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邏輯習題第一篇:普通邏輯習題練習題1一、填空題1、“兵不在多而在精”和“甲不當班長而乙當班長”所具有的共同的邏輯形式,若用p、q作變項,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所有a都是b,且并非所有b都是a,則a與b兩個概念在外延上是_________________關系。3、若SOP假,則“只有SOP,才SEP”為_____。4、從概念的外延看,“教師”與“勞動模范”具有______________關系;“陳述句”與“疑問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關系。5、在“人本性善”這一命題中,“人”是___________概念,這個命題屬于___________稱命題。6、在關系“交叉”、“對稱”中,屬于傳遞關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屬于非傳遞關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7、當s和p處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關系時,全稱判斷假,特稱判斷真。8、“只有通過考試,才能被錄取”轉換為等值的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轉換為等值的選言判斷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轉換為等值的聯(lián)言判斷的負判斷是_________________。9、已知q為任意值,要使p∧q假,p應取_________值。二、單選題1、判斷間的蘊涵關系,就其對稱性和傳遞性看是()A對稱但非傳遞B對稱但反傳遞C反對稱但傳遞D非對稱但傳遞2、在S和P可能具有的五種外延關系中,下列判斷形式真假情況為三真二假的是()ASAPBSEPCSIPDSOP3、“交叉關系不是全異關系”與“S與P不是全異關系”兩個判斷的種類應是()A兩者都是關系判斷B前者是關系判斷,后者是性質判斷C兩者都是性質判斷D前者是性質判斷,后者是關系判斷4、若一個有兩個肢判斷的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則這兩個肢判斷是()關系。A可以同真,可以同假B可以同真,不可同假C不可同真,可以同假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5、下列各組判斷中,不具有矛盾關系的是()A“非p或非q”與“p并且q”B“只有p才q”與“p并且非q”C“這個S是P”與“這個S不是P”D“有的S不是P”與“沒有S不是P”6、“并非只要學好外語就能出國”與之等值的命題是()A學好外語且能出國B不學好外語但能出國C學好外語而不能出國D不學好外語也不能出國7、與“這種商品既不實用又不價廉”這一判斷不同真又不同假的判斷是A這種商品既實用又價廉B這種商品既不實用又不價廉C這種商品或者實用或者價廉D這種商品或者不實用或者不價廉三、簡答題:(一)下列命題是何種命題?寫出他們的結構式。1.在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必須學好邏輯。2.如果大連隊不能取勝,那么第一就是北京隊。3.只要改正錯誤,就說明已經認識了錯誤。4.傳統(tǒng)形式邏輯的創(chuàng)始人或者是柏拉圖,或者是亞里士多德。5.除非有效的治理各種人為的污染,否則不能保護環(huán)境。6.鯨群集體自殺的原因,或者是海水污染,或者是迷失方向。7.并非旅游團明天去紐約,或者去舊金山。8.只要事物不是機械故障,就一定是有人破壞,這種說法不對。9.如果學習努力并且方法得當,那么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二)指出下列推理的種類,寫出結構式,并分析是否正確:1.如果李楠去參加辯論賽,他就不能來上課;李楠沒來上課;所以她準是去參加辯論賽了。2.液體沸騰的原因,或者是溫度升高,或是壓力下降;登山營地鍋中的水沸騰是因為溫度升高;所以,水開了不是因為壓力下降。3.除非陽關充足,莊稼不能長得好;辛集鄉(xiāng)的莊稼長得特別好;所以,陽光看到很充足。4.只要子彈是從窗外射入的,就會在窗對面的墻上留下彈痕;子彈不是從窗外射入的;因此,窗對面的墻上不會有彈痕。5.票房收益好的新影片,或只是由于藝術性高,或者不是由于藝術性高而有其他原因,上周新片排行榜第一的影片是由于藝術性高;可見,不是因為別的原因。6.如果手術成功,那么醫(yī)生醫(yī)術高明;如果醫(yī)生醫(yī)術高明,他一定是專家;這次手術沒成功;所以,醫(yī)生準不是什么專家。7.如果上帝能創(chuàng)造一塊他舉不起來的石頭,上帝不是萬能的;如果上帝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塊他舉不起來的石頭,上帝也不是萬能的;上帝或者能創(chuàng)造,或者不能創(chuàng)造一塊自己舉不起來的石頭;總之,上帝不是萬能的。8.只有海平面明顯的加速上升,才說明極地冰山融化將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威脅;海平面近十年來并未明顯上升;因此,極地冰山融化短期內不會給人類的生存帶來而威脅。9.和平而安寧的生存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愿望,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渴望和平或反對恐怖主義和戰(zhàn)爭。10.如果機車運行前經過了嚴格檢查,并且運行中司機依章駕駛,就不會發(fā)生行車事故,除非遇到意外情況;如果機車發(fā)生了行車事故并且司機依章駕駛,也沒有意外情況;那么一定是因為機車運行前沒有經過嚴格檢查。四、綜合題1、下述三句話中一真二假,試回答S與P的外延關系(要求寫出推導過程)(1)有P是S;(2)有S不是P;(3)有P不是S;2、在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中,公安人員老趙、老錢、老孫和老李負責偵破一起盜竊案。偵探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甲、乙、丙三人是重要的的嫌疑對象,四位公安人員都認為三個嫌疑對象當中只有一個是盜竊犯,但究竟誰是盜竊犯?四人的看法卻是各不相同的。老趙認為:甲不是盜竊犯。老錢認為:丙是盜竊犯。老孫認為:乙是盜竊犯。老李認為:丙不是盜竊犯。破案結果表明:(1)盜竊犯確系甲、乙、丙三人中的一個;(2)四位公安人員中只有一個人的看法是正確的。請問:誰是盜竊犯?誰的判斷是正確的?寫出解題過程。3、甲、乙、丙、丁爭奪一名圍棋冠軍。已知下列A、B、C三種說法中,有且一種說法正確。問:誰奪得冠軍?寫出推導過程。A:冠軍或是甲或是乙。B:如果冠軍不是丙,那么冠軍也不是丁。C:冠軍不是甲。4、某公安局的刑偵員A、B、C、D對某案的嫌疑犯李、趙作了如下斷定:A:我認為趙不是兇犯B如果李是兇犯,那么趙不是兇犯C:或者李是兇犯,或者趙是兇犯D:李趙都是兇犯。事后證明這四人的判斷只有一個是錯誤的,請問兇犯是誰?寫出推導過程。5、下面三句話一真二假,請問:甲組的十二名同學中有幾人會游泳?為什么?(1)有些甲組的同學會游泳(2)有些甲組的同學不會游泳(3)甲組的小林會游泳6、一天,小方、小林做完一道數(shù)學題后發(fā)現(xiàn)答案并不一樣。小方說:“如果我的不對,那你的就對了?!毙×终f:“我看你的不對,我的也不對?!迸赃叺男∪f看了看他們的兩個答案后說:“小林錯了?!边@時數(shù)學老師走過來,聽了他們三個學生的話,又看了看小方、小林的答案后笑著說:“剛才你們三個人的話,只有一個人說得對?!闭垎栃》胶托×终l的答案正確?為什么?7、甲、乙、丙、丁四人參加邏輯考試后有以下議論:甲:這次考試我看咱們都可以及格。乙:我看咱們當中肯定有人不及格。丙:丁肯定可以及格。?。喝绻夷芗案瘢敲次覀冎胁粫腥瞬患案?。考試結果表明:四人中有一人預測錯誤,請問:誰錯,誰及格?五、證明題:1、設A表示判斷“所有精通邏輯的都精通英語”,B表示“所有精通英語的不精通數(shù)學”,C表示“有些精通數(shù)學的是精通邏輯的”。試證明:若A與B均為真,則C假。2、設A、B、C分別為有效三段論的前提和結論,D是與結論C相矛盾的性質判斷,試證:A、B、D中肯定判斷必有兩個。3、中項周延兩次的三段論,其結論不能為全稱判斷。4、若A、B、C分別為有效三段論的兩個前提和結論,D是與B相矛盾的性質判斷。試證明:D∧A→C不是有效三段論式。練習2一、簡答題(一)指出下列命題是哪一種性質命題:1、沒有無因之果。2、個個都是英雄。3、有的矛盾不是非對抗性的。4、魚目焉能混珠。5、木星的所有衛(wèi)星都是繞木星由西向東運行的。6、沒有一個資本家不是唯利是圖的。7、這種基于實踐的由淺入深的辯證唯物論的關于認識發(fā)展過程的理論在馬克思主義以前,是沒有一個人這樣解決的。8、至少有一種金屬比水輕。9、這棵樹不是棗樹。10、無論什么困難都不是不可克服的。(二)下列各命題是哪種復合命題,寫出邏輯形式1、只要有決心,困難是可以克服的。2、理論一旦掌握群眾,就變成物質力量。3、誰不接受這個教訓,誰就要碰得頭破血流。4、哪里有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的壓迫,哪里就有人民的反抗。5、當氣體的質量一定時,氣體的體積和壓力的乘積,跟它的絕對溫度成正比。6、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7、會憎,才會愛。8、要做一個人民的作家,必須熟悉人民的語言。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10、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11、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3、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14、液體沸騰的原因是溫度增高,或者是壓力下降。15、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16、要么走社會主義道路,要么走資本主義道路。17、現(xiàn)在不是西風要到東風,而是西風壓倒東風。18、中國共產黨不僅有武裝斗爭的經驗,也有和平斗爭的經驗。19、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20、并非所有參加民主運動的人都是馬克思主義者。(三)討論下列各句話可能表達什么命題:1、種瓜得瓜,種豆得豆。