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尼科特過渡客體理論的發(fā)展線索_第1頁
溫尼科特過渡客體理論的發(fā)展線索_第2頁
溫尼科特過渡客體理論的發(fā)展線索_第3頁
溫尼科特過渡客體理論的發(fā)展線索_第4頁
溫尼科特過渡客體理論的發(fā)展線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尼科特過渡客體理論的發(fā)展線索郗浩麗【摘要】溫尼科特的”過渡客體-過渡現(xiàn)象-潛在空間”理論是繼弗洛伊德和克萊因之后對人類本質的又一種表述,在精神分析領域影響深遠.后繼者們分別從個體發(fā)展的理論延展、領域多樣化的延展,以及理論的整合與解析三個方向發(fā)展這一理論.個體發(fā)展的理論延伸到了青少年期以及成人期的正常與異常發(fā)展;多領域的延展體現(xiàn)在文學藝術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來自人類學實證研究的支持與批判;理論的整合與解析表現(xiàn)為多學科研究支撐的對于過渡現(xiàn)象功能與變遷的理論總結,以及奧格登對于”潛在空間”的現(xiàn)代解析.【期刊名稱】《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年(卷),期】2017(000)003【總頁數(shù)】8頁(P97-104)【關鍵詞】溫尼科特;過渡客體;過渡現(xiàn)象;潛在空間【作者】郗浩麗【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210097【正文語種】中文溫尼科特(DonaldWinnicott,1896—1971)是繼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領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郭本禹,2006;郭本禹,2009;徐萍萍,2008)。他是英國精神分析客體關系理論中間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客體關系理論獨樹一幟,專注于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并影響著20世紀下半葉的發(fā)展心理學研究。他的理論建樹,諸如〃夠好的母親”與促進性環(huán)境、〃真實自體”與〃虛假自體”,等等,不僅被專業(yè)人士,而且被西方社會的普通大眾廣為接受和應用。在這些理論中,最具盛譽的是他的"過渡客體"(transitionalobject)-"過渡現(xiàn)象"(transitionalphenomena)-"潛在空間”(potentialspace)的理論。同為當時領軍人物的安娜?弗洛伊德(A.Freud)認為:〃’過渡客體’征服了整個分析世界”(Rodman,2003,p.323)。當代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奧格登則認為,“潛在空間”這一概念是溫尼科特提出的〃最為重要,同時也是最難理解的觀點”(Ogden,2015,p.163)。早在1951年,溫尼科特就在一篇名為〃過渡客體與過渡現(xiàn)象”的論文中提出了相關理論,20年后,在他去世那年出版的著作《游戲與現(xiàn)實》(1971)中,他又重新發(fā)展了這個主題。他提出,過渡客體是兒童的第一個〃非我”(not-me)所有物,通常是一個溫暖柔軟的物體,比如:一塊柔軟的毛毯、一件舊的衣服、一個玩具或熟悉的聲音等,它能讓兒童保留母親的氣味,讓兒童想起母親在場時的一些平靜時刻,或有著同母親的慰藉相聯(lián)系的特征。過渡客體象征著母親和孩子在時空上的聯(lián)結,也代表了孩子最初對于象征的使用以及最初的游戲經(jīng)驗,直到它不再被需要而被拋棄。兒童在精神現(xiàn)實和物質的客觀現(xiàn)實之間的中介地帶使用幻想、想象和錯覺,通過游戲場這一過渡的空間,逐漸發(fā)展出人際交往的能力(王國芳,2012)。對過渡客體的使用屬于〃過渡現(xiàn)象”,通常過渡客體會過時,但過渡現(xiàn)象卻會持續(xù)一生,它屬于體驗的中間領域,即內部現(xiàn)實和夕卜部生活兩者中間,為連接內部世界和夕卜部世界提供了橋梁。溫尼科特認為,在內部世界和夕卜部世界之間,還存在第三個世界,即“潛在空間”或過渡空間,也是對于成人而言的文化空間。在這些觀點發(fā)表之前,精神分析文獻還從未表述過介于內在和外在之間的空間。弗洛伊德提出了從快樂原則向現(xiàn)實原則發(fā)展的觀點,有助于理解從出生到成熟的過渡,但沒有關注過渡過程本身??