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 教育本科《教育心理專題》期末復習試題及參考答案資料小抄_第1頁
電大 教育本科《教育心理專題》期末復習試題及參考答案資料小抄_第2頁
電大 教育本科《教育心理專題》期末復習試題及參考答案資料小抄_第3頁
電大 教育本科《教育心理專題》期末復習試題及參考答案資料小抄_第4頁
電大 教育本科《教育心理專題》期末復習試題及參考答案資料小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按照皮亞杰的說法,當兒童改變行為方式而適應了一種新情境時,叫作(B.順應)。2.著名的“三山實驗”揭示了(C.自我中心性)。3.“發(fā)現(xiàn)學習”的概念是(B.布魯納)提出來的。4.相互性觀點采擇屬于塞爾曼說的兒童觀點采擇發(fā)展的(C.階段3)。5.在經(jīng)典條件作用程序里,US表示(A.無條件刺激)。6.桑代克在一項實驗里劃了3000條線段,結果表明(D.反饋比重復更重要)。7.提出“心理地圖”概念的是(B.托爾曼)。8.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C)。A.知識網(wǎng)絡中的絕大多數(shù)命題都“休眠”著B.“激活”一個命題就是把它從長時記憶調到工作記憶里來C.任何時候,被激活的命題總是少數(shù)新知識D.命題其實有不同的激活水平9.某父(母)為子女的考試成績低于鄰居子女3分而變得憂心忡忡,這反映他(她)把學習成績的差異看作了(A.質的差異)。10.優(yōu)、良、中、差的評定屬于(B.順序分數(shù))。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1.少年往往強調友誼的____親密無間和忠誠可靠這兩個特點12.巴甫洛夫把__語言__命名為第二信號,只有人擁有第二信號系統(tǒng)。13.桑代克,的學習三律是準備律、_練習___律和效果律。14.命題由論點和聯(lián)系兩個成分構成。15.“正態(tài)分布”又稱__正態(tài)(或者答鐘型)__曲線,正態(tài)分布的單位稱為__標準差__。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6.布魯納的“學科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規(guī)律。17.依戀是指個體為尋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護人。18.辨別學習就是從泛化走向分化的學習過程,即有機體精確地只對條件刺激作反應。19.知識的表征即知識在頭腦是什么樣子的。知識一般可以表征為命題、產(chǎn)生式和意象。四、筒答題(每題8分,共24分。從以下4個題中任選3個完成)20.簡述嘗試一錯誤的含義。答:(1)學習要成功,多少需要嘗試(1.5分);(2)嘗試難免產(chǎn)生錯誤(1.5分);(3)后繼嘗試會消除先前嘗試的錯誤(1.5分);(4)足夠多的嘗試就會排除足夠多的錯誤,達到最終的成功(1.5分);(5)此時,學習者會很快地把最初的問題情境與達到成功的關鍵操作聯(lián)結起來,從而表現(xiàn)出熟練地解決問題的行為(2分)。21.托爾曼用三組老鼠做的潛在學習實驗確立了什么重要觀念?(1)學習與表現(xiàn)(2分)是兩回事(2分);(2)強化不是學習的必要條件(2分),它只影響學習成果的表現(xiàn)(2分)。22.簡述陳述性知識提取的兩種情況。答:一種是直接提取,發(fā)生在正好有.個現(xiàn)成答案時,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運算之類(2分);另一種建構性提取,專門應對沒有現(xiàn)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問(2分)。從理論上說,陳述性知識的這兩種提取,學習者應該都善于,都具備。但是從實際上看,建構性提取更加重要(2分)。所謂“建構性的提取”,其實就是推理(2分)。23.簡述A-類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答:(1)邊界分明、單元小,是此即非彼。(2分)(2)對后續(xù)學習具有“致命基礎性”的特點。(2分)(3)教學項目一定數(shù)量少。(2分)(4)教與學可在短時間里完成。(2分)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24.學校教育作為一種環(huán)境是怎樣縮小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的?最初,為適應機器大工業(yè)生產(chǎn)的要求(1分),學校教育從起碼的知識技能方面縮小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1分)。此后,隨著世界范圍內(nèi)的民族與國家的獨立(1分),學校教育又從以價值觀為代表的意識形態(tài)上縮小本國本民族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1分)。這在中國的小學里就體現(xiàn)為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tǒng)和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思想教育方面縮小我國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1分)。再之后,以我國今天為例,學校教育又從推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促進屬于全人類共同財富的精神文明方面縮小我國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1分)。顯然,上述學校教育的3方面是很少有家庭可以獨立地完成的(1分),于是學校教育在這些方面起著縮小個體差異的作用就是不可替代的(2分)。學生家庭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差異會很大,父母的受教育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異(1分),因此如果完全由家庭來承擔下一代教育的話,雖全社會家庭教育的平均水準相對而言是比較低的(2分)。學校通過義務教育(1分)來幫助無力承擔子女教育的家庭實施對下一代的教育,這就提高了全社會基礎教育的水準,從而縮小了個體差異(2分)。例如我國政府動員全民力量興辦“希望工程”就在我國發(fā)達地區(qū)和欠發(fā)達地區(qū)之間縮小兒童少年教育發(fā)展方面的個體差異(舉1例可以補前面缺的1分,前面不缺的不加分)。25.試述陳述性和程序性知識的相互區(qū)別與支持。區(qū)別:(1)陳述性知識是關于“是不是”的知識,而程序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做”的知識。(2分)(2)陳述性知識因為是靠詞句話語來表述某事某物是否為真的,因此是變化多端,異常豐富的;程序性知識因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觀的規(guī)程,因此相對而言是單調、統(tǒng)一的。(3分)(3)陳述性知識是相對靜態(tài)的,主要表現(xiàn)為回憶的性質,講究輸入和輸出的信息得相同;程序性知識是更加動態(tài)的,主要的性質是“轉換”,即輸出的信息和輸入的信息明顯不同。(3分)陳述性和程序性知識也是相互支持的。從學的一面講,初學一項程序性知識時,通常需要陳述性知識來引導的,陳述性知識促進程序性知識學習,反之程序性知識也促進陳述性知識的學習,比如當學習者設法看一看、做一做、體驗一下時,他們可以更牢固地保持相應的陳述性知識。(3分)從用的一面講,在使用程序性知識時,往往需要陳述性知識提供資料或判別準則,而這些具體的陳述性知識都以概念的方式溶解在產(chǎn)生式的條件子句里,使得每一個條件子句就蘊涵著一條陳述性知識。一個產(chǎn)生式有越多的條件子句,則這個行動的認知成分就越重(2分)。另一方面,當有了豐富的程序性知識時,再認真地學習透徹地理解有關的陳述性知識,再與邏輯推理和想象結合起來,就容易導致創(chuàng)造發(fā)明。(2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2013年1月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D)。A.所有的卵子都不帶Y染色體B.有的精子帶Y染色體C.所有的卵子都帶X染色體D.所有的精子都帶Y染色體2.“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是(C.斯騰)的代表性觀點。3.相互性觀點采擇屬于塞爾曼的兒童觀點采擇發(fā)展的(C.階段3)。4.“小阿爾伯特案例”這個實驗是(B.華生)做的。5.柯勒的猩猩蘇丹實驗揭示了(D.頭腦里的運作對解決問題起決定性作用)。6.陳述性知識學習的根本目標是(D.自行派生新命題)。7.下面說法正確的是(D.模式識別是序列行動的先決條件)。8.如果測驗題目的難度為中等的話,測驗結果會成(A.正態(tài)分布)。9.“絕大多數(shù)是好的,少數(shù)有些問題,問題嚴重的是極個別的?!边@個說法將表現(xiàn)出(C.J一型分布)10.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的評定屬于(B.順序分數(shù))。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1.帕特發(fā)現(xiàn)兒童的游戲具有三個發(fā)展階段,即第一階段是(非交往性的單獨游戲);(2)第二階段是(平行游戲);(3)第三階段是聯(lián)合游戲和(合作游戲)12.巴甫洛夫把(語言)命名為第二信號。13.意象的特點在于保留了被表征事物的某些物理屬性的(連續(xù)性)方面和(相對)大小。14.人的特質可以分為(體質特質)和行為特質的兩大類,行為特質又可以稱為(心理)特質。15.B_類教學內(nèi)容是(易說明)的和(難把握)的。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6.