2、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二、分析題:1、斷定“有的鳥是食肉的”是假的與斷定“有的鳥不是食肉的”是真的,是否相同,為什么?2、斷定“一切知識都是來源于實踐的”是真的與斷定“所有知識都不是來源于實踐的”是假的,是否相同,為什么?3、寫出一正確三段論式,它的大項在前提中周延,但在結論中不周延。4、一個正確三段論能否三個項都周延兩次?為什么?5、一個有效的三段論,如果其小前提是否定的,其大前提能否是I命題?為什么?6、一個有效的三段論,如果其大前提是肯定的,其小前提能否是O命題?為什么?7、一個有效的第二格的三段論,如果其小前提是A命題,其大前提是什么命題?為什么?8、一個有效的三段論,其大前提是O命題,這個三段論的形式是怎樣的?它屬于第幾格的什么式?三、改寫題:1、把下列命題改為充分條件假言命題:(1)一個人犯錯誤或是由于立場有問題,或是由于思想方法有問題。(2)沒有一個國家不建設重工業(yè)而有鞏固的國防。2、把下列命題改為選言命題:(1)一個國家不能既不建設重工業(yè),又要想經濟獨立。(2)只有你承認了錯誤,我才會原諒你。3、把下列命題改寫為聯(lián)言命題:(1)并不是如果某甲來,某乙就不來。四、證明題:如果正確三段論的結論是全稱的,則中項不能兩次周延。(提示:分別1.兩前提都肯定;2.一前提肯定,一前提否定,兩種情況考慮。)1.寫出一正確三段論式,它的大項在前提中周延,但在結論中不周延。2.一個正確三段論能否三個項都周延兩次?為什么?3.證明:如果正確三段論的結論是全稱的,則中項不能兩次周延。(提示:分別1.兩前提都肯定;2.一前提肯定,一前提否定,兩種情況考慮。)4、一個有效的三段論,如果其小前提是否定的,其大前提能否是I命題?為什么?5、一個有效的三段論,如果其大前提是肯定的,其小前提能否是O命題?為什么?6、一個有效的第二格的三段論,如果其小前提是A命題,其大前提是什么命題?為什么?7、一個有效的三段論,其大前提是O命題,這個三段論的形式是怎樣的?它屬于第幾格的什么式?五、綜合題:1、老師在一張紙條上寫了甲、乙、丙、丁四人中某個人的名字,然后握在手里讓他們猜一猜是誰的名字。甲說:“是丙的名字?!币艺f:“不是我的名字?!北f:“不是我的名字?!倍≌f:“是甲的名字?!甭犕旰?,老師說:“只有一個人說對了。請再猜一遍?!边@次四個人都很快猜出了這張紙條上寫的是誰的名字。問:這張紙條上究竟寫的是誰的名字?2、甲、乙、丙、丁四個辯論隊進入了前四名的決賽圈。對最后結果,有四位同學預測如下:(1)丁隊是第一名;(2)甲隊不是第一名,并且乙隊不是第二名;(3)如果乙隊是第二名,那么丙隊不是第三名;(4)如果甲隊不是第一名,那么乙隊是第二名。辯論賽結束后,結果表明這四位同學的預測中只有一人的預測正確。問:甲、乙、丙、丁四個辯論隊的名次應該是什么?練習31:某珠寶店失竊,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審。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如果上述斷定為真,那么以下哪項是真的?A.說假話的是甲,作案的是乙B.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C.說假話的是乙,作案的是丙D.說假話的是丙,作案的是丙2:方寧、王宜和余涌,一個是江西人,一個是安徽人,一個是上海人,余涌的年齡比上海人大,方寧和安徽人不同歲,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根據上述斷定,以下結論都不可能推出,除了:A.方寧是江西人,王宜是安徽人,余涌是上海人。B.方寧是安徽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江西人。C.方寧是上海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安徽人。D.方寧是江西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安徽人。3:某倉庫失竊,四個保管員因涉嫌而被傳訊。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們四人都沒作案;乙:我們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沒作案;?。何覜]作案。如果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真話,有兩人說的是假話,則以下哪項斷定成立?A.說真話的是甲和丁B.說真話的是乙和丙c.說真話的是甲和丙D.說真話的是乙和丁4:軍訓最后一天,一班學生進行實彈射擊。幾位教官談論一班的射擊成績。張教官說:“這次軍訓時間太短,這個班沒有人射擊成績會是優(yōu)秀?!睂O教官說:“不會吧,有幾個人以前訓練過,他們的射擊成績會是優(yōu)秀。”周教官說:“我看班長或是體育委員能打出優(yōu)秀成績。”結果發(fā)現(xiàn)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說對了。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項肯定為真()?A.全班所有人的射擊成績都不是優(yōu)秀。B.班里有人的射擊成績都是優(yōu)秀。C.班長的射擊成績是優(yōu)秀。D.體育委員的射擊成績不是優(yōu)秀。5:某律師事務所共有12名工作人員。①有人會使用計算機;②有人不會使用計算機;③所長不會使用計算機。上述三個判斷中只有一個是真的。以下哪項正確表示了該律師事務所會使用計算機的人數(shù)?A.12人都會使用。B.12人沒人會使用。C.僅有一個不會使用。D.僅有一人會使用。6:由于最近的市場變化,綠島公司必須在以后兩年的時間里提高10%的生產率,否則它就會破產。事實上,從綠島公司的生產和經營結構來看,如果能提高10%的生產率,那么它就能實現(xiàn)提高20%的生產率的目標。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以下哪項陳述必然真?A.如果綠島公司不能達到提高20%的生產率的目標,它就會破產。B.在以后兩年內,如果綠島公司提高了20%的生產率,它就不會破產。C.如果市場沒有變化,綠島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產率以防止破產。D.在以后兩年內,綠島公司有可能提高10%的生產率,但不可能達到提高20%的目標。7:一個熱力站有個5個閥門控制對外蒸氣。使用這些筏門必須遵守以下操作規(guī)則:(1)如果開啟1號閥,那么必須同時打開2號閥并且關閉5號閥。(2)如果開啟2號閥或者5號閥,則要關閉4號閥。(3)不能同時關閉3號閥和4號閥。(4)現(xiàn)在要打開1號閥,同時要打開的閥門是()。A.2號閥和4號閥。B.2號閥和3號閥。C.3號閥和5號閥。D.4號閥和5號閥。第二篇:普通邏輯(上海人民出版社)課后習題答案F第一章引論一、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邏輯”一詞的含義:1.答:指思維的規(guī)律、規(guī)則。2.答:指邏輯學。3.答:“邏輯修養(yǎng)”指把握、運用邏輯知識的能力,或在邏輯學上的造詣。顯然,這里的“邏輯”一詞,指的是邏輯學。4.答:指客觀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5.答:“不可戰(zhàn)勝的邏輯力量”一詞用來形容思維清晰,論證嚴密,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這里,“邏輯”一詞指思維的規(guī)律、規(guī)則。6.答:指某種特殊的立場、觀點或看問題的方法。7.答:“馬克思沒有遺留下‘邏輯’(大寫字母的)”,意指馬克思沒有寫過邏輯學的專門著作,這里的“邏輯”顯然是指邏輯學;“但他遺留下《資本論》的邏輯”,意指馬克思留下了體現(xiàn)在《資本論》中的邏輯思想,這里的“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guī)律、規(guī)則。8.答:指邏輯學。二、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或推理,并用公式表示之。答:①1、10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為“所有M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是P?!雹?、4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用公式可表示為:“如果p,那么q?!雹?、11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用公式可表示為:“只有p,才q?!雹?、12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用公式可表示為:“p,并且q,而且r?!雹?、8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命題,用公式可表示為:“或者p,或者q?!雹?、9兩段是具有共同邏輯形式的推理,用公式可表示為:“如果p,那么q;p;所以,q?!盕第二章復合命題及其推理一、下列語句是否表達命題?為什么?1.答:不表達命題,因為它只是提出疑問,沒有對事物情況做出反映。2.答:表達命題,因為它用一個反詰疑問句,表達了對事物情況的反映,即“沒有耕耘是不會有收獲的?!?.答:不表達命題,它只表達一種良好的祝愿,并未對事物情況做出反映。4.答:表達命題,它用一個反詰疑問句,表達了對事物情況的反映。5.答:表達命題,它用一個反詰疑問句,表達了“要想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借口”的命題。6.答:表達命題。雖然它使用的是感嘆句,但反映還是十分明確的。7.答:不表達命題。8.答:不表達命題。9.答:不表達命題。10.答:表達命題。二、下列命題各屬何種選言命題?1.答:不相容的選言命題。在自然語言中,“或者??或者??或者”這個邏輯聯(lián)結詞是有歧義的。在某種語境中,它可以用來作為相容選言命題的聯(lián)結詞;在另一種語境中,它也可能用來作為不相容選言命題的聯(lián)結詞。在這個命題中,根據它的語境,它作為不相容選言命題的邏輯聯(lián)結詞。因為這個命題的三個選言肢實際反映了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這些作品政治上有錯誤但藝術上沒有缺點;第二種可能是這些作品藝術上有缺點但政治上沒有錯誤;第三種可能是這些作品政治上有錯誤而且藝術上有缺點。在這三種情況中,有而且只有一種情況是真的,所以,它是不相容選言命題。