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分布規(guī)律_第1頁
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分布規(guī)律_第2頁
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分布規(guī)律_第3頁
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分布規(guī)律_第4頁
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分布規(guī)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分布規(guī)律第一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考綱要求1.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2.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太陽對地球的影響4.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第二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考點透析一、太陽輻射的影響因素及分布規(guī)律

1.影響太陽輻射量的因素太陽輻射量由太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數(shù)共同決定,其影響因素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1)太陽高度角:緯度高低決定太陽高度角的大小,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獲得太陽輻射多。(2)地勢高低:海拔越高,大氣越稀薄,對太陽輻射削弱減少,太陽輻射越強。(3)天氣狀況:水汽越多,云層越厚,大氣密度越大,削弱作用越強,太陽輻射越弱。同時天氣狀況也會影響到光照時間長短。第三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地區(qū)分布的差異分析(1)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西部非季風區(qū)多于東部季風區(qū),地勢高的地區(qū)多于地勢低的地區(qū)。(如圖)(2)極值區(qū)及成因①青藏高原成為太陽輻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為:晴天較多,日照時間較長;海拔高,空氣稀薄,空氣中塵埃較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量多。如圖中A地區(qū)。②四川盆地為低值中心,原因在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發(fā),空氣中水汽含量多;陰天、霧天較多,造成日照時間短,日照強度弱,太陽能資源貧乏。如圖中B地區(qū)。第四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晨昏線的應(yīng)用1.確定地球的自轉(zhuǎn)方向若圖中有AB昏線,則地球呈逆時針方向自轉(zhuǎn);若BC為昏線,則地球呈順時針方向自轉(zhuǎn)。2.確定地方方時過晨線與赤道交點的經(jīng)線地方時是6:00,過昏線與赤道交點的經(jīng)線地方時是18:00,與晨線(或昏線)和赤道交點相差90°的經(jīng)線,在晝半球的經(jīng)線地方時是12:00,在夜半球的經(jīng)線地方時是0:00(如右下圖)AN地方時是18:00,BN地方時是12:00;CN地方時是6:00,DN地方時是0:00。第五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確定日期和季節(jié)(1)晨昏線經(jīng)過南、北極點(與經(jīng)線重合)可判定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節(jié)氣是春分日或秋分日。(2)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xiàn)極晝(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xiàn)極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節(jié)氣是北半球夏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xiàn)極夜(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xiàn)極晝),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節(jié)氣是北半球冬至日。確定緯度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度數(shù)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shù)互余;晨昏線與地軸夾角的度數(shù)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確定經(jīng)線與晨線(昏線)和赤道交點相差90°且大部分在晝半球一側(cè)的經(jīng)線是太陽直射的經(jīng)線;過晨昏線與緯線切點,且大部分在晝半球的經(jīng)線是太陽直射的經(jīng)線第六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5.確定晝夜長短晨昏線將地球上的緯線分成晝弧和夜弧兩部分,晝長等于該緯線晝弧所跨經(jīng)度除以15°的商,夜長是夜弧所跨經(jīng)度除以15°的商。6.確定日出、日落時間某地的日出時間就是該地所在緯線與晨線交點的地方時;日落時間就是該地所在緯線與昏線交點的地方時,并可進一步深入求某地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24-夜長或晝長=(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7.確定極晝極夜的范圍晨昏線與哪個緯線圈相切,該緯線圈與極點之間的緯度范圍內(nèi)就會出現(xiàn)極晝或極夜現(xiàn)象,南北半球的極晝、極夜現(xiàn)象正好相反。第七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地球運動的計算問題