基因的顯性效應是指等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完全壓制隱性基因發(fā)揮作用。17.強化是指這樣的程序、過程或機制,即學習者的行為結局提高了該行為的發(fā)生可能性。18.潛在學習是指在行為不表現(xiàn)的同時,心里卻“悄悄地”、“偷偷地”學會了。19.程序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識,也是關于如何解決問題的知識。四、簡答題(從以下4個題中任選3個題完成,每題8分,共24分)20.簡述聯(lián)結次數(shù)對經(jīng)典條件反應形成的教育含義。形成一項經(jīng)典條件反應所需的聯(lián)結次數(shù)多寡不一,難以預定(2分),這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一般意義的啟示:(1)當學生老學不會或學不好教師意欲學生學會的項目時,教師要耐心,這耐心的最起碼的表現(xiàn)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時(3分);(2)學生也可能偶然經(jīng)歷一兩次后就學會了教師不欲其學會的項目,而且相當鞏固,祛除不掉,這樣的情況值得教師當心(3分)21.簡述命題激活與擴散的教學意義。(1)命題激活與擴散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心理過程。因此教師要考慮的是如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利用它而不是遏止它。(3分)(2)如果教師決心利用它,那就自然地形成了一個基本的教學目標,即要使學生在課堂上思想活躍起來。(3分)(3)自發(fā)的激活擴散過程將使老師能從一個方面更好地理解學生。(2分)22.簡述連續(xù)分數(shù)的優(yōu)缺點。連續(xù)分數(shù)檔次多,也就是個體差異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2分)。由于個體差異的信息是教師了解學生、調整教學和決定是否額外地扶助個別學生的前提,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連續(xù)分數(shù)是比等第分數(shù)好。(3分)但是連續(xù)分數(shù)顯示出微小的差異,這也容易引起學生或其家長為一兩分之差而錙銖計較,從而增加心理負擔,挫傷低分者的學習積極性,這是連續(xù)分數(shù)的缺點。(3分)23.簡述A類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1)邊界分明、單元小,是此即非彼。(2分)(2)對后續(xù)學習具有“致命基礎性”的特點。(2分)(3)教學項目一定數(shù)量少。(2分)(4)教與學可在短時間里完成。(2分)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24.試論皮亞杰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教學含義。皮亞杰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揭示了兒童達到認知成熟所需要經(jīng)過的4個階段。(1分)(1)感知運動階段,其基本的特點是循環(huán)反應,嬰兒的循環(huán)反應具有探索性和實驗性,幫助嬰兒形成最初的因果觀念。這一階段嬰兒獲得一項最重要的認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體永久性”的認識。(2分)(2)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思維的局限性是思維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現(xiàn)為“不能守恒”。皮亞杰的“三山實驗”專門揭示了這一階段的兒童“自我中心性”。(2分)(3)具體運算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突出地表現(xiàn)在理解類包含和完成傳遞性排序的邏輯運算上。(2分)(4)形式運算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思維特點是“抽象的”而非“具體的”、是“可能性的”而非“親歷性的”、是“邏輯的”而非“經(jīng)驗的”,皮亞杰曾用鐘擺實驗來考察兒童的假設一檢驗思維。(2分)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的理論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教學含義,體現(xiàn)在:第一,皮亞杰有意獨立于學校教學來考察兒童的認知發(fā)展。如果我們認為學校的教學是要以兒童的發(fā)展水平為基礎的,那么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就可以成為學校教學理論和實踐的一般基礎。即使對于“加速學生認知發(fā)展”的學校教學計劃而言,皮亞杰理論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參照。(2分)第二,皮亞杰關于兒童認知發(fā)展機制的理論雖然使用了一組帶有生物學色彩的術語,卻可以成為學校教學理論與實踐的一種啟發(fā)性思想體系。因此從皮亞杰理論出發(fā),教師可以得到很多更具體的理論體系的幫助,也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某些理論(比如建構主義)的實質含義。(2分)第三,即使就具體學科而言,比如小學的算術或數(shù)學教學,皮亞杰理論也有重要的根本性啟發(fā)作用。在皮亞杰看來,兒童在感知運動和前運算階段的種種活動都同數(shù)學(算術、代數(shù)、幾何)觀念的形成有關聯(lián)。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理論中是最值得鉆研皮亞杰理論的。(2分)25.論述命題抽象性及其教學含義。答:所謂命題的抽象性,是指當我們在聽、讀文句時,一般總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詞排列順序(3分)。這有萬納的實驗為證據(jù)(1分)。命題抽象性的教學含義在于:(1)教師要首先突破文句的字詞排列順序而把握實質意思,這就要求教師認真?zhèn)湔n(3分);(2)教師要琢磨和轉換自己說寫表達時的字詞排列順序,以符合學生習慣的字詞排列順序,從而使學生先脫離課本而把握實質意思(3分);(3)在學生把握了實質意思后,教師再幫助他們解析課本上的字詞排列順序,指出如何突破它們而達到已經(jīng)掌握的那個實質意思的種種路徑,也就是教學生如何學習(3分)。此外,教師還要特別關心那些對答如流的、說或寫的“和書上一模一樣”的學生,去探測他們是否掌握了實質意思(2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2012年7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里有染色體,染色體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2.強調學校教學對兒童認知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是(B.布魯納)的觀點。3.在安斯沃斯的研究之后被確認的依戀類型是(C.紊亂型)。4.“小阿爾伯特案例”這個實驗是(B.華生)做的。5.桑代克在一項實驗里劃了3000條線段,結果表明(D.反饋比重復更重要)。6.“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這是對(C.固定時距強化)的描述。7.下面符合托爾曼的潛在學習實驗的說法是(C.強化不是學習所必需的)。8.下面說法正確的是(D.精制和組織都有自發(fā)運作的傾向)。9.把個體差異理解為量的差異,這意味著(C.可以更好地確定質的差異)。10.為了減輕學生的學業(yè)心理負擔,人們試圖用一新編的短測驗來取代一個長測驗。研究表明這兩個測驗的相關程度不錯,這說明這個短測驗(D.一致性效度好)。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1.“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霍爾)的代表性觀點。12.家庭環(huán)境影響的三方面交互作用是(身體養(yǎng)育)?!辽鐣煌粒ㄕJ知發(fā)展)13.-個分化過程就是一個(辨別)學習過程。14.桑代克貓實驗可以概括為“學習即(嘗試一錯誤)”。15.桑代克的練習律又稱作(重復)律。16.意象的物理模擬性典型地表現(xiàn)為(心理旋轉)和(意象掃描)。17.產(chǎn)生式的兩個成分是(條件)和(行動)。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8.布魯納的“學科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規(guī)律。19.替代學習是相對親歷學習而言,學習者把他人的經(jīng)驗保持在自己的記憶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價而使我學到了怎樣會成功、受獎,怎樣會失敗、遭罰”,模仿學習、觀察學習也可以稱為“替代學習”。20.知識的組織就是把一個大的信息集即信息總集,劃分成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間的關系;通俗地說,這就是分門別類,甚至是分層地分門別類。21.“行為指示子”即可“理解”、“欣賞”的種種可觀察行為,這些行為本身不是c-類內(nèi)容的教學目標,而是供我們判斷是否達成此類教學目標的線索或表征。四、簡答題(從以下4個題中任選3個題完成,每題8分,共24分)22.簡述聯(lián)合游戲與合作游戲的伺與異。答:同,都在一起玩,都有社會互動(2分)。異,聯(lián)合游戲沒有明確的分工,沒有共同的目的,互動主要表現(xiàn)在交換玩具之類(3分)。