2.答:相容的選言命題。3.答:不相容的選言命題。4.答:不相容的選言命題。5.答:相容的選言命題。6.答:不相容選言命題。三、指出下列各題中,A是B的什么條件(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分必要條件)?1.答:充分條件。2.答:充分必要條件。3.答:充分必要條件。4.答:必要條件。5.答:必要條件。6.答:必要條件。7.答:必要條件。8.答:充分條件。9.答:充分必要條件。10.答:充分必要條件。四、用p、q、r??等分別表示不同內容的簡單命題,并用符號表示其邏輯聯(lián)結詞,寫出下列復合命題的邏輯形式。1.答:用p表示“曹丕是文學家”,用q表示“曹植是文學家”,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ùq”。2.答:用p表示“Q上場”,用q表示“T上場”,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úq”(注:ú上有一·)。3.答:用p表示“大國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用q表示“小國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ùq”。4.答:用p表示“甲看過《牛虻》”,用q表示“乙看過《牛虻》”,用r表示“丙看過《牛虻》”,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úqúr”。5.答:用p表示“甲看過《苔絲》”,用q表示“乙看過《苔絲》”,用r表示“丙看過《苔絲》”。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ùqùr)”。6.答:這個語句實際上表達的是“如果皮不存在了,那么,毛將無處依附”這樣一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用p表示“皮不存在了”,用q表示“毛將無處依附”,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q”。7.答:用p表示“小明去”,用q表示“小紅去”,用r表示“小蕓去”。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ùq)←r”。8.答:用p表示“方老師有病”,用q表示“方老師有急事”,用r表示“方老師不來上課”。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úq)←r”。9.答:用p表示“馬克思主義害怕批評”,用q表示“馬克思主義會被批評倒”,用r表示“馬克思主義就沒有用了”。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表示為“(pùq)→r”。10.答:用p表達“A得一等獎”,用q表達“B得一等獎”,用r表達“C得一等獎”,用s表達“D得一等獎”,這樣,這個命題的邏輯形式可以表示為“pùqùrùs”。五、下列聯(lián)言推理是什么式?1.答:這是聯(lián)言推理的組合式。2.答:這是聯(lián)言推理的分解式。3.答:這是聯(lián)言推理的組合式。4.答:這是聯(lián)言推理的分解式。5.答:這是聯(lián)言推理的組合式。六、請運用選言推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答:在選言肢不相容的情況下,這個推理是有效的。例如,“這件出土文物或者是唐代的,或者是宋代的,或者是元代的?;蛘呤敲鞔?;這件出土文物是唐代的;所以,這件出土文物不是宋代的,不是元代的,不是明代的”。而在選言肢相容的情況下,這個推理是無效的。例如,“某人或者是京劇演員,或者是昆劇演員,或者是漢劇演員,或者是豫劇演員;某人是京劇演員;所以,他不是昆劇演員,不是漢劇演員,不是豫劇演員”。2.答:這個命題是不相容的選言命題,如果以此為大前提,加上“這份統(tǒng)計材料計算有錯誤”的小前提,可以得出“不是原始材料有錯誤,也不是兩者兼而有之”的結論。因為肯定否定式是不相容選言推理的有效式。3.答:加上前提(A)不能得結論,因為相容選言推理不能用肯定否定式。加上前提(B)可得出“藝術上有缺點”的結論,因為否定肯定式是相容選言推理的有效式。4.答:《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導演姓白,《孫悟空和小猴子》的導演姓黃,《白娘子》的導演姓孫。這個結論是通過選言推理得出的。因為《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導演或姓孫、或姓白;而姓孫的導演曾同他對過話,可見他不姓孫。根據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得結論:《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導演姓?!秾O悟空和小猴子》的導演或姓黃、或姓白,既然《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的導演姓白,他只能姓黃了。這樣,《白娘子》的導演只能姓孫了。5.答:這里包含有兩個選言推理。第一個選言推理是:墓主人或是自然老死,或是暴力致死,或是病死(此前提省略);經檢查確認墓主人不是自然老死,也不是暴力致死;所以得出結論:墓主人是病死的。第二個選言推理是:墓主人或因慢性病而死,或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發(fā)作)而死;經檢查,未見慢性病致死的證據;所以得出結論:墓主人是因急性病(包括慢性病急性發(fā)作)而死亡的。七、請運用假言推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答:這個推理是錯誤的。因為這是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指出:“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而這個推理卻是從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2.答:這個推理是錯誤的。因為這是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它的前提否定了后件,從而結論否定了前件,違反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3.答:這個推理是正確的。我們以p表示“甲隊體力強”,以q表示“甲隊技術高”,以r表示“甲隊配合好”,以s表示“甲隊戰(zhàn)勝乙隊”。這樣,這個推理的形式可表示為:((pùqùr)←s)ù(?pú?qú?r)→?s。這是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它是個有效式。4.答:學生甲、乙兩人的回答都不合邏輯。甲運用的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他違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規(guī)則。乙運用的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他違反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規(guī)則。5.答:A、B、C、D四個學生關于裹尸布真?zhèn)蔚难哉?,都運用了假言推理。因此,他們的言論是否正確,我們只要借助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逐一加以檢查就清楚了。①A的言論實際上包含一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這個推理就其形式結構來說是正確的(符合“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規(guī)則)。但是它的大前提是錯誤的。即“如果它是假的,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六百多年時間里一直被我們的教友所敬奉”,這一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在事實也是不成立的。因為,由于宗教迷信的影響和欺騙,即使它是假的,也可能為宗教徒所祟拜。②B的看法也包含一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這個推理在形式上是錯誤的,因為它是從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違反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③C的看法包含一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它從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這是違反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的。④D的看法運用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即從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這是符合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的,因而他的推理是合乎邏輯的。6.答:警方的三個推理都是錯誤的。警方的第一個推理是一個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它從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違反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警方的第二個推理,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它從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違反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警方的第三個推理,是一個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它從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違反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7.