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二下學期開學摸底考檢測語文試卷含詳解_第1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二下學期開學摸底考檢測語文試卷含詳解_第2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二下學期開學摸底考檢測語文試卷含詳解_第3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二下學期開學摸底考檢測語文試卷含詳解_第4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二下學期開學摸底考檢測語文試卷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初調(diào)研測試試題

高二語文

2022.02

注意事項:

考生在答題前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

1.試卷共8頁;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答題前,請將學校、姓名、考試證號等認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請認真核對規(guī)定填寫的項目是否準

確、條形碼上的信息與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主觀題答案必須用0.5毫米書寫黑色字跡的簽

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莊子哲學持一種有機的自然觀,認為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間并非各自獨立隔絕的,而有著許多共同之點與相互

感通之處。人們常因景物的觸發(fā)而產(chǎn)生獨特的感受,并將自己的感受及情趣轉(zhuǎn)移到景物之上,即所謂“觸景生情”。

濠上觀魚之樂,揭示了情景交會時審美主體在美感經(jīng)驗中透過移情作用,將外物人性化,將宇宙人情化,以安善人

的“性命之情”。

惠莊觀魚之樂是則著名的故事,現(xiàn)在針對與莊子談論有關的議題,依著故事情節(jié)的順序,將對話中的關鍵語詞

作如下幾點詮釋:

a.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情景交會

莊子與其摯友惠子游于山水之美的濠梁之上。在這里,“游”是主體的審美活動,“濠梁”是審美的客體,主

體“游”于客體,便產(chǎn)生了情景交會?!肚f子》哲學的最大特點莫過于闡揚“游”與“游心”。在濠上的山水美景

中,安然適意的莊周,由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交接,而導致主體之情與客體之景的交會融合,進而表現(xiàn)出對山水

的歡愉之情。濠梁之上的情景交融,引發(fā)了人的想象力與情思,莊周置身于如此清悠的林路溪水之間,物我交接,

自然景物讓人倍感親和,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產(chǎn)生了精神上的交流與契合,故而莊子有感而發(fā)地說魚是快樂的。

b.“倏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①

莊子由小白魚“出游從容”的姿態(tài)而欣然地說“是魚樂也”,這使我們想起《田子方》篇所謂“兩類相召”——

物與物相互招引。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是“一氣相同通”的,主體之情與山水之景的交流不是單邊的,而是相

互作用的。這就是古人所謂的“情以物遷”。(《文心雕龍?色物》)在情景交融中,主體的“情”起著相當重要的

作用。在心物交融的活動中,一方面,遨游于濠上美景的莊子,游目騁懷,油然產(chǎn)生無可言俞的愉悅之情——這即

是外在景物對審美主體的心境所產(chǎn)生的安情作用,體現(xiàn)出山水有情的一面;另一方面,外界景物呈現(xiàn)出的特有神態(tài)

引發(fā)了觀賞者的情思(“出游從容”),使其將自己的感情附著于外物之上——這即是審美主體的移情作用。莊子

說“是魚樂也”,即是將自身的愉悅之情投射于小白魚之上。

C.“子非魚焉知魚之樂”——②

同樣是遨游于自由自適的環(huán)境中,莊子感受到“魚之樂”,惠子卻提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問題,惠子

對莊子的質(zhì)疑彰顯了理和情的對顯。莊子具有藝術家的心境,對于外界的認識,常帶著觀賞的態(tài)度,他往往在感受

到外物情態(tài)的同時,將主體的情意投射到外物上,產(chǎn)生移情同感或融合交感的作用。惠子則帶有邏輯家的性格,強

調(diào)慨念的清晰性與判斷的有效性。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一個是在觀賞事物的美、悅、情,一個是在進行理性的認知

活動,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與境界上,故而一個有所斷言,一個有所懷疑。盡管如此,惠莊依然有其共通處,惠子

曾說:“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笨梢姸硕颊J同天地萬物一體的觀點。更重要的是,雖然惠莊二人思維有著感

性同通和理性分析之別,然而縱觀《莊子》全書,莊子并沒有將二者割裂,而是肯定了理和情的聯(lián)系?!肚锼菲?/p>

說:“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p>

濠上觀魚的故事隱含著許多重要的意涵。從文化發(fā)展史上看,它成為后代文學的重要素材。就這則故事的現(xiàn)代

意義來說,濠上觀魚的審美情懷,一方面教我們懂得欣賞萬物之美,進而產(chǎn)生生態(tài)保護的意識;另一方面教我們親

近大自然,透過安放性命之情于天地大美中,將我們從人與人、人與物間的疏離感、孤立感中解放出來。

(摘編自陳鼓應《莊子論情:無情、任情與安情》)

材料二:

我們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氣,因為有這個脾氣,對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莊子看到修魚“出游

從容”便覺得它樂,因為他自己對于“出游從容”的滋味是有經(jīng)驗的。人與人,人與物,都有共同之點,所以他們

都有互相感通之點。假如莊子不是魚就無從知魚之樂,每個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著一層密不通風

的墻壁,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中便無心靈交通的可能了。

這種“推己及物”“設身處地”的心理活動不盡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發(fā)生幻覺。魚沒有反省的

意識,是否能夠像人一樣“樂”,這種問題大概在莊子時代的動物心理學也還沒有解決,而莊子硬拿“樂”字來形

容魚的心境,其實不過把他自己“樂”的心境外射到魚的身上罷了,他的話未必有科學的謹嚴與精確。我們把無生

氣的東西看成有生氣的東西,把它們看作我們的儕輩,覺得它們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動。這種心理活動通

