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講課課件_第1頁
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講課課件_第2頁
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講課課件_第3頁
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講課課件_第4頁
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講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在病理方面的特殊性

病變定位和功能障礙之間的關系密切

相同的病變發(fā)生在不同的部位,可出現不同的綜合征及后果

病理反應較為單一

腦的惡性腫瘤極少發(fā)生顱外轉移,而顱外

某些解剖生理特征具有雙重影響惡性腫瘤卻常轉移至腦一、感染性疾病血源性感染\局部擴散\直接感染\經神經感染特殊的免疫特點①血腦屏障和血管周圍間隙構成了一條天然防線腦毛細血管阻止某些物質(多半是有害的)進入腦循環(huán)血的結構。血液中多種溶質從腦毛細血管進入腦組織,有難有易,有些很快通過,有些較慢,有些則完全不能通過,這種有選擇性的通透現象使人們設想可能有限制溶質透過的某種結構存在,這種結構可使腦組織少受,甚至不受循環(huán)血液中有害物質的損害,從而保持腦組織內環(huán)境的基本穩(wěn)定,對維持中樞神經系統(tǒng)正常生理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②無固有的淋巴組織和淋巴管,免疫活性T、B細胞均須由周圍血液輸入注釋:

與其他組織器官的毛細血管相比,腦毛細血管及其鄰近地區(qū)在結構上確有一些明顯的特點:在正常情況下,①腦毛細血管缺少一般毛細血管所具有的孔,或者這些孔既少且小。內皮細胞彼此重疊覆蓋,而且連接緊密,能有效地阻止大分子物質從內皮細胞連接處通過。②內皮細胞還被一層連續(xù)不斷的基底膜包圍著。③基底膜之外更有許多星形膠質細胞的血管周足(終足)把腦毛細血管約85%的表面包圍起來。這就形成了腦毛細血管的多層膜性結構,構成了腦組織的防護性屏障。在病理情況下,如血管性腦水腫時,內皮細胞間的緊密粘合處開放,由于內皮細胞腫脹重疊部分消失,很多大分子物質可隨血漿濾液滲出毛細血管,這會破壞腦組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造成嚴重后果。(一)病因與發(fā)病機制(2)大中動脈:大中動脈粥樣硬化出現早且較嚴重,并引起相應組織結構的改變和功能障礙。小腦Purkinje細胞大量喪失.心、嘔吐4.免疫熒光檢查上呼吸道隱性感染光鏡下上皮細胞變矮、增生減輕,膠質增多變濃,吸收空泡減少;致病物質為李斯特溶素O,該溶素需細菌被吞噬后在細胞內生長時釋放,這與細菌能在巨噬細胞和上皮細胞內生長,以及在細胞間傳播有關.少數患者因暴發(fā)性敗血癥或腦疝形成死亡(5%↓)臨床表現:高熱、頭痛、嘔吐、皮膚淤點、2)神經原纖維纏結:神經原纖維增粗扭曲形成切面呈淡或棕褐色的半透明膠凍狀。1型糖尿病發(fā)病時糖尿病癥狀較明顯,容易發(fā)生酮癥,即有酮癥傾向,需依靠外源胰島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島素治療則威脅生命。(1)細小動脈:主要為細小動脈玻璃樣變性。(2)光鏡下:濾泡大小不一,部分濾泡上皮呈柱狀或乳頭狀增生,可形成小濾泡;(一)細菌性疾病常見的顱內感染腦膿腫腦膜炎腦膜炎硬腦膜炎(顱骨感染)軟腦膜炎(蛛網膜,軟腦膜和腦脊液感染)腦膜炎meningitis

硬腦膜炎急性化腦(細菌)軟腦膜炎慢性腦(TB梅毒布氏)淋腦(病毒)大腸桿菌新、嬰、幼肺炎雙球幼(中耳)老(肺)急性化腦金葡敗血癥腦雙兒童、青少年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概述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簡稱“流腦”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腦膜炎雙球菌為李斯特菌屬中的產單核細胞李氏菌.

致病物質為李斯特溶素O,該溶素需細菌被吞噬后在細胞內生長時釋放,這與細菌能在巨噬細胞和上皮細胞內生長,以及在細胞間傳播有關.

