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質量檢測卷四(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墩撜Z》可以作為一本文學書看,里面有故事,有對話,有文章,用種種形式表達思想。在以簡、帛作書的時代里,書面語言不能不簡短;這書又是傳聞記錄,往往殘缺不全;又是傳授門人弟子的內部讀物,很多口頭講授的話都省略了;因此,書中意義常不明白。自從漢代以來,孔門弟子所傳手冊《魯論》《齊論》等編訂成一書,最終又經(jīng)政府頒布,成為識了字就要讀的經(jīng)書之一。始終到21世紀初廢除八股科舉,不用這書作考試題目來源以后的三四十年,《論語》照舊是讀書人最熟識的。這樣一部圣人之書是高高在上的經(jīng)典,和不識字的多數(shù)老百姓的民俗心態(tài)應當是離得遠了吧?事實并不是這樣。不但書中有兩千多年前的民俗,而且它成為家喻戶曉的書,始終進入笑話、謎語,“雅俗共賞”了。教孩子讀《論語》是從前私塾的普遍任務。因為書中充溢了“子曰”,教書先生便被戲稱為開“子曰鋪”的。書中堅持的“三年之喪”守孝,成為歷時兩千多年的喪葬禮俗。書中有些話如“不亦樂乎”、“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欲罷不能”、“割雞焉用牛刀”等等,被引用于莊重的或不莊重的上下文里,所以很多不識字的也知道孔圣人的話而且心態(tài)相通?!墩撜Z》中稱呼人,除用官名和謚號以外,單稱“子”的都被認為是指孔子。稱“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參;有子,也稱有若,兩處提冉子,別處仍稱冉有。此外,門人都稱其“字”(號),如子路、子貢、子夏、子張及顏淵等。對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稱呼,那是不受重視甚至受輕視的。這些不同稱呼區(qū)分親疏、尊卑、貴賤,正符合中國從上到下歷來的習慣:不同稱號表示不同關系、對方的不同地位,錯不得??鬃印⒂凶?、曾子依據(jù)人的社會地位,把婦女和小人解除在外,構成一個關系網(wǎng),排成一個符號系統(tǒng)。對每一個符號的要求算是那個符號的意義。符合要求就可以戴符號,否則不算,這就是“正名”。這系統(tǒng)中的層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國而天下。每層各單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于其他任何個人。天子等于天下,君等于國,父等于家。同姓的家合成族。家族是一體,榮則俱榮,滅則同滅。全族是一個人,一個人是全族,這不是孔子獨創(chuàng)的。秦對商鞅,楚國對伍子胥的父親,都是滅族。以后還擴充到滅三族、滅九族,以致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滅方孝孺的十族。最少的是滅滿門,全家抄斬。上有罪,責在下。父有罪,打兒子。這是中國歷代的民俗,不是誰創(chuàng)建的。理論解說是孔門的:全體大于局部,大小系統(tǒng)中的尊、主等于全體。上下必需分清。任何個人都要排入森嚴的上下尊卑秩序。這個上下尊卑的系統(tǒng)結構為的是防止犯上作亂。下聽從上就是不亂,不亂就是治,是太平。這個結構的符號系統(tǒng)就是“道”。“天下變道亦不變”,指示了以后兩千多年的民俗心態(tài)。(摘編自金克木《軌內·軌外》)1.下列關于《論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論語》原是孔門弟子的內部讀物,起初并未定名。B.《論語》作為傳聞記錄,意義常不太明白,因為受到簡和帛的限制及口頭語的省略。C.漢代后《魯論》《齊論》編訂成書,經(jīng)政府頒布,成為經(jīng)書之一。D.有了科舉考試后,《論語》充當考試題目的來源,只有讀書人最熟識它、認可它。解析: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本相關部分進行細致比較,以發(fā)覺異同,確定正誤。題中,D項錯誤在于,用“只有”的表述有誤。答案:D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孔子等依據(jù)社會地位,把人們排成符號系統(tǒng),對每個符號都有相應的要求;“正名”就要求每個符號都符合要求。B.《論語》沒遠離一般老百姓,很多不識字的百姓也知道孔圣人的話。有些內容被編入笑話、謎語,有些內容被引用于莊重或不莊重的文字中。C.《論語》提倡的“守孝”成為禮俗。上有罪,責在下。父有罪,打兒子。這是中國歷代的民俗,這理論說明出自孔門。D.教孩子讀《論語》是私塾的普遍任務,教書先生被戲稱為開“子曰鋪”的,《論語》有雅俗共賞的一面。解析: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本相關部分進行細致比較,以發(fā)覺異同,確定正誤。題中,D項錯誤在于,“《論語》有雅俗共賞的一面”的表述不對。答案:D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A.《論語》中對人的不同稱呼是有著區(qū)分親疏、尊卑、貴賤作用的,它符合中國民眾歷來的習慣心理。B.在孔子等人結構的關系網(wǎng)中,家族榮則俱榮,滅則同滅,假如一人犯罪,可以滅三族、滅九族乃至滅十族。C.《論語》中單稱“子”的被認為是指孔子,稱“子”加姓的還有曾子、有子等,由此可知,被稱“子”的人沒有被輕視。D.任何個人都要排入森嚴的上下尊卑系統(tǒng)結構,下不犯上,就是治,就是天下太平,就可以稱之為“道”。解析: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本相關部分進行細致比較,以發(fā)覺異同,確定正誤。題中,B項錯誤在于,“家族榮滅一體”不是孔子的獨創(chuàng)。