答:可以認為包含著一個必要條件的假言推理:“只有念書念得好,才能住這樣漂亮的高樓;爺爺未能住這樣漂亮的高樓,所以,爺爺一定是沒有好好學習。”這個推理是不正確的,它違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guī)則。當然,爺爺?shù)脑捯参幢卣_。8.答:①如果甲的自述是錯誤的,那么,甲、乙、丙、丁分別為B、O、AB、A型。因為如果甲是錯誤的,那么,乙、丙、丁的自述就正確了。這樣,乙為O型,丙為AB型,丁或者是A,或者是B。既然甲不是A型,那么,丁是A型,而甲就是B型了。②如果乙的自述是錯誤的,那么,同理,甲、乙、丙、丁分別為A、B、AB、O型。③如果丙的自述是錯誤的,不能得出結論。因為如果丙的自述是錯誤的,那么,甲、乙、丁的自述就正確了。這樣,甲、乙、丁應分別為A、O、B型。結果,丙應為AB型。但丙自述為AB型是錯誤的,這就說明上述的前提是不能得出結論的。④如果丁的自述是錯誤的,同理,也不能得出結論。9.答:上場的是G、A、B、C、E、R六名隊員。整個推理分九個步驟:(1)根據前提②和“G一定要上場”的題設,可以推出D不上場。其推理公式為:只有D不上場,G才上場;現(xiàn)已知G上場,所以,D不上場。這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2)根據前提④,可以推知R上場。其推理式為:當且僅當D上場,R才不上場;現(xiàn)已知D不上場;所以,R上場。這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3)根據前提⑤,可推知C上場。其推理形式為:只有R不上場,C才不上場;現(xiàn)已知R上場,所以,C也要上場。這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4)根據前提③,可推A上場。其推理形式為:當且僅當A上場,C才上場;現(xiàn)已知C上場,所以,A也上場。這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5)根據前提⑥,可推知P不上場。其推理形式為:要么P上場,要么A上場;已知A上場,所以,P不上場。這是不相容選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6)根據前提①可推知S不上場。其推理形式為:如果P不上場,那么,S就不上場;現(xiàn)已知P不上場,所以,S不上場。這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7)根據前提⑦,可推知T和Q不上場。其推理形式為:如果S不上場,那么T和Q不上場;已知S不上場,所以,T和Q不上場。這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8)根據前提⑧,可推知F不上場。其推理形式為:如果R上場,那么F不上場;已知R上場;所以,F(xiàn)不上場。這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通過以上幾個步驟推知不上場的隊員是D、P、S、T、F、Q。(9)最后通過不相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推知B和E上場。其推理形式為:B和E要么上場,要么不上場;已知,B和E不上場是不可能的(已有D、P、S、T、F、Q六人不上場;所以,B和E要上場10.答:9號不該上場。推理過程如下:根據前提②,可推出3號上場(必要條件假臺推理的否定前件式);根據前提③,可推出6號不上場(不相容選言推理的肯定否定式);根據前提①,可推知4號不上場(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根據前提④,可推出9號不上場(先運用充分條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推出“并非9號和12號同時上場”,然后通過相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推出9號不上場)。八、以下列命題為前提進行推理,能否得出結論?如果能,結論是什么?并把推理形式寫出來。1.答:不能得結論。以p表示“這份統(tǒng)計表材料失實”,用q表示“這份統(tǒng)計表抄寫有誤”,用r表示“這份統(tǒng)計表計算有誤”,這樣,這個推理形式可表示為:(púqúr)ùq→?這是個相容選言推理的肯定式,而肯定式是個錯誤式。2.答:能。結論是“這個人的業(yè)余生活肯定是比較單調的”。以p表示“某人愛好文學藝術”,以q表示“某人愛好體育活動”,以r表示“某人的業(yè)余生活肯定是比較單調的。”這樣,這個推理形式可表示為:((?pù?q→r)ù?(púq)→r)。這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是個正確式。3.答:能。結論是:“或者他頭腦不清楚;或者他態(tài)度不誠懇”。以p表示“他頭腦清楚”,以q表示“他態(tài)度誠懇”,以r表示“他就會認識自己的錯誤”,以s表示“他就會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這個推理的形式可表示為:((p→r)ù(q→s))ù(?rú?s)→(?pú?q)。這是復雜破壞式二難推理,其推理形式是正確的的。4.答:能。結論是:“老趙臨時有急事”。以p表示“老趙有病”,以q表示“老趙臨時有急事”,以r表示“老趙會打電話來”。這里包含著兩個推理,它們的推理形式可表示為:(p→r)ù?r→?p①(púq)ù?p→q②①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②為相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這兩個都是正確的推理式。5.答:結論是:唐穎和祝芳去蘇州旅游。用p表示“王璐去蘇州旅游”,用q表示“唐穎去蘇州旅游”,用r表示“祝芳去蘇州旅游”,用s表示“陳蓉必然知道”,推理過程可表示為:(p→s)ù?s→?p;(púq)ù?p→q;(q→r)ùq→r。九、給出下列命題的負命題及其等值推理。1.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某人只有貪污,他才算是犯罪”。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推出“某人并沒有貪污,他卻犯了罪”。2.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如果某人發(fā)高燒,那么他就一定是患了肺炎”。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結論:“某人發(fā)高燒,但是他沒有患肺炎”。3.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當且僅當某年風調雨順,這一年才能獲得豐收”。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結論:“某年風調雨順,但是沒有獲得豐收,或者,某年不風調雨順,但是卻獲得了豐收”。4.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麗莎愛好唱歌,而且愛好跳舞”。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指出結論:“麗莎或者不愛好唱歌,或者不愛好跳舞”。5.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張小燕或者是女飛行員,或者是女宇航員”。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結論:“張小燕既不是女飛行員,也不是女宇航員”。6.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那封信要么寄往北京,要么寄往上?!?。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結論:“那封信寄往北京,又寄往上海,或者,那封信不寄往北京,又不寄往上海”。7.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或者A和B去看電影,或者C和D去看電影”。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結論:“A和B不去看電影,C和D也不去看電影”。8.答:這個命題的負命題是:“并非一個人沒有一定的生活基礎,或者缺乏文字表達能力,他要寫出好小說也是可能的”。以此為前提進行等值推理,可以得出結論:“一個人沒有一定的生活基礎,或者缺乏文字表達能力,他要寫出好小說是不可能的”。十、下列推理各屬何種形式的二難推理呢?1.答:簡單的破壞式。2.答:復雜的構成式。3.答:復雜的構成式。4.答:簡單的構成式。5.答:復雜的構成式。十一、請運用二難推理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答:山姆有罪。如果湯姆不是罪犯,那么,山姆或吉寧土是罪犯;又因吉寧士只有伙同山姆才能作案。這樣,山姆必定有罪。如果湯姆是罪犯,那么,他也要伙同山姆或吉寧士才能作案(因為湯姆不會開汽車);又因吉寧士只有伙同山姆才能作案,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山姆也有罪。或者湯姆是罪犯,或者湯姆不是罪犯,總之,山姆是有罪的。2.答:不管A是盜竊犯,或者不是盜竊犯,他都會說“自己不是盜竊犯”。如果A是盜竊犯,那么,A是說假話。這樣,他必然說“自己不是盜竊犯”;如果A不是盜竊犯,那么,他是說真話的,這樣,他也必然說“自己不是盜竊犯”;所以,不管什么情況,A都說“自己不是盜竊犯”。在這種情況下,B如實地轉述了A的話,所以,B是說真話的,因而不是盜竊犯。C有意地錯述了A的話,所以,C是說假話的,因而C是盜竊犯。十二、下列推理屬何種推理?請列出它們的推理形式,說明是否有效?為什么?1.答:這是個充分條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q→?p)。這是個有效式。2.答:這是個必要條件假言易位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q→?p)。這是個非有效式。3.答:這是個必要條件假言聯(lián)鎖推理的肯定式,其推理形式為:((p←q)ù(q←r))→(r→p)。這是個有效的推理形式。4.