致病性:一是莢膜,能抵抗白細胞的吞噬作用;二是內毒素、細菌栓子栓塞,引起小血管出血、壞死,致使皮膚,粘膜出現淤點淤斑。

傳播:致病菌由鼻咽部飛沫呼吸道粘膜入血菌血或敗血癥軟腦膜化膿性炎癥腦脊液彌漫播散病變部位:軟腦膜、蛛網膜。臨床表現:高熱、頭痛、嘔吐、皮膚淤點、頸項強直。主要病變是腦脊髓膜的急性化膿性炎。傳染源:病人或帶菌者傳播途徑:呼吸道傳染

腦膜炎雙球菌上呼吸道隱性感染

上呼吸道炎癥期入血(敗血癥期)腦脊髓膜(腦膜炎期)三、病理變化(一)普通型1、上呼吸道炎癥期病理:鼻咽部粘膜充血,腫脹,少量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浸潤,腺體分泌↑。臨床:咽痛,流鼻涕……

2、敗血癥期病理:血管內皮損傷、小血管炎、細菌性栓塞、血栓形成。臨床:皮膚粘膜瘀點、瘀斑。(選擇新鮮瘀點處,無菌針頭挑破,擠出液體涂片,

80%血液涂片可找到腦膜炎雙球菌)。3、腦膜炎期肉眼:(l)腦脊髓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2)蛛網膜下腔充滿灰黃色膿性滲出物。肉眼:腦脊髓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蛛網膜下腔充滿灰黃色膿性滲出物,腦溝回結構被膿液掩蓋,以大腦額葉和頂葉明顯,腦底亦有較多膿液積聚,腦室常有擴張。

急性腦膜炎棕黃色滲出物使腦溝模糊不清。

鏡下:(1)血管高度擴張充血。(2)蛛網膜下腔增寬,內含大量中性白細胞及少量單核細胞、淋巴細胞。(3)可查見腦膜炎雙球菌。蛛網膜血管高度擴張充血,蛛網膜下腔充滿大量炎性滲出物滲出物中主要為中性白細胞,也有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少量紅細胞。心、嘔吐肺炎雙球幼(中耳)老(肺)臨床表現:高熱、頭痛、嘔吐、皮膚淤點、(1)血管高度擴張充血。小膠質細胞呈彌漫性或局灶性增生,形成膠質小結在局部缺血的情況下,神經營養(yǎng)不良和外傷可引起營養(yǎng)不良性皮膚潰瘍,好發(fā)于足部,潰瘍較深,無痛,不易愈合;有不少爭議,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是指血中甲狀腺素過多,作用于全身各組織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臨床上統(tǒng)稱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又稱為突眼性甲狀腺腫。小腦Purkinje細胞大量喪失.以進行性癡呆為主要臨床表現。以進行性癡呆為主要臨床表現。少突膠質細胞的增生也很明顯。(2)大中動脈:大中動脈粥樣硬化出現早且較嚴重,并引起相應組織結構的改變和功能障礙。臨床:咽痛,流鼻涕……結節(jié)期(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在局部缺血的情況下,神經營養(yǎng)不良和外傷可引起營養(yǎng)不良性皮膚潰瘍,好發(fā)于足部,潰瘍較深,無痛,不易愈合;嚴重腦水腫→腦疝→呼吸、循環(huán)衰竭→死亡皮層—嗜睡,昏迷肺炎雙球幼(中耳)老(肺)是一組原因不明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病變特點在于選擇性地累及某1~2個功能系統(tǒng)的神經細胞而引起受累部位特定的臨床表現是繼心臟病、腫瘤和腦卒中之后的第四位死因。大量內毒素所致DIC,腦膜病變輕微。(diabetesmellitus,DM)切面見腦組織充血、水腫,嚴重者可見散在或聚集成群的粟米大小軟化灶。大腸桿菌新、嬰、幼(2)大中動脈:大中動脈粥樣硬化出現早且較嚴重,并引起相應組織結構的改變和功能障礙。肉眼:腦膜充血,腦組織水腫,腦回變扁變寬,腦溝變淺。少數患者因暴發(fā)性敗血癥或腦疝形成死亡(5%↓)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2)光鏡下:濾泡大小不一,部分濾泡上皮呈柱狀或乳頭狀增生,可形成小濾泡;