巳R因關注于內在世界和嬰兒的幻想,對于外部世界的影響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但是在人類發(fā)展過程中,嬰兒從自己的主觀全能狀態(tài)逐步發(fā)展為越來越具有客觀性,并能象征性地思考,這中間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這一心理歷程卻從未被反映過。溫尼科特經(jīng)過與母嬰30多年的工作,發(fā)現(xiàn)兒童是通過對他的第一個〃非我”之物,即〃過渡客體”的利用才最終達到一個相對獨立的階段,終于提出了一個既非完全主觀、也非完全客觀的“潛在空間”的概念。這是繼弗洛伊德及克萊因之后對人類本質的又一種表述(郗浩麗,2012年,第85頁)。但是,也應當看到,溫尼科特提出這一獨特、有價值且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理論的同時,并未對其進行系統(tǒng)、清晰的表述,未及加以整合與深化就離開了我們,留下一片等待發(fā)展的過渡空間。在其后至今的幾十年間,后繼者們在這個空間持續(xù)地進行著延展、整合與解析的工作,推動著理論的發(fā)展。對此,國內尚未述及。溫尼科特以其非凡的洞察力提出了第一個〃非我”所有物——過渡客體的作用,是幫助兒童在與母親分離時(比如睡眠)應對焦慮而變得安心,但對過渡客體如何產生,如何發(fā)展變化,正常和異常的發(fā)展分別是如何表現(xiàn)的,都沒有詳細的闡述。后來的研究者以及精神分析師們分別精細化地研究了嬰幼兒期對“第一過渡客體”的使用,并對青少年期和成年期過渡現(xiàn)象正常與異常的發(fā)展進行了考察。(一)嬰幼兒期過渡客體的發(fā)展溫尼科特讓我們看到了過渡客體的存在與作用,同時帶給我們一種印象,過渡客體是線性發(fā)展的,而一些研究卻呈現(xiàn)了過渡客體發(fā)展的變化性和豐富性(Busch&McKnight,1973,1977;Busch,etal.,1973;Busch,1974)。布施(Busch)和麥克奈特(McKnight)發(fā)現(xiàn)生命第一年的過渡客體和2歲左右的過渡客體是有區(qū)別的,因而區(qū)分為"第一過渡客體"(thefirsttransitionalobject)和"第二過渡客體"(thesecondtransitionalobject),它們因為嬰幼兒的內驅力、自我狀態(tài)和客體關系的不同而有差異。實驗發(fā)現(xiàn),嬰兒初次接觸過渡客體(如毯子)的時間是三個月。雖然不同嬰兒對第一過渡客體的依戀有很多變式,但大致在兩歲的時候,兒童發(fā)展出對毯子的強烈依戀。大部分兒童在五六歲時放棄第一過渡客體。托爾平專注于研究過渡客體在嬰幼兒自我發(fā)展中的作用。她提出,與溫尼科特認為當兒童發(fā)展出其他社會活動的興趣時,過渡客體會〃失去意義”的陳述相反,毯子的慰藉、調節(jié)焦慮的功能會作為一種心理結構〃進到里面”,即被內化,成為自我基質的一部分,通過這一過程,過渡客體幫助嬰兒完成從分離-個體化到建立核心自體的工作。(Tolpin,1971)溫尼科特強調嬰幼兒期的過渡客體,對過渡客體和過渡現(xiàn)象是基本不做區(qū)分的,認為它們共同屬于中間領域。有研究者認為,在功能的層面上它們確實是一樣的,但在客體的性質和發(fā)展的層面上,它們還是有區(qū)別的。客體本身并不是過渡性的,它是一個符號(symbol),一個支撐物,對客體的使用才是過渡現(xiàn)象。過渡客體重點在支撐物上,如毯子、毛絨玩具等產生行動的物質條件上,觸覺、紋理和氣味具有特別的重要性;而過渡現(xiàn)象重點在行動上,表現(xiàn)在牙牙學語、唱歌、游戲、研究、運動等活動上,它們分散在文化的整個領域。(拉弗爾,2015年,第71頁)(二)青少年期過渡現(xiàn)象的發(fā)展溫尼科特寫過多篇論文述及青少年期的特殊性,但沒有與過渡客體與過渡現(xiàn)象做深入聯(lián)系。唐尼在此領域進行了探索,他發(fā)現(xiàn),青少年把最初的過渡客體扔在一邊,但是卻沒有扔掉它們的內在特點,它們轉變?yōu)槠渌奈锲坊蛐袨椋鳛椤ㄟ^渡現(xiàn)象〃活躍于想象生活的中間領域。至青少年期,基本完成了對母親心理表象的內化,并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客體恒常性,過渡客體已經(jīng)變得不那么必要,而過渡現(xiàn)象卻變得普遍。過渡的性質更為多樣化,它們作為過渡現(xiàn)象展現(xiàn)在青少年的心理圖景上,青少年花費大量的時間體驗、重新組織以及重新創(chuàng)造其內在和夕卜在世界。(Downey,1978)還有一些研究者或臨床心理學家考察了青少年對于過渡現(xiàn)象的異常使用,比如毒品的使用。他們提出,青少年對于過渡現(xiàn)象夸張或扭曲的使用,其功能是否認喪失與分離的威脅。(Straetz,1976)蓋斯特研究了100名吸毒的青少年,總結出青少年對毒品的使用與過渡現(xiàn)象是一樣的,毒品作為一種客體,由環(huán)境提供,同時由內部世界賦予其神奇的性質。