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節(jié)歐洲一體化進程
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簡稱EEC歐洲經濟共同體
歐盟的會徽:1988年1月開始使用,會徽的底呈蘭色,上面12顆星圍成一個圓圈,象征著歐共體12個成員國,圓圈中間為各成員國國名。
歐盟的會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懸掛,會旗為天蘭色底,上面有12顆金黃色的星,表示歐洲聯盟12個成員國。制作會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歐洲,增強人們對歐洲聯盟和歐洲同一性的印象。一、二戰(zhàn)后歐洲走向聯合的進程
歐共體成立的原因1、地域、政治、經濟上的共同點為歐共體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歐洲各國在資本主義發(fā)展中形成的傳統(tǒng)經濟聯系,以及各國地理位置相比鄰,市場制度的相統(tǒng)一,經濟結構相類似,生活水平相接近都使一體化具有巨大的潛能。2、二戰(zhàn)后生產力的迅速發(fā)展,需要加強國家間的合作。經濟因素是促使戰(zhàn)后歐洲聯合的最為主要的一股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發(fā)達工業(yè)國家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生產力迅速發(fā)展,貿易、金融等經濟領域日益國際化,跨國公司異軍突起活躍在全球各個經濟領域。所有的這一切經濟變化促使經濟活動突破國界的限制,在更為廣闊的區(qū)域內重新調整生產關系。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fā)展為國際調節(jié)提供了基礎。4、蘇聯軍事壓力的影響
5、戰(zhàn)后初期美國的對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歐洲的聯合。
西歐通過“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在迅速恢復經濟的同時加強了各國間的經濟聯系,因為“馬歇爾計劃”在主客觀上都具有通過經濟援助使西歐國家聯合起來的作用。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生產、貿易、金融、投資的日益國際化為歐洲的經濟一體化打下了基礎。6、戰(zhàn)后西歐認識到,只有聯合才能徹底擺脫戰(zhàn)爭。歐洲一體化的過程
⑴1950年法國外長提出舒曼計劃,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取消六國煤炭工業(yè)產品貿易中的限制舒曼計劃:1950年5月9日,法國外交部長羅貝爾-舒曼(RobertSchuman),發(fā)表了一個西歐煤鋼聯營計劃。該計劃主張以法國和聯邦德國煤鋼工業(yè)為基礎,把西歐各國的煤鋼工業(yè)部門聯合起來,由一個超國家的高級機構共同管理“聯營”。美國出于加強對西歐的控制以抗衡蘇聯,贊同舒曼計劃。根據該計劃,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于1951年4月18日簽訂了《歐洲煤鋼聯營條約》(ECSC)。它的建立為50年代后期成立“歐洲共同市場”奠定了基礎。
KonradAdenauer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⑵1957年3月25日,法、德、意、荷、比、盧六國在羅馬簽定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史稱《羅馬條約》。1958年1月1日《羅馬條約》生效?!读_馬條約》所提出的目標是:建立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為實現這一目標,《羅馬條約》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經濟一體化措施,其中包括:建立關稅同盟;建立共同的農業(yè)政策;建立共同的運輸政策;逐步廢除阻止成員國間人員、勞務和資本自由流動的障礙等。1957年3月25日,歐洲六國領導人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市政大樓簽署了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
的《羅馬條約》。
《羅馬條約》簽字儀式
⑶1965年4月8日《羅馬條約》六簽字國又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煤鋼共同體,原子能共同體和經濟共同體所屬的機構合并為單一的機構,統(tǒng)稱為“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EuropeanCommunity)。條約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歐洲共同體從此成為組織機制完整,擁有立法權(部長理事會),行政權(執(zhí)行委員會),仲裁和監(jiān)督機構(歐洲法院和議會)的區(qū)域一體化組織。
④1973年,英國、丹麥和愛爾蘭加入歐共體。第一次擴大
英國對歐洲共同體的態(tài)度有一個轉變過程。在戰(zhàn)后初期,英國推行由丘吉爾提出的“三環(huán)外交”政策。丘吉爾將英國與美國的特殊關系,英國與英聯邦國家的傳統(tǒng)關系,以及英國與大陸歐洲的關系比作世界政治中的三個環(huán),英國處于這三個環(huán)的中心,強調英國應把握住這一有利的地位來維持自己的世界大國地位。正是出于這種外交政策,英國在歐洲六國醞釀成立歐共體之初,采取了不介入的態(tài)度,多次拒絕六國的邀請。在歐共體成立之后,英國為了保持自己在歐洲事務中的地位,牽頭組成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EuropeanFreeTradeAssociation--EFTA)
