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辦法_第1頁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辦法_第2頁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辦法_第3頁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辦法_第4頁
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辦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學生綜合素質測評辦法第一章總則第一條對學生實施素質測評的直接目的在于正確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年評優(yōu)評獎、扶困助學和推薦就業(yè)提供依據(jù).實現(xiàn)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標準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和促進學生德、智、體、能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第二條素質測評的內容主要包括品德、學業(yè)、文體和能力四個方面。第三條素質測評成績的構成比例為:品德測評占15%.學業(yè)測評占65%.文體測評占10%.能力測評占10%。素質測評成績總的計算方法為:素質測評得分=品德測評得分×15%+學業(yè)測評得分×65%+文體測評得分×10%+能力測評得分×10%。素質測評總分為各學年測評得分之和.其中各學年所占的比例:??茷榈谝粚W年為30%、第二學年為30%、第三學年為40%.本科每學年為25%。各班依學生學年綜合測評得分的高低及名次進行評優(yōu)評獎.學校和學院依畢業(yè)生綜合測評總分及其名次進行就業(yè)推薦。第四條實施綜合測評必須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的原則。綜合測評適用的對象為我學院國家計劃內全日制本專科學生。第二章品德表現(xiàn)測評第六條品德表現(xiàn)測評滿分為100分.由基本分、形勢與政策教育課測評分、獎勵測評分和扣分四部分構成。其中:基本分占50%.形勢與政策教育課測評分占20%.獎勵測評分占30%。品德表現(xiàn)測評得分的計算公式為:基本分+形勢與政策教育課得分+獎勵分-扣分。第七條品德測評基本分滿分為50分。評估的內容包括如下五大項:<一>政治與思想表現(xiàn)。主要包括:對待四項基本原則的態(tài)度.對時事政治的關心程度.參加各種政治學習活動和兩課教學活動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價值觀。<二>法紀與集體觀念。主要包括:遵守國家的法律、法令和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及維護學校和社會穩(wěn)定的表現(xiàn).參加各項集體活動和黨團組織生活的自覺性.處理個人與集體之間關系的態(tài)度和集體榮譽感。<三>道德修養(yǎng)。主要包括:處理個人與他人之間關系的方法和藝術.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的表現(xiàn).能否做到誠實守信.謙虛謹慎;說話和氣.待人有禮;尊敬師長.尊重他人;團結協(xié)作.樂于助人;男女交往.舉止得體;遵守文明守則.維護公共秩序.不妨礙別人正常的工作、學習和休息;愛護公共財物和公共設施.節(jié)約水電和糧食;保護環(huán)境.講究衛(wèi)生.保持內務整潔。<四>勞動觀念和社會實踐。主要包括:參加各種公益性勞動的表現(xiàn).完成宿舍課室、衛(wèi)生包干區(qū)清潔等輪值工作的自覺性.完成上級布置的各種工作任務的積極性.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表現(xiàn)等。<五>學習態(tài)度和進取精神。主要包括:是否樹立正確的專業(yè)思想、學習動機和學習態(tài)度.