常叫做“移情作用”。

(摘編自朱光潛《談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莊子認為,人可以與外物相通,人會因外物觸發(fā)感受、產(chǎn)生情趣,所以外物身上就會注入人的情感。

B.莊子認為魚是快樂的,所以才想到自然景物中去感受親和與愉悅,繼而與外物產(chǎn)生精神上的交流與契合。

C.莊子只用感性同通的思維去觀賞事物的美、悅、情,這缺少了理性的認知活動,所以他是很難理清情和理的關

系的。

D.朱光潛先生認為人與物互相感通是不理智的想法,人與物之間隔著密不通風的墻,這與材料一的觀點截然相反。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下正頤一項是()

A.移情作用的發(fā)生需要審美主體的情感與審美客體有相同之處,并且二者能夠相互感通或交融。

B.遨游于濠上美景中,游目騁懷,此時的莊子如果內(nèi)心是沮喪的,他可能就不會感受到小白魚是愉悅的。

C.親近自然,能夠?qū)⑽覀儚娜伺c物間的疏離感中解放出來,這與莊子“齊物論”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D.古代動物心理學沒有辦法來解決魚是否能夠像人一樣“樂”的問題,朱光潛先生以此來否定“移情作用”。

3.下列詩句不能體現(xiàn)材料中“移情作用”的一項是()

A.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B.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C.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D.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4.提煉材料內(nèi)容完成b、c小標題空缺部分的填寫。

5.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第9?12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飽含詩人的情懷和哲思。請結合上述兩則材料談談張若虛的這四句詩是如何體現(xiàn)“移情作用”的。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復活(節(jié)選)

列夫?托爾斯泰

陰森森的監(jiān)獄,門前站著崗哨,門口點著風燈,盡管蒙著一層潔白的雪幕,使大門、屋頂和墻壁都顯出一片雪

白,盡管監(jiān)獄正面一排排窗子燈火通明,它給聶赫留朵夫的印象卻比早晨更加陰森。

威風凜凜的典獄長走到大門口,湊近門燈,看了看聶赫留朵夫的通行證,困惑不解地聳聳強壯的肩膀,但還是

執(zhí)行命令,邀請聶赫留朵夫跟他到辦公室去。聽說聶赫留朵夫要跟瑪絲洛娃見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來。聶赫留朵

夫想到即將跟瑪絲洛娃見面,不禁有點緊張。沒有多久,聶赫留朵夫聽見越來越近的腳步聲,辦公室的門開了,像

以往歷次探監(jiān)那樣,先是一個看守走進來,接著是身穿囚服、頭包頭巾的瑪絲洛娃。

“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孩子,我要過人的生活?!碑敩斀z洛娃沒有抬起眼睛,快步走進房間時,聶赫留朵夫

頭腦里掠過這樣的念頭。

他站起來,迎著她走了幾步。他覺得她的臉色嚴肅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責備他時那樣。她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她的手指痙攣地卷著衣服的邊。她一會兒對他望望,一會兒垂下眼睛。

“減刑批準了,您知道嗎?”聶赫留朵夫說。

“知道了,看守告訴我了。”

“這樣,只要等公文一到,您高興住哪里去就可以住哪里去了。讓我們來考慮一下……”

她趕緊打斷他的話:“我有什么可考慮的?西蒙松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

她盡管十分激動,卻抬起眼睛來瞧著聶赫留朵夫,這兩句話說得又快又清楚,仿佛事先準備好似的。

“哦,是這樣!”聶赫留朵夫說。

“嗯,倘若他要跟我一塊兒生活,”她發(fā)覺說溜了嘴,連忙住口,然后糾正自己的話,說,“倘若他要我待在

他身邊,我還能有什么更好的指望呢?我應該認為這是我的福氣。我還圖個什么呢?……”

“也許她真的愛上政治犯西蒙松,根本不要我為她作什么犧牲;也許她仍舊愛我,拒絕我是為了我好,不惜破

釜沉舟,把自己的命運同西蒙松結合在一起。二者必居其一?!甭櫤樟舳浞蛳?,不禁感到害臊。他覺得自己臉紅了。

“要是您愛他……”他說。

“什么愛不愛的!那一套我早已丟掉了。不過,西蒙松這人確實和別人不同?!?/p>

“是啊,那當然,”聶赫留朵夫又說,“他是個非常出色的人,我想……”

她又打斷他的話,仿佛生怕他說出什么不得體的話,或者生怕她來不及把要說的話都說出來。

“嗯,要是我做的不合您的心意,那您就原諒我吧,"她用她那斜睨的目光瞧著他的眼睛,說,“嗯,看來只

好這樣辦了。您自己也得生活呀。”