答:這是個充分條件假言聯(lián)鎖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ù(q→r))→(r→p)。這是個錯誤的推理,因為充分條件假言聯(lián)鎖推理不能從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5.答:這是個假言聯(lián)言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ù(r→s)ù(pùr)→(qùs)。這是個有效的推理形式。6.答:這是一個假言聯(lián)鎖推理,其推理形式為:((?p→?q)ù(?q→r))→(p→r)。這個推理形式是非有效的。因充分條件假言推理不能由否定前件得出否定后件的結論。F第四章簡單命題的基本要素——概念一、下列各段文字中括號內的語詞或語句是從內涵方面還是從外延方面來說明標有橫線的概念的?1.答:前一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基礎科學”這個概念;后一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基礎科學”這個概念。2.答:第一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紡織品”這個概念;后面七個括號都是從外延方面說明“紡織品”這個概念。3.答:第一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領導”這個概念;第二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領導”這個概念。4.答:前一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經”這個概念;后一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經”這個概念。5.答:第一、二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憲法”這個概念;第三、四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憲法”這個概念。6.答:第一、二個括號是從內涵方面說明“數(shù)理邏輯”這個概念,第三個括號是從外延方面說明“數(shù)理邏輯”這個概念。二、在下列各段文字中,哪些語詞或語句是標有橫線的概念的內涵或外延?1.答:“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xiàn)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藝術”的內涵;“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造型藝術(如繪畫、雕塑)、語言藝術(如文學)和綜合藝術(如戲劇、電影)”是“藝術”的外延。2.答:“現(xiàn)實世界在人們主觀意識里的一種反映,不過它是虛妄的、顛倒的反映”,“對神靈、魔鬼、偶像等‘超人間力量’的崇拜”、“統(tǒng)治人民和維護剝削制度的精神力量”等是“宗教”的內涵;“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以及“道教”、“神道教”、“印度教”、“猶太教”等是“宗教”的外延。3.答:“用實物來塑造形象,在三度空間中再現(xiàn)的藝術形式”,“主要是塑造人物的形象;著力于人物本身的刻畫,表現(xiàn)人物的形貌特征和思想性格”,“能表現(xiàn)人物、事物的一個瞬間”等都是“雕塑”這個概念的內涵,“雕”、“塑”以及“石雕”、“木雕”、“泥雕”、“紀念性雕塑”、“建筑裝飾雕塑”、“園林雕塑”、“頭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等都是“雕塑”的外延。4.答:“主要研究預防、醫(yī)療、科研、管理等醫(yī)療活動中的道德關系和道德規(guī)范”是“醫(yī)學倫理學”的內涵。5.答:“有節(jié)奏的聲音,并借以抒發(fā)激情”,“富有音樂性,語言凝煉、含蓄,講究節(jié)奏、音韻,它專長于抒情言志”是“詩歌”的內涵,“抒情詩和敘事詩”、“格律詩和自由詩”是“詩歌”的外延。三、下列語句中標有橫線的概念是單獨概念還是普通概念,是正概念還是負概念?1.答:單獨概念,正概念。2.答:單獨概念,正概念。3.答:單獨概念,正概念。4.答:普遍概念,正概念。5.答:單獨概念,正概念。6.答:普遍概念,負概念。7.答:普遍概念,正概念。8.答:單獨概念,正概念。9.答:普遍概念,負概念。10.答:普遍概念,負概念。四、指出下列各題中標有橫線的語詞,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表達集合概念,還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表達非集合概念?1.答: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非集合概念。2.答:兩個“人民”都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都是集合概念。3.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集合概念。4.答: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非集合概念。5.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集合概念。6.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的是集合概念。7.答:“社會主義國家”和“地區(qū)”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非集合概念;“第三世界”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集合概念。8.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集合概念。9.答:易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非集合概念。10.答: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非集合概念。11.答:是在非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非集合概念。12.答:是在集合意義下使用的,表達集合概念。五、下列各組概念是什么關系?1.答:“文學作品”對“抒情詩”是真包含關系。2.答:矛盾關系。3.答:反對關系。4.答:“工業(yè)”對“重工業(yè)”是真包含關系。5.答:“平行四邊形”對“菱形”是真包含關系。6.答:反對關系。7.答:全同關系。8.答:交叉關系。9.答:交叉關系。10.答:全同關系。六、指出下列各題中標有橫線的概念之間的關系:1.答:“共產黨人”對“黨的高級干部”是真包含關系。2.答:這三個概念之間都是全同關系。3.答:“英國”、“法國”、“日本”、“沙皇俄國”、“德國”、“美國”、“意大利”、“奧匈帝國”兩兩之間都是反對關系;“帝國主義國家”與“英國”等八個國家之間的關系是真包含關系;“帝國主義國家”與“中國”之間的關系是反對關系。4.答:矛盾關系。5.答:“生物”和“非生物”之間是矛盾關系;“宏觀”和“微觀”之間是反對關系;“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之間是反對關系。6.答:“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發(fā)明家”等概念兩兩之間都是交叉關系。7.答:“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間是矛盾關系;“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概念兩兩之間都是反對關系;這四個概念對“一般能力”分別都是真包含于關系;“計算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繪圖能力”這三個概念兩兩之間都是反對關系,它們對“特殊能力”是真包含于關系。七、下面是八種表示概念間關系的圖形,又有八組概念,請在每組概念后面的括號內填上對應的圖形編號。1.答:(D)。2.答:(A)。3.答:(H)。4.答:(B)。5.答:(F)。6.答:(C)。7.答:(G)。8.答:(E)。八、請選出符合下列各圖所示關系的概念,分別填入圖中:1.答:A:教師;B:語文教師;C:優(yōu)秀教師。2.答:A:工人;B:女工;C:黨員。3.答:A:工人;B:運動員;C:鐵路工人運動員。4.答:A:中國;B:社會主義國家;C:美國。5.答:A:產品;B:商品;C:電器;D:國貨。九、下列語句作為定義都是錯誤的。請指出它們各違反了下定義的哪條規(guī)則?請略加分析。1.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因為定義概念的外延小于被定義概念的外延。若這個定義能成立,顯然就把“半月刊”、“季刊”等排斥在期刊之外了。2.答:“塑造出來的模式化”含混不清,令人費解,因而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清楚確切”的規(guī)則。3.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寬”的錯誤,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不一定都是生產關系,即“生產關系”的外延比“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外延要小。4.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guī)則,犯了“同語反復”的錯誤。5.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6.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是相應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錯誤。7.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guī)則,犯了“循環(huán)定義”的錯誤。這里下定義者先用“小國”來定義什么叫“大國”,然后又用“大國”來定義什么叫“小國”,這樣一來,“大國”與“小國”就互相定義了。