是否具有奮發(fā)向上、競爭進取、自強不息的意識.是否具有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的精神。以上五項.由班素質測評小組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按照三個等級評分:優(yōu)秀計45分.占班級人數(shù)的20%;良好計40分.占班級人數(shù)的70%;一般計35分.占班級人數(shù)的10%。形勢與政策教育課測評的計算公式為:個人考試成績÷班級最高考試成績×100×20%〔考試作弊者成績按零分計。形勢與政策教育課每缺勤一次在該科目個人考試成績里扣5分。第九條品德獎勵測評分的計算公式為:本人原始獎勵分÷班級最高原始獎勵分×100×30%品德獎勵分的適用條件和標準如下:被評為優(yōu)秀學生干部、優(yōu)秀團干、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帶班黨員、優(yōu)秀學生輔導員、優(yōu)秀律委干部、優(yōu)秀宿管干部、優(yōu)秀心理委員等.省級以上者加15分.市級加10分.校級加8分.院級加6分;被評為優(yōu)秀團員、各類積極分子和各類優(yōu)秀隊員者.省級以上者加12分.市級加9分.校級加7分.院級加5分;同一學年因相同事跡被不同部門授予同一或同類稱號者按最高獎級別計分一次。受學校、所在學院通報表揚者.每次分別加5分、4分。所在班或支部.被評為省級、市級、學校或學院先進集體的.每人分別加6分、5分、4分、3分。同一單位在同一學年中因相同事跡多次獲獎.按最高級別計分一次。被評為學校或學院文明宿舍的.所在宿舍每人分別加5分、3分;被學校、學院通報表揚衛(wèi)生較好的宿舍每人分別加2分、1分。在同一時期同時受校和院系表彰的.按最高級別計分一次。被評為"優(yōu)秀舍長"的加5分。熱心公益.樂于助人.積極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捐書、捐款、捐物以及義務勞動或服務等集體活動者.每次加1分。該項累計加分超過15分者仍按15分計算。無償獻血者每次加6分.參加檢血但未獻血者加2分。參加學校征兵初檢每次加2分.過了初檢參加端州區(qū)全身檢查每次加4分。參加學校、學院組織的集會、講座、科技藝術文化節(jié)開、閉幕式等活動的每人每次加0.5分.每學年累計不能超過5分。第十條品德測評扣分的適用條件和標準如下:<一>違反四項基本原則.參加非法組織.張貼大字報.發(fā)動組織或者參加非法游行示威或聚會者.視其情節(jié)扣20分以上.并按國家有關法律法令處理。<二>政治學習、組織生活、年級集會不經請假而缺席者.每人每次扣10分。<三>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社會道德規(guī)范以及黨〔團紀國法者.受院通報批評者扣6分.受學校通報批評者扣10分.受警告處分者扣15分.受嚴重警告處分者扣20分.受記過處分者扣30分.受留校察看處分者扣40分.受開除黨籍、團籍處分者扣50分。同一錯誤行為同時受行政和黨〔團紀律處分者.按最高級別扣分一次?!菜脑趯W校組織的校紀校風檢查中被通報的每次扣10分。〔五宿舍內務差.受學校批評.宿舍每人扣5分。第三章學業(yè)表現(xiàn)測評第十一條學業(yè)表現(xiàn)測評滿分為100分.由基本分、獎勵分和扣分三部分構成.其中:基本分占85%.獎勵測評分占15%。學業(yè)測評得分的計算公式為:基本分+獎勵測評分-扣分。第十二條學業(yè)基本分根據(jù)系專業(yè)的特點參照以下計算公式:個人學年成績平均分〔不包括英語、計算機÷班學年成績最高平均分×100×85%第十三條學業(yè)獎勵分的適用條件和標準如下:〔一在公開出版發(fā)行的刊物〔有CN或ISSN登記號上發(fā)表專業(yè)學術論文者.每篇按市級〔指設區(qū)的市、省級、國家級〔核心、權威刊物分別加10分、15分、20分.同一篇論文被多家刊物轉載或多次學術會議采用.在按最高等級刊物的標準計分一次的基礎上.可適當加2分。同一論文為多人合作者.按第一作者得分高于其他作者的原則進行分配。凡需要加分的學術論文.必須提供登載刊物原件或學術會議信函.并經有關專家鑒定文章的性質和級別?!捕谟⒄Z四級統(tǒng)考中.604分以上者加8分.426分以上者加6分;在英語六級統(tǒng)考中.426分以上者加10分。