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傷逝》悲劇的沉思大學(xué)論文_第1頁
關(guān)于《傷逝》悲劇的沉思大學(xué)論文_第2頁
關(guān)于《傷逝》悲劇的沉思大學(xué)論文_第3頁
關(guān)于《傷逝》悲劇的沉思大學(xué)論文_第4頁
關(guān)于《傷逝》悲劇的沉思大學(xué)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永遠的傷勢關(guān)于《傷逝》悲劇的沉思摘要《傷逝》描述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一對追求個性解放的青年男女——涓生和子君,由相聚到分離的愛情悲劇。也許很多人在看了這本書之后會說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這對情侶最終走向分別,可是現(xiàn)在的社會中像這樣的分手的事情是很多的,難道我們都要歸罪于社會的環(huán)境嗎?想當初兩個人的結(jié)合還是經(jīng)歷了時間的考驗以及子君與其叔父的斗爭,但是最終也難逃一個“離”字??梢钥闯觯泳菑淖约簝?nèi)心的出發(fā)點來對待涓生,來要求涓生,然而,涓生也是從自我的角度出發(fā)來要求子君,而且比子君更強烈。他們都在自私的要求著別人,卻沒有去改變自己,去適應(yīng)彼此,欣賞彼此。本文從社會、人生、愛情三個層面進行了闡述,揭示了悲劇產(chǎn)生的根源,指出了青年婚戀問題的復(fù)雜性和重要性,從而闡明了《傷逝》具有深刻的悲劇意蘊,并點明了它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關(guān)鍵詞:悲劇根源自私愛情觀現(xiàn)實意義目錄引言……………1一、社會悲劇1.社會動蕩,知識分子謀生艱難…………12.經(jīng)濟落后,知識分子不受重視…………23.新舊交替,知識分子無所適從…………24.世態(tài)炎涼,知識分子孤立無援…………2二、人生悲劇1.性格懦弱,難以立身……32.棄舊不能圖新……33.思想不夠成熟……4三、愛情悲劇1.愛情基礎(chǔ)不夠牢固……52.平淡從容才是真?!?四、結(jié)束語………………8五、參考文獻……9六、注釋…………………10PAGE4引言二十世紀初的中國,是一個風云動蕩,除舊布新的時代,是一個大覺醒、大探索、大奮進的時代,是一個爭取民主自由、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涌現(xiàn)出一大批卓越的文學(xué)家,其中影響最大的當首推魯迅先生,他的作品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卓越的藝術(shù)成就,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單就其小說而言,幾乎一篇一體,表現(xiàn)了藝術(shù)構(gòu)思的多樣性和獨創(chuàng)性。其中以戀愛婚姻為題材的小說只寫過一篇,這就是收在《彷徨》中的《傷逝》。當時以婚姻為題材的小說很多,幾乎成為一種時尚,許多作家都寫過這類小說,而魯迅的《傷逝》比當時同類的小說要深刻得多?!秱拧返墓适虑楣?jié)比較簡單:一對追求新生活的知識分子,沖破家庭和社會的種種羈絆,如愿以償?shù)亟Y(jié)合在一起,開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他們又不得不分離,最終女主人公被黑暗的舊勢力所吞噬,只留下男主人公悔恨和悲哀。我國古代的許多愛情故事往往以大團圓為結(jié)局,如《西廂記》、《風求凰》等。而魯迅先生卻另起爐灶,完全摒棄了這種做法。他把重點放在對“分離”的原因的描述上。當男女主人公結(jié)合在一起,開始自由的二人生活時,從表面上看,似乎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實際上卻是命運的轉(zhuǎn)折,悲劇的開始。因為他們身處黑暗勢力之間,僅憑一腔激情而不設(shè)法改變社會現(xiàn)狀,是沒有立足之地的,因此他們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魯迅先生曾說:悲劇是將那有價值的毀滅給人看?!