她說的正好是他剛才所想的,但此刻他已不這樣想,他的思想和感情已完全變了。他不禁感到害臊,而且感到

惋惜,惋惜他從此失去了她。

“我真沒料到會這樣?!彼f。

“您何必再待在這兒受罪呢?您受罪也受夠了。"她說,怪樣地微微一笑。

“我并沒有受罪,我過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話,我還愿意為您出力呢?!?/p>

“我們,”她說“我們”兩個字時對聶赫留朵夫瞅了一眼,“我們什么也不需要。您為我出的力已經(jīng)夠多了。

要不是您……”她想說些什么,可是聲音發(fā)抖了。

“您不用謝我,不用。”聶赫留朵夫說。”何必算賬呢?我們的賬上帝會算的?!彼f,那雙烏黑的眼睛淚光

閃閃。

”您是多好的女人哪!”他說。

“我好?”她含著眼淚說,凄苦的微笑使她容光煥發(fā)。

為了轉(zhuǎn)換話題,聶赫留朵夫向瑪絲洛娃打聽克雷里卓夫的情況。

克雷里卓夫是聶赫留朵夫前段時間接觸到的一個政治犯,在獄中得了痔病。在現(xiàn)在這種條件下,看來他只能再

活幾個月??死桌镒糠蛑肋@一點,但對自己的行為并不后悔。他說,要是讓他再活一輩子,他還是會那么干,也

就是破壞他目睹的那種罪惡累累的社會制度??死桌镒糠虻纳硎溃孤櫤樟舳浞蚨昧嗽S多以前不懂的事。

她強自鎮(zhèn)定下來,平靜地把她知道的情況告訴他:克雷里卓夫路上身體很虛弱,一到這里就被送進醫(yī)院。謝基

尼娜很不放心,要求到醫(yī)院去照顧他,可是沒有獲得準許。

“時間快到了,我該走了吧?"她說。

“我現(xiàn)在不同您告別,我還是要跟您見面的?!甭櫤樟舳浞蛘f。

“請您原諒。"她說,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他們的目光相遇了,從她古怪的斜睨的眼神里,從她說“請您原

諒”而不說“那么我們分手了”時傷感的微笑中,聶赫留朵夫明白,她作出決定的原因是后一種。她愛他,認為自

己同他結合,就會毀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松一起走開,就可以使他恢復自由?,F(xiàn)在她由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而

感到高興,同時又由于要跟他分手而覺得惆悵。

她握了握他的手,慌忙轉(zhuǎn)身走出辦公室。

聶赫留朵夫在靠墻的木榻上坐下來,忽然感到無比疲勞。他所以疲勞,不是由于夜里失眠,不是由于旅途辛苦,

也不是由于心情激動,而是由于他對整個生活感到厭倦。

聶赫留朵夫靠著木榻的背,閉上眼睛,頓時沉沉睡去,像死人一般。

(選自草嬰譯本的《復活》,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思頸的一項是()

A.開頭所寫的監(jiān)獄、典獄長和通行證,代表了沙皇統(tǒng)治時期的強權政治,強權的反動性是俄國底層人民苦難的最

大根源。

B.“何必算賬呢?我們的賬上帝會算的”,瑪絲洛娃用非常冷漠的語氣,表達了兩人無法勾銷彼此之間宿怨的態(tài)

度。

C.瑪絲洛娃對西蒙松以及他們兩人關系的評價,表示她愛西蒙松、信任西蒙松,相比較而言,信任的成分要多于

愛的成分。

D.結尾寫瑪絲洛娃走后,聶赫留朵夫在監(jiān)獄辦公室的木榻上沉沉睡去,暗示他的精神和道德此時還沒有完全“復

活”。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思頌的一項是()A.開頭第一段對監(jiān)獄門口進行描寫,是為男女主人

公即將見面設置自然環(huán)境,所有的描寫都帶著聶赫留朵夫強烈的主觀感受。

B.小說通過對瑪絲洛娃眼神的描寫,顯示出瑪絲洛娃對聶赫留朵夫的觀察行為,也讓讀者感受到她那毫不隱藏的

內(nèi)心。

C.對話描寫是本文的一個顯著特色,不僅促進情節(jié)一步步發(fā)展,而且也鮮明地展現(xiàn)了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娃的內(nèi)

心世界。

D.在寫克雷里卓夫時,小說運用了插敘手法,揭示了聶赫留朵夫走向“復活”的一個外因,也從側(cè)面豐富了西蒙

松的形象。

8.小說中聶赫留朵夫的內(nèi)心充滿矛盾,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9.對本文中的瑪絲洛娃,有人認為她“復活”了,也有人認為她還沒有“復活”。你贊成哪個說法?請結合文本

說明理由。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

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

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

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

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p>

(選自《孟子?公孫丑上》)

材料二:

梁金王曰:“騫△愿安承教。”

孟子對日:“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日:“無以異也?!?/p>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日:"無以異也?!?/p>

日:“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孳,此率獸而食人也。.相食且人惡之為民乂母行政不.于單

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日:'始作便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梁惠王日:“晉國②,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

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酒③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日:“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

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選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梃:木棒。②晉國:韓、趙、魏三家分晉,周天子和各國承認其為諸侯國,稱三家為“三晉”,所以魏國

自稱晉國。③灑:同“洗”。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B.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C.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D.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氐碘的一項是()

A.四海,泛指天下各處,古人認為我國疆土的四面環(huán)繞著大海,因而稱整個天下為四海。

B.惠,梁惠王的廟號。因為遷都大梁,所以魏國被稱為梁國,魏惠王也就被稱為梁惠王。

C.寡人,寡德之人,意思是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

D.俑,古代殉葬的木偶或陶偶??鬃訉秆成類和唇^,所以他說這么做的人大概會絕后。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氐理的一項是()

A.孟子認為“不忍人之心”是人天性中所固有的,救助掉進井里的孩子就是出于這樣的天性,并沒有任何功利的

想法。

B.孟子認為人的“四端”就像剛剛開始燃燒的火、剛剛流出的泉水一樣,還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將其發(fā)揚

光大。

C.面對孟子用刀殺人和以政殺人有何不同的詢問,梁惠王認為沒有不同,這說明他對自己治國的問題已有充分的

認識。

D.兩則材料論述的角度雖然有所不同,但同樣強調(diào)了施行仁政的重要,那樣治理國家就比較容易,并能無敵于天

下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2)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14.文末孟子說“仁者無敵”,他得出此結論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說明。

