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匯總_第1頁
關于《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匯總_第2頁
關于《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匯總_第3頁
關于《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匯總_第4頁
關于《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匯總關于《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匯總

寫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發(fā)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慧才智和制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因材施教。這篇課文是進行國際主義訓練的好教材,應當讓同學在學習中體會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宏大友情,從中受到國際主義訓練。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人教版五班級下冊《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供您參考,更多具體內容請點擊教案我查看。

篇一: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基礎學問是學好語文的“硬件”,任何班級都不行忽視它。本課應在理解的基礎上重點體會“雪中送炭”、“同歸于盡”等詞語。要學會理解文章內容,了解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過程與方法:本課要通過第一段的教學,讓同學把握學習的方法,自己學習理解其次、三段課文的內容。要在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感悟到祈使句、反問句等句式在表達情感的特別作用,體會是怎樣表達思想情感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落實語文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這篇課文是進行國際主義訓練的好教材,應當讓同學在學習中體會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宏大友情,從中受到國際主義訓練。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和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友情。并學習課文用詳細事例表達中心的寫作方法。

2、學習課文通過幾件詳細事例來表達一個中心的寫作方法。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日老師給大家?guī)硪粡堈掌?多媒體出示照片)看了照片,你有什么想問的?(生質疑)

師敘述:這張照片的男士就是我國的政協(xié)委員賈慶林;這位女士,她來自于朝鮮,她是朝鮮民主女性同盟中心委員會委員長樸順姬。這是2024年5月24日,我國的政協(xié)委員賈慶林同志召見朝鮮的樸順姬女士,他們見面的時候非常親切,非常感動,此時,賈慶林同志說了一句話:(多媒體出示第2張幻燈片)

二、抓住中心,自讀感悟。

1、當我們戰(zhàn)勝了侵略者,當我們完成了歷史使命,當離別的日子不顧人們深重的感情而來臨的時候,有多少人趕來為我們送行啊!人群中有白發(fā)蒼蒼的大娘,有淚流滿面的小金花,有架著雙拐的大嫂,她們雖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此時此刻,你最想問的問題是什么呢?(生質疑)

2、出示:為什么說大娘、小金花、大嫂與志愿軍不是親人,勝史親人呢?自讀課文找到那些最能說明問題的事實,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用體會到的感情來朗讀,并能發(fā)覺,大膽的提出問題。

3、同學自讀思索。

三、感情導讀,理解內容。

四、遷移學法,合作學習其次、三段。

1.總結學法:①放聲讀,劃句子。②讀重點句,抓重點詞,綻開想像,體會真情。③有感情朗讀,讀中悟情。(多媒體出示第11張幻燈片)

2.按以上學法,小組合作學習其次、三段。

3.反饋溝通。依據(jù)同學讀的句子,隨機點撥。例如,(多媒體出示第12張幻燈片)

五、細細品讀,體會感情

同學們,大娘、小金花、大嫂都是朝鮮人民,而我們是志愿軍,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我們剛才都是詳細的講現(xiàn)在我們概括的講(多媒體依次出示第14、15、16張幻燈片)

六、創(chuàng)設情境,升華感情

1、回憶往事,一件件,一樁樁令人感動,催人淚下,朝鮮人民為我們付出了血的代價,生命代價,這足以表達朝鮮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情,這種友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所以我們稱朝鮮人民為“親人”。在這片土地上,不僅有著許很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樣的親人,而且還滲透著我們與親人們并肩戰(zhàn)斗灑下的鮮血當然還長眠著像黃繼光、邱少云這樣的許很多多中華民族優(yōu)秀兒女,所以我們把這塊土地叫做“友愛的土地”。自由聯(lián)系有感情地朗讀其次大段。(多媒體出示第17張幻燈片)

當離別的抽泣聲與汽笛的長鳴聲交織在一起時,當我們從車窗伸出手,探出頭,跟朝鮮親人再見時,當列車的轟鳴一聲緊似一聲時,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吧。