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和計算方法(1)規(guī)律:①太陽直射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②南北半球緯度相同的兩點:一點晝長=另一點的夜長;兩點的晝長相加=兩點的夜長相加=24小時③任何地點:6月22日晝長+12月22日晝長=24小時6月22日夜長+12月22日夜長=24小時(2)計算方法:①根據(jù)日出日落的時間推算: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②晝長=晝弧所跨的經(jīng)度/15°夜長=夜弧所跨經(jīng)度/15°第八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與應(yīng)用的方法(1)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用公式計算:H=90°-緯差(緯差就是直射點與所求地點的緯度差值,若兩點在同一半球,則緯差等于大減?。蝗魞牲c在南北兩半球,緯差等于緯度和)。(2)正午太陽高度的應(yīng)用①確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時,此時日影最短,當?shù)氐牡胤綍r是12時。②確定房屋的朝向:為了獲得更充足的太陽光照,確定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位置有關(guān)。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太陽位于北方,房屋朝北。③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小,日影越長,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陽。第九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④根據(jù)正午太陽高度判斷所在的地區(qū),并進而判斷該地區(qū)的其它地理特征。⑤計算樓距:為了使樓房底層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qū),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qū)樓距較大。解題的關(guān)鍵是計算當?shù)囟寥盏奶柛叨?,并計算影長。以我國為例,見下圖,南樓高度為h,該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最小樓間距L為L=hcotH。⑥太陽能熱水器的傾角調(diào)整: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應(yīng)不斷調(diào)整太陽能熱水器與樓頂平面之間的傾角,使太陽光與受熱板之間成直角。其傾角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關(guān)系為α+h=90°(如下圖)。⑦判斷山地自然帶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況下,由于向陽坡,得到的太陽光熱多,背陽坡得到的太陽光熱少,因此,在相同的高度,陽坡溫度較高,陰坡溫度較低,從而影響自然帶在陽坡和陰坡分布高度。第十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有關(guān)行程時間的計算若有一架飛機某日某時從A地起飛,經(jīng)過m小時飛行,降落在B地,求飛機降落時B地的時間。這類問題若能建立下列關(guān)系,也就不難解答此類問題了計算公式如下:降落時B地時間=起飛時A地時間±時差+行程時間(m)注意:正負選取原則,東加西減第十一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5.日期的計算(1)日期變更規(guī)律在地球上日期變更的界線有兩類①自然日界線:即0時所在的經(jīng)線,它是不斷變化的,自西向東過0時所在經(jīng)線日期要加一天,自東向西過0時經(jīng)線日期要減一天。②人為日界線:即國際上規(guī)定,原則上以180°經(jīng)線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自西向東過日界線要減一天,自東向西過日界線要加一天。③自然日界線與人為日界線有可能重合,即當180°經(jīng)線地方時為零點時。從圖上可直觀地看出某一時刻地球表面分屬于不同日期所跨的經(jīng)度范圍。(2)不同日期范圍的計算“今天范圍”的計算,采用的多為地方時。180度時間如果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所占全球范圍比例為T/24,舊的一天范圍比例為(24-T)/24。第十二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考例透析例1(2009·安徽文綜)圖1-33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為10°)對地表獲得太陽輻射的影響,縱坐標表示該地坡面與地平面獲得太陽輻射量的比值(僅考慮地球運動和地形因素)。完成(1)~(2)題。(1)該地坡向?qū)Φ孛娅@得太陽輻射影響最大的季節(jié)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若坡度從10°增大到15°,則a點的數(shù)值將()A.增大B.減小C.先減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減小DA解析:本題直接材料是坡向、坡度對太陽輻射的影響,實際還是考查太陽高度角對太陽輻射的影響。