合作游戲是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而組織起來的,各游戲者的行為服從于共同的團體目標(3分)。23.用語言來控制兒童行為的優(yōu)點。答:(1)方便(2分);(2)安全(2分);(3)傳遞(2分);(4)靈活(2分)。24.簡述有效使用懲罰的原理。答:有效使用懲罰的原理可以概括為:(1)懲罰要有效,則懲罰不能違法。(2分)(2)懲罰要有效,則懲罰就要有良知。因此教師實施不違法的懲罰時也要慎思明辨,不要僅僅為“出一口氣”而懲罰學生。(2分)(3)懲罰要有效,則懲罰要符合心理學程序。(2分)于是要注意兩點:①當不當言行實際上千擾了集體活動的正常進行時,應當機立斷地實施懲罰,以立即壓制住不當行為的持續(xù)或蔓延;(1分)②懲罰之后要跟隨以強化,懲罰之后的強化,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在懲罰之后跟隨以強化,可以使學生從煩惱轉移到愉快來,從退縮轉移到進取來,從不知所措轉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為。(1分)25.略述抽樣造成偏態(tài)分布的情況。答:(1)兩個平均值和全距有明顯差異的分布合并為一個時,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態(tài)分布;(2分)(2)兩個平均值相差很遠,但是全距差不多的分布合并起來后會出現(xiàn)雙峰分布;(2分)(3)象一座寶塔或方尖碑那樣的尖峭分布也是偏態(tài)的,這是因為抽取太相似的個體而造成的。(2分)(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橫截面,這往往是樣本太小造成的;(2分)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26.試比較模式識別的概化與辨別。答:所謂概化,即指以同樣的方式來反映不同的對象。(3分)所謂辨別是對一個產(chǎn)生式添加導致同樣行動的獨特條件成分,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更特殊的產(chǎn)生式。(3分)(1)概化是去除各獨立產(chǎn)生式中獨特的但導致同樣結果的條件成分,而辨別是對一個產(chǎn)生式添加導致同樣行動的獨特條件成分。(2)概化是形成一個新的一般產(chǎn)生式,而辨別是形成一個新的更特殊的產(chǎn)生式。(2分)(3)概化是擴大一個產(chǎn)生式的應用范圍,而辨別是縮小一個產(chǎn)生式的應用范圍。(2分)(4)概化過程是擴大一個產(chǎn)生式的包容性,從而表明被包容的各獨立產(chǎn)生式“實質上一樣”,而辨別過程是縮小一個產(chǎn)生式的包容性,從而表明它和原來別的產(chǎn)生式“實質上不一樣”。(3分)27.通過與智育比較,論述德育評價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數(shù)。答: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點,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維持下限的(3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智育可以人為地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1分),其間可有微小而連續(xù)的量的差異,因此可以用細密的連續(xù)分數(shù)(或百分制分數(shù))來記錄學生的成就(2分)。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現(xiàn)在達到基本程度后(1分),則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現(xiàn)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1分)。教師不應該認為制造拉開德育表現(xiàn)差距的情境(1分),因為這樣的做法本身不道德(1分)。于是在缺乏機會的條件下(1分),學生就難以表現(xiàn)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異(1分),這就決定了對學生的品德操行做評價時宜用粗大的等第分(1分),具體表現(xiàn)為一般最多不超過優(yōu)、良、中三等(分),而且中是少數(shù)(1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B.苯丙酮尿癥)事件表明環(huán)境影響成功地抵抗了遺傳的作用。2.按照皮亞杰的說法,當兒童以同樣的行為方式適應了一種新情境時,這叫作(A.同化)。3.皮亞杰把(C.具體運算階段后期)這一認知發(fā)展階段上出現(xiàn)的一種道德認知水平命名為是“自律的”道德。4.如果一名兒童在“霍麗爬樹”這個故事測驗里說“霍麗的爸爸如果不知道霍麗爬樹的原因就會很生氣,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就不會生氣”,那么該兒童的觀點采擇能力屬于(B.社會信息的觀點采擇階段)。5.“干好干壞一個樣”描述的是(C.固定時距強化)。6.猩猩蘇丹取香蕉的實驗是(C.柯勒)做的。7.觀察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D.班杜拉)。8.陳述性知識學習的根本目標是(D.自行派生新命題)。9.為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模式識別產(chǎn)生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A.概化過程著重提供“是樣例”,而辨別過程著重提供“非樣例”)。10.日常觀念通常把個體差異看作(A.質的差異)。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1.遺傳既造成相似性也造成(相異)性,在人類的一個成熟的性細胞里有(23)條染色體。12.在經(jīng)典條件作用程序里,US表示(無條件刺激)。13.廷克利泡夫的猴子實驗表明有機體通過學習可以形成(期望)。14.下圖的A表示(短時或工作記憶);B表示(長時記憶)。15.陳述性知識的提取可以看作(回憶)。16.統(tǒng)計概念中的SD或S是(標準差)的縮寫。17.一個產(chǎn)生式可以表達為(如果)……,(那么)……。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8.行為一結局期望是指認識了自己的行為和結局的關系后而形成的預料。19.精制也稱作“精細加工”,指對有待學習并記住的信息做增強意思的添加。20.個體差異離均差定義的數(shù)學表達為:個體差異一X;-X。21.A-類教學內(nèi)容的致命基礎性是指若不把握先行教學的項目,則后續(xù)學習無從談起。四、筒答題(從以下4個題中任選3個題完成,每題8分,共24分)22.簡述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的教育含義。答:所謂“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兒童獨立完成智力作業(yè)所及的水平與他(她)經(jīng)過成人或教師的點撥而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區(qū)域。(3分)我國教師說的“跳起來摘到果子”可以看作“最近發(fā)展區(qū)”的一個形象的表達。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沖擊著流行的學校教學觀。根據(jù)這個概念,學校教學要把輔助學生學習視為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要向學生提供具有智力挑戰(zhàn)性的作業(yè);同伴討論,合作學習也都是必要的。(3分)至于如何確定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怎樣的作業(yè)算是“稍稍超出”學生現(xiàn)有的能力?班級教學中如何照顧學生之間不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還需要教師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去探索。(2分)23.請寫出安全型依戀嬰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答:當與母親在一起時,這樣的嬰幼兒能安逸地玩玩具(1.5分);但是當發(fā)現(xiàn)母親離開了,他們會著急、憂傷,也可能哭泣(1.5分),先前的游戲或探索行為會中斷(2分)。當母親回來時,這類嬰幼兒往往奔向母親,尋求身體接觸(1.5分),接著很容易平靜下來,繼續(xù)玩自己的去。(1.5分)24.簡述嘗試一錯誤學習的基本要點。(1)學習要成功,多少需要嘗試;(1.5分)(2)嘗試難免產(chǎn)生錯誤;(1.5分)(3)后繼嘗試會消除先前嘗試的錯誤;(1.5分)(4)足夠多的嘗試就會排除足夠多的錯誤,達到最終的成功;(1.5分)(5)此時,學習者會很快地把最初的問題情境與達到成功的關鍵操作聯(lián)結起來,從而表現(xiàn)出熟練地解決問題的行為。(2分)25.請對意象的可操縱性作4點形象的描述。答:(1)我們能夠浮現(xiàn)出視覺意象,正像我們看畫片(2分);(2)我們能夠掃描意象,正像我們看長長的攝影底片(2分);(3)我們對意象能做心理旋轉,正好比我們在看故事片(2分);(4)我們可以“剪輯”意象,正仿佛剪輯電影膠片……(2分)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26.聯(lián)系實際論述如何實施辨別學習。答:所謂“辨別學習”,就是從泛化走向分化的學習過程(3分),即做出精確的反應(2分)。例如,我是一個體育教師,經(jīng)常訓練學生的隊列和做操,有時是為了比賽。一個最簡單的動作是“前排同學”按“兩手側平舉”的口令動作。此時他們不能用眼睛看自己的手臂是否水平了(否則比賽時就會失分),因此不是高了就是低了。這表明學生只能感覺到自己的手臂側伸出去了,而不能感覺是否“平伸”了,因此是泛化。