僅通過當年加分。〔三計算機統(tǒng)考過一級者加6分.過二級者加8分。僅通過當年加分。〔四普通話水平測試、健美操和各類職業(yè)技能過級者均不給加分。〔五各項獎助學金均不屬于學業(yè)獎勵分項目?!擦鶎W業(yè)獎勵測評分的折算公式為:本人原始獎勵分÷班級最高原始獎勵分×100×15%第十四條學業(yè)扣分的適用條件和標準如下:<一>凡考試作弊者.除在其品德測評中扣分外.在學業(yè)中另扣10分。<二>每曠課1節(jié)扣2分。安排有晚修課課程的班級.曠課者每晚扣1分。第四章文體表現(xiàn)測評第十五條文體表現(xiàn)測評滿分為100分.由基本分、獎勵測評分和扣分三部分構成。其中基本分占50%.獎勵測評分占50%。文體表現(xiàn)測評分計算公式為:基本分+獎勵測評分-扣分第十六條文體表現(xiàn)的基本分為50分。評估的內容包括如下五項:〔一參加學校、學院和班級組織的文娛活動的積極性;〔二堅持課外體育鍛煉的狀況;〔三參加學校、學院和班級組織的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四體質、體魄以及體育達標狀況。以上四項.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A級計45分.占班級人數(shù)的20%;B級計40分.占班級人數(shù)的70%;C級35分.占班級人數(shù)的10%。第十七條文體表現(xiàn)獎勵測評分的計算公式為:本人原始獎勵分÷班級最高原始獎勵分×100×50%文體表現(xiàn)獎勵分的適用條件和標準如下:〔一參加體育競賽的運動員.每項按照院級、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分別加2分、4分、5分、6分、8分?!捕⒓芋w育競賽獲得名次的運動員.校級第一名加10分.第二、第三名加8分.第四、第五名加6分.第六至第八名加4分;市級獲獎者按校級的1.5倍計分.省級的獲獎者按校級的2倍計分;國家級的獲獎者按校級的3倍計分;破記錄者按照校級、省級、國家級分別另加10、15、20分;院級競賽獲獎者按校級的50%計分?!踩齾⒓游乃囇莩龌蚋傎愓?每次每項按照院級、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分別加2分、4分、5分、6分、8分?!菜脑谖乃嚫傎愔蝎@得名次的演出者.按照校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表揚獎分別加10分、8分、6分、4分;市級的獲獎者按校級的1.5倍計分.省級的獲獎者按校級的2倍計分;國家級的獲獎者按校級的3倍計分;院級的獲獎者按校級的50%計分?!参鍏⒓釉杭壱陨匣顒硬邉澱?每次每項2分.但一學期累計超過5次仍按5次計算?!擦鶠槲膴恃莩龌蛭捏w競賽做服務工作者.每次加1分.但一學期累計超過5分仍按5分計算。〔七參加運動隊、藝術團〔隊訓練滿一年且表現(xiàn)積極者.校級加8分.院級加6分;一學期者按50%計分。第十八條文體表現(xiàn)扣分表現(xiàn)的適用條件和標準是:<一>凡要求統(tǒng)一參加的文體活動不參加者.每次扣2分。<二>不參加體育達標測試者扣5分〔經批準免修體育課者除外。第五章能力表現(xiàn)測評第十九條能力表現(xiàn)測評滿分為100分。由基本分、獎勵測評分和扣分三部分組成.其中基本分和獎勵測評分各占50%。計算公式為:基本分+獎勵分-扣分第二十條能力表現(xiàn)基本分滿分為50分.評估的內容包括如下四項:<一>表達能力。主要評估:普通話朗讀技能.演講技能.書寫規(guī)范漢字和三筆字書寫技能.漢語寫作技能.外語表達能力。<二>社會工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主要評估:從事社會工作的計劃、組織、指揮、管理等能力.進行人際溝通和協(xié)調的能力.進行宣傳鼓動的能力。<三>動手操作能力。主要評估:從事課件制作、科技制作的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能力等。<四>科研研究與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主要評估:開展社會調查、撰寫社會調查報告的能力.