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患者的護理_第1頁
炭疽病患者的護理_第2頁
炭疽病患者的護理_第3頁
炭疽病患者的護理_第4頁
炭疽病患者的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炭疽病患者的護理第一頁,共34頁。世界上三大最危險的生化武器

沙林(學名甲氟膦酸異丙酯),致命神經(jīng)毒氣,麻痹人CN2第二頁,共34頁。選擇炭疽桿菌為生物武器原因

殺傷力大生命力強

一小瓶炭疽毒液針劑就可以使三百萬人中毒死亡。幾乎永不死亡3第三頁,共34頁。炭疽到底是什么?

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獸共患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病理變化的特點:脾臟顯著腫大,皮下及漿膜下結締組織出血浸潤,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樣。對馬、牛、羊、豬、人都能引起感染。不同動物癥狀各異。第四頁,共34頁。該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在古埃及叫做“第六種瘟疫”;在阿拉伯叫做“波期的火焰”;在我國的古代把炭疽叫做“癰”;家畜炭疽叫做“癀”。炭疽熱在美國又被叫作“剪羊毛工人病”第五頁,共34頁。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將其列為必須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乙類傳染病2023/5/21第六頁,共34頁。病原學形態(tài)學:炭疽桿菌(Bacillusanthracis),G+,菌體二端平直,無鞭毛,能形成芽孢。炭疽桿菌形態(tài)芽孢結構2023/5/21第七頁,共34頁。培養(yǎng)條件:在普通瓊脂平板上生長成灰白色、表面粗糙,放大可見邊緣有菌絲射出。生化特性:桿菌抵抗力不強,但芽孢抵抗力極強,在干燥狀態(tài)下可以存活30-50年,150度60分鐘方可殺死。被稱為“不死菌”。在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上長成的灰白色、扁平、邊緣呈卷發(fā)狀菌落第八頁,共34頁。細菌特點

G+桿菌,大?。?-1.5m4-8m。1.喜歡土壤濕度大,堿石灰質土,富有機物

2.產外毒素和莢膜

9第九頁,共34頁。炭疽桿菌10第十頁,共34頁。四、流行病學動物炭疽遍布全球,南美洲、亞洲、非洲等牧區(qū)呈地方流行——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國西部地區(qū)發(fā)病較嚴重,以云南、貴州、新疆、廣西、湖南、西藏、四川、甘肅、內蒙古及青海等省自治區(qū)為高發(fā)地區(qū)11第十一頁,共34頁。1、傳染原人類炭疽由病畜傳播,牛、馬、羊及駱駝等草食動物是主要傳染原炭疽病人的病灶分泌物(皮膚炭疽)、痰液(肺炭疽)、糞便(腸炭疽)中均有炭疽桿菌存在人-人傳播尚未證實12第十二頁,共34頁。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接觸病原體的程度和頻率

影響因素職業(yè)、接觸病原體的程度和頻率。感染菌量、抵抗力

病后免疫力一次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13第十三頁,共34頁。五、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1-5天,最短12小時,最長為12天1.皮膚炭疽占95%,紅色斑丘疹或斑疹,數(shù)小時后皰疹出血灶潰瘍黑痂,周圍水腫,不疼不化膿,有發(fā)熱,1-2天體溫下降,伴有輕度到廣泛的水腫,不治20%死亡。多見于面、頸、肩及手足等裸露部位14第十四頁,共34頁。皮膚炭疽圖一15第十五頁,共34頁。皮膚炭疽圖二16第十六頁,共34頁。2、腸炭疽(少見)口咽部炭疽:假膜性潰瘍、水腫,淋巴結腫大。預后好胃腸炭疽:發(fā)熱、吐咖啡樣物或血性物,腹痛、血便或黑便,腹水。常死于腸穿孔或毒血癥17第十七頁,共34頁。3、肺炭疽(罕見)

最危險的形式。初1-3天似感冒前驅癥狀后,快速出現(xiàn)組織缺氧、呼吸困難以及高熱,X光表現(xiàn)為肺中膈增寬。于嚴重后24小時內死亡。發(fā)病后48小時內治療18第十八頁,共34頁。4、炭疽性腦膜炎、腦膜腦炎