分析過程如下:第十三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變式訓練一(2009·福建文綜)云量是以一日內(nèi)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來表示。圖1-34示意我國某地區(qū)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1)~(2)題。(1)據(jù)圖中信息判斷()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小于乙地B.甲地多年平均氣溫日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小于丙地D.丙地云量空間變化大于丁地答案:B由題意知,云量是以一日內(nèi)動遮蔽天空的百分比來表示,故圖中多年平均云量值越高,則表示該地陰雨天越多。由圖知,甲地數(shù)值為50~52之間,乙地在64~66之間,即乙地平均云量大于甲地,故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大于乙地,甲地多年平均氣溫日較差大于乙地;丙地數(shù)值在46~48之間,則乙地多年平均相對濕度大于丙地;丁地等值線較丙地密集,故云量空間變化應(yīng)大于丙地。第十四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影響乙地等值線向北彎曲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季風C.緯度位置D.海陸位置答案:B乙地等值線向較低處彎曲,表明乙地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比兩側(cè)大,其影響因素主要是地形,該處為雅魯藏布江谷地,為西南季風的迎風坡,云雨量比兩側(cè)多。第十五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例2(2009·福建文綜)讀圖1-35,完成(1)~(3)題。(1)若EF為赤道,P點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則太陽直射的范圍是()A.0°~20°NB.0°~20°SC.20°N~23°26′ND.20°S~23°26′S答案:C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P點位于北半球,其緯度數(shù)應(yīng)為70°N。此時P點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根據(jù)極晝?nèi)ψ兓?guī)律可知,該點位于極晝?nèi)ι匣驑O晝?nèi)σ詢?nèi),得出太陽直射的范圍是20°N~23°26′N。(2)若EF為地球公轉(zhuǎn)軌道平面,PQ為地軸,下列變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溫升高B.北溫帶范圍變小C.全球極夜范圍擴大D.悉尼(約34°S)夏季晝變長答案:A由圖中信息不難得出,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夾角(黃赤交角)為20°。當黃赤交角變小時,地球上溫帶的范圍將變大,B選項錯誤;黃赤交角變小時,全球極晝極夜的范圍將縮小,所以C選項錯誤;黃赤交角變小時,北半球冬季晝長變長,南半球夏季晝長變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陽照射時間增加均溫升高。第十六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若O為北極點,H、P為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兩個交點,則E點的時間可能為()A.5月23日8時B.6月22日18時C.11月23日6時D.12月22日18時答案:D因O為北極點,從北極上空俯視時,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為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E點的時刻比H點、P點的時刻早。由題意“H、P為晨昏線與某緯線的兩個交點”可知,HP之間的中心點的地方時是0時或12時。若HP中心點的地方時是0時,北半球應(yīng)為晝長夜短,E點的地方時應(yīng)為6時。若HP中心點的地方時為12時,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點出現(xiàn)極夜,日期應(yīng)為12月22日的18時。第十七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變式訓練二(2009·江西聯(lián)考)圖1-37中A、B、C、D分別表示不同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隨四季的變化圖,讀圖回答(1)~(3)題。(1)D地位于()A.南極點B.南極圈上C.南極圈內(nèi)D.南極圈外答案:CD點在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小值,可判斷為南半球。若為南極點,那么正午太陽高度為一直線排除A。若是在南極圈上,在12月22日這天,南極圈的正午太陽高度為23°26′,題中所給為30°,故排除B,此題可以通過計算得出,已知12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為30°,太陽直射23°26′S,可計算出緯度為83°26′,故C項正確。第十八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當AB兩條線相交時,兩地()A.白晝等長B.正午太陽高度相同C.正午日影同向D.季節(jié)相同(3)AC兩條線相交于P點,若AC兩地緯度都增加5°,則P點位置會()A.不變B.右移C.上移D.下移答案:BA線在6月22日達到90°,說明正好在北回歸線上,B線在3月21日和9月23日可以達到90°,說明在赤道上,當兩條線相交時,體現(xiàn)在圖中橫坐標上數(shù)值是一樣的,所以正午太陽高度相同。