后來我這樣訓練:(1)幫學生把手擺到側平舉位置;(2)令其繃緊肌肉;(3)體驗此時的感受;(4)重復,以訓練他們捕捉這感受;(5)待他們多少能捕捉到這個感受后,我叫他們做幾個“側斜舉”,同樣體驗和捕捉感受,以同側平舉的感受區(qū)別開來。這就是訓練分化。(6)“側斜舉”角度漸漸逼近側平舉,分化訓練漸漸精細。這樣的訓練很成功,表現(xiàn)為最后學生能在一聽到側平舉的口令后,就“唰”地一下子做到位了。這就是我工作中訓練學生做了一次辨別學習。(如果能按照以上舉例論述,且表述完整合理加10分)[如果按照第9章第2節(jié)的模式回答,表述完整合理可以參照以上給分標準執(zhí)行。]27.舉例說明宜用等第分數(shù)的情況。答:學校教育教學中宜用等第分數(shù)的情況至少有如下幾種。(1)當某一特質的表現(xiàn)實際上沒有很多個體差異時宜用等第分數(shù),甚至可以只有兩級如“達到一稍欠”,例如對小學一年級的算術成績就可以這么做(3分)。(2)如果一項特質的表現(xiàn)實際上是有很多個體差異的,但是我們沒必要了解得這么細,那么也可以采用等第分數(shù)。比如音樂、美術、體育之類的科目(3分),如果我們的教學目標是向學生提供在平均水平上優(yōu)于家庭教養(yǎng)的教育,在于讓學生活動起來,而不是為了細究個體間的差異,那也就沒必要采用連續(xù)分數(shù),而只需列出若干粗大等級就行了。(4分)(3)如果一項特質的表現(xiàn)從理論上講,會有很多個體差異,但是我們難以制訂規(guī)則來精細地測量它們,并且當我們的目標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時,那么連續(xù)分數(shù)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數(shù)就行了,比如測量學生的操行。(5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0-2011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2011年7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B.苯丙酮尿癥)事件表明環(huán)境影響成功地抵抗了遺傳的作用。2.著名的“三山實驗”揭示了(C.自我中心性)。3.確定依戀實質的決定性研究是(D.哈洛)做的。4.桑代克格外審慎地對待的學習律是(B.練習律)。5.“臨時抱佛腳”描述的是(C.固定時距強化)。6.甲以打鬧的方式攻擊乙,這是班杜拉說的模仿學習的(C.復制)階段。7.下面說法正確的是(C.一個命題可以有多個論點和多個聯(lián)系)。8.某家長為子女的考試成績變得低于鄰居子女3分而憂心忡忡,這反映他(她)把學習成績的差異看作了(A.質的差異)。9.如果是一門課程的分數(shù),以下最逼近正態(tài)分布的是(D.全省的)。10.百分制分數(shù)實質上屬于(B.順序分數(shù))。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1.嬰兒的循環(huán)反應具有探索性和(實驗性),可幫助嬰兒形成最初的(因果)觀念。12.同伴交往與親子交往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特點是(平等的自由)。13.下圖是桑代克實驗中貓的學習進步曲線,其中橫坐標X表示(試驗次數(shù));縱坐標Y表示(學習成績)。14.桑代克在一項實驗里劃了3000條線段,結果表明了(反饋)比(重復)更重要。15.正態(tài)分布又稱(正態(tài)或鐘型)曲線,正態(tài)分布的單位稱為(標準差).它的縮寫是(SD或S)的。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6.皮亞杰的“圖式”是指自身有結構,又用于組織其他不同對象的動作。17.所謂觀點采擇,就是指“從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或者說“換位思考”。18.對象一對象期望是指認識了兩個對象之間的關系后而形成的預料。19.測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對事物的屬性指派數(shù)字。四、筒答題(從以下4個題中任選3個題完成,每題8分,共24分)20.簡述家庭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首先,不同的家庭在社會、經(jīng)濟地位方面有差異,這會在成年前的子女身上體現(xiàn)出來(1.5分)。其次,促進兒童達成最初社會化的教養(yǎng),受父母對傳統(tǒng)與新風的選擇與認可的程度所制約,還受到家族內(nèi)足以刺激兒童做出反應的不同教養(yǎng)人士之間的力量對比所制約(1.5分)。第三,促進兒童認知發(fā)展的教育,受父母或家庭內(nèi)主要的教育承擔人的知識水平和類型的制約(1.5分)。家庭環(huán)境影響的上述3個方面還可以交互作用,形成不同的組合,甚至出現(xiàn)奇異的變式(1.5分)。家庭教育對兒童發(fā)展在擴大兒童個體之間差異的同時,也在縮小個體差異(1分)??傊?,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的影響特別在兒童的知識、能力、才藝、行為格調、精神風貌諸方面形成多樣性差異(1分)。21.所謂“同時激活于工作記憶系統(tǒng)里”及其教學含義。若兩個信息單元有共同的成分,要想把它們組成一個知識網(wǎng)絡,那么就要確保這兩個信息單元有機會同時處在工作記憶系統(tǒng)里(3分)。由于工作記憶系統(tǒng)的運作表現(xiàn)為有意識地覺察和思想,因此所謂“激活”,就是指“自覺地想一想”(2分)。所以在教學中,當教師估計前后兩次教學內(nèi)容邏輯上有關,并且希望學生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保持在心里的話,就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同時提到這兩個信息單元(3分)。22.略述促進正確概化的基本做法。促進正確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緊湊呈現(xiàn)實例和呈現(xiàn)變式實例。(2分)緊湊呈現(xiàn)實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時呈現(xiàn);(2)相繼呈現(xiàn);(3)同時一相繼結合法。(3分)呈現(xiàn)變式實例的基本做法是這樣:就擬呈現(xiàn)的一組實例而言,它們應該在不屬于某一概念的關鍵特征方面廣泛變化,從而突出這一概念的關鍵特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3分)23.簡述C類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C-類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是(1)學習內(nèi)容難以列出確定的行為單元。(2.5分)(2)即使能夠說明行為項目,也無可周全。(2.5分)(3)C-類內(nèi)容的教學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師言說以外的內(nèi)容,是在課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識,因此需要掌握的C-類內(nèi)容是無窮多樣的,所以也就無法事先說明的。(3分)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24.聯(lián)系實際,論述保持與消退原理對教育工作的意義。所謂保持,是指當學生做出合乎我們的教育理想的條件反應行為時,要時常伴隨以無條件刺激(2.5分)。所謂消退,是指當學生做出不合乎我們的教育理想的條件反應行為時,不伴隨以無條件刺激(2.5分)。但是消退過程中會出現(xiàn)自發(fā)恢復現(xiàn)象,不過總的趨勢仍然是反應的力度、強度或頻率在減弱、在下降(2分)。保持與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義。一方面,保持啟迪教師不要吝嗇表揚(1分),這對生性比較嚴肅的教師而言尤其如此(1分)。另一方面,消退過程中的“自發(fā)恢復”現(xiàn)象給我們啟迪,教師預計到學生在改正錯誤時會有反復(1分),從而事先做好思想準備(1分)。這樣,當學生真的出現(xiàn)反復時就既不會急燥(1分),又不會失去幫助的信心(1分)。相反,根據(jù)自發(fā)恢復現(xiàn)象的本性,教師會堅定地一以貫之地實施消退過程,最終使學生持久地改變不良行為(2分)。25.通過實例,論述促進精制與組織的四種基本做法。促成精制與組織的四種基本做法是:(1)意象指導。(1.5分)教學過程要促使學生形成意象,意象能夠促進回憶。(1分)例如,(2)類比指導。(1.5分)意象指導比較適用于相當熟悉的或具體形象的材料,對于不熟悉的或抽象的材料,類比是管用的。(1分)例如,……(3)精制指導。改由學生自己來提供類比。(1.5分)由于每個學生都是拿自己熟悉的東西來作類比的,這就不會發(fā)生因采用不熟悉的類比而導致不管用的問題了。(1分)例如,……(4)促進組織。(1.5分)在組織方面提供指導的基本做法是先提供提綱,再閱讀或聆聽文本。在這里,提綱起著鼓勵學生去組織他們的記憶的作用。(1分)例如,…一(能夠對以上四種做法分別舉例說明的另加5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2011年1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面表述正確的是(A.細胞里有染色體,染色體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2.“充氣使氣球變大,卻不改變氣球的形狀”,這比喻是(B.同化)。3.皮亞杰把(C.具體運算階段后期)這一認知發(fā)展階段上出現(xiàn)的一種道德認知水平命名為是“自律的”道德。4.在經(jīng)典條件作用程序里,UR表示(B.無條件反應)。5.“干好干壞一個樣”。這是描述的是(C.固定時距強化)。6.