(-)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閑說

王建

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

秦隴州?緣鸚鵡貴,王侯家為牡丹貧。

歌頭舞遍回回別,鬢樣眉心日日新。

鼓動②六街啊奪馬出,相逢總是學狂人。

【注】①舊傳鸚鵡的產(chǎn)地在隴州之隴山,隴州古屬秦地,故又稱秦隴州。②鼓動,唐時以街鼓為號令,晨時鼓動,

則人可上街。③六街,指唐長安城中左右的六條大街,代指整個長安。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硬的一項是()

A.標題“閑說”,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際蘊含了詩人對長安城現(xiàn)狀細致觀察和深刻體悟。

B.首聯(lián)的“不成春”“也未神”兩個否定能造成拗折不平之勢,使起筆突兀、令人驚絕。

C.頷聯(lián)的“貴”和“貧”形成對比,揭示了當時社會鸚鵡昂貴、牡丹卻低賤的一種怪象。

D.尾聯(lián)寫出當早晨的街鼓響起、撤銷宵禁之時,京城中的達官貴人紛紛騎馬而出的景象。

16.有人評價這首詩”筆法曲折隱晦,似褒而實貶,似諛而實諷”。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舊唐書?魏徵傳》中的“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意思是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論語》十二

章》中表達類似意思的句子是“,"。

⑵《老子四章》中的“,",從反面論述了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要急于求成的道理。

⑶《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寫夢中夫妻相會的凄涼場景,書寫

了詞人對亡妻執(zhí)著不舍的深情。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學者卡爾?齊默在《病毒星球》一書中寫下這樣的感悟:我們生活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病毒史。疫病,一次

次人類,也磨礪了人類的韌勁。對抗疫魔,人類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

中國抗擊疫情的實踐,“科學防治”貫穿始終。面對充滿未知數(shù)的新型冠狀病毒,面對布滿艱難險阻的

戰(zhàn)“疫”,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是我們的重要一招。

從加強病毒溯源、傳播力、傳播機理等研究,到跟蹤病毒變異情況及時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從多學科力量聯(lián)

手進行藥品和疫苗研發(fā),到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從“健康碼”“云辦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實分區(qū)分級精準

復工復產(chǎn)……實踐證明,只要堅持科學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樣子”、找到對癥的“方子”、走對防控的''路子”。

18.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A重創(chuàng)向死而生回顧克難攻堅B.損傷死而后已回憶攻無不克

C.損傷向死而生回憶克難攻堅D.重創(chuàng)死而后已回顧攻無不克

19.對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修改恰當?shù)囊豁検牵?

A.只要堅持科學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樣子”、找到對癥的“方子”、走對防控的“路子”。

B.只有堅持科學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樣子”、走對防控的“路子”、找到對癥的“方子”。

C.只有堅持科學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樣子”、找到對癥的“方子”、走對防控的“路子”。

D.只要堅持科學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樣子”、走對防控的“路子”、找到對癥的“方子”。

20.文中劃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

(-)語言文字運用n(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老人與?!返牡谝痪湓挕八莻€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平底小帆船上釣魚的老人”中“獨自”一詞的使用從精神

上將老人與世俗進行分割,也為下面的行文埋下了伏筆。孤獨的老人與大海因而有了注解。對老人來說,生活的艱

苦,運氣的不佳以及由于精神上的不合世俗而造成的孤寂,①,他依然斗志昂揚、充滿自信地生活著,這

不僅表現(xiàn)在他興高采烈地在自己一貧如洗的陋室中與孩子一起評論棒球賽,②。在夢里,老人也希望自己

作為一頭勇敢、自信、堅強的獅子去迎接命運的各種挑戰(zhàn)。老人面對生活的艱難,往往采用一種精神勝利法來達到

自己的精神生態(tài)平衡。比如明明沒有一鍋魚煮黃米飯——男孩也知道,老人還是每天都和馬諾林扯一套這樣的謊話。

③?那是因為老人是一個自信、勇敢、意志堅強的人,也是一個絕不肯屈服的人,盡管生活不盡人意,但他

不愿意因為這些環(huán)境、條件的艱苦和局限而屈服,所以他寧肯不承認眼前的事實,()。

2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卻給自己假造出一些東西來,以使自己的內(nèi)心達到一種精神上的平衡

B.以使自己的內(nèi)心達到一種精神上的平衡,卻給自己假造出一些東西來C.以使自己的內(nèi)心達到一種精神上的平

衡,而給自己假造出一些東西來

D.而給自己假造出一些東西來,以使自己的內(nèi)心達到一種精神上的平衡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毛澤東說:真正親知的是天下實踐著的人,那些人在他們的實踐中間取得了“知”。

校團委倡議全校團員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將舉行演講比賽以推動此項活動。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寫一篇演講稿,

體現(xiàn)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2022學年度第二學期期初調(diào)研測試試題

高二語文

2022.02

注意事項:

考生在答題前認真閱讀本注意事項及各題答題要求

L試卷共8頁;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答題前,請將學校、姓名、考試證號等認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請認真核對規(guī)定填寫的項目是否準

確、條形碼上的信息與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選擇題用2B鉛筆填涂,主觀題答案必須用0.5毫米書寫黑色字跡的簽

字筆填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莊子哲學持一種有機的自然觀,認為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間并非各自獨立隔絕的,而有著許多共同之點與相互