這些青少年通常具有喪失保護的兒童期歷史,同時內心結構發(fā)展出嚴重的自我脆弱感,因而青少年期轉向過渡現(xiàn)象可視為一種適應性的努力,將毒品作為母親在場的替代,通過魔法般的感覺提升自我滿足的全能幻覺,這就是毒品很難被放棄的原因所在。治療吸毒的青少年,治療師和青少年的關系必須取代毒品作為過渡客體的使用。(Geist,1974)成人期過渡現(xiàn)象的發(fā)展在溫尼科特那里,并沒有明確針對成人期過渡客體與過渡現(xiàn)象使用的表述,而是從發(fā)展的視角進行了洞察性的概括,〃它(過渡客體)沒有被忘記,也沒有被哀悼。它失去了意義,因為過渡現(xiàn)象變得彌散了,擴展到介于’內在心理現(xiàn)實’與’人們共同感知的夕卜在世界’之間的中間區(qū)域,即,擴展到整個文化領域。在此,我的主題拓展到了游戲、藝術創(chuàng)作與欣賞、宗教情感、做夢;以及戀物癥、說謊與偷竊、深切情感的來源與喪失、藥物成癮、以及強迫儀式的護身符等等”(Winnicott,1971,pp.104—110)。仍有研究者及精神分析師循此路徑,致力于過渡客體和過渡現(xiàn)象與成人發(fā)展以及與成人精神分析和治療的相關研究。他們通常把這一主題定位于分離-個體化連續(xù)譜系的分離結束期,以及分離焦慮。埃布爾創(chuàng)造出術語"無生命的客體-變化率"(InanimateObject-Gradient),表征成年病人與他們帶到治療室的無生命客體之間變化的關系。她發(fā)現(xiàn),在治療的后期,病人不再需要這些中間媒介的保護,因為他們已經(jīng)能更好地向治療師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他人表達他們的情感了。(Abel,1960)卡恩確認了過渡現(xiàn)象成熟的部分是非病理性的,是一種成功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再將此現(xiàn)象視為向口欲期退行的表現(xiàn)。(Kahne,1967)科波利洛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成人過渡體驗的發(fā)展性方面,他認為,這種體驗對于發(fā)展那些與社會及文化相聯(lián)的新形式是必需的。(Coppolilo,1976)戴維森通過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實踐中的觀察,總結道,出現(xiàn)在成人心理治療中的過渡客體,一是與分離焦慮有關的客體,它們具有保護性的功能,直到治療聯(lián)盟建立、關系和諧了才會消失,比如在治療開始的第一年每次帶煙斗進入治療室的32歲男性病人,在治療第一年末停止了抽煙,并夢到扔掉煙斗,感覺自己更有男子氣;二是治療中期出現(xiàn)的、可能持續(xù)幾周或幾月的客體,它們所代表的是強烈發(fā)展的個體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體驗。(Davidson,1976)在精神分析的理論與臨床領域之外,擴展對過渡客體、過渡現(xiàn)象的關注與研究,是溫尼科特在提出這一理論伊始就注定的,他說,〃我正在看的是成人對于生活、美,或者抽象的人類發(fā)明的高度復雜的享受……對我來說,游戲自然地發(fā)展為文化體驗,也確實形成了文化體驗的基礎”(Winnicott,1971,p.104)。在文學藝術領域、人類學領域,過渡現(xiàn)象與潛在空間的理論被運用、被擴展,同時也被檢驗、被批判。(一)文學藝術領域的擴展在過渡空間或潛在空間,個體與客體的分離通過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填充而被避免了,象征符號的使用最終導致了文化生活的構建。作為《過渡客體與潛在空間:對于溫尼科特的文學使用》一書主編的魯?shù)履崴够岢觯簻啬峥铺氐墓ぷ鞑粌H對他的同行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于文化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的思想構成了精神分析的美學(psychoanalyticaesthetics)基礎。(Rudnytsky,1993,pp.xi-xv)而米爾納和博拉斯在這方面則超越了溫尼科特。米爾納在象征形成(symbolformation)這一主題上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她將兒童的游戲與成人的專注聯(lián)系了起來,〃對于’我’(me)的使用,可能不僅是一種防御性的退行,而且是一個與世界產生創(chuàng)造性聯(lián)系的階段……藝術在成人生活中提供了一種方法,再現(xiàn)健康的嬰兒期日常體驗的狀態(tài)”。