觀察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D.班杜拉)。7.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C)。A.知識網(wǎng)絡中的絕大多數(shù)命題都“休眠”著B.“激活”一個命題就是把它從長時記憶調到工作記憶里來C.任何時候,被激活的命題總是少數(shù)新知識D.命題其實有不同的激活水平8.日常觀念通常把個體差異看作(A.質的差異)。9.優(yōu)、良、中、差的評定屬于(A.順序分數(shù))。10.為了減經(jīng)學生的學業(yè)心理負擔,人們試圖用一新編的短測驗來取代一個長測驗。研究表明這兩個測驗的相關程度不錯,這說明短測驗(D.-致效度好)。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著名的“三山實驗”揭示了(自我中心性)。2.“一兩遺傳勝過一噸教育”是(霍爾)—的代表性觀點。3.同伴交往不同于親子交往的重要特點是(平等的自由)。4.巴甫洛夫指出人和其他動物都有處理(第一信號)的系統(tǒng)。5.廷克利泡夫的猴子實驗表明有機體通過學習可以形成(期望)。6.產(chǎn)生式系統(tǒng)的最重要的特點是使你從(需要思索)走向(不假思索)的自動化行動。7.對于陳述性知識的學習,組織過程有兩大優(yōu)點,一是(信息集約),一是(規(guī)導激活擴散)。8.SD或S是(標準差)的縮寫。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基因的顯性效應是指等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完全壓制隱性基因發(fā)揮作用。2.條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條件反應形成后,在機體對類似于條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樣的條件反應。3.精制也稱作“精細加工”,是指對有待學習并記住的信息做增強意思的添加。4.個體差異離均差定義的數(shù)學表達為:個體差異一X;-X。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從以下4個小題中任選3個小題完成,共24分)1.簡述聯(lián)合游戲與合作游戲的同與異。答:聯(lián)合游戲與合作游戲的相同,都在一起玩,都有社會互動(2分)。二者不同是,聯(lián)合游戲沒有明確的分工,沒有共同的目的,互動主要表現(xiàn)在交換玩具之類(2分)。合作游戲是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而組織起來的(2分),各游戲者的行為服從于共同的團體目標(2分)。2.請對意象的可操縱性作4點形象的描述。答:(1)我們能夠浮現(xiàn)出視覺意象,正像我們看畫片;(2分)(2)我們能夠掃描意象,正像我們看長長的攝影底片;(2分)(3)我們對意象能做心里旋轉,正好比我們在看故事片;(2分)(4)我們可以“剪輯”意象,正仿佛剪輯電影膠片……。(2分)3.簡要說明連續(xù)分數(shù)的優(yōu)缺點。答:連續(xù)分數(shù)檔次多(1分),也就是個體差異多(1分),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1分)。由于個體差異的信息是教師了解學生,調整教學和決定是否額外地扶助個別學生的前提,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連續(xù)分數(shù)是比等第分數(shù)好(2分)。但是連續(xù)分數(shù)顯示出微小的差異(1分),這也容易引起學生或其家長為一兩分之差而錙銖計較,從而增加心理負擔,挫傷低分者的學習積極性(2分),這是連續(xù)分數(shù)的缺點。4.簡述A-類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答:(1)邊界分明、單元小,是此即非彼。(2分)(2)對后續(xù)學習具有“致命基礎性”的特點。(2分)(3)教學項目一定數(shù)量少。(2分)(4)教與學可在短時間里完成。(2分)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試論懲罰的作用、局限及有效使用懲罰的原理。答:懲罰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為的發(fā)處可能性,因此恰與強化提高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相反,老師們對此要有十分明確的認識。(2分)懲罰的局限性在于它無力瓦解行為的結構,因此懲罰無法消除不當行為。不明白懲罰的這個局限性,就容易濫用懲罰,而濫用懲罰不但于事無補,還會引發(fā)其他更糟糕的問題。(2分)有效使用懲罰的原理可以概括為:(1)懲罰要有效,則懲罰不能違法。(2分)(2)懲罰要有效,則懲罰就要有良知。(2分)因此教師實施不違法的懲罰時也要慎思明辨,不要僅僅為“出一口氣”而懲罰學生。(1分)(3)懲罰要有效,則懲罰要符合心理學程序。(2分)于是要注意兩點:①當不當言行實際上千擾了集體活動的正常進行時,應當機立斷地實施懲罰,以立即壓制住不當行為的持續(xù)或蔓延;(2分)②懲罰之后要跟隨以強化,懲罰之后的強化,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在懲罰之后跟隨以強化,可以使學生從煩惱轉移到愉快來,從退縮轉移到進取來,從不知所措轉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為。(2分)2.當學生學習一個新概念時,教師應如何幫助和促進學生做正確的概化?答:促進正確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緊湊呈現(xiàn)實例和呈現(xiàn)變式實例。(3分)緊湊呈現(xiàn)實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時呈現(xiàn),它比較適合于圖象、圖片和圖形資料。(1分)(2)相繼呈現(xiàn),它最適用于音樂和語言教學中的聽、讀訓練部分。(1分)(3)同時一相繼結合法,它可以適用于語文學習。(1分)呈現(xiàn)變式實例的基本做法是這樣:就擬呈現(xiàn)的一組實例而言,它們應該在不屬于某一概念的關鍵特征方面廣泛變化,從而突出這一概念的關鍵特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2分)例如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常以學習“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來說明呈現(xiàn)變式實例的必要性。(1分)教師在教學生一個新概念時,會考慮到概念的關鍵特征,并下工夫去講解之。但是任何概念的實例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它們構成概念的無關特征,因此盡管教師再三地講一概念的關鍵特征,個別學生還會不知不覺地把某些無關特征加入到識別概念的條件中去。(3分)所以從實質上講,呈現(xiàn)變式實例就是要教師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去看一個新概念的教學,了解或猜想學生可能會犯的加入無關特征的錯誤類型,從而事先準備好有關的變式例子,以便及時地糾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3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2010年7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在人類的一個成熟的性細胞里有(C.23條)染色體。2.“發(fā)現(xiàn)學習”的概念是(B.布魯納)提出來的。3.相互性觀點采擇屬于塞爾曼的兒童觀點采擇發(fā)展的(C.階段3)。4.經(jīng)典條件反應學習理論起源于(A.巴甫洛夫)的研究。5.桑代克在一項實驗里劃了3000條線段,結果表明(D.反饋比重復更重要)。6.柯勒的猩猩蘇丹實驗揭示了(D.頭腦里的運作對解決問題起決定性作用)。7.陳述性知識學習的根本目標是(D.自行派生新命題)。8.為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教師提供的一個亂真“非樣例”應該是(B.在極少數(shù)關鍵特征上和一個“是樣例”不同,而在非關鍵特征上相反)。9.在距離正態(tài)分布平均值的一個標準差里包括了(B.34.13%)人口。10.測驗題目很難的話,測驗結果會成(B.正偏態(tài)分布)。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如果一名兒童在“霍麗爬樹”這個故事測驗里說“霍麗的爸爸如果不知道霍麗爬樹的原因就會很生氣,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就不會生氣”,那么該兒童的觀點采擇能力屬于(社會信息的觀點采擇)階段。2.提出“心理地圖”概念的心理學家是(托爾曼)。3.命題由(論點)和(聯(lián)系)兩個成分構成。4.陳述性知識學習分知識的(獲得)和(提?。﹥蓚€方面。5.序列行動的學習有兩個子過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6.教學內(nèi)容的二維分類,其中的一維是(可說明性),另一維是(可把握性)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皮亞杰的“圖式”指自身有結構,又用于組織其他不同對象的動作。2.依戀是指個體為尋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護人。3.測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對事物的屬性指派數(shù)字。4.教學目標的陳述通則是指教學目標應該用學生的終端行為來陳述。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從以下4個小題中任選3個小題完成,共24分)1.