8.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guī)則,犯了“循環(huán)定義”的錯誤。9.答: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地包含被定義項”的規(guī)則,犯了“同語反復”的錯誤。10.答:“人們從生活礦藏中提煉出來的藝術純金,是人的閃光思想、豪邁情懷的結晶”是比喻之詞,這些語句并沒有揭示“警句”的內涵,因而,這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清楚確切”的規(guī)則。十、定義分析。1.答:(A)這里的錯誤有兩個:一是在下定義時未使用科學術語而使用了含混的語言,因為“東南西北”是口頭俚語,用它來指稱“各地”,并非是科學術語;二是“定義過寬”,因為各地所發(fā)生的事并非都是新聞。(B)這里的錯誤也有兩個:一是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因為新聞不一定都是報道離奇事情的;二是這里所使用的“非同一般”、“出乎意料”很難有個明確的衡量標準,顯然不是科學的術語。(C)這里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因為新聞所報道的內容,并非都有“刺激性”。(D)這里的錯誤是把“新聞”定義為“新事的記錄”,這是“同語反復”。把“新聞”定義為“不是過去發(fā)生事情的報道”違反了“定義一般必須用肯定形式”這條規(guī)則。2.答;第一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相應相稱”的規(guī)則,犯了“定義過窄”的邏輯錯誤;第二個定義違反了“定義一般必須用肯定的語句形式和正概念”的規(guī)則;第三個定義違反了“定義必須清楚確切”的規(guī)則。十一、下列各題,哪些屬于劃分?哪些不屬于劃分?試作簡要分析。1.答:不屬于劃分。因為劃分是把外延較大的概念分成若干個外延較小的概念,即把大類分成若干個小類,這樣,被劃分的概念同劃分以后得到的概念之間,一定是屬概念與種概念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把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實際上是把整體分成若干個部分,這是分解,而不是邏輯劃分。2.答:不屬于劃分?!爸髡Z”、“謂語”、“補語”、“定語”、“狀語”等同“句子”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3.答:屬于邏輯劃分。4.答:屬于邏輯劃分。5.答:不屬于劃分。因為“樹”和“樹根”、“樹干”、“樹枝”、“樹葉”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6.答:不屬于邏輯劃分。因為上海市的各個“區(qū)”與“上海市”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不是種概念與屬概念之間的關系。十二、下列劃分各違反了哪條規(guī)則?1.答:這個劃分違反了“劃分必須是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劃分不全”的錯誤。因為這里缺少子項“微生物”。2.答:這個劃分違反了“每次劃分根據必須同一”和“劃分的子項應相互排斥”的規(guī)則,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的錯誤。3.答:這個劃分違反了“劃分必須相稱”的規(guī)則,犯了“多出子項”的錯誤。因為太陽能利用工業(yè)、原子能工業(yè)不是“燃料工業(yè)”的子項。4.答:對“文學體裁”的劃分不完全,漏掉了子項“散文”;對“小說”的劃分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的錯誤,同時,劃分也不完全,缺少子項“中篇小說”;對“詩歌”的劃分也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的錯誤。5.答:這個劃分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的邏輯錯誤。6.答:這個劃分違反了“劃分必須是相稱的”的規(guī)則,犯了“劃分不全”的錯誤。7.答:從邏輯上分析這個劃分犯了“子項相容”的錯誤。8.答:這個劃分犯了“根據混淆”和“子項相容”的錯誤。9.答:這個劃分犯了“多出子項”的邏輯錯誤,因為祖父母、同胞兄弟姐妹和孫輩都不屬于“直系親屬”。10.答:這個劃分犯了“混淆根據”和“子項相容”的錯誤。十三、對下列概念各作一次概括和限制:1.答:散文→文學作品(概括)散文→古代散文(限制)2.答:鯨魚→哺乳動物(概括)鯨魚→虎鯨(限制)3.答:歷史科學→社會科學(概括)歷史科學→中國歷史科學(限制)4.答:資本主義國家→國家(概括)資本主義國家→英國(限制)5.答:初等數(shù)學→數(shù)學(概括)初等效學→算術(限制)6.答:經典著作→著作(概括)經典著作→《反杜林論》(限制)7.答:悲劇→戲劇(概括)悲劇→古典悲劇(限制)8.答:坦克車→武器(概括)坦克車→新式坦克車(限制)9.答:外交部→政府機關(概括)外交部→中國外交部(限制)10.答:機電產品→產品(概括)機電產品→發(fā)電機(限制)十四、下列概念的概括和限制是否正確?為什么?1.答:“學生”限制到“中學生”是正確的;但概括為“知識分子”是不正確的,因為“知識分子”不是“學生”的屬概念。2.答:“北京大學”概括為“高等院?!笔钦_的;但限制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是不正確的,因為這二者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而不是屬種關系。3.答:“唯心主義”概括為“哲學”是正確的,因為“唯心主義”是“哲學”的種概念;但把“唯心主義”限制為“黑格爾”是不正確的,因為“唯心主義”是一種哲學思想,“黑格爾”是一個人,二者不是屬種關系。4.答:把“非金屬元素”概括為“元素”是正確的,但限制為“塑料”是不正確的。因為“非金屬元素”指金屬以外的元素,而塑料是化合物,它同“非金屬元素”之間不是屬種關系。5.答:把“舟山群島”概括為“島”,限制為“螞蟻島”都是不正確的。因為“舟山群島”是集合概念,而“島”是非集合概念;“螞蟻島”與“舟山群島”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不是種屬關系。6.答:把“勇敢”概括為“品德”是正確的;但限制為“勇敢的戰(zhàn)士”是不正確的,因為“勇敢”與“勇敢的戰(zhàn)士”不是屬種關系。7.答:這里的概括是不正確的。因為“六連戰(zhàn)士”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是種屬關系;這里的限制是正確的,因為“六連戰(zhàn)士”與“六連一排戰(zhàn)士”是屬種關系。8.答:把“喜馬拉雅山脈”概括為“山”是錯誤的,因為這里的“喜馬拉雅山脈”是集合概念,而“山”是非集合概念,它們之間并不是屬種關系;“喜馬拉雅山脈”限制為“珠穆朗瑪峰”也是錯誤的,它們之間也不是屬種關系。F第五章性質命題及其推理一、下列命題各屬何種性質命題?其主謂項的周延情況如何?1.答:全稱否定命題。其主、謂項都周延。2.答:全稱肯定命題。其主項周延,謂項不周延。3.答:特稱肯定命題。其主、謂項都不周延。4.答:單稱肯定命題。主項“人民群眾”周延,謂項“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不周延。5.答:全稱否定命題。其主、謂項都周延。6.答:特稱否定命題。其主項不周延,謂項周延。7.答:這個命題可以理解為特稱肯定命題,也可以理解為特稱否定命題。因為這里的聯(lián)項“是”被省略了。如果“是”放在“不”字前面,可以構成一個特稱肯定命題,即“我班有些同學數(shù)學考試成績是不理想”。這時,主項“我班同學(的)數(shù)學考試成績”不周延,謂項“不理想”也不周延;如果“是”擺在“不”字后面,可以構成一個特稱否定命題,即“我班有些同學數(shù)學考試成績不是理想(的)”。這時,主項(“我班同學數(shù)學考試成績”)不周延,謂項“理想(的)”周延。8.答:特稱否定命題。其主項不周延,謂項周延。二、用歐拉圖表示性質命題的主項(S)和謂項(P)的關系。1.答:“所有S都是P”為假,S和P的關系有三種可能,用歐拉圖表示如下:SPSPSP(1)(2)(3)(1)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人是歐洲人”。(2)表示S和P實際上是交叉關系。例如,“有些水是酸的”。(3)表示S和P實際上是全異關系。例如,“所有的大學生都不是文盲”。如果在事實上S和P是處于上述三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所有S都是P”這個命題,就是假命題。1.答:“有S不是P”為假,S和P之間的關系有兩種可能,用歐拉圖表示如下:SPSP(1)(2)(1)表示S和P實際上是全同關系。例如,“所有的圓都是由一定線段的一端動點在平面上繞另一端不動點運動而形成的封閉曲線”。(2)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蘋果都是水果”。如果S和P在事實上是處于上述兩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有S不是P”這個命題,就是假命題。2.答:“有S是P”為真,S和P之間的關系有四種可能,用歐拉圖可表示如下:SPSPSPSP(1)(2)(3)(4)(1)表示實際上S和P是全同關系。例如,“所有的花都是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2)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歐洲人都是人”。(3)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人是懂西班牙語的?!?4)表示S和P實際上是交叉關系。例如,“有些學生是非洲人”。如果事實上S和P是處于上述四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有S是P”這個命題,就是真命題。3.答:“有些S不是P”為真,S和P之間的關系有三種可能,用歐拉圖可表示如下:SPPSSP(1)(2)(3)(1)表示實際上S真包含P。例如,“有些工人不是鐵路工人”。(2)表示S和P實際上是交叉關系。例如,“有些大學生不是足球運動員”。(3)表示S和P實際上是全異關系。例如,“所有的牛都不是植物”。