(Milner,1993,p.13)博拉斯的〃美學瞬間與尋求轉變”(Bellas,1993,p.40)一文體現(xiàn)了他作為后溫尼科特時代思想家的獨創(chuàng)性。舒瓦茨在〃文學在哪里?”一文中則提出,〃文學位于內在現(xiàn)實和外在現(xiàn)實之間的潛在空間。文學是位于潛在空間的書寫的語言。文學的第一世我們的心理,和文學的第二世歷史的現(xiàn)實,可以被安全地混淆與區(qū)分,第三個選擇是其他兩個的聯(lián)合?!?Schwartz,1993,p.50)胡特爾在〃精神分析中的詩歌藝術”的論文中寫道:〃我們閱讀和解釋文學的能力也依賴于我們游戲’的能力,與我們自體之外的客體互動的能力,以及使用這種互動擴展自我及文化空間邊界的能力。"(Hutter,1993,p.63)現(xiàn)代藝術家如普雷薩,熟練地運用溫尼科特的過渡客體理論解析藝術的創(chuàng)作,并進行闡發(fā)和引申。普雷薩在〃存在的方式:過渡客體與藝術的工作”一文中談到,〃(藝術)不是積累更多物品、更多經(jīng)驗、更多關系或更多奇觀的問題,而是帶著意義投入已經(jīng)在那里的東西。是從大量的日常事物重新獲得或建構意義的問題,是在尋常中看到神圣,在有限中看到無限的問題。這引領了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生活方式?!?Presa,2015,p.375)(二)人類學領域的批判文化人類學和社會人類學也參與了對于過渡客體和過渡現(xiàn)象主題的探索,研究者們將視野從自發(fā)的、私人的體驗延伸到不同文化背景以及象征行為的廣闊領域,對溫尼科特提出的理論進行了補充和批判。早期的過渡客體是普適存在的嗎?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研究者們(Hanchett&Casale,1976;Hong&Townes,1976)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嬰幼兒進行觀察,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非歐美國家的文化里,兒童很少或不用過渡客體。比如在亞洲和非洲文化中,嬰幼兒在生命的前三年都和母親保持著親密的接觸,他們的需要直接由母親滿足,母親充當了輔助性自我的功能,減輕和調節(jié)嬰幼兒的緊張,因而嬰幼兒較少使用過渡客體。相比之下,在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嬰兒較早地睡在一個單獨的房間,較早地斷奶、喝奶瓶,更多的時間獨處,和母親更少身體接觸,母親更多使用言語的或其他形式的非身體方式與他們進行交流,因此嬰兒必須創(chuàng)造或發(fā)現(xiàn)其他滿足需要的方式,對過渡客體,如毯子的使用就出現(xiàn)了。但是,非西方文化的嬰幼兒較少使用過渡客體并不意味著沒有過渡現(xiàn)象。養(yǎng)育者的身體,如頭發(fā)、鼻子、眼睛、衣服等等,為嬰幼兒提供了一個主要的娛樂來源,而游戲的體驗是典型的過渡現(xiàn)象。同樣擁有過渡客體,歐洲(西方)的兒童和其他文化下的兒童在體驗上存在一些差異,西方文化下的兒童使用的玩具通常是他人給予的,而非西方文化兒童的玩具經(jīng)常是自己制造的。玩自己制造的玩具——這種游戲鼓勵他們在文化象征的世界中成為他們自己體驗的創(chuàng)造者。加迪尼的研究則表明,除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同一文化下的不同社會階層,也可能存在過渡客體使用上的差異。她將1184名來自意大利的兒童按其不同背景分為三個組別:農村的意大利兒童、羅馬的意大利兒童、現(xiàn)居羅馬具有盎格魯-撒克遜血統(tǒng)的外國兒童,發(fā)現(xiàn)農村兒童組的4.9%,羅馬兒童組的31.1%和外國兒童組的61.5%發(fā)展出了對某種過渡客體的依戀(Gaddini,1975)。溫尼科特的過渡客體理論是理解客體分化的發(fā)展過程的里程碑,這一理論包羅全面、洞察深刻,其后的精神分析文獻和出版物的主要工作是擴展和提煉他的主題,但是〃缺乏理論整合”仍是需要著重解決的難題。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研究者試著從不同視角進行著嘗試,推動這一理論繼續(xù)發(fā)展。(一)多學科證據(jù)的理論整合洪從精神分析、實驗心理學、行為學、跨文化等多學科、多方法研究過渡現(xiàn)象,嘗試對過渡現(xiàn)象進行一個理論的整合。比如,總結了過渡現(xiàn)象在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Hong,1978):(1)客體關系。