略述布魯納的三種心理表征的行為表現(xiàn)。答:第一種是動作表征,它的方式是肢體的實用動作。(2分)第二種是映像表征,它的方式是知覺或意象。(2分)第三種是符號表征,它的方式是證詞或其他符號,最容易理解。(2分)上述三種表征方式或能力在一般成年人那里是同時具備的,可是在兒童那里卻是先后順序發(fā)展起來的。(2分)2.試描述兩種期望的轉化。答:期望分為兩種,對象一對象期望和行為一結局期望。(2分)兩種期望可以轉化。(2分)一方面,個體形成了特定的對象一對象期望后,如果覺得自已可以操控其中一個對象,就會操控之,并期望另一個對象會出現(xiàn),這就轉化為行為一結局期望了。(2分)另一方面,行一結局期望也可轉化為對象對象期望,這就是把自己的行為放在“心里”“看”,放在頭腦里想,從而鞏固或提煉特定的關系,這反過來更有利于形成行為一結局期望。(2分)3.簡述命題抽象性的教學含義。答:(1)教師要身先突破文句的字詞排列順序而把握實質意思,這就要求教師認真?zhèn)湔n;(2分)(2)教師要琢磨和轉換自己說寫表達時的字詞排列順序,以符合學生習慣的字詞排列順序,從而使學生先脫離課本而把握實質意思;(3)在學生把握了實質意思后,教師再幫助他們解析課本上的字詞排列順序,指出如何突破它們而達到已經(jīng)掌握的那個實質意思的種種路徑,也就是教學生如何學習。(2分)此外,教師還要特別關心那些對答如流的、說或寫的“和書上一模一樣”的學生,去探測他們是否掌握了實質意思。(2分)4.簡述大一統(tǒng)產(chǎn)生式的優(yōu)點和不足。答:合成后的,特別是大一統(tǒng)的產(chǎn)生式有兩個基本優(yōu)點:(1)激活速度比多個產(chǎn)生式的激活速度快。這是因為大一統(tǒng)產(chǎn)生式需要激活的對象少了。(2分)(2)具有“專長性”或“專家性”。表現(xiàn)為在大一統(tǒng)產(chǎn)生式,條件成分很“大路”,而行動成分很“專門”。這樣的大一統(tǒng)產(chǎn)生式運作起來將顯示為這樣的現(xiàn)實景象:人們呈現(xiàn)一個很“大路”的現(xiàn)狀,提出一個很“大路”的要求,而專家執(zhí)行_系列“專門的”行動,結果很快解決了問題。這正是“專長”、“專家”的特征。(3分)但是大一統(tǒng)產(chǎn)生式有潛在的弱點,那就是由于產(chǎn)生式里的諸行動可以順流而下、一瀉到底,中間無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為“套路”,流為“僵化”,出現(xiàn)“定勢效應”。(3分)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1.學校教育作為一種環(huán)境是怎樣拉大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的?答:學校教育作為一種環(huán)境也可以拉大兒童少年之間的個體差異的。學校以各方面的專業(yè)教師、各種設備器材,(2分)滿足志趣不同的學生的需要,從而造成個體差異分布的調整。(2分)例如子女的基因型會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這樣,即父母無音樂天賦,而子女有。如果沒有普照及的學校教育,該家庭的子女將因為沒有音樂教育的刺激而不能發(fā)展其音樂天賦并且研習成才。(3分)有了規(guī)范的學校教育后,這名學生就可能脫穎而出,學校就在音樂方面拉大了他(她)與其他條件相似的同學之間的個體差異。(3分)學校在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統(tǒng),從校內(nèi)除常規(guī)課程之外開設的“興趣課”,到學校所在地區(qū)里各級校外才藝輔導機構,乃至送到專業(yè)機構接受準備性的訓練,(3分)使才藝潛能不同的兒童少年個體都能更充分地得到發(fā)展。(2分)2.試論促進精制與組織的四種基本做法。答:精制與組織都能促進陳述性知識的獲得與提取,教學就應該設法促成這兩個過程的發(fā)生。(1分)促進精制與組織的手段很多,基本做法有:(1)意象指導。(1.5分)教學過程要促使學生形成意象,意象能夠促進回憶。(2分)(2)類比指導。(1.5分)意象指導比較適用于相當熟悉的或具體形象的材料,對于不熟悉的或抽象的村料,類比是管用的。(2分)(3)精制指導。(1.5分)改由學生自己來提供類比。由于每個學生都是拿自己熟悉的東西來作類比的,這就不會發(fā)生因采用不熟悉的類比而導致不管用的問題了。(2分)(4)促進組織。(1.5分)在組織方面提供指導的基本做法是先提供提綱,再閱讀或聆聽文本。在這里,提綱起著鼓勵學生去組織他們的記憶的作用。(2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2010年1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如果有酒窩是顯性特征,無酒窩是隱性特征,那么(D.ww)表達意味著個體將無酒窩。2.更強調學校教學對兒童認知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是(B.布魯納)的觀點。3.在安斯沃斯的研究之后被確認的依戀類型是(C紊亂型)。4.“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概念是(C.維果茨基)提出來的。5.“功虧一簣”,“前功盡棄”。這是描述(A.固定比率)強化。6.下面說法正確的是(D.-個命題只能有一個聯(lián)系和一個論點)。7.陳述性知識學習的根本目標是(D.自行派生新命題)。8.下面說法正確的是(D.模式識別是序列行動的先決條件)9.把個體差異理解為量的差異,這意味著(C.可以更好地確定質的差異)。10.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的評定屬于(B.順序分數(shù))。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1.《教育心理專題》教材中的一幅繪畫表明西方直到(17)世紀還認為兒童就是“小大人”。12.在皮亞杰看來,只有同化而無順應,則個體的認知就只有(量)的變化。13.-個分化過程就是一個(辨別)學習過程。14.一個產(chǎn)生式可以表達為(如果)……,(那么)……。15.在社會學習理論中,“社會”一詞的基本義是(交際/人際交往)16.浮想聯(lián)翩可以用命題的(激活一擴散)來解釋。17.序列行動的學習有兩個子過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18.從下圖可以看出,在正態(tài)分布的左右3S范圍里有(99.86)%的人口。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9.基因的顯性效應是指等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完全壓制隱性基因發(fā)揮作用。20.所謂觀點采擇,就是指“從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或者說“換位思考”。21.對象一對象期望是指認識了兩個對象之間的關系后而形成的預料。22.命題的抽象性,是指我們在聽、讀文句時,一般總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詞排列順序。五、論述題(共30分)|27.聯(lián)系實際,論述保持與消退原理對教育工作的意義。(15分)128.論述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相互區(qū)別與支持。(15分)四、簡答題(共24分)23.簡述嘗試一錯誤的含義。(8分)答:(1)學習要成功,多少需要嘗試;(1分)(2)嘗試難免產(chǎn)生錯誤,(1分)(3)后繼嘗試會消除先前嘗試的錯誤;(2分)(4)足夠多的嘗試就會排除足夠多的錯誤,達到最終的成功;(2分)(5)學習者會很快地把最初的問題情境與達到成功的關鍵操作聯(lián)結起來,從而表現(xiàn)出熟練地解決問題的行為。(2分)24.略述抽樣造成偏態(tài)分布的情況。(8分)答:(1)兩個平均值和全距有明顯差異的分布合并為一個時,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態(tài)分布;(2分)(2)兩個平均值相差很遠,但是全距差不多的分布合并起來后會出現(xiàn)雙峰分布;(2分)(3)象一座寶塔或方尖碑那樣的尖峭分布也是偏態(tài)的,這是因為抽取太相似的個體而造成的;(2分)(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橫截面,這往往是樣本太小造成的。(2分)25.簡述連續(xù)分數(shù)的優(yōu)缺點。(8分)答:連續(xù)分數(shù)檔次多,也就是個體差異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2分)。由于個體差異的信息是教師了解學生、調整教學和決定是否額外地扶助個別學生的前提,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連續(xù)分數(shù)是比等第分數(shù)好。(3分)但是連續(xù)分數(shù)顯示出微小的差異,這也容易引起學生或其家長為一兩分之差而錙銖計較,從而增加心理負擔,挫傷低分者的學習積極性,這是連續(xù)分數(shù)的缺點。(3分)26.簡述A類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8分)(1)邊界分明、單元小,是此即非彼。(2分)(2)對后續(xù)學習具有“致命基礎性”的特點。(2分)(3)教學項目一定數(shù)量少。(2分)(4)教與學可在短時間里完成。(2分)五、論述題(共30分)27.聯(lián)系實際,論述保持與消退原理對教育工作的意義。(15分)答:所謂保持,是指當學生做出合乎我們的教育理想的條件反應行為時,要時常伴隨以無條件刺激(2.5分)。所謂消退,是指當學生做出不合乎我們的教育理想的條件反應行為時,不伴隨以無條件刺激(2.5分)。但是消退過程中會出現(xiàn)自發(fā)恢復現(xiàn)象,不過總的趨勢仍然是反應的力度、強度或頻率在減弱、在下降(2分)。保持與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義。