如果S和P在事實上處于上述三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有些S不是P”的命題,就是真命題。5.答:“所有S都不是P”為假,S與P之間的關系有四種可能,用歐拉圖表示如下:SPSPSPSP(1)(2)(3)(4)(1)表示S和P是全同關系,例如,“所有的花都是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2)表示S真包含于P,例如,“所有的花都是植物的器官”。(3)表示S真包含P,例如“有些花是玫瑰花”。(4)表示S和P是交叉關系,例如,“有些花是紅的”。如果在事實上S和P是處于上述四種關系之一,在這種情況下,做出“所有S都不是P”這個命題,就是假命題。三、已知下列命題為真,請根據命題間的對當關系,指出與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個命題的真假。1.答:該命題為E判斷。當E命題為真時,同素材的A命題“W學院所有的學生都是印第安人”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題“W學院有些學生是印第安人”也是假的;同素材的O命題“W學院有些學生不是印第安人”是真的。2.答:該命題為A命題。當A命題真時,同素材的E命題為假,同素材的I命題為真,同素材的O命題為假。3.答:該命題為O命題。在O命題為真的情況下,同素材的A命題為假,同素材的E、I命題均真假不定。4.答:該命題為I命題。在I命題為真的情況下,同素材的E命題為假,同素材的A、O命題均真假不定。5.答:該命題是A命題,當A命題為真時,同素材的E命題“S村所有的人家都沒有電視機”是假的;同素材的I命題“S村有的人家有電視機”是真的;同素材的O命題“S村有的人家沒有電視機”是假的。四、已知下列命題為假,請根據命題間的對當關系,指出與其素材相同的其它三個命題的真假。1.答:該命題為A命題。當A命題為假時,同素材的E命題、I命題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O命題肯定是真的。2.答:該命題為I命題。在I命題為假的情況下,同素材的A命題為假,同素材的E、O命題均為真。3.答:該命題為E命題。在E命題為假的情況下,同素材的A、O命題均真假不定,而同素材的I命題肯定是真的。4.答:該命題為O命題。在O命題為假的情況下,同素材的E命題肯定是假的,而同素材的A、I命題肯定是真的。5.答:該命題為E命題。當E命題假時,同素材的A命題真假不定,同素材的I命題真,同素材的O命題真假不定。五、按命題間的對當關系,選擇相應的真命題來駁斥下列假命題。1.答:被駁斥的命題為A命題。駁斥A命題可以運用對當關系中的矛盾關系或反對關系。如果能確定同素材的O命題“某國國會有些議員不是工人出身的”為真,運用矛盾關系,即可確定A命題為假(即被駁倒);同樣,如果能確定同素材的E命題為真,根據反對關系,也可以確定被反駁的A命題為假。2.答:被駁斥的命題為E命題。駁斥E命題也可以運用對當關系中的矛盾關系或反對關系。如果能確定同素材的I命題“β星系中有些星是雙子星”為真,根據矛盾關系,可以確定被駁斥的E命題為假;同樣,如果能確定同素材的A命題“β星系中所有的星都是雙子星”為真,也可以確定被駁斥的E命題為假。3.答:被駁斥的命題是O命題。駁斥O命題,只能運用對當關系中的矛盾關系,即只有確定同素材的A命題“所有的昆蟲都是六只腳的”為真,才可以確定被駁斥的O命題為假。4.答:被駁斥的命題是I命題。駁斥I命題,不能用A命題,也不能用O命題,而只能運用E命題。根據對當關系中的矛盾關系,確定同素材的E命題“所有的人都不是長生不老的”為真,可以確定被反駁的I命題為假。5.答:被反駁的命題是E命題。駁斥E命題,可以運用矛盾關系或反對關系,如果能確定同素材的I命題真,就可以確定E命題假,如果能確定A命題真,也可以確定E命題假。六、下列根據對當關系所進行的推理是否有效?為什么?1.答:非有效。因為從SIP真不能推出SOP真,SIP和SOP之間是下反對關系,當SIP真時,SOP是真假不定的。2.答:有效。因為從SAP,可以推出。3.答:非有效。因為根據對當關系,從,只能推出SOP,而不能推出SIP。4.答:有效,因為從SOP,可以推出。5.答:有效,因為從,可以推出SOP。6.答:非有效。因為SOP與SIP是下反對關系,當SOP真,SIP真假不定。7.答:非有效。因為根據下反對關系,當SOP真時,SIP真假不定。七、對下列命題進行換質,并用公式表示之。1.答:“有些花不是紅的”換質為“有些花是非紅的”。其公式為:SOP→SI。2.答:“邏輯學不是不能學好的”換質為“邏輯學是能學好的”。其公式為:SE→SAP。3.答:“有些戰(zhàn)爭是非正義戰(zhàn)爭”換質為“有些戰(zhàn)爭不是正義戰(zhàn)爭”。其公式為:SI→SOP。4.答:“所有的事物都是運動著的”換質為“所有事物都不是不運動著的”。其公式為:SAP→SE。5.答:“甲廠所有的產品都是優(yōu)質產品”換質為“甲廠所有的產品都不是非優(yōu)質產品”。其公式為:SAP→SE。八、下列命題能否換位?如能,請進行換位,并用公式表示之。1.答:能;換位后的結論是:“任何馬克思主義者都不是有神論者”。其公式為:SEP→PES。2.答:不能。3.答:能。換位后的結論是:“有些卵生動物是魚類”。其公式為:SIP→PIS。4.答:不能。5.答:能。換位后的結論是:“有些周延的(項)是否定命題的謂項”。其公式為:SAP→PIS。6.答:不能。7.答:能。換位后的結論是:“科學的世界觀不是唯心主義”。其公式為:SEP→PES。8.答:不能。9.答:能。換位后的結論是:“有些中國制造的產品是電子產品”。其公式為:SIP→PIS。九、對下列判斷進行換質位,并用公式表示之。l.答:“A廠所有的技術員都是勤奮學習的”,先換質為:“A廠所有的技術員都不是不勤奮學習的”;然后,換位為:“不勤奮學習的不是A廠的技術員”。其公式為SAP→SE→ES。2.答:“有些大學生不是南方人”,先換質為“有些大學生是非南方人”,然后,換位為:“有些非南方人是大學生”。其公式為SOP→SI→IS。3.答:“丙廠所有的產品都不是出口商品”,先換質為:“丙廠所有的產品都是非出口產品”,然后,換位為:“有些非出口商品是丙廠的產品”。其公式為:SEP→SA→IS。4.答:“沒有事物不是運動的”,意即“任何事物都是運動的”。先換質為:“任何事物都不是不運動的”,然后,換位為:“不運動的不是事物”。其公式為:SAP→SE→ES。5.答:“A歌舞團所有的演員都不是大學畢業(yè)的”,先換質為“A歌舞團所有的演員都是非大學畢業(yè)的”,然后,換位為“有些非大學畢業(yè)的人是A歌舞團的演員”。其公式為:SEP→SA→IS。十、下列直接推理能否成立?如能成立,請用公式寫出它的推理過程:1.答:“SOP真,推出O真”,能成立。其推理過程為:SOP→SI→IS→O。2.答:“從SEP真,推出O真”,能成立。其推理過程為:SEP→SA→IS→O。3.答:“從SAP真,推出O真”,不能成立。因為從SAP真出發(fā),可推出PIS;再推,只能推出PO,而推不出O。4.答:“從SIP真,推出O真”,不能成立。因為從SIP真,只能推出SO真,而不可能推出O真。5.答:“從SEP真,推出AS真”不能成立。因為從SEP真,經過換質位,只能推出IS真,而不能推出AS真。6.答:“從SEP真,推IS真”,能成立。其推理過程為:SEP→SA→IS。7.答:“從SAP真,推出A真”,不能成立。因為從SAP真,經過換質、換位,能推出I,不能推出A。十一、請根據換質法和換位法的規(guī)則,回答下列問題。1.答:從“一切真正革命者都是光明磊落的”能推出“不光明磊落的人不是真正革命者”。這個推理過程的公式是:SAP→SE→ES。2.答:從“我們班上的同學都是不學日語的”能推出“學日語的都不是我們班上的同學”。這個推理過程的公式是:SA→SEP→PES。但不能推出:“不學日語的都是我們班同學”的結論,因為這違反了推理的規(guī)則。(“不學日語的”原來不周延,在結論中變?yōu)橹苎恿?。3.答:從“不勞動者不得食”能推出“得食者是勞動者”。因為根據直接推理的規(guī)則,以下推出過程能夠成立:A→EP→PE→PAS。4.答:從“凡是正確的推理都是形式正確的推理”,能推出“有些形式正確的推理是正確的推理”(因為根據換位規(guī)則,SAP能換位為PIS),又能推出“有些不正確的推理是形式不正確的推理”(因為運用換質法和換位法,從SAP能得I的結論)。推理過程如下:SAP→SE→ES→A→I。5.答:不能推出“有些好干部不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即由SAP推不出SOP。能推出“不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干部是不好的干部”。推理過程為:SAP→SE→ES→A。不能推出“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干部是好干部”。因為SAP換位后,只能得出PIS,得不出PAS。十二、指出下列三段論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結論,以及大項、中項、小項。1.答:大前提是“客觀規(guī)律總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小前提是“經濟規(guī)律是客觀規(guī)律”,結論是“經濟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經濟規(guī)律”分別為大項、中項、小項。2.答:“有些文科學生必修邏輯課”是結論,“所有哲學系學生必修邏輯課”是大前提,“哲學系學生是文科學生”是小前提;“文科學生”、“必修邏輯課”、“哲學系學生”分別為小項、大項、中項。3.答:“凡唯物主義哲學家都是承認物質第一性的”是大前提,“有些哲學家不承認物質第一性”是小前提,“有些哲學家不是唯物主義哲學家”是結論。大項是“唯物主義哲學家”,中項是“承認物質第一性”,小項是“哲學家”。4.答:“瓦特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是大前提,“瓦特是大發(fā)明家”是小前提,“有些大發(fā)明家并未受過高等教育”是結論。大項是“受過高等教育”,小項是“大發(fā)明家”,中項是“瓦特”。5.答:“魚是用鰓呼吸的”是大前提,“鯨不是用鰓呼吸的”是小前提,“鯨不是魚”是結論;“魚”是大項,“用鰓呼吸的”是中項,“鯨”是小項。十三、下列各段文章中,是否包含有三段論?如有,請指出該三段論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1.答:包含有兩個三段論:①“凡是超過群眾覺悟程度企圖‘拔苗助長’的總是錯誤的”是大前提,“命令主義超過了群眾的覺悟程度,害了急性病”是小前提,“命令主義是錯誤的”是結論。②“凡是落后于群眾的覺悟程度又違反了領導群眾前進一步的原則的,總是錯誤的”是大前提,“尾巴主義落后于群眾的覺悟程度,害了慢性病”是小前提,“尾巴主義是錯誤的”是結論。