七、老師總結,布置作業(yè)

(多媒體出示第20張幻燈片):同學們,現(xiàn)在大家知道為什么賈慶林說“中朝人民的友情是用鮮血凝成的”“中朝兩國,友情萬歲”我們也更深刻的體會到中朝兩國的深厚友情。那么,孩子們,我們生活在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如何建立屬于我們自己的友情?(生答)盼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建立屬于自己的友情。(多媒體出示第21張幻燈片)

八、作業(yè)

篇二: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自同學字詞,理清層次,溝通參觀內容及感受,質疑。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自同學字新詞。

1、自讀課文,劃誕生字。

2、看生字表,查字典學習生字。

3、小組溝通,如何記住字形,了解字義。

4、課堂溝通。

留意字形:比較謙歉。

留意讀音:誼讀yi不讀yi。

多音字:泊組詞:泊船血泊。

二、老師范讀,激qing;同學讀課文,理清層次。

三、小組活動:溝通參觀抗美援朝展后的內容和感受。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仔細朗讀課文。

五、細細品讀,體會感情

同學們,大娘、小金花、大嫂都是朝鮮人民,而我們是志愿軍,他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我們剛才都是詳細的講現(xiàn)在我們概括的講(多媒體依次出示第14、15、16張幻燈片)

六、創(chuàng)設情境,升華感情

1、回憶往事,一件件,一樁樁令人感動,催人淚下,朝鮮人民為我們付出了血的代價,生命代價,這足以表達朝鮮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情,這種友情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所以我們稱朝鮮人民為“親人”。在這片土地上,不僅有著許很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樣的親人,而且還滲透著我們與親人們并肩戰(zhàn)斗灑下的鮮血當然還長眠著像黃繼光、邱少云這樣的許很多多中華民族優(yōu)秀兒女,所以我們把這塊土地叫做“友愛的土地”。自由聯(lián)系有感情地朗讀其次大段。(多媒體出示第17張幻燈片)

當離別的抽泣聲與汽笛的長鳴聲交織在一起時,當我們從車窗伸出手,探出頭,跟朝鮮親人再見時,當列車的轟鳴一聲緊似一聲時,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吧。

篇三:再見了,親人

教學要求:

1、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中朝人民的友情是鮮血凝成的,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從中受到國際主義精神的感染。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仿照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一、揭示題目,導入新課。

1、溝通感受。

導語:這節(jié)課我們連續(xù)學習第17課再見了親人。為了更好地了解課文的時代背景,我們參觀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五十周年展覽。誰情愿用一句話來概括自己參觀的感受。

同學發(fā)言。

2、解釋題目,導入新課。

提問:上節(jié)課同學們初讀了課文,誰能結合查閱的資料及參觀的內容談談對課題的解。

同學發(fā)言。老師板書:中國人民志愿軍----朝鮮人民

小結。援朝八年中,志愿軍戰(zhàn)士與朝鮮人民朝夕相處,生死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友情。課文真實地再現(xiàn)了1958年志愿軍奉命凱旋回國時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場面。

二、學習敘事部分。

過渡語:請同學們打開書,根據(jù)思索題進行自學。

1、出示思索題,同學個人自學。

默讀課文,結合文中幾件典型事例思索:1、志愿軍戰(zhàn)士為什么稱朝鮮人民為親人?2、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課堂溝通,老師點撥。

抓住雪中送炭、惟一、同歸于盡、血泊等關鍵詞語進行理解。

體會到中朝兩國人民的深情厚意是鮮血凝成的。

板書:深情厚誼鮮血凝成

3、提問:是呀,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為了志愿軍戰(zhàn)士,朝鮮大娘、小金花、大嫂可以超越國籍,不顧惜自己的身體,不顧惜親人的生命。她們?yōu)槭裁茨転橹驹杠姼冻鲞@樣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