一方面,保持啟迪教師不要吝嗇表揚(1分),這對生性比較嚴肅的教師而言尤其如此(1分)。另一方面,消退過程中的“自發(fā)恢復”現(xiàn)象給我們啟迪,教師預計到學生在改正錯誤時會有反復(1分),從而事先做好思想準備(1分)。這樣,當學生真的出現(xiàn)反復時就既不會急燥(1分),又不會失去幫助的信心(1分)。相反,根據(jù)自發(fā)恢復現(xiàn)象的本性,教師會堅定地一以貫之地實施消退過程,最終使學生持久地改變不良行為(2分)。28.論述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相互區(qū)別與支持。(15分)答: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相互區(qū)別:(1)陳述性知識是關于“是不是”的知識,而程序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做”的知識。(2分)(2)陳述性知識因為是靠詞句話語來表述某事某物是否為真的,因此是變化多端,異常豐富的;程序性知識因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觀的規(guī)程,因此相對而言是單調、統(tǒng)一的。(2分)(3)陳述性知識是相對靜態(tài)的,主要表現(xiàn)為回憶的性質,講究輸入和輸出的信息得相同;程序性知識是更加動態(tài)的,主要的性質是“轉換”,即輸出的信息和輸入的信息明顯不同(2分)。測驗里的同一題型可以考察陳述性知識,也可以考察程序性知識,考察陳述性知識的題目主要是再認和回憶性的,而側重于考察程序性知識的題目主要是應用規(guī)則的。(2分)相互支持:陳述性和程序性知識也是相互支持的。從學的一面講,初學一項程序性知識時,通常需要陳述性知識來引導的,陳述性知識促進程序性知識學習,反之程序性知識也促進陳述性知識的學習,(2分)比如當學習者設法看一看、做一做、體驗一下時,他們可以更牢固地保持相應的陳述性知識。(1分)從用的一面講,在使用程序性知識時,往往需要陳述性知識提供資料或判別準則,而這些具體的陳述性知識都以概念的方式溶解在產(chǎn)生式的條件子句里,使得每一個條件子句就蘊涵著一條陳述性知識。一個產(chǎn)生式有越多的條件子句,則這個行動的認知成分就越重。(2分)另一方面,當有了豐富的程序性知識時,再認真地學習、透徹地理解有關的陳述性知識,再與邏輯推理和想像結合起來,就容易導致創(chuàng)造發(fā)明。(2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8--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2009年7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在人類的一個成熟的性細胞里有(C.23條)染色體。2.按照皮亞杰的說法,當兒童以同樣的行為方式適應了一種新情境時,這叫作(A.同化)。3.皮亞杰把(C.具體運算階段后期)這一認知發(fā)展階段上出現(xiàn)的一種道德認知水平命名為是“自律的”道德。4.“干好干壞一個樣”。這描述的是(C.固定時距強化)。5.猩猩蘇丹取香蕉的實驗是(C.柯勒)做的。6.觀察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D.班杜拉)。7.陳述性知識學習的根本目標是(D.自行派生新命題)。8.為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模式識別產(chǎn)生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A.概化過程著重提供“是樣例”,而辨別過程著重提供“非樣例”)。9.日常觀念通常把個體差異局限在(A.質的差異)。10.從正態(tài)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負一個標準差包括了(B.34.13%)人口。二、填空題(每空l分,共10分)1.遺傳既造成相似性也造成(相異)性。2.在皮亞杰看來,只有同化而無順應,則個體的認知就只有(量)的變化。3.巴甫洛夫指出人和其他動物都有處理(第一信號)的系統(tǒng)。4.學習者(首先做出嘗試),這是操作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的“綱”。5.一個產(chǎn)生式可以表達為(如果)……,(那么)……。6.促進正確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緊湊呈現(xiàn))實例和(呈現(xiàn)變式)實例。7.在陳述C類教學目標時,教學目標本身與(行為指示子)構成一個(太陽系)模型。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環(huán)境是指能引起個體反應的刺激之總稱。2.條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條件反應形成后,有機體對類似于條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樣的條件反應。3.命題網(wǎng)絡的形成是指當兩個命題有一共享成分時,就形成命題網(wǎng)絡。4.A一類教學內(nèi)容的致命基礎性是指若不把握先行教學的項目,則后續(xù)學習無從談起。四、簡答題(從四個題中任選三個題完成。共24分).1.簡述聯(lián)合游戲與合作游戲的同與異。(8分)答:同,兩種游戲都在一起玩,都有社會互動(2分)。異,聯(lián)合游戲沒有明確的分工,沒有共同的目的,互動主要表現(xiàn)在交換玩具之類(3分)。合作游戲是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而組織起來的,各游戲者的行為服從于共同的團體目標(3分)。2.簡述嘗試一錯誤學習的基本要點。(8分)(1)學習要成功,多少需要嘗試;(1.5分)(2)嘗試難免產(chǎn)生錯誤;(1.5分)(3)后繼嘗試會去除先前嘗試的錯誤;(1.5分)(4)足夠多的嘗試就會排除足夠多的錯誤,達到最終的成功;(1.5分)(5)此時,學習者會很快地把最初的問題情境與達到成功的關鍵操作聯(lián)結起來,從而表現(xiàn)出熟練地解決問題的行為’。(2分)3.簡述陳述性知識提取的兩種情況。(8分)答:一種是直接提取(1分),發(fā)生在正好有一個現(xiàn)成答案時,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運算之類(1分);另一種建構性提取(1分),專門應對沒有現(xiàn)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問(1分)。從理論上說,陳述性知識的這兩種提取學習者應該都具備(2分)。但是從實際上看,建構性提取更加重要(1分)。所謂“建構性的提取”,其實就是推理(1分)。4.簡要說明宜用等第分數(shù)的情況。(8分)答:(1)當某一特質的表現(xiàn)實際上沒有很多個體差異時,甚至可以只有兩級。(2.5分)(2)如果一項特質的表現(xiàn)實際上是有很多個體差異的,但是我們沒必要了解得這么細。(2.5分)(3)如果一項特質的表現(xiàn)從理論上講會有很多個體差異,但是我們難以制訂規(guī)則來精細地測量它們,并且當我們的目標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時,那么連續(xù)分數(shù)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數(shù)就行了。(3分)五、論述題(共30分)1.試論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的教育含義。(15分)答:所謂最近發(fā)展區(qū),是指兒童已達到的水平(1分)即和經(jīng)過成人或教師的“點撥”或“扶助”(1分)而能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區(qū)域(1分),前二水平表現(xiàn)為兒童能獨立完成的智力作業(yè)(1分)?!疤饋砟苷焦印钡恼f法就體現(xiàn)了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含義(1分)。因此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概念指出很多兒童在成人或更加訓練有素的同齡人幫助下,能夠完成不能獨立應付的作業(yè)(2分)。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改變了傳統(tǒng)的學校教學觀。后者講究作業(yè)難易適中(1分),學生獨立完成(1分),因此學生的學習仍然局限在實際達到的水平之內(nèi)(1分)。但是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強調針對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而教,重視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潛能(1分)。于是,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要求把輔助學生學習視為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1分),于是適時輔導學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1分)。為落實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教學就應該向學生提供具有智力挑戰(zhàn)性的作業(yè),它們稍微超出學生現(xiàn)有的能力,與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形成沖突(1分),以激勵學生尋求教師的指點,開展同伴討論,在相互合作中完成這樣的作業(yè)(1分)。2.請你對模式識別的概化與辨別進行比較。(15分)答:所謂概化,即指以同樣的方式來反應不同的對象。