從無客體到與客體關聯(lián)的轉折期,嬰兒通過使用過渡客體保持他與需要滿足或原初依戀客體的關系,過渡客體在分離-個體化階段和真實客體關系形成階段幫助了嬰兒的不穩(wěn)定自我。(2)知覺。過渡客體代表了觸覺知覺功能,包括內部感受和距離知覺的發(fā)展。(3)認知和現(xiàn)實檢驗。過渡客體在幻覺-去幻、區(qū)分〃我”-〃非我”、內在現(xiàn)實-外在現(xiàn)實等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進一步促使嬰兒朝著認知和現(xiàn)實檢驗的方向發(fā)展。(4)象征化。過渡客體表征著向象征化邁進了一大步,過渡客體可被描述為部分客體或母親或與母親重聚的象征,它是象征形成的根源,象征著實際的和象征的母親都在場。(5)自我結構(內化)。新生兒主要依賴母親滿足他的身體和心理需要,以及應對現(xiàn)實要求,過渡客體出現(xiàn)后,嬰兒逐漸內化它的安慰和焦慮調節(jié)功能。(6)創(chuàng)造性。過渡現(xiàn)象發(fā)生在主客觀之間的創(chuàng)造空間,是對夠好養(yǎng)育的創(chuàng)造性回應。過渡客體的重要性在于嬰兒的原初創(chuàng)造性,這一最初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可能是之后所有種類創(chuàng)造性行為的原型。(7)防御。過渡現(xiàn)象是對焦慮的防御,它們幫助嬰兒掌控緊張和情緒,有可能是后來發(fā)展出來的真的防御機制的最原始的形式或前身。(8)自我的自主性。過渡客體是朝向自我的自主性發(fā)展的第一步。洪還總結了過渡現(xiàn)象的變遷與命運。過渡客體失去意義后,其物的形式不再被需要,會被拋棄,但其撫慰及管理焦慮的品質將被內化至自我結構之中。而體驗的過渡模式將持續(xù)終生,并出現(xiàn)于多種形式中,比如:游戲、藝術創(chuàng)造、神秘體驗及宗教體驗以及娛樂活動中。甚至可以說,體驗的過渡模式,如藝術表達,對于個體是心理的必需品。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缺乏〃過渡性關聯(lián)”的患有嚴重人格障礙的病人都不能適應強大的壓力。(Hong,1978)這一發(fā)現(xiàn)和有關游戲的觀點是一致的,即,游戲的能力在兒童心理治療中具有預期的顯著性。(二)奧格登的辯證解析奧格登是當代最重要的精神分析師之一,也是當代對精神分析思想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貢獻者。他深浸在精神分析的傳統(tǒng)中,認為包括溫尼科特在內的客體關系理論家們顯著地改變了精神分析思想的本質及內容,他的思想由此形成,同時他又不斷地豐富和重返經(jīng)典的精神分析概念,賦予它們以現(xiàn)代感(Ogden,1992,p.203)。其中他對溫尼科特的“潛在空間”這一概念的現(xiàn)代解讀,對當代精神分析世界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溫尼科特的寫作風格是不易理解的,奧格登提供了重要的解釋功能,以一種容易理解的方式,使溫尼科特隱含的表達變得清晰明確。比如,他使用一個兒童的案例來描述過渡現(xiàn)象,以表明與母親的互動如何使原本令人恐懼的事情變得趣味十足。一個2歲半的孩子,害怕洗澡的時候頭浸到水面以下,從而拒絕洗澡。在母親溫柔地堅持下,他站在水里,卻全身緊張,手緊緊地抓著母親。母親試著用洗浴玩具吸引他,他卻一點也不感興趣,直到母親說她想喝點茶,就在那一刻,孩子全身的緊張狀態(tài)轉變成了一種新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他(在洗浴玩具中)找到了茶杯、茶碟……聲音從緊張的要求〃不洗澡”,變成了對游戲的描述:〃茶,不燙,剛好,我為你吹一下,喝茶吧”。母親喝了〃茶”,又要了一些。過了幾分鐘,回到游戲開始時的場景,母親保證會抓住他,不會讓他滑下去,并問他要不要茶。他同意洗澡,同時游戲繼續(xù)進行(Ogden,2015,p.163)。通過這樣的案例,可以看到母親幫助孩子找到了過渡空間和游戲空間,并在這個空間里,重新創(chuàng)造并轉化這個世界,將其變得可以接受。此外,奧格登把潛在空間描述為〃一個辯證的過程”(dialecticalprocess),將“潛在空間”這一神秘的形象化表述進行了清楚的解釋。溫尼科特的潛在空間的概念被他理解為一種建立在一系列辯證關系之上的心理狀態(tài),這些辯證關系是在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我與非我之間,象征與被象征之間,等等,辯證的每一極都創(chuàng)造著、預示著、否定著另一極。