答案:B(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4~6題。丑兵莫言七六年冬天,排里分來幾個山東籍新戰(zhàn)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瓏的身材,白白凈凈的臉兒。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與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楊林中生出了一棵歪頸項榆樹,白花花的雞蛋堆里滾出了一個干疤土豆。我剛提排長,意氣揚揚,神氣得像只剛扎毛的小公雞。我不但在各方面始終想壓住兄弟排,就是在風度上也想讓戰(zhàn)士們都像我一樣(我是全團出名的“美男子”)??善珌韨€丑八怪,大煞風景。丑兵對任何事情都熱心得讓人厭煩,寵愛提建議,口齒又不太清晰,經(jīng)常將我的姓“郭”字讀成“狗”字。我對他的反感與日俱增。小豆子他們幾個猴兵,每天拿丑兵快樂,稍有空閑,就拉著丑兵問:“哎,老卡(卡西莫多),艾絲米拉達沒來找你嗎?”丑兵既不怒,也不罵,只是用白眼珠子望著天。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飯,小豆子他們對著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真沒想到,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個脖圈!這是什么脖圈喲!黑不溜秋,皺皺巴巴,我撇了撇嘴,轉過臉來。小豆子看到我的臉色,端著飯碗猴上去?!鞍?,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說,“這是艾絲米拉達小姐給你織的吧?”丑兵的眼睛里仿佛要滲出血來,他把一碗豆腐粉條扣在了小豆子頸項上,小豆子吱吱喲喲叫起來了。我把飯碗一摔,對著丑兵就吼道:“把脖圈撕下來!你也不找個鏡子照照!馬鈴薯再裝扮也是土豆!”他瞪了我一眼,漸漸地解開領扣,細致地拆下脖圈,裝進衣袋,嘴里嘟噥著:“脖圈是俺娘給織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來,兩個肩膀一個勁地哆嗦。大家把責怪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頭。丑兵要求到生產組喂豬,連里同意了他的懇求。三年過去了,我提升為副連長,主管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來了。七九年初,中越邊疆關系驚慌。連里召開動員會,抽調一批老戰(zhàn)士上前線。剛開過動員會,決心書、請戰(zhàn)書一摞摞地堆在連部桌子上。下午,我到豬圈去,想看看這個全連唯一沒寫請戰(zhàn)書的丑兵。丑兵正在給一只老母豬接生,渾身是臟東西,滿臉汗珠子??粗@樣,我寬恕了他。晚上,支委會探討去南邊的人員名單,丑兵闖了進來。他渾身濕漉漉的,赤腳穿著一雙沾滿糞泥的膠鞋,帽子也沒戴,一個領章快要掉下來了。他說:“請問連首長,像我這樣的丑八怪放出的槍彈能不能打死敵人,扔出的手榴彈會不會爆炸?”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說,“我長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軍戰(zhàn)士!我也要上前線!”丑兵被批準上前線了。開完歡送會,我思緒萬千,向丑兵住的房子——豬圈旁邊一間小屋里走去。見我進來,他慌張站起來連聲說:“副連長,快坐?!彼贿呎f著,一邊把喂好的小豬抱進一個筐子里:“這頭小豬生下來不會吃奶,放在圈里會餓死的,我把它抱回來單養(yǎng)。”他沉吟了半晌說:“副連長,不打出個樣來,我不活著回來。我要求來喂豬是看好了這間小屋,它能供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兩年來,我讀了不少書,并起先寫一部小說。”他把一疊手稿遞給我,我翻看著,從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間,仿佛一個憨拙的孩子沿著紅高粱爛漫的田間小徑走過來。幾個月后,電臺上、報紙上不斷傳來激烈人心的消息,我希望能聽到或看到我的丑兄弟的名字,他的名字始終未出現(xiàn)。最終,小豆子來信了。他左目已瞎,右目只有零點幾的視力,他向我報告了丑兵的死訊:我和三社并肩前進,不幸觸發(fā)地雷,我眼前一黑,倒了下去。不知過了多久,我感覺被人背著漸漸爬行。我問:“你是誰?”他甕聲甕氣地說:“老卡?!蔽覓暝聛恚淮饝?。后來,他越爬越慢,我意識到不好,連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來的腸子。我舍命地呼叫:“老卡!老卡!”他最終說話了,伸出一只手讓我握著:“小豆子……不要記恨我……那碗豆腐……燉粉條……”他的手無力地滑了下去……(選自《莫言中短篇小說散文選》,有刪改)4.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郭排長看不起丑兵,小豆子他們訕笑丑兵,丑兵王三社就自暴自棄,迫不得已向連里要求到生產組喂豬,最終連里批準了他的這一要求。B.小說中的“我”對丑兵的看法經(jīng)驗了厭惡、愧疚、惦念、感動幾個心理過程,“我”渺小的形象與丑兵的高大形象形成劇烈、顯明的對比。C.小說運用生動形象的細微環(huán)節(jié)描寫和富有特色的語言描寫表現(xiàn)人物豐富的內心情感,主動請戰(zhàn)的情節(jié)就是通過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丑兵參戰(zhàn)的決心。D.這篇小說采納了欲揚先抑的手法,歌頌了以丑兵為代表的當代最可愛的人,語言活潑,運用比方修辭,帶有濃郁的鄉(xiāng)土色調,富有表現(xiàn)力。