秱拧返谋瘎∫馓N極為深厚,那么他毀滅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該如何理解呢?我們從社會、人生、愛情三個層面來解讀《傷逝》的悲劇。 一社會悲劇1.社會動蕩,知識分子謀生艱難?!秱拧返闹魅斯干妥泳畹媚甏且粋€戰(zhàn)亂不斷的年代,辛亥革命、袁氏復(fù)辟、二次革命……有人將二十世紀初中國的主題概括為戰(zhàn)爭和革命,應(yīng)該說是十分形象而精當?shù)?。人們雖說“亂世出英雄”,但當時這些英雄多由張作霖、袁世凱之流從綠林起家或出身豪門的人充當。至于涓生類的知識分子,卻正是“滿腹詩書不值錢”的時期。他們的生存空間極為狹小,謀生異常艱難。我們從魯迅的《范愛農(nóng)》和朱自清的《背影》中不難讀出他們的艱難。涓生自然也不例外,其謀生手段也不外乎教書、抄寫、寫作與翻譯等幾樣吧了,而當時憑這些來養(yǎng)家糊口談何容易!在吃穿尚成問題,只能茍全性命的亂世,試想又有多少人會有閑錢去供養(yǎng)子女上學(xué)呢?又有多少人會有閑情逸致去瀏覽那些不能充饑果腹的文章呢?這樣的局面,當時許多大作家尚不能單以寫作謀生,何況涓生們呢?正所謂“才子清明志自高,聲譽末世運偏消”。eq\o\ac(○,1)2.經(jīng)濟落后,知識分子不受重視。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其受尊重的程度就成為衡量社會進步與否的天然標志。奴隸社會時期的孔子,柏拉圖等思想大家的命運凄慘且不必說,封建社會時期的祖沖之不時也一再落到“臭老九”的地步嗎?知識分子隊伍的大小,命運的優(yōu)劣勢與社會的進步程度,經(jīng)濟的繁榮程度分不開的,落后的社會不尊重知識分子,貧窮的社會養(yǎng)不起知識分子。二十世紀初到中國,絕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都掙扎在貧窮的死亡線上,境遇十分悲慘。他們既不能向農(nóng)民那樣攢下救命的粗糠爛菜,又不能像工人那樣掙得維持生命的微薄薪金,在這樣一個知識不受重視,知識分子遭難的時代,涓生們又怎能不命運多舛呢?3.新舊交替,知識分子無所適從?!罢€寒時節(jié),最難將息,”eq\o\ac(○,2)涓生和子君生活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他們是新派人物,是精英,可他們在當時社會是少數(shù)派,他們?yōu)樯鐣系氖嘏f勢力所不容,他們的自由結(jié)合更加重了這種不容程度。頂著流言和譏笑,他們走出了同居的第一步,可前面的路,卻是太泥濘太坎坷。戀愛是自由的,自己的路就只能靠自己來走。當有些更基礎(chǔ)更重要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愛情,高高在上,也就成了一種奢談。他們走在路上,會時時遇到敵視、譏笑和輕蔑的目光。盡管他們時時記得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然而他們的創(chuàng)新之路不是那么好走的,“別人”也不只是“說”而已。最終他們中了冷箭,跌入陷阱,涓生被無端解雇了。既然不能為舊勢力所容,那么就看看新派人士的表現(xiàn)吧!他們總該會惺惺相惜吧,然而這些新派人士卻也和他們的境遇相似,很難有剩余之力再去拉別人一把,涓生寄予厚望的《自由之友》也不過是寄來幾角錢的稿費而已。由于生活的壓力接踵而來,原有的感情和希望漸漸地在生存的困境中消磨怠盡,性格的缺陷,加上心理上的種種改變,似乎生活,已經(jīng)變得不能容忍了。更何況,革新與守舊只是相對而言而已,曾幾何時,康有為、梁啟超等新派人物,轉(zhuǎn)眼就成了最頑固的守舊派。面對變化如此之快的世界,涓生們定然無所適從,只能“望天地之悠悠,獨慘然而涕下”eq\o\ac(○,3)了。4.世態(tài)炎涼,知識分子孤立無援。看魯迅的《孔乙己》、《祝?!返茸髌?,人們往往驚詫于國人的冷漠,孔乙己在人們的譏笑中凄慘地死去?!秱拧分械匿干妥泳谌松罾щy的時候,沒有誰來拉他們一把,有點只是冷笑旁觀,淡然置之,甚至于暗放冷箭,落井下石。