感通之處。人們常因景物的觸發(fā)而產(chǎn)生獨特的感受,并將自己的感受及情趣轉(zhuǎn)移到景物之上,即所謂“觸景生情”。

濠上觀魚之樂,揭示了情景交會時審美主體在美感經(jīng)驗中透過移情作用,將外物人性化,將宇宙人情化,以安善人

的“性命之情”。

惠莊觀魚之樂是則著名的故事,現(xiàn)在針對與莊子談論有關的議題,依著故事情節(jié)的順序,將對話中的關鍵語詞

作如下幾點詮釋:

a.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情景交會

莊子與其摯友惠子游于山水之美的濠梁之上。在這里,“游”是主體的審美活動,“濠梁”是審美的客體,主

體“游”于客體,便產(chǎn)生了情景交會?!肚f子》哲學的最大特點莫過于闡揚“游”與“游心”。在濠上的山水美景

中,安然適意的莊周,由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交接,而導致主體之情與客體之景的交會融合,進而表現(xiàn)出對山水

的歡愉之情。濠梁之上的情景交融,引發(fā)了人的想象力與情思,莊周置身于如此清悠的林路溪水之間,物我交接,

自然景物讓人倍感親和,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產(chǎn)生了精神上的交流與契合,故而莊子有感而發(fā)地說魚是快樂的。

b.“倏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

莊子由小白魚“出游從容”的姿態(tài)而欣然地說“是魚樂也”,這使我們想起《田子方》篇所謂“兩類相召”——

物與物相互招引。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是“一氣相同通”的,主體之情與山水之景的交流不是單邊的,而是相

互作用的。這就是古人所謂的“情以物遷”。(《文心雕龍?色物》)在情景交融中,主體的“情”起著相當重要的

作用。在心物交融的活動中,一方面,遨游于濠上美景的莊子,游目騁懷,油然產(chǎn)生無可言俞的愉悅之情——這即

是外在景物對審美主體的心境所產(chǎn)生的安情作用,體現(xiàn)出山水有情的一面;另一方面,外界景物呈現(xiàn)出的特有神態(tài)

引發(fā)了觀賞者的情思(“出游從容”),使其將自己的感情附著于外物之上——這即是審美主體的移情作用。莊子

說“是魚樂也”,即是將自身的愉悅之情投射于小白魚之上。

C.“子非魚焉知魚之樂”——②

同樣是遨游于自由自適的環(huán)境中,莊子感受到“魚之樂”,惠子卻提出“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問題,惠子

對莊子的質(zhì)疑彰顯了理和情的對顯。莊子具有藝術家的心境,對于外界的認識,常帶著觀賞的態(tài)度,他往往在感受

到外物情態(tài)的同時,將主體的情意投射到外物上,產(chǎn)生移情同感或融合交感的作用?;葑觿t帶有邏輯家的性格,強

調(diào)概念的清晰性與判斷的有效性。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一個是在觀賞事物的美、悅、情,一個是在進行理性的認知

活動,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與境界上,故而一個有所斷言,一個有所懷疑。盡管如此,惠莊依然有其共通處,惠子

曾說:“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可見二人都認同天地萬物一體的觀點。更重要的是,雖然惠莊二人思維有著感

性同通和理性分析之別,然而縱觀《莊子》全書,莊子并沒有將二者割裂,而是肯定了理和情的聯(lián)系。《秋水》篇

說:“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p>

濠上觀魚的故事隱含著許多重要的意涵。從文化發(fā)展史上看,它成為后代文學的重要素材。就這則故事的現(xiàn)代

意義來說,濠上觀魚的審美情懷,一方面教我們懂得欣賞萬物之美,進而產(chǎn)生生態(tài)保護的意識;另一方面教我們親

近大自然,透過安放性命之情于天地大美中,將我們從人與人、人與物間的疏離感、孤立感中解放出來。

(摘編自陳鼓應《莊子論情:無情、任情與安情》)

材料二:

我們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氣,因為有這個脾氣,對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莊子看到修魚“出游

從容”便覺得它樂,因為他自己對于“出游從容”的滋味是有經(jīng)驗的。人與人,人與物,都有共同之點,所以他們

都有互相感通之點。假如莊子不是魚就無從知魚之樂,每個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著一層密不通風

的墻壁,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中便無心靈交通的可能了。

這種''推己及物”“設身處地”的心理活動不盡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發(fā)生幻覺。魚沒有反省的

意識,是否能夠像人一樣“樂”,這種問題大概在莊子時代的動物心理學也還沒有解決,而莊子硬拿“樂”字來形

容魚的心境,其實不過把他自己“樂”的心境外射到魚的身上罷了,他的話未必有科學的謹嚴與精確。我們把無生

氣的東西看成有生氣的東西,把它們看作我們的儕輩,覺得它們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動。這種心理活動通

常叫做“移情作用”。

(摘編自朱光潛《談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莊子認為,人可以與外物相通,人會因外物觸發(fā)感受、產(chǎn)生情趣,所以外物身上就會注入人的情感。

B.莊子認為魚是快樂的,所以才想到自然景物中去感受親和與愉悅,繼而與外物產(chǎn)生精神上的交流與契合。

C.莊子只用感性同通的思維去觀賞事物的美、悅、情,這缺少了理性的認知活動,所以他是很難理清情和理的關

系的。

D.朱光潛先生認為人與物互相感通是不理智的想法,人與物之間隔著密不通風的墻,這與材料一的觀點截然相反。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走確的一項是()

A.移情作用的發(fā)生需要審美主體的情感與審美客體有相同之處,并且二者能夠相互感通或交融。

B.遨游于濠上美景中,游目騁懷,此時的莊子如果內(nèi)心是沮喪的,他可能就不會感受到小白魚是愉悅的。

C.親近自然,能夠?qū)⑽覀儚娜伺c物間的疏離感中解放出來,這與莊子“齊物論”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D.古代的動物心理學沒有辦法來解決魚是否能夠像人一樣“樂”的問題,朱光潛先生以此來否定“移情作用”。