(3分)所謂辨別是對一個產(chǎn)生式添加導致同樣行動的獨特條件成分,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更特殊的產(chǎn)生式。(3分)(1)概化是去除各獨立產(chǎn)生式中獨特的但導致同樣結果的條件成分,而辨別是對一個產(chǎn)生式添加導致同樣行動的獨特條件成分。(2分)(2)概化是形成一個新的一般產(chǎn)生式,而辨別是形成一個新的更特殊的產(chǎn)生式。(2分)’(3)概化是擴大一個產(chǎn)生式的應用范圍,而辨別是縮小一個產(chǎn)生式的應用范圍。(2分)(4)概化過程是擴大一個產(chǎn)生式的包容性,從而表明被包容的各獨立產(chǎn)生式“實質上一樣”,而辨別過程是縮小一個產(chǎn)生式的包容性,從而表明它和原來別的產(chǎn)生式“實質上不一樣”。(3分)試卷代號:1170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08--2009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本科”期末考試教育心理專題試題2009年1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面將顯示隱性基因效應的字母組合是(D.ff)。2.按照皮亞杰的說法,當兒童改變行為方式而適應了一種新情境時,叫作(B.順應)。3.確定依戀實質的決定性研究是(C.哈洛)做的。4.在經(jīng)典條件作用程序里,US表示(A.無條件刺激)?!?.桑代克格外審慎地對待的學習律是(C.練習律)。6.“臨時抱佛腳”。描述的(C.固定時距強化)。7.在班杜拉描述的模仿學習的階段中,甲以打鬧的方式攻擊乙是屬于(C.復制)階段。8.下面說法正確的是(C.一個命題可以有多個論點和多個聯(lián)系)。9.陳述性知識的使用將表現(xiàn)為(D.回答讀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到的提問)。10.為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教師提供的一個亂真非樣例應是(B.在極少數(shù)關鍵特征上要與是樣例不同,而在非關鍵特征上要相同)。二、填空題(每空l分。共10分)1.遺傳造成親子間和家族成員間(生物)性狀的相似性。2.嬰兒的循環(huán)反應具有探索性和(實驗性),幫助嬰兒形成最初的(因果)觀念。3.桑代克的貓實驗可以概括為學習就是(嘗試一錯誤)。4.短時記憶又稱為(工作)記憶。5.(條件)和(行動)是產(chǎn)生式的兩個成分。6.是(標準差)的標記。7.B一類教學內(nèi)容是(易說明)的和(難把握)的。三、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16分)1.布魯納的“學科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規(guī)律。2.習俗水平是柯爾伯格認為的兒童道德認知發(fā)展的第2水平,處于這一階段的兒童認為要尊重權威、重視法律:維護社會秩序,不再只從個.Kill標準來評判行為是否道德。3.強化是指這樣的程序、過程或機制,即學習者的行為結局提高了該行為的發(fā)生可能性。4.陳述性知識是指可以用語詞來表達或表達清楚的知識。四、簡答題(從四個題中任選三個題完成。共24分)1.簡述家庭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8分).首先,不同的家庭在社會、經(jīng)濟地位方面有差異,這會在成年前的子女身上體現(xiàn)出來(1。5分)。其次,促進兒童達成最初社會化的教養(yǎng),受父母對傳統(tǒng)與新風的選擇與認可的程度所制約,還受到家族內(nèi)足以刺激兒童作出反應的不同教養(yǎng)人士之間的力量對比所制約(1.5分)。第三,促進兒童認知發(fā)展的教育,受父母或家庭內(nèi)主要的教育承擔人的知識水平和類型的制約(1.5分)。家庭環(huán)境影響的上述3個方面還可以交互作用,形成不同的組合,甚至出現(xiàn)奇異的變式(1.5分)。家庭教育對兒童發(fā)展在擴大兒童個體之間差異的同時,也在縮小個體差異(1分)??傊?,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的影響特別在兒童的知識、能力、才藝、行為格調、精神風貌諸方面形成多樣性差異(1分)。2.略述經(jīng)典條件反應聯(lián)結次數(shù)的教育含義。(8分)。答:形成一項經(jīng)典條件反應所需的聯(lián)結次數(shù)多寡不一,難以預定(2分),這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一般意義的啟示:(1)當學生老學不會或學不好教師意欲學生學會的項目時,教師要耐心,這耐心的最起碼的表現(xiàn)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時(3分);(2)學生也可能偶然經(jīng)歷一兩次后就學會了教師不欲其學會的項目,而且相當鞏固,祛除不掉,這樣的情況值得教師當心(3分)。3.簡要描述兩種期望的轉化。(8分)答:一方面,個體形成了特定的對象一對象期望后(2分),如果覺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個對象,就會操控之(1分),并期望另一個對象會出現(xiàn),這就轉化為行為一結局期望了(1分)。另一方面,行為一結局期望也可轉化為對象一對象期望,(1分)這就是把自己的行為放在“心里"“看”,放在頭腦里想(2分),從而鞏固或提煉特定的關系,這反過來更有利于形成行為一結局期望(1分)。4.略述促進正確概化的基本做法。(8分)答:促進正確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緊湊呈現(xiàn)實例和呈現(xiàn)變式實例。(2分)緊湊呈現(xiàn)實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時呈現(xiàn);(2)相繼呈現(xiàn);(3)同時一相繼結合法。(3分)呈現(xiàn)變式實例的基本做法是這樣:就擬呈現(xiàn)的一組實例而言,它們應該在不屬于某一概念的關鍵特征方面廣泛變化,從而突出這一概念的關鍵特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3分)五、論述題(共30分)1.試論命題抽象性及其教學含義。(15分)答:所謂命題的抽象性,是指導我們在聽、讀文句時(1分),一般總是把握其中的意思(1分),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詞排列順序(1分)。這有萬納的實驗為證據(jù)(1分)。命題抽象性的教學含義在于:(1)教師要身先突破文句的字詞排列順序而把握實質意思,這就要求教師認真?zhèn)湔n(3分);(2)教師要琢磨和轉換自己說寫表達時的字詞排列順序,以符合學生習慣的字詞排列順序,從而使學生先脫離課本而把握實質意思(3分);(3)在學生把握了實質意思后,教師再幫助他們解析課本上的字詞排列順序,指出如何突破它們而達到已經(jīng)掌握的那個實質意思的種種路徑,也就是教學生如何學習(3分)。此外,教師還要特別關心那些對答如流的、說或寫的“和書上一模一樣,’的學生,去探測他們是否掌握了實質意思(2分)。2.與等第分數(shù)相比較,論述連續(xù)分數(shù)的優(yōu)缺點。(15分)連續(xù)分數(shù)檔次多,也就是個體差異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3分)。由于個體差異的信息是教師了解學生、調整教學和決定是否額外地扶助個別學生的前提,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連續(xù)分數(shù)是比等第分數(shù)好(2分)。但是連續(xù)分數(shù)顯示出微小的差異(2分),這也容易引起學生或其家長為一兩分之差而錙銖計較,從而增加心理負擔,挫傷低分者的學習積極性,這是連續(xù)分數(shù)的缺點(2分)。采用等第分數(shù),檔次少,也就是個體差異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3分),兩個在百分制分數(shù)上差了很多的學生卻可以屬于同一個等第(1.5分)。從減輕學生對學習的緊張或焦慮的角度看,則又是等第分數(shù)更好了(1.5分)。

請您刪除一下內(nèi)容,O(∩_∩)O謝謝?。?!【China's10must-seeanimations】TheChineseanimationindustryhasseenconsiderablegrowthinthelastseveralyears.Itwentthroughagoldenageinthelate1970sand1980swhensuccessivelybrilliantanimationworkwasproduced.Hereare10must-seeclassicsfromChina'sanimationoutpouringthatarenottobemissed.Let'srecallthesecolorfulimagesthatbroughtthecountrygreatjoy.CalabashBrothersCalabashBrothers(Chinese:葫蘆娃)isaChineseanimationTVseriesproducedby

Shanghai

Animation

Film

Studio.Inthe1980stheserieswasoneofthemostpopularanimationsinChina.ItwasreleasedatapointwhentheChineseanimationindustrywasinarelativelydownedstatecomparedtotherestof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Still,theserieswastranslatedinto7differentlanguages.Theepisodeswereproducedwithavastamountofpaper-cutanimations.BlackCatDetec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