暴腦敗血癥多見于兒童。大量內毒素所致DIC,腦膜病變輕微。病理主要為周圍循環(huán)衰竭、休克和皮膚大片紫癜,同時伴有兩側腎上腺嚴重出血和腎上腺皮質功能衰竭,稱為沃一沸(Waterhouse-Friederichsen綜合征。

(二)暴發(fā)型—急、兇、死亡率高2、腦膜腦炎型腦膜炎+腦炎(腦組織中性細胞浸潤,組織壞死)→腦水腫,顱內壓→腦疝形成(海馬溝回疝,枕骨大孔疝)。

四、臨床病理聯系(一)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咽痛,流鼻涕(二)敗血癥表現:高熱、出血性皮疹(三)腦膜刺激征:頸項強直,克氏征陽性。脊神經根蛛網膜充血及炎細胞浸潤→脊神經根腫大,在過椎間孔處神經受壓→頸背肌肉運動產生壓痛,→肌肉痙攣(四)顱內壓升高------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視乳頭水腫、昏迷、抽搐及小兒前囪飽滿腦膜血管擴張充血蛛網膜下腔炎性滲出物蛛網膜下腔阻塞-腦脊液回流↓(五)腦脊液改變腦脊液壓力↑、混濁或膿性外觀細胞數↑,腦脊液涂片及細菌培養(yǎng)見腦膜炎雙球菌。

五、結局多數患者通過治療痊愈(抗菌素磺胺)少數患者因暴發(fā)性敗血癥或腦疝形成死亡(5%↓)

治療不當轉達為慢性并引起并發(fā)癥:1、腦積水:滲出物機化→腦膜粘連→腦脊液循環(huán)障礙→腦積水(兒童為頭大面?。?/p>

2、顱神經麻痹:顱神經受壓,浸潤受損可導致神經性耳聾、面神經麻痹。

3、腦梗死:腦底血管炎→血管阻塞→腦缺血,軟化。

流行性乙型腦炎

一、概述流行性乙型腦炎是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急性傳染病。簡稱“乙腦”主要病變?yōu)橹袠猩窠浵到y(tǒng)的變質性炎。多見于10歲以下兒童病變部位:腦實質臨床表現:高熱,頭痛,嘔吐,嗜睡,抽搐,昏迷。病原體:乙型腦炎病毒(嗜神經性RNA病毒)傳染源:患者或受感染的家禽、家畜傳播途徑:蟲蚊傳染(庫蚊)

二、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蚊子叮咬病人或受感染家禽或畜,吸入帶病毒血液→再叮咬健康人→病毒侵入人體→局部血管內皮細胞、肝、脾、淋巴結單核吞噬細胞繁殖(第一次病毒血癥)→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癥)免疫力強、血腦屏障正常:隱性感染,獲得免疫力.

抵抗力低,血腦屏障不正常: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繁殖.

三、病理變化肉眼:腦膜充血,腦組織水腫,腦回變扁變寬,腦溝變淺。切面見腦組織充血、水腫,嚴重者可見散在或聚集成群的粟米大小軟化灶。鏡下:1、神經細胞變性、壞死神經細胞腫脹、尼氏小體消失,胞漿內出現空泡,核被擠在一邊。注:

尼氏小體:指一些大型神經元的粗面內質網,可用NISSL染色顯示,在光鏡下呈灰藍色斑塊狀,又稱虎斑小體.

神經元受損時常出現中央性尼氏小體溶解。神經元腫大,胞體呈圓形,核偏位,胞體中央尼氏小體消失,核膜和胞膜下仍可見少量尼氏小體神經細胞衛(wèi)星現象:指一個神經元由5個或5個以上少突膠質細胞圍繞.噬神經細胞現象:小膠質細胞和中性白細胞侵入神經細胞內.小腦Purkinje細胞大量喪失.這是一個存在于垂死的神經元之上的噬神經細胞現象,這個神經元被周圍微神經膠質細胞包圍。

2、軟化灶形成篩狀軟化灶軟化灶及不明顯的血管周淋巴細胞浸潤3、膠質細胞增生小膠質細胞呈彌漫性或局灶性增生,形成膠質小結

小膠質細胞結節(jié),多位于小血管或壞死的神經細胞附近。少突膠質細胞的增生也很明顯。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和膠質瘢痕形成。4、血管變化和炎癥反應血管高度擴張充血,可形成血栓及出血灶。袖套狀浸潤鏡下:血管高度擴張充血,腦組織水腫。炎性細胞圍繞血管周圍間隙形成血管套。以淋巴、單核和漿細胞為主。

