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危害_第1頁
高血糖的危害_第2頁
高血糖的危害_第3頁
高血糖的危害_第4頁
高血糖的危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高血糖的危害第1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主要內容高血糖的定義及其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高血糖的危害中國人群高血糖的干預第2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ShawJE,etal.Diabetologia42:1050,1999ResnickHE,etal.DiabetesCare23:176,2000Barrett-ConnerE,etal.DiabetesCare21:1236,1998GenuthS,etal.DiabetesCare.2003;26(11):3160-7.高血糖的診斷IFH--IsolatedFastingHyper-glycemiaCHI-IFGIsolated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IGTIPHIsolatedPost-ChallengeHyper-glycemiaIsolatedImpairedGlucoseToleranceFPG(mmol/L)OGTT2小時血糖(mmol/L)7.07.811.1CombinedHyperglycemiaI-IGT6.15.6Euglycemia第3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空腹血糖與OGTT2小時血糖的比較

空腹血糖較優(yōu)2h血糖較優(yōu)診斷DM的敏感性 √診斷DM的特異性 √與心血管事件的聯(lián)系 √ 與全部原因死亡的聯(lián)系 √ 反映β細胞基礎胰島素分泌 √反映β細胞第一時相胰島素分泌√反映外周胰島素抵抗 √反映肝臟胰島素抵抗√省錢,省事,重復性好 √已被證實干預可延緩或預防DM √第4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EHS納入歐洲25個國家,110家醫(yī)療中心,共4196例冠心病患者2107例由于急性心血管事件入院接受調查,2854例病情穩(wěn)定而接受調查除已知糖尿病患者外,均采用OGTT檢測糖代謝狀況2004年8月底歐洲心臟年會(ESC)首次發(fā)布歐洲心臟調查(EHS,EUROHeartSurvey)第5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歐洲心臟調查結果第6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歐洲心臟調查結果-第7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EHS-結論高達7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IGR和DMFPG漏診2/3新發(fā)IGR和DM個體,因此在包括合并冠心病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必須接受OGTT以及時診斷糖代謝異常第8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3,509例高危人群中9,125例合并心血管疾病OGTT檢測結果任一心血管事件,n=9,125NGTI-IFGIGTDM相對比例(%)PresentationofNovartisSatellitesymposiumduringESC2004,Munich,Germany第9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血糖的中空腹和負荷后血糖的關系第10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HbA1c=FPG+PPGHbA1c

反映長期血糖平均控制情況FPG反映空腹血糖水平PPG反映峰值血糖水平第11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8:0011:002:005:00AUC2=整體血糖水平AUC1=餐后血糖AUC2–AUC1=基礎血糖(AUC1/AUC2)*100=餐后血糖的貢獻(AUC2-AUC1/AUC2)*100=基礎血糖的貢獻Plasmaglucose(mmol/l)6.16.1ampm研究設計

2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未接受胰島素和拜唐蘋治療Monnieretal.DiabetesCare2003;26,881-885第12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TheMonnierStudy

ResultsFigA:EpisodicVenousBloodGlucoseValues(mmol/l)FigA:Plotsof4timepointsRepresentsPPG(AUC1)FigB:AreaUndertheCurve°AUC1(PPG)NoteflatteningeffectasA1c

AUC2TotalGlycemiaabove6.1mmol/lNoteincreasingriseasA1c

AUC2(Total)-AUC1(PPG)=FastingContrinutionPPGFPGTOTALMonnieretal.DiabetesCare2003;26,881-885第13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基礎血糖和餐后血糖對HbA1c

的貢獻黑色:基礎血糖增加值的貢獻率(%)白色:餐后血糖增加值的貢獻率(%)50%線Monnieretal.DiabetesCare2003;26,881-885第14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餐后血糖基礎血糖678910HbA1c(%)基礎和餐后血糖對HbA1c的貢獻餐后血糖對HbA1c的貢獻最多達70%,最少約45%Monnieretal.DiabetesCare2003;26,881-885第15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UKPDS10年–2型糖尿病患者隊列資料:

FPG與HbA1C之間的變異HbA1cFPG餐后血糖引起的差異0369年UKPDS35.BMJ2000;321:405-412第16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DPP:IGT個體平均HbA1c變化5.85.96.06.101234隨機化后時間(年)HbA1c(%)安慰劑二甲雙胍生活方式干預KnowlerWC,etal.NEnglJMed.2002Feb7;346(6):393-403第17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DPP:IGT個體平均空腹血糖變化10010511011501234隨機化后時間(年)FPG(mg/dl)安慰劑二甲雙胍生活方式干預KnowlerWC,etal.NEnglJMed.2002Feb7;346(6):393-403第18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小結與糖尿病患者大多死于心腦血管疾病一致,冠心病患者大多合并糖代謝異常在糖尿病早期和糖尿病前期餐后血糖與HbA1c關系密切,能夠較好地預測HbA1c第19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主要內容高血糖的定義及其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高血糖的危害中國人群高血糖的干預第20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高血糖患病率不斷增高患病率(%)第21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中國不同社區(qū)的糖代謝異?;疾÷收{查北京東城區(qū)n=1570,25-65歲男530女1040上海浦東新區(qū)n=1869,18歲以上男588女1281青島湛山社區(qū)n=2634,20-74歲男588女1281IGR/IGT(%)IGR:15.6IGT:13.3IGR:12.0糖尿?。?)7.96.610.0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169-172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187-190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12(3);177-181第22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丙酮酸NADH葡萄糖胞漿內分解線粒體內膜丙酮酸NADH三羧酸循環(huán)CO2+H2O4NADH1FADH2線粒體電子傳遞鏈氧化磷酸化第23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氧化與磷酸酸化的偶聯(lián)及質子濃度梯度的形成電子傳遞給氧時釋出的能量,推動質子轉運至內膜胞液面,形成電化學梯度,當H+

順梯度回至內膜基質面時,釋出的能量供ADP磷酸化成為ATP電子傳遞鏈eO-ADP+PiATPH+H+胞液內膜基質第24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共同機制—線粒體超氧化物生成過多葡萄糖誘導的反應性氧化產物(ROS)產自線粒體電子轉運系統(tǒng)第25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過度熱量攝入/運動減少引起細胞內葡萄糖和游離脂肪酸增高,引發(fā)氧化應激B細胞氧化應激導致功能降低,發(fā)生糖尿病肌肉、脂肪氧化應激發(fā)生胰島素抵抗內皮細胞功能失常發(fā)生心血管疾病3者之間的互動加重損害第26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ROS通過激活聚(ADP-核糖基)聚合酶(PARP)抑制GAPDH磷酸甘油醛脫氫酶第27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過量的過氧化物抑制了催化糖分解的GAPDH(磷酸甘油醛脫氫酶),使代謝途徑轉向糖的過度利用。6-磷酸果糖和葡萄糖增加激活己糖胺和多元醇途徑此時細胞內二羥丙酮(DHAP)轉變?yōu)槎ヵ8视停―AG)增加,激活PKC;丙糖過多轉化為AGE的前體甲基乙二醛;丙酮醛二磷酸甘油三磷酸甘油醛6磷酸葡糖胺山梨醇果糖N-乙酰葡糖胺

丙酮酸乳酸第28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所有預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共同特征——抗氧化經臨床驗證的藥物α糖苷酶抑制劑鈣拮抗劑ACEI/ARB他汀格列酮類減少氧化應激將是今后防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重點第29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共同通路-氧化應激

糖尿病前-餐后高血糖

進一步加重糖代謝紊亂

糖尿病后-高血糖引發(fā)并發(fā)癥第30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主要內容高血糖的定義及其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高血糖的危害中國人群高血糖的干預第31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餐后高血糖形成研究熱點之一1.提高糖尿病確診率和知曉率2.關注IGT人群糖尿病前期-預防糖尿病