解析:A項,“自暴自棄,迫不得已向連里要求到生產組喂豬,最終連里批準了他的這一要求”分析錯,后文交代了緣由“我要求來喂豬是看好了這間小屋,它能供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B項,“‘我’渺小的形象與丑兵的高大形象形成劇烈、顯明的對比”分析錯,沒有對比,“我”的形象并不“渺小”。C項,主動請戰(zhàn)的情節(jié)不只通過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丑兵參戰(zhàn)的決心,還有動作描寫和肖像描寫。答案:D5.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小說中的“丑兵”這一人物的形象特點。(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關注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等描寫,從這些描寫中概括總結即可。本文寫丑兵,先寫了其外貌,通過“我”和小豆子等人的卑視這些側面描寫和干脆描寫“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極寫丑兵的丑,欲揚先抑。面對戰(zhàn)友的訕笑,“丑兵既不怒,也不罵,只是用白眼珠子望著天”“我長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軍戰(zhàn)士!我也要上前線”“我要求來喂豬是看好了這間小屋,它能供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兩年來,我讀了不少書,并起先寫一部小說”,從這些描寫中可以總結出他的性格特征:樸實熱忱,做事細致,有志向,愛國英勇等。答案:①樸實忠厚,胸懷博大:面對新排長的卑視、戰(zhàn)友的諷刺,他不怒也不罵,甚至被叫為卡西莫多也不介意,還自稱“老卡”;他以博大的胸懷,寬恕了曾訕笑過他的小豆子,郭副連長等人。②為人熱忱,做事細致:對任何事情都熱心得讓人厭煩,寵愛提建議。要求調到生產組喂豬,工作上盡職敬業(yè),不怕辛苦。③富有志向,愛國英勇:當連里探討參與對越自我反擊戰(zhàn)的人選時,他主動請纓,上前線打擊入侵者。受到戰(zhàn)友們的卑視,但是不放棄自己的志向,在養(yǎng)豬場讀書寫作;在戰(zhàn)場上為救小豆子而犧牲。6.有人認為小說最終一段有畫蛇添足之嫌,你的看法呢?請結合文本說明理由。(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是考查學生的探究實力,可以有不同的回答,但不管選擇什么方面,都要做到理由充分,觀點明確。不管是認為結尾有用還是多余,都要從人物形象、情節(jié)支配、主題立意、讀者的感受這幾個小說必需留意的方面來論述。答案:示例一:我不認為最終一段多余。理由:①表現(xiàn)人物:通過小豆子的敘述,得知丑兵是為了救小豆子而犧牲的,更加突出了丑兵的形象,使讀者能更全面地了解這個人物。②照應情節(jié):丑兵臨終前懇求小豆子寬恕,交代兩人沖突的最終解決,使情節(jié)的內在邏輯更合理。③結構完整:最終一段交代人物最終結局,細微環(huán)節(jié)具體真實,使小說結構更加完整。④凸現(xiàn)主旨:丑兵不丑,他擁有美妙的品德。真正的丑,并不在人們的臉上或身上,真正的丑只存在于人們的心中。示例二:我認為最終一段是多余的。理由:①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應當給讀者留下思索和想象的空間,不宜太多太實。②從情節(jié)結構看,上一段已交代了情節(jié)發(fā)展的結果,丑兵犧牲了,最終一段沒有特殊情節(jié)須要,可去掉。③從主題表現(xiàn)看,去掉之后,不影響主題的闡述,戛然而止會留有余韻,耐人尋味。④從人物形象看,前文對丑兵的性格已有充分表現(xiàn),結尾補充戰(zhàn)場救助細微環(huán)節(jié),再提之前兩人沖突,顯得做作多余。(答出三點即可)(三)好用類文本閱讀(1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7~9題。桃花源里的陶淵明路過陶淵明,東晉大司馬陶侃重孫,其父為安城太守陶逸,在這樣一個世家里,先祖的豐功偉績激勵著陶淵明,他后來曾寫詩:“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绷己玫募医萄障?,陶淵明學習很努力。八歲的時候,陶淵明的父親死了,只好與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據(jù)說是“好酣酒,至于忘懷得意,旁若無人”的,頗有魏晉名士風范,而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為陶淵明學習的榜樣,在歸隱后的陶淵明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孟嘉的影子。陶淵明長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單過,在陶家園蓋了幾間房子和老母同住。這期間,主要是在家讀書和出外游學。祖上留下來的一些積蓄漸漸耗盡,親友接濟也漸漸不支,生活每況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經(jīng)沒米下鍋,學而優(yōu)當仕,陶淵明確定外出做官。這個時候正是東晉末年,接二連三地爆發(fā)農夫起義,軍閥割據(jù),民不聊生。陶淵明的仕途生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起先了。公元393年,陶淵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兒子)手下謀了一個祭酒的差事。惋惜好景不長,王凝之這人脾氣不好,寵愛用鼻孔看人,可陶淵明官職雖小,也是有傲骨的,四個鼻孔相對,兩個人隔閡日深。