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種微生物遺傳育種(與“基因”有關的文檔共65張)_第1頁
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種微生物遺傳育種(與“基因”有關的文檔共65張)_第2頁
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種微生物遺傳育種(與“基因”有關的文檔共65張)_第3頁
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種微生物遺傳育種(與“基因”有關的文檔共65張)_第4頁
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種微生物遺傳育種(與“基因”有關的文檔共65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基因工程育種微生物遺傳育種第一頁,共65頁。2奠定基因工程的三項關鍵技術DNA的特異切割

Smith和Nathans獲1978年諾貝爾醫(yī)學獎DNA的分子克隆

Berg(1972)將猴病毒SV40DNA與λ噬菌體基因融合,成功構建重組DNA;

Cohen和Boyer(1973)將質粒pSC101與R的tetrkmr基因融合,并將重組DNA轉化E.coli,首次實現(xiàn)了DNA的分子克隆。DNA的快速測序

Sanger(1975)的酶法、Gilbert(1977)的化學法DNA快速測序技術

1980年諾貝爾化學獎:Berg,Gilbert,Sanger第二頁,共65頁。3分離或合成基因;通過體外重組將基因插入載體;將重組DNA導入細胞;擴增克隆的基因;篩選重組體克??;對克隆的基因進行鑒定或測序;控制外源基因的表達;得到基因產物或轉基因動物、轉基因植物基因工程操作的主要步驟第三頁,共65頁。4第一節(jié)基因克隆的酶學基礎一、限制性核酸內切酶restrictiveendonuclease核酸酶:通過切割相鄰的兩個核苷酸殘基之間的磷酸二酯鍵,從而導致核酸分子多核苷酸鏈發(fā)生水解斷裂的酶。核糖核酸酶(RNase)與脫氧核糖核酸酶(DNase)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核酸內切酶:endonuclease第四頁,共65頁。51、寄主控制的限制與修飾作用(1)寄主控制的限制作用(Restriction)作用:破壞外源DNA,使之迅速降解機制: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識別特定的堿基序列并進行切割(2)寄主控制的修飾作用(Modification)作用:保護自身的DNA,使之不受限制機制:甲基化酶,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轉移到限制酶識別序列的特定堿基,使之甲基化。第五頁,共65頁。62、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類型特性Ⅰ型Ⅱ型Ⅲ型功能限制、修飾限制限制、修飾蛋白質結構3種不同亞基單一成分2種不同亞基所需輔助因子ATP,Mg2+,SAMMg2+ATP,Mg2+,SAM識別序列EcoB:TGA(N)8TGCT4~8bp,旋轉對稱EcoPI:AGACC切割位點距識別位點至少1000kb處隨機切割在識別序列內(或附近)距識別位點3’-端24~26bp處第六頁,共65頁。73、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命名用產生菌的屬名一個字母(大寫,斜體)+種名兩個字母(小寫,斜體)[+菌株名一個字母]+編號(羅馬數(shù)字)[例]EcoRI,EcoRII:從E.coli

Rye13菌株中獲得HindI,HindII,HindIII:從Haemophilusinfluenzae

d菌株獲得第七頁,共65頁。84、Ⅱ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基本特征(1)識別序列:一般4~8bp,具有二重旋轉對稱軸,序列呈回文結構(palindromicstructure)例:AluI:5’-AGCT-3’

AsuI:5’-GGNCC-3’

PstI:5’-CTGCAG-3’第八頁,共65頁。9(2)切割:產生平末端:SmaI5’-CCC↓GGG-3’3’-GGG↑CCC-5’產生3’-OH單鏈粘性末端:PstI5’-CTGCA↓G-3’3’-G↑ACGTC-5’產生5’-P單鏈粘性末端:EcoRI5’-G↓AATTC-3’3’-CTTAA↑G-5’第九頁,共65頁。10第十頁,共65頁。11酶剪切條件需要鎂離子的存在,特定的酸堿度和離子強度。輔助條件:DTT、牛血清蛋白。抑制因子:雜蛋白、酚、氯仿、乙醇、EDTA、 SDS、高鹽濃度。其它:甘油濃度等可以改變對序列的識別。第十一頁,共65頁。12狹義:來源不同但識別和切割相同序列的酶。

HpaⅡ與MspI:CCGG廣義:來源于不同物種但能識別相同DNA序列的限制性內切酶,切割位點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異功酶(neoschizomer):SmaI和XmaI,它們均識別CCCGGG,但前者切后產生鈍末端,后者切后產生粘性末端。(3)同裂酶(isoschizomers)第十二頁,共65頁。13

兩種酶切割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卻能產生相同的粘性末端,這類酶被稱為同尾酶

BamHI:G↓GATCCBglⅡ:T↓GATCA(4)同尾酶(isoocaudamer)第十三頁,共65頁。14二、DNA連接酶(DNAligase)