臨床病理聯系

毒血癥:高熱,全身不適

皮層—嗜睡,昏迷錐體及錐體外系—肌張力神經C變性壞死上升,抽搐、痙攣、驚厥延髓—吞咽困難,語言障礙,呼吸、心臟停止累及腦膜—腦膜刺激癥狀,腦脊液中細胞數目增多腦組織充血、水腫→顱內壓升高→頭痛、惡心、嘔吐嚴重腦水腫→腦疝→呼吸、循環(huán)衰竭→死亡

五、結局

積極治療→可痊愈少數病人—出現后遺癥:癡呆、失語、精神失常、癱瘓少數—呼吸衰弱,合并支氣管炎→死亡

二、變性疾病

是一組原因不明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病變特點在于選擇性地累及某1~2個功能系統(tǒng)的神經細胞而引起受累部位特定的臨床表現

共同病理特點:受累部位神經元的萎縮、死亡和星形膠質細胞增生(一)阿爾茨海默?。ɡ夏晷园V呆)老年性癡呆又稱老年期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原發(fā)性退行性疾病。以進行性癡呆為主要臨床表現。起病多在50歲以后。有學者提出,將65歲以前發(fā)生的“早老性癡呆”和65歲以后發(fā)生的“晚發(fā)性老年癡呆”

老年性癡呆患病率約占60歲人口的10%左右,其中阿爾茨海默?。ˋD)占5%左右,在我國估計已有約645萬病人。而且隨年齡每增加5歲,AD的患病率將增加兩倍,在80-85歲的病人中有20%的老年人患有老年癡呆。是繼心臟病、腫瘤和腦卒中之后的第四位死因。

[臨床表現]

進行性精神狀態(tài)衰變,包括記憶(主要是近期記憶障礙)、智力、定向、判斷能力、情感障礙和行為失常,甚至發(fā)生意識模糊等。常在發(fā)病后5~6年內死于繼發(fā)感染和全身衰竭。(1)記憶能力減退,表現在對近事記憶能力和遠事記憶能力的減退,尤其是近事記憶能力減退。病人不能學習新知識,在5分鐘后不能復述三件物體名稱,甚至剛吃完飯又要求進餐等。

(2)判定能力減退,即判定人物、物品、時間、地點等能力減退。

(3)計算能力減退,計算數字和倒述數字能力均減退。

(4)識別能力減退:識別空間位置和結構能力減退。

老年癡呆的診斷標準。

(5)語言能力減退:包括理解別人語言和回答能力減退。有文化者,閱讀、書寫能力減退。

(6)思維能力減退:抽象思維能力下降,如不能解釋諺語,不能區(qū)別詞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不能給事物下定義等。

(7)個性改變:性情孤辟,表情淡漠,語言啰嗦重復,狹隘自私,固執(zhí)偏激,或無理由欣快,易于激動或暴怒,失??扌Γ蚴捌茽€當珍寶收藏。

(8)人格改變:性格特征改變,道德倫理缺乏,不知羞恥,當眾大小便,或性行為異常,當眾手淫。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有不少爭議,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受教育程度遺傳因素據統(tǒng)計,老年性癡呆者近親的發(fā)病率為一般人群的4倍多。在一個家系中有數代人均發(fā)生老年性癡呆的報道,故有家屬性阿爾茨海默病之稱。其中一些病人可發(fā)現染色體缺陷,故老年性癡呆與遺傳有關;目前認為第21號、19號、14號染色體存在基因異常,近幾年又發(fā)現第19號染色體Apo-E基因異常,可能與老年性癡呆發(fā)病有一定關系。臨床上對Apo-E已有測定方法,對可疑病人及家族均可進行測定。

神經細胞的代謝改變:p-淀粉樣蛋白(p-AP)存在,它與染色體上基因突變有關,且對成熟的神經細胞能產生毒性作用,引起神經細胞退化、變性、壞死而發(fā)生老年性癡呆。