又稱“小自由貿易區(qū)”。1960年1月4日,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國在斯德哥爾摩簽訂《建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公約》,即《斯德哥爾摩公約》。但是實踐證明歐自聯不是歐共體的競爭對手。更重要的是,由于英國與歐共體的經貿往來要超過與歐自聯國家的經貿往來,加之身處歐共體之外英國對歐洲事務的影響越來越小,因此為了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利益,英國于1961年8月正式提出加入歐共體的申請。但是因為英國與歐共體,其中特別是與由戴高樂領導的法國在很多問題上存在矛盾,所以法國先后兩次否決英國的申請,直至1969年9月蓬皮杜接任總統(tǒng)職位之后,1971年英國才再度與歐共體談判加入該組織的事宜達成協(xié)議。⑤
1981年1月1日,希臘成為歐共體第10個成員國。第二次擴大
1981年1月,希臘加入歐洲共同體,成為歐洲共同體第十個成員國。左起第三面旗是升起在布魯塞爾歐洲共同體總部大樓前的希臘國旗。
⑥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歐共體,使歐共體成員國增至12個。第三次擴大1989年6月26日,歐共體首腦會議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開幕。西班牙與葡萄牙于1986年一同加入歐共體。
⑦
1991年歐盟成立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為目標的《歐洲聯盟條約》,亦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歐共體更名為歐盟。
⑧
1995年,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歐盟成員國擴大到15個。第四次擴大1995年6月9日,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與歐盟15國首腦在巴黎愛麗舍宮共進工作晚餐前合影。當年1月1日,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使歐盟成員國增至15個。
⑨
2003年4月,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馬耳他、波蘭、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10個中東歐國正式簽署加入歐盟協(xié)議。2004年5月1日,這10個入盟協(xié)議簽署國正式成為歐盟的成員國。這是歐盟歷史上的第五次擴大,也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擴大。歐盟以往的擴大都是向西方國家開放,而這次入盟的10國多為中東歐和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此次擴大后的歐盟成員國將從15個增加到25個,歐盟成員國的總面積達到3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5億,經濟實力與美國不相上下,歐盟的整體實力有所增強。
2002年12月13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上,與會領導人及部分官員合影。當日,歐盟首腦會議閉幕。歐盟與10個入盟候選國達成了歷史性協(xié)議,確定10國將于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
⑩2005年,歐盟與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簽署入盟條約,第六次擴大同年10月啟動了與土耳其和克羅地亞的入盟談判。此外,歐盟也已準備將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塞爾維亞和黑山等西巴爾干五國納入了歐洲一體化進程。歐洲經濟一體化的內容區(qū)域一體化分為五步建立自由貿易區(qū)、關稅同盟、統(tǒng)一大市場、經濟貨幣聯盟政治聯盟歐洲一體化從一開始就跨越了自由貿易區(qū)階段,于,1968年7月1日實現了關稅同盟于1993年基本建成歐洲統(tǒng)一大市場,于1999年1月1日歐元順利啟動,首先在11個成員國實現了貨幣聯盟,目前正在建設和完善經濟貨幣聯盟的階段,并在為實現政治聯盟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1、1968年建立關稅同盟關稅同盟(CustomsUnion)
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締結協(xié)定,建立統(tǒng)一的關境,在統(tǒng)一關境內締約國相互間減讓或取消關稅,對從關境以外的國家或地區(qū)的商品進口則實行共同的關稅稅率和外貿政策,這就是關稅同盟。關稅同盟一般具有很強的排他性質,因此同盟成員國的商品在統(tǒng)一關境內可以避免非同盟國商品的競爭,從而擴大銷售市場。歐共體起步于關稅同盟。根據《羅馬條約》,關稅同盟的主要內容是:1958年至1969年,成員國之間逐步取消關稅壁壘和貿易限額,以使商品自由流通,1961年底,各國全部取消了對內部貿易限額,1968年,內部關稅全部削減完畢,在取消貿易限額和內部關稅的同時,逐步實現統(tǒng)一對外關稅稅率。共同農業(yè)政策
歐共體從1962年起實行共同農業(yè)政策。其主要內容是:建立農業(yè)共同市場組織,設立共同農業(yè)基金,對農產品實行統(tǒng)一的價格管理和價格保證,以促進農產品自由流通。為保證農產品的收入,歐共體專門規(guī)定了農產品的干預價格。當市場價格跌至干預價格之下時,歐共體有義務以干預價格收購。
1968年,實現了農產品的統(tǒng)一價格。1969年,完全取消了農產品內部關稅,實現了主要農產品的共同市場內部自由流通。為支持農產品出口,歐共體共同農業(yè)政策的另一主要內容就是實行出口補貼政策。用于出口的農產品價格可以低于國際市場價格或低于成本出售,差價部分的損失由歐共體財政支出給予補償。歐共體的財政收入關稅、農產品進口差額和增值稅三種。關稅主要的征收對象是來自歐共體以外的工業(yè)品。農產品進口差額的征收對象是那些來自外部的、價格低于歐共體同類產品價格的農產品。增值稅是隨著成員國生產和銷售增加而增加的稅款。在財政收入的構成中,關稅約占30%,農產品差額稅占5%,增值稅占60%,其余為攤派款。
歐共體的財政支出:為歐共體各機構行政開支5%;農業(yè)指導和保證基金占70%;歐洲社會基金、工業(yè)開發(fā)基金等支出占15%;作為緊急儲備和對成員國進行償還的支出占10%。
