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_第1頁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_第2頁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_第3頁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_第4頁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在上課之前,首先必須要先預習,弄清這節(jié)課中哪些問題自己已經懂得或自己雖不懂但自己能想辦法解決,哪些問題自己不懂而又無法解決的,就要把它記下來或做上記號,做到心中有數(shù),上課時才能有針對性地學習初中語文知識點。這是學習啦我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第1-2部分

第一部分

議論文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鮮明的論點,確鑿的論據,嚴密的論證)

一、論點的特點:①正確②鮮明歸納論點的方法:

1、標題2、文章開頭3、結尾4、中間:

①通過歸納總結論據的共同點來推斷出論點②總結性的詞體現(xiàn)中心論點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見;我認為;總之)③先找出文章的論題,然后依據論題在文中找出反復出現(xiàn)的類似的論斷性的話,合并同類項,最后歸納。

注意:歸納論點的句子必須是完整而鮮明的肯定性的論斷的句子。

二、論據事實論據(如現(xiàn)實事件、歷史事實、統(tǒng)計材料、具體數(shù)字等)理論論據:(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guī)律、名言警句等。)歸納論據的要點:人+怎么做(與論點密切相關的方面)+結果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體的事實,那是事實論據。

三、論證方法及其作用舉例論證(事例論證)、引用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1、例證法(擺事實):具體典型而且充分地證明了某一論點。

2、引證法(講道理):引用了什么論證了某一論點,使論證具有說服力。

3、喻證法(講道理):形象生動地闡述了某一論點,使說理更通俗易懂。

4、對比法(講道理):通過對比,突出強調了某一論點,使說理更鮮明。

四、分析議論文的表達方式1、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概括性很強,作用:用事實證明某一觀點或主張。

2、議論文中時而有生動形象的描寫,作用:更鮮明生動地證明了某一觀點。

3、議論中的抒情,會使議論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嚴密、準確六、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七、論證結構:提

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第二部分

記敘文

一、常見敘事線索

1、人物線索:人物的見聞感受或者事跡2、物品線索:某一有特意義的物品。3、感情線索: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4、事件線索:中心事件5、時間線索6、地點變換線索找線索:①文章的標題②各段反復出現(xiàn)的事物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④的思想感情(變化)⑤某一人物的見聞感受作用:文章內容井然有序地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來龍去脈。

二、記敘順序

1.順敘:即按照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的順序寫(時間先后).

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楚,有頭有尾,給人鮮明的印象。

2.倒敘:把后發(fā)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后再按順序進行敘述。

作用: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引人入勝。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于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jié)的敘述,插入有關的情節(jié)或事件,然后再繼續(xù)原來的敘述。(比如:回憶往事)作用:補充、襯托出文章的中心內容(人物或事件),豐富了情節(jié),深化了主題。

三、人物的描寫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包括神態(tài)描寫](描寫人物容貌、衣著、神情、姿態(tài)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tài)、思想性格等情況。

2、語言(對話)描寫

3、行動(動作)描寫: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4、心理描寫:形象生動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質。

四、環(huán)境描寫:自然環(huán)境描寫和社會環(huán)境描寫自然環(huán)境(描寫自然景觀如天氣、季節(jié)、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環(huán)境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預示人物的命運、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社會環(huán)境(描寫社會狀況或者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周圍(室內)的布局、陳設):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氣氛。

五、記敘文的詞語或句子的含義辨析

1.結合特定語境(即具體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詞語的含義。

2.要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褒義、貶義、中性),明了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一詞多義等。

3.注意語氣或語調。

4.著眼于詞句之間的搭配。

5、著眼于詞義范圍的大小、輕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體或者事物的象征意義,用平實的語言表達).