不要以為這是魯迅先生幼年慘遭家庭變故,飽嘗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之后的激憤之詞,那是先生敢于直面人生,正視淋漓鮮血之后的吶喊,是先生為衰弱大中華民族開出的良方,孟子也曾提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美好主張,然而在一個極為貧窮,人人自危的國度,這只能是一種美好的社會理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掙扎在死亡線的,套著沉重的精神枷鎖的人,在“老吾老”“幼吾幼”都無法做到的時候,又怎能“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呢?那時,涓生和子君所造受得冷遇,又會有誰不曾遇到過?人人變得麻木的民族,必將是分崩離析,任人宰割的民族??偟膩砜矗秱拧方沂玖藢?dǎo)致那個時代一些知識分子悲劇的社會根源。在那樣一個風雨如晦的年代,任何一個與覺悟的知識分子都會成為出頭的椽子,挨槍打的出頭鳥。他們在進行新生活,新風尚的嘗試過程中,往往會為社會各方所不容,會成為最先被毀滅的對象。更何況,涓生的覺悟還不徹底,還沒有一個明確政治理想、奮斗目標,他們就如無根的浮萍一般在亂世的駭浪中飄蕩,自然也就難逃惡勢力的魔爪。再加上社會的腐朽,民眾的麻木,他們往往就會失去應(yīng)有的支持和用戶。這就更談不上什么教育民眾,開花民眾了,因此他們在遇到舊勢力的鎮(zhèn)壓之時,就會變得束手無策,孤立無援,最終只是坐以待斃??梢?,作為知識分子代表的涓生和子君,他們的悲劇不僅是那個時代很多知識分子的悲劇,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劇。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二人生悲劇1.性格懦弱,難以立身。遇事但現(xiàn)兒女態(tài),百無一用是書生。涓生和子君的悲劇既有社會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當年卓文君隨司馬相如私奔后,窮的叮當響,他們開了個小酒店來維持生計。而子君婚后卻足不出戶,滿足于當一個家庭主婦,經(jīng)濟上不能自立,完全依賴于涓生:而涓生又把陷入困境的原因歸咎于子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家境日益困窘而無計可施。生活的道路對涓生而言固然很窘,但畢竟天無絕人之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有能力維持生計,作為知識分子對他們維持生計應(yīng)該是不成問題的,無論如何當時的知識分子絕不是死路一條吧。涓生不是積極去謀生,而是采取了逼迫子君離開的辦法來茍延殘喘。中國傳統(tǒng)在知識分子的軟弱,遇事推諉,不負責任的不足,在他們身上都表現(xiàn)出來了,他明知把子君推出去可能就是把她逼上了絕路,去還是那樣做了。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普遍性格軟弱,他們在政治上不能獨立,在經(jīng)濟上無法獨立,不是依附于統(tǒng)治階級,就是淪為平民,潦倒終生?!叭祟愑幸粋€大缺點,就是常常饑餓?!眅q\o\ac(○,4)今朝的風流人物讓知識分子上山下鄉(xiāng)也不用了很簡單的一句話:不去不給飯吃。eq\o\ac(○,5)結(jié)果,那么多知識分子為了糊口不得不就范。為了生存下去,人們有時候不得不出買自由、良心乃至尊嚴?!白杂晒倘徊皇清X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eq\o\ac(○,6)在面臨嚴重生存危機的時候,涓生之流的小知識分子往往就傷失了節(jié)操,把做人的尊嚴拋在了腦后。2.棄舊不能圖新。兩個自私的戀人,在當時的半封建環(huán)境下,打著新青年的幌子進行著自由戀愛。但倆人的封建氣息并未完全清除干凈。在同居后,涓生對于子君成為家庭主婦而抱怨,當子君不收拾房屋時又開始抱怨。說到底,涓生還是以一個封建式的賢妻良母來要求子君。然而,在這要求上有高于封建思想的要求。子君在同居后,由新女性向家庭婦女的轉(zhuǎn)變,也說明子君是一個封建余孽。當然,這些都是環(huán)境的因素。其實,拋開了環(huán)境,這一切都是他們出于人的本性造成的,即是為自己著想的本性。