3.下列詩句不熊體現(xiàn)材料中“移情作用”的一項是()

A.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B.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C.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D.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4.提煉材料內(nèi)容完成b、c小標題空缺部分的填寫。

5.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第9?12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飽含詩人的情懷和哲思。請結合上述兩則材料談談張若虛的這四句詩是如何體現(xiàn)“移情作用”的。

l.A2.D3.D

4.①“兩類相召”而產(chǎn)生移情作用(或: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相互作用);②理性分析與感性同通的區(qū)別。

5.①審美客體月亮觸發(fā)了詩人這個審美主體對人生永恒與生活美好的遐想;②詩人將自己的情思附著在月亮這個審

美客體之上,引發(fā)了生命短暫的感傷;③詩人將外物人情化,把月亮看作是平等的生命體,在追問中表達出自己對

自然與生命的感慨。

【分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莊子認為魚是快樂的,所以才想到自然景物中去感受親和與愉悅,繼而與外物產(chǎn)生精神上的交流與契合”錯誤。

由原文“濠梁之上的情景交融,引發(fā)了人的想象力與情思,莊周置身于如此清悠的林路溪水之間,物我交接,自然

景物讓人倍感親和,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產(chǎn)生了精神上的交流與契合,故而莊子有感而發(fā)地說魚是快樂的”可知,

是先有“物我交接”、“交流與契合”,才能感到魚是快樂的。

C.“莊子只用感性同通的思維去觀賞事物的美、悅、情,這缺少了理性的認知活動”錯誤。由原文“更重要的是,

雖然惠莊二人思維有著感性同通和理性分析之別,然而縱觀《莊子》全書,莊子并沒有將二者割裂,而是肯定了理

和情的聯(lián)系”可知,原文說的是“莊子并沒有將二者割裂,而是肯定了理和情的聯(lián)系”。

D.“這與材料一的觀點截然相反”錯誤。由材料二“假如莊子不是魚就無從知魚之樂,每個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

和其他人物都隔著一層密不通風的墻壁,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中便無心靈交通的可能了”可知,從“假如……不

是……就要……”的關聯(lián)詞中可知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間是能互相感通的,與材料一觀點一致。

故選A。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能力。

D.“朱光潛先生以此來否定‘移情作用’”錯誤。朱光潛是在解釋莊子“移情”的心理活動,而不是在否定移情作

用。

故選D。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由材料“人們常因景物的觸發(fā)而產(chǎn)生獨特的感受,并將自己的感受及情趣轉(zhuǎn)移到景物之上,即所謂‘觸景生情’。

濠上觀魚之樂,揭示了情景交會時審美主體在美感經(jīng)驗中透過移情作用,將外物人性化,將宇宙人情化,以安善人

的‘性命之情'”可知,“移情作用”就是將自己的感受及情趣轉(zhuǎn)移到景物之上,將外物人性化,將宇宙人情化。

A.“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意思是“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在異鄉(xiāng)的戍鼓和

孤雁聲中觀賞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xiāng)憶弟之情。將思念之情轉(zhuǎn)移到了“月”上,體現(xiàn)了“移情作用”。

B.“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意思是“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

了”。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詩人久久地凝望著幽靜秀麗的敬亭山,覺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自

己。他們之間不必說什么話,已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孤獨之感。將“孤獨”之感轉(zhuǎn)移到“敬

亭山”上,體現(xiàn)了“移情作用”。

C“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對亂世別離的悲涼情景,花也為之落淚,鳥也為之驚心,作者觸景生情,移情于

物,體現(xiàn)了“移情作用”。

D.“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直接發(fā)出讓我們“修造武器,同心協(xié)力對付敵人”之意,而非移情。

故選D。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由b處材料“這使我們想起《田子方》篇所謂‘兩類相召’一一物與物相互招引”可概括出“'兩類相召'而產(chǎn)生

移情作用”;由材料“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是‘一氣相同通’的,主體之情與山水之景的交流不是單邊的,而

是相互作用的”可概括“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相互作用”。

由c處材料”更重要的是,雖然惠莊二人思維有著感性同通和理性分析之別,然而縱觀《莊子》全書,莊子并沒有

將二者割裂,而是肯定了理和情的聯(lián)系”可概括出“理性分析與感性同通的區(qū)別”。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和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江邊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見了月

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審美客體月亮觸發(fā)了詩人這個審美主體對人生永恒與生活美好的遐

想;

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神思飛躍,但又緊緊聯(lián)系著人生,探索著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

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詩人將自己的情思附著在月亮這個審美客體之上,引發(fā)了生命短暫的感傷;

隨時間推移,月亮已升到當空。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世界,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遐

思冥想。詩人將外物人情化,把月亮看作是平等的生命體,在追問中表達出自己對自然與生命的感慨。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復活(節(jié)選)

列夫?托爾斯泰

陰森森的監(jiān)獄,門前站著崗哨,門口點著風燈,盡管蒙著一層潔白的雪幕,使大門、屋頂和墻壁都顯出一片雪

白,盡管監(jiān)獄正面一排排窗子燈火通明,它給聶赫留朵夫的印象卻比早晨更加陰森。

威風凜凜的典獄長走到大門口,湊近門燈,看了看聶赫留朵夫的通行證,困惑不解地聳聳強壯的肩膀,但還是

執(zhí)行命令,邀請聶赫留朵夫跟他到辦公室去。聽說聶赫留朵夫要跟瑪絲洛娃見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來。