陶淵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了,第一次仕途結束。公元400年,陶淵明三十五歲,或許是實在過不下去了,他來到荊州,投靠到荊江二州刺史桓玄門下做了個參謀。但陶淵明很快就發(fā)覺桓玄有個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淵明終歸是正統(tǒng)文人,忠君思想深化骨髓。他當然不想趟這造反的渾水,恰恰這年冬天,陶淵明母親去世,于是以母喪辭官,其次次仕途結束。公元402年,桓玄舉兵攻入東晉首都建康,改國為楚。公元405年,劉裕在家鄉(xiāng)京口起兵攻擊桓玄,陶淵明很興奮,立刻去投奔劉裕,并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這一年,劉裕擊敗桓玄,扶保司馬德宗登基,緊接著司馬德宗將皇位禪讓給劉裕,劉宋王朝誕生,南北朝起先。論功行賞,劉裕卻僅僅封陶淵明做了一個無職無權的鎮(zhèn)軍參軍。陶淵明對劉裕是頗有幾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統(tǒng)思想?yún)s使得他對劉裕的“謀朝篡位”頗有不滿,在這樣的沖突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劉裕就有了很多異樣的味道,劉裕對陶淵明這樣的心態(tài)自然也是了如指掌,所以當然也不會重用陶淵明。陶淵明在《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經(jīng)阿曲伯》申寫道:“日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三月,上表辭官,立刻被批準。再回家種地。還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今。這次到任應差的緣由主要是為了生計,他在《歸去來兮辭》里說:“家里窮得揭不開鍋了,連酒都好久喝不上了……”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潯陽督郵要來視察,屬下說:“您得穿戴整齊了,去跪迎上差?!边@時候,陶淵明心中多年的郁結和文人傲骨最終爆發(fā):“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這是陶淵明第四次辭官,也是最終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結束。幸甚啊,幸甚!歸去來!魏晉文人瀟灑飄逸的風骨對他影響頗大,陶淵明這年為自己更名為“潛”,并起先與佛道隱士來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體會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樂。最終得出結論,要“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了,這時候的陶淵明最終不再是一個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俠客,而成長為我們心目中那個“采菊東籬下,悠閑見南山”的陶淵明白。以此為節(jié)點,把陶淵明的一生分為前后兩段。陶淵明歸隱之后,過著“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連山水田園、飲酒、吟詩。與當年齷齪官場一比,真有重生之嘆,這時候的陶淵明知道,這才是自己真正寵愛的生活。他以詩明志:“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本褪钦f過去錯了,對仕途徹底無望了。陶淵明歸隱后有自得與快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快樂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時也有抑郁:“……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必S收的年頭,陶淵明家會釀幾大缸米酒,摯友來了,則必飲,一般總是老陶先醉,醉前會說:“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闭媸强蓯蹣O了。歉收的年頭,老婆孩子都一臉菜色,酒就沒了。這時候也有摯友送他些錢米,也有的就請他過去,說是談談詩什么的,事實上就是想讓陶淵明一醉。陶淵明曾在詩中寫下自己的感嘆:“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生活的確時有艱難,但歸隱后的陶淵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終得到了暢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詩章也在這個時期達到了最高境界,我們記住并且觀賞的也正是歸隱后的田園詩家陶淵明:《歸園田居》里,他說:“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薄讹嬀啤分袑懙溃骸安删諙|籬下,悠閑見南山。”《桃花源記》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五柳先生傳》里說:“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而已?!蓖鯂S說:“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碧一ㄔ词且粋€拋卻利祿功名后才能進去的一個彌滿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個大美的所在,在陶淵明描寫的世外桃源里,人們自由和平,天性純真。