4頁
爆破工程機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yè)國家教學資源庫爆破工程石方爆破施工有炮孔位置的選擇、鑿孔、裝藥、引爆和清方等工序。炮孔位置選擇鑿孔裝藥引爆清方炮孔位置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炮孔的位置、方向和深度都會直接影響爆破效果。選擇孔位時應注意巖石的結構,避免在層理和裂縫處鑿孔,以免藥包爆炸時氣體由裂縫中泄出,使爆破效果降低或完全失效。炮孔應選在臨空面較多的方位圖a),或者有意改造地形,使第一次爆破后,為第二次爆破創(chuàng)造較多的臨空面圖b)。位置、方向深度層理裂縫處圖a)圖b)臨空面抵抗線過大,爆破后會使巖塊過大,且容易殘留炮根;抵抗線過小會導致巖石飛散和炸藥的消耗量增加;一般為梯段高度的(70%~80%)。炮根梯段高度的(70%~80%)采用臺階式爆破時,炮孔的深度,應使爆破后的地面盡量與原地面平齊。較硬的巖石易留炮根,因此炮眼的深度應大于巖層厚度。軟巖石可小于臺階高度,一般是:堅石:L=(1.0~1.15)H;次堅石:L=(0.85~0.95)H;軟石:L=(0.7~0.9)H。堅石:L=(1.0~1.15)H次堅石:L=(0.85~0.95)H軟石:L=(0.7~0.9)H兩孔之間的距離為孔距a,它的大小與起爆方法和最小抵抗線有關?;鸹ㄆ鸨瑫r:a=(1.4~2.0)W;電力起爆時:a=(0.8~2.3)W采用多排炮孔時,炮孔應按梅花形交錯布置。兩排炮孔之間的行距b≈0.86a。a火花起爆時:a=(1.4~2.0)W電力起爆時:a=(0.8~2.3)W梅花形b≈0.86a選孔工作完成后,即可進行鑿孔。鑿孔的技術要求與采用的爆破方法有關。目前使用的有淺孔爆破和深孔爆破兩種。淺孔爆破深孔爆破一般爆破的巖石數(shù)量不大,孔徑在75mm以下,孔深不超過5m。多用手提式鑿巖機鑿孔??壮梢恍谢蚨嘈衅叫信帕?,可用電力或速燃引爆使各藥包同時爆炸。這種爆破適用于工程量不大的路塹開挖,以及采石工程對大塊巖石的再爆破等。其用藥量多按炮孔深度和巖石性質而定。一般裝藥深度為孔深的1/3~1/2。75mm5m手提式鑿巖機鑿孔一行多行平行電力速燃引爆1/3~1/2氣腿式鑿巖機手提式鑿巖機對孔深大于5m,孔徑大于75mm的炮孔進行爆破時,通稱為深孔爆破。鉆鑿大型炮孔多采用沖擊式鉆機。因一次爆破的石方量大,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如果有適當?shù)难b運機械配合,則可以實現(xiàn)全面機械化快速施工,是今后石方開挖的發(fā)展方向。5m氣腿式鑿巖機手提式鑿巖機75mm沖擊式鉆機就是把炸藥按照施工要求裝入鑿好的藥孔內(nèi)。裝藥的方式根據(jù)爆破方法和施工要求不同而各異。炸藥完全裝在炮孔的底部,這種方式對于工作面較高的巖石,崩落效果較好,但不能保證巖石均勻破碎。炸藥沿孔的高度分散裝置,這種方式可以使巖石均勻破碎,適用于高作業(yè)面的開挖段。它是在炮孔的底部制成葫蘆形的儲藥室,以增大裝藥量。這種方式適用于巖石量大而集中的石方施工。葫蘆形藥包裝在豎井或平峒底部的特制的儲藥室內(nèi)。平峒底部藥孔堵塞一般可用干砂、滑石粉、粘土和碎石等。堵塞物的搗實,忌用鐵棒,一般用木制或黃銅棒。棒的直徑為炮孔直徑的0.75倍,下端稍粗,約為炮孔直徑的0.9倍。在棒的下端開有供導火索穿過的縱向導槽。干砂、滑石粉、粘土和碎石木制或黃銅棒0.750.9引爆是利用起爆炸藥制成的雷管,將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