開展學術研究的能力.發(fā)現(xiàn)新事物、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等。以上四項.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A級計45分.占班級總人數(shù)的20%;B級計40分.占班級總人數(shù)的70%;C級計35分.占班級總人數(shù)的10%。第二十一條:能力表現(xiàn)獎勵測評分的計算公式為:本人原始獎勵分÷班級最高原始獎勵×100×50%能力表現(xiàn)獎勵〔扣分的適用條件和標準如下:〔一在公開發(fā)行的刊物上發(fā)表非學術性文章和文藝作品者.國家級刊物每篇加10分.省級刊物每篇加8分.設區(qū)的市級刊物加5分.縣和不設區(qū)的市刊物每篇加3分;在校報上發(fā)表文章者.每篇加4分.發(fā)表簡訊、消息者.每篇加2分。在其他沒有發(fā)行號或準印證號刊物〔如學生主管部門或學生組織經辦的刊物.〔如學生主管部門或學生組織經辦刊物.比如《西江讀書》上發(fā)表文章者.按校級、院級分別加3分、2分。被學校廣播站、學校和學院墻報所采用的稿件每篇加2分.但宣傳干部、記者、通訊員向廣播站、學校和學院墻報所投稿件.從第11篇開始計分。凡在沒有發(fā)行號或準印號刊物及其他媒體上發(fā)表稿件的加分.累計不得超過25分。以上發(fā)表的作品如為合寫.則把該文所得分值按比例拆分?!捕W?;驅W院組織的教學競賽活動.參加者〔完成全過程每次加2分.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者.校級分別另加10分、8分、6分、5分.院級分別另加6分、5分、4分、3分。其它與職業(yè)技能訓練有關的各類競賽活動〔如朗讀、演講、書法、形象設計等.參加者每次加2分.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者.省級的分別另加18分、14分、10分、6分.市級分別另加10分、8分、6分、5分.校級的分別另加8分、7分、5分、3分.院分別另加6分、5分、4分、2分。同一項活動在同一學年中被不同部門授予獎項者按最高獎項分數(shù)計分。辯論比賽中最佳辯手每次另加2分.如果同一個人獲得多次最佳辯手的.最多可另加6分?!踩齾⒓痈鞣N征文比賽、知識競賽和社會調查報告評選者.每次加2分.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者.國家級的分別另加20分、15分、12分、9分.省級分別另加15分、10分、8分、6分.市級分別另加10分、8分、7分、5分.校級分別另加8分、7分、6分、4分.院級分別另加6分、5分、4分、2分。同一項活動在同一學年中被不同部門授予獎項者按最高獎項分數(shù)計分。〔四參加科技成果展覽評比、競賽活動者.每人每次加2分.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者.國家級的分別另加30分、20分、15分、12分.省級分別另加20分、15分、10分、8分.市級分別加15分、12分、9分、7分.校級分別另加10分、7分、5分、3分.院級分別另加6分、5分、4分、2分。同一項活動在同一學年中被不同部門授予獎項者按最高獎項分數(shù)計分?!参鍏⒓訉W校各部門、學生機構或學院組織的活動[如科技節(jié)、藝術文化節(jié)、宿舍文化節(jié)、自強之星、巾幗之星、形象之星等且該活動不屬于上述〔一至〔四項中的內容]或市級以上相關活動者.每人每次加2分.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者.國家級的分別另加25分、20分、15分、9分.省級分別另加18分、15分、12分、8分.市級分別另加13分、11分、9分、6分.校級分別另加10分、8分、6分、4分.院級分別另加6分、5分、4分、3分。同一項活動在同一學年中被不同部門授予獎項者按最高獎項分數(shù)計分。以上〔二至〔五項中.若該活動獎項不設等級則按二等獎分值加分。<六>擔任學生干部或從事公益性、服務性工作滿一年且能履行職責者.按如下標準加分:1、學生輔導員、帶班黨員、校學生自律委員會正副主任、校宿舍管理委員會正副主任、校團委委員及校學生會正副主席和正副部長、學院分團委副書記和學院學生會正副主席和學生自律委員會正副主任、校心理健康促進會正副主任加15分。