聶赫留朵夫想到即將跟瑪絲洛娃見面,不禁有點緊張。沒有多久,聶赫留朵夫聽見越來越近的腳步聲,辦公室

的門開了,像以往歷次探監(jiān)那樣,先是一個看守走進來,接著是身穿囚服、頭包頭巾的瑪絲洛娃。

“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孩子,我要過人的生活。”當瑪絲洛娃沒有抬起眼睛,快步走進房間時,聶赫留朵夫

頭腦里掠過這樣的念頭。

他站起來,迎著她走了幾步。他覺得她的臉色嚴肅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責備他時那樣。她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她的手指痙攣地卷著衣服的邊。她一會兒對他望望,一會兒垂下眼睛。

“減刑批準了,您知道嗎?”聶赫留朵夫說。

“知道了,看守告訴我了。”

“這樣,只要等公文一到,您高興住哪里去就可以住哪里去了。讓我們來考慮一下……”

她趕緊打斷他的話:“我有什么可考慮的?西蒙松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p>

她盡管十分激動,卻抬起眼睛來瞧著聶赫留朵夫,這兩句話說得又快又清楚,仿佛事先準備好似的。

“哦,是這樣!”聶赫留朵夫說。

“嗯,倘若他要跟我一塊兒生活,”她發(fā)覺說溜了嘴,連忙住口,然后糾正自己的話,說,“倘若他要我待在

他身邊,我還能有什么更好的指望呢?我應該認為這是我的福氣。我還圖個什么呢?……”

“也許她真的愛上政治犯西蒙松,根本不要我為她作什么牯牲;也許她仍舊愛我,拒絕我是為了我好,不惜破

釜沉舟,把自己的命運同西蒙松結合在一起。二者必居其一?!甭櫤樟舳浞蛳?,不禁感到害臊。他覺得自己臉紅了。

“要是您愛他……”他說?!笆裁磹鄄粣鄣?!那一套我早已丟掉了。不過,西蒙松這人確實和別人不同?!?/p>

“是啊,那當然,”聶赫留朵夫又說,“他是個非常出色的人,我想……”

她又打斷他的話,仿佛生怕他說出什么不得體的話,或者生怕她來不及把要說的話都說出來。

“嗯,要是我做的不合您的心意,那您就原諒我吧,"她用她那斜睨的目光瞧著他的眼睛,說,“嗯,看來只

好這樣辦了。您自己也得生活呀?!?/p>

她說的正好是他剛才所想的,但此刻他已不這樣想,他的思想和感情已完全變了。他不禁感到害臊,而且感到

惋惜,惋惜他從此失去了她。

“我真沒料到會這樣?!彼f。

“您何必再待在這兒受罪呢?您受罪也受夠了。"她說,怪樣地微微一笑。

“我并沒有受罪,我過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話,我還愿意為您出力呢?!?/p>

“我們,”她說“我們”兩個字時對聶赫留朵夫瞅了一眼,“我們什么也不需要。您為我出的力已經(jīng)夠多了。

要不是您……”她想說些什么,可是聲音發(fā)抖了。

“您不用謝我,不用?!甭櫤樟舳浞蛘f。

“何必算賬呢?我們的賬上帝會算的。”她說,那雙烏黑的眼睛淚光閃閃。

“您是多好的女人哪!”他說。

“我好?”她含著眼淚說,凄苦的微笑使她容光煥發(fā)。

為了轉(zhuǎn)換話題,聶赫留朵夫向瑪絲洛娃打聽克雷里卓夫的情況。

克雷里卓夫是聶赫留朵夫前段時間接觸到的一個政治犯,在獄中得了癌病。在現(xiàn)在這種條件下,看來他只能再

活幾個月??死桌镒糠蛑肋@一點,但對自己的行為并不后悔。他說,要是讓他再活一輩子,他還是會那么干,也

就是破壞他目睹的那種罪惡累累的社會制度??死桌镒糠虻纳硎?,使聶赫留朵夫懂得了許多以前不懂的事。

她強自鎮(zhèn)定下來,平靜地把她知道的情況告訴他:克雷里卓夫路上身體很虛弱,一到這里就被送進醫(yī)院。謝基

尼娜很不放心,要求到醫(yī)院去照顧他,可是沒有獲得準許。

“時間快到了,我該走了吧?"她說。

“我現(xiàn)在不同您告別,我還是要跟您見面的?!甭櫤樟舳浞蛘f。

“請您原諒。”她說,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他們的目光相遇了,從她古怪的斜睨的眼神里,從她說“請您原

諒”而不說“那么我們分手了”時傷感的微笑中,聶赫留朵夫明白,她作出決定的原因是后一種。她愛他,認為自

己同他結合,就會毀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松一起走開,就可以使他恢復自由?,F(xiàn)在她由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而

感到高興,同時又由于要跟他分手而覺得惆悵。

她握了握他的手,慌忙轉(zhuǎn)身走出辦公室。

聶赫留朵夫在靠墻的木榻上坐下來,忽然感到無比疲勞。他所以疲勞,不是由于夜里失眠,不是由于旅途辛苦,

也不是由于心情激動,而是由于他對整個生活感到厭倦。

聶赫留朵夫靠著木榻的背,閉上眼睛,頓時沉沉睡去,像死人一般。

(選自草嬰譯本的《復活》,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無砸的一項是()