答案:A如圖所示A、C兩條線相交于P點,說明兩點的正午太陽高度相等,若A、C兩地緯度都增加5°,實際上兩者的緯度間隔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正午太陽高度相同,故A項正確。第十九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強化訓練(2009·上海聯(lián)考)讀地球日照俯視圖1-37(圖中斜線部分為東半球、夜半球),此時地球公轉(zhuǎn)速度逐步變慢,請回答1~3題。1.此時,北京時間是()A.8時40分B.9時C.6時D.3時20分答案: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靠近180°的那條經(jīng)線應(yīng)為160°E,由此斷定圖示為南半球,且160°E經(jīng)線為晨線,地方時為6時,進而推知北京時間為3時20分。第二十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答案:C圖示晨昏線和經(jīng)線重合,地球公轉(zhuǎn)速度變慢,該日應(yīng)為春分。此時在華北平原可能有春旱發(fā)生。答案:C春分時,在黃河上由低緯流向高緯的河段可能會有凌汛;尼羅河流域為熱帶沙漠氣候,沒有草木枯黃現(xiàn)象;東北平原正值春小麥播種忙季。開普敦為南半球地中海氣候,當北半球夏季時才會進入多雨期。2.此時,在我國華北平原地區(qū)可能出現(xiàn)的氣象災害是()A.暴雨B.臺風C.春旱D.土壤鹽堿化3.此時,下列出現(xiàn)的地理現(xiàn)象或事物正確的是()A.黃河由較高緯度向較低緯度的河段可能出現(xiàn)凌汛B.尼羅河流域草木枯黃C.我國東北平原播麥正忙D.開普敦正值多雨期第二十一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009·溫州測試)圖1-38中CH為晨昏線。據(jù)此完成4~5題。4.能反映北半球冬季的()A.只能是甲B.只能是甲、乙C.只能是甲、乙、丙D.是甲、乙、丙、丁5.若丁圖中的經(jīng)線為兩個不同日期的分界線,此時北京時間為()A.6時B.8時C.12時D.18時答案:D根據(jù)圖示信息,不能確定晨昏線是晨線還是昏線,四幅圖都可以表示北半球的冬季。答案:B在丁圖中,0時經(jīng)線和180°經(jīng)線相差180°,即0°經(jīng)線的地方時為0時,此時北京時間為8時。第二十二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009·河北衡水)圖1-39是不同地點6月22日的日出時刻與參照對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圖。讀圖回答6~8題。6.下列地點位于南半球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6月22日,北半球晝長夜短,6點之前日出;南半球晝短夜長,6點之后日出。④地7時日出,應(yīng)在南半球。第二十三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7.造成①地日照時數(shù)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A.緯度因素B.大氣環(huán)流C.地面起伏D.天氣狀況8.6月22日①、②兩地同時日出。9月23日當①地日落時,②地的地方時為()A.15:00B.16:30C.19:30D.21:00答案:D①地日出早于②地,晝長較②地長,但是日照時數(shù)較少。最可能的原因是①地陰雨天氣多,云量大,影響了日照時數(shù)。

答案:C6月22日①、②兩地同時日出,由圖示可知,當①地1時30分時,②地為3時,即②地比①地早1小時30分。9月23日當①地日落時,其地方時為18時,此時②地的地方時為18時+1時30分=19時30分。第二十四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009·聊城模擬)圖1-40中l(wèi)1、l2是北半球某地理要素等值線,且l1>l2。P、Q分別位于l1、l2的中點,讀圖完成9~11題。9.若l1、l2是緯線,P、Q在同一經(jīng)線上相距2220千米。當國際標準時間為3:30時,P地為正午,其太陽高度角為0°。同時,觀測到北極星的高度為70°。則此時Q地可能()A.晝長夜短B.高溫多雨C.太陽高度為20°D.河流出現(xiàn)凌汛答案:C由題干信息可知,P地緯度為70°N,P、Q在同一經(jīng)線上,緯度相差20°,所以Q地緯度為50°N;國際標準時間為3:30時,P地為正午,可知P、Q的經(jīng)度為127.5°E;由P地(70°N)正午時的太陽高度角為0°,可知太陽直射20°S,此時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所以Q地此時晝短夜長;氣候寒冷干燥;Q地的正午太陽高度H=90°-(50°+20°)=20°;凌汛一般發(fā)生在秋末和春初。第二十五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0.若l1、l2是等壓線,則P地()A.盛行偏南風B.氣溫略高于Q地C.受快行冷鋒影響D.以晴朗天氣為主11.若L1、L2表示等潛水位線,PQ表法其河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河水補給地下水B.河流水能資源豐富C.河水由Q流向PD.河流東岸侵蝕嚴重DA第二十六頁,共三十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009·四川文綜)圖1-41圖是經(jīng)緯網(wǎng)圖,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見到日落,此刻,圖中70度以內(nèi)為極晝,再過8小時,N地太陽高度達當日最大。讀圖回答12~13題。12.此刻,太陽直射()A.世界著名漁場B.世界著名油田C.暖流流經(jīng)地區(qū)D.熱帶沙漠地區(qū)N地比P地先見到日落,可知N地在P地的正東,進而可知圖示區(qū)域位于南半球;圖示70°以內(nèi)為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