當子君與涓生剛開始相愛時,子君那句“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權(quán)利干涉我?!弊屼干罢f不出的狂喜”,震動了他的靈魂,知道中國女性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兩人開始對愛情的追求,出于自認為自己是新青年對彼此的相互欣賞,而且,彼此還在一種愛情興奮中,暫時遮蓋或掩飾了雙方內(nèi)心對彼真正的需要與要求。愛情總帶著迷惑性的。而子君對于涓生示愛以及愛的言辭竟至于讀熟了一般,逼著涓生與自己溫習,質(zhì)問涓生,以至于到后來的“自修舊課”。這一切都讓涓生以為可笑,而且也讓涓生自以為清楚的知道子君熱烈的愛他。正是因為涓生知道子君愛他,便為從內(nèi)心要求子君怎樣愛自己的心理形成了一個雛形。就像一個東西徹底的屬于你時,你可以隨心所欲,如果這件東西尚不是盡在掌握,你是不太好意思任性使用的。之后,同居了三個星期,涓生漸漸的讀懂了子君的靈魂,揭去了真實的隔膜。這就標志著涓生漸漸從愛情的興奮中緩過來。開始,脫下了醉人的愛情粉衣,成為了一個清醒而正常的人。生活在新舊交替時代的許多知識分子,如同新瓶裝舊酒。他們有了新思想:他們反對家庭專制,打破舊習慣,講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然而,他們的新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婚后的子君變成了一個地道的家庭主婦,變得無所事事,庸俗而無聊,涓生呢都在婚后和許多朋友都絕了交。失業(yè)之后有自暴自棄,整日泡在圖書館消磨時光,完全封閉了自己。這些又是他們不能擺脫舊思想的表現(xiàn),他們不夠創(chuàng)新,不能完全向他們所想忘掉那樣生活,他們又不夠守舊,不能像別人生活的那樣生活。因為他們的新思想,他們?yōu)榕f勢力理所不容,又因為他們的舊根子,他們便找不到新的出路。因而,他們只能碰壁,只能沉淪,只能掙扎。說他們新,是因為他們在反舊,說他們舊,是因為他反過之后便四顧茫然,找不到理想和目標.在反舊上,涓生和子君是何等的堅決,子君毫不猶豫地喊出:我是我自己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涓生也依然決然地帶著子君私奔。然而他們這只是在棄舊、反舊、卻沒有圖新,立新。因此,他們的新生活,沒有了理想和目標,就必然在拋棄舊生活的同時被新生活所遺棄。3.思想不夠成熟。那個時期,許多新潮知識分子都把拋棄發(fā)妻當做反舊的行為、新潮的標志,甚至把他當做個性解放思想的舉措。魯迅、郭沫若等人就都擺脫了包辦婚姻自擇佳偶,開始了新的生活??射干汪斞傅热瞬灰粯樱呼斞傅热说幕橐鍪欠饨òk的,沒有感情基礎(chǔ),他們解除婚姻關(guān)系是有覺悟的新生活,而涓生和子君卻是新興的婚姻關(guān)系,是他們自由戀愛的結(jié)果。但他們開始家庭生活,卻沒有了人生目標,涓生逼迫子君的離開,這暴露出個性解放思想的不成熟性和內(nèi)心的軟弱。他們的分離是必然的結(jié)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悲劇也是人生的悲劇,和他們的思想不夠成熟有必然的聯(lián)系。由此可見,任何現(xiàn)實的悲劇都不會僅僅是社會的悲劇,就如同:不是每一粒種子在豐年都會發(fā)芽,也不是每一粒種子在荒年都不能發(fā)芽一樣。涓生和子君的悲劇,除了受復(fù)雜的社會因素的影響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他們有新的思想?yún)s缺乏必要的謀生本領(lǐng),一心棄舊卻又難以圖新,熱血沸騰而又做事盲目。在那樣一個大動蕩的年代里,性格軟弱的涓生和子君試圖靠個人奮斗來過一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是絕對不可能的?!秱拧返谋瘎”砻?,不成熟的知識分子在激烈的社會動蕩中必然會遭遇被毀滅的命運。在社會的激流中,人們應(yīng)該站穩(wěn)腳跟,深思熟慮,勇敢前行。倘若你縮手縮腳,猶豫不決或者盲目行事就可能被激流所吞沒。三愛情悲劇1.