脂蛋白E繼發(fā)性遞質改變:乙酰膽堿是與記憶有關的物質,中樞神經的膽堿能系統(tǒng)在合成乙酰膽堿時需要酶參與,膽堿乙酰轉化酶是合成乙酰膽堿必需的酶。在老年性癡呆時膽堿乙酰轉化酶水平降低,乙酰膽堿的合成、釋放減少,從而影響正常的記憶和認知功能此外,還有多種神經遞質如生長抑素、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谷氨酸、神經肽(加壓素等)在海馬及皮質中含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

有些由病毒引起的慢性神經變性疾病(如海綿狀腦病等)其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和老年性癡呆有不少相似之處,從而想到老年性癡呆是否與感染有關。但經多次研究嘗試將老年性癡呆腦提取液直接感染給動物,均未能成功。且到目前為止,也未能在病人腦組織中真正找到病毒,故感染因素尚需進一步驗證。但近來有些實驗結果間接證明老年性癡呆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

微量元素:如鋁、鐵、鋅、硒等,近幾年來通過不斷研究對微量元素與老年性癡呆的影響,又有了新的認識。據有關報道,環(huán)境中鋁的含量過高與癡呆的發(fā)病率、死亡率有關。在老年性癡呆者腦內含鋁量(3.6士2.9微克/克干重)較正常(1.80士0.8微克/克干重)明顯增高,一般鋁>4微克/克干重,鋁過多可引起神經纖維變性,可能參與老年斑及神經元纖維纏結的形成。而腦內鐵蛋白(可清除鐵及其他金屬)中含鋁量比正常高5.6倍,鋁能抑制與記憶、認知功能有關的膽堿能系統(tǒng)功能和降低乙酰膽堿轉化酶的活性等,從而使病人發(fā)生老年性癡呆。但對鋁是否為老年性癡呆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有分歧。

2.病理變化肉眼:腦萎縮明顯,腦回窄、腦溝寬,切面可見代償性腦室擴張鏡下:2)神經原纖維纏結:神經原纖維增粗扭曲形成3)顆??张葑冃?神經細胞胞漿出現小空泡,多見于海馬錐體細胞4)Hirano小體:神經細胞樹突近端棒形嗜酸性小體,多見于海馬錐體細胞1)老年斑:異常擴張變性的軸索突觸終末構成(二)帕金森病(震顫性麻痹)

帕金森病是指多發(fā)生于中年以后的黑質和黑質紋狀體通路變性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又稱震顫麻痹。原發(fā)性帕金森病的主要病變是黑質變性。是一種中老年期常見的隱匿起病、緩慢進行性疾病,多在50~80歲發(fā)病,是中老年人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早系統(tǒng)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yī)生詹母帕金森,當時還不知道該病應該歸入哪一類疾病,稱該病為“震顫麻痹”。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Parkinson'sDiseaseDay)。臨床表現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姿勢及步態(tài)不穩(wěn)、起步及止步困難、假面具樣面容等。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常死于繼發(fā)感染或跌倒損傷.1.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迄今為止,原發(fā)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主要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huán)境等綜合因素有關。多數研究者傾向于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上述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即中年以后,對環(huán)境毒素易感的個體,在接觸到毒素后,因其解毒功能障礙,出現亞臨床的黑質損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多巴胺能神經元漸進性不斷死亡變性,最終失代償出現帕金森病的臨床癥狀。

2.病理變化

(1)肉眼:黑質和藍斑脫色素

(2)光鏡:可見該處的神經黑色素細胞喪失,殘留的神經細胞中有Lewy小體形成。該小體位于胞漿內,呈圓形,中心嗜酸性著色,折光性強,邊緣著色淺。

(3)電鏡:Lewy小體由細絲構成,中心細絲包捆致密,周圍則較松散。

3.神經系統(tǒng)常見并發(fā)癥(1)顱內壓升高(2)腦疝形成

扣帶回疝

小腦天幕疝

小腦扁桃體疝

第二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

內分泌系統(tǒng)包括各內分泌腺體、內分泌組織及彌散分布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即APUD細胞)。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受到神經系統(tǒng)和下丘腦—垂體—靶器官之間調節(jié)機制的雙重調控。

一、糖尿病

是一種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島素本身存在結構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的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特點高血糖、糖尿,臨床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低(即,“三多一少”)。(diabetesmellitus,DM)