貨幣金融政策:實行了蛇形匯率和蛇形聯合浮動匯率制。所謂蛇形匯率制,歐共體成員國貨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波動幅度,只允許在1.125%——2.25%。這個波動幅度比區(qū)外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幅度少一半。學術界把匯率波動4.5%比作洞,把2.25%比作蛇,如用圖表描繪匯率的變動,似一條蛇在洞中上下里面蠕動,故稱歐共體此時實行的匯率為蛇形匯率制。
美元貶值后洞不存在,歐共體仍規(guī)定成員國的匯率波動只能在上下2.25%之間進行。這種匯率制被稱為蛇形聯合浮動匯率制歐共體穩(wěn)定匯率的政策主要體現在對內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對外實行聯合浮動制。歐共體的歐洲貨幣基金計劃要求各成員把它們20%的黃金、外匯儲備集中到歐共體,作為歐共體的儲備資產,目的是為了擴大現有的貨幣合作基金的貸款能力,加強對貨幣市場的干預,為建立歐共體中央銀行作準備。
2、統(tǒng)一大市場(1)商品自由流通。取消共同體的商品在內部邊境的一切檢查,統(tǒng)一商品技術、衛(wèi)生標準,以促進商品流通。
(2)資本自由流通。取消本國居民買賣其他成員國股票、債券的限制;公民可在各成員國存款、貸款,取消外匯管制等,以加速資本流動。
(3)人員自由流通。允許人口在成員國之間自由流動,對共同體的公民,將不必檢查其身份和財產,在共同體內可自由遷徙;他國公民享受本國公司同等待遇;相互承認居留權、工作人員的高等學歷與技術職稱等,以加強人才交流。
(4)服務自由交換。開放服務市場;允許跨國界自由提供金融、保險、運輸服務和軟件等新技術以及其他服務;經營銀行、保險、運輸等業(yè)務;相互行使專業(yè)執(zhí)照,以促進服務貿易發(fā)展。
1985年德荷比盧奧瑞典芬挪冰等國在盧森堡的申根簽約,協(xié)定簽字國之間取消邊境檢查,人員可自由流動。聯合打擊犯罪1997年歐盟在荷蘭簽《阿姆斯特丹條約》規(guī)定在2004年前逐步開放除英國和愛爾蘭以外所有歐盟國家的邊界,加強歐盟的對外能力。3、1993年建成歐洲統(tǒng)一大市場。1993年經濟貨幣聯盟——歐洲聯盟建立:
1992年,歐共體12國簽訂了《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條約》和《政治聯盟條約》,統(tǒng)稱《歐洲聯盟條約》,又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3年生效。
從1994年1月1日開始,進一步實現經濟、貨幣、財政政策的趨同,以盡快達到目標。這四項經濟標準是:(1)通貨膨脹率不超過3個比率最低成員國平均數的1.5%;(2)利率不超過上述平均數的2%;(3)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4)公共債務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60%。
《馬約》的簽署和歐盟的建立是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4、建設和完善經濟貨幣聯盟1999年1月1日歐元的誕生。歐元的誕生是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最為重大的成果,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最為重大飛躍歐元區(qū)總共包括12個國家,分別是:奧地利、比利時、德國、希臘、法國、芬蘭、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
歐元(1歐元=10.2238646人民幣)
英國為什么沒加入歐元區(qū)?英國國民的“英鎊情節(jié)英鎊正面女王頭像背面歷史名人象征輝煌對歐洲一體化的觀點存在分歧英國不能接受政治主權的轉讓,只謀求“政治合作”性質的一體化,不愿將經濟的調控權拱手轉讓。不能在調控利率農業(yè)比重小,得不到太多支持,撒切爾夫人提出,要回自己的錢。1984年歐共體決定把英國上交基金2/3返還英國英國缺乏歐洲歸屬感不愿開放邊境開車駕駛員在右邊,汽車口左行駛歐債危機的爆發(fā),讓當初堅決不入歐元區(qū)的英國人大呼幸運。不過,隨著歐元區(qū)債務危機的持續(xù)惡化,英國所表現出的“不仗義”和以“局外人”身份指手畫腳的姿態(tài),卻令德法等歐元區(qū)核心成員國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鐵路客車行業(yè)運行狀況與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重鋼結構行業(yè)運行現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酶制劑行業(yè)需求分析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膨脹煙絲市場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盆花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男士香水行業(yè)運營狀況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捐款協(xié)議模板
-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除法的初步認識(2)-西師大版
- 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5.1什么是周長 北師大版
-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一單元第3課時 問題解決(1) 西師大版
- 大象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套教學課件
- 期末考試質量分析教學成績匯報模板
- 應急指揮調度與指揮中心建設
- 2025年三方運輸合作協(xié)議經典版(三篇)
- 部編高教版2023·職業(yè)模塊 中職語文 2.《寧夏閩寧鎮(zhèn):昔日干沙灘今日金沙灘》 課件
- 安全環(huán)保職業(yè)健康法律法規(guī)清單2024年
- 創(chuàng)新藥產業(yè)鏈研究培訓框架
- 燃氣業(yè)務代辦授權書模板
- 《中國人閱讀書目(三)——中國初中生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新書簡介2014.8.14 (1)
- 智利國家英文介紹PPT精選文檔
- 金蝶K3 Cloud 產品安裝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