桃花源成了歷代中國文人心靈的寄所,成為一個代表“田園隱逸”的文化符號。7.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少年時,影響陶淵明成長的因素有:祖上曾經(jīng)的輝煌、良好的家教、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B.陶淵明在與官場決裂前,就真正走進了自己的心靈,真正有了酣暢淋漓的自由,享受了天人合一的境界。C.陶淵明所構建的桃花源,風景如詩如畫,但人文環(huán)境不好,實在是無奈借居之地,后來它成了中國歷代失意文人心靈的寄所和田園隱逸的文化符號。D.桃花源是一個心靈的大美所在,想要體驗桃花源的境界須要人放下名利。本文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人生選擇的憐憫和指責。解析:B項,“與官場決裂前”錯,陶淵明在與官場決裂、拋棄功名利祿之后,才真正走進了自己的心靈。C項,“但人文環(huán)境不好,實在是無奈借居之地”錯,人文環(huán)境也很好,人們天性純真,社會自由和平,是讓人憧憬的美的所在。D項,“憐憫和指責”錯,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人生選擇的認可和對桃花源的寵愛。答案:A8.下列對傳記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較為合理的兩項是(5分)()A.“學而優(yōu)則仕”是陶淵明幾次出仕的緣由。他是正統(tǒng)文人,有正統(tǒng)的忠君思想,加上少有大志,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圖就不難理解了。B.陶淵明仕途經(jīng)驗坎坷。他先后在王凝之、桓玄門下做事,之后又投奔劉裕,卻都不得志,最終在彭澤令任上辭官歸隱。C.本文基本按時間依次綻開,結構完整?!靶疑醢?,幸甚!歸去來!”一段承上啟下,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最終歸隱的確定和欣喜。D.本文運用了多種寫作手法。文章評敘結合,多次引用陶淵明的詩句,多次使專心理分析和細微環(huán)節(jié)描寫等手法,使人物豐滿可信。E.歸隱之后的陶淵明始終過著拮據(jù)的生活?;哪暌坑讶私訚拍苌钕氯?,所以在盡情山水田園之時,心中也感慨悲苦。解析:A項,陶淵明出仕還有解決家境窘迫的現(xiàn)實緣由;D項,“多次引用”“細微環(huán)節(jié)描寫”錯;E項,生活是“時有艱難”,不是始終拮據(jù);“所以”強加因果;也無悲苦意。答案:BC9.請分析陶淵明辭官歸隱的主要緣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政治上不得志,最終對仕途徹底無望。對不被重用、無法施展兼濟天下的志向的不滿;對齷齪的官場的厭棄,面對屈辱時多年郁結和文人傲骨的爆發(fā),使陶淵明最終確定歸隱田園。②對田園生活的寵愛。在田園生活中體會到了真正的快樂,明白這才是自己真正寵愛的生活。③晉時文人瀟灑飄逸的世風對他的影響。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及佛道隱士也對他產生了影響。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李清臣字邦直。七歲知讀書,日數(shù)千言??陀袕木焷碚?,與其兄談佛寺火,清臣從傍應曰:“此所謂災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驚曰:“是必大吾門?!敝纹蕉辏嚸亻w,歐陽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則謬矣。”時大雨霖,災異數(shù)見,論者歸咎濮①議。及廷對,或謂曰:“宜以《五行傳》‘簡宗廟,水不潤下’為證,必擢上第?!鼻宄荚唬骸拔岵恢琶耖g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聲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議皆謂可用,顧以親抑之可乎?”既而詔舉館閣,歐陽修薦之,得集賢校理。紹圣元年,廷試進士,清臣發(fā)策曰:“今復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②之官而農不加富,賜土以柔遠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夫可則因,否則革,惟當之為貴,圣人亦何有必焉?!编~延亡金明寨,主將張輿戰(zhàn)沒,章惇怒,議盡戮全軍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誅吏士,異時亡將必舉軍降虜矣。”于是但誅牙兵十六輩。仆射韓忠彥與之有連,惟其言是聽,出范純禮、張舜民,不使呂希純、劉安世入朝,皆其謀也。尋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贈金紫光祿大夫。清臣蚤以詞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記,簡重宏放,文體各成一家。為人寬洪,不忮害。嘗為舒亶所劾,及在尚書,亶以贓抵罪,獨申救之,曰:“亶信亡狀,然謂之贓則不行。”起身窮約,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然志在利祿,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謬,竟不如愿以死。(選自《宋史·李清臣傳》,有刪改)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倉。