隨著糖尿病得病時間的延長,身體內的代謝紊亂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導致眼、腎、神經、血管和心臟等組織、器官的慢性并發(fā)癥,以致最終發(fā)生失明、下肢壞疽、尿毒癥、腦中風或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發(fā)達國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達5%-10%,我國的患病率已達3%。WHO于1999年發(fā)表了關于糖尿病的新分型標準:糖尿病一般分為原發(fā)性糖尿病(prmarydiabetesmellitus)和繼發(fā)性糖尿病(secondarydiabetesmellitus)。原發(fā)性糖尿病(即日常所俗稱的糖尿病)又分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即1型糖尿病,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一)分型與發(fā)病機制

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復雜,但歸根到底則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或胰島素抵抗。因此,在B細胞產生胰島素、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送胰島素以及靶細胞接受胰島素并發(fā)揮生理作用這三個步驟中任何一個發(fā)生問題,均可引起糖尿病。1型糖尿病,約占糖尿病病人總數的10%,常發(fā)生于兒童和青少年,但也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甚至80~90歲時也可患病。

1型糖尿病發(fā)病時糖尿病癥狀較明顯,容易發(fā)生酮癥,即有酮癥傾向,需依靠外源胰島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島素治療則威脅生命。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后,胰島B細胞功能改善,B細胞數量也有所增加,臨床癥狀好轉,可以減少胰島素的用量,這就是所謂的"蜜月期",可持續(xù)數月。過后,病情進展,仍然要靠外援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和遏制酮體生成。

1.1型糖尿病發(fā)病機制

目前認為是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由病毒感染等誘發(fā)的針對B細胞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B細胞嚴重損傷,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而引起糖尿病。主要依據:(1)從患者體內可測到胰島細胞抗體和細胞表面抗體,本病常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

(2)與組織相容性抗原(HLA)的關系受到重視,患者血中HLA-DR:和HLA—DR:的檢出率超過平均值,說明與遺傳有關。

(3)血清中杭病毒抗體滴度顯著增高,提示與病毒感染有關。2.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約占糖尿病病人總數的90%,發(fā)病年齡多數在35歲以后。起病緩慢、隱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檢查或檢查其他疾病時發(fā)現的。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或多,或少,或正常。

2型糖尿病病人中約60%是體重超重或肥胖。長期的過量飲食,攝取高熱量,體重逐漸增加,以至肥胖,肥胖后導致胰島素抵抗,血糖升高,無明顯酮癥傾向。多數病人在飲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藥治療后可穩(wěn)定控制血糖;但仍有一些病人,尤其是非常胖的病人需要外源胰島素控制血糖。因此,外源胰島素治療不能作為1型與2型糖尿病的鑒別指標。2型糖尿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與自身免疫反應無關聯

。發(fā)病機制

尚不清楚,認為是與肥胖有關的胰島素相對不足及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或血液中抗胰島素的物質增加,這些對抗性物質可以是胰島素受體抗體,受體與其結合后,不能再與胰島素結合,因而胰島素不能發(fā)揮生理性作用。激素類物質也可對抗胰島素的作用,如兒茶酚胺。受體數量減少或受體與胰島素親和力降低以及受體的缺陷,均可引起胰島素抵抗、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癥。最終使B細胞逐漸衰竭,血漿胰島素水平下降。胰島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已知原因造成胰島內分泌功能不足所致的糖尿病。3.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4.妊娠性糖尿病

妊娠后若發(fā)現有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減低,或有明顯糖尿病者,均可認為是妊娠性糖尿病。在妊娠后期,胎盤分泌多種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如胎盤泌乳素等,并且靶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

臨床數據顯示大約有2~3%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會發(fā)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之后糖尿病自動消失。妊娠糖尿病更容易發(fā)生在肥胖和高齡產婦。有將近30%的妊娠糖尿病婦女以后可能發(fā)展為2型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試驗是檢查人體糖代謝調節(jié)機能的一種方法。正常人在一次食入大量的葡萄糖后,通過各種調節(jié)機制,血糖濃度僅暫時升高,約兩小時后可恢復正常水平。這種現象稱耐糖現象。給受試者服用一定量的糖后,每隔一段時間測定血糖含量或尿糖,畫出曲線,即為葡萄糖耐量試驗。