IGT人群心血管風險增高-預防大血管病變降低死亡風險3.更新控制血糖的概念---持續(xù)控制全天平穩(wěn)強化治療第32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餐后血糖的治療是糖尿病學術界研究的熱點餐后血糖α-糖苷酶抑制劑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超短效胰島素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拜唐蘋?InsulinAspartInsulinlyspro胰淀粉樣多肽類似物第33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目前糖尿病治療模式治療性生活方式轉變是治療的前提和基礎血糖全面控制仍是治療的中心血壓、血脂等多因素全面控制提倡個體化治療第34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未來的治療模式治療性生活方式轉變仍是治療的前提和基礎血糖全面控制仍是治療的中心更重視對血壓、血脂等多因素進行全面控制在對非傳統(tǒng)心血管危險因素認識深化的基礎上,發(fā)展新的干預手段和藥物對高血糖發(fā)病機制中因胰島素抵抗和/或β–細胞分泌缺陷的相對貢獻進行客觀評價,并采取相應治療手段第35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對心血管經典危險因素的干預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血糖、血壓和血脂等經典危險因素干預的必要性已經得到充分證明血糖的治療由單純FPG、HbA1c過渡到包括空腹、餐后和HbA1c的全面控制和達標隨著無創(chuàng)性血糖監(jiān)測手段的發(fā)展和成熟,對血糖波動與心血管并發(fā)癥之間關系研究的深入,“平穩(wěn)降糖”可能會和“平穩(wěn)降壓”一樣重要第36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的治療HPS和CARDS研究證實,在既往認為“正常”LDL-C水平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他汀治療仍可獲得顯著心血管收益,說明啟動血脂治療的起點可能更低HDL-C的干預已經納入日程,隨著緩釋煙酸的上市,升高HDL-C也將成為糖尿病的重要治療目標之一高甘油三酯血癥作為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血脂異常,其針對性治療得到關注,以非諾貝特為代表的貝特類藥物將得到以往沒有的關注和重視第37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目前認為CCB聯(lián)合ACEI/ARB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較合理治療方案糖尿病治療中,VALUE試驗證實ARB在降低糖尿病發(fā)病危險方面優(yōu)于CCB,但是在腦卒中等方面CCB優(yōu)于ARB,因此CCB聯(lián)合ACEI/ARB是合理的選擇JuliusS,etal.Lancet.2004;19;363(9426):2022-31WeberMA,etal.Lancet.2004;19;363(9426):2049-51第38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同時針對不同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藥物上市不同藥物的聯(lián)合(如polypill)如Caduet:amlodipinebesylate和atorvastatincalcium同一藥物兼具不同作用如PPAR-α、γ激動劑或PanPPARs激動劑第39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糖尿病的預防第40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糖尿病治療的前提是適時的診斷和強化干預糖尿病只是一系列代謝紊亂的表現(xiàn)之一,未來的糖尿病治療模式可能從血糖為中心過渡到以血糖為中心的代謝紊亂和危險因素的全面干預IFG的診斷標準已經在2003年11月(ADA)和2004年7月(CDS)得到修訂;正常血糖的上限下調后,既往認為正常的人群被劃入糖調節(jié)受損的范疇,是否意味著強化生活方式干預的開始雖然已有大量證據(jù)表明IGT是重要的糖尿病和心血管危險因素,但是目前并未被認為是一種疾病,今后可能成為一種疾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干預(生活方式和/或藥物)第41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目前僅有生活方式干預被證實是最有效的措施,能夠取得最全面的收益大慶研究提示生活方式干預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發(fā)病危險DPP、DPS一致證實可降低IGT個體的2型糖尿病發(fā)病危險達58%第42頁,課件共4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中國IGT干預研究與STOP-NIDDM研究

結果相互印證NGT IGT糖尿病對照組(n=83) 27.7 37.4 34.9

飲食+運動組(n=60) 28.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