2.答:包含有一個三段論。這個三段論的大前提是“凡是有水生生物化石的地層都是地質史上的古海洋地區(qū)”,小前提是“喜馬拉雅山系的地層遍布丁珊瑚、苔蘚、海藻、魚龍、海百合等化石”,結論是“喜馬拉雅山在過去的地質年代里,曾經被海洋淹沒過”。3.答:包含有一個三段論。這個三段論的大前提是“凡是隕石墜地引起的災變總有隕石殘跡”,小前提是“這里的災變找不到隕石殘跡”,結論是“這里的災變不是隕石墜地引起的”。4.答:包含有一個三段論。大前提是:“所有在前沿科學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都是懂得數(shù)學語言的”,小前提是:有些年老的科學家不懂得數(shù)學語言”,結論是:“有些年老的科學家不能成為在前沿科學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學家”。十四、下列三段論是否正確?如不正確,它違反了哪條規(guī)則?1.答:不正確。它違反了“中項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規(guī)則。2.答:正確。符合三段論的一切規(guī)則。3.答:不正確。它違反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的規(guī)則,犯了“大項擴大”的邏輯錯誤。4.答:不正確。它違反了“兩個特稱前提不能得出結論”的規(guī)則。5.答:不正確。以兩個否定判斷為前提,是不能得出必然結論的。6.答:不正確。以兩個特稱判斷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的結論。7.答:不正確?!安⒎撬械奈ㄎ镏髁x者都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等值于“有些唯物主義者是馬克思主義者”;“沒有一個共產主義者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等值于“所有的共產主義者都是馬克思主義者”。以這兩個判斷為前提進行三段論推理,違反了“中項在前提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規(guī)則。8.答:不正確。“某電大班沒有一個學員不是北京人”,等值于“某電大班所有的學員都是北京人”;“某電大班沒有一個學員不是學經濟的”,等值于“某電大班所有的學員都是學經濟的”。以這兩個判斷為前提進行三段論推理,只能得出“有些學經濟的是北京人”,而不能得出“所有學經濟的都是北京人”的結論。這個三段論推理,違反了“在前提中不同周延的項,在結論里也不得周延”的規(guī)則,犯了“小項擴大”的錯誤。9.答:不正確。以兩個特稱判斷作為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結論。10.答:正確。它符合三段論的一切規(guī)則。11.答:正確。“沒有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不受群眾歡迎的”,等值于“所有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都是受群眾歡迎的”;“長篇小說并不都是受群眾歡迎的”等值于“有些長篇小說不是受群眾歡迎的”。以這兩個判斷為前提,能推出“有些長篇小說不是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的結論。推理符合三段論的一切規(guī)則。十五、在下列括號內填入適當?shù)姆?,構成一個正確的三段論,并寫出推導過程。1.答:這個正確的三段論是:(P)(A)(M)SOM∴S(O)P推導過程為:①先確定結論一定是O判斷,這是因為前提中有一個是否定,結論一定是否定;前提中有一個是特稱,結論一定是特稱。②再確定大前提一定是A命題。這是因為,如果大前提是E或O命題,則會由于兩個都是否定前提而得不出必然的結論;如果大前提是I命題,則會由于兩個前提都是特稱而得不出必然的結論。③最后確定大前提的主項一定是大項,這是因為大項在結論中周延;因此,它在前提中必須周延,否則就會違反“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的規(guī)則。2.答:這個正確的三段論是:MOP(M)(A)(S)∴S(O)P推導過程為:①先確定結論一定是O命題,理由同上。②再確定小前提一定是A命題,理由同上。③最后確定小前提的主項一定是中項M,因為中項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如果它在小前提中也不周延(A判斷的謂項),這樣就會違反:中項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的三段論規(guī)則。3.答:這個正確的三段論式可以是:(P)E(M)MIS∴SOP也可以是:(M)E(P)MIS∴SOP推導過程為:①因為前提中有一個是特稱命題,所以結論只能是特稱的;②因為前提中有一個是否定命題,所以結論只能是否定的;③這樣,結論只能是O命題;④結論是O命題,大項P周延,這就要求P在大前提中用延。由于大前提是E命題,所以P在大前提中既可以作主項,也可以作謂項;⑤中項M在小前提中不周延,這就要求它在大前提中周延。由于大前提是E命題,所以M既可以作謂項,也可以作主項。十六、試分析下列省略三段論,要求:(A)指出它省略了哪一部分;(B)把它恢復成完整的三段論;(C)分析它是否正確。1.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論是:“前進中的困難都是能夠克服的,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所碰到的困難是前進中的困難,因而,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所碰到的困難都是能夠克服的?!边@個三段論符合規(guī)則,是正確的。2.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論是:“馬克思主義者都不應當割斷歷史,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所以,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边@個三段論符合規(guī)則,是正確的。3.答:省略了結論。其完整的三段論是:“堅持真理必須旗幟鮮明,我們必須堅持真理,所以我們必須旗幟鮮明?!边@個三段論符合規(guī)則,是正確的。4.答:省略了結論。其完整的三段論是:“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zhàn)勝敵人的,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所以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不能戰(zhàn)勝敵人的?!边@個三段論符合規(guī)則,是正確的。5.答:省略了小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論是:“一切革命者都應該學習毛澤東思想,文藝工作者是革命者,所以文藝工作者也不例外(即應該學習毛澤東思想)?!边@個三段論符合規(guī)則,是正確的。6.答:省略了大前提。其完整的三段論是:“一切得獎的影片都是優(yōu)秀影片,《大決戰(zhàn)》是得獎影片,所以它是優(yōu)秀影片?!边@個三段論符合規(guī)則,是正確的。十七、請運用三段論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答:如果以“有些A是B”為大前提,以“所有的B是C”為小前提進行三段論推理,能推出“有些C是A”的結論。這個推理屬于三段論的第四格,IAI式是第四格的正確式。如果以“所有B是C”為大前提,以“有些A是B”為小前提,進行三段論推理,能推出“有些A是C”的結論。這個推理屬于三段論的第一格。AII式是其正確式。2.答:以A為大前提,以E為小前提進行三段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聯(lián)網企業(yè)實習生新勞動合同示范文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設備銷售及配套施工合作協(xié)議3篇
- 消除消防隱患措施方案
- 2025版虛擬資產析產分家協(xié)議書:二零二五年度數(shù)字財產分割指南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術產業(yè)合作意向協(xié)議書范本3篇
- 酉陽旅館監(jiān)控安裝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山林資源綜合利用個人山林承包合同范本2篇
- 珠海小型公路劃線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征收征用補償協(xié)議3篇
- 供銷供貨購銷合同
- 篝火晚會流程
-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基礎預防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課件
- 江蘇省無錫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附答案】
- 五年級上冊小數(shù)脫式計算200道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護肝解酒市場營銷策略分析與未來銷售渠道調研研究報告
- 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二《第十章 概率》單元同步練習及答案
- 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項目組織人員安排方案
-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4章代數(shù)式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七年級下冊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作業(yè)設計
-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示范表
- 一病一品成果護理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