糖尿?。嚎崭箷r血糖常超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更高,而且維持高血糖時間較長,尿中可檢測尿糖。(二)病理變化

1.胰島病變

(1)1型糖尿病

早期為非特異性胰島炎,胰島內及其周圍見大量淋巴細胞浸潤。胰島B細胞顆粒脫失、空泡變性、壞死、消失;A細胞相對增多,繼而胰島變小、萎縮、數目減少,纖維組織增生、玻璃樣變。(2)2型糖尿病

早期病變不明顯,后期B細胞減少,常見胰島淀粉樣變性,胰腺纖維化及脂肪浸潤。2.血管病變(1)細小動脈:主要為細小動脈玻璃樣變性。由于血管內皮損傷及增生、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致使蛋白漏出增加,從而引起血管壁增厚、變硬、狹窄、玻璃樣變,有的形成血栓。伴有高血壓者更明顯。(2)大中動脈:大中動脈粥樣硬化出現早且較嚴重,并引起相應組織結構的改變和功能障礙。3.腎臟病變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慢性并發(fā)癥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據報道,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50%死于慢性腎功能衰竭,而2型糖尿病也有5%~10%死于腎功能衰竭。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將可引起對腎臟的損害,患者最終因出現全身水腫、蛋白尿、尿毒癥,而死于腎功能衰竭。

(1)腎臟體積增大(2)結節(jié)性腎小球硬化(3)彌漫性腎小球硬化(4)腎小管和間質損害(5)血管損害(6)腎乳頭壞死4.視網膜病變(1)早期可表現為微小動脈瘤和視網膜小靜脈擴張,繼而出現滲出、水腫、微血栓形成、出血等非增生性視網膜病變。增生性視網膜病變:纖維組織增生、新生血管形成。可引起失明。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白內障。5.神經系統(tǒng)病變周圍神經:周圍神經是聯系高級神經中樞與機體各組織器官的重要“通訊網”。主要是感覺神經、運動神經以及自主神經出現了病變,出現各種癥狀,如肢體疼痛、麻木、感覺喪失、肌肉麻痹等。腦神經細胞:廣泛變性。

糖尿病的神經病變,是由于長期高血糖引起體內代謝紊亂、微循環(huán)障礙,造成神經缺血、缺氧而逐漸發(fā)生的,因此說它的基本病因就是長期控制不良的高血糖。由此可見,它是能避免的。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可涉及全身各部位的神經,但周圍神經系統(tǒng)。

6.其他組織或器官病變因糖化血紅蛋白增高,組織缺氧引起小血管擴張,面色紅潤;因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易出現皮下出血和瘀斑;皮膚小動脈病變所致供血不足可引起局部皮膚紫紺或缺血性潰瘍,潰瘍表淺、疼痛,多見于足部;在局部缺血的情況下,神經營養(yǎng)不良和外傷可引起營養(yǎng)不良性皮膚潰瘍,好發(fā)于足部,潰瘍較深,無痛,不易愈合;皮膚潰瘍常合并感染,甚至繼發(fā)化膿性骨髓炎。營養(yǎng)不良性關節(jié)炎(亦稱Charcot關節(jié))為神經營養(yǎng)不良和外傷共同作用所致,好發(fā)于足部和下肢各關節(jié),受累關節(jié)有廣泛骨質破壞和畸形。二、彌漫性非毒性甲狀腺腫

亦稱單純性甲狀腺腫。是由于缺碘使甲狀腺素分泌不足、促甲狀腺素(TSH)分泌增多、甲狀腺濾泡上皮增生、膠質堆積而使甲狀腺腫大,一般不伴甲狀腺功能亢進。常呈地方性分布,又稱地方性甲狀腺腫(endemicgoiter),但也可為散發(fā)性。據報道,目前全世界約有10億人生活在碘缺乏地區(qū),我國病區(qū)人口超過3億,大多位于內陸山區(qū)及半山區(qū),全國各地也有散發(fā)。頸部甲狀腺腫大,一般無臨床癥狀,少數患者后期可引起壓迫、窒息、吞咽和呼吸困難。少數患者可伴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癥狀,極少數可癌變。