2、學院分團委正副部長及委員、學生分會正副部長及委員、學生自律委員會正副部長、學院分心理健康促進會正副主任、校學生自律委員會正副部長.校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正副部長.學生黨支部委員、校執(zhí)勤隊正副隊長、校禮儀隊正副隊長、記者站和廣播站正副站長、學生社團正會長、校報和院報、院刊主編、副主編、兼職班主任、被各學院聘用的助理加12分。3、校團委和學生會干部、班長〔副班長及班團支書、學校與學院宿管組成員、協(xié)會副會長、校執(zhí)勤隊員和禮儀隊隊員、校記者站記者、校廣播站和學校職能部門聘用的信息員或通訊員、院報、院刊編輯、記者加10分。4、班委、團支委、義務服務小組成員、書院導生、帶宿舍的學生干部〔經學生處備案、協(xié)會干事、心理朋輩咨詢員、助學貸款負責人、舍長加6分。5、身兼多職者.按最高職務計分.各職能均能履行職責并有突出表現(xiàn)者.經審定.可酌情另加2至5分。6、學生干部表現(xiàn)突出.被評為優(yōu)秀學生干部或積極分子者.按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院級分別另加20分、16分、12分、8分、4分。同一榮譽稱號在同一學年中被不同部門授予獎項者按最高獎項分數(shù)計分。學生干部不履行職責、工作馬虎、同學反映意見比較多的.經年級測評小組審議通過或輔導員決定.可酌情減1-5分。7、學生干部任職不滿一學年者.按其職務等級總數(shù)的50%計算。第六章測評的組織機構和程序第二十二條綜合測評工作由學校和學院聯(lián)合統(tǒng)一領導和部署.學生工作部〔處和學院聯(lián)合負責監(jiān)督管理.學院和各班負責組織實施。第二十三條學院成立院、年級和班綜合測評工作領導小組.各工作小組的人員構成和職責如下:〔一學院素質測評工作小組由學院主管領導、政治輔導員、班主任、學生輔導員、學生黨支部、分團委和學生分會主要負責人組成.其主要職責是:1、組織部署系素質測評工作;2、對各班素質測評工作實施監(jiān)督和指導;3、裁決素質測評糾紛.做好素質測評過程中的思想工作;4、審定上報素質測評結果〔包括登記表格和電腦軟件和評優(yōu)材料?!捕嗨刭|測評小組由班主任、班長、團支書、學生干部代表、普通學生代表〔非班干、團干、學生干部組成.組長由班主任擔任.其主要職責是:1、評出本班同學品德表現(xiàn)、文體表現(xiàn)和能力表現(xiàn)的基本分。2、審核素質測評各方面的基本分、獎勵測評分和扣分.上報素質測評有關材料。3、做好素質測評過程中的思想工作和與素質測評有關的其他工作。第二十四條素質測評按如下程序進行:〔一個人總結。每個學生必須按照素質測評四個方面的內容.認真寫出一學年的書面總結.按照本條例中的規(guī)定實事求是地提供德、智、體、能四個方面獎勵分和扣分依據(jù).并在班素質測評小組總結會議上作匯報。〔二評議與評分。班素質測評小組全體成員在聽取個人匯報以及閱讀個人總結和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該同學平時的表現(xiàn)進行評議.按照本條例的第五條、第十四條、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以無記名的方式.分別評出品德表現(xiàn)基本分、文體表現(xiàn)基本分和能力表現(xiàn)基本分.并計算出平均分.最后讓班主任再次審核?!踩鄯钟砂嗉壦刭|測評小組依據(jù)學校和學院有并通報材料和活動簽到情況再次核算?!菜陌嗉墱y評小組依據(jù)以上各項計分.并排定各人名次。〔五審核。班組素質測評小組認真負責、客觀公正地審查核準每一位同學各項素質測評的基本分、獎勵測評分和扣分.發(fā)現(xiàn)錯漏者.有權按照有關規(guī)定予以更正?!擦尽0嗉壦刭|測評小組經過審查核準和換算后.將素質測評成績〔含德、智、體、能四個單項和合成總分向班級全體同學公示.聽取廣XX學的意見。公示可以用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同學自公示素質測評成績之日起三日以內.對素質測評結果如有疑問.可向班級素質測評小組提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