常平之官,簡稱“倉臣”,掌常平倉、免役、市易、坊場、河渡、水利等事。10.下列對文章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B.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C.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D.吾不之信民間/豈無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異者/不止其異/止民之疾痛而已答案:B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必擢上第”的“擢”指遷官,即升職。與“擢”相像的還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中的“察”“舉”等詞。B.從“歐陽修薦之”可以看出歐陽修在當時具有確定的政治地位;文學上,他與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蘇、曾鞏、王安石并稱為“唐宋八大家”。C.“廷試進士”中的“進士”是指在我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終一級考試——殿試的人,意思是可以進授爵位的人,而應試者被稱為“舉進士”。D.“贈金紫光祿大夫”中的“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績,追授給死者的一種官職或稱號,也稱追贈;其余還有贈官、贈典等。解析:A項,察:考察后予以推舉。舉:推選,舉薦?!安臁薄芭e”與“擢”的含義不同。答案:A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清臣自幼好讀書,其文備受好評。他七歲的時候就每天讀好幾千字書,不僅得到過考官歐陽修的確定,而且還在早年憑借詩詞文章被神宗贊許。B.李清臣見識深遠,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時候就認為當時佛寺火災是因官吏害民,老天發(fā)出儆戒;為官后更認為擅長消退災異就要消退百姓的疾苦。C.李清臣為人寬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與自己有過節(jié)的人受冤時,他也正直地為他說話;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誅殺全軍,他以理勸告,避開了大規(guī)模殺戮。D.李清臣追求利祿,終被陷害而死。他因為一心想當宰相而行為錯謬,他勾結韓忠彥并出辦法排擠范純禮、呂希純等人,最終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解析:后一個事例不是李清臣為人寬洪、不忌恨害人的體現(xiàn)。答案:C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今復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之官而農不加富。(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嘗為舒亶所劾,及在尚書,亶以贓抵罪,獨申救之。(5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現(xiàn)在復原了用詞賦選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勸勉,撤銷了常平之官但農夫并不富有。(2)曾經(jīng)被舒亶彈劾,等他任尚書時,舒亶因貪贓被治罪,李清臣獨獨為他辯護救他。參考譯文:李清臣,字邦直。七歲就知道讀書,每天讀書幾千字。他家有客人從京城來,和他哥哥談到佛寺遭火災,李清臣在旁邊插嘴說:“這就是所謂災,可能是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懲戒吧?”他的哥哥驚異地說:“他確定會光大我家門戶?!敝纹蕉辏瑧亻w考試,歐陽修說:“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謬了?!碑敃r大雨成災,幾次出現(xiàn)災異,爭論此事的人歸罪于濮王之議。到朝廷對答之時,有人說:“應當用《五行傳》說的‘簡宗廟,水不潤下’為證,確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說:“我不信任。民間莫非沒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嗎?擅長制止天地災異的人,不是去制止災異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睂Σ弑贿x中入等,名聲很盛。英宗說:“像李清臣這樣的人,公議都認為可用,莫非能因為是親戚就壓抑他嗎?”不久下詔推舉館閣官員,歐陽修舉薦李清臣,得以任集賢校理。紹圣元年,殿試考取進士,李清臣在策問中提問說:“現(xiàn)在復原了用詞賦選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勸勉,撤銷了常平之官但農夫并不富有,以賞賜土地的方法去柔服遠方而異族的患害并未平靜,寬緩財利以便利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暢通??尚械木脱匾u,不行行的就改革,唯求適中為貴,圣人也沒有定規(guī)?!碑敃r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將張輿陣亡,章惇大怒,建議把全軍四千人都殺掉。李清臣說:“現(xiàn)在假如把官吏士兵都殺掉,以后出現(xiàn)主將戰(zhàn)死的狀況必定會全軍降敵了?!庇谑侵粴⒘搜辣?。