愛情基礎(chǔ)不夠牢固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曾熱情高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成了許多愛情至上者的至理名言,但現(xiàn)實遠非如此,一位哲人曾說過生活中僅有愛情是不夠的,人生第一要素便是生活,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著。馬克思也曾斷言: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據(jù)說他嫁女兒是把對方的經(jīng)濟條件作為重要的因素來考慮??梢姁矍榈漠a(chǎn)生容易,?;橐龅木S持卻很難,因為他需要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許多人的婚姻失敗了,與其說是他們沒有了愛情,不如說是他們的愛情失去了經(jīng)濟的保障。當生活都成為問題的時候,愛情便成為高談闊論,成為奢侈品。因為溫飽問題遠比愛情問題要重要得多。似乎有些例外,像《紅樓夢》、《西廂記》或者瓊瑤小說中的許多男女主人公就好像都是為了愛情而生的。他們愛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他她們無所畏懼地追求愛情。但是別忘了,這些人都是王孫貴族,公子小姐,他們那用為生計發(fā)愁,一心只把那愛情來追求。有了豐富的物質(zhì)基礎(chǔ),才有了他們的至上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普通的平民百姓,沉重的剝削和壓迫,艱難的生活早吧他異化成了生產(chǎn)的工具了。他們在生死線上掙命,只能是簡單的繁衍后代,傳宗接代,又哪里能去卿卿我我,談情說愛呢?又怎么能產(chǎn)生搖曳多姿的愛情的故事?既然如此,涓生們的愛情悲劇就不難理解了。相愛來說,愛情的產(chǎn)生是比較容易的,而維持愛情卻困難的很多。前蘇聯(lián)著名詩人葉賽寧與美國“現(xiàn)代舞蹈之母”鄧肯一見鐘情,他們在墜入愛河不久便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葉賽寧不懂英語,鄧肯又不通俄語,他們之間除了缺少共同的語言進行必要的交流之外,還有一些因素的存在,所以不久之后他們的婚姻宣告失敗?!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中的冬妮亞差一點嫁給保爾,設(shè)想一下,如果冬妮婭真的嫁給了保爾,他們的婚姻又能維持多久呢?諸如此類的愛情故事很多,但他們的結(jié)局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以悲劇收場。因為,愛情很多都是激情沖動之后的產(chǎn)物,而維持他們則需要很多因素的保障。涓生和子君的愛情就更加沒有保障了,他們的相愛,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反對封建勢力的干涉上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外界巨大的壓力反而成了促成他們的重要因素。當這一切都過去之后,外界的干預(yù)相對而言發(fā)生了變化,缺少了外力的因素,他們的離心傾向也就凸現(xiàn)了出來,并逐步走向惡化。在當時,許多涓生和子君一類的知識分子都曾經(jīng)沖破封建的羅網(wǎng),靠自由戀愛的方式結(jié)合在一起。然而熟悉那個時代的人都知道,他們之中有許多人很快就要有分手了。離婚幾乎成了那個時代的流行病,。真是聚也匆匆,散也匆匆啊。錢鐘書先生曾風趣地把這一現(xiàn)象比做圍城:城外的想進來,城內(nèi)的想出去?;榍暗钠谕翟礁?,婚后的失望越深,這正如《心太軟》中所唱:相愛本是簡單,相處太難。愛情觀!正是二人不同的愛情觀,決定了二人的不同的性格心態(tài)及行為方式,同時,也決定了他們在社會壓迫和金錢困擾的沖擊下,終于難免分離的悲劇結(jié)局。