來源:大部分為皮膚炭疽表現(xiàn):頭痛、煩躁。瞻妄、抽搐、意識障礙腦膜刺激癥狀(頸抵抗)CSF大多呈血性,壓力高,細胞數(shù)增加預后:病情十分兇險,發(fā)展極為迅速,常因治療不及時而死亡

19第十九頁,共34頁。5、敗血型炭疽多繼發(fā)于肺炭疽或腸炭疽表現(xiàn)為全身毒血癥癥狀:高熱、頭痛、嘔吐、感染性休克、出血和DIC等20第二十頁,共34頁。六、實驗室檢查

細菌

血液、腦脊液、皮膚病變、各種滲液、分泌物中分離出炭疽桿菌

抗體保護性抗體、莢膜抗體

抗原莢膜抗原保護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腫因子

外毒素診斷價值小流行病學調查21第二十一頁,共34頁。九、治療

1.抗菌治療:接觸炭疽桿菌后48h內青霉素紅霉素四環(huán)霉素強力霉素環(huán)丙沙星

注意:不要濫用—耐藥性

22第二十二頁,共34頁。2.抗毒素:抗炭疽血清

3.支持治療:水電平衡,呼吸道通暢4.病灶處理:皮膚炭疽局部嚴禁撫摸、擠壓及手術切開。傷口用2%雙氧水、0.05%高錳酸鉀溶液洗滌后敷以青霉素或磺胺軟膏。23第二十三頁,共34頁。護理診斷(1)皮膚完整性受損:與炭疽桿菌毒素損害皮膚有關。(2)體溫過高:與炭疽桿菌感染有關。(3)氣體交換功能受損:與肺炭疽導致肺組織病變有關。5/21/2023第二十四頁,共34頁。

護理措施(一)一般護理1.隔離措施采取嚴密隔離,隔離至創(chuàng)口愈合、痂皮脫落或癥狀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連續(xù)2次(間隔5天)培養(yǎng)陰性為止。5/21/2023第二十五頁,共34頁。護理措施

2.飲食護理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腸炭疽患者應給予清淡少渣,避免產氣的食物。5/21/2023第二十六頁,共34頁。護理措施

(二)病情觀察監(jiān)測生命體征,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如皮損的程度、焦痂的部位和大小等;及早發(fā)現(xiàn)休克的表現(xiàn)及劇烈頭痛、頸項強直、譫妄、抽搐等腦膜炎征象。5/21/2023第二十七頁,共34頁。護理措施

(三)用藥護理遵醫(yī)囑給予抗生素,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1.抗生素青霉素是首選藥物。肺、腸炭疽者可合并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療程需2~3周以上。2.其他用藥皮膚嚴重水腫和重癥患者,應遵醫(yī)囑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常用的有氫化可的松,每天100~300mg靜脈滴注。高熱驚厥者應給予鎮(zhèn)靜劑。5/21/2023第二十八頁,共34頁。護理措施

(四)對癥護理1.皮膚創(chuàng)口的護理:對皮膚炭疽患者,局部病灶除取標本作診斷外,切忌擠壓、觸摸和切開引流,以防感染擴散而發(fā)生敗血癥。創(chuàng)面可用1:2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干凈后敷以紅霉素或四環(huán)素軟膏,用消毒紗布包扎。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每次換藥時應注意觀察創(chuàng)面情況,如分泌物的多少、壞死范圍、有無新的水泡、周圍水腫的程度等,并做好記錄?;贾珣m當抬高固定。2.發(fā)熱的護理:高熱時,可采用冷敷法進行物理降溫,不宜應用酒精擦浴。5/21/2023第二十九頁,共34頁。健康指導

5/21/2023第三十頁,共34頁。1、管理傳染源

隔離病人:傷口兩次(隔5天)培養(yǎng)陰性,脫痂。所用物品焚毀或嚴格消毒。病畜處理:深埋(大于2米),上、下均撒漂白粉,量要大些,最好火化。死畜嚴禁剝皮或煮食。接觸者打疫苗。控制炭疽以預防牲畜炭疽為基礎31第三十一頁,共34頁。2、切斷傳播途徑必要時封鎖疫區(qū)。對病人的衣服、用具、廢敷料、分泌物、排泄物等分別采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