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解析】孝文帝改革主題圖集_第1頁
【知識解析】孝文帝改革主題圖集_第2頁
【知識解析】孝文帝改革主題圖集_第3頁
【知識解析】孝文帝改革主題圖集_第4頁
【知識解析】孝文帝改革主題圖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拓跋宏,漢名元宏,北魏獻文帝拓跋弘長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他是一位卓越的少數(shù)民族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原文化,實行漢化政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發(fā)展教育,改變姓氏并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民族融合和各民族的發(fā)展。拓跋宏雕塑(467—499)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北魏建立439年,北魏統(tǒng)一北方,結(jié)束了十六國以來分裂割據(jù)的局面。

鮮卑拓跋部遷徙路線示意圖

4世紀后期,游牧在陰山地區(qū)的鮮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幼年登基469年,北魏第六位皇帝獻文帝拓跋弘將襁褓之中的長子拓跋宏冊立為太子。471年,獻文帝因不滿馮太后長期攝政,遂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拓跋宏。由于北魏實行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為太子時,生母即被賜死,由祖母馮太后一手撫養(yǎng)成人。馮太后出身北燕王室,足智多謀,能行大事,生殺賞罰,決之俄頃,具有豐富的政治經(jīng)驗和才能,自476年獻文帝去世后,開始臨朝聽政,在社會風俗、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進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意識地進行漢化,是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實際主持者,并對孝文帝改革產(chǎn)生重要影響。北魏帝王及年號北燕后裔、千古一后——馮太后雕塑

及壁畫形象(441—490)馮太后臨朝聽政期間:整頓吏治,頒布俸祿制,立三長制(三長制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其職責是檢查戶口,監(jiān)督耕作,征收租調(diào),征發(fā)徭役和兵役。三長享有一定的優(yōu)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實行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執(zhí)掌朝政

490年,年滿二十三歲的孝文帝拓跋宏開始親政,在馮太后的長期嚴格教育和直接影響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經(jīng)義、而且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jīng)驗,這些都為后來的改革大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同年九月,馮太后病逝。孝文帝哀傷至極,大哭三日。他在詔書中說:“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后安緝?nèi)珖?。朕的祖宗只專意武略,未修文教,又是她老人家教導朕學習古道。一想起太后的功德,朕怎能不哀慕崩摧?內(nèi)外大臣,誰又不哽咽悲切?”

從此以后,孝文帝獨自挑起了改革的重擔。永固陵,又稱馮太后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鎮(zhèn)川鄉(xiāng)西寺兒梁山(古稱方山)南部,是一處以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馮氏陵墓為中心的大型陵園遺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南遷洛陽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示意圖孝文帝拓跋宏親政后,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一系列改革。第一件大事就是遷都洛陽。北魏原都城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風雪,風沙常起,偏北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北魏對整個中原地區(qū)的統(tǒng)治。494年,孝文帝力排眾議,把百余萬包括鮮卑族在內(nèi)的北方各族人民遷到中原。因為自北魏建國后的一個多世紀里,北魏王朝和境外強敵——柔然一直處于嚴重對峙狀態(tài)。柔然不斷攻掠北魏北境,嚴重威脅著北魏都城平城的安全。

拓跋宏遷都的目的,一是避開柔然對都城的威脅;二是為了便于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tǒng)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革俗漢化遷都洛陽后,孝文帝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他規(guī)定:

?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年齡在30歲以上的人,使用鮮卑語已成習慣,允許不立即改變。但是,30歲以下的人和在朝做官的人,不得繼續(xù)使用鮮卑語,若明知故犯,就要降職或罷官);

?以漢服代替鮮卑服;

?改鮮卑姓為漢姓,把皇族姓由拓跋改為元;

?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lián)姻;?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yǎng)老的風氣;?凡已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原籍;死于洛陽的鮮卑人,必須葬于洛陽附近的邙(máng)山,不準運回平城安葬等。

這些措施,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簡明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革俗漢化《魏孝文帝吊比干文碑》位于河南衛(wèi)輝城北7.5公里比干墓祠。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刻立。原碑早已不存,宋元佑五年(1090年)九月重刻。高2.56米,寬1.36米,碑文為孝文帝元宏撰文,無書丹者姓名,傳為崔浩書?!侗蔽旱弁醭鲇鶊D》當時鮮卑的服飾狹而短,便于騎射戰(zhàn)斗,而漢服則寬而長。孝文帝時,他本人采用漢人帝王衣冠,并命臣民采用采用漢服。國為洛陽龍門石窟北魏帝王出御圖,圖中帝王所穿的衣袍均已漢化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革俗漢化武士陶俑北魏1965年河南洛陽元邵墓出土高30.8厘米,此俑為孝文帝改革后的制品,服飾上漢化風格明顯騎馬武士陶俑北魏1953年陜西西安出土高38厘米北魏最初用騎兵作戰(zhàn),保留著許多鮮卑族的原有風俗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革俗漢化文吏陶俑(左)北魏1965年河南洛陽元邵墓出土高17.7厘米文官陶俑(右)北朝1948河北景縣出土高27.3厘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平定反叛

496年八月,孝文帝巡幸嵩岳,皇太子元恂留守金墉城。元恂(xún)素不好學,體又肥大,最怕洛陽的炎熱天氣,每每追樂舊都,常思北歸;又不愿說漢語、穿漢服,對所賜漢族衣冠盡皆撕毀,仍舊解發(fā)為編發(fā)左衽(rèn),頑固保持鮮卑舊俗。中庶子高道悅多次苦言相勸,他不但毫無悔改之意,反而懷恨在心。

孝文帝出巡給了他可乘之機,遂與左右合謀,秘密選取宮中御馬三千匹,陰謀出奔平城,并親手殺死高道悅于宮禁之中。事發(fā)后,領(lǐng)軍元儼(yǎn)派兵嚴密防遏各宮門,阻止事態(tài)的發(fā)展。孝文帝聞訊大驚,中途急急折返洛陽,當即引見元恂,怒不可遏,列舉其罪,親加杖責,又令咸陽王元禧等人代替自己打了元恂一百多杖,才將元恂囚禁于城西別館。十月,孝文帝引見群臣議廢太子恂。十二月,廢元恂為庶人。次年四月,孝文帝巡幸長安,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告發(fā)元恂又與左右謀反。孝文帝得報,逼令元恂自盡,時年十五歲。之后,又相繼平定朔州刺史陽平王元頤、恒州刺史穆泰等人叛亂,穩(wěn)固改革局勢。嵩山古塔位于河南登封縣北,嵩山西麓,建于北魏孝明帝時,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塔有十五層,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之磚塔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主題圖集英年早逝

497年正月,孝文帝立皇子元?。╧è)為太子,并以鮮卑舊貴族和北方各少數(shù)族酋長不堪暑熱,允許他們秋居洛陽,春還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