仆射韓忠彥和他有勾結,專聽他的話,排擠范純禮、張舜民,不讓呂希純、劉安世入朝,都是他的辦法。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歲。追贈金紫光祿大夫。李清臣早年因詩詞文章好被神宗所賞識,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記,文章簡潔厚重而氣概宏放,文體自成一家。他為人寬厚,不忌恨害人。曾經(jīng)被舒亶彈劾,等他任尚書時,舒亶因貪贓被治罪,李清臣獨獨為他辯護救他,說:“舒亶的確不像樣子,但說他貪贓是不行以的?!彼錾碡毨В3止?jié)儉以自愛,到富貴仍不變更。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祿,一心想當宰相,所以行為錯謬,最終不能如愿而死。(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陀卫钯R悲滿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謁承明廬②,老作平原客③。四時別家廟,三年去鄉(xiāng)國。旅歌屢彈鋏④,歸問時裂帛⑤。注:①南山:指李賀家鄉(xiāng)的山。②承明廬:漢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趙勝。李賀作客潞州,是舊趙地,故稱“平原客”。④彈鋏:《戰(zhàn)國策》載馮諼才華出眾,在孟嘗君門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彈鋏而歌,要魚、要車等。⑤裂帛:指寫家信。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A.詩歌標題“客游”點明白詩人的身份,即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通過標題可以看出詩歌要表達的情感可能有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B.“日暖南山石?!边\用虛寫手法表現(xiàn)詩人遠在千里之外內心的情懷,“日暖”屬于想象的內容,詩人想象家鄉(xiāng)暖和的太陽照射在南山的石頭上。C.首聯(lián)下句的“暖”字與上句的“滿”字形成顯明的對比,寫出了在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心目中,家鄉(xiāng)恒久是暖和的,恒久是值得依戀的。D.頷聯(lián)上句中“承明廬”指代當朝統(tǒng)治者,表達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詩人以“平原客”自稱,抒發(fā)壯志難酬的慨嘆。E.“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邁、年歲已高”的意思,詩人通過寫自己年邁,表達了年事已高仍漂泊在外的孤獨孤獨之情。解析:C項,“下句的‘暖’字與上句的‘滿’字形成顯明的對比”錯,應是“暖”和“悲”形成對比。E項,“‘老作平原客’中的‘老’字是‘老邁、年歲已高’的意思”錯,“老”是“總是”的意思,突出了詩人在外漂泊的時間長,表現(xiàn)了詩人羈旅漂泊和明珠暗投的凄楚與苦痛。答案:CE15.杜甫《春望》中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倍旁娭械摹皶敝感?,李詩尾聯(lián)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請簡要分析兩者表達的情感的異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說的是斗爭已經(jīng)持續(xù)了很久,家中親人的消息值得上萬兩黃金,表達了詩人眷戀家人的美妙感情,“家書抵萬金”引起了很多遭受離亂的人的深深共鳴。“旅歌屢彈鋏,歸問時裂帛”這兩句是說詩人想效仿古人,以求入朝為官卻始終不能實現(xiàn),于是想寫家信告知自己就要回家了,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的哀痛。由此可得二者異同。答案:同:二者都借“家信”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異:杜詩描寫淪陷后長安的蕭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詩人酷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妙情操;李詩主要是寫詩人想入朝為官而愿望始終得不到實現(xiàn),于是想寫家信告知自己就要回家了,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的哀痛。(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勸學》中舉例論證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時說,終日殫精竭慮思索,卻“___________”,踮起腳極目遠望,也“____________”。(2)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回顧漢代歷史,認為親近賢臣,疏遠小人,“______________”;而親近小人,疏遠賢臣,“____________”。(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國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則是作者無盡愁緒的形象描繪。