A.開頭所寫的監(jiān)獄、典獄長和通行證,代表了沙皇統(tǒng)治時期的強權政治,強權的反動性是俄國底層人民苦難的最

大根源。

B.“何必算賬呢?我們的賬上帝會算的”,瑪絲洛娃用非常冷漠的語氣,表達了兩人無法勾銷彼此之間宿怨的態(tài)度。

C.瑪絲洛娃對西蒙松以及他們兩人關系的評價,表示她愛西蒙松、信任西蒙松,相比較而言,信任的成分要多于

愛的成分。

D.結尾寫瑪絲洛娃走后,聶赫留朵夫在監(jiān)獄辦公室的木榻上沉沉睡去,暗示他的精神和道德此時還沒有完全“復

活”。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無聊的一項是()

A.開頭第一段對監(jiān)獄門口進行描寫,是為男女主人公即將見面設置自然環(huán)境,所有的描寫都帶著聶赫留朵夫強烈

的主觀感受。

B.小說通過對瑪絲洛娃眼神的描寫,顯示出瑪絲洛娃對聶赫留朵夫的觀察行為,也讓讀者感受到她那毫不隱藏的

內(nèi)心。

C.對話描寫是本文的一個顯著特色,不僅促進情節(jié)一步步發(fā)展,而且也鮮明地展現(xiàn)了聶赫留朵夫和瑪絲洛娃的內(nèi)

心世界。

D.在寫克雷里卓夫時,小說運用了插敘手法,揭示了聶赫留朵夫走向“復活”的一個外因,也從側(cè)面豐富了西蒙

松的形象。

8.小說中聶赫留朵夫的內(nèi)心充滿矛盾,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9.對本文中的瑪絲洛娃,有人認為她“復活”了,也有人認為她還沒有“復活”。你贊成哪個說法?請結合文本說

明理由。

6.B7.A

8.想要跟瑪絲洛娃談結婚的事但又怕遭到瑪絲洛娃的拒絕;確認瑪絲洛娃拒絕他而選擇跟西蒙松結合后感到失落,

但認為西蒙松是“出色的人”,又對瑪絲洛娃的決定表示理解。

9.瑪絲洛娃“復活”。理由:①個人方面:在見面的全過程中她顯得非常平靜和自然,純潔、善良和自尊的本性已

經(jīng)回歸;②情感方面:關心聶赫留朵夫的生活和未來前途,她已經(jīng)徹底寬恕了聶赫留朵夫,放下了兩個人之間的所

有恩怨;③人生方面:決定跟西蒙松生活在一起,說明她已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瑪絲洛娃還沒有“復活”。理由:①個人方面:在會面過程中,她的情緒不太穩(wěn)定,如開始的緊張、兩人對話時的

急躁和敏感等,過去生活的陰影在她心中還有投射;②情感方面:從“什么愛不愛的!那一套我早已丟了"“我

好?”等對話中可見她還在記恨聶赫留朵夫,對過去的情感還沒有徹底放下;③人生方面:決定跟西蒙松生活在一

起,是屈服于個人生活現(xiàn)實的考慮。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的能力。

B.“瑪絲洛娃用非常冷漠的語氣”錯誤,語氣不是“冷漠”,而是“平淡”。瑪絲洛娃此時已經(jīng)寬恕聶赫留朵夫過

去對她的傷害。

故選Be

[7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A.“所有的描寫都帶著聶赫留朵夫強烈的主觀感受”錯,也有客觀寫實的文字,比如''蒙著一層潔白的雪幕,使大

門、屋頂和墻壁都顯出一片雪白,盡管監(jiān)獄正面一排排窗子燈火通明”。

故選Ao

【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人物心理變化的能力。

“聶赫留朵夫想到即將跟瑪絲洛娃見面,不禁有點緊張”,“緊張”體現(xiàn)聶赫留朵夫想要跟瑪絲洛娃談結婚事但

又怕遭到瑪絲洛娃的拒絕;

“哦,是這樣!”聶赫留朵夫說,確認瑪絲洛娃拒絕他而選擇跟西蒙松結合后感到失落;“感到惋惜,惋惜他從此

失去了她”;

“要是您愛他……”他說,當聽到瑪絲洛娃說:“西蒙松這人確實和別人不同?!薄笆前?,那當然,”聶赫留朵夫

又說,“他是個非常出色的人,我想……”,聶赫留朵夫認為西蒙松是“出色的人”,瑪絲洛娃是可以因此愛上西

蒙松的,故對瑪絲洛娃的決定表示理解

[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表達自己看法能力。

本題是開放性試題,可選擇“復活”或“沒復活”。

瑪絲洛娃“復活”。理由:

個人方面:“她盡管十分激動,卻抬起眼睛來瞧著聶赫留朵夫,這兩句話說得又快又清楚,仿佛事先準備好似

的”“她強自鎮(zhèn)定下來,平靜地把她知道的情況告訴他”,這些地方的她顯得非常平靜和自然;“倘若他要我待在

他身邊,我還能有什么更好的指望呢?我應該認為這是我的福氣。我還圖個什么呢?……”“嗯,要是我做的不合

您的心意,那您就原諒我吧,"她用她那斜睨的目光瞧著他的眼睛,說,“嗯,看來只好這樣辦了。您自己也得生

活呀。”她懂得思考問題,并能為別人著想,純潔、善良和自尊的本性已經(jīng)回歸;

情感方面:“您何必再待在這兒受罪呢?您受罪也受夠了。"她說;“'何必算賬呢?我們的賬上帝會算的。'她

說,那雙烏黑的眼睛淚光閃閃?!薄奥櫤樟舳浞蛎靼祝鞒鰶Q定的原因是后一種。她愛他,認為自己同他結合,

就會毀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松一起走開,就可以使他恢復自由?,F(xiàn)在她由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而感到高興,同

時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