這樣一個辯證過程的出現(xiàn)依賴于從母嬰一體(motherinfantunity)的不可見的一元(invisibleoneness)變?yōu)槟赣H和嬰兒(mother-and-infant)(作為象征客體)以及嬰兒(作為解釋主體)的主觀的三元(subjective‘three-ness’)。使用過渡客體的能力顯示了保持心理辯證性過程的能力。這是一個里程碑,標志著許多新的能力,特別是象征化能力的出現(xiàn)。不能創(chuàng)造或保持辯證的過程將導致特定形式的心理病理,包括把幻想客體當作事物本身;防御性地使用現(xiàn)實而阻止了想象;與崇拜物建立關系;等等。通過這樣的解析,奧格登使溫尼科特難懂的概念變得易于理解和消化,并擴展了新的游戲空間,以供精神分析的新對話。溫尼科特的過渡客體理論是具有豐富內涵的、原創(chuàng)性的、影響廣泛的精神分析理論,正如他自己所說,〃手邊有了‘過渡現(xiàn)象’理論,很多老問題就可以從新的視角重新看待”(Winnicott,1971,p.iii),這一理論啟迪了后繼者進一步的思索與探究。總的來看,后繼者們分別沿著個體發(fā)展角度的延展、多文化領域的延展,以及理論的多學科整合與現(xiàn)代解析這三個方向在這一領域進行發(fā)展和嘗試。具體來說,過渡客體與過渡現(xiàn)象的個體發(fā)展從溫尼科特對生命早期過渡客體出現(xiàn)階段的強調延伸至青少年期以及成人期的正常與異常發(fā)展;領域多樣化的延展體現(xiàn)在臨床與治療情境之外的文學藝術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來自文化人類學與社會人類學的實證研究的支持與批判;理論的整合與解析表現(xiàn)為來自精神分析、實驗心理學、行為學、跨文化等多學科研究支撐的對過渡現(xiàn)象功能與變遷的理論總結,以及來自奧格登的非凡貢獻——對于“潛在空間”概念的現(xiàn)代解析。這些嘗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溫尼科特理論的彌散性、抽象不精細,概念難以直觀理解,且缺乏整合性帶來的缺憾,有利于過渡客體理論的發(fā)展和運用?,F(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向〃過渡客體”、“過渡現(xiàn)象”以及“潛在空間”致意的時候了,這一領域是游戲衍生出的文化體驗的領域,在評估人類的生活品質方面也極為重要,它延伸到了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生活和全部的文化生活之中,等待著不僅是研究者,還有每個人的開發(fā)和使用。[法]安妮?拉弗爾著,2015:《百分百溫尼科》,王劍譯,桂林:漓江出版社?!鞠嚓P文獻】郭本禹,2006:《精神分析運動的發(fā)展邏輯》,《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郭本禹,2009:《精神分析發(fā)展心理學:發(fā)展脈絡與思想內涵》,《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王國芳,2012:《精神分析客體關系理論的進展路徑》,《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郗浩麗,2012:《溫尼科特:兒童精神分析實踐者》,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徐萍萍,2008:《一種純粹的客體關系模型:費爾貝恩的人格客體關系理論評析》,《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Abel,T.M.,1960,“Shiftinintermediaryobject-gradientduringthecourseofpsychotherapy”,AmericanJournalofPsychotherapy,vol.14,pp.691—704.Bollas,C.,1993,“Theaestheticmomentandthesearchfortransformation”,inP.L.Rudnytsky(ed.),TransitionalObjectsandPotentialSpaces:LiteraryUsesofD.W.Winnicott,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pp.40—49.Busch,F.