答案:(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不如登高之博見也(2)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后漢所以傾頹也(3)小樓昨夜又東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運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①從風格上看,李詩飄逸豪放,杜詩沉郁頓挫,各有千秋。②李白的“白發(fā)三千丈”這句詩大膽地運用夸張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積在詩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盡致。③聽到我們班獲得冠軍的消息后,同學們都興奮得載歌載舞起來。④我收到一封國外來信,上面的郵票不脛而走,不知被哪個集郵迷撕去了。⑤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假如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難免會自慚形穢,甚至無端地對自己進行心理熬煎。⑥失去的東西再好也是昨日黃花,你留不住也追不回。A.①②⑤ B.①④⑤C.②③⑤ D.③④⑥解析:③“載歌載舞”意思是又唱歌,又跳舞,形容盡情快樂。多作謂語,通常用來形容一些快樂的大型場面。句中用來作補語不對,且也不合語境。④“不脛而走”指沒有腿卻能跑,形容傳布快速。只能指消息,運用對象錯了。⑥“昨日黃花”運用有誤,成語只有“明日黃花”。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薄懊魅拯S花”比方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答案:A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我們是有過《詩經(jīng)》的民族,我們是有過詩意表達的民族。我們須要詩歌,須要意義,我們須要生活;我們不光須要面包,還須要玫瑰。B.民間流傳著: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羅江畔,望見他峨冠博帶,美髯白皙,騎一匹白馬飄然而去。又傳聞:屈原死后,被一大魚馱回秭歸,最終從流放之地回來楚國。這一切初聽起來過于奇妙怪誕,卻反映了人民對屈原的無限懷念之情。C.曹操的性格具有雙重性,他的雄才大略與奸詐兇惡對于任何一個扮演他的演員來說都具有挑戰(zhàn)性,也是個難得的表演機會。D.陶淵明在當時只以隱士著稱,他的文學作品沒有得到人們高度的評價,這是因為他平淡自然的文風和當時崇尚的華麗文風不符合造成的。解析:A項語序不當,應為“我們須要生活,我們須要詩歌,須要意義”。C項“他的雄才大略與奸詐兇惡”與“表演機會”不搭配,可在“也是”前加“扮演曹操”。D項句式雜糅,去掉“造成的”。答案:B19.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3分)()A.摯友之間要肝膽相照,你拜托我的事情,我確定會不遺余力做好。B.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幫助,大家的薄禮我會收下并且牢記在心。C.本次活動承蒙貴公司慷慨解囊,不勝感謝,現(xiàn)略備薄酒以表謝意。D.這種方法通過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所以其他人也紛紛效尤。解析:A項,拜托:敬辭,托付對方辦事情。運用不當。B項,薄禮:謙辭,不豐富的禮物。運用不當。D項,效尤:貶義詞,仿效壞的行為。運用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湘教新版第二冊生物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粵教新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度農貿場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合同4篇
- 2025年金融衍生品交易總合同2篇
- 2025年度牛只運輸車輛GPS定位與實時監(jiān)控服務合同4篇
- 2025版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定制開發(fā)合同4篇
- 房屋出租委托代理合同(2篇)
- 2025年度學校教室窗簾更換項目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人工智能教育平臺合作合并合同2篇
- 2024版塑料購銷合同范本買賣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JJF 2184-2025電子計價秤型式評價大綱(試行)
- GB/T 44890-2024行政許可工作規(guī)范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屆山東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滬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復習習題
- 兩人退股協(xié)議書范文合伙人簽字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汽車噴漆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 微項目 探討如何利用工業(y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魯科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