涓生子君初始雖然真誠熱烈地相愛,但他們愛的內(nèi)涵是不相同的?!拔覑圩泳讨映鲞@寂靜和空虛”。不難看出,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本能的欲求和情感的需要。對涓生而言,愛乃是找一個可愛的人來愛并以此使生活充滿意義和色彩,愛不過是生活的一種點綴,是手段而非目的。所謂男女平等,戀愛自由,在涓生看來,則是男女間交往分合來去的平等和自由,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掩蓋著一種不愿負責任或不敢負責任的自私、怯懦與虛偽,流露出一種特有的中國式大男子主義的心態(tài)。正是這一愛情觀使得他以真摯熱烈之情開始的自由戀愛最終轉(zhuǎn)化成“始亂終棄”這一古老的男人風流勾當?shù)淖兎N。對子君而言,愛則乃是找一個愛自己的人以托附終身。男女平等,戀愛自由,在她看來僅是擇偶權(quán)利的自主而非擇偶行為的自由,這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quán)利”這一令人振奮的宣言的實質(zhì)。子君把愛視為生活的全部,是目的而非手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幸福寄托在一個愛自己的男人身上,這種折射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古老婦道觀的愛情觀念,使得她這樣一個實踐自由戀愛的新女性亦難免逃脫由尤物到累贅,最終被遺棄的悲劇命運。

涓生的愛情觀是浪漫的,子君的愛情觀是實在的,這種不同決定了戀愛過程中二人心態(tài)行為的不同。涓生愛子君不可不謂真誠熱烈—一時不見則惶惶不可終日,僅僅一見心中便極大地快慰。但浪漫的,為生活要求點綴的愛情觀則使他難有應(yīng)具的堅強和勇敢,“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狠裹和輕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縮,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驕傲和反抗來支持”。而實在的,為生活找歸宿的愛情觀則使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對這些全不關(guān)心,只是鎮(zhèn)靜地緩緩前行,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實在的愛情觀使子君易于滿足,同居后她每每反復(fù)回味涓生真誠求愛的情景并陶醉于被愛的幸福之中。而浪漫的愛情觀則使涓生難免失望,那含淚下跪,使子君幸福陶醉的真摯求愛得逞之后,涓生帶有悔意地以為那是“可笑甚而可鄙的”了。他自白:“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隨著新鮮感和神秘感的消失,尋求愛情點綴生活的涓生不無他意地體會到:“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chuàng)造”。而視愛情為歸宿的子君卻陶醉于小家庭的幸福之中,她“逐日活潑起來”,“胖了起來,臉色也紅活了,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務(wù)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種滿足使她最終難免趨于平庸,和官太太為油雞和“阿隨”而無謂地爭吵了,這無疑會使他們間的思想感情難以溝通,最終出現(xiàn)差距及至隔膜。

二人不同的愛情觀還決定了他們面對生活變故時的不同態(tài)度和行為,從而造成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最后結(jié)局。

社會環(huán)境對他們自由戀愛的排斥使涓生失業(yè),他們不得不承受起環(huán)境和金錢的雙重壓迫。面對這種外來的打擊,涓生是樂觀而又堅強的,甚至反而還有一種終于脫出了牢籠的輕松,并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和希翼。涓生不把愛情和小家庭的幸??醋魃畹哪康幕蚴遣豢苫蛉钡臇|西,因而亦就并不太在意或是并不太懼怕這一切的失去。而子君則不然,由于她把愛情和小家庭的幸福視為生活的目的和歸宿,視為生命的支柱,因而面對外來的打擊,在自由戀愛的追求中曾經(jīng)大無畏的她膽怯了,雖然她也說:“那算什么。哼,我們干新的?!