(一)病因與發(fā)病機制1.缺碘2.致甲狀腺腫因子的作用(1)水中鈣和氟(2)某些食物(如卷心萊、木薯、菜花、大頭菜等)(3)硫氰酸鹽及過氯酸鹽妨礙碘向甲狀腺聚集。(4)藥物如硫脲類藥、磺胺藥、鋰、鈷及高氯酸鹽等,可抑制碘離子的濃集或碘離子芊機化。3.高碘4.遺傳與免疫(二)病理變化

依據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和病變特點,可分為三期。增生期(彌漫性增生性甲狀腺腫)膠質貯積期(彌漫性膠樣甲狀腺腫)結節(jié)期(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

(1)肉眼觀:甲狀腺表面光滑,呈彌漫性對稱性腫大,一般不超過150g(正常20-40g)。

(2)光鏡下:濾泡上皮增生呈立方或低柱狀,伴小濾泡和小假乳頭形成,膠質較少,間質充血。1.增生期:甲狀腺功能無明顯改變。2.膠質貯積期(1)肉眼觀:甲狀腺表面光滑,彌漫性、對稱性顯著增大,重約200~300g,有的可達500g以上。切面呈淡或棕褐色的半透明膠凍狀。

(2)光鏡下:少數上皮增生,可有小濾泡或假乳頭形成,大部分濾泡上皮復舊變扁平,濾泡腔高度擴大,大量膠質貯積。3.結節(jié)期(1)肉眼觀:甲狀腺呈不對稱結節(jié)狀增大,結節(jié)大小不一,有的結節(jié)境界清楚(但無完整包膜),切面可有出血、壞死、囊性變、鈣化和瘢痕形成。

(2)光鏡下:濾泡大小不一,部分濾泡上皮呈柱狀或乳頭狀增生,可形成小濾泡;部分上皮復舊或萎縮,濾泡高度擴張,膠質貯積;間質纖維組織增生、間隔包繞濾泡,形成大小不一的結節(jié)狀病灶。三、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

是指血中甲狀腺素過多,作用于全身各組織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臨床上統(tǒng)稱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簡稱“甲亢”,又稱為突眼性甲狀腺腫。發(fā)病特點多見于女性,男女之比為1:4~1:6,以20-40歲最多見。

臨床表現甲狀腺腫大,基礎代謝率和神經興奮性升高,如心悸、多汗、煩熱、潮汗、脈搏快、手震顫、多食、消瘦、乏力和突眼。(一)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目前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1.甲亢患者血中球蛋白增高,并有多種抗甲狀腺的自身抗體,且常與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3.可能與遺傳有關2.血中存在與TSH受體結合的抗體,具有類似TSH的作用。4.有的因精神創(chuàng)傷,可能干擾了免疫系統(tǒng)而促進自身免疫疾病的發(fā)生。(二)病理變化1.肉眼觀甲狀腺彌漫性、對稱性增大,約為正常的2—4倍,表面光滑。質軟,切面灰紅、均勻一致,呈分葉狀,膠質含量少。2.光鏡下以小濾泡為主,上皮呈立方體狀。大濾泡上皮多呈高柱狀增生,有的呈乳頭狀增生,核位于基底部,染色正?;驖馊?,胞漿透亮。濾泡腔內膠質稀薄,甚至不見膠質,濾泡周邊膠質出現許多大小不一的上皮細胞吸收空泡。間質血管豐富、充血,有較多淋巴細胞浸潤,可伴有生發(fā)中心形成。免疫組化顯示,大部分淋巴細胞為T細胞。3.電鏡下濾泡上皮細胞的胞漿內內質網豐富、擴張,高爾基體肥大,核糖體增多,分泌活躍。4.免疫熒光檢查

濾泡基底膜上有IsG沉著。1.術前碘治療。治療后甲狀腺病變有所減輕,甲狀腺體積縮小、質變實,似牛肉樣外觀。

光鏡下上皮細胞變矮、增生減輕,膠質增多變濃,吸收空泡減少;間質血管減少,充血減輕,淋巴細胞也減少。2.手術治療(三)治療腦膜炎meningitis

硬腦膜炎急性化腦(細菌)軟腦膜炎慢性腦(TB梅毒布氏)淋腦(病毒)大腸桿菌新、嬰、幼肺炎雙球幼(中耳)老(肺)急性化腦金葡敗血癥腦雙兒童、青少年三、病理變化肉眼:腦膜充血,腦組織水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