催化兩個雙鏈DNA片段相鄰的5’-P與3’-OH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1、體外DNA連接連接具有互補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連接具有平末端的DNA片段先在DNA片段末端加上人工接頭,使其形成粘性末端,再行連接第十四頁,共65頁。152、連接用酶(1)T4DNA連接酶:催化反應需要Mg+2,ATP催化粘性末端連接,效率較高催化平末端連接(2)大腸桿菌連接酶催化反應需要NAD+只能催化粘性末端的連接第十五頁,共65頁。16減少載體自身連接的方法:脫磷酸;雙酶切第十六頁,共65頁。17三、反轉錄酶(reversetranscriptase)催化以mRNA為模板的cDNA的合成cDNA(complementaryDNA):互補于mRNA的DNA片段內含子外顯子

DNA↓轉錄前體mRNA↓修飾成熟mRNA第十七頁,共65頁。18Reversetranscription第十八頁,共65頁。19四、末端轉移酶(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催化將脫氧核苷酸連接至DNA分子末端的3’-OH上向3’-單鏈末端上連接:Mg+2向平末端上連接:Co+2五、TaqDNA聚合酶來源:棲熱水生菌Thermusaquaticus第十九頁,共65頁。20第二節(jié)基因的克隆載體(cloningvector)克隆載體:以繁殖DNA片段為目的的載體克隆載體的基本要求在細胞中能進行自主復制,為松弛型;具有多種限制酶的單一切割位點,便于外源DNA的插入,并且插入后不影響載體的復制;容易進入宿主細胞,進入效率越高越好,并且容易從宿主細胞中分離純化出來,以便于重組操作;具有可供選擇的遺傳標記第二十頁,共65頁。21一、質粒載體1、質粒的一般生物學特性

(1)環(huán)狀雙鏈質粒DNA的構型共價閉合環(huán)狀DNA(cccDNA):兩條鏈均保持完整的環(huán)狀構型,通常呈現(xiàn)超螺旋的SC構型開環(huán)DNA(ocDNA):一條鏈保持完整的環(huán)狀結構,另一條鏈出現(xiàn)有一至數(shù)個缺口,即OC構型線形DNA(lDNA):質粒DNA經(jīng)過適當?shù)南拗菩院怂醿惹忻傅那懈詈?,發(fā)生雙鏈斷裂,稱L構型第二十一頁,共65頁。22第二十二頁,共65頁。23(2)表型效應性別:F,SCP1抗生素類物質合成:SCP1,Col抗藥性:R分解性質粒:CAM(樟腦),TOL(甲苯)酶的合成:Rye13隱蔽性質粒(crypticplasmid):2m第二十三頁,共65頁。24(3)質粒的分類分子量:大型質粒:MW>40×106d

小型質粒:MW<10×106d復制類型嚴緊型質粒(stringent):1~3copies/cell

松弛型質粒(relaxed):10~60,ormore第二十四頁,共65頁。25接合類型接合型質粒(conjugative)

非接合型質粒(nonconjugative)質粒的不親和性(incompatibility)

在沒有選擇壓力的情況下,兩種親緣關系密切的不同質粒,不能夠在同一個寄主細胞中穩(wěn)定共存的現(xiàn)象。同一不親和群:不能共存于同一細胞中不同的不親和群:能共存于同一細胞中第二十五頁,共65頁。26(4)質粒的命名①質粒名以三個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

pUC19plasmid發(fā)現(xiàn)者或實驗室名編號(小寫)(大寫)第二十六頁,共65頁。27②為了說明質粒的來源、性狀,有時需要標出缺失、插入等pXY9109:FDtraA3(63.1-64.0kb)pXY2101:pXY101W4[0kb:k12hisA:1.5kb](5)與質粒有關的菌株的命名E.colik12:E.coliC600:k12(F-)(l-)thrleutonAlacYthiE.coliXY100:C600(F’155)(pXY1234)第二十七頁,共65頁。282、質粒克隆載體(1)特性具有獨立復制起點;具有較小的相對分子量(1~200kb),克隆外源DNA片段一般不超過15kb;具有較高的拷貝數(shù)(10~200);具有便于選擇的標記;易于導入細胞;具有安全性第二十八頁,共65頁。29(2)克隆質粒載體第二十九頁,共65頁。30第三十頁,共65頁。31質粒分離的步驟:粗提精提第三十一頁,共65頁。32氯化銫梯度離心法:有效地去除蛋白質、RNA、染色體DNA、受損質粒。第三十二頁,共65頁。33二、l噬菌體克隆載體1、優(yōu)點遺傳學背景十分清楚載體容量大,~23kb具有較高的感染效率2、類型插入型載體:較小片段DNA的插入(10kb以內);取代型載體:較大片段DNA的插入;重組DNA分子大小為l噬菌體DNA的75~105%;野生型λDNA為48kb,λ噬菌體的包裝上限是51kb。編碼必要基因的DNA區(qū)段占28kb,因此λ載體克隆外源DNA的理論極限值應是23kb。第三十三頁,共65頁。34插入型載體第三十四頁,共65頁。35取代型載體第三十五頁,共65頁。363、l噬菌體克隆載體的導入轉染:用λ重組體DNA分子直接感染大腸桿菌,使之侵入寄主細胞內。效率低:未經(jīng)任何基因操作處理的新鮮制備的λDNA,其典型的轉染效率也僅為105~106噬菌斑/微克λDNA,體外連接的結果,轉染效率便下降到了104~103左右。λDNA的體外包裝:在離體條件下,將重組體DNA包入噬菌體等病毒顆粒,形成有感染功能的病毒載體。第三十六頁,共65頁。37三、柯斯質粒載體(cosmidvector)