笨赡锹曇簟皡s只是浮浮的”。由于其特定愛情觀的作用,涓生在面對生活的變故時不僅不能煥發(fā)出原來就難有的自信與剛強,而且更顯出了其本來就有的虛偽和自私,他以為:“我一個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遠走高飛,生路還寬廣得很。……現(xiàn)在忍受著這生活壓迫的苦痛,大半倒是為她?!彼坪踝泳殉蔀樗斑M路上的絆腳石,只要離開子君,便可以擺脫窘境,有所作為。他清醒而不乏勇氣地認識到:“向著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孤身奮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著一個人的衣角,即便是戰(zhàn)士也難于戰(zhàn)斗,只得一同滅亡”。面對生活的困境他認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同時冷酷地認為子君“應(yīng)該決然舍去”,盡管他已經(jīng)考慮到,子君可能會因此而死去。在涓生看來,這時的子君已然是自己的包袱,他不愿再對子君負責,只想盡快地拋棄她,于是懷念起自己在會館時的獨身生活,并勾起了一連串的抱怨,抱怨自己無力置一間書齋,抱怨子君及阿隨、油雞使自己不能安心做事,抱怨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飯打斷自己的構(gòu)思,其實,這不過是他為自己欲拋棄子君而尋找的借口,充分暴露了他的卑怯與自私。面對生活的壓迫,曾持一種浪漫愛情觀的涓生在理想破滅后終于明白了人生的第一要義便是生活,明白了“人必須活聲,愛才有所附麗”的淺顯而現(xiàn)實的道理。而曾持一種具在的、滲透著傳統(tǒng)婦女心態(tài)的愛情觀的子君,面對生活的變故及由之而來的其愛情理想物質(zhì)基礎(chǔ)的失去,則膽怯而不知所措,甚至于求助于溫習往事和索求溫存的自欺。隨著生活壓迫的加深,她終于“失掉了往常麻木似的鎮(zhèn)靜……時時露出憂疑的神色來”,這種憂疑,正流露了在理想破滅后子君面對生活的恐懼和茫然。如果說,愛情觀的不同使他們的思想情感存在差異和隔膜,從而使他們之間難以長久地相愛,分離成為一種必然的話,那么,社會的壓迫和金錢的困擾則加劇了這種差異和隔膜,并導(dǎo)致他們思想情感的分歧乃至沖突,最終使他們的分離成為事實。在知道彼此已不相愛亦難再相愛的情況下,涓生希望能冷酷而自私地撇下子君在生活的道路上奮身孤往;而失去了作為人生和目的歸宿的愛和家庭的子君,則不得不向舊勢力屈服,回到舊家庭中,并且隨著作為其生命支柱的愛的失去,她的生命亦隨之很快地結(jié)束了。他們轟轟烈烈充滿生機的開始,最終卻為凄凄切切的悲劇結(jié)局,他們的悲劇是歷史的悲劇,社會的悲劇,因為特定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作為外因誘發(fā)了他們悲劇的愛情,而他們不同的愛情觀以及由此而決定的情感、心態(tài)及行為方式,則作為內(nèi)因決定性地造成了他們的愛情悲劇,因此,他們的悲劇更是他們自身的悲劇。2.平淡從容才是真。培根有句名言:別讓你的愛情之火熊熊燃燒,否則他會把你燒焦。激情澎湃的愛情固然很美,可是誰又能長久地保持激情呢?據(jù)說冬天在室外放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先結(jié)冰的卻是熱水。故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事實證明,越是熾烈的感情持續(xù)的時間越短。涓生和子君愛情悲劇不也說明了這一點嗎?越是容易得到的就越不知道珍惜。理想和現(xiàn)實終歸有一定的距離,瓊瑤一類的小說根本不切實際。那些即將戀愛或者正在戀愛的男女們,一定要謹慎揮灑你們的情感,別讓那燃燒的激情蒙蔽住你們智慧的雙眼;一定要多幾分理智,少一些沖動,否則涓生、子君的悲劇就會重新上演。因為愛的真諦是:兩人手牽著手一起慢慢變老,這雖然不夠轟轟烈烈,卻樸實無華,經(jīng)得起歲月的考驗。涓生和子君在熱烈之后,不是就陷入了難以承受的空虛和無聊嗎?他們的愛情不夠成熟,他們太浪漫了,有的只是一時沖動??磥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