&J.Mcknight,1973,“Parentalattitudesandthedevelopmentoftheprimarytransitionalobject”,ChildPsychiatry&HumanDevelopment,vol.4,pp.12—20.Busch,F.,1974,“Dimensionsofthefirsttransitionalobject”,PsychoanalyticStudyoftheChild,vol.29,pp.215—229.Busch,F.,H.Nagera,J.Mcknight&G.Pezzarossi,1973,“Primarytransitionalobjects”,JournalofAmericanAcademyof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vol.12,pp.193—214.Coppolilo,H.P.,1976,“Thetransitionalphenomenonrevisited”,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vol.15,pp.36—47.Davidson,L.,1976,“Thetransitionalobjectindevelopmentandpsychoanalysis(ASymposium):Inanimateobjectsinpsychoanalysisandtheirrelationtotransitionalobjects”,ContemporaryPsychoanalysis,vol.12,pp.479—488.Downey,T.W.,1978,“Transitionalphenomenaintheanalysisofearlyadolescentmales”,PsychoanalyticStudyoftheChild,vol.33,pp.19—46.Gaddini,R.,1975,“Theconceptoftransitionalobject”,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AdolescentPsychiatry,vol.14,pp.731—736.Geist,R.A.,1974,“Someobservationsonadolescentdruguse:Therapeuticimplications”,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Psychiatry,vol.13,pp.54—71.Hanchett,S.&L.Casale,1976,“Thetheoryoftransitionalphenomenaandculturalsymbols”,ContemporaryPsychoanalysis,vol.12,pp.496—506.Hong,K.M.&B.D.Townes,1976,"Infants'attachmenttoinanimateobjects”,JournaloftheAmericanAcademyofChildPsychiatry,vol.15,pp.49—61.Hong,K.M.,1978,“Thetransitionalphenomena:Atheoreticalintegration”,PsychoanalyticStudyoftheChild,vol.33,pp.47—79.Hutter,A.D.,1993,“PoetryinPsychoanalysis:Hopkins,Rossrtti,Winnicott”,inP.L.Rudnytsky(ed.),TransitionalObjectsandPotentialSpaces:LiteraryUsesofD.W.Winnicott,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pp.63—86.Kahne,M.J.,1967,“Onthepersistenceoftransitionalphenomenaintoadultlife”,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analysis,vol.45,pp.247—258.Milner,M.,1993,“Theroleofillusioninsymbolformation”,inP.L.Rudnytsky(ed.),TransitionalObjectsandPotentialSpaces:LiteraryUsesofD.W.Winnicott,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pp.13—39.Ogden,T.H.,1985,“Onpotentialspace”,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analysis,vol.66,pp.129—141.Ogden,T.H.,1991,"AninterviewwithThomasOgden”,PsychoanalyticDialogue.,vol.1,pp.361—376.Ogden,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