由l噬菌體的粘性末端和質粒構建而成。含有來自質粒的一個復制起點、抗藥性標記、一個或多個限制酶單一位點,來自l噬菌體粘性末端的DNA片段(cos位點)。第三十七頁,共65頁。38優(yōu)點具有l(wèi)噬菌體的特性,在體外包裝后具有噬菌體的高效感染力;具有質粒DNA的復制方式;具有克隆大片段外源DNA的能力(45kb);具有與同源序列的質粒進行重組的能力第三十八頁,共65頁。39柯斯克?。╟osmidcloning)應用柯斯質粒載體,在大腸桿菌細胞中克隆大片段的真核基因組DNA技術第三十九頁,共65頁。40第三節(ji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一、目的基因的獲得1、從供體細胞的DNA中分離

(基因文庫的構建)基因文庫:某生物染色體基因組各DNA片段的克隆總體。如“鳥槍法”(ShotgunMethod)第四十頁,共65頁。41步驟提取染色體DNA限制酶解電泳分離與載體連接導入宿主篩選陽性克隆第四十一頁,共65頁。422、從mRNA合成cDNA(cDNA文庫構建)所謂cDNA文庫是指某生物體全部mRNA的cDNA克隆總體。第四十二頁,共65頁。43步驟提取mRNA反轉錄合成cDNA第一鏈合成cDNA第二鏈與載體連接導入宿主細胞篩選陽性克隆第四十三頁,共65頁。443、PCR體外擴增目的基因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鏈式反應:利用特殊的DNA聚合酶,在體外擴增位于兩段已知序列之間的特定DNA區(qū)段的方法。(1)PCR組成:含目標DNA序列的模板DNA寡核苷酸引物DNA聚合酶:Taq或PfudNTPs緩沖體系和金屬離子第四十四頁,共65頁。45(2)PCR過程變性(denaturation):90℃以上退火(annealing):40~60℃延伸(extension):72℃

如此進行20~40個循環(huán),DNA量擴增106~107倍。第四十五頁,共65頁。46第四十六頁,共65頁。47第四十七頁,共65頁。484、基因的化學合成主要應用于已知核苷酸序列的、分子量較小的基因的制備。通常先合成一定長度的具有特定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然后再組裝成完整的基因。方法主要有:磷酸二酯法、磷酸三酯法、亞磷酸三酯法、固相合成法和自動化法等。第四十八頁,共65頁。49二、目的DNA與載體的連接1、粘性末端連接2、平齊末端連接3、同聚末端連接4、人工接頭連接第四十九頁,共65頁。50三、重組DNA導入宿主細胞1、轉化或轉染2、體外包裝與感染3、電穿孔法electroporation常用宿主系統(tǒng)第五十頁,共65頁。51過程:連接反應的混合液+感受態(tài)細胞;

冰浴10至30分鐘;

熱休克0.5至2分鐘;

加入培養(yǎng)基37C振蕩培養(yǎng)1小時;

涂布平板,培養(yǎng)。第五十一頁,共65頁。52四、重組體的篩選與鑒定1、遺傳學方法:檢測選擇性標記2、核酸雜交方法:檢測目的基因3、免疫化學方法:檢測目的基因產物4、直接檢出法:檢測目的基因產物第五十二頁,共65頁。53五、DNA序列測定Sanger雙脫氧鏈終止法1、試劑引物模板:待測序DNADNA聚合酶dNTPsddNTP第五十三頁,共65頁。542、測序反應3、制備聚丙烯酰胺凝膠3、凝膠加樣4、電泳5、結果記錄與分析第五十四頁,共65頁。55第五十五頁,共65頁。56第五十六頁,共65頁。57六、外源基因的表達影響表達的因素細胞中基因拷貝數(shù):拷貝數(shù)多,產物多轉錄水平:啟動子與RNA多聚酶的統(tǒng)一翻譯水平:mRNA的核糖體結合部位與宿主核糖體的統(tǒng)一;密碼子與tRNA的統(tǒng)一;mRNA的穩(wěn)定性外源基因的插入方向轉錄后的修飾及翻譯后的修飾第五十七頁,共65頁。58第四節(jié)基因工程的實際應用微生物發(fā)酵病毒疫苗哺乳動物蛋白(人源蛋白藥物)轉基因動植物環(huán)境生物技術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蛋白質工程(定點突變、定向進化)代謝工程第五十八頁,共65頁。59復習題1、何謂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操作主要步驟。2、何謂限制性核酸內切酶?Ⅱ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有何特點?3、克隆載體的基本要求。4、質粒的表型效應、分類、命名。5、目的基因的獲得途徑6、名詞:基因文庫、cDNA文庫、PCR、質粒不親和性第五十九頁,共65頁。60插入鈍化/失活(insertionalinactivation)由于外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