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課件_第1頁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課件_第2頁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課件_第3頁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課件_第4頁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建筑史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巴黎萬神廟

大資產階級的凱歌——帝國風格

歐洲其他各國十八世紀下半葉和十九世紀的建筑

希臘復興

浪漫主義

美國獨立前后的建筑

折衷主義

主要內容

決定歐洲從封建制度進入資本主義制度的,是英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在這一百多年間,歐洲其他各國依然在封建制度統(tǒng)治下,法國、奧地利、俄羅斯的絕對君權方才進入鼎盛時期,德國和意大利照舊要四分五裂,西班牙還籠罩著耶穌會的恐布。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這時期的歐洲建筑,在萬千變化之中,有兩條主要的脈絡.一條是,城市建筑的資本主義化,以英國表現(xiàn)得最突出;另一條是以法國為主導,建筑的風格鮮明地反映著全歐洲階級斗爭的形勢。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到十九世紀中葉,革命的風暴過去了,熱情冷卻了。資產階級埋頭發(fā)財致富,建筑風格亂成一團。但同時,由于生產發(fā)展的結果,新的生產性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類型越來越多,它們成了推動建筑發(fā)展的最活躍的因素。于是,在建筑史中醞釀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化,建筑史將走上嶄新的階段。歐美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圣保羅大教堂圣保羅大教堂是英國國教的中心教堂,本來是中世紀的拉丁十字的,由于年久失修決定重建。

它的設計者是英國古典主義建筑宗師,克里斯道弗·侖,他的設計是一個平面八角形,上覆穹頂?shù)募惺綐媹D,但教會硬是要把教堂建成一個拉丁十字的,甚至在穹頂上再加上一個六層的哥特式尖塔,不倫不類。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圣保羅大教堂

1688年,立憲之后,侖立即拋棄了穹頂上的尖塔,重新設計立面,但由于工程已經做了很多,平面終于成了一個拉丁十字的教堂。

教堂內部,總長141.2米,穹頂內皮最高65.3米,十分宏大開闊。

教堂外觀富有紀念性,鮮明地體現(xiàn)了唯理主義的世界觀,體現(xiàn)了科學和技術的巨大進步,終于成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紀念碑。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巴黎萬神廟萬神廟本來是獻給巴黎的守護神圣什內維埃芙的教堂,后來用作國家重要人物公墓,改名為萬神廟。

它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結構空前地輕。墻薄、柱子細。穹頂是泥的,內徑20米,中央有圓洞,可以見到第二層上畫的粉彩畫。穹頂頂端采光亭的最高點高83米。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萬神廟西面柱廊有六顆19米高的柱子,上面頂戴著山花,下面沒有基座層,只有十一步臺階。它直接采用古羅馬廟宇正面的構圖。

它的形體很簡潔,幾何性明確,力求把哥特式建筑結構的輕快同希臘建筑的明凈和莊嚴結合起來,這種想法,明顯地是啟蒙主義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大資產階級的凱歌——帝國風格帝國風格是指拿破侖帝國的代表建筑風格,它的作用是頌揚對外戰(zhàn)爭的勝利。主要作品有軍功廟和雄師凱旋門等。

雄師凱旋門高49.4米,寬44.8米,厚22.3米,屬于羅馬復興的建筑作品,它尺度巨大,連墻上的浮雕人像也有5~6米高,造成了格外莊嚴、雄偉的藝術力量。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建筑

大英博物館,正立面采用單層的愛奧尼柱廊。18世紀中葉,歐洲人對古希臘建筑的知識逐漸豐富,在19世紀初,在英國興起了希臘復興建筑。原因大致是:第一,當時英國正對拿破侖進行著生死攸關的戰(zhàn)爭,為了同拿破侖提倡的古羅馬帝國建筑風格對抗,一些建筑師轉向古希臘。另一方面,當時希臘人民的獨立解放斗爭引起了歐洲資產階級先進階層的同情,因此,希臘復興在英國形成一股相當有力的潮流,它的主要特點是使用希臘式的多立克和愛奧尼柱式,并且追求體形的單純。

歐洲其他各國十八世紀下半葉和十九世紀的建筑---希臘復興愛奧尼柱廊

浪漫主義又名“哥特復興”,從19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是英國浪漫主義建筑的極盛時期,它的產生背景極為復雜。首先在反拿破侖的戰(zhàn)爭中,各國的民族意識高漲,熱衷于發(fā)揚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而中世紀關閉自守狀態(tài)下的文化,最富民族特點。其次,是拿破侖失敗后,歐洲反動者又會囂張一時。開始鼓吹恢復中世紀的宗教,使用中世紀的建筑式樣。

比較著名的有英國國會大廈。它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哥特復興的作品,建造年代約為1840~1865年,原設計是古典主義的,在建造過程中,英國女王為了對抗興起的社會主義運動和唯物主義思想,下令把它改成哥特教堂式的了。歐洲其他各國十八世紀下半葉和十九世紀的建筑---浪漫主義

美國獨立后,資產階級民主派傾向于羅馬復興建筑。19世紀中葉,重建1814年毀于英美戰(zhàn)爭的國會大廈。

華盛頓,美國國會大廈,增加了兩翼和中央大廳的穹頂。大穹頂和它的鼓座,形式仿照巴黎的萬神廟,更加豐滿雄偉,大穹頂?shù)慕Y構采用了鐵構架。

歐洲其他各國十八世紀下半葉和十九世紀的建筑---美國獨立前后的建筑

19世紀中葉以后,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很快,資產階級以不再是為自由主義而戰(zhàn)的斗士,他們的心現(xiàn)在只為錢跳動,連文化和建筑也成了商品,于是,以抄襲、拼湊、堆砌為能事的折衷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占了統(tǒng)治地位。

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巴黎歌劇院(1861-1874年)它的立面的構圖骨架是魯佛爾宮東廊的樣式,但加上了巴洛克裝飾。觀眾廳的頂裝飾的象一枚皇冠,門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