六、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

1、開篇點題;2、總領全文;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4、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5、為下文埋下伏筆

七、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

1、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2、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3、為下文埋下伏筆4、為下文情節(jié)作鋪墊5、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八、記敘文結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點題;2、總結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應;4、點明中心,升華主題;

5、令人深思,給人啟示,讓人覺得回味無窮。6、點題7、前后照應8、首尾呼應

九、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氣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點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十、歸納記敘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標題;語段中開頭結尾處的抒情議論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后指出借以表達的思想、感情、態(tài)度等。(特別是抒情散文中)3、還可從時代背景入手分析。4、從對人物或事物的態(tài)度判斷。

十一、概括段意(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為段意(有時要中心句進行適當?shù)膭h改).

(2)概括法:

例1:(記敘的段落)記敘了+人(組織或單位)+時地+何種情況下+做+結果。(注意原文強調的是什么)

例如2:(描寫的段落)描寫了+景物+特征。

例如3:(議論文)運用論證方法(或論據)+從角度(方面)+論證了觀點。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發(fā)了怎么樣的感情。(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兩個以上的主要內容,就要把表達這些內容的短語合組合成句。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第3-4部分

第三部分

小說

一、小說三要素

1、人物

2、情節(jié)

3、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A、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B、發(fā)展:刻畫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現(xiàn)沖突,揭示主題。D、結局: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情節(jié)的總的作用:使小說變得豐富、生動、曲折,可以強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題和增強藝術感染力。

二、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

A、敘述:對人物經歷和事物發(fā)展變化所作的交待、陳述。

作用:可以把描寫的各個方面聯(lián)成一體,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加深讀者對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議論文中,作為事實論據,用來證明論點。

例1:他走了。例2:我們爬上了山。

B、描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對人物、事件和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的描繪與刻畫。

作用:能實現(xiàn)文學形象的具體性生動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須發(fā)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

例2、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見探照燈的光帶,透過飄飛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在作品中抒發(fā)由某種媒介觸發(fā)起來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強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

作用:表達強烈的某種主觀感情。起到渲染環(huán)境氣氛,強調人物性格品質,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讀者的共鳴,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濃烈):

例1:《最后一課》中:啊,那些壞家伙,他們貼在鎮(zhèn)公所布告牌上的,原來就是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國啊,母親!我愛你,中國!

2、間接抒情(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抒發(fā)感情。)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們上了輪船,離開錢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表現(xiàn)人物歡快興奮的心情: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表現(xiàn)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

D、議論:直接在作品中對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和評價。

作用:1、在記敘性文體中,議論有兩種方式:先敘后議和先議后敘。前者見解獨到,令人深思,具有啟發(fā)性;后者可使讀者很快進入對將要敘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讀者對下文的注意。

2、議論在散文中會對形象的特征或意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議論在議論文中主要是闡述觀點。

E、說明:是對事物與事理進行的解釋和介紹。作用:使讀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說明的事物和特點。例1:這張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的各種描寫,準確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2、抓住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和諧相處),分析人物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

第四部分

說明文

1、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A、題目B、首段C、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說明方法分類和標志分類和作用:

一、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二、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三、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數(shù)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五、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六、下定義: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說明對象的本質和內涵,使說明更嚴密。

七、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八、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3、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4、說明順序⑴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筑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fā)展變化。

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A、先總說后分說:總-分;分-總;總-分-總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結果。D、由現(xiàn)象到本質。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體到局部。

5、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1、說明性語言的特點:準確、平實、簡明(科學小品:生動).

6、說明文分類

1按說明對象分: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說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2按語言特點分:平實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說明文,多用描寫)

初中語文知識點總結人教版第5部分

第五部分散文(記敘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線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題旨、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句子或關鍵性詞語。是思想感情的噴發(fā)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點,同時也對文章的結構起著支配統(tǒng)攝作用。

三、要借助想像領會作品的內涵。

閱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lián)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的想像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

四、要體會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把深刻的思想、動人的感情,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xiàn)出來,達到情與物融合、意與景交織,以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聯(lián)想和象征手法的運用

3、細處落筆,以小見大。

4、側面暗示。

五、要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從修辭方法或者表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